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活动对云南纳帕海湿地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
“野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人为活动对云南纳帕海湿地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人为活动对云南纳帕海湿地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人为活动对云南纳帕海湿地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
人为活动对云南纳帕海湿地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
以纳帕海湿地原生沼泽作为参照,选择人为干扰下的沼泽化草甸,草甸和排干湿地开垦的耕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为干扰对纳帕海湿地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两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沼泽土壤C/N值较高;人为干扰下纳帕海湿地土壤空间结构上土壤有机质0~20 cm表层与20~40 cm下层相差4倍,水平分布上则随人为干扰加强、沼泽化过程减弱而降低,下降幅度高达22.92%~69.64%;土壤全氮及其空间分布呈现与有机质相同趋势,两者相关系数r=0.98;NH4+-N、N03+-N与全氮和水解氮相关系数分别为r=-0.74、r=-0.65,r=-0.81、r=-0.76.表明了纳帕海湿地沼泽土壤较低的.矿化量和对碳的固定及较大的氮累积量,以及人为活动干扰后湿地土壤碳氮养分的释放变化.
作 者:田昆 常凤来 陆梅 莫剑锋 杨永兴 作者单位:田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昆明,650224)常凤来,陆梅,莫剑锋(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昆明,650224)
杨永兴(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92)
刊 名:土壤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PED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41(5) 分类号:X24 S158.1 关键词:纳帕海 人为干扰 湿地土壤 碳氮变化 退化篇2:温带草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温带草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6月,分别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温带草原中贝加尔针茅草原(Stipa baicalensis)、羊草草原(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草原(Stipa grandis)及其相应的农垦和放牧地等0~100cm土体不同层次的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温带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草原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变化影响明显,其中贝加尔针茅草原经28年农垦,使0~100cm土体中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相对于未开垦的`草原分别减少8.8%和14.8%,平均每年分别减少0.31%和0.53%;0~10cm的表层土壤平均减少速率分别为0~100cm土体的2.9倍和1.9倍.围栏轮牧使羊草草原0~100cm土体的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分别增加了50.0%和47.4%,平均每年分别增加4.55%和4.31%;30cm以下土层增加异常显著.自由放牧使大针茅草原土壤0~100cm土体中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减少了4.88%和2.22%,平均每年分别减少0.24%和0.11%;0~10cm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分别为0~100cm土体平均减少速率的3倍和1.7倍,10cm以下各土层的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变化较小,说明自由放牧地对土壤表层全氮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尤为明显.另外,选择适当的放牧强度可以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氮平衡,促进系统内的碳氮良性循环.
作 者:李明峰 董云社 齐玉春 耿元波 作者单位:李明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100037)董云社,齐玉春,耿元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 名:中国草地 ISTIC PKU英文刊名:GRASSLAND OF CHINA 年,卷(期): 27(1) 分类号:X144 F301.24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草原土壤 碳氮循环 放牧 农垦篇3:氮输入对沼泽湿地碳平衡的影响
氮输入对沼泽湿地碳平衡的影响
摘要:以小叶章沼泽化草甸为对象,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三江平原进行野外原位试验,研究氮输入对沼泽湿地碳平衡及其各分量的.影响.氮素输入后,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提高,生物量增大,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了10%和26.8%.同时,CH4和生态系统呼吸CO2排放量提高,而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和净碳(CO2和CH4都转化成对应的碳)交换降低,CO2、CH4和NEE的季节变化动态未改变.整个生长季氮输入处理的CO2和CH4排放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升高了34%和145%,NEE和净碳交换分别降低了70%和81.6%,但整个生长季2个处理仍然表现为碳的净吸收.氮输入没有改变沼泽湿地碳“汇”的功能,只是减弱了其作为碳“汇”的功能.作 者:张丽华 宋长春 王德宣 ZHANG Li-hua SONG Chang-chun WANG De-xua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 期 刊:环境科学 ISTICPKU Journal: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 27(7) 分类号:X142 关键词:氮输入 沼泽湿地 生态系统净交换 CH4和CO2排放 碳平衡篇4: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土壤碳、氮及呼吸的影响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土壤碳、氮及呼吸的影响
考察了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土壤微生物量C、N、土壤呼吸及矿质N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施入土壤后,土壤的微生物量C、N、呼吸及矿质N均明显提高.微生物量C、N及土壤呼吸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随壳聚糖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低分子量壳聚糖施入土壤后,微生物量C、N及土壤呼吸均先快速增加,然后下降;中等及高分子量壳聚糖施入土壤后则是开始时变化较小,第14天开始快速增加,34d后下降.研究还发现,NO-3-N与NH+4-N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NO-3-N开始时变化较小,第14天开始快速增加,34d后快速下降;低分子量壳聚糖处理时,NH+4-N开始时快速增加,之后缓慢下降;中等分子量壳聚糖处理时,因加入量不同而不同;高分子量壳聚糖处理时则是从第24天开始变化显著.
