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高二地理书的期末总知识考点

高二地理书的期末总知识考点

2022-09-08 08:21:2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向往的晨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高二地理书的期末总知识考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地理书的期末总知识考点,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地理书的期末总知识考点

篇1:高二地理书的期末总知识考点

数字地球定义:

信息化的地球—地球的虚拟对照体。数字地球将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人们可以快速、形象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梦想。

通俗地讲,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人电脑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并使之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

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要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数字地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诸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这其中主要包括: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高性能计算能力。

1、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

一个数字地球所需要的数据已不能通过单一的数据库来存贮,而需要由成千上万的不同组织来维护。这意味着参与数字地球的服务器将需要由高速网络来连接。

在Internet流量爆发性增长的驱动下,远程通信载体已经尝试使用10G/S的网络,而每秒1015byte的因特网正在研究中。相信在21世纪将会有更加优秀的宽带高速网供人们使用。

2、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20世纪的遥感卫星影像,在卫星遥感问世的20多年分辨率已经有了飞快的提高,这里所说的分辨率指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指影像上所能看到的地面最小目标尺寸,用像元在地面的大小来表示。

3、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空间信息是指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据统计,世界上的事情有80%与空间分布有关.空间信息用于地球研究即为地理信息系统。为了满足数字地球的要求,将影像数据库、矢量图形库和数字高程模型(DEM)三库一体化管理的GlS软件和网络GPS,将在21世纪十分成熟和普及。从而可实现不同层次的互操作,一个GIS应用软件产生的地理信息将被另一个软件读取。

4、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

数字地球将需要存贮1015字节的(Quadrillions)信息。美国NASA的行星地球计划EOS一AMI上天,每天将产生1000GB(即1TB)的数据和信息,1米分辨率影像覆盖广东省,大约有1TB的数据,而广东才是中国的1/53。所以要建立起中国的数字地球,仅仅影像数据就有53TB,这还只是一个时刻的多时相的动态数据,其容量就更大了。目前美国的NASA和NOAA已着手建立用原型并行机管理的可存贮1800TM的数据中心,数据盘带的查找由机器手自动而快速地完成,相信在21世纪,还会有新的突飞猛进。

5、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可视化是实现数字地球与人交互的窗口和工具,没有可视化技术,计算机中的一堆数字是无任何意义的。数字地球的一个显著的技术特点是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数字地球以后,用户戴上显示头盔,就可以看见地球从太空中出现。

6、高性能计算能力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地球上发生的许多事件、变化和过程又十分复杂而呈非线性特征,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变化大小不等,差别很大,只有利用高速计算机,我们今日和跨世纪的未来,才有能力来模拟一些不能观测到的现象。利用数据挖掘(DataMining)技术,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海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和知识。

“数字城市”:

从广义上说,是通过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建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科技信息系统、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等子系统,通过发展信息家电、网上教育、远程医疗,建设信息化社区,最终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信息化,高中英语。

“数字化社区”: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相联结的社区。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系统?使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由于现代网络浏览器的先进性以及多态的表现性,加上各种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而营造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社区。

“地球村”:

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国际互联网的使用,“数字地球”的产生,“缩小”了我们生活的空间,“缩短”了我们联系交往的时间,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成为一个全球性、同时性的“地球村”。

“数字化生存”:

我国IT界有关人士这样描述未来普通人的数字化生存状态:宽带将代替电话拨号的窄带方式成为家庭和外部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单芯片技术产生的数字产品会不断丰富、满足用户高品质数字化生活的需要。所有产品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联成一体并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资源共享以及自动化控制。

数字农业:

又叫智能农业、精细农业等,是把数字地球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系统。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集约化。

篇2:高三数学期末知识考点

1高三数学知识点有哪些

1、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p的否定是否定命题所作的判断,而“否命题”是对“若p,则q”形式的命题而言,既要否定条件也要否定结论。

2、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

3、判断函数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4、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5、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6、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致误

