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的阅读心得
“ght032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货币战争的阅读心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货币战争的阅读心得,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货币战争的阅读心得
《货币战争》一书主要写金融。由于文笔流畅,且引述了许多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名人语录等,它引人入胜,勾起了一般读者对枯燥金融问题的兴趣,这是该书的一个贡献。但遗憾的是,该书对许多经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缪误甚多,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言过其实,或根本就是妄加猜测,肆意定论,给读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并有可能误导政策制定者。
全书每每强调,以罗斯柴尔德为代表的国际银行家如何拥有神秘的`超级权力,可随心所欲地玩弄王权与政府于股掌之上,肆意操纵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繁荣与萧条。事实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确曾经盛极一时,至少在19世纪是公认的最有影响的跨国金融企业,在今天的国际金融体系中也算是尚有一席之地;但是,其市场地位与影响力目前已可以说微不足道。无论是按股票与债券承销,交易及企业并购业务的市场份额,还是按旗下所管理金融资产的规模,该公司都往往排不上国际前十名,更谈不上呼风唤雨,主宰全球金融市场了。书中宣称,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当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最大的债权人,这并不符合事实。
同样,今天的J。P。Morgan银行经过无数次分分合合,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出台前的老J。P。Morgan公司除了继承同一商标品牌,其股权结构,组织形式,公司文化,业务与客户基础皆有显著不同,市场影响力也是今非昔比。该书武断地认定,所谓国际银行家为一小撮利益一致紧抱一团的阴谋团体,而对现代金融体市场与金融机构之间空前激烈的竞争这一客观事实全然漠视。大浪淘沙,适者生存,曾经盛极一时的Drexel,霸菱等老牌银行都已破产,而书中一再提到的库恩雷波公司也已经无迹可寻。事实上,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中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其产业结构与垄断组织相去甚远,这也就是金融创新如此活跃的一个原因。金融业也恰恰是现代经济中最受监管的行业,其经营业务活动受到各国政府如财政部,央行,专职金融监管当局甚至国际组织的严格监管。书中所刻意描画的超然凌驾于国家政府乃至国际政治法律制度之上,拥有神秘权力的所谓“国际银行家”,恐怕除了存在于作者的丰富想象中,纯系子虚乌有。
篇2:货币战争的阅读心得
《货币战争》一书则赋予了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明白,并非硝烟战火才是战争,在这个仍然有着利益纷争和意识形态对立的世界上,国家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战争,并且不论输在哪一方面,都有可能将一国置于不复之地。
《货币战争》中讲到的经济学原理很简单,但是在我本科学习经济金融的过程中,从未深入分析这些道理,就是这么一些简单的、在逻辑上看上去自洽和完美的原理,其诞生竟是如此历尽坎坷、暗藏玄机。就拿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中的货币创造机制(部分准备金制度)来说,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这是现代货币发行制度的基础和根本,是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优美体系,货币发行机构发行的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体系的反复存贷,放大并满足了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货币需求,也给经济活动主体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货币的过剩和不足都能通过机制自动调节。
但是,《货币战争》一针见血的指出,正是这样的机制,为今后泛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也使得商业银行体系成为不劳而获的社会寄生虫,不断地蚕食人民的财富。私人拥有的商业银行“空手套白狼”,通过不断贷出创造出来的新钱,获得高额的利息收入。而一旦商业银行不注意控制风险,准备金率过低,新钱投放增量过大,就极有可能产生恶劣的通货膨胀,更为重要的是,银行体系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将直接转嫁给人民,特别是底层人民,由于没有任何避险工具,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将瞬间大幅缩水,成为最终的买单者。《货币战争》更明确地指出,这种现象的发生并非是当初机制设计的疏忽,而是银行家们有意的设计,为的就是通过掌控货币数量进而获得瓜分财富的手段,书中做了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剪羊毛。
篇3:货币战争的阅读心得
书中揭示了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一、以债务为货币发行的抵押,而非实物,这样就让有些机构有机会做一些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行为;二、现在银行的部分储备金机制。美联储就有凭借美元是世界货币的优势而滥发货币的嫌疑。以前美国凭借国债发行美元导致本国的通货膨胀,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美国的国债,就相当于美国通过国债将通货膨胀转嫁到其它国家。中国也是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国家。因此中国的通货膨胀也是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的。
通货膨胀会导致两个互相矛盾的现象:资产价值(如房子)的提升和其它货品价值的降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资产价值的提升恰恰体现了人民对拥有财富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政府为了平易通货膨胀,只能想办法让老百姓手中的货币原地不动,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让这些货币在股市里窝着去,只要不出股市,这些多余的货币就不能去肆意的拔高商品货币价格。于是,今年年初,我们如期看到了股市上扬,如期看到了外资撤退后国资杀入救市的场面。但国资还能撑多久呢?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们怎样能度过这个难关呢?
