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人国有感
“简单30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读小人国有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小人国有感,欢迎阅读借鉴。
篇1: 读小人国有感
今天在儿童教育学的课上第一次看了以往不会特意去注意,去观看的纪录片《小人国》。没有强大的明星阵容,没有华丽的服饰住宅,但是它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给我带来欢乐,同时也使我产生了诸多感慨。
首先是在情感方面。
在这个无忧无虑的巴乐园里,孩子们的唯一任务就是玩和听故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论做了什么事情,没有责备,没有漫骂,没有体罚,有的只是和风细雨般的问候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的是张扬的个性和幻想的空间,还有无尽的体验与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回想起自己幼儿园的生活,不就是如此吗?每天都开开心心,不需要考虑以后做什么,不需要思考自己的未来会怎么样,真的,特别的羡慕他们,可以活出自我!
其中让我比较感动的是辰辰,四岁的辰辰每天早上都要等一个小朋友――南德。夏末的早晨辰辰感冒了还给南德带奶片,等南德,秋天的早晨辰辰依旧在等南德,然后是下雪的冬日,再到春天,每一天辰辰都耐心地等南德。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是一个特别没有耐心的人,我讨厌等人,对此我深感内疚!当我看着辰辰时候,儿童之间这种真挚的友谊深深地打动了我,成人之间还有这样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友谊吗?在这一方面,我想我们有太多人需要向儿童学习,不要过于功利。人活着终究会空手离开,名利是你带不走的,而友谊是我们一辈子可以回忆,可以带来欢乐的东西。
另外我发现现实世界让我们慢慢地变得圆滑,喜欢隐藏自己,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担心自己惹到别人;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形象;担心……但是儿童却很纯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像豆豆大发雷霆,佳佳和池亦洋争吵之类,联系我们的生活不觉感到惭愧。我想,很多时候其实将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也许才是解决事情最好的方法!
篇2: 读小人国有感
在巴学园的校车上有这么一句标语“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句话其实在我理解就是:不管你用多么完美的教育观念,如果孩子们不适应你所使用的教育方法,那就是一句空话,甚至是阻碍他们发展的废话,对于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问题孩子将问题抛给我们,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将这样的一个球再次传到他们那去,就要思考“力度的大小”不能伤着他们,这就要求我们有灵活的教育智慧和一颗充满爱的心。
透过观看此部影片,我学到了很多,电影中的许多片段,零零碎碎却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子里。我明白,以我此刻的教育经历可能并不能游刃有余的表达我想要表达的感想,相信经过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下一次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篇3: 读小人国有感
此刻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仍然是教师们把自我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表演者;而幼儿则处于绝对服从的地位,在教育活动中只能当听众、观众,一切都要耳提面命。当然我也一样,总是期望孩子能完全的听从我的安排,按照我说的做,一旦发现孩子没有听我的话,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阻止了再说。虽说了解我们就应以孩子为中心,教师应处于引导的地位,但是做起来的时候这一切就会抛到脑后了。但是,在巴学园里我看到了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超出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让我看到了好朋友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调皮、霸道的孩子对于我自我来说是最头疼的,对于这类型的孩子我还真没那么多的耐性去对待,但是看到李老师对池亦洋不厌其烦的进行教导,不断的让他明白自我的行为已经造成的后果,而不是笼统的对他的行为进行指责。
我们只是他们生活的一个参与者,对于他们的活动我们要充当的是合作者,不是干预者。他们犯错了,我们就应是让他们自我了解自我行为对错与否的引导者。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会影响到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我们就应确立好自我的主角,把握好自我与幼儿的关系,把自我看作幼儿良好的合作者与协作者,用爱去感染幼儿,让幼儿感到教师是他们中的成员而不是约束限制他们的成人。我们就应时刻调整自我的情绪,始终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对待幼儿,为他们创设自主的活动环境。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幼儿,要多与幼儿交谈,一齐玩,鼓励幼儿表达自我的意见和想法,建立宽松平等的师幼关系。
篇4: 读小人国有感
《小人国》讲述的是一所普通的幼儿园里,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是一部以情动人的关于儿童生活的影片。在我们大人眼里,可能孩子的世界是需要有规则的,而往往因为这些规则,却让孩子们失去了原有的童心。影片里介绍的幼儿园是在教育上有很大突破的“巴学园”,这所幼儿园里把孩子所有的组织活动:走线,唱歌,画画,学英语。等等这些在许多幼儿园里已经秩序化了的活动打破了,孩子们被放还到自然状态,他们可以自由的缔结伙伴,自发的组织群体,快乐的做各种可能在我们大人眼中是不可理喻的游戏。当我们看到那个叫辰辰的四岁小女孩,每天清晨风雨无阻的在幼儿园门口等待着他的小伙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被小姑娘的可爱和执着所打动。而那个叫池亦洋的五岁男孩,在我们大人眼中就是叛逆和另类的代表,也许我们大人还会说他是坏孩子、有问题的孩子。在片子里,他多次被老师请到反思角,多次与同学产生矛盾,甚至有些家长提出应该把这个孩子赶出园去。但是大李老师的一番话,却让我们发现了池亦洋身上没有被我们发现的闪光点。比如他天赋的领袖气质,男子汉的气概,以及他与群体的融合力等等。还有一个两岁叫锡坤的男孩,每天都会把同学们的鞋子以及幼儿园里的玩具扔进垃圾桶,他还会探索着一切在他眼中感到新奇的东西!
