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石在路上追逐叶的脚步散文

石在路上追逐叶的脚步散文

2022-07-07 08:19: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柠檬戚风奶油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石在路上追逐叶的脚步散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石在路上追逐叶的脚步散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在路上追逐叶的脚步散文

篇1:石在路上追逐叶的脚步散文

石在路上追逐叶的脚步散文

这是一个落叶缤纷的季节,每到这时,风起,叶落,行走在这个时节的路上,也许你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同,季节的变迁,习惯了,所以并不会在心里留下什么感观上的强烈反应。相反,若你是位比较有情趣的人,你就会觉得所见到的便是一幅风景,在你的眼里,那叶就是一只蝶,或者你还会觉得它们更像是一群高空的舞者,自高台跃下,做出各种难度极高的旋转,舞姿是那样的轻盈妙曼,神态从容而不迫。当一叶蝶从你的面前划过,你甚至会觉得那就是一位高空翼装飞行的挑战者,展开羽翼翱翔于天地之间,不管经历怎样曲折惊险的处境,最终都能够化险为夷、轻巧的落地。而接下来发生的事,那些叶枯卷萎败的'黄叶,一挨落地,便一个挺身跃起,沿着道边,朝着风指引的未知的前方疾蹦而去,争先恐后,并且毫不迟疑……

行走在路上的我,忽然惊讶于这一敏感的觉察,忙停下脚步立于道边,因为——听,它们彼此之间居然发出了非常欢快,愉悦的脚步声,在这比较冷清的季节里,显得格外的明亮、清晰,那声音一连串一连串的,就像是那波浪翻腾时发出的声响,不绝于耳;再听,更像是那古式风车转动时咕咕的鸣唱。这真是太奇妙了,这哪像是一群败叶生命尽头发出的绝唱,反倒似一群活力正旺的孩童迸发出来的欢乐之声。生命的绽放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会有如此的精彩——而生命的延续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即便颓废了,逆境了,甚至残伤的时候,谁又能够找到那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命延续的方向呢?我默然停立良久,耳畔聆听那天籁之声的渐入,目送那一群追逐而去的身影,尽管我的面前是一个白茫茫的世界……

篇2:追逐夏天的脚步散文

追逐夏天的脚步散文

春光更暖了,适合了种子。接着我们开始亲近了土地,或去郊游踏青,或去栽种花草。从里到外都在追逐着一个夏天的脚步,盘中的菜长在春天里,室内的花换了春的培土。再觉得不够的话,有条件的人干脆自己做起了园丁。于是,快乐和希望伴着汗水栽种在了土里。可以是一大片庄稼,也可以是一畦菜地,更可以是一池秧苗,抑或是一盆花卉,就哪怕是一g山土,也呵护了一粒种子的希望。那么好吧,要有所希望,就行动现在。

虽说种子、秧苗的栽种要遵循季节的规律,不可以误了农时,有些花木错过了季节也可以生长得茂盛,但愿不是有意的错过,只要不是在冬季。但只有一种种子可以随时播种,并且一旦种下就会生根发芽,内心越坚定,生长越茂盛,那就是希望的种子。它一直揣在我们的信念里,伴随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栽种在我们周围的各个角落。比如今天,我计划了我的上午,这个计划就是一粒速成的种子。中午之前我完成了我的计划,到了中午我就快速收获了这个计划。反之没完成,我就是复制了昨天的空白。

可是,大多数时间,你播种了你的一段日子,结果也许一无所获,那么这颗种子也回不到了你的信念里,它可以做到一直发芽在实现的路上。事实上,实施过的也许会失望,但不去实施一定就没有希望。要抓住现在珍惜眼前,不是吗?其实有些种子很好培植,比如懒散的种子,我们就一直浪费时间在培植。而有些种子需要的条件很苛刻,比如某个理想,我们却舍不得时间去实施。结果就是懒散之树在肆意增长,某个理想种子却还在存放。

随着一个个春光的流逝,我们不知道错过了多少栽种的`希望。一寸光阴一寸金,谁都懂得的道理,岁月是你愿不愿意它都在积累,机会是你愿意不愿它都在溜走。时间本来就被分为了若干阶段,也可以分为无数天,我们都顺利的度过了一些阶段,也很好地实现着诸多愿望,可是那些零散的日子却没有办法加以合理调配,只知道今天重复着昨天的日出日落,明天再想像着后天的雨过天晴。顺其自然的东西我们攫取的太多,努力翘脚争取的概念太少。好像在土地面前我们都不合格一样,一个花盆就把整个春天的愿望满足了,而辛勤耕耘的人到时候则会收获了满满的秋天。种子与土地的愿望真的很简单,栽种越多收获越大。

