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演讲稿中学
“cbihaah”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汶川地震后演讲稿中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汶川地震后演讲稿中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汶川地震后演讲稿中学
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 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
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只记得总理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
如今时隔一年,在这一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 ,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学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1,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参与首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防震疏散演练,学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资源,锻炼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师生们,积极参加防震减灾活动,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提高防震防灾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体现,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篇2:汶川地震后演讲稿中学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5月12日。初夏的这一天,永远是个纪念日。
20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我们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彻心扉的时刻。8.0级强烈地震!就在那顷刻之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多少田园、厂房、学校、公园夷为平地,无数个幸福的家庭顿时支离破碎,上万个鲜活的生命长眠于废墟之下……
回想起来,去年的那一段时间里,我们有太多的恐惧、太多的悲伤,太多的感动,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汶川尽力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募集、捐款、哀悼……
——为那瞬间消逝的生命
——为那不言放弃的营救
——为那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奇迹……
今天在这里,当我们不再把当时的一个个让人潸然的故事一一重新提起时,我们依然不能忘记的是,在这个本来应该是鲜花盛放的5月里,在像今天这样的温暖灿烂的阳光里,曾经的灾难和死亡。
生命曾经是那么美好,可是血肉之躯在与钢筋水泥较量的时候,怎敌它的坚硬,脆弱的生命啊,不能逃脱地震的“魔掌”。
灾难和死亡最是无情。但是灾难同时也是考验人们灵魂的最好见证,汶川大地震中,那些体现人性中最美好光辉的事例,不断地给我们的灵魂以洗礼,在那个危难的时刻里,我们大家荣幸地看到了中国人团结成远比以往更为结实的一股绳子,而且我们自己也成为了这股力量中的一份子。经历了大地震这样的大灾难,历经了巨大的悲痛之后的坚强和不屈,当然还有震后重生现实和希望,都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也懂得付出和给予,还有来自于血脉深处的团结和奋进的民族凝聚力。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毫不犹豫地成为大家行动的一种准则,当四面八方的爱涌向汶川的时候,我们懂得了不抛弃和不放弃的坚持的可贵。博大的关爱之心,不屈的民族的凝聚力,成为战胜各种困难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成为见证国民意志、国民素质、国人品德的温柔的感动。
所以,在今天这个日子里,当我们将悲伤短时间内淡忘时,我们要永远懂得对生命的崇敬和感谢、对生命的敬畏和期盼,对生命的重视和珍惜;当我们将悲伤短时间内淡忘时,我们更应该把它化作我们行动的力量,重新梳理从地震中延伸出来的精神财富,将爱的主题、民族的凝聚力等等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地传承下去。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让我们再焚一柱心烛吧,深深地为遇难的同胞祈祷。多年以后,当这场大地震被写进历史之时,当它带来的心灵和身体的创痛逐渐恢复之时,希望:我们自己、以至于我们的后辈,依然能够把这场大地震中的一切的感动和温暖,永远铭记在心。
让我们昂起头,让我们大步向前行,为我们的国家更加昌盛,更加强大。
篇3:写在四川汶川地震后
写在四川汶川地震后
