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抗洪救灾感想

抗洪救灾感想

2022-06-10 08:11: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friendbeast”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抗洪救灾感想,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抗洪救灾感想,欢迎阅读与借鉴!

抗洪救灾感想

篇1:抗洪救灾感想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是一个长江江心岛。江洲在家常住人口仅有7000余人,且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实际全部可用劳动力不足1000人。防汛人手严重短缺,人员调配十分紧张。江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呼吁,江洲在外的18至60周岁之间的父老乡亲们迅速回赴江洲共抗洪魔。“家书”发出去后,外地的江洲儿郎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返回家乡,抗洪抢险保卫家园。截止12日晚,已有三千多位在外务工的江洲人赶回家乡。对家园故土的眷恋,绝不止是我们在吟诵《乡愁》时的浅吟低唱。它更是,当我们的故乡遭受危机时,能够选择去保卫它,守护它。

篇2:抗洪救灾感想

在突如其来的水灾面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干部职工以“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做到以汛为令,迅速组织安徽芜湖、合肥工务段和合肥电务、供电段等单位干部职工合力防汛抗灾,昼夜巡线抢险,排除隐患,确保钢铁大动脉安全畅通,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抗洪战歌。

面对不可避免的天灾,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铁路部门在非常时期使用非常办法,彰显了铁路抗洪抢险的能力和保护公众安全的信心。为抵御洪水袭击,一列重载货物列车缓缓驶入宁芜线姑溪河大桥,对该桥进行压梁防护。重车压梁能够增加桥梁自重,提高洪峰冲刷时桥墩的梁体稳定性,以防大桥被洪水冲垮。

铁路技术人员参考国内其他同类钢结构桥梁抗洪经验,经过多次验算,确定最终方案,先后开行5列重载列车对宁芜线关键地段上桥压梁防护, 余铁路人先后驻扎在临时看守点严防死守确保安全度汛。或许人们会惊叹“重车压梁”固桥抗洪的技术,但又有多少人看到了维持这项任务拼死守在任务现场的一线抢修铁路员工,体会到他们的亲人家属以及同事为他们揪心地焦急。洪水中的“重车压梁”,是勇气,是果敢,是智慧,更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人民与水患有着长期的反复较量。水大势猛汛情袭来,中国并未坐以待毙,而是迅速行动、英勇抗击,在防汛中上演“生死时速”,始终将人民放在中心位置。在湖南桃源,1万余名干部群众走上大堤,日夜沿堤巡查。在湖北黄梅,面对考田河蔡垸村河堤200米决口,空降兵某旅1000多名官兵,连续奋战一昼夜,成功筑起一道长200米、高5米的防洪堤。在江西鄱阳,三处圩堤出现漫顶决口,当地数千名群众连夜被安全转移。在福建福州,中央救灾物资福州储备库按照调用指令,将1700张折叠床发往安徽。无数的场景让人们回忆起1988年中国气壮山河的抗洪救灾斗争,也让联想到上半年中国艰苦卓绝的抗击疫情斗争。而这其中,“人民至上”的理念一脉相传。

在受灾现场,那一个个匆匆前行的身影,肩上抗的是山一般的重担,给予了无数人心灵的踏实。在危难关头,铁路人毫不犹豫的站在防洪抗汛第一线,坚守岗位,保证路基稳定及线路畅通,还有无数公安干警、消防战士、基层干部行动在救援第一线,他们抢通水患道路、转移受灾群众、运送救灾物资。每一份奋勇拼搏与职业无关,与薪水无关,在危难关头,他们迸发出来的力量持续感动着你我,让洪水肆虐中的人民群众感受到温暖与踏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暴雨倾盆下,洪水滚滚中,抗洪救灾队伍的字典里,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要义;握好手中闸,迎着艰险上,这不仅是英雄铁路人的选择,更折射着新时代劳动者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伟大品格,让我们接续为他们点赞。

篇3:致敬抗洪救灾感想

抗洪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它坚挺不拔,像青松一样挺然屹立傲苍穹。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蓬勃旺盛,倔强峥嵘。我们侯家寨中学二十几位老师,就像这青松傲雪!使侯家寨中学在淤泥中崛起,在废墟中重生。暑假的特大洪水使我们这座古老的校园,成为海底世界,洪水浸没了屋顶,随着洪水退去,淤泥埋没了校园里的一切,满眼狼藉,惨不忍睹。