感觉这个春季刚刚好,适合播种也适合理想的发芽。现在低头沉思一下还来得及,筹划一下明天会用什么去充实工作和生活。是一如既往地填表报数,还是早八晚五地守候规律。也许人们会说,这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是啊,可是,不是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嘛。填表报数可不可以加上更认真的态度?早八晚五可以不以加进更热爱的精神?让那些慌乱的心更踏实一些,让那些魂不守舍的人更淡定一些。相信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都需要不可或缺的人,而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自己能起到撑起一方天的作用。总之,爱生活是没错的,可是我们只准备好了爱生活的前提,接下来就应该是,追逐夏天的脚步,按照完成希望的想法去实施。

篇3:在路上散文

在路上散文1500字

偶然机会被拉入初中同学微信群。忙里偷闲,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聊着聊着,许多在记忆深处都已没有画面感甚至连名字都对不上号,从二十多年前初中生活的一段趣事,互相提醒,努力回忆,逐渐清晰起来。关系似乎一下子就热乎了,不用客套,直截了当的问,直截了当的答。“什么时候也能回来看看我们呀?”“好呀!”痛快地应允。

更没多想,看一下工作日志,周二尚无安排,“就周二吧,晚饭前一定赶到!”“我请客,帮我订个包厢就行,能来的都来。”一路上,四个多小时的车程,从和这同学同桌时一起协同作弊,到与那同学夜间偷食女同学的油炒萝卜干,再到三五好友下晚自习饿了,实在无充饥之物,到校门外农田里挖山芋。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的回忆,记不清的,加些自已的想象。独自一个开车,竟也笑喷过几次。很快,到了家乡的县城。

同学们陆续地赶来。男同学多质变,当年的小不点儿,现竟高大威猛;也有清瘦的,如今大腹便便。女同学大模样基本无变化,脸庞或多或少的留下岁月刻画的'痕迹。但俨然故人,毫无生疏感,大大方方、仔仔细细地盯着看。“哟,跟初中那会儿比,帅多了!”“可能是当年你不愿正眼瞧我吧!”“也可能,酒是陈的香。”说完,自已先哈哈大笑起来。

饭后已颇有醉意,但兴致仍高,趴在床上,微信接着聊。“怎么不安排周未回来,这样既不影响你的正常工作,还可痛痛快快地多玩二天。” “想来就来呗,人生总得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嘛。”

这真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吗?周二下午出发,赶在晚饭前到达,周三一大早必须返回苏州。下午二点钟、四点钟在二个不同地方安排了二次业务会谈。匆忙的去,“任务”完成,匆忙的回。当时同学应该也就是随口一说,并非盛情相邀。而我当时似乎也就是随口应允,可竟然真的成行了!

初中毕业后,晃悠了几年,渐渐明白路终究得靠自已走,决定外出打工谋生。那时,毛头小伙子一个,学历低又无家庭背景,一次次努力得到一份稳定工作的梦想、幻想,被无情的现实一次又一次毫不留情的彻底摧毁。为了第二天的一元馒头,三元盒饭,二十五公斤的袋装水泥从一楼扛到六楼,挣一元钱,最多一天好像扛了六十多袋吧。(这种好事不多,所以逮住机会拚命扛。)到晚上,两腿灌铅似的不听使唤,酸疼,两肩火烧般灼痛。幻想到另一个城市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为凑够路费,晚上再去骑人力三轮车,从万家福到文昌阁,差不多三公里,载一家三口,挣三元钱。也明白这不是长久之计,再晚、再累,坚持苦读,常至深夜。房东老太私下里问同乡,那小伙子是不是搞艺术的,夜里怎么灯都不熄?心中小欢喜,未将我与其他同乡都视作苦工。前十年,真是山路爬行,有些凄惨,颇多辛酸。

