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主持词
“Sunbeam”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太极拳主持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太极拳主持词,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太极拳主持词
主持人男:充满着爱,充满着文明礼仪,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
主持人女:一个古老的民族,传承着他所特有的东西。
主持人男(可以比划着):开、合、发: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无形似有形。主持人女:两仪分三才,三才显四象,四象变八卦,此阴阳之理,变化莫测。合:下面请欣赏×××带来的《太极表演》
《太极拳表演》主持人衔接词:
主持人1:一系列动作,连贯而有神韵,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没想到×××有才华的人还真多呀!
主持人2:那是,在××××充满着自由和欢乐,拿出您的智慧,发挥您的想象,有才华,请尽管施展,这里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舞台。
主持人1:就像一首歌,把它连贯起来,它也有着别样的味道,下面请听**带来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瑰宝,数不胜数;其中,太极文化,当属根本。请问大家:什么是太极?(主持人稍微停顿一下,然后,用手边比划边说)对,通俗地说:太极是个圈,阴阳在里边。
阴阳是什么?天是阳,地是阴;男是阳,女是阴;一是阳,二是阴;站着的是阳,坐着的是阴;(主持人,哈哈一笑)也就是说:阴阳是相对的。
古人曰: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因而,太极中的阴和阳,始终不停地在相互转换。正所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我们还知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说:阴阳又是合一的。
当我们想方设法地去了解:阴阳是如何在相互对立、互相转换、合一互动时。也就在不知不觉地赋予了太极的文化内涵。
那么,太极文化对我们来讲,有什么用呢?(主持人略微停顿,接着说)它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大自然中,万物万象的因果关系。
虽然,人心是难测的,世界是多变的,宇宙是浩瀚无垠的。
但是,古人只须用一个阴阳的概念,就可以把万物万象的复杂性,梳理得简简单单、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主持人再停顿一下,继续说道)
首先,运用太极的理念,把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各种事物,归纳为阴、阳两大类。
然后,再通过文化的解读,去洞察阴阳转换的微妙时机。
仅仅如此,简单而已,我们就能明白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了。
所以说,知道了太极文化,便可知晓大自然中,万物万象的运转规律,也就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太极拳,以太极文化为基础,创立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既可以健身,又可以防身,还可以修身养性,也可以欣赏品味。
下面,请大家欣赏太极拳表演,掌声有请:黄峻绽鲜Α
上场,敬抱拳礼,主持人旁白:
黄峻绽鲜Γ中国武术六段,国家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他自幼好武,早期习练“截拳道”,之后,专修“传统陈家沟太极拳”。黄老师现在表演的是: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
此拳,由陈家沟陈氏第十七世祖――陈发科大师所创。整套拳的动作:快慢相间,如灵猫捕鼠;
发劲刚猛,如金狮抖毛;
气势磅礴,如鹰击长空。
(接背景音乐,林子祥:男儿当自强)
结束语:
谢谢黄老师的精彩表演!
以前,我们可能都认为:动作慢悠悠的,才是太极拳。
也许还曾疑惑:太极拳,那么慢,能有什么用呢?太极拳,到底好在哪?现在,我们又该疑惑了:这么快,这么猛的,是太极拳吗?
还有,太极拳,又是如何完成:阴与阳的转换呢?
黄老师是我们原乡美利坚的太极教练,他功夫纯正,理论完善。
如果,您有太极情结,可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哦!
篇2:太极拳主持词
主持人男:充满着爱,充满着文明礼仪,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
主持人女:一个古老的民族,传承着他所特有的东西。
主持人男(可以比划着):开、合、发: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无形似有形。
主持人女:两仪分三才,三才显四象,四象变八卦,此阴阳之理,变化莫测。
合:下面请欣赏带来的《太极表演》
《太极拳表演》主持人衔接词:
主持人1:一系列动作,连贯而有神韵,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没想到有才华的人还真多呀!
主持人2:那是,在充满着自由和欢乐,拿出您的智慧,发挥您的想象,有才华,请尽管施展,这里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舞台。
主持人1:就像一首歌,把它连贯起来,它也有着别样的味道,下面请听带来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瑰宝,数不胜数;其中,太极文化,当属根本。
请问大家:什么是太极?(主持人稍微停顿一下,然后,用手边比划边说)对,通俗地说:太极是个圈,阴阳在里边。
阴阳是什么?天是阳,地是阴;男是阳,女是阴;一是阳,二是阴;站着的是阳,坐着的是阴;(主持人,哈哈一笑)也就是说:阴阳是相对的。
古人曰: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因而,太极中的阴和阳,始终不停地在相互转换。正所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我们还知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说:阴阳又是合一的。
当我们想方设法地去了解:阴阳是如何在相互对立、互相转换、合一互动时。也就在不知不觉地赋予了太极的文化内涵。
那么,太极文化对我们来讲,有什么用呢?(主持人略微停顿,接着说)它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大自然中,万物万象的因果关系。
虽然,人心是难测的,世界是多变的,宇宙是浩瀚无垠的。
但是,古人只须用一个阴阳的概念,就可以把万物万象的复杂性,梳理得简简单单、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主持人再停顿一下,继续说道)
首先,运用太极的理念,把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各种事物,归纳为阴、阳两大类。
然后,再通过文化的解读,去洞察阴阳转换的微妙时机。
仅仅如此,简单而已,我们就能明白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了。
所以说,知道了太极文化,便可知晓大自然中,万物万象的运转规律,也就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太极拳,以太极文化为基础,创立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既可以健身,又可以防身,还可以修身养性,也可以欣赏品味。
下面,请大家欣赏太极拳表演,掌声有请:黄峻溦老师。
上场,敬抱拳礼,主持人旁白:
黄峻溦老师,中国武术六段,国家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他自幼好武,早期习练“截拳道”,之后,专修“传统陈家沟太极拳”。
黄老师现在表演的是: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
此拳,由陈家沟陈氏第十七世祖——陈发科大师所创。整套拳的动作:
快慢相间,如灵猫捕鼠;
发劲刚猛,如金狮抖毛;
气势磅礴,如鹰击长空。
(接背景音乐,林子祥:男儿当自强)
结束语:
谢谢黄精彩表演!