对于函数y=Asin(ωx+φ)的单调性,当ω>0时,由于内层函数u=ωx+φ是单调递增的,所以该函数的单调性和y=sin x的单调性相同,故可完全按照函数y=sin x的单调区间解决;但当ω<0时,内层函数u=ωx+φ是单调递减的,此时该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y=sinx的单调性相反,就不能再按照函数y=sinx的单调性解决,一般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将内层函数的系数变为正数后再加以解决。对于带有绝对值的三角函数应该根据图像,从直观上进行判断。

7、向量夹角范围不清致误

解题时要全面考虑问题。数学试题中往往隐含着一些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因素,能不能在解题时把这些因素考虑到,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如当a·b<0时,a与b的夹角不一定为钝角,要注意θ=π的情况。

8、忽视零向量致误

零向量是向量中最特殊的向量,规定零向量的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共线。它在向量中的位置正如实数中0的位置一样,但有了它容易引起一些混淆,稍微考虑不到就会出错,考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9、对数列的定义、性质理解错误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在公差不为零时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函数;一般地,有结论“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an2+bn+c(a,b,c∈R),则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c=0”;在等差数列中,Sm,S2m-Sm,S3m-S2m(m∈N)是等差数列。

10、an与Sn关系不清致误

在数列问题中,数列的通项an与其前n项和Sn之间存在下列关系:an=S1,n=1,Sn-Sn-1,n≥2。这个关系对任意数列都是成立的,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关系式是分段的,在n=1和n≥2时这个关系式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是解题中经常出错的一个地方,在使用这个关系式时要牢牢记住其“分段”的特点。

11、错位相减求和项处理不当致误

错位相减求和法的适用条件:数列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的乘积所组成的,求其前n项和。基本方法是设这个和式为Sn,在这个和式两端同时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得到另一个和式,这两个和式错一位相减,就把问题转化为以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或前n-1项和为主的求和问题.这里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错位相减后对剩余项的处理。

12、不等式性质应用不当致误

在使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论证时一定要准确,特别是不等式两端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数式、两个不等式相乘、一个不等式两端同时n次方时,一定要注意使其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如果忽视了不等式性质成立的前提条件就会出现错误。

13、数列中的最值错误

数列问题中其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都是关于正整数n的函数,要善于从函数的观点认识和理解数列问题。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是高考的命题重点,解题时要注意把n=1和n≥2分开讨论,再看能不能统一。在关于正整数n的二次函数中其取最值的点要根据正整数距离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的远近而定。

14、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致误

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规求法是:借助相应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其中的主要方法有数形结合法、变量分离法、主元法。通过最值产生结论。应注意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区别,如对任意x∈[a,b]都有f(x)≤g(x)成立,即f(x)-g(x)≤0的恒成立问题,但对存在x∈[a,b],使f(x)≤g(x)成立,则为存在性问题,即f(x)min≤g(x)max,应特别注意两函数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关系。

15、忽视三视图中的实、虚线致误

三视图是根据正投影原理进行绘制,严格按照“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则去画,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原分界线,且分界线和可视轮廓线都用实线画出,不可见的轮廓线用虚线画出,这一点很容易疏忽。

16、面积体积计算转化不灵活致误

面积、体积的计算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用到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题型.因此要熟练掌握以下几种常用的思想方法。(1)还台为锥的思想:这是处理台体时常用的思想方法。(2)割补法:求不规则图形面积或几何体体积时常用。(3)等积变换法:充分利用三棱锥的任意一个面都可作为底面的特点,灵活求解三棱锥的体积。(4)截面法:尤其是关于旋转体及与旋转体有关的组合问题,常画出轴截面进行分析求解。

17、忽视基本不等式应用条件致误

利用基本不等式a+b≥2ab以及变式ab≤a+b22等求函数的最值时,务必注意a,b为正数(或a,b非负),ab或a+b其中之一应是定值,特别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对形如y=ax+bx(a,b>0)的函数,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一定要注意ax,bx的符号,必要时要进行分类讨论,另外要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在此范围内等号能否取到。

