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的人性论及对艺术家修养的启示
“夜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浅谈老子的人性论及对艺术家修养的启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谈老子的人性论及对艺术家修养的启示,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浅谈老子的人性论及对艺术家修养的启示
浅谈老子的人性论及对艺术家修养的启示
摘要: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许多言论及观点不仅能够提升艺术家的人格培养和行为举止,而且能够帮助艺术家获得精神及物质上的巨大回报。
关键词:老子;人性论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对军事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深刻地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而由他开创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当今的社会文化、伦理传统及审美标准都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研究和观点对身怀技艺的艺术家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一、静以养心,不为物奴
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强调“虚”和“静”,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十六章)。“就‘虚’而言,他在本体论上是表征形而上学意义的虚无之道,而在价值论上则代表着人的一种空灵澄明的精神境界”①;而“静”则是抛弃一切虚妄的念头和凡世的嘈杂,让自己能够平静心绪,修身养性。这两点是大多数现代人所缺少的,更是艺术家们所应具备的品质。作为艺术家,如果没有空灵的精神境界是很难产生灵感的,再如果他们无法平静自己的内心,经常被外界所干扰从而使自己时常地焦虑和烦躁,那就更难创作出举世之作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今的经典之作如此稀少。
老子思想还有一个观点对艺术家的修养和德行很有帮助,那就是远离过分的物欲。物质生活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是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必然会对人的思想起到消极的意义,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老子说“:不尚民,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道德经》第三章);老子还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从老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老子很排斥物质欲望,甚至他很鄙视以追逐物质为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的人。他认为“‘金玉满堂’可能腐蚀人的灵魂,败坏人的道德,使人生活糜乱‘;金玉满堂’也可能遭到别人的妒忌和抢夺,难以终身保持。”②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追逐物质享受而用尽一切卑劣手段的人大有人在。许多艺术家们为了获得客观的收入,把良莠不齐的作品一起投放到市场,更有一些艺术家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回报把一些低层次庸俗的甚至是一些对人类身心健康有害的作品投放出去,他们不但不能通过作品提高人们的艺术情操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反而破坏了人性的美德,搅乱了社会的稳定。
二、少私寡欲,不与人争
“少私寡欲”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老子认为人是可以有欲望的,但是人不可以纵欲。老子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祸。”(《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老子还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老子提出“少私寡欲”的观点自然是有现实依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是欲海难填,拼命的追名逐利却忘记了人性的根本而被名利捆绑。在中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告诫人们过分追逐名利的危害。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有两名大臣范蠡、文种,他俩人协助越王灭吴称雄,事后范蠡懂得功遂身退告老还乡,临走时他告劝文种也告官回乡,并写信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煮。”但文种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不听范蠡劝告,终招至杀身之祸。
对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来说,懂得“少私寡欲,不与人争”尤为重要,我们当今的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因此艺术家把自己的成功和利益回报看的非常重要。“其实艺术家的成功有两类,一类是作品的内容与世俗的视觉习惯合拍。往往在欣赏水平较平庸的圈子里享有盛誉,这是其中一类艺术家的成功;另一类艺术家其作品是代表人们内心的精神实质的文明,它是能在竞争中自然存活下来的,并能推动社会精神层次的发展。也就充当医生的.角色。”③能获得第一类成功的作品比比皆是,但能够获得第二类成功的作品就不同,像是贝多芬的交响曲,莫扎特的歌剧等等,这些艺术品虽然已经面世了百年之久,但依然能够给人以内心的抚慰和震撼,能够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艺术家应该把第二类成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只有抛弃当前利益的诱惑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对艺术家影响深远,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应该遵循事物的本性和规律,因为只有本性才能体现精神,只有创作出体现精神的作品才能使欣赏者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使作品得到别人的最终认可和自身的最终成就。
“无为而治”对于艺术家创作手法来说也是实为重要的。老子所谓的无为,体现在艺术创作中“实为一种极富灵活性和生命力的艺术原则,其真实内涵并非无所不为,而是通过艺术形式和内容来实现既定的艺术目标。‘无为’是为了‘为’,是为了更好的去实施‘不为’而‘有为’的事,是为了实现‘为’的一种态度和方法”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许多作品都是不以作品自身形象为重,而是以体现作品的
神韵和所表达的情感为最终目的,他所画的动物和山水看似平平常常却能叫人感慨万千,意味深长。他就是以“不为”达到“为”的。
除了以上几点外,老子还有许多思想能对艺术家的人格修养起到积极意义,例如老子的“慈爱”“、简朴”“、不敢为天下先”等观点。老子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俭,故能广。”(《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这些言论不仅能够提升艺术家的人格培养和行为举止,而且能够帮助艺术家获得精神及物质上的回报。作为艺术家应该潜心学习和领悟老子思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从而能够诗意的居住在大地上获得终极视域的开启。
篇2:《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从挖掘名著的`寓义出发,对<老子>进行认真的解读,可发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有启发和帮助作用.<老子>全文论及教育的并不多,但微言大义,字字珠玑,是促进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一剂催化良方.