篇3:太极拳联谊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敲响的是钟声, 走过的是岁月,飘落的是季节,留下的是记忆, 盼望的是硕果, 送来的是祝福。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又将迎来万象更新的春天。今天,我们老年大学太极班全体师生在这里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同庆祝__年的到来。为此,我们还特别荣幸的邀请到了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在这里愿美好的歌声和祝福,伴随大家新的一年;愿这欢声笑语,永远驻留在我们彼此的心间!下面,老年大学太极班迎新年联欢会正式开始。
一、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仉老师致辞。
二、感谢仉老师的致辞,接下来表演开始。
1、请欣赏《舞蹈》最爱的歌献给妈妈。表演者:张桂芳、霍春梅、刘秀荣、潘永利。请24式太极剑做准备。
2、请欣赏24式太极剑。表演者:王旭东、徐航君、刘淑芝、张平、吕金艳、战鸿萱、王亚文、陈秀英、仁爱云。请八式太极拳做准备。
3、请欣赏八式太极拳。表演者:马芬兰、褚月美、刘桂芳、佟刚、李治成、张月娥、王然、魏凤荣。请华舞扇做准备
4、请欣赏华舞扇表演者:刘淑芝、潘永利、徐航君、周艳慧。请独唱做准备。
5、请欣赏独唱《心中的玫瑰》表演者:仁爱云。请木兰双扇做准备。
6、请欣赏木兰双扇表演者:周艳慧、吕金艳、徐航君、姜英、仁爱云、潘永利。请十六式太极剑做准备。
7、请欣赏十六式太极剑表演者:钟桂玲、杨丽苹、张丽、张晨、车瑞明、霍春梅、董玉娟、林桂兰。请《踏浪》做准备。
8请欣赏《踏浪》表演者:战鸿萱、李民香、王亚文、张平、张然、陈秀英、刘秀荣、仁爱云人。请42式太极拳做准备。
9、请欣赏42式太极拳表演者:周艳慧、徐航君、吕金艳、王旭东、刘淑芝、仁爱云、张平。请小品做准备。
10、请欣赏小品表演者:张桂珍《老年大学真好》。请九式太极拳做准备。
11、请欣赏九式太极拳表演者:佟刚、马芬兰、褚月美、刘桂芳、李治成、张月娥、王然、魏凤荣。请32式太极拳做准备。
12、请欣赏32式太极拳表演者:周艳慧、刘秀荣、张然、战鸿萱、陈福芹、王亚文、张平、晶影、仁爱云、徐希杰。请独唱做准备。
13、请欣赏独唱表演者:霍春梅《珊湖颂》。请24式太极拳做准备。
14、请欣赏24式太极拳表演者:陈爱玲、姜英、陈福芹、徐希杰、支艳秋、魏秀英、姜世玉、李民香、苑淑芬、陆长春、刘秀荣。请16式太极拳做准备。
15、请欣赏16式太极拳表演者:杨丽萍、张丽、张晨、车瑞明、霍春梅、钟桂玲、林桂兰、董玉娟。请48式太极拳做准备。
16、请欣赏48式太极拳表演者:姜英、陈爱玲、徐希杰、陈福芹、李民香、姜世玉、苑淑芹、陆长春、王旭东、晶影、陈秀英、战鸿萱。请仉老师做准备。
17、请欣赏仉老师为大家表演太极剑、太极拳。请太极功夫扇做准备。
18、请欣赏太极功夫扇:全体人员。
三、表演结束,下面请仉老师、潘老师为表演者颁奖(大家欢迎)
四、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潘老师讲话
五、结束语
岁月交替,时光轮回,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今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用甜美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和扇舞金风、剑若游龙、拳掌迭出、云手翻飞的招式欢聚在这里,来祝愿在座的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一切顺意!老年大学太极班迎新年联欢会到此结束。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篇4: 太极拳表演主持词开场白
主持人男:充满着爱,充满着文明礼仪,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
主持人女:一个古老的民族,传承着他所特有的东西。
主持人男(可以比划着):开、合、发: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无形似有形。主持人女:两仪分三才,三才显四象,四象变八卦,此阴阳之理,变化莫测。合:下面请欣赏×××带来的《太极表演》
篇5: 太极拳表演主持词开场白
主持人1:一系列动作,连贯而有神韵,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没想到×××有才华的人还真多呀!
主持人2:那是,在××××充满着自由和欢乐,拿出您的智慧,发挥您的想象,有才华,请尽管施展,这里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舞台。
主持人1:就像一首歌,把它连贯起来,它也有着别样的味道,下面请听**带来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瑰宝,数不胜数;其中,太极文化,当属根本。请问大家:什么是太极?(主持人稍微停顿一下,然后,用手边比划边说)对,通俗地说:太极是个圈,阴阳在里边。
阴阳是什么?天是阳,地是阴;男是阳,女是阴;一是阳,二是阴;站着的是阳,坐着的是阴;(主持人,哈哈一笑)也就是说:阴阳是相对的。
古人曰: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因而,太极中的阴和阳,始终不停地在相互转换。正所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我们还知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说:阴阳又是合一的。
当我们想方设法地去了解:阴阳是如何在相互对立、互相转换、合一互动时。也就在不知不觉地赋予了太极的文化内涵。
那么,太极文化对我们来讲,有什么用呢?(主持人略微停顿,接着说)它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大自然中,万物万象的因果关系。
虽然,人心是难测的,世界是多变的,宇宙是浩瀚无垠的。
但是,古人只须用一个阴阳的概念,就可以把万物万象的复杂性,梳理得简简单单、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主持人再停顿一下,继续说道)
首先,运用太极的理念,把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各种事物,归纳为阴、阳两大类。
然后,再通过文化的解读,去洞察阴阳转换的微妙时机。
仅仅如此,简单而已,我们就能明白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了。
所以说,知道了太极文化,便可知晓大自然中,万物万象的'运转规律,也就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太极拳,以太极文化为基础,创立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既可以健身,又可以防身,还可以修身养性,也可以欣赏品味。
下面,请大家欣赏太极拳表演,掌声有请:黄峻绽鲜Α
上场,敬抱拳礼,主持人旁白:
黄峻绽鲜Γ中国武术六段,国家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他自幼好武,早期习练“截拳道”,之后,专修“传统陈家沟太极拳”。黄老师现在表演的是: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
此拳,由陈家沟陈氏第十七世祖――陈发科大师所创。整套拳的动作:快慢相间,如灵猫捕鼠;
发劲刚猛,如金狮抖毛;
气势磅礴,如鹰击长空。
(接背景音乐,林子祥:男儿当自强)
结束语:
谢谢黄老师的精彩表演!
