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小写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报告,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环境教育在中学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依据有关环境教育的要求对荆门市掇刀中学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环境知识(学生对有关环境问题以及人类在环境中的重大责任和作用的了解)
2、学生的环境意识(学生对整个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
3、学生对环境的态度(学生认识环境的社会价值,关心环境状况,以及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动机)
4、学生在环境活动中的参与(帮助学生对环境问题产生一种责任感和迫切感,以便保证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调查内容
环境教育展现的是一种新的文化思潮,这种新的文化思潮就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在这次设计问卷内容时,我们从不同角度对环境进行分析和理解,调查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1)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环保意识水平;
(3)对现行环境教育课程的看法;
(4)学生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在出题形式方面,问卷中除设计有较全面反映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选择题外,还留有空栏让学生填写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三、调查方法及对象
1、方法: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采用不记名调查的方法,由学生独立回答一份内容丰富的环境意识调查问卷。
2、参加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2份,收回答卷332份,收回率为100%,95%的学生对问卷进行了认真填写。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和归纳,反映出以下现状:
1、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每星期都观看“空气质量周报”的学生占7%,偶尔看的占21%,不看的占62%,想看但不知道哪里能够看到的占10%;
在回答“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94%的学生选择的是“爱惜每一个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动植物和睦相处”、“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6%的学生选择“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86%的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了解环境保护知识,其次是通过报纸、广播、社会宣传活动,认为通过课堂教育了解环境知识的却只占29%;
2、环保意识水平;
97%的学生已认识到环境保护是一件很紧迫的事,并表示必须从自己、从现在、从每一个人做起;还有3%的学生则认为“应先把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再谈环境保护”,而没有学生选择另外两个答案,即“其实我们的环境还没到非要刻意去保护的地步”、“确实很紧迫,但那是国家的事”;
当看到大街上有人乱丢冰棍纸、空易拉罐、废纸时,选择各种做法的学生的比例为:虽然觉得很不好,但也不好意思出来劝阻83% 认为“只要自己不乱丢就行了”11%当场站出来劝阻3%因为自己也常这样做,所以觉得很正常3%;
对于“是否注意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四季交替带来的动植物和景观的变化”,调查结果显示各种选项的比例为:只是偶尔注意一下54%很注意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从中体会到无穷乐趣19%反正就是那些东西,没什么可看的11% 觉得“学习任务重,而没时间关心“16%;
55%的学生认为自己父母的环保意识还可以,但做得并不多,31%的学生认为家长的环保意识很强,并事事以身作则,认为父母环保意识不强的占14%;
对于再生纸的使用,57%的学生认为用不用都行,26%的学生表示价格高也一定用,另有17%的学生认为再生纸质地粗糙而不想用;
在“为解决垃圾问题应提倡哪些做法”题目中,89%的学生能够将正确的做法全部选择出来,如“进行垃圾减量化处理”、“垃圾分类回收”、“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等,另外11%的学生没有将正确答案全部选择出来,对“少到不给塑料袋的商店购物”、“过度包装”认识不足;
因为完成调查问卷前,观看了录像片“多样化的资源”,因此在选择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时,100%的学生都能挑选出正确的做法;
对于家庭垃圾的处理问题,选择各种做法的学生的比例为:
很希望知道一些有关垃圾回收、处理方面的知识56%只偶尔想到过大量的生活垃圾如何处理的问题26% 曾主动或协助父母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并尽量使家里的物品充分利用后再扔掉11% 从未想过这些垃圾的去向8%
3、对现行环境教育课程的看法:
65%的学生认为虽然各门课程都渗透了环境教育,但应该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55%的学生认为还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并提出了建议,如应使教学形式更灵活多样,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多组织一些参观访问,举办演讲会,自编自演环保题材的小话剧、小品等,而不希望通过“老师讲、学生听”这种陈旧的方式学习环境知识;85%的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参观污水、垃圾处理过程、观看环保录像片、社区绿地保护行动表示感兴趣,而希望参加节水节电宣传活动、环保教育讲座的.学生则仅占15%。除此之外,学生们还提出了一些其它活动建议,如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活动、植树、减少包装活动、举办知识竞赛等。
4、学生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
通过让学生自由填写“你最想了解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可以知道学生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问题及白色污染的解决办法。
有70%以上的学生提到了垃圾问题。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大部分学生已懂得了垃圾分类回收对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的重要意义,有的学生则很关心垃圾分类回收何时才能普及到全国范围,以及“白色污染何时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这样的问题;但也有14%的学生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说明他们虽然从各种途径知道了“垃圾分类回收”的说法,但对其具体内容、实行办法却并不清楚;有的学生提出了垃圾处理上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废旧电池能变成新的吗”、“为什么超薄塑料袋仍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再次生产的东西是否很脏,像纸张”等;43%的学生想了解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废物的处理流程,以及“成堆的垃圾将变成什么”;还有一名学生提到“自由市场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由于小商贩素质差和管理不善而造成垃圾遍地、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如何解决”;
(2)大气、水的污染问题
大气和水也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且切身感受较强的问题,所以63%的学生提到了这两个问题。诸如“如果河水被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还能再变清吗”、“饮用水还能让人类使用多长时间”等,这些由于环境的恶化而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学生们产生出各种疑问和对环境的忧虑。
(3)地球环境问题
由于现在学校对环境教育进一步重视,以及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因此学生对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24%的学生想了解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危害力度”、“地球的命运与环保的关系”、“人类如何与动植物和睦相处”、“如何保护地球有限的资源”等,可见学生们希望了解的环境问题更加深入具体。
(4)中国的环保现状
有20%的学生提到了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如“中国的环保何时能赶上发达国家”、“中国的环保工作者在如何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等,从提出问题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已不止满足于了解一些环保基础知识,而是希望更深入、具体地了解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并表达了希望我国的环境问题得到尽快解决的迫切心情。
(5)环境教育
有10%的学生从不同方面谈到了环境教育,大多是希望和建议,在学校教育方面,在前面已提到,希望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和活动形式更灵活多样;在社会环境教育和宣传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不要只在学校宣传,应该面向社会,让更多的人去关心、爱护我们的地球”、“在我国国民素质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以在社区内组建‘红领巾环保小队’、‘共青团环保检察小队’等,同时还要开展一些环保宣传,以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学校环境教育的形式应再灵活多样一些,希望多组织一些参观、实践活动”等。
在观看完录像片后,有的学生们注意到这是一部德国译制片,因此询问“为什么不播放中国人制作的环保录像片?”,并表示希望能够看到同样具有较强教育意义且生动有趣的我们自己制作的环保题材影片。
五、调查结论
