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趵突泉读后感

趵突泉读后感

2022-05-28 15:28:3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zt821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趵突泉读后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趵突泉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趵突泉读后感

篇1:趵突泉读后感

今天我阅读了《趵突泉》,了解到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它的泉水清澈、鲜洁,为济南增添了美景!

本文作者是我国现代着名作家老舍先生,他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写出了泉水的活力、大泉的纯洁、小泉的变化多端,还有气泡的趣味,让人感觉走进了美丽的天堂之泉一样。

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这篇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通过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让我越发喜欢趵突泉!

篇2:趵突泉

趵突泉

●导言

1、济南趵突泉风光图片欣赏

2、名泉旅游公司下发文件:

好机会不容错过!本公司将选拔一批优秀导游,参加济南旅游协会举办的“爱我泉城―名泉知多少”大奖赛,优胜者将赴国内外考察,并参加专业培训,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派导游,希望有志者积极参加,踊跃报名。

●任务

你是本公司的一名导游,热爱旅游事业,你认为这次机会应该把握,即便没有入选,对你来说也是不错的历练。于是你打算动笔写一篇有关名泉景点的文章,做成电子演示文稿,配以优美的景点画面,加上你生动的介绍,参加比赛。

●过程

1、找一个相信你是个好导游,跟着你一定能全面了解旅游景点的游客怎么样?和你的导游朋友聊得不错吧?找到游客了吗?

2、点击资源中的网站,查寻旅游景点,确定你和游客将共同前往的'地方。

任务分配:

全班同学将被分成约4个人一组,在小组内每个成员将选择一种角色,这些角色包括:

游客:从画面的不同角度去搜集有关资料,提出你想从导游那儿了解的问题。

导游:整理资料,针对有关问题,进入构思。(带上耳机,选段音乐,轻松地写导游材料吧!)

写作中有什么问题赶紧与web设计者联系(yyj7655@sina.com),以取得帮助。

各组可以在互连网上到老师给出的网址上查找资料。

1、密切联系自己的任务,到互连网上去找资料。

2、把你找到的资料复制粘贴下来或者是记录下来。

3、注意收集有关的图片。

●作品

和你的游客合作,做张海报吧!题目要醒目、新颖、别致哦!

向你的游客介绍秀美的名泉景点,让他给你一个评价;发送这篇文章给你的教师或朋友。(文章的重点段落里,写出你在不同位置上从几个不同角度去观察,获得的不同效果以及你的感想。)插入美丽的图片,制作一张你满意的演示文稿。

●资源

以下是一些相关网站,或许对你们的旅游有一定帮助。也请你们将自己旅游过程中发现的好网站上传,让大家共享。

www.ngm.com.tw/feature/0112/story1.htm

www.ngm.com.tw/feature/0112/story1_online2.htm

jczs.sina.com.cn/-09-19/33547.html

news.sina.com.cn/z/newwar/5.shtml

911.263.net/20010919/00313878.html

如果你觉得我们所提供的资源不能满足你的需要请以“名泉”为关键词进行你所需资源的查找:www.google.com/

●评价

这篇文章必须注意了以下几个内容:

[1] [2]

篇3: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南市旧城区西门南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趵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趵突泉泉池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秒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预习”要求,看一共提了几点要求。

2.点名检查预习情况,其他同学可补充。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熟读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4.质疑问难、学生相互解答,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带有共性的问题。

(三)图文对照;初步感知

1.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大泉眼和小泉眼。

2.对照画面朗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和画面内容一致。

(四)再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自己试着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2.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归纳自然段的意思。

(1)讲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2)讲趵突泉的泉水清浅、鲜洁。

(3)讲大泉的景色。

(4)讲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

(五)简介千佛山、大明湖,读懂课文一、二自然段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向全班介绍千佛山、大明湖。

2.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讨论:“现在单讲趵突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起下文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文中的词概括一下趵突泉泉水的特点。(清浅、鲜洁)

4.“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5.讨论、交流。

体会趵突泉在济南风景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六)课堂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2.熟读生字及带有生字的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篇4:趵突泉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观察图画,初步感知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什么地方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

