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流域林地景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
“苏琪琪琪琪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怒江流域林地景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怒江流域林地景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怒江流域林地景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
怒江流域林地景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
怒江流域地处中国云南的边境,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保护的重要地域,但由于人口的增加,粮食需求的扩大及城市的'扩展,流域林地生态系统面临着强烈的人类干扰.文中使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用LandsetTM解译获取的怒江流域1985,1995,1:10万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在GIS空间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动态度和变化转移概率矩阵,系统地研究了怒江流域林地与其他土地覆被类型之间以及不同林地类行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并对造成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
作 者:邹秀萍 齐清文 姜莉莉 李晋 ZOU Xiuping QI Qingwen JIANG Lili LI Jin 作者单位:邹秀萍,ZOU Xiuping(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齐清文,姜莉莉,QI Qingwen,JIANG Lili(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李晋,LI Jin(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
刊 名:地理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PROGRESS IN GEOGRAPHY 年,卷(期): 25(5) 分类号:X3 关键词:林地 景观演变 驱动力 怒江流域篇2:太湖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在1985年、1995年和20的土地利用图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间,太湖流域农田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农田的减少占土地利用总减少量的89.64%,建设用地的增加占土地利用总增加量的79.21%;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太湖流域景观结构与景观异质性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景观尺度上看,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降低趋势,边界密度、优势度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呈增加趋势;从斑块尺度上看,各景观组分的异质性指数及其变化过程有较大的差异,体现了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人口增长、经济、政策等因素是太湖流域近15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景观碎化、边缘效应、生境退化等景观生态效应.可通过调整景观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太湖流域生态建设及水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 者:万荣荣 杨桂山 WAN Rongrong YANG Guishan 作者单位:万荣荣,WAN Rongrong(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杨桂山,YANG Guishan(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 16(3) 分类号:Q149 关键词: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演变 太湖流域篇3: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研究
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研究
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利用历史图件和遥感数据资料及GIS技术,系统分析了该区典型流域50年来湿地景观的破碎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区湿地景观破碎化在斑块个体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变化极大.景观斑块个体变化主要表现为最大斑块、平均斑块面积不断缩小,斑块密度不断增大,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不断增大,景观内部生境面积破碎化指数不断上升;空间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湿地景观由初始基质景观逐渐变为河岸带景观;同时,随着农田面积逐渐扩大,隔离湿地斑体数量不断上升,隔离度不断增大;景观空间分布模式由“大陆-岛屿模式”向“卫星型模式”转变,最后变化为“完全隔离型模式”.导致该区湿地景观破碎化的'主导因素是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的巨大影响.
作 者:刘红玉 吕宪国 张世奎 杨青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2005 16(2) 分类号:Q149 关键词:流域 湿地景观 破碎化过程篇4: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综述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研究成为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热点.黑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农牧交错带上,是典型的`生态敏感区.近年来流域生态环境严重退化,成为我国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分别从黑河流域生态环境退化状况、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力等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以不同的时间尺度在发展演变.近年来,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集中于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研究,缺乏历史时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研究.期望为今后黑河流域及其他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的深入提供参考.Abstract:With the coo-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regional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hot spot. The Heihe River Basin located in the farming-pastoral belt in Hexi Corridor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s. In recent year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eihe River Basin degradated seriously. It attracts the attention of many researcher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tatu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the climate change and the human activiti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eihe River Basin developed and evoluted with different time scales. In recent years, human unreasonable activities lead to a number of coo-environment problems.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tatu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ack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eihe River Basin and other inland river basins.作 者:李静 桑广书 刘小艳 LI Jing SANG Guang-shu LIU Xiao-yan 作者单位:李静,桑广书,LI Jing,SANG Guang-shu(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浙江,金华,321004)刘小艳,LIU Xiao-yan(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
期 刊:水土保持研究 ISTICPKU Journal: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16(6) 分类号:X24 关键词:黑河流域 生态环境 演变 驱动力 Keywords:Heihe River Bas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olution the driving force篇5:黑河流域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黑河流域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结合GIS软件中的'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3.2,分析1985年以来黑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和景观占补平衡,同时采用景观重心模型计算黑河流域景观类型的重心偏移,分析景观动态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景观重心分布,从流域上游到流域下游,依次为林地、水域、耕地、居工地、草地、未利用土地;生命支持能力较强景观和生命支持能力脆弱景观集中分布于黑河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地区;流域景观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带性规律;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1985~间,黑河流域生态状况呈现出“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在恶化”的发展态势.