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虽然只在一所中学进行,但具有以点代面的效果。掇刀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又即将迎接“省示范高中”验收,因此,学生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水平。调查结果也确实反映出学生普遍环境意识水平较高的现状。但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中,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的得分高于环境教育参与态度的得分,表现出“知”与“行”有些脱节。特别是“行”,在四个部分中是最低的,令人担忧。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通过学校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类环境保护活动的宣传灌输和成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可以自觉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意识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思想。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学生们积极关心生存环境的环境质量,小到自己生活的社区、城市,大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
篇2: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环保”已成为一个全球的热点。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因此,在学校中开设环境教育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环境教育把重点放在环境科学知识的灌输和传授上,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价值观和行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过去以传授和灌输为主的教育现状引起的。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授其实只是环境教育的一小部分。当前,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将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发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将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首要任务。因而学校的环境教育也应从传统的环境教育向新时期的环境教育转变,同时把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行为提上环境教育的日程,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经验也证明,环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青少年由受环境教育影响产生的行为认知和价值取向。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环境教育在中学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依据有关环境教育的要求对荆门市掇刀中学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环境知识(学生对有关环境问题以及人类在环境中的重大责任和作用的了解)
2、学生的环境意识(学生对整个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
3、学生对环境的态度(学生认识环境的社会价值,关心环境状况,以及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动机)
4、学生在环境活动中的参与(帮助学生对环境问题产生一种责任感和迫切感,以便保证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调查内容
环境教育展现的是一种新的文化思潮,这种新的文化思潮就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在这次设计问卷内容时,我们从不同角度对环境进行分析和理解,调查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1)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环保意识水平;
(3)对现行环境教育课程的看法;
(4)学生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在出题形式方面,问卷中除设计有较全面反映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选择题外,还留有空栏让学生填写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三、调查方法及对象
1、方法: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采用不记名调查的方法,由学生独立回答一份内容丰富的环境意识调查问卷。
2、参加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2份,收回答卷332份,收回率为100%,95%的学生对问卷进行了认真填写。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和归纳,反映出以下现状:
1、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每星期都观看“空气质量周报”的学生占7%,偶尔看的占21%,不看的占62%,想看但不知道哪里能够看到的占10%;
在回答“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94%的学生选择的是“爱惜每一个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动植物和睦相处”、“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6%的学生选择“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86%的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了解环境保护知识,其次是通过报纸、广播、社会宣传活动,认为通过课堂教育了解环境知识的却只占29%;
2、环保意识水平;
97%的学生已认识到环境保护是一件很紧迫的事,并表示必须从自己、从现在、从每一个人做起;还有3%的学生则认为“应先把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再谈环境保护”,而没有学生选择另外两个答案,即“其实我们的环境还没到非要刻意去保护的地步”、“确实很紧迫,但那是国家的事”;
当看到大街上有人乱丢冰棍纸、空易拉罐、废纸时,选择各种做法的学生的比例为:虽然觉得很不好,但也不好意思出来劝阻 83% 认为“只要自己不乱丢就行了” 11% 当场站出来劝阻 3% 因为自己也常这样做,所以觉得很正常 3%;
对于“是否注意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四季交替带来的动植物和景观的变化”,调查结果显示各种选项的比例为:只是偶尔注意一下 54% 很注意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从中体会到无穷乐趣 19% 反正就是那些东西,没什么可看的 11% 觉得“学习任务重,而没时间关心”16%;
55%的学生认为自己父母的环保意识还可以,但做得并不多,31%的学生认为家长的环保意识很强,并事事以身作则,认为父母环保意识不强的占14%;
对于再生纸的使用,57%的'学生认为用不用都行,26%的学生表示价格高也一定用,另有17%的学生认为再生纸质地粗糙而不想用;
在“为解决垃圾问题应提倡哪些做法”题目中,89%的学生能够将正确的做法全部选择出来,如“进行垃圾减量化处理”、“垃圾分类回收”、“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等,另外11%的学生没有将正确答案全部选择出来,对“少到不给塑料袋的商店购物”、“过度包装”认识不足;
因为完成调查问卷前,观看了录像片“多样化的资源”,因此在选择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时,100%的学生都能挑选出正确的做法;
对于家庭垃圾的处理问题,选择各种做法的学生的比例为:
很希望知道一些有关垃圾回收、处理方面的知识 56% 只偶尔想到过大量的生活垃圾如何处理的问题 26% 曾主动或协助父母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并尽量使家里的物品充分利用后再扔掉 11% 从未想过这些垃圾的去向 8%
3、对现行环境教育课程的看法:
65%的学生认为虽然各门课程都渗透了环境教育,但应该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55%的学生认为还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并提出了建议,如应使教学形式更灵活多样,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多组织一些参观访问,举办演讲会,自编自演环保题材的小话剧、小品等,而不希望通过“老师讲、学生听”这种陈旧的方式学习环境知识;85%的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参观污水、垃圾处理过程、观看环保录像片、社区绿地保护行动表示感兴趣,而希望参加节水节电宣传活动、环保教育讲座的学生则仅占15%。除此之外,学生们还提出了一些其它活动建议,如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活动、植树、减少包装活动、举办知识竞赛等。
4、学生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
通过让学生自由填写“你最想了解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可以知道学生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问题及白色污染的解决办法。
有70%以上的学生提到了垃圾问题。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大部分学生已懂得了垃圾分类回收对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的重要意义,有的学生则很关心垃圾分类回收何时才能普及到全国范围,以及“白色污染何时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这样的问题;但也有14%的学生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说明他们虽然从各种途径知道了“垃圾分类回收”的说法,但对其具体内容、实行办法却并不清楚;有的学生提出了垃圾处理上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废旧电池能变成新的吗”、“为什么超薄塑料袋仍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再次生产的东西是否很脏,像纸张”等;43%的学生想了解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废物的处理流程,以及“成堆的垃圾将变成什么”;还有一名学生提到“自由市场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由于小商贩素质差和管理不善而造成垃圾遍地、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如何解决”;