功夫不负有心人,二零零三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零五年成为一名执业律师。执业之初,如饿狼般争取承接案件,从不挑。业务逐渐多起来。整天忙着看案卷,忙着出庭,忙着见客户,不是在上班,就是去上班的路上,利用等红灯的时间,拿起手机,拨通一个电话号码,相约下一个业务商洽的时间地点。年初忙到年末,又忙着工作总结,想着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近十年,马不停蹄,一路飞奔。

比物质上改善还明显的是日渐憔悴的脸庞,微微发福的肚腩。回到家,沙发上一倒,不想动一下,不想说一句话,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又不知什么时候被自已的呼噜声惊醒。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幻想扔掉手机,独住山间小屋,白天呆呆地从日出看到日落,看着花开,看着雨下;晚上静静地听虫儿鸣叫,听风吹,听大地熟睡时的鼾声。

再去想想这次既是去也可以说回的同学聚会之行。回程路上,并没有旅行归来的愉悦,也不像前行时那样,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去回忆。似乎只是开车,什么也不想,途中遇堵车,规矩的排队,不加塞。搁以往,一定心急火燎,担心不能准时赴约。下午一点下高速,时间很充裕,下午的业务会谈不受影响,可心中也没有那种如释重负的轻松。这种感觉从未有过,很反常,像是期待已久的开始。

是啊,即便脚下荆棘丛生,步履维艰,也得前行;而当行于坦途,光明无碍,一路飞奔,终有一天会明白这人生的路的终点就是生命的终点。既然这样,何不,放慢脚步,边走边看,从今开始!

篇4:经典散文:在路上

经典散文:在路上

漫步于古城老街,我总爱走走停停,或抬头仰望天空,或俯看树下青草,看初冬的落叶,听北风的嘶吼。走在路上,不想做个过客。

初冬的清晨,泡上一壶暖茶,一人独坐书房,品味茶香暖意,惬意之余,一时兴起,想出门走走。

迈开步子,漫无目的的四处闲逛,脑中放空,没有时间的概念,全身心地舒展,放松,突兀地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舒适和惬意。呼吸着新鲜空气,看晨曦的朝阳,耳边传来轻柔的鸟鸣声。渐渐地,仔细听,那些鸟儿一唱一和,歌声一起一伏,时而合鸣,时而重奏,闹醒了整个街道的喧嚣。初冬的阳光很温和,没有夏季的火辣,没有春天的耀眼,没有秋日的高远,只是恰到好处的温和。在路上,我感受着这些司空见惯却又感人至深的美好,原来,路上不只有奔走与忙碌。

我愉悦的闲逛在古城老街边,欣赏着这些寻常不过的别样风景,身旁不断走过些路人。这时候的街道上,行走的大概只有两种人,似我们这样匆匆奔走的学生与那些缓缓漫步的`老人。

我们总是壮志满怀的,即使这样美好的冬季假日里依然奔波于路上,为了学业。来往于一个与另一个辅导班之间,或情愿,或不悦,在路上,从来只是匆匆,匆匆而过,留下一个极速而行的身影,没等我看清面貌,早已消失在下一个路口了。

老人们则是慢悠悠的,在他们身旁走过,总是会不觉地被他们慢悠悠的气息所感染,也慢下一点步伐。他们有时高兴起来,一路欢歌高唱,唱那一碧如洗的蓝天白云如何令人欢快,歌那古色古香的小巷老街如何惹人怜爱……许多许多的寻常风景也只有他们明白。

在路上,我们有太多的理由无法停下脚步,我们有太多的无奈与辛酸只能去疲于奔波,难道真的要等我们都有年老才有时间去欣赏路边美景吗?我们的匆匆而行真的必要不可吗?我没有答案。但我们都在追寻答案的路上。

