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试论齐齐哈尔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

试论齐齐哈尔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

2022-08-06 08:33: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ai102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试论齐齐哈尔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试论齐齐哈尔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欢迎阅读与借鉴。

试论齐齐哈尔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

篇1:试论齐齐哈尔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

试论齐齐哈尔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城市不可替代的独有的标志性品牌,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高度打造齐齐哈尔城市品牌的.关键环节.为此,齐齐哈尔市努力挖掘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历史悠久,遗迹丰富,特色文化等优势所在,为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准备必要条件.

作 者:张春波 赵海鹏 薛宝林  作者单位:张春波,赵海鹏(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薛宝林(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刊 名:理论观察 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127 关键词:齐齐哈尔   历史文化名城   优势  

篇2:历史文化名城论文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资源开发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名胜古迹,使旅游开发失去可持续性,而且会给城市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研究,对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助于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保护

1.研究对象

1.1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指的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而且必须是一座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必须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准并公布。

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共计99座,此后十几年间又有陆续增补。

截止到,中国已有119个市、县、区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1.2城市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指的是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城市旅游开发则是以城市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开发活动。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1保护对象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按照旅游资源的各自特点可以分为七类,保护对象也因此各不相同。

以北京、西安、洛阳、南京为代表的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作为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和古都风貌。

以平遥、韩城为代表的传统风貌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完整建筑群。

以苏州、桂林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彰显鲜明个性特征的、因历史原因而叠加的古建筑和山水环境。

以银川、丽江、拉萨为代表的地方及民族特色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由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的城市风貌。

以上海、遵义为代表的近现代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

以景德镇、自贡为代表的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与城市中在历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某种职能相关的文化风貌。

以山海关、济南、无锡、长沙为代表的一般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

2.2保护措施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特点鲜明,形态各异,保护措施也各不相同。

总体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点:

(1)根据国家城乡规划、文物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2)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3)应当统筹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历史文化名城全局保护的资金,并将其纳入政府投资管理程序来执行。

(4)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

(5)对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2.3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的名胜古迹,饱含历史的沧桑,悠久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类历史的古老见证。

人们越发意识到全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并把历史文化名城视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认识到为后代保护这些名胜古迹的共同责任。

将它们真实而完整地传承下去,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者的职责,又是旅游从业者的义务。

众多历史文化名城能够经久不衰地延续并发展下来,其核心因素就是这些市、县、区始终代表着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并把其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留传给后代。

不研究古代文化,不保护历史遗产,就不可能创造出新的、现代的'城市文化,更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

3.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3.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我国拥有超过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涌现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

作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历史文化星空中的璀璨明星。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这些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但饱经自然因素的破坏,而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还遭到了人为因素的破坏,很多名胜古迹都已面目全非,面临湮没的危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不再局限于凭吊、怀古、探险等内容,旅游活动日新月异,旅游现象也变得更加复杂,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完全适应游客接待、文化承载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持续发展等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旅游开发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旅游城市化带来的巨大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景区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风景名胜区不断遭受蚕食和破坏。

(3)现代城市景观与旅游整体环境意境不协调。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矛盾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保护与开发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不过在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全可以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3.2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办法

如何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开发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资源,实现其历史文化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使其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仍能保持其历史个性及其风貌,并富有创造性地传承给子孙后代,是旅游从业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针对旅游开发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3.2.1避免超负荷开发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必须以此为前提来进行。

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所以不考虑景区承载能力的超负荷开发,对景区的长远规划和长期经济效益的增长有害而无益。

可持续的旅游开发以发展为核心,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基本手段,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改善为标志,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

3.2.2实施保护性建设

保护性建设的目的是彰显个性品质,为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真实的载体,避免文化的同化、异化和商品化。

3.2.3杜绝粗放型管理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在旅游开发中应尽力改变因宏观调控乏力或规划执行随意性大的发展格局,改变对景区开发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实施全新的开发战略。

4.结语

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11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是国家在新时期加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必将对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形势下,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研究也必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力求使研究者在旅游开发理论方面有所创新,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使游客在享受高品质旅游服务的同时,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醇美。

【参考文献】

[1]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篇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命名30周年征稿启事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命名30周年征稿启事