以前,我们可能都认为:动作慢悠悠的,才是太极拳。
也许还曾疑惑:太极拳,那么慢,能有什么用呢?太极拳,到底好在哪?现在,我们又该疑惑了:这么快,这么猛的,是太极拳吗?
还有,太极拳,又是如何完成:阴与阳的转换呢?
黄老师是我们原乡美利坚的太极教练,他功夫纯正,理论完善。
如果,您有太极情结,可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哦!
篇6:原始太极拳
原始太极拳源自于黄帝轩辕氏,历史悠久,不过,对于原始太极拳的练习技巧却十分的讲究,其中包含的知识很多,对于一些比较喜欢练习太极拳的朋友而言,一定要在此时对于原始太极拳相关的知识做一些认识。才是比较合理的。
原始太极拳其实在我们进行练习的时候,都是包含了一些动、静、快、慢这四个主要的部分构成的。新拳谱在进行编排的时候,删去了一些看起来有重复的动作,进行次序布置的时候,也是做出了一些十分有必要的调整,将它们做成了动、静、快这三个部分。
动部原有十三个动作组成,称前十三式。整理时删去了几个技击动作,增加了几个养生动作,成为系统完整的养生功法之一,取名“九转还阳功法”,仍有十三组动作。快部是一套技击性很强的功法,练起来不但速度快,而且是纯刚,也有十三组动作组成,称后十三式。慢部老拳谱上只有一组动作,叫做“仙人跨鹤拜四方”。这次整理时,把它作为静部的收势。
动部:又名十三式,练时以意运气,使周身百颏皆通。(二)静部:是技击的主要部分。(三)快部:也称后十三式,共十二套动作。练时发劲要猛、暴、脆、快、硬。(四)慢部:也称拜四方,要求以形挂意,以意行气,以气试力。达到意气相聚,运功发力的意到、气到、力到的内三合。
原始太极拳的特点分三个方面:(一)在劲力上要求刚柔相济。主张只柔不刚则不坚,只刚不柔则不圆,刚柔相济才完全。(二)在拳速上要求快慢相兼。主张只快不慢则不轻,只慢不快则不精,快慢合方为灵。进而做到刚而不僵,柔而不弱,快而不乱,慢而不滞。(三)技击上主张引进落空,以静制动。但更强调看其神,观手足,乘虚而入,见隙发招。
对于原始太极拳的知识,我们一定要清楚的予以了解才可以,因为这种原始太极拳道法高深,且讲究比较多,在我们练习的时候,只有注意到其中的一些动静结合的理论,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希望能够给爱好者们练习原始太极拳带来帮助。
篇7:太极拳心得
太极拳心得
--李雅轩(一)在初练功时,架子是宜下的大点,如功夫久了,就不宜太大太伸展,如架子太伸展了,要点紧凑含虚收藏才行。
(二)在练功时,不要一定要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主要还是练出手上的拳意来,有了灵感为第一,进一步要这种灵感练的充实起来,养这种灵感主要的练法,是在稳静上练功,如不稳不静,那就绝对练不出灵感来,如手上身上脑筋里没有灵感,那就不能算太极拳的功夫。(六五年四月一日悟)
(三)练太极拳,心里要平静舒适泰然,把气息调的舒舒服服的去练,不要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只是身心放松放稳放静就行了,如是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这是练外功拳的形态。练太极拳的人,看来只是平淡无奇,就是对的,如是满脸神气,满身劲头,这就错了,如这样就一辈子也找不着拳意,拳意不上手,是一辈子瞎糊闹。
(四)练太极拳主要是找拳意,如找着拳意就算入了门了,拳意如何找?在松软稳静上去找,放清醒,放灵感,放舒适去找,稳稳的,静静的,日子久了,拳意自会到了手上,如满身带劲的去硬找,必致愈找离拳意愈远,这句话很要紧,要好好相信,如不相信这句话,那就练不好拳了。(六五年四月五日)
(五)在初练功时,一定要按规矩,每练必须顶起头来,拔起背来,蹋下肩去,垂下肘去,周身布满意思,五指贯上意思,气势充满布匀,日子久了,就可打下基础,李香远就这样练出来的。第二步的练法,是注意周身关节的放松放软,无论是腰膝或肩肘,甚至指节,腕节。脊骨的每一节部,都要以思想之力慢慢的将其松开了来,这步功夫不易作到,但如日子久了,以思想力慢慢灌输,是绝对可以作到的。
(六)每练功务要以腰脊为轴,带领着四肢而动,如感觉两臂、两手松软软沉甸甸的,才是练对了,在这个时候,两脚两腿是很柔弹的,很扎实的蹋在地面上,这样子才对。
(七)在练时要随时体会腰脊上的源动力,它是如何的劲带动,挑动着两臂两手而动转的。是柔劲,还要有弹力。
(八)练功夫第一要紧是提起虚灵的神气来,一身的神气要充满,但又要收藏在内心不使外露锋芒,又要以灵机灌注,不能呆板,神气极稳,浑身是意,这才是好的练法。(六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九)一定要在大松大软上,两臂如在掉下来一样沉甸甸重砣砣的一手一势去练,否则就练不出好的身势来。在练时,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舒舒畅畅的去用功,如长江大河之水滔滔的不绝之势,如不如此,练不出好身法来,此道理要好好想想。
