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观看国家公祭仪式活动有感

观看国家公祭仪式活动有感

2023-10-30 08:22: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admig2”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观看国家公祭仪式活动有感,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观看国家公祭仪式活动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观看国家公祭仪式活动有感

篇1:观看国家公祭仪式活动有感

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南京参加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纪念83年前南京大屠杀惨案中30万死难者的亡灵,唤起14亿人民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整个公祭过程庄严肃穆,引领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回顾,振奋青年一代对未来的憧憬。

公祭过程之后,心不由己地想起身边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太缺乏爱国主义教育了,今天这样的大型活动,他们是不会自觉观看的,甚至说,既是看了对他们触动也不会太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或许你会觉得我是在胡说,但我还是想说说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基本上是生下来就与父母分离,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这些隔代抚养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观念,无集体意识,一切唯我独尊,根本谈不上爱家爱国。等到入学之后,学生从一年级就被灌输分数观念,学校引导着学生围绕着分数转,什么思想品德、音乐、美术课根本没有教师教;一些学校干脆把思想品德课本扔在后勤处,过一段当做废品卖掉。学生们从来没有唱过国歌,参加过升旗仪式,你看到的五星红旗是校长随便叫个学生拉起来的。不少学生上初中了,还不会左右转,不会唱国歌,更不懂什么历史、国情。

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使他们从小就知道社会主义祖国的来历,就能唱国歌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校应该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当做第一要事抓,培养学生的家庭、集体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处处想祖国,祖国的利益高一切的理念。

篇2:观看国家公祭仪式活动有感

83年前的今天,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血流成河,惨绝人寰,震惊世界。昭昭前事,警惕后人。民族的历史必须被民族记忆。南京大屠杀更不应该随着历史时空的变迁而淡出历史。往事已矣,必须铭记,铭记历史才能以史为鉴,前事不忘乃为后事之师。当今中国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灭种的危机。新时代的中国已经崛起,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国家公祭日设立的5年来,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矢志不渝,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来中国的深刻教训。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在曾经被侵略者蹂躏的这块土地,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这块土地,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这何尝不是对历史最深沉的祭奠、对先辈最好的告慰!但历史同样启示我们,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也要看到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关头,国际形势和国内矛盾纷繁复杂,唯有激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砥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历史担当,才能筑就民族复兴的坦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辈当铭记历史、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在缅怀同胞和先烈中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3:观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有感

又是一年国家公祭日,相信每一名中国人都会有哀伤与悲痛之感,“和平大钟”又一次被敲响,深沉而悠长,表达对30万同胞的追思,传递和平与安宁的信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近代百年史,是一部屈辱史。国家积贫积弱、百姓凋敝困乏,回首过去让人们懂得个人与家与国的紧密关系,懂得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和平发展的深刻含义。缅怀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牢记和平与美好才是坚守,牢记实干担当、砥砺使命践行中国梦。

哀伤藏于心,实干兴我邦。尊重历史才能不让历史重演,维护和平、匡扶正气,既需要勇气更需要力量。每一名中国人都应从历史中汲取动力,面朝未来、看得更远,让悲痛化为力量,从而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孜孜前行。公祭仪式传递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展示了从历史到现在、再到未来的维度与景深,让我们更加厚重、更有信心、愈发努力,做好当下当前的事,一步一步建强祖国才有底气与能力维系和平。

远离了战火纷飞的年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切都凝聚了先辈先烈和人民群众的汗水与鲜血。看今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日新月异,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必要正在于正视过去、铭记曾经,更好守护我们的祖国,放声高歌之际也不忘心中警钟长鸣,这也是“和平大钟”带来的启迪。

欲灭其国,先去其史。家国天下烙印在中华儿女的脑海成为基因传承,不能缺乏对历史的秉持与弘扬。国家公祭日以庄严而神圣的方式祭奠,告慰先人、雕刻后人,激发的是民族后坐力与潜在力,不忘国耻方能强国建家,才不会忘记了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了“多难兴邦”的沉淀才不有“忧劳兴国”的起行。

从苦难到辉煌,从波澜到新生,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一步都充满了曲折与不平。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斗转星移、时光轮回,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中华民族斗争不息、奋发不止的精神品质,而这正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不倒、永不屈服的密码钥匙。继承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的英雄之气、坚韧之志,还望吾辈当自强、不忘初心永向前。