(2) 大气、水的污染问题
大气和水也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且切身感受较强的问题,所以63%的学生提到了这两个问题。诸如“如果河水被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还能再变清吗”、 “饮用水还能让人类使用多长时间”等,这些由于环境的恶化而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学生们产生出各种疑问和对环境的忧虑。
(3) 地球环境问题
由于现在学校对环境教育进一步重视,以及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因此学生对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24%的学生想了解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危害力度”、“地球的命运与环保的关系”、“人类如何与动植物和睦相处”、“如何保护地球有限的资源”等,可见学生们希望了解的环境问题更加深入具体。
(4) 中国的环保现状
有20%的学生提到了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如“中国的环保何时能赶上发达国家”、“中国的环保工作者在如何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等,从提出问题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已不止满足于了解一些环保基础知识,而是希望更深入、具体地了解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并表达了希望我国的环境问题得到尽快解决的迫切心情。
(5) 环境教育
有10%的学生从不同方面谈到了环境教育,大多是希望和建议,在学校教育方面,在前面已提到,希望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和活动形式更灵活多样;在社会环境教育和宣传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不要只在学校宣传,应该面向社会,让更多的人去关心、爱护我们的地球”、“在我国国民素质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以在社区内组建‘红领巾环保小队’、‘共青团环保检察小队’等,同时还要开展一些环保宣传,以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学校环境教育的形式应再灵活多样一些,希望多组织一些参观、实践活动”等。
在观看完录像片后,有的学生们注意到这是一部德国译制片,因此询问“为什么不播放中国人制作的环保录像片?”,并表示希望能够看到同样具有较强教育意义且生动有趣的我们自己制作的环保题材影片。
五、调查结论
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虽然只在一所中学进行,但具有以点代面的效果。掇刀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又即将迎接“省示范高中”验收,因此,学生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水平。调查结果也确实反映出学生普遍环境意识水平较高的现状。但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中,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的得分高于环境教育参与态度的得分,表现出“知”与“行”有些脱节。特别是“行”,在四个部分中是最低的,令人担忧。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通过学校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类环境保护活动的宣传灌输和成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可以自觉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意识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思想。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学生们积极关心生存环境的环境质量,小到自己生活的社区、城市,大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
篇3: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课题研究目的:分析我校学生环保意识所存在的不良现象及形成和影响。
课题研究意义:我们作为该校学生,我们将针对我校中学生环保意识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为学校想方设法地提出建议从而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课题研究步骤
⑴1月22日 确定研究和课题
⑵1月23日 小组讨论分工
⑶1月24日 进行问卷调查
⑷1月25~26日 资料及有关数据整理
⑸1月26~27日 分析原因并讨论总结
⑹2月6日~2月11日 撰写结题报告
(一)数据统计
序号总人数调查问卷问题答案选项所选人数所占比例200人
1)你觉得我们该不该讲究环保
a、应该 b、不应该 c、无所谓
a、67人 b、60人 c、73人
a、33.5% b、30% c、27.5%
2)你看到地上有杂物,你会主动捡起来吗?
a、会 b、不会 c、有时会
a、50人 b、89人 c、61人
a、25% b、44.5% c、30.5%
3)在生活当中你是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
a、经常 b、没有看到 c、偶尔
a、91 b、20 c、89
a、45.5% b、10% c、44.5%
4)你有向别人宣传过环保意识吗?
a、有 b、没有 c、没必要
a、31 b、68 c、101
a、15.5% b、34% c、50.5%
5)你使用电池是否回收?
a、是 b、否
a、69人 b、131人
a、34.5 b、65.5
6)你吃的零食,你经常会丢到垃圾筒里吗?
a、经常 b、不会
a、101 b、69
a、50.5% b、49.5%
7)你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吗?
a、有 b、没有
a、120人 b、80人
a、60% b、40%
8)你买东西是否经常用塑料袋。
a、是 b、不是 c、偶尔
a、111人 b、43人 c、46人
a、55.5% b、21.5% c、33%
9)你是不是乱扔塑料袋。
a、是 b、不是
a、75人 b、125人
a、37.5% b、62.5%
10)你知道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吗?
a、知道 b、不知道
a、164人 b、36人
a、82% b、18%
11)你经常使用一次性饭盒吗?
a、是 b 、不是 c 、偶尔
a、111人 b、43人 c、46人
a、55.5% b、21.5% c、33%
(二)调查结果分析并提出建议
调查结果分析:在这次调查中,我校同学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你觉得我们该不该讲究环保?竟然有36.5%的同学认为讲不讲究都无所谓,这说明了这部分的同学存在一些习惯上没有讲究环保。
问题二:当问同学你看到地上有杂物你会主动捡起来吗?可有44.5%的同学看到地上有乱丢的杂物也不会去捡起来。这又说明了他们根本不会以身作则去提倡环保。
问题三:在生活当中你是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而这个问题在调查中,有45%的同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这一现象体现学生生活环境中没有人去提倡环保,反而是让学生看到乱丢垃圾的现象。
问题四:有55.5%的同学买东西经常使用塑料袋,而且有37.5%的同学是用了之后就乱扔,但有82%的同学知道,塑料袋对环境有影响,但就是不自觉处理好塑料袋。
问题五:你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吗?有60%的学生有随地吐痰的习惯,这反映了这些学生不讲究卫生,根本不理会什么是环保。
以上所反映的这些问题不容乐观,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所以在这里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通过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制定校规来规范学生的环保意识多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2)我校应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的良好作风,努力营造这种氛围,并制定校规来严格管理。
普及并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应从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始,现在的中学生将是下一世纪的主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何,即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认识,对环境科学的掌握情况都有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目前,我国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是一家几代人的中心,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首先,普及并加强中学生环保意识,教育再通过他们对家庭的辐射作用,然后在社会上达到普及大众环保意识,这应该是一条途径。当今世界已进入高科技时代,已形成了高科技竞争的格局。环境科学领域的高科技竞争也日趋激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必定在竞争中失利。
所以,我呼吁我们全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学生们去掌握、去宣传学到的环保知识,并身体力行去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这样当学生们又把学到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去,带到家里去,带到社会上去,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得到普及,所有的人都能自觉去保护环境,那将是我们国家,民族之大幸。
作为21世纪的我们,环境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把自己投身于社会中,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带着一个好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天。
我相信,新一代的我们,一定会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你的一个弯腰会让我们的祖国变的美丽,你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会让别人对你投来敬仰的眼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愿意去做,相信自己,不是多余的。
在未来的世界里,我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创美好家园,努力吧!加油吧!