作 者:李云玲 严登华 裴源生 秦大庸 作者单位:李云玲(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严登华,裴源生,秦大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44)
刊 名: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3(1) 分类号:X321 关键词:黑河流域 景观动态 占补平衡篇6:怒江流域森林资源利用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怒江流域森林资源利用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通过对怒江流域高黎贡山保护区用4个社区开展了房屋用材树种及用材量调查、建房类型、农地及围栏品种用量及非木质林产品的品种、采集地等方面的调查,初步摸清了各种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得出其利用方式对保护区的影响并提出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建议.
作 者:李媛媛 杨文忠 杨斌 张劲峰 作者单位:李媛媛(西南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杨文忠,杨斌,张劲峰(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刊 名:山东林业科技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 分类号:S757.2 关键词:森林资源 怒江流域 可持续利用篇7:白洋淀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白洋淀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通过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对白洋淀流域1986年和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哪结果表明:①在景观尺度上,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斑块形状更加简单规则,斑块类型分布更加离散,空间连接性减小,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②在景观要素类型尺度上,耕地面积减少,并且更加破碎,形状更加复杂,而与此相对的`是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形状规则;尽管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草地的转化,但是林地和草地的破碎化程度、斑块形状和连通性等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域面积减小,形状变得规则且斑块集中;③林牧和农牧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变化非常明显,说明了其景观生态比较脆弱和易变;④人类活动对白洋淀流域的干扰主要集中在东部旱地区,同时西部山区的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 者:张明阳 王克林 何萍 谢志仁 高吉喜 ZHANG Ming-yang WANG Ke-lin HE Ping XIE Zhi-ren GAO Ji-xi 作者单位:张明阳,王克林,ZHANG Ming-yang,WANG Ke-lin(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410125)何萍,高吉喜,HE Ping,GAO Ji-xi(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区域生态研究所,北京,100012)
谢志仁,XIE Zhi-ren(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刊 名:资源科学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RESOURCES SCIENCE 年,卷(期): 27(2) 分类号: 关键词:白洋淀流域 景观格局 变化 FRAGSTATS篇8:引导第三代港口向第四代港口演变的驱动力研究
引导第三代港口向第四代港口演变的驱动力研究
港口的代际变迁是众多不同层次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冈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港口发展驱动因素或者说驱动力.这其中既有港口内部的因素,也包括港口外部的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促使港口不断在结构和功能上进行自我调整,由此出现了港口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
作 者:张何 真虹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刊 名:中国港口 英文刊名:CHINA PORTS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篇9:渝西方山丘陵区小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渝西方山丘陵区小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以渝西方山丘陵区张家沟小流域为空间范围,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破碎度和分离度等景观生态学定量化指标,分析了该流域1957,1976,1982,1992和1998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运用分形理论计算得到了各种景观的分维数,以此为依据探讨了各种景观形态的复杂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张家沟小流域各种景观的多样性指数、破碎度和优势度以及景观的分离度发生了较为复杂的'不均匀变化,变化的节律性与区域农业经济政策、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对应性;各种景观形态的复杂性程度排序为:居民地>林地>水田>旱地>园地>水域;应用RS和GIS技术,借助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小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变,是区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过程、格局和机理研究的有效方法.
作 者:林孝松 赵纯勇 郭跃 杨华 LIN Xiao-song ZHAO Chun-yong GUO Yue YANG Hua 作者单位:林孝松,LIN Xiao-song(重庆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重庆,400074;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重庆,400044)赵纯勇,郭跃,杨华,ZHAO Chun-yong,GUO Yue,YANG Hua(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047)
刊 名:水土保持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2007 27(2) 分类号:P208 Q149 关键词: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分形 演变【怒江流域林地景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相关文章:
1.思想演变过程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