看破帝国主义、霸凌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暴虐无道,崇尚和平文明的中国,正在以铿锵坚挺脚步向强大进军,摒弃“零和博弈”、谨守“国强不霸”,迈向国际舞台中央肩负起“负责任大国”的职责。深深懂得“好战必亡”与“忘战必危”的辩证道理,中国以更加思辨而全面的意识对待发展。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世界人民共同的夙愿;富国强军、筑牢实力,保障国家不受外来势力与敌对份子的侵犯是发展前提。

今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船到中流浪更急,行至山腰路更陡”,越接近目标越要沉着稳定、涵泳耐力。“进则寒尽春生,松则一退千寻”,每一名中华儿女都应秉怀哀思、继承遗志,给未来历史一份合格答卷,无关个人荣耀与福祉,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自强不息。

篇4:观看国家公祭仪式心得体会

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的意义在于,唤醒人们历史记忆,避免忘却与麻木,以史为鉴、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本周六我们将迎来第一个国家公祭日。

同学们,我们都是是中国人,南京人,我们世代都无法忘记那一天,1937年12月13日,这是中华民族历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一天就是南京大屠杀那一天!在那一天,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大肆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遇难者达30多万人……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惨遭日寇杀害,恐怕谁也无法精确地估计。侵略者的罪恶罄竹难书。

七十多年过去了,国耻就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头上,让我们透不过气来,然而,时至今日,日本_仍然极力否认这铁一般的罪恶事实。甚至叫嚣这是一场历史骗局,作为青少年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中国,我们古老的中国,生我养我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为什么屡屡遭到欺凌宰割,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新中国的成立我们才挣断身上的屈辱锁链,铁骨铮铮地站了起来!

从鸦片战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我们的祖国被许多帝国主义者践踏蹂躏,我们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权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些耻辱是我们祖国心头上最深的伤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一页。有人会说,它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干吗还要“勿忘”呢?这是因为,忘记等于背叛,忘记“耻辱”虽然可以减少伤感,但是记住“耻辱”就是记住祖国的历史创伤,能激起更强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记住中华民族的祖先为祖国所做出的牺牲,更能增强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简单的清算历史,而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再次重演。是为了警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最后,让我们大家都参与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活动中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记住周恩来总理读中学时说过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篇5:观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心得

昨天,我们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令我感触很深,日本侵略者是这样的野蛮、残暴、令人发指。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过去,人人都要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不能让历史再度重演。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好好学习,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携起手来共同维护和平,珍爱和平!

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如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唾弃的。同学们,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6: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观看心得

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习近平、张德江亲赴现场致哀。清晨7时,纪念馆举行了国旗下半旗仪式。10时01分,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路上行人和公共场所所有人员同时就地默哀1分钟。悠悠长鸣,缅怀英魂。倭寇侵略,屠杀民众。魂游九州,天国安平。罪恶事实,烙印史册。吾辈青年,奋发立志。祈求和平,国泰民安。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一切有良知的人们。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南京大屠杀惨案进行调查并从法律上作出定性和定论,一批手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受到了法律和正义的审判与严惩,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篇7: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观看心得

今天,凄厉低沉的警报从首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的主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响起。随即,南京全市各个警报器一起响起,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都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也停下了脚步,全城默哀1分钟。历史回顾: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孩子们高举“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群像之所以更打动人心,因为这些稚嫩的面孔代表着中国的未来。以国家公祭这么重的分量去悼念死难者,就是要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未来的高度必将由今天这些手捧菊花的孩子们创造,这些孩子未必完全明白“勿忘国耻”背后沉重的历史内涵,未必完全理解默哀的意义和公祭的分量,未必深刻了解那段被侵略历史的残酷和悲壮,但以国民的身份参与国家公祭的经历,将深深地刻在他们心中,让他们铭记一生,并用这种强大的集中记忆去反抗健忘和拒绝遗忘。

80多年过去了,国耻就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头上,压得几亿人民透不过气来,然而,时至今日,日本人还没有向中国说声对不起。也在我们这些少年人心灵里灌注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中国,我们古老的中国,生我养我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却遭到欺凌宰割,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挣断身上的屈辱锁链,铁骨铮铮地站起来啊!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当然,这场国家公祭,也是与世界的一次对话,与世界热爱和平主义者的一次共鸣。中国不是军国主义唯一的受害者,世界因为那些侵略战争深受其害。今年6月,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主要目的是让中国记忆走进世界记忆,让全人类共同去面对这段历史悲剧。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我们的国家公祭日是对世界的一次呼应,共同以史为鉴,共同拒绝遗忘与篡改,共同走和平发展之路。

最后,让我们大家都参与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活动中来,勿忘国耻,振兴国家!

