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汇报报告>《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发布

《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发布

2023-02-08 08:34: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早点点早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发布,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发布,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发布

篇1:《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CRI &中国旅游研究院

3月- 8月,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展了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主要针对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进行调查。该调查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亚、非、欧、美、大洋洲均有选样,共获得1264份有效问卷。

一、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旅行不文明行为的认知

1.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在乱扔垃圾、闯红灯、围观起哄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最为突出

图1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整体认知

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存在差异。大洋洲受访者认为中国游客在闯红灯(38%)、插队(28%)和乱扔垃圾(28%)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较突出。

图2 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

2.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游客文明意识差和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主要因素

图3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影响因素的认知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就整体情况而言,除文明意识差和文化差异两项主要因素外,外国人认为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表1 不同国别受访者对影响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最重要因素的认知

3.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持友好欢迎态度,最关注中国游客在购物方面的形象

从总体样本情况看,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持积极欢迎态度,同时反对限制中国游客人数。从不同国家受访者的态度差异性看,阿根廷、耶路撒冷的欢迎态度最强烈,达到100%;澳门最低,仅为8%。根据调查结果,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表现出对中国游客的不欢迎态度较明显,蒙古有61%的受访者表示赞成限制中国游客数据。然而,卡塔尔、墨西哥、耶路撒冷等国受访者一致表示欢迎中国游客的到访。

图4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态度

外国人对中国人在购物情境中的行为最为关注,且认为中国游客在旅游购物中的形象认知度最高。中国向上的经济形势正受到全球关注,中国游客购买力受到期待。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在购物情境中的形象最好,其次分别为签证、娱乐、景点、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公共场所。

图5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形象关注程度

图6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在海外不同旅游情景中的形象认知

4.旅游目的地与中国游客互动关系认知情况分析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在礼仪方面与境外目的地存在较大冲突。在文化、习俗上冲突表现较为明显,在历史等其他方面的冲突不太显著。

图7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与目的地文化冲突的认知

二、外国人对中国游客目的`地选择特征的认知

1.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更关注旅游地的艺术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最关注旅游地的艺术,其次关注的是建筑、美食和风俗。

图8外国人对中国游客在海外目的地关注偏好的认知

2.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海外出游方式主要为跟团出游

大多数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主要和家人一同出游,其次是与好友出游,分别占比为44.8%和32.6%。情侣出游和独自出游情况较少。反映出中国游客海外出游时,选择多人有组织的出游方式较多。

图9 中国游客海外出游情况

3.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选择海外旅游目的地的最主要因素是景点的吸引力,对生态观光和漂流探险类旅游不太关注

图10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海外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对目的地自然风光(27%)、历史遗迹(32%)和风土人情(22%)等方面最为关注,对生态观光类(6%)和漂流探险类(4%)的旅游并不太关注。

图11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最喜欢的景点类型认知

4.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最关注当地特色文化风情、购物和拍照留念,偏好在中低档餐厅就餐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在海外旅行中最关注当地特色文化风情(26%)、购物(24%)和拍照留念(23%),较少关注小吃(14%)和放松项目(13%)。

图12 对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旅行中关注因素认知

篇2: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203月- 8月,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展了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主要针对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进行调查。该调查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亚、非、欧、美、大洋洲均有选样,共获得1264份有效问卷。

一、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旅行不文明行为的认知

1.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在乱扔垃圾、闯红灯、围观起哄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最为突出

图1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整体认知

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存在差异。大洋洲受访者认为中国游客在闯红灯(38%)、插队(28%)和乱扔垃圾(28%)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较突出。

图2 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

2.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游客文明意识差和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主要因素

图3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影响因素的认知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就整体情况而言,除文明意识差和文化差异两项主要因素外,外国人认为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表1 不同国别受访者对影响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最重要因素的认知

3.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持友好欢迎态度,最关注中国游客在购物方面的形象

从总体样本情况看,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持积极欢迎态度,同时反对限制中国游客人数。从不同国家受访者的态度差异性看,阿根廷、耶路撒冷的欢迎态度最强烈,达到100%;澳门最低,仅为8%。根据调查结果,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表现出对中国游客的不欢迎态度较明显,蒙古有61%的受访者表示赞成限制中国游客数据。然而,卡塔尔、墨西哥、耶路撒冷等国受访者一致表示欢迎中国游客的到访。