篇5:趵突泉

趵突泉_小学作文

我游览过风景优美的杭州,玩赏过历史悠久的北京,我还观赏过粉墙黛瓦的南京,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的家乡——济南。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最著名的当然是遍布地下的泉水。“济南潇洒似江南”,“泉水甲天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是历代文人对它的描绘。

济南有“平地涌出白玉壶”的趵突泉,“纷如玉树冒清莲”的珍珠泉,“一声虎啸月无光”的黑虎泉,还有那“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大明湖,都那么令人神往。

山是济南的摇篮,如同《老残游记》中描写的那样,山整个把济南围了个圈,可望“齐烟九点”的千佛山,与其手挽手的英雄山,像屏障立于城南。其他环城的山还有燕翅山、黄台山、标山……它们各具特色,亭亭玉立,映出了济南的“一城山色”。

济南的水,济南的'山,济南最著名的当然是趵突泉,它是济南七十二泉的第一泉。走进公园东门,绕过怪石嶙峋的假山,沿着绿树成荫的园中小路一直走,不一会就隐隐听到汩汩的水声,一抬头刻有“趵突泉”和“天下第一泉”的石碑已在眼前,只见一泓碧水,清如明镜;三泉喷涌,如雪花飞溅;势如鼎沸,声若雷鸣,水草飘摇,鱼儿畅游,令人心旷神怡。趵突泉的水,一年四季水温都在十八度左右,冬日那三股水柱,似三股袅袅青烟,使人有置身于天上人间的感觉。

趵突泉的泉水很清澈,是理想的饮用水,据说在乾隆下江南时总是带上趵突泉的泉水饮用。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荷花和甘甜的莲藕,还有家乡人的朴实。无论将来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

篇6: 趵突泉导游词

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趵突泉游园赏泉。今天,我带大家到趵突泉游园赏泉,希望我能陪伴大家度过一段愉快的游园时光。

我们公园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因内有趵突泉而得名。现居市中心,位于泺源大街西首。趵突泉周围泉池众多,形成了趵突泉群。著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老金线泉、洗钵泉、尚志泉、螺丝泉、满井泉、无忧泉、白云泉、望水泉、东高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龙池泉、白龙湾等,构成了四大泉群之首。作为众泉之冠趵突泉成了泉城的独特象征。

我们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而著称。全园共规划为十个景区,这就是趵突泉景区、三大殿景区、尚志堂景区、漱玉泉景区、东门入口区、枫溪景区、沧园景区、白雪楼区、南门入口区、万竹园景区,总面积近百亩。

趵突泉景区在我们公园内西侧,是全园构图中心,由亭、堂、廊、榭组成了一个封闭空间,高低错落的建筑像众星捧月一样,簇拥着喷突腾涌的趵突泉,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泉景,被誉为泺水之源,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是<<春秋>>上关于鲁桓公和济襄公谈判两国边界一事的记载。鲁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齐国和鲁国因边界争执发生战争,次年春,鲁桓公到齐国谈判边界问题,会齐侯(齐襄公)于泺。泺,泺水的源头,即趵突泉。所以趵突泉为人所知已经有二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当然那时泺水之源,名字并不叫趵突泉,北魏时,因泉上建有娥姜(英)庙,谷称娥姜(英)水,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曾巩始称为趵突泉,并流传至今。不过,宋朝.金代曾有人称叫“温泉”、“槛泉”、“爆流泉”、“瀑流泉”等等,但都不如趵突泉这个名字精当传神。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游客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词吗?对了,这是著名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有趵突泉还有一处值得观赏的景区,就是漱玉泉。漱玉泉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长方形、四面栏杆用汉白玉砌成的、清澈可见的泉池。你们看,泉水从石壁上溢出来,活泼欢腾的流入池塘里,声音清脆。相信女词人李清照在这里居住时,经常在泉边梳妆打扮。漱玉泉对面这座漂亮的院落,是为了纪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纪念馆”。院内正厅的对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这是大学者郭沫若题写的。你们看,天资聪慧的李清照难道不正是名泉争流的优美环境和晶莹透明的泉水孕育而成的吗?