幼儿园老师也给了他很大的自由探索的空间,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些我们平时陌生又熟悉的场景,被摄影机搬上了大银幕,没有刻意的表现,没有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只是一个个平庸,却闪耀着生活的光辉的小片断,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孩子们的世界!
银幕上的孩子们天真的笑着,放肆的哭着,而台下坐着的我们,我们这些大人,是不是也应该再深思一下,应该如何让孩子保有一颗童心?台下的孩子们对这部影片也是看得津津有味,当我听到小桃的感叹声和欢笑声,我忽然发现,原来我真的并不了解我的孩子!
原来我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所以,做为家长的我们,如果你有时间,也请你走进电影院,走进小人国,去体会一下被我们遗失的童年,去感悟一下孩子的世界,去审视一下自我的差距,相信看过这部影片,也会给你带来一些启迪!
篇5: 读小人国有感
格列夫自从来到了小人国,由于他的老实本分,没有给小人国带来危险与灾难。小人国的百姓与国王渐渐认可了这个大巨人。逐渐的格列夫在小人国获得了各处的通行证,可以在大街上来去自如。格列夫帮利力浦国打败不来夫斯加帝国,并且为利力浦国的到了好几艘战艇,使利力浦国的国王非常高兴,封了格列夫一个官职,使格列夫有了一个谋生之道。但在朝廷中有着奸邪之臣处处谋害格列夫,是因为格列夫的一个朝廷朋友提前告诉格列夫,才使格列夫留下一条命。格列夫面对着朝廷的勾心斗角,无奈的逃去了不来夫斯加帝国,他在那儿很受欢迎,但格列夫再也不想呆在这样一个“小”地方。最终,他选择了离开小人国。他的运气很好,正好遇到了一个去英国的大船,他平安的回到了他那日思暮想的家。
未完待续……
篇6: 读小人国有感
翻开《格列佛游记》,第一章就是小人国,虽然对此早已有所耳闻,但还是抱有很大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去翻开下一页进入小人国世界。作者在开头并没有花费很多时间和文字去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并且很快的进入了小人国。同时,也让我的对它的期待减少了时间。
作者对小人国的小人有着细致和逼真的描写,就好像作者原本就真的经历过一样,使我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小人国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与袖珍。在格列夫在小人国昏迷的时间和与反抗小人们时,小人国的士兵们用箭射格列夫的情景是如此的形象与生动,我发现我就是格列夫一样被小人们围着。更使我惊讶的是小人国的一切就和我们的国家一样齐全,有政府,有皇帝,有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且都是那么的小巧玲珑,甚至连动物,植物,任何东西都是袖珍的,而格列夫在这个国家就像是巨人一般。格列夫面对着比他小很多的人们却没有多大的惊奇,也许他认为这完全是命运的安排。
篇7: 读小人国有感
这两天我刚看了《小人国历险记》,它讲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历险经历。
一次,格列佛在海上旅游时船触礁了,他失去了知觉。醒来时,他发现自己已被五花大绑,身边站着许多身高不到十五厘米的小人。格列佛肚子饿了,可他讲的话小人们一句也听不懂,他只好做出饿的手势。小人们拿来了许多汉堡和鸡腿,他一口气吃了三十多个汉堡和十多只鸡腿,可还没有一点饱的感觉,因为这些汉堡和鸡腿实在小得可怜。书中还讲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其他神奇经历。
假如有一天我也能到小人国,我就成了一个强壮的大人,我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大威猛为小人国做好事。
篇8: 读小人国有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大人国和小人国》的书,故事的主人公――格列佛经历的一次次神奇的旅程,真是让我感叹万千啊。
第一次,主人公作为随船医生跟着商船去航海,途中,遇到了大风暴,落难到了小人国。在那里,格列佛成了巨人,他一口就能吃掉小人国里的两三块肉,和三个面包,一顿要吃掉好多篮的食物,一口要喝掉好几桶的酒.为了把格列佛运送到首都去,竟然用五百个工匠和技工才能做成的车架,用了一千五百匹马拉着,才总算是把他运送到了首都。而格列佛在小人国里,也成了力大无穷的勇士,他一只手就能把五十艘军舰拖拉走……