(十)最上乘的练法,是练神,练意,练气,练虚无,不能死死的练筋骨肌肉为主也。
(十一)无论练拳或推手,总要以脚下松沉稳固踏实为第一,否则一切全谈不到。千要紧,万要紧,是身势松软、脚下有根为最要紧。
(十二)太极拳也要有些基本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是柔的力量,而不是僵的硬力。有了基本上的力量,再有柔软,再有松沉,再有灵巧再有轻妙,这才够完全,如是脚下浮漂的,那就练不出实用的功夫来。有了基本上的力量,然后注意练灵感,一步一步的把灵感充实起来,然后在推手时才能作到蝇虫不落,寸草不粘的地步。
(十三)太极拳的功夫,还不能死死的在沉劲上下功夫,因为有沉劲,只可是用于友谊的推手沾粘,如是用之于对付比斗,是非有蝇虫不落、寸草不粘,轻妙绝伦、变化神奇的功夫才行。所以说太极拳总要在轻灵变化,神气灵感等方面下功夫才对。
(十四)练柔是初步的功夫,然这种初步的功夫的练法很要紧,因为柔是练筋骨上的力量的,这是根本上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然后才能练大松大软,以达到轻灵虚无等上层的功夫。
(十五)如真的沉下心气练功夫,其身势就特殊的庄严伟大,其五官面目就显见一种非常庄严的气派,正大的神气,有令人感到神圣不可侵犯之威势,此所以自古以来,练武的人士多有忠直侠义之风也。假如说功夫到了上乘是讲究轻灵虚妙,如沉着劲稳重去练功,这不是矛盾吗?不,因为轻灵虚妙的功夫,是稳重沉着的.功夫,出来的自然轻灵虚妙,而不是初练时就找轻灵虚妙的。如是沉着稳重的功夫尚未练到成功就找轻灵,那就成了浮漂而不是真正的轻灵了。
(十六)老论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这就是说在不发劲时是百无所有,也就是极柔软也,在发劲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所有之劲打来,这就是所向无敌,极其坚刚也。
(十七)练太极拳的功夫,如能每早晚静坐一下以养虚灵,是最好的,在练功时,一定要摒除杂念,松腰坐胯,沉气顶头,塌肩垂肘,动以腰带领,这虽是初步的规矩,然无论功夫进步到如何阶段,也是要刻刻注意的。
(十八)太极拳修练歌:心要清慧要澄良知良能藏胸中身心悟觉如明镜体察事物有智明神清骨爽无限美修身致用妙无世人不知其中乐道在有为无为中。
(十九)每练功,一手一势要作到好处,要作到优美,这样子就进步快,如偷工减料的练法,是自欺欺人也。如能练到优美,别人看见也感觉一身舒适,精神愉快可爱,否则看的人也感觉不舒服,感觉讨厌。
(二十)初学时,其呼吸是要舒适自然,不必注重配合动作,否则必致周身不安,甚至胸部痛,气受拘束,久之面黄肌瘦。在初学时,只是身放松软,心放稳静,呼吸任其自然足矣。以后架子找顺打熟,其呼吸自然就会自己找配合了去,如以水泼在地上,水自然的就会低处流去也。斯时若不自然的呼吸配合动作开合,就不舒适不自然,不顺劲,故不要去注意。呼吸配上了动作是一个什么情形呢?在姿势的放大开展伸长时,是呼出气的时候,在姿势的收回缩小时,是气吸入的时候。说沉气,不是用压制的办法,将气压到丹田去,而是将身势放松,使气自然而然的自己落下去到丹田的。不但如此,就算是精神意思也要安定于丹田,盖腹部全身的发力源动处,所有各种的发动全赖于腹部的气的鼓荡,如腹部丹田的源动力不鼓动,身上便无力量发出也。然而注意是注意,又不可以拘束,否则,一身动作不灵。总之,将精神放在丹田,又要由丹田发布于全身各部,不过以丹田为主宰也
(二十一)每练功一定要把劲沉在丹田,如能丹田沉下劲去,人的气度一切就要改变,如沉不下去,那一切的神态气度都是浮的,所以练功须练到气沉丹田这一步。
(二十二)练功夫必须刻刻留意在腰隙,也要刻刻留心是在用意不用力,如到了最上乘的功夫,是要纯以神行。
(二十三)练太极拳其最重要的,是要稳静在静极默笃之后,才能体会到很多的道理,如粗心浮气,多动妄动,那就错了,怎样才能作到静?一要身桩中正,二要呼吸舒适,三要心性放稳,四要一身松净,松匀。如能长久持此思想,就能一点一点的作到真的稳静了。太极拳是内功,什么是内?筋骨肌肉统统是外,人的性灵才是内,人稳静着练拳,就是为了培养这个性能,如忙练,快练多动妄动是不能培养人的性灵的。人的性灵培养好了,就一切修身致用皆有之。
篇8:体悟太极拳
体悟太极拳
我年轻时曾担任一个工厂的'厂长,一次在搬运设备时,不慎被沉重的机器挤压,落下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从此每年都要发病几次,一到发病时左腿麻木酸胀,走路困难,晚上睡在床上连翻身都要人帮助.严重时就得住院推拿、牵引、理疗,一住少则十几天,多则个把月.我成了老病号,给家人带来了许多痛苦和不便.