篇4:货币战争的阅读心得
在读完《货币战争》这两部曲之后,我才明白到自己知识的片面性。姑且不论有人说《货币战争》是抄袭95年美国纪录片《The moneymonsters》,但有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在这之前没人这样系统的把当中的因果联系展示在我们面前。更重要的是《货币战争》这两部曲中,带给人们是更多的思考。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在认识世界过程中都来自于他对世界的基本认识,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人又因为自己生活经历的有限性,如果不通过系统的学习建立全面系统知识为基础价值体系,恐怕我们只是活在自己所认知的世界里,被现实表面的现象所蒙蔽。读这两本本书我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个人的知识有限的、贫乏的,而且也有错误的认识。
究竟谁是历史的主要推动力量,是相对无知、缺乏创造性的大众,还是对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起主导作用的精英?对于我所认知的世界历史,或者说是我国历史来看,无疑是大众推动历史的进展,但看完这两本书之后,我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就是这样?就我个人认为,少数精英无疑在推动这个世界发展,因为在这少数精英的背后更有一股更大的力量去主导着一个世界进展,它就是利益,它通过金钱来表现出来。我认为人与人是靠利益联系在一起,而社会,、国家就是这个利益联系的结合体,只要是人构建了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话,这便可以去操纵,甚至去改变这个世界,而这背后的就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天量金钱去推动。
在《货币战争》这两本书中向我们展现出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文中认为历史发展的基本原动力就是人与人利益之间的博弈,而利益的最高的体现形式就是金钱,特别是在工业革命时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历史进程中更是如此。而金钱这一词就演绎了西方近两百年历史的主要矛盾。
篇5:货币战争的阅读心得
这本书,我觉得写的有点悬。犹太人,银行家能够发动战争,左右国家的命运,引发经济危机,这些观点有些离谱。在二战的时候,德国纳粹把犹太人迫害的很惨,如果按照宋鸿兵的观点,犹太人应该有很大的能量左右时局,但是没有。宋鸿兵写《货币战争》这本书,参考了大量的书籍文献。我还认为,这些书都是那些嫉妒,看不起犹太人的白人写的。他们宣扬一种观点,经济危机,战争,通货膨胀都是犹太人制造出来的。德国纳粹上台后,就宣称德国二十年代发生的超级通货膨胀就是犹太银行家故意制造的,犹太人为了钱不会顾忌国家和道德。所以,这本书只能信一些,不能全信。
货币战争已出了四本,我看了前三本。我的感觉是,这三本像一本,只有一个主题——极少一撮人控制着全世界大部分的财务,左右着国家政权。如果是这样,大家还有什么希望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呢?有些国家的债务是永远也还不清了,老百姓当牛当马在为那些极少数人工作,事实真是这样吗?我持怀疑态度,我对我们的这个世界保持乐观。
篇6:货币战争读书心得
偶然的情况下,拿到了《货币战争》,一部超级畅销的经济类书刊。就是这样一本书,居然让我一整天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一口气看完了。
之所以这么入迷,也许是里面的不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深深吸引了我。超级世界财团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波云诡秘的经济危机中翻云覆雨的手段与才能,操纵了多起世界金融史上鲜为人知的“不流血战争”。执掌经济领域的比尔德伯格俱乐部,负责整治挂帅的三边委员会,在世界银行家们组成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协会和美国外交协会的领导下,将世界玩弄于股掌之间。对他们来说,战争只是发财的好机会,谁控制了货币谁就能支配一切。事实也正是如此,为了建立他们的私有中央银行系统,前后共有七名美国的总统被暗杀,多名国会议员丧命,最终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他们的私有中央银行,达到垄断的地位谋取暴利。其间他们的手段:制造金融恐慌,挑拨世界大战,引起政乱,然后通过“剪羊毛”来获取暴利。泰国,日本,整个欧洲,东亚都被他们屈服。这一切都是以前未曾听闻的害人事件,在令我震惊的同时也让我开始反思。