今天的趵突泉之行就要结束了,希望美丽的趵突泉和我能给大家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让趵突泉的泉水给大家带来灵气和诗情画意,让美丽的泉城永远留在你们的记忆里。再见!

篇7:语文 -趵突泉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观察图画,初步感知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什么地方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

2.简介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南市旧城区西门南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趵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趵突泉泉池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秒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预习”要求,看一共提了几点要求。

2.点名检查预习情况,其他同学可补充。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熟读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4.质疑问难、学生相互解答,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带有共性的问题。

(三)图文对照;初步感知

1.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大泉眼和小泉眼。

2.对照画面朗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和画面内容一致。

(四)再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自己试着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2.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归纳自然段的意思。

(1)讲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2)讲趵突泉的泉水清浅、鲜洁。

(3)讲大泉的景色。

(4)讲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

(五)简介千佛山、大明湖,读懂课文一、二自然段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向全班介绍千佛山、大明湖。

2.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讨论:“现在单讲趵突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起下文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文中的词概括一下趵突泉泉水的特点。(清浅、鲜洁)

4.“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5.讨论、交流。

体会趵突泉在济南风景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六)课堂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2.熟读生字及带有生字的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篇8:趵突泉导游词

趵突泉名列济南众泉之冠,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市中区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公园始建于1956年,其名胜古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具有南北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园林。

趵突泉是公园内的主景,泉池东西长30公尺,南北宽20公尺,泉分三股涌出平地,泉水澄澈清洌。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在趵突泉附近,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等三十多个名泉,构成了趵突泉泉群。其中漱玉泉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关,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边,因有文集《漱玉集》而得名,现在泉北的李清照纪念堂正是为纪念这位著名的词人而修建的。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大门上的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一点也不为过。趵突泉边立有石碑一块,上题“第一泉”,其色为墨绿色,为清同治年间历城王钟霖所题。

如今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现为清代重建),堂厅两旁楹柱上悬挂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对联;西南有明代建筑“观澜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书“趵突泉”三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写,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字样。

篇9:趵突泉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到泉城济南来旅游!在济南停留期间,由我来接待你们并带给服务,我期望我的讲解能使大家在济南玩得开心,过得愉快。这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近11万平方米。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27的历史,水温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而著称。

此刻我们看到的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风格的建筑就是趵突泉公园的东门。大门正中匾额上“趵突泉”三个贴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同志题写的。进了大门,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座迎门假山,大家明白为什么要迎着大门建假山吗这是古代造园的一种手法,叫做障景法,也就是说以山为主,迎门叠石,似透非透,成为公园门口处的自然屏障,与山石后的溪流成山环水行之势,同园中其他景物相分离。这座假山的石块全部采自于济南南部山区,石质、色泽、纹理都能够同江苏无锡的太湖石相媲美。过了晴雨桥,大家再往前走,就看到这块石姿优美,纹理自然,高4米,重8吨的龟石了。它最初为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所收藏。张养浩酷爱自然山川,弃官归隐济南后,以山猿、野鹤、山石为友。此龟石有“瘦、皱、漏、透”的特点,在此与它合影,有长寿延年的吉祥之意。

趵突泉

请大家随同我一齐往前走,此刻我们来到的地方是马跑泉。为什么叫马跑泉呢据说这泉水是由北宋时期的抗金将领关胜的战马刨出来的,故此得名。相传,关胜是梁山泊农民起义将领,后为济南总兵刘豫的部将,骁勇善战。金兵南侵时,誓死不降,奋勇抗金。在一次激战中,败走西城,口渴难忍。他的战马仰天长嘶,前蹄奋力刨地,泉水夺地而出,后人为纪念此泉,称它为马跑泉。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漱玉泉景区。“漱玉泉”三字是已故济南书画家关有声的手笔。“漱玉泉”三字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古代人们常把女子的牙齿称之为“玉”,而女词人李清照常在此梳洗打扮,因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取自于李清照所著的《漱玉集》;还有一种说法是从“漱石枕流”这个成语转化而来的,形容哗哗的泉水冲刷着玉石的样貌。我们此刻看到的是李清照纪念堂,建于1979年。纪念堂两旁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对联。上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写得是李清照故居所在地;下联是“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是对她所作的《漱玉集》以及为丈夫《金石录》所作的序的高度赞扬。挂在门厅内的匾额“一代词人”也是郭沫若手书的。