作 者:倪小庚 作者单位: 刊 名:少林与太极 英文刊名:SHAOLIN WITH TAIJI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篇9:学打太极拳
学打太极拳正文:
学打太极拳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武进区古方小学 二(1) 凌化旭
・・ 8月2日・ 星期一・・ 多云
我从小身体就不好,经常生病。为了让我的身体素质能有所提高,暑假我回到姥姥家后,姥姥就让我和对门的许爷爷学起了太极拳。每天早晨,我都早早起床,在门口的空地上和许爷爷一起打太极拳。我学得很认真,一招一式,我都仔细揣摩要领,因此,我学得很快。今天,我终于练完了24式太极拳,邻居们看到了,都夸我打得好。
打太极拳,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我们中华武术的精粹和神奇,更重要的是,我的身体越来越强壮了。
指导教师:庄翌
篇10:学打太极拳
第一、练好基本功
(1)采气:1、捧气通身;2、拉气进身;3、合气沉丹田;4、提气上丹田
(2)站桩、转丹田、静坐
(3)基本缠丝功法:1、正面缠丝;2、穿掌缠丝;3、侧面缠丝;4、横开步;5、前进步;6、倒步;7、独立步;8、小缠丝。
第二、套路
练好了基本功就好比盖大楼打好了地基,地基以上的部分就按照地基的框架去建造就是了。
当吃透了套路中的劲路,真正体现出轻灵圆活时,就可以加大套路练习的遍数,练习器械、抖大杆和推手乃至散手。
第三、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
基本缠丝功指的是太极拳的单式练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
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采气、站桩和一整套基本缠丝功法。
陈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是一个单式,一个单式地练,这个单式练不好就不能练下一个单式,最后才练套路。今天正宗的陈式太极拳还是以站桩和一个单式的训练为基础的,只要这个单式里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套路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今社会上练太极拳的人很少有人练习单式,或只是把单式作为发劲动作来练习,很少有人练习基本功,只练套路;甚至有不少人不知道太极拳还有基本功。然而世界的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初级到高级逐级发展的,没有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可以逾越的,基础的东西就是最根本的东西,无论任何事物、任何武术拳种都不能例外。
太极拳的懂劲过程细致入微,拳架和推手练习都少不了,但首先是练好基本功。必须吃透“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以及顺逆缠丝劲的运动规律;脚要有蹬地的感觉、身上要有节节贯串,螺旋走弧线的感觉,内劲催动的感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传递,一丝一毫都不能含糊。
俗话说:“腰裆膝,发动机。”你能感觉到吗?就是采气、站桩,看似简单,要想站好也不容易。基本功与套路的关系就好比制造一辆高级轿车,高级轿车的特点是速度快、噪音低、乘坐舒适。怎么生产出来的呢?那就必须有精密、高档的零件和一流的生产线。零件加工不精确、材质不高,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名牌轿车。
当你有了基础以后,套路中的问题就可以去粗求精,通过推手就可以去伪存真,我们就可以加大练习的强度,练器械、练炮捶(二路)、抖大杆,你的功夫会蒸蒸日上,向着太极的最高峰攀登。
任何事物都是要经过由简单到复杂这个过程的,练太极拳更要一步一步地走,要一层一层地练,没有牢固基础的奠定,没有每天持之以恒的数量,就没有正确质量的飞跃,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根基是前题;
想太极练成功,缠丝一手最为灵。
第四、练太极拳心理上(思想上)的要求可概括为“五字诀”,静、轻、慢、切、恒五个方面。
静: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杂念。但是人的思维是复杂的,要使中枢神经系统高度集中,处于单一的兴奋状态,实在不易。那么,怎样才能使思想集中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动作尽量做得正确。换句话说,就是动中求静,适样比较容易见效。久而久之,即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境界。
轻:太极拳中的“轻”,不能因单纯不用力来解释。轻是相对于重而言的。太极经中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轻就是不能用“暴发力”,其次是避免双重。轻也可作“柔”的解释,“极柔软然后极坚刚”适就是说明轻的灵活性,轻也不是松懈,松懈和暴发力均为太极拳大忌。
轻是有力不用,所以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为太极劲。太极拳的动作,手、眼、身法、步法,都介于有力无力之间,呈现将展未展之势,虚实宜分清楚,才能构成“太极劲”,懂得这个劲,则是练太极拳高级阶段,只有在长期锻炼中,默识揣摩,才能从心所欲。 慢:练太极拳要慢,但不是停顿。慢是相对快而言,慢的原则是要求“贯串”,不能有断绩。
太极经中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所以练太极拳时、要求动作前后要街接,所谓“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使全套动作连绵不断,节节贯串,动作之间不能有意拖延。一般来说,一套拳大约应控制在25-50分钟之间为适宜。锻炼有素的人,每次打完整套拳的时间,基本相同,这就是功夫深的具体表现。