在中国的历史上,任何想要争夺皇位的人总是有一个超级大财团秘密支持着他。在宋鸿兵的这本书中,华尔街财团们几乎被神化了,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境界,通过培养国家高官控制政治,收买经济学者扭曲文化,利用媒体误导欺骗大众,任何与之对抗的银行无不惨遭厄运。凯恩斯,萨缪尔森就是他们的文化工具,他把他们一下子从教科书中的伟大经济学者说成了毫无良知的工具。我不禁感到疑惑,按照作者的思路,如果他们是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智囊工具,那么作者本身是不是可能又是某个财团的工具呢?既然当时的世界银行家们懂得运用媒体来引导大众的思想,那么这本书又是哪些银行家的工具呢?把诺贝尔的获奖者一下子贬到谷底,是不是带有太强的个人主观色彩呢?更为诡异的是,此书的作者本身就是这些财团控制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级咨询顾问,如果像作者所说,这些银行家们有如此神通广大的本领,又怎会容忍作者这个手下撒泼放肆,写下这些“大不敬”的言辞,让这本书顺利出版呢?他还不早就被秘密暗杀于某个角落了,这不禁引来炒作之嫌。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很有可读性,至少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不同的思路来看待我们的历史,一个复杂而诡秘的谜团。它里面还是有很多让我们大开眼界的解读,且不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但至少它把更多的可能解释摆在我们眼前,只有我们通过更广泛的阅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解释,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我们才能更进一步的走向历史的真相。
篇7:货币战争读书心得推荐
书中的故事使我相信凯恩斯的名言并非狂言: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的思想,无论对与错,实际上比人们想象的更为有力,这个世界是有少数精英统治的。那些相信自己在智力上不受影响的实干家往往是那些已经过世的经济学家的奴隶。那些当权狂人信奉的其实也不过是若干年前某些末流文人狂妄思想的零碎而已。在这个世界中,精英统治着人群的思想,引导着群众的方向,左右着发展的大势,向预定的计划发展,几乎好无例外。在充满着不确定的无序的现象背后,实际是确定的预设好的定律,万物在它的统治支配下运行。上帝从来不玩骰子,当我们打破了上帝的神话后,却还是不能砍断奴役的枷锁,‘自由’的面纱背后隐藏着上帝的精英集团,为上帝行使着代理权。可悲的是,万能的上帝不再是正义博爱的真主,早已被金钱所同化,通过资本制度隐晦的剥削和压迫大众。这些精英集团们正在创造出这样的上帝,这样的神话。货币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货币战争要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罗斯切尔德家族开始在聚光灯上闪亮登场。起初的理念要比现在的来的单纯,但绝对少不了剥夺财富的核心。现在的版本是经过了时间的加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而已。他们的目标就是建立欧洲统一的金钱统治,没有国界,没有限制。所有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由君权钱授取而代之。没有人能比罗斯切尔德家族更能充分理解金钱的内涵与外延。在金本位的时代,他们紧紧的控制着黄金的垄断权;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坚决的放弃了金本位,影响立法使纸币名正言顺,通过建立私有的中央银行紧紧的掌握着纸币的发行垄断权;无论从金本位时代与法币时代,都是通过控制价格的过程来实现损人利己的财富分配方式。谁垄断了价格控制权,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他们充分的利用债务工具,向所有债务国征收利息或税收,这是个无止境的高利贷过程。从古至今,这样的高利贷从来没有被舍弃过,相反被喜欢频繁使用得无以复加的程度。