篇4:中学生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中学生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班级:高一(1)班
组长:林智
组员:林义 林谋 林师越 范高翔 梁远 林余
组员分工:(1)林谋和林师越同学负责查资料
(2)范高翔和梁远负同学责调查问卷
(3)由林义同学负责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4)各组员写心得体会
(5)最后由林智同学总结和写心得体会
指导老师:王奋
课题研究目的:分析我校学生环保意识所存在的不良现象及形成和影响
课题研究意义:我们作为该校学生,我们将针对我校中学生环保意识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为学校想方设法地提出建议,从而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课题研究步骤:
(1)11月2日 确定研究和课题
(2)11月3日 小组讨论分工
(3)11月5日 进行调查问卷
(4)11月7日-12日 资料及有关数据整理
(5)11月13日-19日 分析原因并讨论总结
(6)11月20日-12月8日 撰写结题报告
(一)数据统计
序号
总人数
调查问卷问题
答案选项
所选人数
所占比例
1
200
你觉得我们该不该讲究环保。
A应该 B不应该 C无所谓
A67人B60人C73人
A33.506.5%
2
200
你看到地上有杂物,你会主动捡起来吗?
A会 B不会 C有时会
A50人B89人C61人
A254.50.5%
3
200
在生活当中你是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
A经常 B没有看到 C偶尔看到
A91人B20人C89人
A45.5±4.54.5%
4
200
你有向别人宣传过环保意识吗?
A有 B没有 C没必要
A31人B68人C101人
A15.540.5%
5
200
你使用电池是否回收?
A否 B是
A131人B69人
A65.54.5%
6
200
你吃的零食,你经常会丢到垃圾筒里吗?
A经常B不会
A101人B69人
A50.59.5%
7
200
你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吗?
A有 B没有
A120人B80人
A600%
8
200
你买东西是否经常用塑料袋?
A是 B不是 C偶尔
A111人B43人C46人
A55.51.53%
9
200
你是不是乱扔塑料袋?
A是 B不是
A75人B125人
A37.52.5%
10
200
你知道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吗?
A知道 B不知道
A164人B36人
A82±8%
(二)调查结果分析并提出建议
调查结果分析:在这次的调查中,我校同学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你觉得我们该不该讲究环保?竟然有36.5%的同学认为讲不讲究都无所谓,这说明了这部分的同学存在一些习惯上没有讲究环保.
问题二:当问同学"你看到地上有杂物你会主动捡起来吗?"可有44.5%的同学看到地上有乱丢的杂物也不会去捡起来.这又说明了他们根本不会以身作则去提倡环保.
问题三:在生活当中你是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而这个问题在调查中,有45.5%的同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这一现象体现学生生活环境中没有人去提倡环保,反而是让学生看到乱丢垃圾的现象.
问题四:有55.5%的同学买东西经常使用塑料袋,而且有37.5%的同学是用了之后就乱扔,但还是有82%的同学知道,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但就是不自觉处理好塑料袋。
问题五:你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吗?
有60%的学生随地吐痰的习惯,这反映了这些学生不讲究卫生,根本不理会什么环保。
以上所反映的这些问题不容乐观,我们应该当引起高度重视,所以在这里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点建议:
(1)通过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制度校规来规范学生的环保意识多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2)我学校应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的良好作风,努力营造这种氛围,并制定校规来严格管理。
(三)各组员心得体会:
范高翔: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我校环境保护并没有得到大力提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虽然总体来看我校学生环境意识不容乐观,但是只要学校的提倡和学生的自觉性。那么相信我们会有一个干净而又美丽的校园和每个人都会养成一个良好习惯。
林义:
在进行调查问卷分析的时候,心里想到很失望。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明确了很多问题。其实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简单,也都是大家举手之劳就可以办得到的,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多一个人参与就多一份力量。我相信问题最终会解决的。
林余:
其实所有问题都可避免的,只是我们太懒惰了而以。不要让一时的懒惰毁灭了我们的一生,既然发现了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寻找解决的方法,方法就在我们身上,环境的保护需要大家,大家一起努力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好方法。
梁远:
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德 智 体育 劳 全面发展。我们应当养成好的习惯来塑造人生。我们要生存,就要有好环境,而一个好环境你如果不去保护它,那么它就会慢慢的消失。看到脚下有一些垃圾,顺手捡到垃圾箱里,那又何妨呢!就那么一点小事,为何不行动?要想有一个好环境生存下去;那么必须保护它,避免它受污染。Come on!让我们为了生存而努力吧!
林谋:
只要有心意去保护,一切皆有可能做到。我相信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会提升的,一切习惯我们都可以改变,但是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有所行动。在发现了缺点之后我们要大胆去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大家快行动吧!没什么不可以的,为了美好的家园一起努力吧!
林师越:
看着那白色的塑料带在满天飞舞这一景象让人觉得头痛。通过调查和实际情况来看我校学生的环境意识得的确不容乐观,随地吐痰,乱丢废物等现象经常可以看到。何必呢!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而不是单单只靠少许人来完成的,来吧!大家手牵手共同创造我们美丽的家园吧!
组长:
在这次有关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过程中,感觉上并不轻松,由于是初次做这样的调查报告,做起来手忙脚乱的,但最终我们还是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我们从中得到满足的是:能够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能够及时向学校反映并向学校提出建议,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做到这一点我们感到很满足。
篇5:中学生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中学生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班级:高一(1)班
组长:林智
组员:林义 林谋 林师越 范高翔 梁远 林余
组员分工:(1)林谋和林师越同学负责查资料
(2)范高翔和梁远负同学责调查问卷
(3)由林义同学负责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4)各组员写心得体会
(5)最后由林智同学总结和写心得体会
指导老师:王奋
课题研究目的:分析我校学生环保意识所存在的不良现象及形成和影响
课题研究意义:我们作为该校学生,我们将针对我校中学生环保意识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为学校想方设法地提出建议,从而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课题研究步骤:(1)11月2日 确定研究和课题
(2)11月3日 小组讨论分工
(3)11月5日 进行调查问卷
(4)11月7日-12日 资料及有关数据整理
(5)11月13日-19日 分析原因并讨论总结
(6)11月20日-12月8日 撰写结题报告
(一)数据统计
(二)调查结果分析并提出建议
调查结果分析:在这次的调查中,我校同学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你觉得我们该不该讲究环保?竟然有36.5%的同学认为讲不讲究都无所谓,这说明了这部分的同学存在一些习惯上没有讲究环保.
问题二:当问同学“你看到地上有杂物你会主动捡起来吗?”可有44.5%的同学看到地上有乱丢的杂物也不会去捡起来.这又说明了他们根本不会以身作则去提倡环保.