5月12日14:28分,钟表停摆在这个时间,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比唐山7.8级还要大啊),短短的几分钟后……我从之后的视频上看到了一片废墟,那里原本应该是一个很美的城市啊,在伟大的水利都江堰旁,在熊猫的繁衍地旁,在依山旁水的田间小路旁,这些现在都在地震面前变得满目创伤,生命在此刻如此的脆弱,现实是那么的残酷,那写原本应该在依偎在父母怀中的孩子,原本应该在课堂上发出朗朗读书声的学生们,原本应该为自己的前途奋斗的同龄人啊,因为一场突如其来地震而刹那间消失了,也许老天想验证一下中国人的实力和担当,可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啊。现在不知前方怎样,我想一定不会向这里怎么安静,因为在那里有10万勇士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中国人从来都不会在任何灾难低头,在这一幕幕的图片中,我真正读懂了什么叫做爱。面对灾难以自己的身躯来保护身下三名学生的教师、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喂奶的母亲、知道自己可能遭遇不测,将欠条写在自己手上的普通人,以及那些生命最后一刻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人们,等等这些感人的画面,让我知道了生命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活着,坚强的活着,无论发生任何事。
当然,最应该感谢的那些还在一线解放军战士,如果没有他们,那伤亡是不可想象的。还有我们的总理,怎么大年纪还在第一时间到了救灾现场,在面对孤儿是流下热泪……我曾经想过,当今利益至上的人们,还会不会有刚解放时那种心向一处使的尽头,这事发生后我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余的,我们13亿中国人对四川灾区人民,纷纷伸出了援手。那范文网为您提供大量免费范文!我周围来说,周日在天津慈善协会的一幕幕至今在我脑海中不能忘怀,捐款上万而不留姓名的男士,刚蹒跚学步的幼童,面露病色仍然拄着拐杖奉献爱心的老太太,还有李媛姐,刘淼,当然还有我们义工。我想有这么体察民情的书记和总理,有我们英勇无畏的解放军战士,有我们13亿善良而无畏中国人,没有困难是我们不能战胜的。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为自己能生在当代而庆幸。
通过这次捐款,我感觉有很多钱的好处,不仅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生活,家人能够生活安逸,还有重要一点是可以给别人更大的帮助。这次就可以看出自己的能力真是太渺小了,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也要加油了,不要安于现状,也没什么可安逸于的理由,拿着最低工资。这难道就是我的命运,我不信,别忘了我的梦想,要体体面面的杀回和平。这都说道哪了。今天是在全国哀悼日最后一天,我不会因为这日子过去而对忘记,我想说
未来,我们一起面对。四川雄起,中国加油!!!
篇4:汶川地震后随感诗歌
大地震动,山塌了,房倒了,世界震惊了;
爱醒了,血液沸腾了,一道道中国的脊梁挺起来了。
主席迈着坚定的步伐走来,总理沙哑着喉咙指挥,
人民的子弟兵奋不顾身救援生命;
白衣天使、志愿者奔赴在前线。
一批批物资,一笔笔捐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每一个普通的人
每一个炎黄子孙——
手握起手,心连上心
我们都是一家人!
背起年迈的身躯,拭去孩子的泪水;
我们会重建家园!
无论何时何地,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有爱,有情的天地间,
我们都是一家人!
我们众志成城!
我们血脉相连!
我们将勇往直前!
篇5:汶川地震后随感诗歌
孩子别怕,有人正把你从黑暗中拉出;
孩子别哭,你还要高高兴兴去读书,
还要好好地活。
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地活。
我们会更懂得去珍惜,
一个个平凡的日子,
一个个细小的幸福。
我们会更懂得感恩,
把每一秒当成最后一秒,
生命本是爱的恩赐和骄傲。
我们会更懂得去回报,
在这片蓝天下微笑,
在这片土地上奔跑。
祈祷的钟声响起时,
我看到,烛光中天使在飞舞。
不知你是否也听到,他们在说:
世界是一样的美好!
篇6:汶川地震后随感诗歌
上苍一只手降下了灾难,另一只手洒下了爱。
灾难洗礼了我们的灵魂,哭泣后我们更加坚强;
爱是我们最美丽的语言,
我们创造出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在生命面前,
我们所有的泪水和笑容
都那么真实纯净,震撼人心!
在生命面前,
一切美好的.人性都已复苏,
光辉映照大地!
篇7:浅析汶川地震后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
浅析汶川地震后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
基于汶川地震中建设工程受灾状况,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对目前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以促进该项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
作 者:曹均锋 翟洪涛 孟凡月 王立会 CAO Junfeng ZHAI Hongtao MENG Fanyue WANG Lihui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震局,安徽,合肥,230031 刊 名:高原地震 英文刊名:PLATEAU EARTHQUAKE RESEARCH 年,卷(期): 21(2) 分类号:P315.9 关键词:抗震设防 汶川地震 对策篇8:汶川地震后三峡地区应力场的变化研究
汶川地震后三峡地区应力场的变化研究
利用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发生时三峡井网8口井孔的水位阶变资料,采用承压井潮汐理论反演水井含水层体应变固体潮系数的.方法,估算出该地震引起的三峡坝区、库首区应力场的调整变化.