切:即是认真的意思。练太极拳需要切切实实地下功夫,不可草率行车,无论哪个招式,都要做到准确。虚实要分清楚,动作避免欠缺,立身须中正安舒,“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切的另一个意义是研究,练拳时不研究,练后要回忆,哪个拳式练错了,今后再练时要更正。这就是切、磋、琢、磨的工夫,如此下工夫则进步快矣。
恒:就是“定时”、“定量”,首先是持之以恒,无论是严寒或酷暑都不能间断;其次是定量,根据各人体质和时间,制订相应的时间和运动量。时间舆运动和量均需逐步加强,才能逐渐提高水平。
总之,静、轻、慢、切、恒五个方面的要求,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在练太极拳时,只能并存, 不能偏废。
第五、练太极拳生理上身体上的要求
练太极举生理上的要求和和心理上的要求,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心理上的要求属于精神方面:生理上的要求则要落实到身体各部位。
(一)虚领顶劲,(顶头悬)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练太极拳时要求头部正直,下颌稍向内收,但不能用力收,否则僵硬,颈部要灵活,但不能晃动。这三项要领构成“虚领顶劲”。无论身如何转动,这个姿势不能变动。
(二)涵胸拔背:涵是向内收敛之意。练习太极拳时尤忌挺胸,挺胸易于导致躯干僵直,影响气的上升,压胸易使闭气,此二者皆不合太极拳的练气方法。涵胸是胸微微沉下,肺则向下开张,肺活量自然加大,气则沉丹田矣。拔即向上提的意思,拔背是用头将背微微提起,有了虚领顶劲,背部自然提起,使脊柱垂直,则中枢神经安定,所以,涵胸与拔背是相连的。作好虚领劲和涵胸拔背。则满身轻利矣。
(三)沉肩坠肘:沉肩垂肘与涵胸拔背都是互相关联的。肩不沉,则胸廓以上皆受束缚。坠肘也是重要的,肘不坠肘则动作迟滞,力不能长,两胁失去保护。
(四)松腰垂臀:练太极拳腰部是重要的,故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松腰就是要求腰部要轻松,使身体动作运转轻灵。因为太极拳的运动变化皆系于腰。
腰松关系着身体的下部着力,不致有头重脚轻之弊。垂臀就是臀部不能突出,突臀会造成松腰的障碍。
(五)裹裆含腚:裹是包起之意,裹裆是大腿肌肉由外面向襄面包裹,臀部不翘,肛门自然向上提,称为含腚。
(六)尾闾中正:是顶头悬的延续动作,只要顶头悬做好了,脊柱自然会正直。做到了虚领顶劲与尾合中正,就能使全身处一种兴奋状态。
(七)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就是使横膈膜下沉,成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能促使呼吸饱满,精神振奋,有利于动作顺遂。
第六、行气法
练太极拳要求练心、练气、练身、三结合。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讲“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这里所说的心,不是血肉之心而是指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近似于通常讲的“以意领气之意”,但心和意还有区别,拳谚讲的“心动意动”说明心和意之间是主从关系,心为主导,意随心动,致于以心行气的“气”也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有形的呼吸气体,一种是无形的元气。
适二种气也有关联,练拳时首先要呼吸平稳。要保持常时呼吸的次数和呼吸的深度,久之自然成为深呼吸,是练太极拳的`自然发展,而不是故意造成的。元气是人身的元阳之气,也就是“以心行氧”之气。元气充足。则人的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体格强健,年老不衰;元气消耗过多,则人精神不振,声音喑哑,体格衰弱;元气耗尽,人即危矣。
中医所谓调和气血,这个气就指的是元气,元气衰了,用药滋补就难以奏效。太极拳的特点是由动中生静,静中养心,以意行气,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练气的要求,首先是使呼吸平稳,由平稳而达到深呼吸,不可故意改变平稳的呼吸方式,用静、轻、慢、切、恒的方法练习太极拳的功架,久而久之,动作自然配合呼吸。十三势行功心解上讲的“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能呼吸自然能养元气,元气自然沉到丹田,达到增强元气的目的,自然能运到周身,也就是“气遍周身不少滞”的目的达到。以上各节都有关联,要深加体会,自然贯通,达到延年益寿,非作枝梗之末也。
【拓展延伸】
太极拳的技巧
一、松
推手时必须将两手、两臂、肩、背、胸以致整个上身的肌肉尽量的放松。在一般情况下,静止不动时放松较易,在运动过程中放松就不容易了。特别是当别人推自己,或自己用手去推别人时,要求被推的身体和推出之手仍能随时放松,就更不容易了。
然而太极拳家则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随时放松。这种放松的功夫,首先是在盘架子中练出来的。盘架子时,要求身如垂柳,随风摆动。臂如飘带,在空气中飘浮。而作用之力,全在两脚、两胯。
由两脚底的蹬拧之劲,带动两胯的拧旋,由两胯的拧旋,带动整个身体和两臂、两手的运转。两手、两臂必须毫不着力。
太极拳是一种拳脚功夫,练习者要保持上下协调,周身一致,在练习前,排空杂念,专心练习,这样才能提高太极拳境界。
拳论讲“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就是指的在这种充分放松下的轻灵功夫。徐老师讲的“一松到底”,就是指一直松到脚底。全凭脚底用功夫。
盘架子的放松,到一定程度,就开始练双人推手。先从单推手开始,接着双推手、四正推手、活步、大履等。练习这些推手时,一如对盘架子的要求。两手、两臂、肩、胸及上身,均须充分放松。全凭脚底的蹬拧劲带动两胯,以两胯带动全身。
要求双方手腕接触处的皮肤不能发生皱折。这是初学推手必须练成的轻灵功夫。没有练成这种充分放松的极轻灵的功夫。太极拳的一切功夫,将都是徒劳的。放松、是太极拳功夫的第一步,亦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