金本位时代,收取利息始终是存在的,而且容易被群众发现与仇视,但是如果通过通货膨胀间接的向所有人征税,得以完成利息收取的话,它就变得隐秘和安全的多了,这就不难说明为什么精英集团们费尽心思热衷并竭力推进金本位到纸法币时代的过渡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法币开始的时候,是同黄金挂钩的等价面值,就是具有价值的收藏功能,自从法律的条文无耻规定法币禁止兑换等值黄金后,债务货币就从邪恶的贪婪中解放出来,充斥着流通的市场中,并且利用自身的债务信用,就一步放大创造更多的债务货币,稀释了与黄金等值的原币市场,完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从此以后,泡沫经济,这个债务货币的副产物,开始来临,并且折磨着每个法币国家,每位投资者,以及处在信用效应边缘化的量入为出的平民百姓。经济泡沫的每一次破裂,都是对经济的洗牌和掠夺。收益的永远是幕后的精英集团,他们一般在破裂后,趁机利用手头上货币发行权,凭空产生货币,廉价收购一个国家的核心资产和重要经济命脉,从而经济上完全控制了一个主权。纵观整个过程,空手套白狼,与强盗毫无二致。这是一群具有文化的强盗,披着的合法的外衣,做着肮脏的金钱交易。可以说,在历史的更替中,再不能找出强盗与他们相提并论,也没有任何战争,能比货币战争没有硝烟,更为隐秘,更为残酷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单单认为债务货币只是催化经济泡沫的话,那你还不能掌握精英之所以为精英的伟大思想之处。他们对'债务货币的理解与运用要比同时代的经济学家来的深刻和超前。债务货币是一个货币'制造货币的癌细胞,只要信用没有出现危机,那么债务货币就可以依赖信用被创造出来。对于想统治世界的国际银行家们,这无疑是他们最想得到的瑰宝。即使国家垄断着货币的发行权,国际银行家可以通过债务货币的制造过程间接的行使货币的发行权,更何况他们本来就建立了私有化的中央银行。通货膨胀应运而生,更为经济的不可连续性提供了筹码,对债务危机中的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国际银行家们喜欢战争,因为他们是这场游戏的裁判者与赢家。从主权国家的流血战争到经济的危机战争,他们对战争的艺术与理解不断升华,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对通货膨胀情有独钟的一个原因。在通货膨胀的后期,经济的不连续性开始出现,此时政府再也不能左右经济的缺口,被迫实行通货紧缩。国际银行家们廉价吃进优良的企业,或者控制国家的核心资产,从而在经济上得以控制了一个国家的经济。
《货币战争》中始终以围绕国际银行家私有化中央银行,控制货币的发行权为主线,呈现出200多年的重要历史事件的有机统一。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利益永远是动机的本质。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果没有深刻的研读和挖掘,历史的真相可能回会永远深埋在制造的借口上。这里回应了凯恩斯天才的优越感:这个世界确实是有少数精英统治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无论对与错,事实上要比人们想象中更为有力。在一连串阴谋的交织中,我感到背后丝丝的寒气,世界呈现出来的不会是真相,而是他们制造出来的真相。左右人们的思想与判别的不是真相本身,而是对知情权的垄断与剥夺,甚至情报的收集速度的快慢。银行家们可以从上往下由高层向群众施加压力,也可以从下往上利用舆论和媒体对高层施加压力,以达到完全控制的目的。看过《黑客帝国》的人都知道,人们都被电脑控制着,完全生活在虚拟的空间里,它与我们的真实世界毫无二致。我不寒而栗,有些现象不能把它想的过于简单,或许你早已经被媒体别有用心的利用了,却还不知道。
哲学上有这样的一个命题,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我们理解的世界,它只是真实世界的一个影子,你不可能知道真实,因为它是独立与于我们的感官之外的。把它放到这里再贴切不过了。如果仅仅这样就没有意义了,我始终认为,历史的真相总有还原的时候,哲学的命题丝毫不影响它的存在和人们的对真相还原的努力。其中我受益颇深。看懂其中的故事需要经济学的知识。由于水平有限,对其中的经济学逻辑的论述理解并不到位。总体上,此书让我打开了眼界。
篇8:货币战争读书心得推荐
那个富庶的东方古国终究在二百年前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落后了,巴林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沙逊家族将魔爪伸向了中国,渗透和蚕食了中国的金融网络,大清帝国的金融高边疆就此步步沦陷。看完《货币战争》后,对此感悟就更深了。
当时的国际银行家正极力打造金本位,中国实行的是银本位,中国自然成了他们重点打击和吞并的对象。如此一个庞大的国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曾经拥有着先进的技术,为何在百年屈辱近代史中节节败退?