第二次,格列佛又跟着商船去航海,这一次,他又到了大人国,在这里,格列佛显得那么的渺小。他成了皇后的玩具,被放在小箱子里拎来提去的,还常常受到苍蝇,蚊子,小鸟……等等的威胁,可是还是被格列佛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了,看着主人公的一次次虎口脱险,真是让我胆战心惊啊。最后,在皇后的一次旅行中,格列佛被三只鹰叼到了大海上,落进了海里面。幸亏被海上的商船发现,平安的回到了他的祖国,回到了他自己的家。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主人公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遇到任何危险都没有放弃,一直努力的想办法替自己脱险,我以后也要向书中的主人公学习,面对任何风浪都不惧怕,勇敢的去面对它,去解决它。小伙伴们,你们也跟我一起去随着格列佛历险吧,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篇9: 读小人国有感
前几天,我阅读了《格列佛漫游小人国》一书,故事的大概内容是:格列佛被小人国运到了首都,他看到了小人国像玩具一样小巧精致的建筑,并学会了小人国的语言。为了安全起见,小人国国王派侍从搜查了格列佛的口袋,并把搜出的表抬进国库。一天,国王告诉格列佛,邻国随时要侵略国家,请格列佛帮忙。格列佛将敌舰拉回小人国港口,小人国皇帝还想让格列佛把邻国的所有船掳来,但格列佛婉言拒绝了。最后,格列佛在一艘英国邮船的人帮助下回到了祖国。
作为独生子女,我们是生长在蜜罐子里的一代,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怎么样。如果我们是格列佛,或许来到了小人国会大哭大闹,当被侍从搜查口袋是,会很不听话,就是不服从。或许当小人们在身上玩耍时,会把他们抖下去,或许在国王请求帮助时会想:“这关我什么事!?”或许在答应帮助国王之后却在一旁打呼噜,或许在见到敌舰后不知到该怎么办。
格列佛有许多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取长补短的。
比如,他乐于助人的精神。是的,我至今还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坏小孩”。有一次,殷静奕问我一道数学题怎么做,当时我正在写作业,就不想让她“占据”我的智慧,所以就不耐烦地说:“不知道!”殷静奕“切”了一声,只好摆着一幅苦瓜脸去另请高明了。
格列佛的毅力,也是值得我学习的。想一想,如果格列佛没有毅力,怎么能克服种种困难回到自己的祖国?爸爸说我几乎每次练钢琴时,没一会儿就喊累,要么就是练一会儿就停下来,或者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结果,直到现在,我的钢琴练得也不怎么样,水平也没有多大提高!还有啊,就是放长假时爸爸让我天天练字,可是我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个没几天就不练了。结果,我现在写的字还是和我二、三年级写的字基本上长得差不多。
总之,我觉得我和格列佛相差甚远,在许多方面需要向格列佛学习。
篇10:读小人国有感
最近我读了《大人国小人国》这本书,这本书里面的主人公是格列佛,他很爱冒险,经常随船队去航海旅游。
格列佛有一次又跟船队去航海,经历了一次暴风雨后,他漂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的人奇小无比,格列佛在那里的人眼里就是个巨人。小人国的人们害怕被巨人伤害,就趁他熟睡的时候把格列佛绑了起来。等他醒来时还向他射箭,当然小人国的.箭太小,对格列佛没有造成任何伤害。在小人国里,格列佛是很强大,他却很善良。格列佛从不恃强凌弱,总是善待每个人。
离开了小人国后格列佛继续他的航海梦,这一次他又漂流到了大人国,在大人国里格列佛就成了一个小怪兽。他遇到了很多危险,一会儿被狗叼着,一会儿被蜗牛绊倒,摔坏了腿,一会儿又被侏儒扔进奶油桶,差点被淹死,他多么渴望自由啊!最后巨鹰救了他并在水手们的帮助下回到了家人的身边。
在这个故事里,我特别喜欢格列佛这个人物。因为他聪明善良,遇到问题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态,很快想出办法。我还知道了强大的是不能欺负弱小的,人不能自私,要乐于助人。
篇11:读小人国有感
格列佛从小就有个爱好,就是航海,但是一直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有一天,有艘船要去航海,格列佛终于有机会了。途中碰到了暴风雨,他独自一人漂流到了小人国,在小人国里,格列佛遇到了种种难题,他用尽全力克服困难,最后顺利回到了祖国。后来,又有一艘船去航海,格列佛控制不住航海的愿望,跟着这艘船又去冒险了一番。途中,格列佛被遗落在了一个小岛,他在岛上看到了几个巨人,就把这座小岛叫作大人国。在大人国中,格列佛又遇到了一些困难。最后,他又凭着勇敢和智慧,平安地回到了祖国。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特别喜欢格列佛这个人物。因为,他聪明善良,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并且在坚持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很快想出办法。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学习格列佛的这些优点。首先,我要学习他有主见,在碰到困难时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其次,我要像他一样学会关心他人,不能自私,在学校里能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乐于助人;最后,我要学习格列佛机智勇敢,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勇敢面对,并且设法想出克服困难的办法。