李清照是我国杰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的文官,是位著名的文学家,博学多才。母亲也是一位状元的女儿,知书达礼。李清照自小受到家庭的影响,加上天资聪慧,酷爱读书,成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李清照18岁时,与当朝史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妇俩相互支持,作诗填词,研究金石书画。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金兵南侵,李清照夫妇被迫南下。途中赵明诚病死。晚年的李清照一向过着无依无靠、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中度过了她的余生。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难为分界线,前期的词大多是歌咏自然,赞美生活,描述夫妻恩爱、思念。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而后期的词作大多是抒发国家之恨和悲叹自身命运凄苦的。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再往西走,就到了金线泉景区。金线泉同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并称为济南四大名泉。“金线”的构成,是由于两岸泉水相对涌流,流势均衡。当太阳照射到池底,平静的水面上就会显示出一条聚成的水线,金光闪亮,像游丝一般,忽隐忽现,随波荡漾,蜿蜒多变。老金线泉的“金线”已难看到,新金线泉的“金线”也务必在水势旺盛,阳光照射角度恰当时才能看到。

再继续往西走,我们就来到了尚志堂,又叫“金线书院”,因金线泉而得名,旧时指官家或私人藏书和讲学的地方。尚志堂院中栽满了白玉兰、紫玉兰,每到初春,玉兰花争相绽放,芳香扑鼻,故尚志堂院也称玉兰院。

出尚志堂西行,便到了泺源堂。大家请看堂前上的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这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赵孟頫对趵突泉奇景的最好写照。泺源堂北面的建筑是娥英殿,是为纪念虞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而建的祠堂。娥英殿北面是三圣殿景区。三大殿院内的花格透墙上镶嵌着30余方石刻,全部为历代名人的诗篇佳作。个性值得一提的是院内这座罕见的“双御碑”,是清代康熙皇帝的“激湍”石刻和乾隆皇帝的《再题趵突泉作》。

我们此刻已经来到了趵突泉景区,站在来鹤桥上了。来鹤桥原为木桥,为明万历年间历城知县张鹤鸣所建。1956年开辟趵突泉公园时,修建了这座石桥。大家请抬头看这一朱漆木牌坊上的字“蓬山旧迹”,另一面是“洞天福地”。据记载,过去人们曾把趵突泉的三股水柱,比作蓬莱仙山,即神话中得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想登蓬莱山求仙的人到处寻找仙山,当他们来到趵突泉边,看到三股水柱,其状如山且不能攀登时,猛然醒悟仙景在此,故立“蓬山旧迹”坊。如果你能到泉东面望鹤亭茶社一坐,一边品茶,一边赏泉,则更能体会“润泽春茶味更真”的意境了。

趵突泉泉池呈长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周围绕以石栏。池边俯视,一泓碧水,清如明镜;三泉涌涛,势如鼎沸。历代文人学者都对趵突泉留下了诸多咏赞。如元代散曲家张养浩“三尺不消平底雪,四时常吼半空雷。而能再现趵突泉泉水全貌的,还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趵突泉赋》。那么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景色是怎样构成的呢济南的泉水来源于济南的南部山区。济南的南部山区主要由奥陶纪碳酸盐的石灰岩构成,石灰岩被水溶解侵蚀,构成溶洞和裂隙,吸收地表的降水和径流,并由南向北潜流。当这些地下水流至市区时,遇到济南东、西、北面质地坚硬隔水的火成岩阻挡,水流超多汇集,构成强大的静压力,在低洼的市区涌出地表,构成天然的涌泉。趵突泉泉水甘美,用以沏茶,色如琥珀,幽香袭人,极为爽口。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出京带玉泉水,到济南时带趵突泉水,以备饮用。