二、沾粘连随,舍己从人
沾就是与对方肢体接触,轻轻贴上。
粘就是要有一种粘着之力。好似浆糊一样,胶粘在一起而不脱开。与对方肢体接触以后,不仅轻轻贴上,而且在接触处还必须有一点粘着之力,使接触处胶粘不脱。
连就是连续,即不断之意。亦就是指这种胶粘力要连续,不能忽断忽续,不能忽大忽小,运动的路线要圆顺而不能有折角,要走弧线而不能走折线。
“毋使有缺陷处,毋使有凹凸处,毋使有断续处”。指的就是这种粘着力,这就是要“连”不能有折角,不能有大小,不能有断续。
随就是跟随。在双方肢体相互接触后的运动中,要始终跟随着对方的动而动。对方往左,则随之往左;对方往右,则随之往右;对方往上,则随之往上;对方往下,则随之往下;对方快,则随之快;对方慢,则随之慢。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指的就是“随”。
随,亦就是舍己从人之意。舍己,就是舍弃自己的主观设想,而从随对方的动向。
篇11:太极拳学习心得
太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大约1亿爱好者。走到世界很多地方,一提起中国,很多人便首先想到中国功夫,尤其是太极拳。太极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武术项目,同时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武术中,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圆柔连贯,每一招式都是绵绵不断,犹如太极图的拳术。
出于对太极拳的好奇,这学期的体育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习太极拳。我觉得太极拳是一种即神秘又普通的功夫。它的神秘在于不同的人去练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即使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打出来的感觉、效果也会不一样。太极拳重在形和意的结合,人们对太极拳的不同看法,以及打太极拳时的不同心境,就会使打出来的太极拳有不一样的感觉。而说它普通则是因为如果想要学每个人都能学会,虽说基本只能学个皮毛,但差不多都能打上一套拳,用来平时健身静心。而真正能够体会其中深意的,精通太极拳的人却屈指可数。
起初,看老师打完整的太极拳动作时,一招一式都是那么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打完之后整个人顿时感觉神清气爽,飘飘欲仙。那种感觉与天地同在,与万物为一的境界也只有在打太极拳是才能体会得到。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让我们打拳的时候董教授一直强调不要着急,要把每个动作做到位,然后再做下一个动作。同时,我也发现很多同学在打拳的时候普遍过于着急,想赶快把动作打完,而结果往往是“有其形而无其意”。而老师打拳的时候则是一步步的把动作做到位。我想这也是由于我们学生普遍焦虑浮躁,静不下心来好好做一件事,总是急于求成。学习了太极拳,能逐渐让我学会静下心来去完成一件事,而不是急于求成,事倍功半。同样,学习太极拳,只也有静下心来,慢慢地认真地去完成每个动作,才能做到打拳时“形神兼备”。
虽然只有短短一学期的时间来学习太极拳,我既没有深入地了解太极拳的博大精深,也无法仔细去研究每一个招式的意图。但我至少学会了一套拳,既有益于我强身健体,也让我对太极拳以及中华武术有了更大的兴趣与热爱。
这学期的太极拳课程已经结束了,我觉得学习了一套太极拳的打法只是其次,而从中学习到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以后做事的启示才是最重要的。同时,我也希望老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能更多地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太极拳每一招式的实际用途和功效,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太极拳每个招式的要领,而且能加深对其深刻内涵的理解,而不只是仅仅停留在动作模仿这一简单层面上。从而,使学生打出的太极拳形神兼备,以形达意。
最后,感谢董老师这一学期以来一丝不苟的辛勤教授。
篇12:太极拳口诀
太极拳口诀大全 -资料
1、预备势
第一势来并步站,眼要平视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脚向左跨步来,
预备势来开步站,收心忘事归练拳,呼吸自然内畅长,眼要平视神内含。
2、起势
两臂前搓松下肩,与肩同高变下按,右手抹眉两臂展,同时腰带右脚开。
屈膝下蹲两手起,头顶松肩手变按,右手抹眉右脚开,两手翻转抱球来。
3、揽雀尾左朋
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抱球在胸前,提起左脚再左转,胯托左腿向前迈。
重心前移蹬后脚,上下分手左朋生,面向正前眼远视,呼吸自然顶头悬。
4、揽雀尾右朋
重心后移左脚扣,重心左移两手随,腰向左转右手引,然后抱球到胸前。
腰向左转带右腿,复向右转迈右腿,重心前移弓步成,屈臂向上右朋生。
前拱后塌裆劲生,屈臂要圆易放松,意要放远内劲涌,身要平正不前倾。
捋: 重心略后臂右转,随腰右转两手翻,复向左转坐后腿,手形不变随腰转。
挤: 腰带右臂向右转,右臂外撑左手按,松圆远视要进身,外形不动内里转。
按:
重心后移两手收,头顶肩松沉下肘,左脚蹬地两手推,上身不俯要收臀。
注意前弓和后坐,头顶收臀腰放松,后坐吸气上下随,前弓呼气上下合。
5、单鞭
重心后移身法正,腰胯带动右脚扣,两手平抹向左行,与肩同高眼随行。
两手屈臂向右转,右手后伸要立掌,左手内翻到胸前,腰向左转合起手。
复向左转变勾手,右腿坐稳气下沉,后胯托起左腿迈,弓步按掌单鞭生。
6、提手上势
重心后移扣左脚,重心左移松勾手,两臂平展松两肩,腰向左转提右脚。
复向右转送右腿,脚根着地合起手,右手在前与眼平,左手合到右肘下。
7、白鹤亮翅
两手下履右靠生,双手翻转到胸前,右手收到小腹上,左手转圆到脸前。
腰向右转带左腿,复向左转向前点,左手下按右手托,上顶下松长身形。