篇5:在路上散文

漫漫长路,我沐过春风,浴过夏雨,踏过秋霜,访过冬雪;没有人告诉我,人生路有多漫长与坎坷,也没有人告诉我,路的尽头收获的是欢笑还是泪水,更没有人告诉我该如何走好自己的路,可我却告诉自己要一直奔跑下去。 在童年的路途中,我更多的是含笑奔跑。上小学时,我喜欢背着双肩包直奔学校。有时为了背课文,有时为了补作业,有时仅为了争第一到教室。放学后,总喜欢和伙伴们三五成群打赌比赛看谁第一个到家。每次比赛中每一个人都不甘落后,竭尽全力奔跑着,尽管我总不是第一个到家但每次都很开心甚至有种成就感。因为我喜欢奔跑时与风相伴的感觉,喜欢回到家看到半边笑脸的夕阳,喜欢看到同伴们红彤彤的脸上荡漾着苹果般甜美的微笑。 在繁星璀璨的夜空,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美好的记忆似看夜间的烟花,绚丽多彩,昙花一现,让观者来不及大声叫好,它就瞬间失去,总会让人感到美好中却带着遗憾的青涩味。时光如白驹过隙,我随着时间奔跑,渐渐地我领悟到原来自己的生活中缺乏的是一种永恒的美。在我心里藏着一个梦,我使劲儿地追寻着,希望有一天会与它相逢,与其携行。 当我踏上离别的车站,离开美丽的家乡,到外地就读。渐渐地我眼中的世界开阔了,路也宽敞了,但奔跑的人多了,叉路口也多了。每当我站在十字路口,面对同学,朋友们的一次次分散离别,我黯然神伤;面对一次次抉择,我无所适从。我发觉自己越来越找不到方向,像一只迷途中的小鸟,不知该飞向何处......

追忆过去,那时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奋斗,一起以最快的速度吃饭,一起讨论题目,一起梦想着踏进理想的大学。一切是那么美好,我们都在为各自的理想努力着,拼搏着,但无形的压力与精神上的斗争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人又在人生路口分开了,选择着不同的路继续奔跑着。有时与步入社会的亲朋好友促膝长谈,发现他们曾经胸怀大志,如今却为生计所迫,不甘堕落。当我问起他们曾经的梦在哪里?他们总是红着眼眶无奈地说:“梦已离我们远去了,我们已经追不上了。”。听了他们的话,我沉默了!一个人静静地奔跑着,我发觉自己也累了也迷惘了,到底要不要继续坚持下去?我的奔跑到底值不值得?

现实总是那么残酷,有时我们美好的梦会被它消磨,破灭,让你看不到也够不着。而岁月也如一把无情刻刀将人雕刻,让你渐渐忘却在路上奔跑中的自己。我跌倒了,看着自己双腿流淌着鲜血,我强忍着眼泪,挣扎地爬起来,继续踉踉跄跄地行走着,奔跑着......

当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那条童年我曾经无数次奔跑的乡间小路,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幽远。凝眸远望,天空澄清而湛蓝,远处的房舍腾起袅袅炊烟,随风消散;路边绽开着一簇簇小花,随风摇曳,送来一缕缕淡雅的清香,沁人心脾,耐人寻味。一群群蝴蝶翩跹起舞,小鸟吱吱呀呀地在树梢上叫个不停。而让我惊诧的是在巨石裂缝中生长着丛丛小草,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宛如一颗颗绿色宝石,显得格外清碧美丽,似乎象征着顽强与执着,展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自我价值的追求。看到这欣欣向荣的美景,内心有一丝丝感动,一阵阵陶醉。顿时,我嫣然一笑,向它们点头致意,带着天边那抹云彩飞奔而去!

篇6:在路上散文

在路上

曾用心寻找快乐

曾用爱寻找快乐

无论风雨

爱着那不复返的青春

……

芸芸众生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人,都遵守着人类社会达成一至的规则。

虚假也罢,痛苦也罢,忧伤也罢,那只是自己的事,自己去化解,面对阳光依然扬起笑靥,持起手臂与千千万万之众人一起开跋,一起奔赴。但终究还是每个人有着每个人独特的思想,每个人有着每个人不同的想法。或许在那时融合到集体,回归到各自的独处时依然是一个完整的独一无二的自已。

我于清风暖阳里无所聊赖的目光,投向远方,清灵一片,自视自我,却满目疮痍。所以远方任何的污秽不堪,任何的面目模糊,都是一种美丽,存在的美丽,不会说无聊,不会言无趣。只是望着,望着罢。自视自我,只是静默着,封缄着罢。

吵闹的世界里,会有故事在发生,安静的世界里,会有故事在衍生。文字的世界,安静但苍白,柔美但绵远,人生的世界,喧嚣但苍劲,平淡但短促。两种世界,一种属于心灵,一种属于躯体,皆都在时时演绎诠释着活着,存在着的故事。

篇7:在路上散文

入夏以来,鲁南从未下过一场透雨,今天终是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它赶走酷热,给世间万物带来一丝凉爽。