站在观澜亭上,能够看到亭前水中的石碑,上刻“趵突泉”三字,是明代山东巡抚都御史胡缵宗书写的。亭后的石刻“第一泉”三个字是清代王钟霖书写。“观澜”石刻二字是明代山东左布政使张钦书写。泉池南面的水榭、漏窗与北岸的泺源堂相互衬托,构成对景。

此刻我们来到的地方是沧园和白雪楼景区。沧园,原名叫“勺沧园”,取“沧海一勺”之意。那里原是明代著名诗人李攀龙的读书处。明万历年间按察使叶梦熊曾在沧园西侧建“白雪楼”,纪念李攀龙。此刻我们已经穿过了枫溪区,又回到了趵突泉公园的东门口,这天的讲解就到那里,有不妥之处,请多多包涵并留下你们的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各位团友,我们此刻来到的这座小桥就是来鹤桥,它位于趵突泉的东岸,最初是在明万历初年(公元1573年)由历城知县张鹤鸣所建,济南知府樊时英于天启末年(约公元1627年)重建,当时都采用木桥。到了清顺治年间,又再次重建,把桥体使用的木材改成了杉木,桥身装上了栏杆,并用油漆彩绘。大家此刻看到的这座桥已经不再是原先的木桥了,它是在1956年开辟趵突泉公园时修建的石桥,桥的两侧是青石雕花栏杆。桥上有一牌坊,上面写着“蓬山旧迹”,坊的另一面有“洞天福地”四个字。这坊也是明朝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所建。据说,过去人们曾把趵突泉喷涌的三股水柱比作蓬莱仙山,即东海之中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州,这三座神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的出现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古人对这一自然现象不能科学解释,所以讲述时往往掺杂许多迷信色彩,很多人想去海中找寻仙山,但“山在虚无缥缈间”,谁也没曾找到过,之后,当他来到趵突泉边,看到喷涌而出的三股水柱,其状若山,同样可望而不可及,才猛然醒悟,阿,原先要寻找的仙山在那里,所以立了“蓬山旧迹坊”。

大家来看,这就是趵突泉了。趵突泉历史悠久,古时称“泺水”,是泺水的发源地。史书《春秋》中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就在那里。北魏时,因泉边有娥姜祠,也称“娥姜水”或“娥英水”。到了宋金时代,人们按泉水涌出的声音称之为“卜嘟”、“瀑流”。趵突泉的命名,最早见于宋代文学家曾巩的《齐州二堂记》,因为趵突泉属于上升泉,用“瀑流”二字来形容它是很不适宜的,“瀑”是指从上到下的意思,而曾巩等人根据泉水涌出的形状,取名“趵突”,意为自下而上,并在所著《齐州二堂记》中称之为“趵突之泉”。趵突泉在金代就有人立碑,列入七十二名泉。从此,济南七十二名泉之说就一向沿袭到这天,古人的七十二只是个虚数,名泉的实际数目远不止这些。在众多泉水中,趵突泉一向占据首位,被誉为泉城第一名泉。趵突泉是公园的主景,整个泉池东西长30米,南北约20米,深2.2米,三股瀑流昼夜喷涌,泉水质洁甘美,恒温18摄氏度,含菌量低于国际标准。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饮用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就改用趵突泉水了,并把趵突泉封为“天下第一泉”。但是很多来的游客都怀疑三股瀑流是人工所造。那么趵突泉到底是如何构成的呢?过去说法很多,有人认为泉水来源于河南的王屋山,宋

代著名科学家沈括也这样认为,他在《梦溪笔谈》中说:“济水自王屋山东流,有时隐伏地下,到济南冒出地面而成诸泉。”还有人认为趵突泉水来自泰山,说趵突泉与泰山黑龙潭为同一水脉,中间有裂隙相通。其实,这些说法都不正确。宋朝曾巩在任济南太守时,为摸清泉水来路,曾进山做过调查,认为真正原因是济南南部的水渗潜流至市区出露成泉。当代地质工作者经过调查认为,趵突泉的水是南部山区地下水的自然排泄,济南南部是山区,地势南高北低,石质为可溶性石灰岩,由于常年溶蚀,构成许多溶洞和地下暗沟,构成了地下水道。市区北部是火成岩,隔水性能好,老城区东西分别为羊头峪、千佛山断层,因而构成了东、西、北三面阻水的岩体。当南部山区溶岩汲取了超多雨水时,便在地下沿溶洞和暗道往北潜流,流至市区被岩体堵截,地下水穿过岩石裂缝涌出地表,于是便构成了天然涌泉。大家可能对这些有些专业的解释似懂非懂,但不管怎样,趵突泉水是天然涌泉这一点是无须再有疑问了。