图4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态度

外国人对中国人在购物情境中的行为最为关注,且认为中国游客在旅游购物中的形象认知度最高。中国向上的经济形势正受到全球关注,中国游客购买力受到期待。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在购物情境中的形象最好,其次分别为签证、娱乐、景点、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公共场所。

图5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形象关注程度

图6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在海外不同旅游情景中的形象认知

4.旅游目的地与中国游客互动关系认知情况分析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在礼仪方面与境外目的`地存在较大冲突。在文化、习俗上冲突表现较为明显,在历史等其他方面的冲突不太显著。

图7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与目的地文化冲突的认知

二、外国人对中国游客目的地选择特征的认知

1.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更关注旅游地的艺术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最关注旅游地的艺术,其次关注的是建筑、美食和风俗。

图8外国人对中国游客在海外目的地关注偏好的认知

2.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海外出游方式主要为跟团出游

大多数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主要和家人一同出游,其次是与好友出游,分别占比为44.8%和32.6%。情侣出游和独自出游情况较少。反映出中国游客海外出游时,选择多人有组织的出游方式较多。

图9 中国游客海外出游情况

3.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选择海外旅游目的地的最主要因素是景点的吸引力,对生态观光和漂流探险类旅游不太关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10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海外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对目的地自然风光(27%)、历史遗迹(32%)和风土人情(22%)等方面最为关注,对生态观光类(6%)和漂流探险类(4%)的旅游并不太关注。

图11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最喜欢的景点类型认知

4.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最关注当地特色文化风情、购物和拍照留念,偏好在中低档餐厅就餐

外国人认为中国游客在海外旅行中最关注当地特色文化风情(26%)、购物(24%)和拍照留念(23%),较少关注小吃(14%)和放松项目(13%)。

图12 对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旅行中关注因素认知

篇3: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12月15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和中国旅游研究院在京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国家旅游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多国旅游局驻华机构代表、国内各大旅游机构代表和环球资讯广播热心听众参加了当天的发布仪式。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公民选择出境旅游,为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带来消费、就业和投资的同时,也在接受着世界各地人民对于中国游客文明行为的评价。中国游客的一言一行,既承载着国家的形象,也体现了文明程度和素质修养。此次调查对于全面真实地反映我国游客的海外形象,积极引导国民文明旅游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机关党委副书记、精神文明委副主任瞿家茂在致辞中说,以媒体和国家层面共同倡导文明出行意义重大,必将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此次发布的《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报告》调研扎实,数据全面,对中国游客在海外旅游的表现和各国机构和民众对中国游客的印象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和归纳,对提升中国游客的海外形象、向国际社会更好展示中国国民素质大有裨益。活动在向全社会倡导文明出游、传播中国人文明有礼公民形象的同时,也彰显了国际台环球资讯广播作为国家级媒体主动承担传播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正能量,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剖析和引导,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媒体担当。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夏吉宣在致辞中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主流媒体的使命和责任。环球资讯广播长期关注国际化生活题材,致力于为受众与世界的同步架设桥梁。此次对中国游客在海外出游形象的调查和提出的文明出游的倡议,正是为了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升中国公民的文明出游素质,向国际社会更好展示中国形象。

为了向全社会倡导文明出游,提升中国国民在海外的整体形象,自今年4月以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联合中国旅游研究院共同举办了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活动,就外国人对中国游客的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进行问卷调查。这项调查共涉及亚、非、欧、美、大洋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

这份报告从“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整体认知”、“不同地区受访者对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认知”、“不同国别受访者对影响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最重要因素的认知”、“外国人对中国游客在海外不同旅游情景中的形象认知”、“外国人对中国游客与目的地文化冲突的认知”、“外国人对中国游客目的地选择特征的认知”、“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最喜欢的景点类型认知”、“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海外旅行中关注因素认知”等多个层面描绘了外国民众对于中国游客的认知和印象。

报告指出,海外公众对于中国游客大多持积极欢迎的态度,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游客的购买力受到广泛期待。同时,各国民众也认为,中国游客在乱扔垃圾、闯红灯、插队、围观起哄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较为突出。调查显示,游客文明意识欠缺、文化和生活习惯差异等是造成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现象的主要因素。

报告也显示,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游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中国游客能够做到行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旅行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在享受快乐旅游的同时,越来越多高素质的中国游客广受旅游景点所在地民众的欢迎。

当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旅游研究院还联合向全社会发出了《中国公民文明出境游倡议书》,倡议“做崇尚文化的中国人”、“做优雅谦和的中国人”、“做践行环保的中国人”、“做乐善好施的中国人”,文明出游,从我做起,希望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成为国家形象的文明代言人。