2怎么才能学好数学

1、勤动手

学习数学不能光用脑子想想就可以的,学数学一定要勤动手,因为有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想明白,但用手去写谢谢,说不定就做出来了。

2、作业很重要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完成老师布置得作业,如果只是上课听讲,那是远远不够的,在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同事,还要多做课后习题进行巩固。

3、上课预习,下课复习

学习数学的很重要一点便是,上课之前做好预习,这样我们才能在听课的过程中重点听自己预习时不太懂的知识点,下课要及时复习,毕竟上课时听得没有经过巩固很容易忘记。

4、总结错题库

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本子来记录自己所做错的题目,每隔3天左右,再回头进行做一遍,有些错题,当时我们可能会做了,但过几天有可能就会再次忘记。

5、不要太在意难题

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会碰到很多各种各样的难题,有的时候,老师也可能解决不了,这个时候,我们大可不必太在意,我们专心的把基础题弄懂做会,考试的时候大部分还是基础题的!

3学好数学的技巧有哪些

做数学题的目的是检查自己学的知识、方法是否已经掌握很好了。如果掌握得不准或有偏差,那么多做题反而巩固了自己的缺欠,所以要在准确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再做一定量的数学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中档题,尤其要讲究做题效益,做完题之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或数学思考方法是什么等。自己可以自问自己,该题是否还有其他的想法或解法也可以做出来。

做完题之后,要分析方法与解法,善于总结,该解题方法在其他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然后把它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样将更利于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当然,学好数学,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有的同学做完作业,就一推了事,其实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应当学会通过自己独立检查来验证作业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样不但可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对参加各种数学考试也十分有利。

篇3:高三物理期末考试总知识考点

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

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g=9.8m/s?

2.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3.vt?=2gs

竖直上抛运动

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注意矢量性)

1.速度公式:vt=v0—gt

位移公式:h=v0t—gt?/2

2.上升到点时间t=v0/g,上升到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

篇4:高二地理期末经纬度考点

0°经线:

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

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东经60°:

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

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120°:

穿过的点:大兴安岭、渤海、杭州、台湾西岸、菲律宾群岛、澳大利亚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山东半岛、辽东湾、上海杭州(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150°:

穿过的点:东西伯利亚山地、堪培拉(悉尼)。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

180°:

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

西经150°:

穿过的点: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西经120°:

穿过的点:(温哥华、西雅图、圣佛朗西斯科)东侧、洛杉矶

西侧: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脉。

西经90°:

穿过的点:哈得孙湾、五大湖(西)、新奥尔良。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哈得孙湾(西部)、密西西比河(东)、五大湖(西)、新奥尔良、墨西哥湾、中美洲。

西经60°:

穿过的点:纽芬兰岛(西部)、不宜诺斯艾利斯、南极半岛。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拉普拉塔河口)、南极半岛。

西经30°:

穿过大西洋中部。

西经20°:

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大西洋上经过。主要地理事物有格陵兰岛(东部)、冰岛。

东经160°:

东西半球分界线,从太平洋上经过。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澳大利亚东部水域。

赤道:

穿过的点: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

北回归线:

穿过主要点:北非、红海、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华南(滇、桂、粤、台)、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等。

30°N:

穿过主要点:北非(开罗)、(幼法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河口、西亚、南亚、中国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夏威夷群岛、美国南部(新奥尔良)

40°N:

穿过主要点:伊比利亚半岛(马德里)、撒丁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土耳其海峡、小亚细亚半岛、里海、中亚、塔尔木盆地(喀什)、酒泉、内蒙古高原、华北(北京)、渤海、朝鲜、日本(本洲北部)、美国中部(五大湖以南)、美东部(费城)

50°N:

穿过主要点:英吉利海峡、西欧平原、中欧平原南部、东欧平原(里海北侧)、阿尔泰山、蒙古北侧、中国东北北部、阿留申群岛、美加国界线北侧、五大湖北侧、纽芬兰岛

北极圈:

穿过主要点:冰岛南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北部、白令海峡、美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

南回归线:

穿过主要点: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里约热内卢(巴西)。

重要(特殊)地理事物的经纬度:

北京(40°n,116°e)、杭州(30°n,120°e)、 秦皇岛(40°n,120°e)、拉萨(30°n,90°e多)、 海口(20 °n,110°e)、兰州( 36°n,104°e )、长江源(33°n,90°e) 、长江口(31°n,121°e) 、黄河源(35°n,96°e)、黄河口(38°n, 118°e)、乌鲁木齐(44°n,88°e)

最西端(73°e)、最东端(135°e)、最南端(4°n)、 最北端(53°n)、开罗( 30°n,31°e) 、伦敦(51.4°n,0°)、华盛顿(39°n,77°w) 、纽约(41°n,74°w)、旧金山(38°n,124°w)、 堪培拉(36°n,150°e)、好望角,开普敦(35°s,20°e)、刚果河河口(5°s,12°e)、亚马孙河河口(0°,50°w)、直布罗陀海峡(36°n,5°w)、巴拿马运河(10°n,80°w)、麦哲伦海峡,火地岛(55°s,70°w)

篇5: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点知识

海拔与地形

⑴绝对高度(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⑵相对高度是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⑶等高线是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线。

⑷山地的五种基本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会认识不同的等高线。)

⑸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可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⑹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地形。地表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⑺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较高。

陆地与海洋

⑴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陆地集中在北半球;

⑵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

⑶印度洋、北冰洋)要记住大小和方位。

⑷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⑸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⑹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⑺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⑻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洋,呈S形的是大西洋。全在东半球的是印度洋。

篇6: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考点知识

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南部越、老、缅、)。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的两个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8、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是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附近);(南北纬度相差近50°,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

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E多),最西是x疆的`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时差);

9、渤海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

10、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邮政编码210001,21表示省,00表示县,01表投递地段的代码。

11、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2、我国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1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以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为界,东多西少,分布不均。

14、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人口密度的是江苏省。面积的x疆维吾尔自治区。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9个。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分布最广的民族是汉族,分布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18、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19、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篇7:高一地理期末知识考点有哪些

高一地理期末知识考点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为考试的重要部分,其中第三四节:大气环境和水循环又为重中之重(下面的考点按照其重要程度罗列)

首先是大气环境与水环境(考试所占分值比重大)

1、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掌握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2、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及常见形式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移动、大气些活动中心、季风环流)

4、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以及其控制之下的天气状况)

5、水循环(五个环节、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产生的影响)

6、洋流(世界洋流分布图、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次就是岩石圈环境与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最主要掌握它的地理意义)

7、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基本的岩石类型

8、板块运动(基本类型及分布图)

9、地质构造(类型、形成的地貌形态及应用)

10、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最主要掌握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日期变更线的判断)

1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最主要掌握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接下来就是宇宙环境(所占分值较小,但每年都会有1-2道选择题考查,且混淆性大,易出错)

12、天体系统的层级

1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最后是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指向性不明确,较综合,注重理解与规范答题用语)

14、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影响因素、典型案例)

15、地形对交通和聚落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

高一地理必修1期末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复习资料和提纲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宇宙中的地球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三大共性(能根据资料分析)

(3)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简单阐述)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什么?它们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磁暴;极光等

注意: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区别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至少掌握三种图形的阅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太阳光照图(侧视、俯视);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

(2)主要知识点:

地球自传和公转方向、周期;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比较;区时的计算(注意北京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比较;主要节气的判读;季节划分的依据;晨、昏线的判断;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简单了解地球内部的三大圈层

(2)会区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⑴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能根据P31的活动,理解大气对地球的作用

(2)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事例(季风、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课本P37的图,注意图中每个气压带中心纬度位置

