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模具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

模具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

2024-08-26 07:38:2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baodandan_602”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模具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模具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供大家阅读。

模具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

篇1:模具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

对于模具生产这一典型的离散制造企业来说,模具的生产计划管理一直是行业内不断探索的课题,北汽福田潍坊模具厂结合MES制造执行系统的应用,尝试将工厂生产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分层管理,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逐步实现了对计划和进度的有效控制与协调。

在模具的制造过程中,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管理的细化,企业的各个阶层对生产计划和进度的及时了解越来越迫切,如高层领导想知道:企业当前剩余的生产能力是多少?能不能透明地看到制造现场?能不能及时地看到生产进度?能不能预测订单的交货时间?管理部门需要了解:制定的生产计划是否能够完成?生产现场的变动会给后续订单带来哪些变化?生产一线部门需要了解:如何组织几百套模具的生产?如何安排数以千、万计的工序加工?应该把这个任务分配给那个班组?各个班组的负荷情况如何?如何最优化地分配任务,以便于在客户交货期内完工?如何及时地得到目前的完工情况?

以上问题涉及到生产计划的编制,也涉及到计划执行进度。企业要面对繁杂的生产信息,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生产计划,需要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工件加工情况、员工工作情况、物料使用情况等等。这些信息量非常大,单纯依赖人力来实现几乎不可想象,潍坊模具厂采用ERP和MES系统实现了厂级生产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的合理分工、层层细化。

本文结合潍坊模具厂MES系统对车间作业计划的分层管理,将探讨离散型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

生产计划的分层实现

对模具行业来说,生产计划根据实际需求分成了很多种,如:模具制造节点计划――即工厂生产计划、模具设计计划、模具生产准备计划、模具物料需求计划、车间调度计划等。潍坊模具厂通过应用PDM、ERP、MES系统,逐步将生产计划实现了合理的分工。

1、需求引入

,潍坊模具厂成功实施了PDM、CAPP和ERP系统,模具的设计全部实现了PDM平台上的三维实体设计,经营管理推进ERP,企业的整个运作过程全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由于模具的典型特点,即产品生产周期长,需求/技术/设备/人员各方面不确定因素多,为模具生产计划的编制带来很大的困难。ERP根据工厂节点计划编制出来的长周期的计划,综合考虑了能力、优先级等客观因素,结合项目管理的思想基本实现了宏观计划的调控,但由于不能及时掌握车间生产实际情况,厂级生产计划下发到制造车间执行时,多数订单的实际生产进度与ERP计算出要求的进度之间产生较大的不一致,导致车间很难按照ERP所定的厂级生产计划对生产任务进行安排。

PDM、CAPP、ERP系统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车间详细排产计划所需的基础数据不准确,生产成本难以控制,工时定额、工具、设备状态以及生产现场状态等进行车间作业计划所需的基础数据不准确;

□ 车间无法实现实时的动态跟踪和控制在制品的进度信息,不能及时向厂级计划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反馈相应的信息以支持其决策;

□ 对机床的使用情况不能进行有效地监控,如机床占用情况、机床停机情况、机床实际负荷、机床累计负荷;

□ 派工单发放及上缴统计不及时,工时的信息反馈也是通过人工录入,造成工时信息带有随意性,不准确且录入时间滞后,厂级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实际生产情况;

□ 车间详细排产计划编制采用手工填计划表的形式,编制效率较低;

□ 主生产计划编制是根据工作中心计算出来的一个能力当量的概念,而不是真正的制造天数,只能进行宏观调控计划,不能用来指导车间的实际生产,

为了解决工厂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进度控制、进度反馈、质量反馈等问题,潍坊模具厂开始实施MES制造执行系统,同时对ERP系统生产计划管理模块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以实现生产计划分层控制的思想。

2、生产计划的分层实现思路

□ 生产计划管理分级,ERP负责厂级生产计划以及MRP运算并给出展望期内工作中心的能力需求,MES负责在主计划的基础上做车间详细计划的排产;