作 者:李建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 14(3)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教育 文化 哲学篇3:《老子》的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老子》的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老子》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见解独到的整体论思想有助于实现社会整体和谐;全面深刻的矛盾论思想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唯物辩证的运动观有助于动态把握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从而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作 者:高耀志 GAO Yao-zhi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郑州,450001 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 21(6)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老子 道 和谐社会篇4:试析收入分配理论及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
试析收入分配理论及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
试析收入分配理论及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一、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可分配的份额不是社会总产品,劳动所得不是不折不扣的,而是应当作出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的那部分消费资料。马克思同时指出:“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利益”。
按劳分配具有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它反对凭借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否定不劳而获和少劳多得。其局限性集中体现在按劳分配中的平等权利是“资产阶级权利”,[2]平等只是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作为分配的标准上,不平等是以承认劳动能力差异的天然特权和同等劳动能力而因家庭人口不同带来的富裕差别而言的。
二、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分配关系问题,一方面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另一方面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要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指出:“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三、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所面临的困境
(一)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悬殊、收入结构不合理
国际上普遍认为基尼系数超过0.4这个警戒线就会危机社会稳定。国际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5。由此可见我国收入差距已较大,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目前我国的个人收入结构呈“金字塔”型,中等收入者阶层数量严重不足。在发达国家,中等收入者比重一般在40%—60%以上,而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仅为19%。这种“金字塔”型收入结构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威胁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低
在美国,政府、企业、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为10:10:80,日本为10:15:75,我国则为33:30:37。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的收入过高,挤占了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会造成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的50%左右,在中国这一比例则不到10%,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低,资本回报的'比重日益攀升,这种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也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三)微观分配机制的系统性“缺陷”,收入分配缺乏规范和秩序
微观分配机制的系统性“缺陷”表现在工资决定机制的不合理、工资增长机制不完善、职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很多企业工资决定主体不明确,由经营管理者说了算,尚未形成一个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发展而同步提高的增长机制。
收入分配缺乏规范和秩序具体表现为:国企中对企业工资总额、经营者收入水平和职务消费缺乏有效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公务员工资制度外的各种津贴补助名目繁多,标准有待规范;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很多事业单位既享受行政机关的福利又享受企业化管理的创收机制;一些企业任意压低、克扣、拖欠工人工资;一些非法收入,如贪污受贿、偷税漏税、以权谋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时有发生。
四、收入分配理论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
(一)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资本主义分配之所以是不公平的,有两极分化,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以及按资本主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要实现公平分配公平、防止收入差距的扩大,就需要在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城乡集体经济,探索创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具有公私合营性质的混合经济。
(二)逐步健全个人收入分配机制
建立市场型的收入分配机制是提高居民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及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重要举措。一是要调整改革工资分配机制。打破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资完全由国家行政手段统一定工资的局面,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市场机制与国家行政控制相结合的工资形成机制。二是企业内部应建立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相互制约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三是应实行收入货币化、清晰化及规范化的工资分配机制。清晰且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及收入显示系统的建立十分必要。
(三)始终将“提低、控高、扩中”作为收入分配改革主线
“控高”在于调控部分企业高管、垄断行业和社会某些群体的偏高过高收入。()一方面,要通过加快垄断行业改革,降低相关行业的门槛,允许民间资本投资,引入竞争打破垄断。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采取措施,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加大对垄断行业占有国有资源的相关税收征收,提高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上缴比例。
“提低”重点是提高农民、城乡贫困居民、企业退休人员和低收入工薪劳动者这四部分低收入工薪劳动者的所得。首先,应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帮助低收入者自我创业的政策,提供更多的就业及受教育的机会;打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和各个群体之间能公平的参与市场的竞争。[4]其次,启动以减税让利为核心的财税体制改革。通过政府减税让利,企业负担可以减轻,企业盈利空间提升,劳动者所得才会提高;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减少对低收入者的征税也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重要途径。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增强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保障内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首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将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及镇从业人员都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和医药管理体制的同步改革,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方式。其次,政府应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对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篇5: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
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马克思关注的'核心是个人及其个性的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个人能力、全面关系及个人需要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应当尽可能多方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但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第二,大学生应当从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上来理解自身的全面发展;第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惟一正确途径.