(2)能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来读出气候类型,并判断气候成因(只要求跟风压带有关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会根据等压线读出冷、暖锋,高、低压,并分析它们影响下的天气特征

(2)会在等压线图上画出风的方向,会判断风力的大小

(3)会根据等压线和其他知识判断某地的天气特征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会根据有关资料判断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后果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攻略

1、 考查内容主要针对基本原理和基础规律

2、 要有针对性的复习,明确两点:一点是自己的掌握情况,巩固复习已经学会的,重点攻破自己不会的。另外一点就是明确考试动向,掌握考试重难点(这一点可以去参考近3年太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3、 首先要把握基本地理概念,一一消化,对比理解,有助于记忆和掌握基本规律。比如时区和区时

4、 明确识记内容,加强记忆,减少失误丢分:比如天体系统、太阳大气层、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基本岩石类型、板块的类型等等

5、 多理解基本原理。这是必修一很多同学觉得学的吃力的原因,也是地理的“理”体现最明显的地方。其中即是难点也是重点的就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这一部分内容仅凭记忆是不可以,还是要以理解为主,练习为辅,多去总结掌握其中的规律。还有就是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

6、 多结合地图册记忆。必修一的内容属于自然地理部分,需掌握地理要素的分布及一些典型案例,比如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洋流的世界分布图等,结合地图来记忆效果会更好。

7、 学会总结归纳,规范答题用语。在解答综合题时,往往需要从地理要素的各个角度出发,综合起来理解。另外在复习过程中就要注意答题用语的规范性,找准得分点。

篇8:初二上册语文期末知识考点

初二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观潮

一词多义:

观:观潮。观看(动词)。

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

仅: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仅仅。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海涌银为郭。成为。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

以:以此夸能。凭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

势:势极雄豪。气势。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

能:以此夸能。本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重点虚词:

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连词,相当于“而”。

以此夸能。介词,凭借。

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是。

海涌银为郭。成为。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而: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表修饰。

而旗尾略不沾湿。表转折。

而僦凭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表承接。

词类活用:

①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形容词做动词,穷尽。)

②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做动词,画着纹身;刺着花纹。“文”通“纹”,原指花纹,这里做动词。)

③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名词用做动词,树立,举)

古今异义:

①方其远出海门(方古义:当……时。今义:方形等)

②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际古义:接近、连接。今义:边际)

③吞天沃日(沃古义:用水淋洗。今义:肥沃)

④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奔腾古义:腾起。今义:跳跃着奔跑)

⑤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标枪古义:举枪。今义:一种体育器械)

⑥人物略不相睹(人物古义:人和物。今义:特指人)

⑦皆披发文身(文古义:画花纹。今义:文字、文章等)

初二语文上册《老王》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取缔dì伛yǔ翳yì愧怍kū骷髅lóu

2.解释下列词语。

(1)凑合:将就。(2)滞笨:呆滞笨拙。

(3)愧怍:惭愧。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老王》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著名学者、作家(称谓),是著名小说《围城》的作者。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

5、说明文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

6、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篇9:高二政治的重点知识考点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

2.分配客体:个人消费品(不是生产资料)

3.必然性:(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优越性(作用):(1)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2)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3)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地位: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1)所有制基础:个体私有制(2)分配主体:个体经营者(3)分配客体: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4)同个体经济相适应

2.按生产要素分配: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

3.福利性分配

基本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1.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者凭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相应的收入,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的使用生产要素,提高其利用效率。

【高二地理书的期末总知识考点】相关文章:

1.地理书读后感

2.高二政治水平知识考试的重要考点

3.高二生物知识点考点

4.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英语期末总复习材料

5.高中文言文期末复习考点

6.高中语文知识要点总复习高中语文知识要点

7.高二期末作文

8.期末作文高二

9.高二期末考试题

10.高中语文期末复习总计划

下载word文档
《高二地理书的期末总知识考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