趵突泉泉池中三股泉水竞相奋涌时的景象十分壮观。它最大涌量为每秒1.877立方米,据记载,上个世纪前,泉水跳跃达5―6尺高,在世纪初也有2―3尺高,六十年代前后还有一尺多高,全年喷涌。但十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以及工业、生活用水的增加,泉城地下水位下降,泉水跳跃也不断随之下降,自10月起趵突泉已沉默至今。从那时起,济南市政府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拯救名泉,此刻已取得了必须成效,济南市地下水位不断接近泉水复喷水位,相信不久的将来“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的趵突泉水又会呈此刻您的面前的。到那时,大家可不要忘了再来赏泉。

这个位于趵突泉泉池北岸的就是泺源堂了。它的原址是吕仙洞,也叫吕仙祠或吕祖阁。据记载,早在宋代初期,趵突泉边原先没有很多房屋,那时只有曾巩所建的历山、泺源二堂。到了金代,元好问为了祭祀唐代道家吕洞宾,重建了吕仙祠,之后改为“吕祖阁”。解放前,那里是香火兴盛的地方,一向到解放后,才恢复了“泺源堂”的名称。泺源堂是一座两层,具有民族特色的阁楼,楼前抱厦两边的柱子上有元代著名文学家赵孟的咏泉名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金先生书写。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讲,到了冬季的清晨,由于泉水水温高于气温,水面上会构成一层水汽,这蒸腾而起的烟波水汽,能够弥漫到济南北面的华不注山,(华不注山,也称为华山,属于泰山余脉,海拔198米,它与济南市郊另外8座小山被称为“齐烟九点”,唐朝诗人李贺写过“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的名句。李白来济南游览华山时称它为“青芙蓉”。华山此刻已被开发为华山风景区。)趵突泉涌起的波涛声响,在大明湖畔都能够听到。这幅楹联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却是对趵突泉奇景的最好写照。济南八景之一的“趵突腾空”就是指的那里。

篇10:趵突泉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天然泉水为主要景观,融合江南园林特色,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自然山水公园,是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趵突泉公园建于1956年,因为园内有趵突泉而得名。它位于济南市中心,总面积10.5公顷,与大名湖、千佛山并称为济南市三大名胜。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等20多处泉组成趵突泉泉群。趵突泉水质洁净,清冽甘美,水温一年四季恒定在18摄氏度左右。3座泉眼浪花飞溅,“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一。

在20xx年以前的几年时间内,由于持续干旱,加上工农业用水,地下水位下降,趵突泉的水位达不到喷涌的26.8米高度,看不到当年趵突泉喷涌的壮观景象,只能从一些图片和我的介绍中领略一下趵突泉当年的风采。但是,由于近年济南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节水保泉措施,如关闭市区所有自备井、人工回灌、在南部修建水库等,加上近年天公作美,降雨量超过30%以上。

从20xx年9月6日开始,所有泉水复涌,至今水势旺盛。今天大家都很幸运,我想应该能初步领会到很久以前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美景的意境了吧!

篇11:趵突泉导游词精选

各位游客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到泉城济南来旅游!在济南停留期间,由我来接待你们并提供服务,我希望我的讲解能使大家在济南玩得开心,过得愉快。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园始建于1956年,因园内趵突泉而得名,占地面积54945平方米约合82.5亩,水域面积12221平方米约合18.35亩,是一座以泉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为济南72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27的历史,水温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趵突泉周围泉池众多,形成了趵突泉群。著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柳絮泉、杜康泉等41处泉池散落在园中,形成了趵突泉群,为四大泉群之首。作为众泉之冠趵突泉成了泉城的独特象征。

