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800字左右

《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800字左右

2024-02-08 09:21: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brideslov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800字左右,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800字左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800字左右

篇1:《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800字左右

《安德的游戏》这一系列书是一位朋友推荐给闺女们读的。闺女们看过后说好看,我就捧起来读了其中两本。一直以来,我都喜欢读孩子们的书。一方面,很多优秀的童书非常值得成年人阅读。另一方面,我也有与孩子们同读一本书的习惯。读罢和她们讨论书籍的内容,这样既能了解她们的读书情况,也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

《安德的游戏》系列一共三本书:《安德的游戏》、《死者代言人》与《安德的影子》,其中《安德的游戏》和《死者代言人》均为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双料王。近年来《三体》在国内大火,国人逐渐了解了这两个奖项在世界科幻小说的分量。科幻世界大奖双料王是什么样的水平,也让我有些好奇。

先谈谈总体印象。总体上感觉《安德》系列比《三体》还是差一个档次,主要输在气势和想象力上。两部小说都以人类与外星文明的关系为题材,都对宇宙文明如何共同生存有哲学性的思考,但是《三体》的气势更显恢弘磅礴,想象力可谓无与伦比。例如,《安德的游戏》中的攻击武器是战斗飞船或核武器升级版的“小医生”。而《三体》中高级宇宙文明对其他文明打击方式已经升级到利用物理规律或宇宙规律——使用降维打击把对方的四维世界降为二维世界;制造低光速黑洞来进行防御;归零者以“归零”的方式让所有的宇宙文明都同归于尽,宇宙坍缩为奇点,再从奇点重新开始膨胀。

安德系列第一册叫《安德的游戏》,这一本书相对《三体》而言更适合孩子阅读。本书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天才儿童经过残酷训练拯救世界的故事。训练时间紧迫,过程残酷无情,以至我那内心柔软的大闺女表示不太能接受这种让人成长的方式。这本书让人最惊艳的是大结局。所有参加游戏的孩子都以为自己在玩一场电脑模拟的训练游戏。直到游戏结束打败大Boss,孩子们才发现眼前的一切其实都不是游戏,而是一场让整个虫族灭亡的真实战斗。安德最终发现虫族并不想与人类为敌,他们来到地球的初衷也不是侵略地球。理想在误会与谎言中幻灭。他带着虫族女王的最后一颗茧,踏上了星际流浪和自我救赎的旅程。

《安德》系列的第二本是《死者代言人》。《死亡代言人》比《安德的游戏》更具思想性与哲理性。可以说,《死者代言人》是一本披着科幻外衣的哲学书籍,它探讨了宇宙中不同智慧水平和文明水平的族群如何能够和平共处的问题。书中提到的三种异族文明形式,第一种是虫族,具有高度文明却被人类灭族,只剩下虫族女王的最后一枚虫卵,安德带着这枚卵,在星际间为虫族重新寻找新的家园;第二种是猪仔,处于原始与落后的状态,期望学习人类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却被人类一直进行技术封锁并作为外星生物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三种是人工智能“简”,她不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工具,而拥有了独立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虫族希望重生,猪仔期盼像人类一样拥有各种科技并自由的飞向太空,而在虚拟世界中存在简则一直在追寻能够理解和陪伴自己的朋友。文末,宇宙几种文明都找到了彼此和谐相处的方式。

和刘慈欣相比,卡德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卡德笔下的世界最终充满爱与善意。而刘慈欣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他无情地指出了宇宙文明存在的哲学基础是“黑暗森林法则”,人类必须“用最坏的恶意去揣测这个世界”,不能把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交往想像得过于温柔。宇宙空间是有限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因而任何一种文明要生存,都必须消除可能存的各种外在威胁,换言之所有的宇宙文明都一直处在危险中,。

从科幻世界回到现实世界,引人深思的是地球上不同文明程度的族群如何相处与共存的问题。近在眼前的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不就是两种不同文明的博弈较量吗?看过《安德的游戏》,赶紧去买来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与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决定要好好读一读。