□ 通过PLC控制器等监测,读取机床启停、运转、报警,以及机床主轴的转速,获得机床的运行状态,通过简单的按钮操作实现关键工序的实际开工、完工时间录入。

MES业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MES业务流程

3、ERP对工厂生产计划的管理

在没有实施福田模具MES之前,潍坊模具厂ERP系统对生产计划的管理采用了从上到下一起管的思路,即在接到订单以后就开始编制生产计划,设计完成以后根据情况调整生产计划,进行物料需求计划运算,生产车间按照调整后的计划组织生产。

此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由于计划部门直接编制了车间层的生产计划,造成了两个部门之间的计划差异,而且由于计划部门并没有及时了解车间进度,生产部门并不认同计划部门的计划,造成了两个部门的对立。

鉴于此,我们以模具行业通用的模具节点计划作为工厂生产计划,将其纳入ERP管理,物料需求计划的运算以此计划为标准,设计、生产准备、车间调度计划全部按照节点计划展开。

4、MES对车间调度计划的管理

福田模具MES系统的主要出发点就是细化车间调度计划,实现快速编制出符合车间实际情况的车间级调度计划为目的,系统采用计划模板与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1)车间排产模板

车间计划人员根据模具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模板,系统可以自动生成较粗的车间调度计划,如下图2所示。

图2 北汽福田潍坊模具厂制造执行系统

(2)经验调整

经过初步排产以后,车间计划人员根据经验和车间生产情况对提前期和本日开工偏移量进行调整,调整之后的车间计划已经基本满足生产实际需要。

(3)资源绑定

车间调度员根据车间调度计划,将生产任务分派到每个机床或班组,在分派任务时,系统直观地提供每个机床或班组的负荷,帮助调度员合理分配任务,如图3所示。

图3 制造执行系统的资源绑定

(4)进度录入

系统采用简单的WEB方式录入每个模具关键件的开完工情况,如图4所示,及时获得模具加工进度。

图4 进度录入情况

5、生产计划的闭环管理

工厂生产计划经过车间调度计划数据的积累,厂级计划不断修正,形成了一个知识型的管理平台,为后续项目的计划编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北汽福田潍坊模具厂 武军

篇2:企业生产计划管理标准

生产计划标准指标

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产品产量与产值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经济内容,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企业计划期内生产活动的要求,

一、产品品种指标。产品品种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该生产的品种、规格的名称和数目。品种指标表明企业在品种方面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反映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努力发展新品种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对于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品质量指标。产品质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各种产品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反映着产品的内在质量(如机械性能、工作精度、使用寿命,使用经济性等)及外观质量(如产品的外形、颜色、装潢等)。产品质量是衡量产品使用价值的重要标志。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实现生产任务、满足社会需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企业的产品质量,也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产品产量指标。它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的实物数量和工业性劳务的数量。产品产量指标通常采用实物单位或假定实物单位来计量。产品产量指标是表示企业生产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国家进行物资平衡工作的依据,也是企业进行供、产、销平衡和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组织日常生产的重要依据。

四、产值指标。为了计算不同品种的产品总量,需要运用综合反映企业生产成果的价值指标,即产值指标。企业产值指标有商品产值、总产值与净产值等三种形式。

1 、商品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出产的可供销售的产品和工业性劳务的价值。它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在计算商品产值时,工业性劳务对象的价值和订货者自备材料的价值不应该包括在内。商品产值是反映企业生产成果的重要指标,它表明企业在计划期内向社会提供的商品总量。

2、总产值。它是用货币表现的企业在计划期内应该完成的工作总量。它一般按不变价格计算。总产值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总的规模和水平;是计算企业生产发展速度及劳动生产率指标的重要依据。总产值中除包括商品产值外,还包括在制品、半成品、自制工具、模型的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的价值,以及订货者来料的价值。

3 、净产值。净产值指标表明企业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它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工业净产值,可采用生产法与分配法。按生产法计算净产值,是以总产值为基础的,

其计算公式为:

净产值 * 总产值 # 物质消耗价值物质消耗价值是指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外购动力、固定资产折旧价值以及其他物质消耗费用。

按分配法计算净产值,是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出发,将构成净产值的各项要素,如工资、利润、税金等直接加总。其计算方法为:

净产值 * 工资 + 税金 + 利润 + 其他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性质的支出

其他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性质的支出,主要包括差旅费、市内交通费、员工培养费、利息支出、罚金支出等。

生产计划编制标准步骤

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1 、编制生产计划的主要依据是:

⑴、企业长远发展规划、长期经济协议;

⑵、国内外市场的经济技术情报及市场预测资料;

⑶、计划期产品销售量、上期合同执行情况及成品库存量;

⑷、上期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

⑸、技术措施计划与执行情况;

⑹、计划生产能力与产品工时定额;

⑺、产品试制、物资供应、设备检修、劳动力调配等方面的资料等。

2 、在收集资料的同时,还要认真总结上期计划执行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在生产计划中贯彻企业经营方针的具体措施。

二、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应着眼于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和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对全年的生产任务作出统筹安排。其中包括:产量指标的选优和确定;产品出产进度的合理安排;

各个产品品种的合理搭配生产;将企业的生产指标分解为各个分厂、车间的生产指标等工作。这些工作,相互联系,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

三、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把需要同可能结合起来,将初步提出的生产计划指标同各方面的条件进行平衡,使生产任务得到落实。综合平衡内容主要包括:

1 、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测算企业设备、生产面积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

2 、生产任务与劳动力之间的平衡,测算劳动力的工种、数量以检查劳动生产率水平与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

3 、生产任务与劳动力之间的平衡,测算劳动力的工种、数量以检查劳动生产率水平与生产任务是否适应;

4 、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之间的平衡,验算主要原材料、动力、工具、外协件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及生产任务同材料消耗水平的适应程度;

5、生产任务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测算产品试制、工艺准备、设备维修、技术措施等与生产任务的适应和衔接程度;

6、生产任务与资金占用的平衡,测算流动资金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和合理性,等等。

篇3:企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和控制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不仅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也应时而变,那么,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体系结构如何?企业如何以供应链为基础来协调生产计划与控制,以实现真正的按需生产?下面做详细介绍。

企业生产计划,是关于生产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它所反映的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方面的指标、生产进度及相应的布置,它是指导企业计划期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方案。生产计划工作,是指生产计划的具体编制工作。它将通过一系列综合平衡工作,完成生产计划的确定。我们设计生产计划系统,就是要通过努力,不断提高生产计划工作水平,为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运行提供一个优化的生产计划。生产控制的对象是生产过程,是经济控制系统中微观层次的一个分支。它的经济活动要素主要包括人、物资、设备、资金和信息。这些要素一方面分布在企业的所有部门各个环节,另一方面每时每刻处于变动之中,所以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体系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活动。

现在,供应链管理思想对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因为其要求企业决策者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封闭的纵向思维方式转为横向的、开放的思维方式。因此,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必然不同于传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计划与控制应时而变

-传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只涉及单个企业;而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的生产计划不再只是围绕企业内部,而是扩展开来,涉及上下游企业,如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

-传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针对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在新的环境中,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不能再只着眼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而要将其他上下游相关企业的资源包括进来。

-传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对于信息的共享程度非常低,先前企业的信息主要涉及企业内部,各个信息都是分散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往往是一个个“信息孤岛”,没有将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而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企业不但要将内部的信息共享,甚至要将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实现信息资源全方位共享。

-在供应链中,企业生产计划的约束条件比传统的放宽, 除了能力约束、物料的约束、需求的约束、运输资源的约束、财务资金的约束外,还要考虑供应商资源约束、分销资源的约束。

-传统的生产计划与客户需求的偏离较大,信息传递的长鞭效应(bullwhip effect)使企业的生产计划与客户需求之间存在了较大的差异,常常呈现很大的波动性。

-传统的生产计划是一种基于“控制权”的集中式决策,是在单一企业内进行的生产决策,决策的方案以及相应的计划是带有指令性的,是必须按照执行的;而在供应链环境下,各个企业是相互独立的,是不能直接控制的,而企业之间需要更多的协商机制来进行企业的生产计划。

-传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的信息反馈机制是一种线性反馈机制,信息是由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的反馈传递,由底层向高层的反馈;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网络化管理,生产计划信息的传递不只是沿着企业内部传递,而且还沿着供应链上的不同节点传递。

【模具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相关文章:

1.企业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和控制

2.生产计划

3.精益模具管理规章制度

4.生产计划/物料管理(PMC)专业简历

5.生产计划单

6.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7.生产计划员

8.企业流程管理

9.生产计划员工作总结

10.生产计划年终工作总结

下载word文档
《模具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