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而著称。全园共规划为十个景区,这就是趵突泉景区、三大殿景区、尚志堂景区、漱玉泉景区、东门入口区、枫溪景区、沧园景区、白雪楼区、南门入口区、万竹园景区。

〔东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风格的建筑就是趵突泉公园的东门。大门正中匾额上“趵突泉”三个贴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先生题写的。

一走进东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迎门假山〕,这座假山建于1964年,是选用济南南部山区的假山石筑成的。济南南部山区的假山石,因其石质、色泽略同于江苏无锡太湖石,故称北太湖石,此石虽然透较太湖石有所不足,但纹理自然,石形优美。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迎着大门建假山吗?这是古代造园的一种手法,叫做“障景手法”,也就是说以山为主,迎门叠石,似透非透,成为公园门口处的自然屏障,并于山后的溪流构成山环水行之势,与其它景区相分隔。(避免一览无余)山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13米,主峰高4米,配峰高3米。山下有洞,洞约16平方米,洞内最高为2.5米,洞的进出口分别为1.6米和1米。洞顶和入口处采用大块山石,以悬挂的手法形成巨石垂挂的壮观景色。洞壁上又留出适当的空隙,便于采光和空气的流通,使洞内不过于阴暗、潮湿。可谓济南假山中的佳作,受到园艺家极高的赞誉。

〔龟石〕经迎门假山向北从曲径通过石桥、小道向前游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四周山峦起伏、溪流环绕、山环水抱的开阔景区,尤其醒目的是耸立在翠竹、绿草、鲜花之中的一块太湖石,名叫“龟石”。最初为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养浩所收藏。他酷爱自然山川,弃礼部尚书之职归隐济南后以山猿、野鹤、山石为友。据载他惧过十块名石,其中有四块形状分别像龙、凤、龟、麟,总称为四大灵石,现只剩下长寿的龟石,凤石(现保存在省政府大院)了。这块龟石姿态优美,纹理自然,高4米,重8吨,堪称济南第一名石。具有太湖石品中“皱、瘦、透、漏”的优点,游者在此与石合影,取长寿延年的吉祥之意。

请大家随同我一起往前走,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马跑泉〕。为什么叫马跑泉呢?据说这泉水是由北宋时期的抗金将领关胜的战马刨出来的,故得此名。相传,关胜是梁山泊农民起义将领,后为济南总兵刘豫的部将,骁勇善战。金兵南侵时,誓死不降,奋勇抗金。在一次激战中,败走西城,口渴难忍。他的战马仰天长嘶,前蹄奋力刨地,泉水夺地而出,后人为纪念此泉,称它为马跑泉。

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漱玉泉景区。〔“漱玉泉”〕三字是已故济南书画家关有声的手笔。关于“漱玉泉”三个字的来历说法不一,有人讲,“漱玉”一名当然是从“漱玉枕流”这一成语化来的,哗哗的泉水像冲刷玉石的声音,以玉代石,自然更有韵味。也有人讲,在石代曾把女子的牙齿称为“玉”,因女词人常在此梳洗打扮而得名“漱玉泉”。另有一种说法因李清照著有一本集子叫《漱玉集》而得名。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李清照纪念堂〕,建于1979年。建筑面积362平方米,这是根据李清照故居在漱玉泉边的历史记载,按照民族风貌建造,是20世纪60年代的建筑。纪念堂两旁边还有郭沫若先生手书一幅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上额指的她的故居所在地;下联是对其词作成就的赞扬,称赞她所作的《漱玉集》以及为其丈夫《金石录》所作的序的高度赞扬。挂在门厅内的匾额“一代词人”也是郭沫若手书的。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李清照出身于一个上层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的文官,也是一们著名的历史学家,博学多才,母亲是一位状元的孙女,知书善文。李清照从小就受到双亲的熏陶、启发和诱导,加之资质聪慧,酷爱读书,因而成为杰出的文学家。李清照18岁时,与赵明诚结婚。赵明诚是当朝宰相的儿子,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他所著的《金石录》对我国考古工具具有很大价值。当时正处于国富民安,生活比较安定时期。婚后,二人感情融洽,志同道合,生活非常幸福,夫妇二人除了作诗填词就是收集研究金石书画。李清照十分尊重和支持丈夫,赵明诚也十分钦佩她的文学才华,二人生活上节俭,将钱多用于购置古籍字画、珍贵文物。