篇2:《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

我从来没有读过科幻小说,《安德的游戏》是第一本,抱着对作者获得那么多大奖的崇拜和怀疑,我一口气读完全书后又看完了电影,就像一个人跑了五千米的长跑后虽然很累,但是心里还是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爽。电影评分很高,拍的也很不错,但跟书比起来,还是弱爆了。电影删掉了书里面的很多情节,估计是限于时间安排。建议有兴趣的同学真的可以看看原著。

首先非常佩服作者的脑洞,天马行空,恣意畅游,无边无际。作者写到了地球之外的太空还存在很多个星球,这些星球上都有生命,而且这些生命不仅繁殖力强,还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威胁。作者想象到地球人不仅在外太空建立了自己的军队,而且坐着飞船来去自如;想象到外太空的失重和各种需要承受的身体压力;想象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场景和需要克服的困难,就像作者曾去过那生活过一般,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作者的想象又不是随意而为,而是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有扎实的物理和天文学知识,让读者不光是体会到作品的文学性和故事性,更多的是还能够学到一些知识。

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是天才儿童安德为了拯救人类而出生,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训练,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打败了虫族,实现了人类的和平。安德从一个普通的天才儿童到最高军事指挥长官的成长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所体现。比如书里一直强调要想让他尽快成长,当上领导,就必须孤立他,学会孤独、寂寞,忍受常人不能忍耐的痛苦。这是一个破茧成蝶的痛苦过程,但只要熬过来了,一切都值得。

安德接受的训练非常人所能承受。不光是身体和大脑的训练,还有心理的承受能力。格拉夫上校对安德的考察从没有间断,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被打分。在学校史蒂生欺负他,在家里彼得欺负他,进入战斗学校后由于表现优异也让别人嫉妒。尽管在火蜥蜴战队和野鼠战队先后受到排挤,但安德还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脱颖而出,组建了自己的飞龙战队,并且带领一些并不优秀的士兵刻苦训练,最终打败了其他所有战队。而学校也为他一再打破规则,从来不按常理出牌,安德却能见招拆招,一一应对,最终走向辉煌。

篇3:《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

《安德的游戏》故事设定在不久的未来,可怕的外星虫族入侵地球,人类在付出伤亡数千万的代价下赢得胜利,为了抵抗虫族的再次入侵,人类选拔十来岁的少年到一个外太空的游戏基地进行训练,以游戏模拟虫族进攻来培养少年们的战术和战略,作为抵抗虫族再次入侵的最大。

我没有查到当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安德的游戏》面世后的西方国家的社会反响和业内评价,但“少年游戏天才拯救地球”曾几何时太像一个儿童故事的设定——满足少年梦想的英雄情怀。但在全球电子和网络科技空前发达的今天,这种构思可就不是闹着玩儿的了。电子科技发展起来以后的游戏,早期的街机游戏,到单机游戏、网络游戏,一度是成年人眼中令青少年玩物丧志的洪水猛兽,这种情况随着新世纪以来各种电子竞技作为正式比赛开展而有所改观,但游戏毕竟是游戏。

其实游戏是一种足以深刻影响人类未来的文化,尤其是网络游戏,每一个玩家面对的不仅仅是电脑屏幕,而是屏幕背后聚集了千万个真实玩家的虚拟空间,而虚拟空间本身除了奇幻色彩的设定之外,所有玩法、升级、战略都需要极高的策略意识、团队意识和应变能力,谁说这些意识和能力在现实中是不需要的?游戏教给青少年的,可能是中国教育都一直缺失的。那么,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就接受了远比前人高级的竞争训练,他们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模拟如何在竞争或者斗争中生存下去并且团队配合作战,他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