有如的抗洪一样,我们得到了上级领导校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为了能够保证暑假开学孩子们能有一个上课的校园,侯中全体老师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放弃暑假的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抢险的斗争中,这种抗洪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性的善与美得到尽情释放,灾区无处不有爱,灾区无处不感人。为了这次救灾,有的老师家里也受灾了,但能舍小家顾大家,有的老师身体不适,也能忍着疼痛投入救灾,老师们挽起库管,甚至光着脚丫踏进泥水里,一锹一锹的清理教室的淤泥,不要说锹把磨出的手茧和血泡和浑身的泥水了,主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淤泥腐臭了,问着腐烂变质的味道,看着满地蛀虫,既恶心又害怕,老师们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迎难而上,清除淤泥之后,搬

出桌凳,用水再冲洗桌凳教室,男老师们搬起水管喷洗房顶,墙面、地面,女老师们站在水里往外推水,有汗水也有泥水,浸透我们每个人的衣服,一间间房屋的清理,一个个桌凳的搬来倒去,一锹锹淤泥的推出,教室渐渐初步能使用了。教室清理出来,老师们不仅失去的是休息时间,更重要的是给每个老师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伤痛,有砸伤的,有划伤的,很多老师身上都起了湿疹疙瘩……,这些没有老师计较,只是回忆自己的人生时,觉得无悔于学生,无悔于自己的事业。遵化数名志愿者从电台得知灾情后,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奔赴到抗洪救灾的洪流中,他们不计报酬,给予了物质上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援,……在侯家寨中学这个小天地里涌动着亲情、友情、同胞之情,到处都闪现着互助互爱、大仁大义、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光辉。一幕幕令人热泪盈眶的场景,一个个暖和心田的事迹,真实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人间大爱和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壮志雄心。灾难是一本教科书,磨难更是一种力量。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假期的拼搏努力,当面临天灾,我们不仅仅只有泪水,更多的还有信心和决心。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胜利一定属于强者。”我们胜利了,学生如期开学了,虽然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了,但是我们有强大的信念和力量,教室越来越亮,校园越来越美,老师们的心也越来越团结。

是的,我们已经夺取了最后的胜利,无论是抗震救灾,各项检查以及中考,我们都胜利了。侯家寨中学正在崛起,侯家寨中学人凭着坚强和信念,打造了崭新的校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迎接崭新的明天。

篇4:致敬抗洪救灾感想

尊敬的爱心人士:

你们好!

月日-日,县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致使我县河沿线河谷地带农田、草场大面积被淹,住房、棚圈大量进水和倒塌,道路、桥梁、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大量牲畜被冲走,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洪灾发生后,发扬“上一线、打头阵、当尖刀”义勇精神,第一时间组织民兵应急营120人支援我县抢险救灾,并为我县捐赠生活物资20吨。

在的大力帮助下,我县紧急转移群众2549人,转移牲畜1271头(只),损坏堤坝、险段道路得到及时处理,有效控制了灾情的蔓延,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以保障。

在大灾大难面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深厚友谊,也进一步推动了区域不断融合发展。

为此,县人民政府代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的无私援助表示诚挚的感谢。

下一步,我们将妥善安置好每一位受灾群众,并科学安排、合理谋划灾后重建工作,聚众民心、凝众之力,攻坚克难,保证按时完成灾后重建工作。

最后,祝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写信人:

20年月日

篇5:关于抗洪救灾精神心得感想

越是特大灾害面前,越能考验党员法官的觉悟和意志,滔滔洪水,丝毫遮挡不住人民公仆为人民、不计荣辱得失的坦荡情怀。王家坝开闸蓄洪后,近千平方公里的濛洼大地,顿时一片汪洋。十几万群众聚居在狭窄的庄台上,因防汛排涝等引发的家长里短纠纷层出不穷。沿淮群众素来民风剽悍,矛盾得不到及时处理极易导致“民转刑”案件的发生。韩瑞平和县法院党组一班人敏锐地抓住这一苗头倾向,把维护汛期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迅速推出“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对防汛排涝引发的民事纠纷免收诉讼费”等6项承诺,在抓好抗洪抢险工作的同时,紧急从院机关抽调干警10余人,和沿淮5个基层人民法庭干警组成多个“抗洪救灾专项合议庭”,顶烈日、冒酷暑,跋涉在濛洼库区巡回审理案件,方便群众诉求,解决矛盾纷争。作为洪河段的防汛指挥长,韩瑞平每天也要面对形形------------------------的突发事件,大到村组群众械斗,小到邻里间的鸡毛蒜皮纠纷,一遇到处理不掉的棘手问题,镇村干部总是不约而同的找到他,常常是这边刚躺下,那边又爬起,整宿难合眼,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再苦再累,也难比做群众工作中承受的压力和委屈。他驻守的洪河大堤,分属桥东、桥西2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原因,两村村民积怨多年,械斗不断。防汛中矛盾纠纷依然不减。大汛当前,韩瑞平心急如焚,召集两村村民代表座谈。起初,群众根本不买账,一些上了年纪的群众甚至当面责难他:“你才来几天?就是包青天也断不了俺们和他们的仇怨!他爷们横你咋不管?”面对强烈的抵触情绪,韩瑞平托着病体,耐心地和群众们摆事实、讲道理,进村入户灯下座谈。两脚泥水、不厌其烦地跋涉在两村之间,最终感动了群众,大堤上抛却成见,共御洪险。当第一次洪峰来临之际,洪河桥镇一名群众因触电意外身亡,家属对村组处理意见不满,将尸体停放在两省交界的桥头上,并挂出“请领导为其申冤”的巨大横幅,声称要在中央、省、市领导视察之际上访。特殊时期,敏感事件,已经因防汛忙得团团转的镇村干部焦头烂额。关键时刻,又是他闻讯火速赶到。没想到情绪失控的死者家属根本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是指桑骂槐的无端辱骂。面对死者家属的唇------------舌剑,忍受着不明真相群众的白眼,韩瑞平抑制住满腹委屈,抓住矛盾焦点,明理释法,耐心说服教育,最终使死者亲属认识到行为的错误,主动表示愿意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镇村干部激动地拉住韩瑞平的手:“韩院长,多亏你在这当指挥长,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