作 者:张子林 邢同卫 作者单位:张子林(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43)邢同卫(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255049)
刊 名: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0(4) 分类号:A8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 素质教育篇6:论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及对教育的启示
论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及对教育的启示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开展教育的有利条件,而且也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十分重视情感因素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并认为良好人际关系是促进人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他还提出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倾听、真诚、给予爱和接受爱.这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作 者:朱美燕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28 刊 名: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 “”(2) 分类号:B84-067 G456 关键词:人际关系理论 教育 罗杰斯篇7: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维果茨基是苏俄早期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水平:实际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发展.在该理论的影响下,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如支架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以及学习能力的动态评估等层出不穷,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从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作 者:徐美娜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4(5) 分类号:G441 关键词: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 影响与启示篇8:浅析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
浅析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
论文关键词:“无为而治” 高等教育管理 管理伦理思想
论文摘要:“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始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等诸家均有论述,而尤以道家为代表尸‘无为而治”是众多思想家所推崇的管理伦理思想,也足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在中国历史上,无为而治的管理伦理思想曾被一些明智的统治者所运用,发挥着安定社会与民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研究道家思想的热潮悄然兴起,人们开始从现代管理伦理的角度来诊释其管理伦理精义。这一思想开始走进企业,走进管理领域,走向世界。因此,将“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运用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中,我们可以得到诸多启示。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有许多智慧之源,足以启迪现代人的心灵,提高现代管理水平,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能为学校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智慧。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而对于祟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含着极其宝贵的管理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它的巨大功能,潜移默不匕池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范妞寸中华民族特别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主练《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先生给它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徽”。不仅如此,老子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曾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刁鲜”。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系说“老子是国际性的”,美国学者蒲尧明肯定《老子>`.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纽约日水限》曾将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意叉。本文拟对老子思想对高等学校管理的借鉴意义进行阐述。
一、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李生龙先生:无为论》,对此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将自无为”归纳为互相联系的两种含义:或是没做什么,表示一种存在状态;或是不要做什么,表示一种行为禁忌。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细细揣摩,“无为”所衍生的各种内涵都是以这两个最基本的意思为根据的。
《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默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嵘73章)对于管理者,老子主张“为君之道以虚无为本。”同时,道家认为,君道与臣道是截然不同的,君主遵循天道,无为而尊,臣下遵循人道,忠于职守,有为而累,二者不可混同。《庄子.天道》篇中说:“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而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君无为而臣有为,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君无为”,在管理伦理的实践中如何运用呢?道家虽说:“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一大宗师》,但还是作了可见可受的周密安排:一是以静制动,“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厂‘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赚36章)。作为人君的“我”,外表玄默,内蕴精明,臣下莫测高深,而只有竭其才智以效君王;二是知人善用,因材授职,用其所长.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辑楔,修者以为搁粮,短者以为朱儒杆护。无大小修短,各得其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群臣各得其宜,也就各展其才,各尽其能,为君王效劳:三是使群臣得分职守而治。“官得守其分”,各司其职,自然也就可以有条不紊,做到“无为而治”了.