篇4:《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阅读练习题

《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阅读练习题

华裔导游王先生在华盛顿的一个华人旅行社任职,干这行已有十多年,接待了很多中国来的旅游团。他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的采访时说,绝大多数中国游客的表现是好的,但确有一些人的行为举止非常不妥,最常犯的两大“毛病”,一是到处拍照,二是大声喧哗。

美国是个非常注重私人权益的国家,很多人在自家大门上写着“私人财产,不许进入”的字样。一些不明情况的中国游客,看到人家的房子或院子很漂亮,不但私自进入观赏,还四处拍照,这当然会遭到房子主人的严厉警告。即便在公开场所,中国游客也应注意哪些设施可以拍摄和录像,哪些不可以,否则可能陷入麻烦。

一些中国游客在旅游场所以及飞机、车厢、酒店和电梯等场所大声喧哗、高声说笑的行为,显得很刺眼。王先生说,有一次,他带领中国游客参观华盛顿附近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墓也位于其中。公墓管理机构要求游客保持安静,以表示对已故者的尊敬。但有两名中国游客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路高声说笑。

王先生认为,个别中国游客的行为固然是陋习,但更多的是出于无知。如美国公共场所的自动传输带扶手电梯,一般是站着不走动的在右边,左边则保持畅通,以便他人走动快速通过,但很多中国游客不知道这一点,喜欢并排站立,堵住通道,这在美国人看来很没有教养。

说起中国游客在国外不受“待见”的地方,似乎许多人都能举出一大堆: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爱护宾馆里的公共设施,甚至自助餐时间夹带食品出餐厅等等。

法国文华旅行社副总经理李晓彤女士在谈到这些情况时却认为,中国游客确实存在一些素质问题,但不是普遍现象。总的来看,中国游客整体素质正逐步提高。近十年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组成、旅游方式以及举止态度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中国人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可能一时难以改变。在欧洲的各种旅游项目中,“荷比卢德法五国四日游”是一条常年开设、很受欢迎的旅行线路,报团走这条线路的游客很多。就在这条线路上的一些旅馆中,早餐时间会专门划定一个区域,用中文写着:“中国游客用餐区”。这些字确实让中国人不舒服。可中国游客吃饭时说话声音总是很大,影响到同时进餐的其他顾客。这其实是生活习惯差异的一种表现,中国人一边吃饭一边和同伴旁若无人地聊天在中国司空见惯,但对于习惯了安静吃饭的西方人来说,就无法接受。

至于将自助餐食品带出餐厅的情况,李女士说,现在已经很少发生这种情况。不过,随地吐痰确实是一部分中国游客存在的陋习。如果在国外随地吐痰,肯定会招致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这种无言的批评让一些中国人脸红。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现象,还需要中国游客整体质量的提升。

马来西亚华人旅游公会会长蔡伍向本报记者表示,作为最早向中国大陆开放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马来西亚并没有觉得中国游客有“另类”行为。部分中国游客素质确实有待提高,但总的来看,中国游客在当地并没有造成“文化震荡”。马来西亚的华文和英文报纸也很少报道中国游客的一些不文明举止等。

在马来西亚,记者也很少看到专门用中文提醒游客注意文明礼仪的'牌子。但也有少数出租车里有类似“不要乱扔垃圾”字样的中文提示语。

不过,蔡伍也指出,有的中国游客身着睡衣、短裤和大背心在星级酒店大厅里走来走去,这不太符合当地礼仪。从四季分明的中国来到终年一夏的马来西亚,难免会觉得热。但是马来西亚公共场所的冷气开得很足,室内外温差很大,如果游客在酒店内穿着“短打扮”常常会感冒。这不仅是礼貌,也关系到游客的健康。(摘自10月08日《国际先驱早报》)

1.为调查海外中国人的形象,本文选定哪几个地点展开了调查?调查结论是什么?(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用序数划分层次的,请你把序数换成小标题。(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中国人出境游的目的国很多,选文调查的国家缺乏代表性,因此调查结论不能令人信服。你的看法是什么?针对国人出境游的不文明行为,有人认为这只是极少数人所为,并不代表国人的整体素质,无需大惊小怪。你的看法是什么?(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5: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

近日,《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XX“一带一路”版》发布。调查显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前景广阔,企业海外形象总体较好,“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受访   民众普遍看好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大多数受访 民众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将给本国经济带来好处。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局长、新闻中心主任卢卫东表示,截至XX年底,共有107家中央企业在境外设立了8515家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建议中央企业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提升质量信用品牌服务,重视、塑造和展示良好的企业海外形象。