回到宿舍,静看窗外的雨滴,我静静聆听雨的每一丝声音,觉得人世间再也找不到第二种像它那么美妙的音乐了,有人说:”听着雨声,享受自己那份独特心情,那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我被这感觉陶醉了,彻底地陶醉其中。或许,也只有静下来才能发现雨的淘气和可爱,它落在水里,荡起一圈涟漪,转眼间消失了;它轻轻的滑落在玻璃上,留下长长的印记。此时的我,有些许疲倦,但这样的雨天却能抹去我心底的几丝倦意。一个电话,让我回过神来,是班长的电话,公司高压进线端的电压感应器出现了故障,造成停电,机械设备停止运行,需要上山抢修。

又是一次紧急的设备抢修,匆匆回到班上,便与同事们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雨一直下着,却没能浇没大伙儿工作的热情,部门领导也不辞劳苦,亲自上阵。由于设备故障,产生了一些刺激性气体,而那些狭窄空间里的灰垢也必须钻到里面去仔细清理,大伙儿强忍着刺鼻性气体小心翼翼的钻进去,用沾着酒精的面纱一点点的仔细清理,柜子的内壁、接线排、绝缘端子,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夜深了,雨依然下着,为确保设备尽快运行,大伙儿依旧流着汗不知疲倦的赶着进度。灰垢被一点点的清理干净,气味也慢慢的由浓变淡,灰垢清理完成后,紧接着是元器件的更换恢复,从紧固螺丝到连接线路,每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苟的完成,容不得半点马虎,纵使再苦再累,大伙儿也从未动摇过对待工作的严谨性。这就是一个维修人员职责的所在,这次抢修只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对于我们而言,抢修就意味着,即使天气再恶劣,只要工作需要,我们就会义不容辞的去解决、完成,保障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行。

今夜的雨浇灭了我心中的些许浮躁,慢慢的静下来,我不由得思索着自己工作这一路来的点点滴滴,上班已经快一年了,从一个刚走出象牙塔的学生转换到一个懵懂学徒,学习贯穿着我工作、生活的全部。因为年轻,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这是生命的一种过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过程设计得很有趣,这种过程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是由一串的体验所组成,体验是生命中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它意味着梦想、勇气、和执著……我很喜欢“在路上”这个词,因为我是个更看重过程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应该用积极、快乐的心情,去对待工作、学习、生活,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的阳光。还是那句话,既然我选择了这份工作我就要坚持下去,我选择了我所喜欢的,更要喜欢我所选择的。

雨依然下着,走在路上,这一刻我发现深夜的鲁南竟是如此美好――灯火阑珊。

篇8:在路上散文

清晨,我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下来。

时至深秋,公园里,草木呈现着一片萧瑟的景象。树枝上挂着零星的黄叶,在秋风中摇曳。晶莹的露珠,在枯败的叶子上,一闪一闪的,风一吹,便滚落下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偌大的公园里,到处弥漫着秋天浓厚的气息。

我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在四周一片安逸的公园中,我总会找到一种心静如水的感觉。也许,在静谧中,我才能看懂我自己,我才能找到我自己。

风起,有几许寒意。我抱着双肩,茫然环顾四周。

这是公园里最偏僻的一个角落。在秋草枯黄的沙沙声中,只有我自己,呆坐着出神。

最近我一直很茫然,感觉自己总是处在一种混沌的空间里,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充斥我的思绪。是因为身体的疼痛给我带来的情绪的悸动,还是灵魂深处的一种痛楚在隐隐疼痛,我无法判断。惟有安静,我才能梳理散乱的思维,让麻木的表情变得生动。

一片树叶飞下来,落在我的身上。我站起来,伸开双臂,活动一下。

远处,草丛上方,飞过来一只白色的蝴蝶。薄薄的翅膀上,两排黑色的小圆点。风一吹,蝴蝶飘忽上下。花早就谢了,只有颓败的花瓣,枯黄的叶子,在秋风中瑟瑟着。她不该属于这个季节的。她本该属于繁花盛开的季节。为什么她会出现在这深秋的时节?望着她,说不明白心为什么突然如此疼痛。我下意识的伸出了手。

她跌跌撞撞的,飞到了我的面前。就那么轻轻的,轻轻的,落到我伸出的手掌上。

我紧张地屏住呼吸,生怕吓到她。

她是如此惶恐,如此弱小。我似乎能感觉到她细细的喘息。掌心里的,是一个让我怜惜的弱小生命。

走进深秋,她为了寻找什么呢?是不是也和我一样,为了一个缥缈的约定?