二、以老子管理思想检视当代中国高教管理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大众化、多样化、前沿化等显著的特点,这种趋势使大学职能从单纯的教学育人,到教学与科学并重,再到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产推动器,,为社会直接服务,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越来越紧密和直接。如此复杂而发展迅速的现代高等教育,给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使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困惑与挑战。
1.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够
应该说,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经过了新一轮的国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调整才刀波了原来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行业不再主管高校,实行国家与地方两级管理体制,解除了高校原来许多行政束缚,高校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活力与自由。这也是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冷静地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与过去相比,在制度上并未有根本突破,以政府行政为主的纵向集中管理模式并未真正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仍然主要是一种上下级行政关系,而不是依据法律规范而建立的公共权力机构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法规,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透明度不高,在经费分配、成果评定、学科申报等方面一些非学术、非市场的人为因素常常导致“暗箱操作”,损害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高等学校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力学主体,一些改革与创新的措施常常举步绷陈严重地影响了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与能动性的发挥。
2.师生的办学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高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构成要素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管理内容上讲,既有行政管理,也有大量的学术管理;从管理对象上讲,广大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广大学生作为学校“产品”,本身参与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还能自我加工、自我塑造;从管理手段上讲,习椒力性影响与权力性影响同样重要,甚至作用更为持久、广泛和深入。
这些特点,长期以来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回避和忽视了。高校内部管理的现有组织机构与模式仍然沿袭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学校管理机构只是政府行政体系在高教系统的延伸,主要靠领会上级意图、吃透文件精神、贯彻执行各种行政规则来发挥和实现高等学校的各项职责与功能,对安全目标的追求成了管理者们的首选目标,而创新与发展则退居其次。同时,“行政化”,了的高等学校主要按行政组织的规则运行,强调行政权威,机关行政人员成为了学校的主角,教学科研人员在相当程度上成了行政系统的被支配者,其声音只能作为行政部门的咨询与参考,缺乏参与制度建立和决策管理的机会。这样,压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高等教育发展所必需的交换、交往和互动,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行政权力需要限制
现在,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中权力结构失衡,行政权力强大,学术权力弱化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挥在学术活动中的领导决策作用,学术白主性被行政权力所压制,不可避贫梦也产生某些偏差,甚至造成决策失误。
由于人们长期的观念沉淀,“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学术权力的发挥不穿上行政系统的外衣就似乎没有应有的权威,这样导致学校决策与执行机构不分,机关行政人员队伍庞大,师生唯官是从。因此,需要又水行政权力进行限制。道家关于“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伦理思想是极有启迪意义的。所谓“君无为”,在高校内部就是要管理者放手让权,不要过多地用行政权力干预学术活动;而“臣有为”则是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险与积极性,加强学术权力。以教授专家为核心,以各种“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为表现的学术权力,构成学校权威的基石,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与利.研以及其它方面的发展都起着内在的支配作用。因此厂一所高校要真正提高质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必须高度重视学术权力,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积极作用。
4.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管理人员是管理的执行者,其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管理的成效。正如《老子河上公章句》所言:“圣人以身率道,不言而化,万事修治,故能成其大。,要求管理者自觉按照“大道,,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民众作出表率。目前高校管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校级管理层成天忙于日常事务而无瑕考虑学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抓住机遇进行改革与发展的大事,或者虽有好的想法与举措汀团愚到阻力就担心或借口怕影响稳定而不能坚持改革;二是重行政管理而轻学术管理,或者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术管理;三是重过程管理而轻目标管理,忽视高校管理中自主管理的特征,过多地干预和直接控制管理过程,激起师生的反感;四是颠倒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管理人员高高在上,缺乏对教师应有的理解与尊重,只向上级负责,不从实际出发,只会照章力事,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州爪硬管,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私淞性,阻碍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三、老子管理思想在当代中国高教管理中的运用
研究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老子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发展到今天,我们将之归纳总结,从不同的需要角度出步织寸它进行现代意义的诊释,很准说准确地把握了它的真义,但同时也可以说是大大拓展丰富了它的夕涎和内涵。释氏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运用于现代高教管理,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层面上结合现代高教管理的实际加以灵活运用:在宏又则层面上,“因顺自然”一遵循客观条件和规律,“因物自性,,一尊重系统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忌违背客观规律的“妄为”和离开自身实际可能的“强为”,否则只能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产欲速则不达”。在操作层面上,一是将“无为而不为”的管理伦理思想应用于高教管理的组织建设,实现重}L下移,健全分层管理架构;二是应用“我无为而民自化”的管理伦理思想,以人为本,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三是以“行不言之教”为指导,强化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与水平。 1.重心下移,健全分层管理架构