篇8: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观看心得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观看过程中,我的心情一直十分激动,眼含泪花。

1937年的今天,侵华日军攻陷南京。短短6周内,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死于日军屠刀。南京,这座十朝古都遭受了灭顶之灾,生灵涂炭,三分之一的建筑遭到了破坏,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77年的历史过去,掩盖不了侵华日军的罪恶,掩盖不了历史的真相,遭难者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名字,只有一小部分人名被记录在遭难者名单墙上。

在公祭仪式上,向遭难者进献了花圈,青少年代表宣读了和平宣言,之后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共同揭幕了国家公祭鼎,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血与泪的记忆,更是民族心灵深处难以消弭的伤疤。缅怀先烈,悼念同胞。祭奠,以国家的名义!我们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和平是人类持久的愿望,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和平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我们才能茁壮成长。

之后,放飞了3000多只和平鸽,以此表达我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和平的向往。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好好读书,振兴祖国,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让外敌不敢小觑我们大中国,让孩童不再惶恐,让母亲不再哭泣,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篇9: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观看心得

一个无辜的声音在绝望中呼喊着,地上洒满了鲜红的热血,天空已没有之前那么碧蓝,花草也没有之前那么芳香。空气中弥漫着炮弹激战过的硝烟味,浓烈的尸臭与血腥味,一个悲惨的世界浮现在眼前。

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今天吧!这天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日军攻击南京城。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进南京城,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他们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不忍睹的大规模屠杀,还将南京民众以铅丝捆绑,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心几乎走向崩溃的边缘,胸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心潮,似乎有千言万语,却一言难尽。我仿佛身在那个世界里,眼睁睁地看着南京青年被杀害,小孩被无情的日军用炸弹炸死,而我却无能为力。

南京大屠杀,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当时举起屠刀这些恶魔已经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今我们可以告慰那些死难的同胞:中国人民从血与火中站起来了!东方的巨龙已经飞起来了,我们的民族正在实现复兴的理想,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但是这场血的教训,会永远铭记心上,以史为鉴,照亮未来!

南京大屠杀,斩不断中华儿女的爱国意志,杀不完炎黄子孙的爱国热情。历史不倒退,悲剧不再现,看我神州崛起的飞天梦,下水的猛蛟龙,为中华的腾飞,为铭记历史的可悲,奋斗吧!每一个爱国的公民。

南京大屠杀,使我们胸中装有一颗爱国心,我愿为国奉献生命,脑里存有一份爱国情,我愿为国浴血奋战,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不忘国耻,攥紧拳头向祖国宣誓:保卫领土,捍卫祖国,我们责无旁贷!

让燃烧的烛光化作和平的白鸽,让祈祷的眼眸化作岁月的警钟,让挥动的武器听得到人们心底的呼唤,让黑色的战争记忆看的到人心真诚的渴望,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让世界铸剑为犁,让和平的炊烟氤氲人间,让我们铭记历史,拒绝战争,铭记历史,呼唤和平!

篇10:国家公祭仪式活动观后感心得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侵占南京以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为正视历史,铭记教训,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同胞,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天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不是要延续仇恨,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历史告诉我们,有些伤痛不是能够愈合的。“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83年前,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在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30多万生灵惨遭杀戮。30万死难者,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他们有的是还未来得及体验生活、品味生命的孩童;有的是有家长里短、梦想追求的青年;有的是在村头巷尾闲聊、盼着儿孙满堂的老者……然而,欢声笑语在屠刀前瞬间哑然无声,纷繁世界在枪口下黯然落幕,鲜活生命却只有累累白骨空对江风。可以说,一切美好都在屠杀中瞬间陨灭。八十多年的时光过去,如今,登记在册仍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下了78人。历史在不断告诉我们,时间可能会冲淡一些证据,但永远不会让事实消失。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不是唾手可得的。1937年在南京发生的惨案告诉我们,和平永远不能指望他人给予,和平要靠自己争取。在《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张纯如写道:“历史并没有为这个故事写下一个适当的结局。”血凝的历史,就是勿忘的国耻。“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也终究是历史,不忘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珍惜和平、守护和平。历史深刻地昭示着后来者,对于战争与和平的真正反思,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有大国意识的重要参照。

