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服药注意事项
“哈觉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高血压的服药注意事项,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高血压的服药注意事项,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高血压的服药注意事项
高血压的服药注意事项
吃降压药不能自作主张
由于高血压在大多数患者身上症状不明显,所以有的病人总觉得“我现在又没有不舒服,好好的吃什么药啊?”只要血压一降下来,就自己把药停了,实际上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不坚持吃药,而是随意吃或等血压高了再吃很容易造成血压的反弹,在反弹的过程中,靶器官会不知不觉地受害。
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后,可以酌情减小药量,但不能时断时续地吃。坚持吃药对于高血压的预后是很有好处的,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坚持用药的人有30%的血压会一直保持良好的水平。
除了坚持吃药外,定期复查也很重要,尤其是对血压的观察,医生建议病人最好在家里准备血压仪,定期监测血压,这对于调整药量等作用很大。
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很重要
降压药的种类很多,分成七大类,包括利尿剂类、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钙拮抗剂类等等,每类至少有两种,多的有11种常用药,因此总共可以选择的有几十种之多。不同种类的降压药针对的疾病分得也很细致,有的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有的是主治合并冠心病的,还有的是针对肾病或肺部病变的,所以病人不要为了降血压自己捡一种就吃,以为都是降压药吃了没事。相反,任何药尤其是不对症的,乱吃都容易出现副反应,对肝肾等器官伤害尤其大。
远离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除了家族的遗传性之外,继发的高血压病人也不少见,他们得病的`原因基本跟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过量饮酒、吸烟、从事剧烈的运动、情绪容易激动、平时非常劳累、过于肥胖、喜欢并多吃油腻食物的人都是容易成为高血压病人的高危人群。其实仔细研究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几乎是所有疾病的不良诱因。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节奏造成了不少年轻人虽然没有家族遗传却也开始进入高血压病人的队伍中,造成发病的时间提前。
虽然高血压病通常不会引起病人的症状,但是如果自己经常头晕、头疼、休息不好,有憋闷、气短、耳鸣、视力模糊等现象,就要开始注意,可以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高血压引起的这些不适,早发现、早用药,对自己的各个重要器官都有保护的作用。
依从性差是血压不好控制的主因
高血压病人首先要做到低盐饮食,在最初的阶段让病人严格按照每天只摄入几克盐确实有点难做到,但病人要有逐渐减低盐摄入量的意识,不能还按发病前的生活习惯,想吃多咸就做多咸。其次,病人要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会引起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升高,容易突发一些疾病。运动对高血压病人也至关重要,运动项目要选择舒缓的,以步行为主,严格减少剧烈运动的次数。
篇2:高血压病人服药的六大误区
高血压病人服药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虽然血压高,却无任何自觉症状,便以为不用服药。其实,即使是无症状的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也会使病情加重,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高血压患者即使无任何自觉症状也应服药。
误区二:凭感觉服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舒适的时候不测血压,就减量服用或不服降压药物。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恶化,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误区三:选择药物不适当
首先是选药较陈旧,如有的人还在使用降压灵、维压静等药物,这些药物虽可降压,但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多,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其次是选药时不注意因人而宜,搬用别人的经验,用别人的药方服药。甚至听从别人的建议随意加大剂量,这都是很危险的做法。
误区四:用药单一
大约2/3的.高血压病人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使血压降到正常;1/5的病人须两种降压药合用,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而另有1/1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则需三种降压药合用。如果属于后两种情况,而只服一种降压药,血压自然很难降至正常水平。
误区五:间断服药
有些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药,结果没过多久血压再升高。如此这般,易使病情波动,治疗更加困难,如长期服β-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甚至猝死。
误区六:睡前服药
人在睡眠后,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两小时后血药浓度到达峰值,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极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所以,有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看医生,不可道听途说,随便用药。由于各种降压药的化学结构不同,降压机制不同,降压作用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不良反应也不同。所以要根据各人的不同病情,由诊病医生选择,即所谓的个体化治疗,只有这样,方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
篇3:高血压用药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速,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仍将持续增长;同时,直接医疗费用每年递增21.58%。
从国家统计资料,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1.6亿多,患病率以很高速度不断增长;但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尽管有所控制,但还是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近年来,高血压的研究、多项临床试验的完成,高血压的治疗策略已经有了很多大的发展和变化,有了许多新观点。
首先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心血管病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现在认为在不同的人群,降压的目标值是不同的,我们特别应该注意降压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尤其是老年人。