老子的管理伦理思想启示我们:在处理各种类型的管理矛盾与关系时,要紧紧扣住“治”这个目标,做到在处理各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时,最重要的是“官得守其分匕各级组织、各个部门责权分明、各司其职,各行其是,领导机关”无为而治窍—充分发挥和调动基层的积极胜,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成效。
总结归纳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的成功实践,联系老子的管理伦理思想作为指导,我们认为处理上述关系的关键在于充分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专业设置自主权、教学管理自主权、文凭发放自主权、机构设置自主权界桂开自主权、干部人事自主权、职称评聘自主权、财务自主权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自主权。政府应立足转变职能,主要运用立法、规划、拨款和法律规定内的行政手段来调控管理的目标、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教育的质量与效益,而不是人为地随机制定一些临时性措施。实践证明,国易尔寸高等教育的间接调控手段越有效,大学就越有更加宽松的办学环境和办学自主权。同时强化社会、市场的监督、调节力量,形成社会、政府、学校三者的良好关系,用以制约和检验政府的调控与学校自主力、学的水平和质量。
2.以人为本,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要让人民有更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该吮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老庄新论》第九页)。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因其性则天下从”,说的就是领导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群众,而是要激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集中群众智慧,使决策符合于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这样看起来似乎是‘无为’,其实,由于万众一心,完全能够达到“无不为”。这种人本主义的管理伦理思想和民主管理的原则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建立以激励为核心,以满足师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目标,使师生在“无为”和“不觉”中产生积极的心理活动和精神力量,主动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仓J造才能。其次,建立良性激励机制,首先应该表现出对教师的尊重,并且这种尊重是诚挚的、深切的、发自内心的,能让教师感到自身的价值,进而发现自己新的价值。表扬与批评则是激励人们情感的两大工具。领导的肯定会使教师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获得承认与赞赏是教师普遍强烈的需要。最后,.实行民主管理,为道家管理伦理思想所特别强调。其‘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思想,说的就是要尊重民众的个险和创造性,使之行使主人翁的权利。高校实施民主管理,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3.强化素质,提高领导管理水平
老子自行不言之教”的管理伦理思想在高教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所批评的管理者“自视、自是、自伐、自矜”,倡导的“去甚、去奢、去泰,和“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也是我们进行高教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良方。它启示我}i7}加强管理者的思想品德修养,重视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的作用。
首先,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的管理干部队伍。品德修养,是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着重强调的。老子说‘行不言之教”,其中一洲尺重要的意思就是指管理者的“身教”。教人易,自行难,高尚的道德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高校管理人员最重要的人格力量。借鉴老子的‘氏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结合高校实际,我们认为高校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加强自知、无私、宽容、诚信等方面的品德修养。管理者还应该具备诚信的品德。老子说“信不足,有不信”。意即管理者不讲诚信,老百姓也不会相信他。高等学校与其它单位和部门相比,特别崇尚伦理,这是因为它做的是人的工作,而且是面向人的未来的,所以对伦理的思考比较多,对管理者“诚信”品格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管理者要从思想上树立‘碱信”的意识,认识到诚信是管理者的无形资产,也是学校的信誉;要秉着“若烹小鲜”的态度,慎重决策,减少决策的随意性;要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制校,在学校树立诚信之风。
其次,发挥非权力性影响的重要作用。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其它管理人员的要求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一是学术上的要求。应接受过正规的大学学历教育,理解学术的价值与意义,尊重教师、尊重知识,站在服务的角度,把学术活动作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中心来抓;二是能力上的要求。高校是社会平均文化水平最高的地方,而其劳动方式主要为心智的活动,理智与情感起着重大的作用,得不到理解的行政性管理是很难行得通的。因此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运用权力性影响的同时,更要善于运用非权力性影响。怎样发挥高校管理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呢?管理者除了要有高尚的道德与优秀的心理品质以外,还要能够提出明确、系统、鲜明、为师生所认同的教育观,融先进性、整体险、可达性于一体的清晰奋斗目标,以及有效而高超的管理策略。
管理的策略是观念和目标落实的关键,也是一个管理者管理艺术和水平的表现。一个优秀的高校管理者总是能够巧妙地把组织的观念和目标转化为师生自觉的行动,正如老子所说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总是能遵循“大制不割”、“始制有名、亦将知止”、“慎终如始等管理原则和方法,抓住可能出现的机遇,实现预定的目标。只有一支品德高尚、兼具以上能力的管理队伍,才能保证学校的高效有序运行,才能促进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
篇9:中庸修养观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中庸修养观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思想是现代人完善自身修养时不可忽略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追求一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处世原则和思维方法.孔子的忠恕之道和<中庸>的学、问、思、辨、行的修养方法,以及“诚”的思想,不仅为目前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具体的素材,更为个人进行道德修养、培养健全人格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 者:王雪霞 作者单位:河南省宝丰市第一高中,南京师范大学 刊 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YOUTH COLLEGE FOR POLITICAL SCIENCES 年,卷(期): 11(2) 分类号:B82 关键词:修身 人格 中庸之道 忠恕 诚篇10: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及启示
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及启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他在表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总结说:“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作 者:康就升 作者单位:中共云浮市委党校 刊 名:岭南学刊 英文刊名:LINGNAN JOURNAL 年,卷(期):2002 “”(1) 分类号:F091.9 关键词:【浅谈老子的人性论及对艺术家修养的启示】相关文章:
3.论语对我的启示
4.书,对我的启示
10.英国农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