报告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公共关系、本土化、透明度和合规性方面的表现给予了认可。其中,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三个与中国经贸往来较多的周边国家受访 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评价最高。

中国企业形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海外受访者不清楚中国企业在本国的表现;而在新加坡、土耳其、荷兰、意大利等国,对中国企业形象的整体认可度偏低,特别是对中国企业在环境保护、危机事件处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表现仍有不少质疑声音。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相关国家中,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总体评价最高,分别有69.5%和65%受访者认可中国企业表现。土耳其和荷兰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认可度略低。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中,印度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总体评价最高,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埃及和意大利受访者评价相比印度略低,评价最低的`是新加坡。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各子维度中,基础设施建设获得的好评度较高,而环境保护得分相对较低。此外,受访者普遍认可中国企业在维护企业形象方面的表现,认为企业在建立长期公关机制方面仍需努力。

在针对中国企业本土化表现的调查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企业在品牌本土化方面有较高的评价,但对雇佣本地员工和采购本地原材料方面评价较低。

本次调查范围为“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相关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土耳其、荷兰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包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意大利等,每个国家样本不少于100人,共计1493人。

篇6: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

近日,《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XX“一带一路”版》发布。调查显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前景广阔,企业海外形象总体较好,“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受访民众普遍看好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大多数受访民众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将给本国经济带来好处。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局长、新闻中心主任卢卫东表示,截至XX年底,共有107家中央企业在境外设立了8515家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建议中央企业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提升质量信用品牌服务,重视、塑造和展示良好的企业海外形象。

报告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公共关系、本土化、透明度和合规性方面的表现给予了认可。其中,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三个与中国经贸往来较多的周边国家受访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评价最高。

中国企业形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海外受访者不清楚中国企业在本国的表现;而在新加坡、土耳其、荷兰、意大利等国,对中国企业形象的.整体认可度偏低,特别是对中国企业在环境保护、危机事件处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表现仍有不少质疑声音。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相关国家中,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总体评价最高,分别有69.5%和65%受访者认可中国企业表现。土耳其和荷兰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认可度略低。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中,印度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总体评价最高,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埃及和意大利受访者评价相比印度略低,评价最低的是新加坡。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各子维度中,基础设施建设获得的好评度较高,而环境保护得分相对较低。此外,受访者普遍认可中国企业在维护企业形象方面的表现,认为企业在建立长期公关机制方面仍需努力。

在针对中国企业本土化表现的调查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企业在品牌本土化方面有较高的评价,但对雇佣本地员工和采购本地原材料方面评价较低。

本次调查范围为“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相关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土耳其、荷兰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包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意大利等,每个国家样本不少于100人,共计1493人。

篇7: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一带一路”版》在2015(第三届)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上发布,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报道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实、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于运全、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院长冯晞共同发布了该项报告,并对报告进行了分项专业解读。

总体调查显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前景广阔,企业海外形象总体较好。

“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受访民众普遍看好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大多数受访民众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将给本国经济带来好处;

有超过一半的“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公共关系、本土化、透明度和合规性方面的表现给予了认可。其中,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三个与中国经贸往来较多的周边国家受访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评价最高。

但同时,中国企业形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调查显示平均有三分之一的海外受访者不清楚中国企业在本国的表现;

在新加坡、土耳其、荷兰、意大利等国,对中国企业形象的整体认可度偏低,特别是对中国企业在环境保护、危机事件处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表现仍有不少质疑声音;

中国需要着力做好企业形象的媒体传播工作,在海外民众较为认可本国媒体对中国企业报道的.基础上,通过媒体多展示中国企业在本国的贡献,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可以改善海外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认知。

为全面客观了解海外民众对中国企业的看法,在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亚太地区)基础上,中国报道社联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和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实施了“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工作。调查旨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摸底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整体形象,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海外拓展以及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建议。

本次调查范围为“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根据研究的需要,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相关国家5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土耳其、荷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7个: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意大利。调查由GMO E-Lab Marketing Research实施,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调查样本从GMO全球样本库中筛选。选择标准为对中国企业有一定了解的18-55岁当地居民。每个国家样本不少于100人,共计1493人。