因此,在选择抗高血压药物时要注重个体化原则,需考虑每个患者合并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是否已有靶器官损坏及是否合并其他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糖尿病,同时注意降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还应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尽量选择依从性好的`药物。
另外,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随着药物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希望将来能够根据每个患者的基因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抗高血压药物,从而使抗血压治疗更加经济化、有效化、个体化。
1 选用降压药需要个体化
有些高血压患者开始可能并不需要药物治疗,仅靠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减轻体重,戒烟,减少食盐量,酒的摄入量,增加运动量等可能就会有效。
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药物治疗的基础。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医师应该选择何种药物?三十多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心脏病和卒中的发生。
因而,对于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两种药物应为首选,而且这两种药物便宜,耐受性好。
然而,降压药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血管紧张素的影响,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伴有心衰的高血压患者的住院与死亡率;α受体阻滞剂有利于患前列腺肥大的男性高血压患者的排尿;年龄、种族也可影响降压药的选择。
还需要记住的是,仅是约一半的患者服用一种药物即可将血压降至目标血压。
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服用小剂量的两种具有互补作用的药物较单纯使用最大安全剂量的一种药物降压效果更好。
治疗高血压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不伴有其他疾病
如果生活方式调整6个月后,血压仍高,可选择利尿剂;如果单用利尿无效,可选用ACEI和(或)β受体阻滞剂。
1.2 老年人
五类主要降压药物均有益,对于合并前列腺肥大者可优先使用α受体阻滞剂。
1.3 冠心病
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长效钙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
1.4 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和尿剂,醛固酮拮抗剂。
1.5 糖尿病高血压
首先使用一种ACEI或ARB,必要时用钙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1.6 慢性肾病
使用一种ACEI或ARB。
1.7 各类药物的副作用
(1)利尿剂:阳痿,血钠,血钾、尿酸和血脂异常;(2) ACEI;干咳、高血钾、皮疹和白细胞减少;(3)β受体阻滞剂:心动过缓、失眠、疲劳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2 高血压患者的忌用药品
目前,随着我国新品降压药的不断上市,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上已有了非常多的选择,在用药控制高血压方面已经不成问题。
然而,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的高血压患者,往往身患多种疾病,在使用降压药物的同时,还需要使用其他药物。
那么,这些药物会不会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不利呢?因此,要提醒高血压患者注意,有些药物能加重高血压,对于这些药物要慎用,最好不用。
2.1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包括消炎痛、布洛芬、萘普生、萘于美酮及扶他林等在内的一大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通常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及其他各种类型疼痛的治疗,这类药能引起体液潴留及水肿,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症状。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特别慎重。
2.2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某些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特别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吗氯贝胺、托洛沙酮等药物时,要注意这类药物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在用药时应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
2.3 雌激素
女性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雌激素包括天然的雌激素如雌二醇、雌酮、雌三醇和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如炔雌醇、尼尔雌醇及乙烯雌酚等药物时,要注意此类药物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体液潴留,从而加重高血压症状。
2.4 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如炔诺酮、甲地孕酮、炔诺孕酮、在炔诺孕酮、奎孕酮、氯地孕酮及含有这些药物的复方制剂,也能够引起一定程度的体液潴留,加重高血压病情。
因此,建议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有相关疾病或肾病病史的妇女使用其他避孕方法,若使用口服避孕药,应密切监测血压,如果血压有显著升高,应立即停用。
2.5 拟肾上腺素
拟肾上腺素药萘甲唑林有收缩血管的作用,用于治疗过敏性及炎症性鼻黏膜充血、急慢性鼻炎、眼结膜充血,由该药配制的滴鼻净和鼻眼净,高血压患者也需要慎用。
2.6 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是常用的一大类药物,用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容易引起体液潴留,加重高血压,故高血压患者应避免使用。
2.7 β受体激动剂
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在使用β受体激动剂如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奥西那林、氯丙那林、妥洛特罗、克仑特罗、丙卡特罗等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这类药物有可能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谨慎使用。
2.8 中草药
一般认为天然中草药比较安全,其实不然。
长期服用人参或西洋参会使血压升高;甘草等许多中草药可致水钠潴留而引起血压升高;麻黄也是常用的中药,更易致血压升高。
所以,最好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以防止中药引起血压升高或干扰降压药的疗效。
鉴于很多药物都能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还需要对影响血压的药物有所了解,尽量避免使用能够加重高血压的药物,在必须使用时,要注意尽可能较低剂量,并注意用药后的血压变化。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
篇4:高血压饮食注意事项
高血压饮食禁忌