作 者:张卫华 李家明 李井冈 梅建昌 作者单位:张卫华,梅建昌(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湖北省地震局,武汉,430071)李家明,李井冈(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430071)
刊 名: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年,卷(期):2009 29(5) 分类号:P315.72+3 关键词:三峡井网 含水层 固体潮 地震 应力场篇9: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演讲稿
那一天,他跟平常一样,早早的起来,准时到学校,跟平时一样,出现在讲台上,就着粉笔在黑板上发起熟悉的声音开开始了跟平常一样的生活,只是,当他发现课桌在摇晃的时候,大声地要同学们赶快跑出去,不要拿任何东西跑出去,只是,那致命的几秒中,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要坍塌的瞬间,他把离他最近的四个同学,塞在桌子底下,然后,俯在桌子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保护孩子们的性命,当救援人们找到他们时,四个孩子平安无事,只是,谭老师的后脑,因为被巨大的石块砸中,整个已经凹下去了 这是一个伟大的老师,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均为男,河北唐山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农民
20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 荣誉市民”的称号。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篇10: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演讲稿
地震,原本只是我们脑海中的一个词语,一个离我们遥不可及的场景。地震,一直都是大洋彼岸的新闻,只出现在我们电视的银屏上。
然而,5月12日,这文字里的知识变成了残酷的生活,残酷的鲜血淋漓,残酷的悲痛欲绝。那些废墟里的课本,那些从断砖乱石下伸出的小手,那些惊恐、无奈、绝望的眼神,那些消失的生命,痛苦的面容,让我们泪流满面。然而,还有那些日夜不舍的坚持,那些生死不离的牵手,那些爱的救助,强大的能量,却剧烈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再坚如磐石的心脏此刻也化为泪和血,化为坚持和抗争。转眼间,5.12大地震已过去1年了。
回首往事,有很多的人和事,让我们无法忘怀。我们无法忘记可爱的郎铮在担架上稚嫩而严肃的敬礼,我们无法忘记杨云芬老人含泪吞金的悲怆之举;我们无法忘记在废墟下坚持了66个小时却在获救后突然离去的陈坚,我们也无法忘记废墟中唱着儿歌的任思雨,无法忘记坚持了216个小时最终得救得崔昌会女士……那些带着悲伤也充斥着坚强的故事,在我们的回眸中从未模糊过。
日子那么无情地走着,那些因灾难死去的同胞们不知在天的国度是否安然?那些可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岁月无情划开裂痕,那些处在无忧中的人们是否能够想起昨日的那一场暴风雨的袭击?那些死去的亡魂,那些曾经匆匆在世间走过的生命,被一场无情的灾难覆灭了理想,覆灭了所有,路还没有走到尽头,甚至还没有出生的生命,被那场突然降临的灾难深深埋入泥土,那么的深,那么的深。让人看不清它到底有多深……
黑暗像全球性的毁灭笼罩了那一片天,如果能够分担,我们愿共同平分那场灾难,一起生,一起亡,也许世界会将你们遗忘,可我们并没有,我们这些同胞在远方深深为你们悼念,深深为你们祈祷,深深为你们祝福,安息吧,死去的亡魂!说不定我们会在哪天升入你们的天堂,但我们依然手足相连,相信你们没有被我们遗忘。
如今,汶川地震已经四年过去了,每次到了今天,我们全国同胞的心都会心痛,而汶川的人民更会在这时候想起失去的亲人和家园,失去的已经失去,而我们只能珍惜现在,愿死者安息,愿每一个活着的生命都能坚强的活着,共建美好家园。
篇11: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演讲稿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
9岁半的小林浩没有惊慌地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受伤。爬出废墟后,由于通讯的中断,小林浩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岁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镇滞留了两天,205月14日,他们三人同其他乡亲一道,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转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来到成都与堂哥汇合。年5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这里安置了所有来自灾区的孤儿。小林浩到成都市儿童医院做了身体检查,还好并无大碍,只是一些皮外伤。
2008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九岁救灾小英雄林浩》的专题采访报道,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龄的成熟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当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自己逃走而是留下来救同学时,他回答说:“我是班长!”