花,落了。她要找寻的,又在哪里呢?虽然心怀梦想,而现实给她的,也只不过是一个凄冷的秋吧?

露珠落下来了,凉凉的,是她的泪吗?

双手捧注她,想给她一点点温暖。蝴蝶在我的掌心里,依旧抖动不已。找寻不到的东西,就放弃吧!何必苦苦追寻?有梦留在心里就好。当从梦中一旦跌入现实,会有多么的凄惨?

蝴蝶颤动了一下,柔弱的身体在我掌心里,滑动。然后,震翅。依旧歪歪斜斜,依旧踉踉跄跄,向远方飞去。

我呆呆的看着她的背影。也许她去寻梦了吧。是啊,只要心中有梦,只要不放弃就好。即使现实苍白恐怖,纵使一直行走在寻梦的路上,又何妨?

行走在寻梦的路上,心里便会温暖。因为有温暖在心中,纵使一路跌跌撞撞,那又何惧?逆境中,最宝贵的,也许就是心中那份美好的梦吧。

寻梦。即使一直行走在路上!

篇9:在路上散文

天性喜好云游,爱慕异域的人文风情和美景美食,便经常不惧车马劳顿之苦,或借出差之便,或乘假期空闲,背着行囊外出放飞,以求一饱眼福,一饱口福。

上周掠过南京、青岛、上海三地,因忙于公务,来去匆匆,没时间也没心思去安排胜景旧地重游。

有人喜新厌旧,如此戏言:××景点,初游是先生,再游是狂生,三游是畜牲。我想,此话差矣!不记得是哪位智者说过: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发现新的领域,而在于拥有新的目光。是的!即便是重游旧地,只要你用心用情,每次登临也同样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和新的感受。

一路追风,山山水水在身边呼啸而过;无缘亲近景点,也就没有福分一览风情美景,虽然有点惋惜,但也并不遗憾,没了眼福,口福却是断然少不了的;不能留下山水游记,也可以回味一下舌尖上的感受。

先说在南京的美食,除夫子庙的风味小吃外,给我印象最深的首推享誉金陵的“红龙大虾”。这是南京人特别喜爱的舌尖美食,据说一年要吃掉1500多吨。

一方的水土产一方的物。菜名号称南京的“红龙大虾”,其实是产自盱眙的小龙虾,又叫淡水龙虾,与我家乡所说的大龙虾显然并不相同。温州酒宴上的大龙虾,每只一般会有1斤多重,长度也比筷子稍长,当然也有特别肥大的,网络上就曾有“3米多长的世界最大龙虾惊现温州”的报道,不知是否属实。而我在南京名商大酒店餐桌上吃到的“红龙大虾”,貌似温州河虾的放大版,但相比河虾体型更加丰满圆润,体色也要鲜红得多。每只个头有60克左右,烹调后其颜色红得令人眩目,在盆中装满叠高,有人比喻其好像“燃烧的火”。

小龙虾的吃法颇有讲究,被形容得十分搞笑,极像一则少儿不宜的荤段子:先是拉着她的手,轻轻吻一口;再是掀起红盖头,深深吸一口;然后解开红肚兜,拉下红裤头,让你尝个够。”

入乡随俗,我也遵照这种吃法,戴上薄膜手套,先是抓着龙虾的大钳,舔舔其味道;再是剥掉龙虾的头盔,用力吸吮虾黄;然后剥下龙虾的外壳,撕开腹节,拽掉尾节,慢慢地去咀嚼品味那甜香相融的脆嫩及香辣的味道。顾盼同桌,个个手上流油,嘴边流汁,吃得啧啧有声、津津有味,联想起那则吃虾的荤段子,不禁莞尔。

尚未吃完一只红龙大虾,我早已眉头紧锁,张口直呼气,觉得舌尖又麻又辣,喉咙也被呛到了,急忙灌了几大口茶水,口中的麻辣味仍不能消除。邻座问我红龙大虾滋味如何,或许舌头有些麻木,我只能含混不清地回答:“辣,辣,辣啊!”引来满桌的哄堂大笑。邻座要我再尝一只,慌忙婉谢,我的舌尖真的承受不了这种麻辣的相待。