问题三:在生活当中你是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而这个问题在调查中,有45.5%的同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这一现象体现学生生活环境中没有人去提倡环保,反而是让学生看到乱丢垃圾的现象.
问题四:有55.5%的同学买东西经常使用塑料袋,而且有37.5%的同学是用了之后就乱扔,但还是有82%的同学知道,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但就是不自觉处理好塑料袋.
·调查报告怎么写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调查报告格式 ·三下乡调查报告
·环境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 ·中学生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问题五:你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吗?
有60%的学生随地吐痰的`习惯,这反映了这些学生不讲究卫生,根本不理会什么环保.
以上所反映的这些问题不容乐观,我们应该当引起高度重视,所以在这里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点建议:
(1)通过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制度校规来规范学生的环保意识多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2)我学校应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的良好作风,努力营造这种氛围,并制定校规来严格管理.
(三)各组员心得体会:
范高翔: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我校环境保护并没有得到大力提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虽然总体来看我校学生环境意识不容乐观,但是只要学校的提倡和学生的自觉性.那么相信我们会有一个干净而又美丽的校园和每个人都会养成一个良好习惯.
林义:
在进行调查问卷分析的时候,心里想到很失望.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明确了很多问题.其实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简单,也都是大家举手之劳就可以办得到的,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多一个人参与就多一份力量.我相信问题最终会解决的.
林余:
其实所有问题都可避免的,只是我们太懒惰了而以.不要让一时的懒惰毁灭了我们的一生,既然发现了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寻找解决的方法,方法就在我们身上,环境的保护需要大家,大家一起努力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好方法.
梁远:
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德 智 体育 劳 全面发展.我们应当养成好的习惯来塑造人生.我们要生存,就要有好环境,而一个好环境你如果不去保护它,那么它就会慢慢的消失.看到脚下有一些垃圾,顺手捡到垃圾箱里,那又何妨呢!就那么一点小事,为何不行动?要想有一个好环境生存下去;那么必须保护它,避免它受污染.Come on!!!让我们为了生存而努力吧!
林谋:
只要有心意去保护,一切皆有可能做到.我相信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会提升的,一切习惯我们都可以改变,但是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有所行动.在发现了缺点之后我们要大胆去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大家快行动吧!没什么不可以的,为了美好的家园一起努力吧!
林师越:
看着那白色的塑料带在满天飞舞这一景象让人觉得头痛.通过调查和实际情况来看我校学生的环境意识得的确不容乐观,随地吐痰,乱丢废物等现象经常可以看到.何必呢!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而不是单单只靠少许人来完成的,来吧!大家手牵手共同创造我们美丽的家园吧!
组长:
在这次有关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过程中,感觉上并不轻松,由于是初次做这样的调查报告,做起来手忙脚乱的,但最终我们还是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我们从中得到满足的是:能够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能够及时向学校反映并向学校提出建议,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做到这一点我们感到很满足.
篇6: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20前三季度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双下降;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引发了无锡市近百万群众的用水危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2007年的.环保形势一方面使人们看到了我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希望,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更进一步感受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作 者: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 作者单位: 刊 名:世界环境 英文刊名:WORLD ENVIRONMENT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篇7:中学生身边环境调查报告
中学生身边环境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寒假期间
调查地点:钢城区
调查内容:环境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放假期间,我对小区的垃圾清理情况及居民的生活垃圾的排放进行了观察,发现大多数人都不分类,直接扔到垃圾桶里,有一些人扔到垃圾桶外面,更有甚者直接放置在楼道门口或家门口,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使楼道中变得臭气熏天,也不美观,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于垃圾的处理并不是很正确,也是因为如此,环境日益恶化,这是许多居民做的,也是所有居民都不愿看到的,维护环境卫生,特别是垃圾的正确放置和排放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做到的,正确地舆论引导宣传广而告之,可以约束大家的行为,由此可见,垃圾对于环境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遇到好天气时,人们都会不约而同低出门散步,我也不例外。我在南湖公园做了一次观察,发现沿河路上没有多少车,空气质量较好,上游湖中几乎没有多少漂浮物,湖中没有排放污水,湖水比较清澈,下游湖中漂浮物较多,生活污水排放较大,特别是沿河洗衣服的人很多,湖水下的泥土都是黑色的,寸草不生。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于污水的处理不是很正确,特别是沿河的居民直接把带有洗涤剂的洗菜水和洗衣服水倒入湖中。据统计,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因淡水被污染而找不到可饮用水资源,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淡水,人们就会遭遇几乎是灭顶之灾。
一些上班族或是图省事的人们早饭时一般都会选择小区门口的那些卖拉面、馄饨的铺子,我也会经常光顾,
就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我发现那些铺子普遍会用一次性筷子,而且在盛拉面的'碗上还套上一个塑料袋,等到收拾时就直接把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丢在地上也不清理,使马路不能保持清洁,严重危害了城市面貌和出行安全。通过观察发现,人们对于一次性筷子和白色垃圾的危害性还是认识不足。据统计,我国森林采伐量大于可采伐量的百分之四十三,森林更新面积只有采伐量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五,照比下去,我们的森林将会在二十年内被吃光,而森林又是抵御沙尘的防线,可想而知没有森林的后果有多严重。
雾霾,这是近来讨论得最多的话题,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是常出现于城市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统称为雾霾天气,近年来,由于空气质量恶化,雾霾现象出现增多且危害加重,放鞭炮、工厂废气、汽车尾气是严重的原因。据统计,二零一三年一月,四次雾霾笼罩了三十个省区,在北京,仅有五天不是雾霾天。中国最大的五十个城市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个城市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有七个在中国。这种雾霾天气会造成出行不便,引发呼吸道疾病等重要安全隐患,人们对于这种现象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要通过多看新闻等途径了解雾霾天气,防患于未然。
现今,大多数人的生活离不开电脑、电视、手机、电吹风等带电的物品,还有去医院做影像检查,它们都带有较强的辐射,但辐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在使用这些物品或进行检查时,往往会忽略了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据统计,暴露在辐射环境下的人进入深度睡眠需要更长时间,而且睡眠时间也缩短了。所以,人们在使用带辐射的电器时要做好一定的防范,电脑、电视不得同时打开,每天打开时间不得超过六小时,电话在接通的那一瞬间,距离耳朵超过九厘米等。
篇8:关于中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CNrencai
班级:高二12班
时间:2月13日
一、课题研究目的
1、了解当前中学生的环境知识掌握情况及环保意识水平。
2、分析在校学生环保意识存在的原因及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调查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中学生环保意识水平仍有待提高,调查中有90%的同学选择经常在校园中看到别人乱丢垃圾的现象,说明在校园中,不爱护环境、不文明的学生大有人在。看到乱丢垃圾的现象后,仅有21%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缺乏氛围,不敢出面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在是否有随地吐痰的习惯中,有40%的同学选择是,说明随地吐痰这种不好的习惯在学生身上还是存在的。当然也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家庭性,大多数学生可能从幼时模仿大人学习一直延续到现在,居住地偏向农村及周边地区的学生更易有此习惯,对于废旧电池,72%的学生会选择扔到垃圾桶,而14%的学生不清楚该如何丢弃,只有8%的同学认为应该分类回收,这在是否知道废弃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也体现出来。有20%的同学选择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而64%的学生选择不知道。其他的学生则选择知道一点,这道题表明学生对生活中的环保问题知之甚少,需要加强学习有关环保知识。在调查中学生是否有节约意识的题目中,可以看出,生活中学生的节约意识还是比较好的。如有58%的学生又节约用水的意识,有82%的学生有重复使用纸张的意识。在是否使用塑料带的调查中,多数学生会选择拒绝使用,但仍有20%的学生仍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说明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是不高,对社会的责任感十分缺乏。但其中95%的同学已经意识到我国的环境正在恶化,说明学生还是对环境保护知识有一定的认识,透过这份问卷,发现多数高中生的环保意识处于薄弱阶段,那么学校怎么做呢?