篇8: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

〖打印文章 - 下载本文〗〖唐诗三百首 - 在线字典〗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XX“一带一路”版》发布。调查显示,中国企业“走出去”前景广阔,企业海外形象总体较好,“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受访民众普遍看好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大多数受访民众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将给本国经济带来好处。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局长、新闻中心主任卢卫东表示,截至XX年底,共有107家中央企业在境外设立了8515家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建议中央企业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提升质量信用品牌服务,重视、塑造和展示良好的企业海外形象。

报告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受访者对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公共关系、本土化、透明度和合规性方面的表现给予了认可。其中,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三个与中国经贸往来较多的周边国家受访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评价最高。

中国企业形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海外受访者不清楚中国企业在本国的表现;而在新加坡、土耳其、荷兰、意大利等国,对中国企业形象的整体认可度偏低,特别是对中国企业在环境保护、危机事件处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表现仍有不少质疑声音。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相关国家中,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总体评价最高,分别有69.5%和65%受访者认可中国企业表现。土耳其和荷兰受访者对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认可度略低。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中,印度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总体评价最高,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埃及和意大利受访者评价相比印度略低,评价最低的是新加坡。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各子维度中,基础设施建设获得的好评度较高,而环境保护得分相对较低。此外,受访者普遍认可中国企业在维护企业形象方面的表现,认为企业在建立长期公关机制方面仍需努力。

在针对中国企业本土化表现的调查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企业在品牌本土化方面有较高的评价,但对雇佣本地员工和采购本地原材料方面评价较低。

本次调查范围为“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相关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土耳其、荷兰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包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意大利等,每个国家样本不少于100人,共计1493人。

篇9:浙江全球媒体形象报告发布

浙江全球媒体形象报告发布

提起浙江,你想到了什么?是西子湖畔白娘子、许仙的千古佳话,还是马云、阿里等关键词串起来的浙江神话?

刚刚刷爆各国“朋友圈”的G20杭州峰会,让浙江和杭州更为世界所知。全球媒体舆论场上的浙江,是什么样的形象?

日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凯迪数据研究中心新鲜出炉的《浙江全球媒体形象报告》(1月-6月)显示,G20的成功举办,让杭州在全球媒体中的关注度迅速超越了对外贸易发达的温州。

5000 世界名记云集杭州G20让浙江更具国际范儿

刚刚圆满落幕的G20杭州峰会,向世界展现了杭州及浙江的风采,这场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中,吸引约70个国家近5000名记者采访报道。

这让G20峰会及其主办地浙江杭州,引爆全球媒体关注。数据显示,媒体对G20的报道是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步增加的,从201月到年9月,报道次数从345次增加到4473次,增幅巨大,也显示这一盛会对浙江提升国际地位和知名度起到了极好的正面作用。

数据显示,最关注G20的国际媒体和港澳台媒体分别是南华早报、中时电子报、东森新闻云,报道量分别为357篇、301篇和297篇。而美国媒体中,彭博社、美国商业资讯网、华尔街日报对G20非常关注,报道量分别达到122篇、117篇、109篇。

凯迪数据研究中心主编张鹏介绍说:“在《报告》的数据采集周期内,温州凭借蓬勃的对外贸易,一度获得比杭州更高的外媒关注度,而进入2016年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外媒对杭州的关注,迅速超过温州。这都是G20峰会的功劳。”

杭州、温州是城市热词 改革、服务最受媒体关注

而从媒体报道的数据分析,浙江的地方决策者形象是稳健积极的,与决策者有关的高频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和城市层面的,比如杭州(40507次)、温州(17334次)、小镇(13689次)、改革11513(次)、服务(13220次)。这些词语较多在媒体出现,反映决策者对于解决具体问题、民生问题以及改革有着非常高的紧迫性。

另外一类词是企业层面的,比如企业(27015次)、创新(22612次)、产业(16288次)、互联网(13107次)、创业(12901次),反映决策者在关注企业问题时既考虑到本地的优势(互联网),又对普遍关注的领域有聚焦(创新、创业)。

舟山、杭州等浙江城市都是宜居城市,浙江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深受媒体关注,全球媒体舆论场上,“美丽”、“安全”、“积极”和“良好”是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城市的高频词,均位于前五位。

“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我们从媒体舆论场上抓到的浙江相关数据,的`确都是很正面和积极的,这也和客观事实相吻合。”凯迪数据研究中心主编张鹏告诉笔者。

在数据采集时段,美国媒体对浙江的关注度呈现逐级上升的趋势。除了美国外,与浙江经济联系紧密的发达国家媒体,对浙江关注度同样很高,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紧随其后,数据分别是814次、696次、472次和438次。