作 者:张文清 吕伟娇 陈强 李辉信 ZHANG Wen-Qing L(U) Wei-Jiao CHEN Qiang LI Hui-Xin 作者单位:张文清,吕伟娇,ZHANG Wen-Qing,L(U) Wei-Jiao(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上海,37)陈强,CHEN Qiang(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
李辉信,LI Hui-Xin(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南京,210095)
刊 名: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26(4) 分类号:Q538 关键词:壳聚糖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土壤呼吸篇5:土地利用变化对沙地土壤全氮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沙地土壤全氮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科尔沁沙地东南缘草地和8年前开垦的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草地与耕地表层(0~10 cm)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亚表层(10~20 cm)含量差异显著(P<0.05);耕地土壤全氮贮量比草地高262.36 kg・hm-2.草地与耕地比较,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格局均有明显差异,草地土壤全氮的基台值、空间相关度比耕地小,而其变程和分数维比耕地大;草地土壤全氮水平空间异质性低,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比较均匀,而耕地土壤全氮水平空间异质性高,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明显.草地表层与亚表层土壤全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但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强的相关性(r=0.395,P<0.05);耕地表层与亚表层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空间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差异,而空间分布格局相类似,空间相关性极高(r=0.683,P<0.01).可见,农业活动不仅影响土壤中全氮的含量,还影响着其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水平和垂直空间分布格局.这对深入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氮素格局及其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陈伏生 曾德慧 陈广生 作者单位:陈伏生,陈广生(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曾德慧(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 15(6) 分类号:X171.4 关键词:农业活动 土壤全氮 地统计学 科尔沁沙地 空间格局篇6: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针对我国青藏高原草地大面积退化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土壤生态功能恢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原生高寒嵩草草甸封育系统作为对照,研究了土地退化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检验了不同人工重建措施(3个人工种植处理:混播、松耙单播、翻耕单播和1个自然恢复处理)对土壤碳含量的相对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如下:原生植被封育处理每平方米土壤平均碳、氮含量分别为7.47 kg和0.647 kg,而重度退化地碳、氮含量分别为3.67和0.448 kg・m-2,可以推算,由于土地退化而造成的土壤 (0~20 cm层) 碳氮丢失量分别为3.80 kg・m-2和0.199 kg・m-2,即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导致0~20 cm土壤层中50.87%的'有机碳和30.75%的氮流失,可以看出高寒草甸土壤退化后流失的碳比氮多;混播处理、松耙单播处理、翻耕单播处理和自然恢复处理土壤单位面积有机碳含量分别是原生植被土壤有机碳的70.5%, 69.0%, 49.0%和80%,单位面积氮含量分别是原生植被土壤全氮的86.9%, 88.7%, 71.1%和91.7%.但是,与重度退化地相比,除翻耕单播处理外,其它恢复重建措施均能部分恢复系统的碳氮含量,因此,将重度退化地进行自然恢复或松耙混播重建多年生植被可以作为系统固定碳(碳汇)的一个途径.
作 者:王文颖 王启基 王刚 WANG Wenying WANG Qiji WANG Gang 作者单位:王文颖,WANG Wenying(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8;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王启基,WANG Qiji(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1)
王刚,WANG Gang(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生态环境 ISTIC PKU英文刊名:ECOLOG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15(2) 分类号:X14 关键词:高寒草甸 土地退化 恢复重建 土壤碳氮含量篇7:三江源地区主要草地类型土壤碳氮沿海拔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三江源地区主要草地类型土壤碳氮沿海拔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以三江源地区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土壤特征等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沿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现出“V”字形变化规律,即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在海拔最高处(5 120m)和最低处(4 176m)比较高,而在中间海拔梯度较低,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极显著相关(r=0.905)且高寒草甸土壤碳、氮含量高于高山草原土壤碳、氮含量;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0~3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影响最大的是土壤含水量,偏相关系数为0.946 5、0.905 9(p<0.01);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与植被盖度和草地生产力存在正相关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与土壤pH值和全盐量存在负相关趋势.
作 者:王长庭 龙瑞军 曹广民 王启兰 丁路明 施建军 WANG Chang-Ting LONG Run-Jun CAO Guang-Min WANG Qi-Lan DING Lu-Ming SHI Jian-Jun 作者单位:王长庭,WANG Chang-Ting(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龙瑞军,LONG Run-Jun(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8;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
曹广民,王启兰,丁路明,CAO Guang-Min,WANG Qi-Lan,DING Lu-Ming(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8)
施建军,SHI Jian-Jun(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所,西宁,810003)
刊 名:植物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年,卷(期):2006 30(3) 分类号:Q948 关键词:三江源地区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草地 影响因素【人为活动对云南纳帕海湿地土壤碳氮变化的影响】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