今年12月8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命名30周年。30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寿县人民团结拼搏,奋发努力,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古城保护日臻完善。为纪念古城命名30周年,抒发人们保护古城,建设新城、打造名城的生动实践,展示人们热爱家乡,为名城争光的`家国情怀,特推出诗词咏名城征集活动。以寿为名,源远流长。以寿命名,古城荣光。诗言志,歌传情。让我们从字里行间寄托对古城的热爱,把智慧和汗水奉献给我们可爱的家乡—寿县。稿件请寄1065957706@qq.com。征稿截止时间:11月10日。

寿县信息中心采编部

月10日

篇4:兴化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题宣传口号

兴化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题宣传口号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全面推进兴化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兴化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题宣传语,要求应征作品在10个字左右;能准确、突出反映兴化市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简洁明了、琅琅上口,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号召力和亲和力;原创且不与国内目前已使用的口号相重复。

活动共收到参选宣传语918条。这些口号有的凸显兴化水城特色,有的彰显兴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经过评审委员会的.层层筛选,有7条主题宣传语脱颖而出,并最终评选出入选奖1名,入围奖6名。12月21日,兴化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向社会公布。

入选奖:

文兴水浒书,墨化板桥竹。

入围奖:

1、千年古邑,板桥故里。

2、一城人文秀,千年水上兴。

3、板桥故里,人文兴化。

4、文汇垛田花海,史载昌兴教化。

5、千年水上古城,板桥水浒传人。

6、一城吴楚风流,千年昌兴教化。

我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思路:

遵循“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理念,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关系,围绕有一张长期保护古城风貌的权威规划、一组保留生存生活状态的历史文化街区、一批保管有序使用合理的文物古迹、一系列活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套保护文化名城的法规性文件、一种保护文化名城的机制与氛围“六个一”的要求,大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努力把兴化建成既有深刻内涵又有时代品位的文化名城,

具体目标任务:

通过创建,全市“国保”、“省保”、“市保”单位分别达到2处、11处和81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开放单位达到20个;省级以上历史文化街区达到2处;各级文保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完好率达到95%以上;全市列入国家级、省级、泰州市级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达到3项、8项、40项、100项。底前,大部分指标达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验收评估标准》的要求,力争前通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核验收。

篇5: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情况汇报

按照市政协《关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活动的提案》要求,有关部门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古城建设工程指挥部

开原历史博物馆已经开工建设。作为开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一景点,开原历史博物馆建设工程已经开工,灌装基础已经完成,目前已实际投入资金500万元,工程有望年底前封顶。

二、文化局

开原古城内的崇寿宝塔维修工程已经开工,目前规划已经制定,正在搭设脚手架,这个跨年度工程包括塔基、塔身维修,塔刹等装饰,灯光亮化、草坪绿地等四个部分。

维多利亚影都投入运营,填补了我市没有高档影院的空白,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旅游局

象牙山恢复正常秩序,投入近十万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为了把象牙山打造全国象文化名山,旅游局开始打造网上象牙山,成立了象牙山文艺沙龙和象牙山书画摄影沙龙,组建了象牙山网站和象牙山博客,邀请众多专家学者文学艺术家为象牙山设计创作,目前网上象牙山的目标已经实现。

启动大象牙山规划,象牙山东坡的金沙滩漂流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南坡的九鼎龙泉寺风景区、百丽山庄、象牙仙庄全部投入使用。

组织新闻媒体对开原“丝关”历史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挖掘,把开原古城提升到东北亚丝绸之路上全国唯一“丝关”的地位,增强开原在国际文化交流上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四、宣传部

配合《乡村爱情3》的拍摄,进一步打造开原在全国的知名度,目前拍摄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五、建委、规划局、绿办、亮办

开原城市绿化工作又上新台阶,亮化工作又上新水平,净化工作和美化工作进一步得到市内外的广泛认可。

六、开原大戏院

开原大戏院按照全国一流二人转剧场标准,进一步装修,初步实现了这一构想。同时按照赵本山倡导的绿色二人转的倡议,大戏院的节目质量和演艺水平跃居二人转剧场前列。

【试论齐齐哈尔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相关文章:

1.昆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要素论文

3.争创文明城市

4.《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定》7月提请审议

5.争创活动方案

6.齐齐哈尔中考作文:好想,好想放假

7.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优势

8.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的目标模式研究

9.争创优秀车管所标语

10.争创文明城区标语

下载word文档
《试论齐齐哈尔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