在凯迪数据研究中心主编张鹏的观察中,家底雄厚、经济外向是美欧日媒体长期高度关注浙江的原因,“只有一句话:合作机会多,资金量大,各种创新经济形式层出不穷。”

权威数据显示,浙江的GDP已经高达42886亿元。从20到20,浙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30971元增长到43714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437元增长到28661元。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浙江的数据遥遥领先。

这也让身处太平洋彼岸、欧亚大陆另一端的美欧媒体名编辑、名记者们盯着这个土地面积只有10.18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省份,不停挖掘浙江的故事。

淘宝让浙江更火?这家日本娱乐新闻网站数百次提了浙江

虽然美国媒体很关注浙江,在报道总量上很庞大,但是从单个媒体来看,在数据采集时段,对浙江关注最多的媒体是日本的ModelPress网站,该网站在数据采集时段对浙江的报道为206次,真是万万没想到吧?

相关资料显示,这家网站是日本的一家致力于女性时尚话题的新闻站点,娱乐新闻、时尚报导、艺人明星资料和生活风格于一体的资讯网站,主要面向女性读者,是日本最大的女性娱乐新闻网站之一,原因不知是淘宝魅力大还是横店影响大。

至于国内媒体对浙江的报道,主要的媒体都来自于北京、广东、上海,在数据采集时段内,京粤沪媒体对浙江的报道次数分别高达325950次、49336次、27198次。一方面当然是这些地方本身在经济上就和浙江属于同一体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京粤沪的媒体比较发达,对资讯、新闻的获取、传播和制作更为敏锐、快捷。

篇10: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29日在京发布。本次调查报告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华通明略和Lightspeed GMI联合开展,首次覆盖了G20中19个成员国(欧盟除外)。调查的主要发现有:中国整体形象稳定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二;海外受访者最为期待中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广受好评,高铁被认为是最突出科技成就;海外受访者来华意愿上升,北京、上海、香港成为首选城市。

中国国家形象稳中有升,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在所有国家中位居第二。

中国整体印象得分为6.2分(总分为10分),比2014年提升了0.3分。其中,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6.9分)比发达国家(5.5分)明显更为积极。相比年长群体,海外年轻人(18-35岁)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更高,整体印象更好,对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的看法也更为乐观。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占据首位,中国位居第二,其后依次是俄罗斯、英国和德国。

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成为中国最突出的国家形象。

在海外受访者的印象中,中国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形象最为突出,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比例达到43%,其中发展中国家的选择比例更是高达54%。全球受访者对中国国民的印象普遍是正面积极的,勤劳敬业成为最突出的中国国民形象。

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二,海外受访者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形势。

受访民众普遍认可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形势持乐观态度。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经济影响力将会持续增长。

中国产品海外形象有所改善,尤其是售后服务方面进步显著。

质量问题依然是阻碍中国品牌海外发展的重要因素,占到60%的比重。但相比2014年,海外受访者在食品安全、售后服务和价格方面的不满意度分别下降了6%、13%和9%,中国产品在售后服务方面的进步尤为明显。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广受好评,中国高铁被认为是最突出科技成就。

61%的海外受访者对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表示认可,甚至超过了中国受访者的评价(57%)。半数的海外受访者对我国2015年科技成就有所了解,其中,认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到21%。

中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备受期待。

在今后的全球治理中,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国可以在经济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64%),其次是科技领域(58%)。

海外受访者来华意愿上升,北京、上海、香港成为首选城市。

2015年海外受访者中,未来三年内有计划来中国学习、工作或旅游的比例占到31%,高于2014年的26%。计划访问地区中,最受青睐的中国城市前三位依次是北京(48%)、上海(30%)和香港(23%)。

据悉,由国家级专业智库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和全球著名调查咨询公司华通明略共同打造的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自2011年起连续开展针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研究及成果发布,是国内首个定期发布大型中国国家形象调研报告的自主调研平台,目前已逐渐形成中国国家形象自主调研品牌,有助于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提供更富有针对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发布】相关文章:

1.中国游客文明调查报告

2.浅谈全球意识调查报告

3.全球城市空气污染调查报告

4.上海绿洲发布《社区水体调查报告》

5.“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发布

6.中消协发布旅游服务再体验调查报告

7.全球知名企业高管畅谈企业海外并购中的文化冲突

8.海外国际商务礼仪

9.海外简历证明

10.海外员工慰问信

下载word文档
《《中国游客海外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发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