三、建议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学校要加强自身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的环保教育氛围
1、多形式开展绿化,梅花校园活力
强调“重在打扫,贵在保持”,对卫生实行每周评比制,每月对评比结果予以公示,表彰先进,这样,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学生为争创绿色学校而努力,使他们养成爱卫生、讲卫生的好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创造更多的绿话,美化校园的空间与条件
校园虽不大,但要尽量规划出较多的空间用于花坛及草木的绿化,使校园四季长青,花期不断,同时,把每一处花坛或劳动基地分给每一个班级,让他们亲自参与环境的管理,亲自体验环保的乐趣学校还努力增设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硬件设施提供给学生,如设立废品回收站,定制垃圾箱,建立生活角等等。学生有了环保的意识,就能付诸实践!
篇9:递铺三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
问卷主题: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关于是环境知识了解的调查;二是对环境意识的调查;三是在生活中环保知识运用的调查。
调查对象:递铺三小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主要方法)及个别谈话式、观察法
一、样本分析
共发出问卷750份,收回有效问卷724份。其中四年级351份,五年级373份。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们了解了一定的环境知识,但水平并不高。
1.对于你知道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吗这个问题,结果如下:
知道 知道一点 不知道 不关我事
469 / 724 229 / 724 21 / 724 5 / 724
表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对于树立学生环境危机感教育方面是比较成功的。
2.学生们对一些基本国策的了解是比较多的。在问到“是否了解‘保护耕地,珍惜’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时,有429/724的学生都了解这一点,还有267/724的学生对这项基本国策了解一点;只有23/724的学生不知道这项基本国策。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但在谈话中了解到很多学生不了解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地耕地被随意侵占,而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
3.对于“历年来我国长江总要发生洪水灾害,这和长江上游人们盲目砍伐森林是否有直接关系”这个问题,有690/724的学生直接知道或者间接听说过。这表明洪灾过后各类宣传,各种有针对性教育是有效的'。
4.有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很多大中城市淡水资源缺乏:
听说有这回事 知 道 不知道 不关我事
277 / 724 350 / 724 76 / 724 21
但在实际生活中,据观察仍有很多学生浪费水。这表明在教育上还应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5.学生们对环境方面的一些专有名词了解不多。在列举的十八个环境知识名词中,学生们对人 炸、计划生育、噪声污染、温室效应这几个词了解较多,超过80%的学生都了解名词的意思及名词的背景意义。而对绿色消费、可持续战略发展、厄尔尼诺现象了解较少,有50%左右的学生都不了解。用公式(N=nA×5+nB×4)对名词的了解程度计分时发现:对这些名词了解较多的学生约25%,大部分学生了解不高。 还有18%的学生的知识是比较缺乏。故此在以后环保教育中对环境知识的教育应继续加强,因为环境知识了解越多,环保意识就会越强,对环保事业的参与程度就越高,环保行为越积极。
(二)在生活中环境意识强烈,但对大环境关心不够。
1.在你对环境问题很感兴趣的问题中:
很感兴趣 有点兴趣 不知道 不感兴趣
330 / 724 336 / 724 8 / 724 12 / 724
从上表中可知道学生们对环境问题都比较感兴趣,
2.学生们的环保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课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
学校课程 报刊、杂志 电视、广播 其他
550 / 724 451 / 724 556 / 724 135 / 724
在700多位学生中有500多位认为他们的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成为他们第一位的来源途径。这有利地说明了学校的环境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充分利用。同时也表明了我校老师的环保渗透教育、环保专题讲座、环保宣传活动等起了重要的作用。
3.学生们谈论环境状况并不常见,对环境大体趋势认识不明确:
经常 有时候 很 少 从 不
59 446 176 17
只有59/724的学生常和家人,朋友谈论环境状况。不过也有446/724的学生有时候和家人、朋友谈论环境的状况。从总体看来大家对环境问题看得不是很重要,没有认识到环境问题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接下来第4题“你知道我国环境总体仍继续恶化吗?”只有160/724的学生认为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这充分反应大家对我国环境的变化重视不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高。
(三)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高。
1.有良好的环保意识。
在第5题的答案中:
80—100分 60—80分 60分以下
352/724 331/724 42/724
从上可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都做得比较好,体现了学校领导,各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了环保教育,学生们能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有较高的环保意识。但从问卷中,以及私下谈话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在环保行为的自觉性不够,有待加强。
2.热心做有益于环境的事。
在问及“是否喜欢收集废旧物品做自己喜爱的玩具,或自己需要的用具”时。有458/724的学生表示曾经试过或喜欢这样做。在问及“有没有尝试过用不着破布做抹布等到家庭日常用具”时,有558/724的学生表示做过,也有104/724的学生表示虽然没做过但想过。这些都表明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学会利用废物,变废为宝。
3.关心校园、家乡环境,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如:
⑴对学校环境教育的意见。
①学校足球场能铺上更好的草坪就好。
②可长期贴些有环保教育性的照片和图片。
③多组织一些大型的环保宣传活动。
⑵对递铺环境建设的意见:
①某些地区空气污浊,垃圾遍地,绿化不够,且被人破坏严重。如拆迁房屋的旧屋基地;递铺下街有卫生死角等。
②街上的小贩,占据人行道摆摊,有损市容。
三 、四年级、五年级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三方面的比较。
1. 五年级学生的环境知识水平明显比四年级高,就环境知识的十八个名词来分析。
75--90分 50--75分 50分以下
四年级 75 / 360 202 / 360 83 / 364
五年级 108 / 364 223 / 364 46 / 364
从分数段计算来讲,处于高分数段(75--90分)的学生,五年级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四年级级的学生,处于最低分数段的也明显少于四年级级的学生。从各个名词的理解程度来讲,选理解的五年级学生比例也明显高于四年级级的学生。这说明在进李中的一年里,学生们经过环境渗透教育课、环境专题讲座、环境知识宣传等各项活动,对环境知识的理解确实加深了。
篇10:化学教学中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
化学教学中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保护环境应该从学生傲起.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简要的论述.