特大洪灾,给沿淮群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情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韩瑞平和法院干警的心。为支援灾区群众早日重建家园,他和干警们自发开展了“同舟共济献爱心”活动,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4500余元捐赠灾区。并集资购买了1000公斤化肥等生产自救急需的农用物资,送到特困群众手中……20多个日日夜夜,他和沿淮基层法庭以及巡回合议庭的干警们,日夜奔波在抗洪抢险和调处纠纷的第一线,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矛盾,就出现在哪里,一身泥、一身水,忘我的工作,真情的服务,感动了濛洼千千万万的群众,干群关系空前融洽,再现一段感人至深的鱼水情。巡回审理的途中,干警们拿出随身携带的方便面充饥,总是被热情的濛洼群众夺下,送上热腾腾的米饭和馒头。无论巡堤查险回来再晚,食堂的炊事员总是备好饭菜:“韩院长胃不好,得吃点热饭。”……风雨中的并肩作战,让群众们早已淡忘了韩瑞平法院院长的头衔,走到哪里,热情的群众总是:“老韩、老韩”的喊个不停,围着叙长问短……是啊,一声老韩,是群众对他忘我工作的最高褒奖。这里面,饱含着群众多少信任、多少认同、多少眷恋!

难忘洪堤一段情,难忘公仆卫士心。浊浪滔滔的7月,十几万濛洼群众不忍回首,洪水凶猛,暴雨肆虐。但是,风雨中,千千万万的党员中,那一个不知疲倦的身影,却总又让他们难以忘怀……韩瑞平,他用自己的行动,在濛洼群众心目中托起了党员法官的卫士形象。

篇6:抗洪救灾个人工作总结感想

站在大堤上,仰望星空,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因为这是不仅是我第一次参加防汛工作,也是我入党以来第一次参加先进党员集体活动。除了我以外,还有很多老党员参加了此次防汛工作,他们经验丰富,自发分成若干小组,有序的分布在蜿蜒的河堤上。夜已深,大家为了提神,三三两两的叙话家常,不时传来阵阵浅笑和清脆的拍打蚊子的声音,和河道里青蛙的呱叫声相映成趣,给夜晚寂静的河堤带来几分生气。我是好静的,和同事们闲聊了一会便到河堤边乘凉去了。今晚的月色很美,月光透过浅云洒在湖面上,夏风拂过,像一张黄色锦缎飘洒在湖面上。我望着微波荡漾的湖面,思绪也随之飘散开来……

那是1987年夏天,一天晚上父亲下班回来,神色匆忙,草草扒了几口饭,和母亲简单交代了几句出门就要走。我那时还在上小学,都等了一天才看到爸爸,小女孩脾气上来了,抱住爸爸又哭又闹,说什么也不让他走。父亲慈祥的把我抱起来放下,蹲下来和我说:“小萍乖,爸爸不是出去玩,爸爸要到长江边去参加防大水,回来陪你玩。”那时的我对长江发大水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我害怕极了,哭着说:“我不干!我不让你去!你万一被淹死了怎么办!防大水那不是解放军叔叔们去吗?我不让你去!”父亲用双手扶着我的肩,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孩子,爸爸是党员啊,爸爸和解放军叔叔是一样的,遇到国家有难,爸爸是必须要去的。”