当然,你可以反驳说,为什么有些人玩游戏却玩物丧志?就像很多人读《红楼梦》只当琼瑶一样的言情小说看一样,这是没办法的事。

《安德的游戏》最伟大之处,在于在上世纪70年代就看到了科技发展的这种趋势,即未来是属于游戏一代的。小说中的安德(Ender)是一个11岁的男孩,天生具有强烈的战斗意识,从一起到太空基地受训中的孩子中脱颖而出成了指挥官。太空基地训练的方式是模拟军事化训练,将虫族的文明形态、战斗力和作战模式量化分析,然后一步步教一群十来岁的孩子如何战斗。

对于这帮孩子来说,对战争的认识是从游戏开始的,因此他们理解非常快,而且更纯粹。甚至当他们以为还在进行模拟战争的游戏的时候,就已经在实际的战争中了。未来的战争中,他们不用体会到炮火连天枪林弹雨,视野开阔、反应敏锐、洞悉敌我军情和心理做出判断下达命令,即可一战功成。

篇4: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600字

寒假中,我和妈妈每到星期三就去图书馆看书。我在阅览室发现了一本叫《安德的游戏》,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印着几个字:致汤姆露比一个在战斗学院内外都坚持信念的人。

我感到很纳闷:为什么这本书是致汤姆的呢?于是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一页一页地仔细看了起来。这本书写了一个叫塞克的小男孩在教堂中被lf联合舰队选去训练,塞克的爸爸妈妈万分不愿意,但还是被带走了。在训练中,塞克因为信仰,坚决不拿武器伤人,所以他的战绩一直都是零。后来,塞克看了一段虫族伤害人类的视频,明白了很多道理,他决定帮助人类消灭虫族。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虫族消灭了。

这是一部所有男孩都爱读的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的过程中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活地人物个性;有人喜欢激烈的战斗精神……但我看来,它那情节中暗藏着人们都在追求的信念——自由。

我也追求“自由”,小时候,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听父母的话,老是让他们生气,这种“无拘无束”伴随了我很长时间,我以为这就是“自由”.看了《安德的游戏》,我重新定义了“自由”二字。你瞧塞克!他不仅是个向往自由的男孩,还是一个聪明有毅力的男孩。虽然每次训练的战斗成绩为零,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真正的自由是有度的自由,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意味着放纵和一事无成。那一天,我决心向塞克学习,从一个调皮捣蛋贪玩的小孩转变成懂事爱学习的好学生,我要学习赛克这种贵在坚持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在有限制的自由中获得真正的成长。

最近,我阅读了科幻大师奥森?斯科特?卡德神一般的科幻巨著——《安德的游戏》。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了无数栩栩如生的人物,即使合上书本,那一场场活灵活现的战斗场面也都是历历在目,动人心弦,吊人胃口。整本书读下来,剧情跌宕起伏,几乎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他不走,你也想追着他赶紧跑。

有时候,科幻小说并不完全是胡编乱造。回想一下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等科幻作品,里面的场景和科技手段不是一一在生活中实现了吗?《安德的游戏》这本书也有让人焕然一新的科学依据,比如书中所谓的电子战斗。但最令我敬畏的,还是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安德那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在教官的种.种压力下,他一直被置于孤立的状态、处在崩溃的边缘。教官给他配备一批表现平平的新手,让他组建战队,却又将他刚刚壮大起来的飞龙战队解散。因为他的优秀,整个比赛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公平可言,他不断地被欺瞒、被围攻,但他依然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他赢得了最终的“游戏”.阿莱、沈、豆子、米克、佩查、疯子汤姆、热汤韩楚,他以前的战友终于与他并肩作战,他们齐心协力,不拘泥于常规和教条,避开对方强大的太空舰队,摧毁了敌方的母星,母星的毁灭爆炸吞噬了敌方全部的战舰,人类胜利了。但是,当安德最终发现这不仅仅只是游戏,这是一场终结虫族的真正战役时,他又陷入深刻的反思。