篇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感作文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感作文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感
看完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后,让我觉得非常揪心,我希望大家能献出爱心,拯救四川人的家园吧!下面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报道,如果你看了后肯定会非常担心四川人民: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都江堰聚源中学1800余名师生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学校一栋高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坍塌,近千名师生被埋在了废墟中,情况十分危急!数百名武警官兵连夜赶往出事地点进行救援。
截至2008年5月14日7时,距事发已接近30小时,现场的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之中……
现场千人关注师生安危
2008年5月14日上午11时,距事发地不远的'聚源镇上人来人往,不时有参与救援的官兵赶往聚源中学
在学校大门处,10多辆120急救车整齐排开。在大门口几米远就是一个操场,密密麻麻挤满了上千名等待消息的学生家长和附近群众,所有人的目光都凝望着正在施救的废墟。
此时,3台大型吊车原地待命,数十名救援官兵正神情专注地在瓦砾堆上用铁锹挖,用手刨……前来参加救援的官兵连夜参与抢救,一整夜都没有合眼,其他救援人员也整夜守护在现场,一刻都没有离开过。
镜头二
刨出遇难学生亲人泪水唤不回
“快让开,快让开!”上午11点10分,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挖出一名女生,经医生诊断她已经死亡,4名救援官兵用木板抬着女生的遗体迅速跑向操场。人群开始出现骚动,外围的人群开始跟着跑。最后,这名女生被抬到操场的一块空地上,很多还没有见到孩子的家长一下子围了过来。“女儿啊,怎么会是你啊?”一名30多岁的女子突然冲上前,扑到该女生身上嚎啕大哭起来,旁边的另一名妇女赶忙上前安慰,围观的其他家长都忍不住跟着流泪。“我能理解她的感受!那天听到侄女儿死亡,我伤心得差点晕倒了。”杨国英说,前天她和家人一直站在现场等候消息,突然一名女孩的尸体被抬出,她跑过去一看,正是侄女程婕。当时她简直不敢相信,一下子瘫倒在地哭了起来。这样的场景已多次在她眼前上演,似乎连心都伤得麻木了,但每次看到别人哭,她也忍不住会掉泪。惊魂回忆!
看完了这篇报道,我都快感动落泪,我无法忍受这样强暴的大地震威胁着四川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希望大家能够嫌出爱心,为四川人民出份力!!!
篇13: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盆地内隐伏断层活动性分析
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盆地内隐伏断层活动性分析
成都盆地内主要有3条隐伏的活动断裂带,包括大邑断裂带、蒲江新津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它们在第四纪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笔者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成都盆地中的隐伏断裂没有产生新的活动性,目前成都盆地不存在发生特大地震的危险性,是安全的.
作 者: 董顺利 李勇 乔宝成 马博琳 张毅 陈浩 闫亮 DONG Shun-li LI Yong QIAO Bao-cheng MA Bo-lin ZHANG Yi CHEN Hao YAN Liang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刊 名: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ISTIC 英文刊名: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年,卷(期): 28(3) 分类号: P542+.3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 成都盆地 活动断层 历史地震
篇14: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感作文900字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感作文900字
看完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后,让我觉 得非常揪心,我希望大家能献出爱心,拯救四川 人的家园吧!下面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报道,如果你看了后肯定会非常担心四川人民:??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都江堰 聚源中学1800余名师生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 学校一栋高三层的教学楼轰然坍塌,近千名师 生被埋在了废墟中,情况十分危急!数百名武 警官兵连夜赶往出事地点进行救援。