篇12:读小人国有感
暑假里,孩子在老师的推荐下读了《大人国和小人国》。
这是一本启智的读物。孩子读了以后,觉得一会儿在小人国,一会儿又到了大人国,思维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任意驰骋。孩子在与格列佛共同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后,完全沉醉在了故事的情节中,大有非要自己做一次“格列佛”不可的意思。其实,她不知道,在我们与她相伴成长的日子里,经常会像格列佛经历“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情况,只不过大家没有在意罢了。
故事的'情节固然构思巧妙,现实生活却比故事还要精彩。我们不妨想想,在与孩子们共同相处的日子里,我们自己是否就像在“大人国和小人国”探险,思维经常要根据不同的境地而转换。有时候,我们像是到了小人国,我们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巨人,帮助孩子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承受他们弱小身躯不能承受的压力,让小树苗茁壮成长;有时候,我们又像到了大人国,很多事情我们都不能代替,比如每一次的考试,每一次的作业,需要孩子自己一件一件地去独立完成。这时,我们只有默默地为她祝福,期望她能够顺顺当当地走过去。
我想,孩子成长的历程就是一个从“小人国”向“大人国”前进的过程。作为他们成长中最忠实的陪伴者之一,我们要适时扮演一下“格列佛”的角色,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给孩子更多的支撑。毕竟,这个世界将属于他们!
篇13:读小人国有感
最近火热了一个视频——小鸭上台阶。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我也点击打开了,瞬间被小鸭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和鸭妈妈循循善诱、耐心等待的教育风格所打动……
里面的鸭妈妈领着一群可爱的小鸭需要经过有三四个台阶的地方,每一级台阶都有两只小鸭那么高。鸭妈妈从容的越过台阶,站在最高处等待。下面十几只小小的鸭子急得团团转,不停地叫着,呼唤着鸭妈妈。但是鸭妈妈只是来回的走动引导孩子们再换个角度来试试,并没有真正的走上前去给予帮助。就是这份坚强的`等待、长时间耐心十足的等待,让每一只小鸭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最能干的,只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坚持不懈的认真做,没有任何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使我顿时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前去,用自己已有的丰富经验来尽可能的帮助孩子来解决问题。这当中有我的教育失误,是我在不经意间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机会,剥夺了她面对困难时应勇于接受挑战的权利;是我缺乏了像鸭妈妈那样耐心等待、循循善诱的精神,导致孩子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我不会,我做不好,你能帮帮我吗?
今天看的“小鸭上台阶”视频让我颇有感触,连自然界的动物都知道要鼓励孩子勇于接受挑战,战胜困难,何况我们人类呢?希望我们的每一位孩子在他人生的成长道路上勇敢的不断发现问题,并积极的去解决问题。
篇14:观小人国有感个人心得体会精选
看过电影《小人国》吗?说是电影,其实是在北京巴学园实景拍摄的,应该算是纪录片吧。现谈一下我看完的感受:
1、班车上印着一句“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印象很深!是呀,鞋子只有适合脚,脚才会舒服,才会正常发育。如果鞋子不舒服,脚就会出现问题!
2、电影里的孩子没有惧怕。而我们的孩子,怕什么?怕老师批评,家长批评。正是因为怕批评才会守规矩!电影里的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勇于表达自己。因为他们不用担心受大人的呵斥。但却要遵守规则、集体的规则。我们的孩子可以吗?他们由于怕受批评,而不愿流露自己的想法!我想我们的孩子们也应该和他们一样,不要畏惧大人。但要遵守规则!