作 者:陈子来 作者单位:邢台市商业技工学校,河北,邢台,054000 刊 名: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4 关键词:化学教学 培养 环境意识篇11:中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像农历5月初5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
中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就此问题,我对小区部分中学校的部分在校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一、当代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中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中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的来源。
二、当代中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中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中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还有青春期特有的猎奇心,导致部分中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中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中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中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 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中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中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国家能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多举办文化活动普及文化知识,当代在校中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更多调查报告推荐:
矿泉水行业健康发展的调查报告
论让座的得与失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男女消费者购物的心理与行为差异的调查报告
篇12: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20xx,20xx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分别是:你的地球需要你、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我们中国的主题分别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在倡导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今天,我们想了解一下同学们知不知道什么是环保,平时有没有做到环保,如何才能做到环保。于是,我们少年科学院的学员在全校开展了一次同学们环保意识的调查活动。
二、调查内容:
1、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常识性问题。
2、日常生活中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做法。
3、同学们的环保习惯。
三、调查对象:在洪蓝中心小学三六随机抽取106名学生
四、调查方法:问卷式
我们设计了一张问卷调查表,从环境保护的知识性问题、日常生活中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做法、同学们的环保习惯等方面来设计。如下:
调查小问卷
你环保了吗?
亲爱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环保了吗?环保应是人人皆知、人人必做的事,如果你愿意做环保小卫士,为环保出一份力,那么你就抽出几分钟来做这张调查小问卷吧。不过不要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编出了善意的谎言,一定要真实真实再真实。
1、你会主动将垃圾扔进垃圾箱吗?( )
A、会B、不会 C、有时会有时不会D、其他
2、你如果看到一些人在乱扔垃圾,你会( )
A、劝他不要这样做B、主动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C、无动于衷
3、你经常使用一些难以分解的用品吗?(如塑料袋、电池等)( )
A、是 B、不是 C、偶尔
4、你平常用塑料袋,还是竹篮去购物?( )
A、塑料袋 B、竹篮 C、布袋 D、其他
5、你经常随地吐痰吗?( )
A、是 B、不是 C、偶尔
6、世界环境日在几月份?( )
A、四月B、五月C、六月
7、你经常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吗? ( )
A、是 B、不是 C、偶尔 D、从来不读
8、当地球变暖时,你会想到什么?( )
A、环境污染非常严重,需要保护环境B、与我无关C、其他
9、你知道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吗?( )
A、知道 B、不知道
10、你知道一些环保的小知识吗?( )
A、知道B、不知道C、知道一些
11、当爸爸妈妈浪费水资源时,你会怎么做?( )
A、上前阻止他们,告诉他们需要节约用水B、随他们去C、学他们的样
12、你是否有随手关闭水龙头的习惯?( )
A、是B、不是C、其他
13、你会使用一次性筷子吗?( )
A、会B、不会 C、有时会
14、你踩踏草坪吗?( )
A、从来没有B、经常有C、很少有
15、晚上你睡觉经常忘记关灯吗? ( )
A、从来没有B、经常有C、很少有
16、你是不是经常吃口香糖? ( )
A、从来不吃 B、经常吃 C、很少吃
五、调查情况统计:
我们发放了106张调查表,回收106张。也对调查表进行了统计,情况如下:
1、你会主动将垃圾扔进垃圾箱吗?(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会 43 40.6%
B、不会 6 5.6%
C、有时会有时不会 53 50%
D、其他 4 3.8%
2、你如果看到一些人在乱扔垃圾,你会(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劝他不要这样做 32 30.2%
B、主动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 61 57.5%
C、无动于衷 13 12.3%
3、你经常使用一些难以分解的用品吗如塑料袋、电池?(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是 29 27.4%
B、不是 20 18.9%
C、偶尔 57 53.8%
4、你平常用塑料袋,还是竹篮去购物?(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塑料袋 36 34%
B、竹篮 25 23.6%
C、布袋 39 36.8%
D、其他 6 5.7%
5、你经常随地吐痰吗?(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是 6 5.7%
B、不是 65 61.3%
C、偶尔 35 33%
6、世界环境日在几月份?(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四月 19 17.9%
B、五月 54 50.9%
C、六月 33 31.1%
7、你经常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吗? (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是 26 24.5%
B、不是 14 13.2%
C、偶尔 59 55.7%
D、从来不读 7 6.6%
8、当地球变暖时,你会想到什么?(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环境污染非常严重,需要保护环境 82 77.4%
B、与我无关 21 19.8%
C、其他 3 2.8%
9、你知道温室效应是怎么回事吗?(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知道 33 31.1%
B、不知道 73 68.9%
10、你知道一些环保的小知识吗?(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知道 28 26.4%
B、不知道 15 14.2%
C、知道一些 63 59.4%
11、当爸爸妈妈浪费水资源时,你会怎么做?(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上前阻止他们,告诉他们需要节约用水 87 82.1%
B、随他们去 17 16%
C、学他们的样 2 1.9%
12、你是否有随手关闭水龙头的习惯?(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是 83 78.3%
B、不是 17 16%
C、其他 6 5.7%
13、你会使用一次性筷子吗?(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会 18 17%
B、不会 50 47.2%
C、有时会 38 35.9%
14、你踩踏草坪吗?(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从来没有 34 32.1%
B、经常有 16 15.1%
C、很少有 56 52.8%
15、晚上你睡觉经常忘记关灯吗? ( )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从来没有 62 58.5%
B、经常有 13 12.3%
C、很少有 31 29.2%
16、你是不是经常吃口香糖?