截至205月14日7时,距事发已接近30小时,现场的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之中… …???现场千人关注师生安危2008年5月14日上午11时,距事发地不远 的.聚源镇上人来人往,不时有参与救援的官兵 赶往聚源中学。?????在学校大门处,10多辆120急救车整 齐排开。在大门口几米远就是一个操场,密密 麻麻挤满了上千名等待消息的学生家长和附近群众,所有人的目光都凝望着正在施救的废墟 。???此时,3台大型吊车原地待命,数十 名救援官兵正神情专注地在瓦砾堆上用铁锹挖 ,用手刨……前来参加救援的官兵连夜参与抢 救,一整夜都没有合眼,其他救援人员也整夜 守护在现场,一刻都没有离开过。镜头二
刨出遇难学生亲人泪水唤不回
“快让开,快让开!”上午11点10分, 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挖出一名女生,经医生诊断 她已经死亡,4名救援官兵用木板抬着女生的遗 体迅速跑向操场。人群开始出现骚动,外围的 人群开始跟着跑。最后,这名女生被抬到操场 的一块空地上,很多还没有见到孩子的家长一 下子围了过来。“女儿啊,怎么会是你啊?” 一名30多岁的女子突然冲上前,扑到该女生身 上嚎啕大哭起来,旁边的另一名妇女赶忙上前 安慰,围观的其他家长都忍不住跟着流泪。“ 我能理解她的感受!那天听到侄女儿死亡,我 伤心得差点晕倒了。”杨国英说,前天她和家 人一直站在现场等候消息,突然一名女孩的尸 体被抬出,她跑过去一看,正是侄女程婕。当 时她简直不敢相信,一下子瘫倒在地哭了起来 。这样的场景已多次在她眼前上演,似乎连心 都伤得麻木了,但每次看到别人哭,她也忍不 住会掉泪。惊魂回忆!?看完了这篇报道,我都快感动落泪,我 无法忍受这样强暴的大地震威胁着四川人民的 健康和安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希望大家能 够嫌出爱心,为四川人民出份力!!!
篇15:汶川8.0级地震后咸阳市群众恐慌情绪行为与控制对策浅析
汶川8.0级地震后咸阳市群众恐慌情绪行为与控制对策浅析
汶川8.0级地震后,咸阳市出现比较严重的群众恐慌情绪,在查找引发群众恐慌情绪主要事件及行为反应的.基础上,分析公众产生恐慌情绪的根源,反思稳定群众恐慌情绪行为的应对措施,对今后应对此类事件的工作提出建议.
作 者:刘学敏 俎永杰 李靠社 Liu Xuemin Zu Yongjie Li Kaoshe 作者单位:刘学敏,俎永杰,Liu Xuemin,Zu Yongjie(咸阳市地震局,陕西,咸阳,71)李靠社,Li Kaoshe(咸阳市秦都区地震办,陕西,咸阳,712000)
刊 名:灾害学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年,卷(期): 23(z1) 分类号:P315.9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 恐震情绪 典型事件 对策建议篇16:汶川8.0级地震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震危险性研究
汶川8.0级地震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震危险性研究
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大陆较多地区地下流体观测井多测项震时和震后均出现了显著变化,反映了大陆不同区域在大地构造上存在关联性.值得指出的是,大陆东部地区这些同震和震后效应在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等部分地区一直持续存在,是否表明该地区存在着发生较大地震危险性,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分别从地震活动动力源、南北地震带中段大地震对东部地震活动影响和上述异常区域本身是否具有发震条件等方面加以分析和讨论,并就地震预报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作 者:刘东旺 刘泽民 沈小七 李军辉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震局,安徽合肥,230031 刊 名:国际地震动态 英文刊名: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年,卷(期): “”(4) 分类号:P3 关键词:篇17:汶川8.0级地震后川甘陕交界地区的重力变化
汶川8.0级地震后川甘陕交界地区的重力变化
汶川8.0级大震后的2008年9-12月,川甘陕交界地区重力观测显示:四川青川县的沙洲-陕西宁强的青木川-甘肃文县的'碧口之间重力变化明显,重力变化达70×10-8ms-2,宁强-康县间为重力变化高梯度带.望褒线重力变化活跃,靠近断裂重力变化剧烈.
作 者:梁伟锋 祝意青 刘练 郭树松 蒋锋云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710054 刊 名: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年,卷(期):2009 29(5) 分类号:P315.72+6 关键词:川甘陕交界地区 重力变化 汶川8.0级大震 高梯度带 断裂【汶川地震后演讲稿中学】相关文章:
2.地震后感谢信
3.地震后的体会
7.雅安震后感言
8.中学演讲稿
10.震后幸存学生日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