安德就是这样与众不同,就是这样在逆境中不断思考,不断超越自己,承担责任,体现价值。

《安德的游戏》这本书在我的大脑中记忆尤为深刻,因为家中有这本藏书,而且去年寒假时,我也去电影院看了这场电影,尤其是妈妈的唠叨让我不得已记下他,安德—这个男孩,妈妈总说“真正高智商的孩子不是在逗动物玩,而是利用的自己的高智商如何在一层层关卡里脱颖而出拯救地球,为了战斗在努力掌握高科技,想想你自己,把高智商运用在哪儿了?”.我双手捂着自己的耳朵,不愿听妈妈这些话。

夜晚,当我静静躺在床上时,我的大脑中就会出现安德,我好崇拜安德,喜欢这个和我年龄一样的小男孩,他的智力、手段、胸怀把我深深吸引了,他勇敢的精神都是让我学习的。在他的时代,他是如何让成为一名领导地球战士、抗击强大的虫族进攻的统帅?书中安德有哥哥和姐姐,他们三兄妹的都很聪明,姐姐善良和温柔,哥哥凶狠和野心,弟弟安德刚好中和了姐姐和哥哥德性格,被送往太空中的“战斗学校”学习,学习的方式就是玩游戏——这就是科幻部分吧。实际上就是培养他的心理,磨练他的心志,看能否吃苦耐劳。

在学校里安德很恐惧,孤独,没有朋友,没有温情,没有灿烂的微笑,只有同学欺负、挑衅,他就忍耐,但忍耐是有极限,在被逼无奈、为了生存的情况下,安德利用自己的高智商将挑衅他的同伴打死。可是他也很内疚,因为他不想任何人受到伤害,他克制自己的勇猛,帮助同学,最终赢得同伴的拥护。我也想学习安德,到安德的世界,成为一名向他一样勇敢的人,敢于同破坏地球的虫族作斗争。

我也认识到自己的性格里面存在一些需要学习的东西,缺乏耐性,做事马虎。我特别喜欢养小昆虫和动物,也很有爱心,只要我要坚持做到去掌握和熟悉这些昆虫和动物的习性和特征,这样我就与安德一样,当地球有灾难时,我也能拯救。

篇5:《安德的游戏》优秀的读书心得

第一次见到它,是在一张报纸上,它是本周畅销榜的第一名,还是一本科幻小说,我抱着读读看的心理买下了它。

虽说这是本科幻小说,可我却从这本书里读出了一些其他的味道。

安德从他一出生,因为计划生育,就变成了一个“多余”的孩子。从小就被他那残忍的哥哥彼得所欺负,进入了战斗学校后又被高年级的学生所嫉妒。他的童年似乎是在痛苦中度过的。他只能用实际行动来像别人表现他的才能,才能与别人搞好关系

而当最后,安德发现其实所谓虚拟的战役全部都是真实的,他用他的手屠杀了上千万个虫族的时候,他心里深深的自责,我读后也能真切地感受到。

安德是一个少年天才,可他所承受的一切远远超过一个少年所承受的,此书中的安德是如此的早熟,他有像大人一般的情感。他还有伟大的牺牲精神,他能怜悯那些是他敌人的虫族。

这个孩子的人生可谓是被人操纵的,从他的出生就是为了来拯救全人类,再到他进入战斗学校,教官又欺骗了它,骗他说这仅仅是一个训练的游戏,这种操纵的人生谁都不能承受得了,可是安德,这个少年天才,却能从中获得快乐,使我非常的钦佩。

整篇小说与标题相照应,之前这在安德看来只是一个游戏罢了,可这却是一个巨大的骗局。

作者通过本书向人们阐述了一个战争产生的悲剧,同时又描述了一位经历了两次心理崩溃的少年天才——安德。

关上书,眼里映现的是安德指挥战斗的场景,我却由此联想到了我们这个社会,充满着欺骗与谎言的社会…………

篇6:《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600字

寒假里,我终于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这本我早已心驰神往的书——《安德的游戏》。