选项 投票数 百分率
A、从来不吃 11 10.4%
B、经常吃 25 23.6%
C、很少吃 70 66%
六、 调查结果分析、建议:
从调查情况来看,总体上我们有三点发现:
1、大多数同学环保意比较强,他们懂得应该节约用电,节约用水量,不乱丢垃圾等等。在调查观察中,有57.5%的同学,能主动捡垃圾;61.3%的同学不乱吐痰;82.1%的同学会阻止浪费水的现象;58.5%的同学晚上睡觉及时关灯;66%的同学很少吃口香糖
2、同学们对一些基础性的环保知识不够了解,比如说世界环境日是几月份 只有31.1%的同学答对;55.7%的同学偶尔看环保书籍;68.9%的同学居然不知道温室效应;41%的同学对一些基础性的环保小知识不了解
3、有些同学有环境意识但没有实际行动。比如看到有人扔垃圾了,32%的同学会劝他不要扔,但是自己又不去捡;35.9%的同学有时还是会用一次性的筷子。
4、还有少数同学的环保意识很成问题,比如:13%的同学见到垃圾无动于衷;5.7%的同学经常随地吐痰;6.6%的同学从来不吐环保书籍
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觉得可以从这几方面来改进:
1、组织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强化环保常识教育、习惯教育。
2、利用校园广播站、橱窗、班级黑板报等资源宣传环境教育,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利用中队活动、大队活动经常开展你扔我捡、环保知识问答等活动,对他们进行环保养成教育。
4、通过评选环保小卫士、奖励环保做得好的学生来激励所有同学,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
篇13: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提出了很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农村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多,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环境问题让农村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到底农村的环境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究竟要怎样对待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市农委于7月30日至8月30日在常州市政府网民意调查一栏里以问卷调查方式开展了常州市农村环境问题的调查,汲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以针对今后的工作能做合理的改善。
一、调查问题分析:
1.农民的环境知识缺乏
人们对环境知识的认知程度是决定他的环境意识是否高尚的基础。如果环境知识缺乏。不知道如何保护环境。那么他的环境意识必然不会高尚。在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我市村民的环境意识。
(1).对相关的环境纪念日的认知程度,目前已经确立的环保纪念日有10多个,我们选择与农民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三个环保纪念日作为调查项目:“世界环境纪念日”(6月5日)、“土地日”(6月25日)和“植树节”(3月12日)。被调查村民中,对上述纪念日不知道的人数分别占36.59%、17.07%和46.34%,这说明多数村民对环保纪念日不太了解。此外,村民对环保纪念日的了解程度还与受教育程度相关。对上述纪念日回答不正确或不知道的人数中,小学及文盲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5%、48.8%和6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分别只有15.1%、14.9%和7.3%。在调查中发现,村民中能正确回答“植树节”的人数明显多于其它三个环保纪念日。即使在回答不正确的村民中多数人也表示知道有植树节,而对其它二个环保纪念日,多数村民表示不清楚有这些节日。这是因为每年植树节时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机关、团体、学校都会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而在其它环保纪念日时几乎没有任何活动。
(2).对“工业三废”及其危害的认知程度。工业三废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这些废弃物如果超标排放就会污染环境。而且在环境中还会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而产生新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工业三废”是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之一。但是.当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问哪些是“工业三废”时,在被调查者中回答完全正确、不完全正确和完全不正确的分别占31.71%、31.71%和36.59%,而且多数村民并不了解“工业三废”的危害。
(3).对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的认知程度。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耗能(过多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和无节制排放工业废气;二是森林减少,阻断了自然界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温室效应造成了气候变暖,其结果是洪涝干旱等极端气象灾害频繁,病虫害增多。应该说,温室效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也是报刊、电视出现比较多的词语。但是。在被调查者中能够正确回答燃烧秸秆会加剧温室效应的只有3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0.49%
2.农民的环境行为不雅
在农村,农民的环境行为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环境状况。在调查中我们看到下列有关的农民环境行为问题:
(1).如何处置废电池?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l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土壤、污染地下水,从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在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下列物质(废铁、废玻璃、废电池)丢弃在土壤里,哪一项对环境危害最大?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废电池对环境危害最大。但调查结果仍有22人回答不正确,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多数村民都是随手丢弃。有许多人虽然能够意识到废电池的危害。但可能仅仅是图方便、嫌麻烦而仍然选择了不利于环保的行动。
(2).如何处置秸秆?现在农村有不少农民为了抢农时图省事.将收获后的秸秆一烧了之。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影响交通安全。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问:“你认为焚烧秸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吗?”结果有1人勾选“不清楚”,4人回答“不会造成污染”,两项合计人数只有5人。可是当我们在调查中问:“你家是如何处理秸秆的?”结果大部分回答“在田地里焚烧掉”,可见焚烧秸秆的问题比较严重。
(3).如何处置废弃的农药瓶?废弃的农药瓶、农药塑料包装袋已经成为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危害是其中的农药残留渗入土壤。流入河流池塘而形成污染。威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甚至造成人畜、鸟类中毒。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问:“你如何处置废弃的农药瓶?”勾选“随手丢弃”的26人,“随生活垃圾堆放”的13人,占全市被调查人数的78.7%。在我们那里废弃农药瓶、农药塑料包装袋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
(4).使用农药的环保行为。农药使用不当或滥施农药,不仅会污染大气、土壤和水源,也间接和直接地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是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由于气候变暖。害虫猖獗,被调查者普遍反映“不使用农药不行”。蔬菜生产中使用农药的安全采摘期因农药品种、蔬菜品种、季节等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讲,叶菜收获前禁用期至少7天,茄果类、瓜类蔬菜禁用期至少2—3天。在调查中询问:“施过农药的蔬菜何时可采摘食用?”95.12%的被调查者能回答正确。这说明大多数农民是了解相关要求的。当询问:“自己食用的蔬菜也使用农药吗?”结果大多数人回答“不使用农药或很少”。
二、解决对策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农民环保素质总体来讲不高。主要表现为环保知识缺乏,环保意识淡薄和环境行为不雅。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3.环境调查报告
5.中学生调查报告
8.爱护环境调查报告
10.中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