鸦片的入侵,发起了对清ZF白银货币的进攻。团团烟雾麻痹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大脑,更麻痹了这个民族。鸦片战争前,部分满清官僚已向国际金融实力倒戈,种种卖国行为无疑加剧了危机。鸦片贸易导致中国白银大规模外流,乾隆年间,国库存银高达7000万两,随着鸦片泛滥,到1850年时仅剩800余万两,已不足以应付一场战争。让伦敦金融城利用东印度公司顺利控制清朝经济的还有一个阶层,那就是洋买办。纵观世界被殖民的各国,中国较强大,情况十分特殊,西方势力无法垂直统治中国,必须有中间阶层周旋办事。他们以商人的身份与外国洋行合作,编织层层关系与金钱的网络,疏通着种种富贵与利益的渠道,“他们的前台是商场,后台是洋场,舞台是官场”。为首的席正甫开展拆票业务,使得他效力的汇丰洋行获得中国巨额的廉价储蓄,增强了对中国金融系统的控制能力,成为了“中国的英格兰银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洋买办的行为感到十分羞耻,自己的民族正面临重重危机,他们居然能如此从容地卖国。从另一角度来想,罗斯柴尔德等国际银行家的实力是多么强大,对各个国家的金融统治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这让我想起了罗斯柴尔德的那句名言:“只要让我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在国际银行家贪婪剥削中国时,也不乏少许爱国志士的反抗。雄心万丈的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广东虎门销烟,虽暂时镇压了走私贩毒的网络,但他万万想不到他对抗的是国际银行家的核心金融战略。双方实力如此悬殊,虎门销烟的结果可想而知,鸦片战争爆发了。林则徐是众所周知的英雄,而胡雪岩也是反抗国际银行家势力的代表。胡雪岩决心占据生丝源头,一举击破洋行对生丝的定价霸权。于是,胡雪岩开始囤积生丝,坚持高价出售。国际银行家耍出了更狠的手段:紧缩银根。这样一来,胡雪岩无法周转资金,不但没有掌握生丝定价权,而且他苦心经营的金融帝国最终土崩瓦解。这样一个具有民族气节的人的倒下,不免有些悲痛,更对那时清王朝的命运堪忧,难道那些国际银行家们真的所向披靡,主宰世界?
也许就是这样。再看看其他国家的金融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罗斯柴尔德为首的国际银行家精心策划的亚洲货币绞杀中,日本、泰国都被宰割,只有韩国人靠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主动向国家捐献黄金白银,才使韩国经济得以挽救。先前国际银行家主张在全世界推行金本位,他们做到了;后来他们又主张废金立法定货币,他们再次成功。现在的美联储完全在国际银行家的掌控之中,美元的发行权牢牢掌握在他们手中。美国国债自美联储成立以来,不断攀高,制造泡沫经济。今日欧债危机为何不大胆猜想是那些国际银行家为保卫美元而实行的战略计划。由此种种看来,一百多年前缺少爱国志士,缺少金融手段,落后迟钝的清王朝的金融高边疆的沦陷是历史必然了。
在一番摸爬滚打后,人民币算是站起来了。改革开放后,罗斯柴尔德引领的如豺狼般的国际银行家正紧紧向中国这顿美餐逼来,而大多数中国人却浑然不知,只管享受着近些年我们取得的一些傲人成就。我们该醒悟了,在未来的货币战争中,中国的金融机构不能龟缩在中国境内,我们要鼓励和支持从事金融的工作者在全球建立中国的金融网络,要巩固和强化本国的金融高边疆,与国际金融家抗衡。这场不流血且永久持续的战争,我们不能输,借此契机,我们必将人民币推向全世界!
【货币战争的阅读心得】相关文章:
2.货币战争读书心得
3.货币战争读后感
7.货币的名词解释
8.阅读心得
10.反假货币自查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