3、电影里有一个反思角,犯了错误的小朋友们就要坐到这里反思,这么大的幼儿能够真正反思吗?我想不会!只是通过和集体的隔离,使他懂得,这样做是不对的,违反了规则。我想这个反思角我们可以借鉴!
在电影中还出现了三个个性小孩:最大的池亦洋,最小的锡坤,还有四岁的辰辰!巴学园老师的教育很值得我们学习:
池亦洋,一个调皮捣蛋,有暴力行为,经常欺负小朋友的小男孩!曾经有一群家长要求池亦洋离开幼儿园,可是大李老师却说:“池亦洋确实有他自己的问题要解决,但是我看到,池亦洋给我们整个园的孩子做出了一个非常男子汉式的示范!”的确,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现在许多小男孩缺的一些品质—坚强、洒脱、敢作敢当、果敢……而且,他在小伙伴中也很具领导才能!我想这应该是老师对他的调皮捣蛋不打压的结果!后来在大李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他的暴力行为少了很多!
锡坤,一个2岁处于探索期的小男孩!这时的他还未建立起规则。当他把球和许多鞋扔进垃圾筐时,老师对他并不是批评,而是旁观,直到他失去兴趣。当他把一筐珠子全都撒到地上时,老师对他并不是指责,而是陪他一筐一块探索,并引导他把珠子放到筐子里。我想这里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是对他探索的兴趣保护、支持、引导。孩子在探索中成长、发展。
辰辰,一个非常执着的四岁小女孩!他喜欢南德这个小男孩,每天比南德早到幼儿园,但都要站在教室门口等南德!从夏天、秋天、到下了大雪的冬天。哪怕感冒流鼻涕也要站在门口等南德,直到南德来;哪怕下大雪也要等南德来一块换鞋进教室!然而把学院的老师并没有干涉,强行让辰辰进教室。而是询问了辰辰地意见,尊重了她的选择!我想,辰辰收获的不止友谊、爱和尊重!更重要的是她无比细腻的情感和耐心被很好的保护了!
巴学园的老师能够做到这些,我们同样也能!加油吧!
篇15:观《小人国》和《幼儿园》有感作文
《小人国》中,纪录的不单单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还有那群可爱的老师们。巴学园是小朋友们喜欢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乐园。在巴学园里,小朋友们可以自由的游戏,他们的行动不受限制,辰辰和南德可以玩扮家家,迟亦洋他们可以自由的在院子里玩耍,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踢足球等等。
同时他们也在这玩耍中被教育着、成长着。当然,他们也学会了勇敢与尊重。
迟亦洋是一个调皮的男孩,并且他还三番五次的辱骂大李老师,让大李老师“滚”,但是大李老师并没有严厉的责骂他,而是给他讲道理,让他知道错在了哪里,再让他思过。大李老师的做法是一种尊重人的教育方法,不同于别的老师的责骂,给人足够的尊重,同时也教会了孩子尊重。在一次玩耍中,迟亦洋抢了陈柄栋的棍子,陈柄栋哭了,让老师帮他要回棍子,但老师告诉他,棍子是他自己的,只有他自己才有资格要回棍子,权利在他自己的手里。这是一件平常的小事,但老师却由此来教育了陈柄栋要学会勇敢的面对,要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教育是被我们需要的。
在巴学园的校车上有这样一句话“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我想每一双脚都需要一双适合自己的鞋,我们不能胡乱的让不同的脚穿同一
双鞋子,这样对不适合这双鞋的脚来说是不公平,也是不利于脚的行走的。同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个性,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规范每一个孩子,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巴学园的老师们深深的明白这一道理,他们因材施教,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育。
《幼儿园》则完美的展现了童年生活的本身,片头一开始的一声“我要回家!”展现了小朋友们刚来幼儿园的情景,他们体现的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情景,我原以为的幼儿园不是这样的,但是《幼儿园》让我们认识到了幼儿园真正的样子,小朋友的样子。我们现在都已经忘了幼儿园的生活,而《幼儿园》又让人们想起来了什么,重新上了一遍幼儿园。
【读小人国有感】相关文章:
1.读 有感
2.读有感
3.小人国读后感
4.小人国观后感
5.读《黄河颂》有感
6.读《三代》有感
7.读《女神》有感
8.读三国演义有感
9.读《下棋》有感
10.读《一九八四》有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