安德本性是个淳朴善良的孩子,他所做的一切反抗,都是无心的,是大人们强加给他的,当他得知虫族因为自己而集体毁灭时,他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忏悔之中,最后,当全人类都在欢庆战争的胜利时,安德却自我放逐,将自己的余生在太空中永久地漂泊。

安德的故事对我们青少年是很有教育意义的,纵使我们无法拥有安德的天才,但安德的身上依然拥有着我么最最需要的品质:忍耐和独立。或许因为学习生活等方面压力,我们越来越难以忍耐周围的事物,有时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便往往会触发我们心中的怒火,但与安德面对的压力相比,我们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也学着适当忍耐一下呢?我相信,这样会减少许多生活中不必要的矛盾。

另外的一点就是独立。由于时代的进步,我们中的不少人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此我们往往欠缺一种独立意识,这是非常危险的,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缺乏独立意识往往意味着将被淘汰,道理人人都懂,父母不可能陪伴我们一生,总有一天跌倒了你只能自己爬起来。培养独立性,就是培养竞争力,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此,我由衷地把安德视为我心中的偶像,他教会了忍耐,独立,拼搏,这才是一个偶像所应具备的素质,正如他在书中表现的一样,安德永远是做的最优秀的那一个。希望所有像我一样的同学,特别是喜欢挑战,喜欢做别人不敢做的是,喜欢在绝望中诞生的人,都去找到这本书读一读,它对你的启示性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你会庆幸在你年轻的时候读到过这本书。

篇7:《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600字

安德作为少年天才救世主,一战功成之后觉得自己是“种族灭绝者”,因为他觉得“胜利的方式是最重要的”,而且与虫族之间的战争或许可以通过“对话”避免。其实在两个星际文明的冲突之间,往往是比较残酷的,比如在刘慈欣的三体中,三体舰队想毁灭地球太容易了,因为文明发展等级完全不可同年而语,所以刘慈欣提出了“黑暗森林”的理论——两个彼此陌生的文明遭遇,你最好用全力歼灭对方,否则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在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干掉对方,自己才是最安全的。

在科幻界,一直有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存在,星际之间是彻底的对立或者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还是可以彼此消除误会和平共处,有着对印第安种族灭绝的殖民罪恶文化阴影的美国人,一般是反殖民文化的,从西部片变种《与狼共舞》到科幻巨制《阿凡达》都是反殖民文化。《安德的游戏》中,地球人类曾经被虫族入侵,于是虫族成了人类永恒的敌人,形成一种天然合理的认识。

书中有个设定很有意思,在“意念”这个层面上,不同文明之间可以交流的。安德在一次心理游戏中,遇到了虫族女王“意念”潜入游戏中试图与他对话。直到虫族灭绝以后,他才彻底领悟游戏中的意象来自虫族文明统治者的“意念”,因此他觉得这一场战争本来可以避免。

当然,这是一种反殖民文化背景下想象出的理想状态。但这里有一个科技发展程度作为前提,即安德的那套心理游戏,这个开放式的游戏为未知的意识形态打开了一扇门,能够让异星文明的“意念”进入,虽然现在还不能实现,但起码小说和电影在表达一种道理,即文明发展程度越高,陌生星际文明之间能够对话的几率越高。影片将这一设定放入,强化了安德成长的痛苦与孤独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本身与科技文明关系的忧虑,在人类的眼中,科技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是打倒另外一种文明,还是为了自身更高层面的发展?

【《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800字左右】相关文章:

1.《安德的游戏》读书笔记

2.读《安德的游戏》有感

3.电影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4.读书心得800字左右

5.傲慢与偏见读书心得800字左右

6.假小子戴安读书心得400字

7.安德的影子读后感

8.假小子戴安读后感读书心得400字

9.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心得800字左右

10.苏轼的《赤壁赋》读书心得800字左右

下载word文档
《《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800字左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