1、碳水化合物
适宜米饭、粥、芋类、软豆类。
应忌食番薯和干豆类的食品。
2、蛋白质
适宜脂肪少的食品(嫩牛肉、猪瘦肉、鱼)、蛋、牛奶和牛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激凌、乳酪)、大豆制品(豆腐、黄豆粉、豆腐丝等)。
应忌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无鳞鱼等)、肉类加工品(香肠等)。
3、脂肪类
适宜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渍沙丁鱼。
4、维生素、矿物质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以蔬菜和水果的形式摄入的,适宜的蔬菜类有白菜、胡萝卜和番茄等,水果类主要有苹果、梨和西瓜。
应忌纤维硬的蔬菜(竹笋、玉米)、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如芥菜、葱、香菜类)。
5、脂肪类
适宜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渍沙丁鱼。
6、其它食品
适宜淡红茶、酵母乳饮料。
应忌香辛料(辣椒、芥末、咖喱粉)、酒类饮料、咖啡、浓红茶、碳酸饮料、盐渍食品(咸菜类、咸鱼子、腥鱼子、糖酱油煮的菜、酱菜类)。
高血压饮食原则
高血压饮食治疗原则 :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治疗,是以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并补充适量优质蛋白,注意补充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科学饮水为原则。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方法
1、三餐: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2、低盐: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即约一小匙。
3、高钾: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可以在食谱中经常“露面”。
5、果蔬:每天人体需要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来满足。
6、补钙:应多吃些富含钙的食品,如黄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鲜雪里蕻、蒜苗、紫菜等。
7、补铁: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铁低于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铁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压,还可预防老年人贫血。
8、饮水:天然矿泉水中含锂、锶、锌、硒、碘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高血压的并发症
1、冠心病
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
2、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是因为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
3、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高血压导致的心脏肥厚和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
4、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包含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
5、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
6、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慢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
7、中风
中风也就是脑卒中,它是高血压所致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使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了2—6倍,在我国脑卒中造成的死亡和病残是高血压病人的主要病症。
8、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另外冠状动脉硬化的结果使心肌缺血性损害加重,临床上呈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各种心律失常,高血压性心脏病各期可合并心力衰竭甚至导致突然死亡。
9、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高血压引起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约70%的患者有高血压史。这可能与主动脉壁长期负荷过重、胶原和弹性组织常发生囊样变性或坏死有关。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死率极高。
10、肾脏损害
肾脏损害,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肾小球坏死变性等,而致肾脏功能及器质性损害,约7%的高血压病患者死于肾衰竭。
篇5:高血压的原因和注意事项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篇6:高血压的原因和注意事项
早餐不吃盐,少吃蛋
盐和高血压的关系非常密切,王浩说:如果一个人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下,即使不吃降压药,血压也能恢复正常,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做得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一个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事实上,也几乎没有人能做得到。河南省营养学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省平均每人每天的食盐量是16.1克,远高于5克。
早上,喝300毫升或500毫升脱脂牛奶。如果你买的是全脂牛奶,最好把牛奶加热一下,放置一会儿,等牛奶表面出现一层奶皮儿时,把奶皮儿去掉再喝。这是因为全脂牛奶经过加热后,会加速脂肪上浮的速度,所以加热后的牛奶上面会有奶皮,奶皮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肪。
喝完牛奶,王浩教授再吃两片全麦面包或一个全麦馒头。全麦面包或馒头里富含的粗纤维可以降血脂。配菜是黄瓜或生菜,注意,不放盐,也不放任何调料。面包或馒头,自有麦香味;黄瓜和生菜,生吃也美味。
自带午餐上班,方便更健康
主食是米饭,然后炒一个荤菜、一个青菜。荤菜以排骨、鸡肉、鱼肉为主。以排骨为例,煮好的排骨汤,上面有沫子,撇掉,然后放入冰箱(2℃~4℃),过几十分钟,汤的上面就会冷却凝固一层白白的脂肪,也要撇掉。总之,采取一切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脂肪的摄入。
第二天中午,把饭用微波炉热一下就可以了。
建议上班族,最好像他一样在家把饭做好,带到单位吃。没有微波炉,就早上做午餐,或把昨晚做的午餐加热好后装保温桶里。这样,吃多少盐,吃多少油,就能自己做主。
午餐还必须有水果,每天要多吃水果。
高血压的危害
前期高血压的危害主要表现是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症状的原因;
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高血压的服药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2.高血压ppt课件
5.高血压日的总结
10.引起高血压有什么原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