他替我擦了眼泪,笑着说:“再说爸爸是游泳健将啊,你不记得了?爸爸怎么会淹死呢,真是个傻孩子”。看着爸爸的笑容,我也破涕为笑了。这是我对“党员”这个词最初、最生动的理解和记忆,原来党员和解放军叔叔一样,是最光荣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开始充分了解了党员的真正意义,参加工作后后我一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我始终以一个党员的素质高标准要求自己。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20_年7月,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我深深的认识到入党不仅光荣,更意味着承担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入党不是我人生目标的实现,成为一名优秀党员才是真正的目的,我的党员之路才刚刚开始。记得那天回家,我告诉父亲我入党了,父亲听了后,很平静,什么也没说。到晚上吃饭时,一向滴酒不沾的父亲竟意外的拿出珍藏多年的茅台喝了两杯,我暗自开心,因为我知道,老头心里美极了,为我感到骄傲。

在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后,我在工作上更加充满了干劲。我们社区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对每位党员都要求有更高的党性和素养。社区的老党员们纷纷发挥起“传、帮、带”功能,在工作和生活上对我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我也积极向老党员学习,在社区里有什么脏活、累活抢着干;在对社区居民服务时更细心、更耐心;在社区组织各项党员活动时,我总是踊跃参加,优先报名。努力为社区“党员示范岗”添一份光彩,为成为一名优秀党员更进一步。

夜更深了,河提上聊天的声音也渐渐淡了下去,我的耳畔却清晰地回想起入党时的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 严守党的纪律, 保守党的秘密, 对党忠诚, 积极工作,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篇7:抗洪救灾工作观后感心得感想精选

8月15日,新华农场24作业站拦河坝险工弱段处河水不 断外溢呈现灾情,广大干部员工携手抗灾,历经6个多小时奋战,险工弱段及时加固,灾情得到操纵,确保了 安全渡讯,通过抗洪抢险的首次告捷,心得如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 未雨绸缪提前打算

8月7日,总局防汛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根据总局防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立即对农场防汛抗灾工作做了 具体的安排部署。

1 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防汛工作

防汛工作事关广职工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事关农场社会稳定,涉及广大群众和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各单位要把防汛工作当作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充分熟悉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万无一失。

2 加强组织,认真落实防汛工作

各单位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由农场统一调度安排机关防汛工作任务。

3 提前打算,加强汛期防范工作

各单位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和工具(编织袋 手电筒 铁锹 雨鞋 雨皮等)的打算和储备工作,一旦有 紧急情况发生,要做到行动迅速 随叫随走 万无一失。各单位负责人及主要领导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二 严密巡查打算充分

为确保汛期各类农作物不 受洪涝危害,使种植户免遭经济损失,农场把防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环绕“安全第一 常备不 懈 以防为主 全力抢险”的方针,实行包堤 包库 包片责任制,立足防大汛 抗大灾,从思想上 组织机构上 资金上 物资上做好防汛工作的充分打算,各单位及作业站积极组织好防汛抢险突击队,重点对堤坝有 无裂缝 滑坡 塌陷 漏水 管涌 流土等进行认真检查,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三 反映迅速 组织有 序

8月14日晚,新华地区再次普降暴雨,降水时间为10个小时,降水量达98毫米,加之上游四个水库泄洪,鹤立河汇水面增大,致使15作业站拦河坝呈现开口,部分农田被淹,个别路段损毁,面对突发汛情,农场紧急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将24作业站拦河坝的3个闸门同时开启,并打开溢洪道排放洪水,同时,组成由机关干部 公安干警 民兵 青年团员及广大员工群众为成员的抗洪抢险队伍1500余人,全部奔赴抗灾一线,抢堵防洪堤坝,操纵外溢水患,及时组织抢险冲锋队抢占了 抢险任务的最佳时机。

四 拼力抢险不 畏辛劳

面对灾情,广大干部员工1500余人,在农场党委领导的带领下灌编织袋 往坝堤上背袋 码排防洪墙垛历经6个多小时奋战使得险情得以操纵,大家克服种.种艰难,不 喊苦 不 说累 每一滴汗水都洒落在堤坝上,在抢险的过程中37作业站的年近70岁的老同志李忠店同样参加到抢险的任务中,与年轻人同样灌编织袋 码排防洪墙垛,通过他体现了 农场职工上下团结抗洪保家园的决心与力量。

经过此次抗洪抢险的首次告捷,我们付出了 很多,也收获了 许多。我们还应继续对汛情易发堤防加强观测,对易呈现滑坡 塌陷 漏水等堤坝进行修筑,力争农业生产丰收及农户生命安全。

【抗洪救灾感想】相关文章:

1.抗洪救灾精神心得感想演讲稿优质

2.学习抗洪救灾精神励志心得感想演讲稿

3.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4.抗洪救灾标语

5.抗洪救灾感谢信

6.抗洪救灾口号

7.一级抗洪救灾感谢信

8.民警抗洪救灾事迹材料

9.抗洪救灾的好句

10.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报告

下载word文档
《抗洪救灾感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