南京名商大酒店还有一个特色招牌菜,称为千年秘制“回龙鱼”,当时正值举办回龙鱼美食节,回龙鱼自然成了我们必选的菜肴。服务小姐上菜时,端上了一个硕大精致的景泰蓝火锅,又上了一大盆已切成片状的粉白色鱼肉和一些其他配料,然后把鱼片放入沸腾的火锅底汤,据说这底汤要用10多种中药秘制而成。鱼肉一沸即熟,服务小姐给每人捞上一小碗,接着还放上些许蒜泥、白糖、葱花及一些调料,即可食用了。鱼肉白如雪花,软似豆花,味道特别的鲜嫩、滑爽、醇香,有入口即化的感觉,但令我不爽的又是特别的麻辣。看酒宴上他们个个吃得津津有味,两眼发光,只有我两眼含泪(是给辣出来的),不敢闭嘴,喉咙在烧,舌头在烧,嘴唇在烧,每吃一粒鱼肉就要喝大口的茶水,但还是浇灭不了那满嘴的麻辣,仿佛整个口腔在火烧火燎,烟冒三尺。

听服务小姐介绍,“回龙鱼”菜肴还有一个美丽的历史传说: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其建立大业。诸葛亮为刘备的诚意所动,答应出山,临行前在南阳隆中设家宴招待,菜肴中有鲢鱼火锅,其鲜美让刘备吃得有滋有味,便问此为何鱼?诸葛亮以刘备为汉室嫡亲,又有三顾茅庐之礼,遂答曰:回龙鱼。从此,回龙鱼扬名天下。1800年后,木鱼一介南方草民,也有机会品尝了这刘皇叔当年赞不绝口的美味,怎不感到幸甚至哉!

在南京吃过中餐驱车到青岛,已是晚上8点多钟,好客的东道主在崂山生态美食苑为我们接风。这座美食苑规模很大,绿色植物占地面积达三分之一,被称之为都市的“餐饮绿舟”。在服务小姐的引领下,我们穿越大厅,沿着迂回曲折的幽径一路走去,仿佛进入了南方园林,亭榭精巧玉立,假山玲珑竞秀,一排排芭蕉、蒲葵等四季常绿的热带植物迎风摇曳,在彩幻灯光的照映下更显婀娜多姿。这种融合园林、休闲、美食于一体的餐馆,我曾在海南和沈阳见识过,感觉特别的清雅典致,相比坐在喧嚣的酒馆那就清新惬意多了。

选择了一个被翠竹相拥的亭阁落座,可依稀听到潺潺流水声,乘菜肴还没上来之时,我沿着园内小径遛达了一圈,绿树红花、小桥流水映入眼帘,清新温润的晚风徐徐而来,7个小时行程的疲惫顿时被拂去大半。

海鲜摆满了一桌,有鱼有虾有海参有海贝,有的海鲜连我这个沿海过来的人也不曾见识过。于是,来自东海边的客人便和黄海边的主人打起了口水战,各自如数家珍,炫耀起自家独有的生猛海鲜。

因正值“秋风响,蟹脚痒,正是吃蟹黄的好时节”,好客的主人又特地点了阳澄湖大闸蟹,那橘黄透亮的蟹黄、鲜甜洁白的蟹肉,正如林妹妹黛玉《咏蟹》诗所说的: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真是看着就让人心里馋,尚未动筷已是垂涎欲滴。

不知是事先已有交待,还是青岛菜系原本就是这样,每道菜肴都不显辣,差不多是沪菜瓯菜的风味,我正饥肠辘辘,怎不大快朵颐,再也顾不上自己是什么吃相了。

从青岛回来听到上海的“吴侬软语”时,我们自然又成了“秦淮人家”的老客,欲问又享受了什么口福,待我空闲下来时再来叙说。

【石在路上追逐叶的脚步散文】相关文章:

1.在路上情感散文

2.在路上现代叙事散文

3.初三作文追逐的路上

4.驾考在路上散文摘抄

5.踏在清明的路上散文

6.追逐梦想的路上优秀作文

7.追逐梦想的散文

8.在路上_记叙文

9.励志:在路上

10.作文在路上

下载word文档
《石在路上追逐叶的脚步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