历史也告诉了我们, 铭记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除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外,今天“世界和平法会”、“烛光祭”等活动同步开展。自从11月下旬开始,南京陆续开展了“紫金草”和平行动、“和平许愿墙”签名活动、“和平颂”音乐诗会和“和平之夜”接力诵读等活动。和平的主题更加凸显,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历史启示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当前,我们所处的世界并不太平,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战争阴霾挥之不去,零和博弈让国际局势不确定因素增加。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国家公祭日是一次回溯苦难的精神洗礼,更是我们汲取力量、奋勇前行的动力之源。当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相遇,幸福安稳替代了流离失所、自立自强替代了任人宰割、国力强盛替代了积贫积弱。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国家仍然在打着人权的幌子干涉中国内政,一些西方媒体依旧带着有色眼镜上下打量我们。在回首屈辱与苦难的时候,我们更应当深刻地意识到,国家强大才能不受他人之侮。正因此,唯有奋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是对遇难同胞最深切的哀思和最庄重的祭奠。

篇11:国家公祭仪式活动观后感心得

今天,是我国第7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83周年纪念日。我国通过立法形式确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从国家层面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以国家名义不忘过去、开创未来,为的是让全体中国人民记得那段国家之殇、民族之痛,为的是牢记屈辱历史、避免悲剧重演,为的是牢记侵略战争给全体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痛定思痛、携手前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大批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83年来,我们忍辱负重、黯然神伤;83年来,我们不曾忘记、卧薪尝胆;83年来,我们以史为鉴、坚定前行。在敌人肆意践踏我中华大地的铁蹄下,保卫南京、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空前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带领不屈不挠的中华儿女英勇反抗、浴血奋战、舍小家为大家,打败了罪孽深重的侵略者和一切反动派,解放了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新中国迈进新时代设立国家公祭日,是从顶层设计层面提醒全党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更强大的向心力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在新中国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和我。抗日战争时期,泱泱中华狼烟四起、哀鸿遍野,一时间,国将不国、家将不家。83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备受欺凌、积贫积弱的中国,83年后的中国是一个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83年来,我们党始终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心民心始终没有背离过;83年来,全党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党民同心,接续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83年来,全国各族儿女将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全面融合,共同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以国家公祭的名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就是要进一步传承家国之情、党民之情,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通过立法形式使国家公祭仪式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以此警醒全党全国人民,在全社会各领域破立并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新时代描绘新色彩谱写新篇章。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砥砺前行、开创未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悲剧深刻昭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强国才能安邦。新中国成立70年来,正是凭借亿万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告别了落后挨打的历史,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但每名党员仍要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全面改革深水区敢涉险滩、啃硬骨头,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斗争本领,坚定理想信念、维护和平正义,以更加铿锵有力的脚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正如习近平主席庄严宣誓: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设立公家公祭日,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是让全党全国人民深刻铭记这段屈辱历史,用心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担当作为,用拼搏的双手和奋进的脚步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国耻在心,重任在肩。在国家公祭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缅怀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让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代代传承,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永远高扬。要不负先烈遗志,在新时代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描画新愿景,携手凝聚起奋力迈进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篇12:观看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观后感心得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83纪念日,我们全家人共同观看了公祭仪式。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开始,现场庄严肃穆,参加仪式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屠杀幸存和死难者的后代,还有社会各阶层人士。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拉开了仪式的序幕:“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唱出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心声,此时此刻体现了中华民族有力量!有尊严!有未来!鸣警报、默哀、献花圈,我们看着纪念墙上刻着的死难者的人名眼前不时浮现出影视剧中的历史片段。揭鼎仪式后我们还认真聆听了吸进重要讲话,讲话中措辞有力,更加激发了我们的爱国心。缅怀先人,谴责罪行,祈愿和平,随着钟声的敲响,和平鸽的自由飞翔,仪式闭。

通过观看今天的节目,我们记住了这个永远不能让中国人忘记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记住历史,勿忘国耻!

【观看国家公祭仪式活动有感】相关文章:

1.国家公祭仪式活动观后感心得

2.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观后感800字

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学习感悟

4.国家公祭日文案

5.12.13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

6.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观后体会

7.公祭活动作文

8.国家公祭日中学生主题征文

9.观看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心得体会有感

10.观看升国旗仪式观后感

下载word文档
《观看国家公祭仪式活动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