8、左搂膝拗步
重心不动腰右转,右手向下复后转,伸臂挑腕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
重心右移左脚起,复向左转送左腿,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右掌向前推。
9、手挥琵琶势
右脚跟步复下落,右手回手到胸前,左脚略动虚步落,左手前伸琵琶成。
10、左搂膝拗步
稳住重心腰右转,右手向下往后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
腰向左转胯托腿,迈出左腿左手搂,弓步右掌向前推,弓步收臀身不俯。
11、右搂膝拗步
重心右移右手伸,左手翻转升腹前,腰带左脚向外摆,重心左移腰左转。
左腿支撑身要正,左手向下往后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右手随腰来转动。
腰向右转托右腿,松腰送腿向前迈,右手平转搂右膝,弓步左掌向前推。
12、左搂膝拗步
重心后移开右脚,左伸右收履势来,腰向右转右臂转,左转迈步搂膝成。
13、手挥琵琶
手挥琵琶又一回,跟脚落脚动左腿,进退上下合起身,眼视远方意先行。
14、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同样作,攻守坚备两手合,转换呼吸要自然,前后左右势要园。
15、进步搬拦捶
重心后移不后仰,腰带左脚向外开,两手做成履势来,眼要专注吸气来。
重心左移身左转,右手变拳收胸前,左手后伸转耳边,右转蹬腿摆右脚。
重心移到右腿来,右拳翻转收腰间,腰向左转迈左腿,左手前伸意要远。
右脚蹬地弓步生,同时进身打右拳,左手朋进不松动,脚手配合巧应用。
16、如封似闭
重心后移松右拳,左手回收右肘下,左朋右抽腰为轴,左转收臂按势生。
坐实右腿脚蹬地,弓步进身不前俯,双手前推松两肩,眼视前方意远行。
17、十字手
重心后移掌放平,左脚扣来右脚开,腰向右转两手开,左伸右摸眼右看。
重心左移收右脚,踩成马步两手落,翻转升到胸前来,十字交叉静等变。
18、抱虎归山
重心右移身法整,腰略右转扣左脚,重心回移左腿上,右脚虚点动意生。
左手向下向后转,松肩挑腕收耳旁,腰向右转迈右腿,弓步搂膝打掌成。
双手转腕履势成,挤势同前斜角用,按法同上方向变,变化方向练心灵。
19、肘底看捶
重心后移右脚扣,两手平转同单鞭,右腕上挑左手朋,左脚弧形向左落,
资料
腰向左转带右脚,左手随转变下按,右手转至正前方,左右转换腰作主。
右脚落地坐实腿,左脚随起向前落,左手上挑眼前方,右手变拳到肘下。
20、左倒撵猴
腰带右臂向后转,经腹向后挑起腕,腰向左转收耳旁,左手前伸要翻掌。
腰向左转收左腿,略向右转退左腿,重心左移推右掌,左掌收于左腰旁。
21、右倒撵猴
腰带左臂向左转,经腹向后挑左腕,腰向右转收左臂,右掌翻转要前伸。
腰向右转收右腿,略向左转退右腿,重心后移推左掌,右掌收于右腰旁。
22、左倒撵猴
左右撵猴连续做,转换折叠不停留,重心要稳身法正,上下要合不丢顶。
23、斜飞势
重心左移展左臂,挑腕屈臂到胸前,右手回收小腹前,双手抱球腰右转。
右转带起右腿来,略向左转斜后伸,脚根着地摆脚尖,左脚内扣腰右转。
右手随转到膝外,手尖与眼应同高,左手下按左胯旁,精神贯注意远方。
24、提手上势
提手上势又一回,左脚一跟两手分,重心后移右脚起,脚根着地合两臂。
25、白鹤亮翅
转身下履松腰靠,两手翻转在胸前,右转带腿再左转,上下斜分长身形。
26、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又一回,脚手转动上下随,每势都要认真做,细心体会妙无穷。
27、海底针
右脚根进上半步,落实坐腿左脚点,右手回收右耳旁,左手上升到脸前。
提顶吊裆身法正,右腿下蹲不俯身,右手下不丢顶,左手随势保平衡。
28、扇通臂
重心上升右手起,左手上升右掌内,十字交叉在面前,右胯托起左腰来。
迈出左腿弓步进,同时左掌向前推,右掌上翻收耳旁,前推后拉顶头悬。
29、翻身撇身捶
重心后移左脚扣,右手下转到腹前,左手屈臂转头前,重心左移腰右转。
迈步翻拳伸右腿,左手下按到左边,向前弓步打左掌,右拳收到右腰旁。
重心后移身不仰,左掌回收肚脐上,右拳向前冲心打,不丁不八麒麟步。
30、进步搬拦捶
进步搬撇一同上,摆脚上步身随上,打拳弓步要一致,眼视前方不前俯。
31、上步揽雀尾
重心后移作履式,腰带左脚向外摆,左手前朋腰左转,右手前引带右腿。
两手抱球在胸前,腰再右转送右腿,弓步右朋复变履,挤按随后又一回。
32、单鞭
单鞭同上又一回,左右旋转两手随,头顶下沉眼随转,势势相连意要满。
33、左右云手一
重心后移扣左脚,腰向左转左手随,重心向左伸左臂,右脚回收并步站。
勾手变掌向下转,经腹到胸升脸前,左手下转到腹前,翻转两手在正前。
34、左右云手二
右手向右要平伸,左脚横开与肩宽,右手下转到腹前,左手转上在正前。
35、左右云手三
左手左伸收右脚,并步云手又一着,连作三次意要连,折叠转换内里圆。
36、单鞭
云手变成单鞭式,右腿跟步把脚扣,右转勾手再左转,左脚迈出拉单鞭。
37、高探马
重心后移松勾手,腰向左转点左脚,左掌由外向胸收,右掌收胸向前探。
38、右分脚
屈腿右转两手分,左转迈腿斜前方,两掌向内收胸前,弓步右掌向斜探。
腰向左转带右掌,左右交叉在脸前,重心前移提右脚,右转踢脚分两掌。
39、左分脚
右脚回收右掌翻,左掌屈臂收耳前,重心下沉送右腿,右掌回收左掌探
腰向右转带左掌,左右交叉在脸前,重心右移提左脚,左右分掌踢左脚。
40、转身左蹬脚
左脚收回左掌翻,左脚前落向后摆,脚根为轴整体转,两手交叉提左脚。
眼看前方两手分,左脚前蹬重心稳,左脚收回独立站,两手内收合面前。
41、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同样做,转换变式心要静,弓步身体勿前倾,搂膝打掌腰带动。
42、右搂膝拗步
右搂膝来也同上,前弓后坐要连上,提起精神身法整,势势都要认真做。
43、进步栽捶
过渡动作同搂膝,右掌变拳收腰间,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俯身打地拳。
44、翻身撇身捶
重心后移左脚扣(腰带),左手升至左上方,右手曲臂在胸前,转身撇身同样打。
【太极拳主持词】相关文章:
1.太极拳教学计划
2.太极拳教学设计
3.打太极拳的体会
4.学打太极拳作文
10.打太极拳后心得体会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