篇12:趵突泉导游词精选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

欢迎你们到泉城济南来旅游!在济南停留期间,由我来接待你们并提供服务,我希望我的讲解能使大家在济南玩得开心,过得愉快。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近11万平方米。

趵突泉公园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水温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趵突泉公园以观泉、赏鱼、品茶、山石、文化为特色,以小巧玲珑,步移景异,清洁幽静、古朴典雅而著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白墙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风格的建筑就是趵突泉公园的东门。大门正中匾额上“趵突泉”三个贴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若同志题写的。 进了大门,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座迎门假山,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迎着大门建假山吗?这是古代造园的一种手法,叫做障景法,也就是说以山为主,迎门叠石,似透非透,成为公园门口处的自然屏障,与山石后的溪流成山环水行之势,同园中其他景物相分离。这座假山的石块全部采自于济南南部山区,石质、色泽、纹理都可以同江苏无锡的太湖石相媲美。

过了晴雨桥,大家再往前走,就看到这块石姿优美,纹理自然,高4米,重8吨的龟石了。它最初为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所收藏。张养浩酷爱自然山川,弃官归隐济南后,以山猿、野鹤、山石为友。此龟石有“瘦、皱、漏、透”的特点,在此与它合影,有长寿延年的吉祥之意。

请大家随同我一起往前走,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马跑泉。为什么叫马跑泉呢?据说这泉水是由北宋时期的抗金将领关胜的战马刨出来的,故此得名。相传,关胜是梁山泊农民起义将领,后为济南总兵刘豫的部将,骁勇善战。金兵南侵时,誓死不降,奋勇抗金。在一次激战中,败走西城,口渴难忍。他的战马仰天长嘶,前蹄奋力刨地,泉水夺地而出,后人为纪念此泉,称它为马跑泉。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漱玉泉景区。“漱玉泉”三字是已故济南书画家关有声的手笔。“漱玉泉”三字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古代人们常把女子的牙齿称之为“玉”,而女词人李清照常在此梳洗打扮,因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取自于李清照所著的《漱玉集》;还有一种说法是从“漱石枕流”这个成语转化而来的,形容哗哗的泉水冲刷着玉石的样子。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李清照纪念堂,建于1979年。纪念堂两旁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对联。上联是“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写得是李清照故居所在地;下联是“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是对她所作的《漱玉集》以及为丈夫《金石录》所作的序的高度赞扬。挂在门厅内的匾额“一代词人”也是郭沫若手书的。

趵突泉导游词

篇13:趵突泉作文

今年暑假,我去济南游览号称“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

我们走进公园的大门,满眼都是绿色,那苍翠欲滴的翠竹,和又高又粗的梧桐树,还有许多参天的古树,为人们搭起一座绿色的凉棚。穿过一条蜿蜒的小路,走上一座石桥,我们来到趵突泉池边。泉池呈长方形,池中泉水清澈见底,碧绿碧绿的,都能看见水底的石头和泥砂。无数的水泡从水底升上来,一串、两串、三串……像一个个断线的珍珠。红色、黄色、黑色的小鱼三五成群地游来游去,给这池泉水增添许多生机。

我们走上观谰亭,近距离观赏那著名的三股泉水。只见那三个大泉眼如同烧开的沸水一样不停地向上翻滚着,激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还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听说这三个巨大的泉眼会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地喷涌着,真是太神奇。泉水、垂柳和如织的游人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趵突泉的水是没有受过污染的天然地下水,不仅清澈而且甘甜。我们从一个专门的饮水点接几瓶水,喝上一口真是又甜又爽。一边观赏美景,一边品尝清凉的泉水,不知不觉我已经陶醉在这个美丽而壮观的人间仙境里。

最后,我怀着一颗高兴而陶醉的心离开“天下第一泉”――趵突泉。

【趵突泉读后感】相关文章:

1.趵突泉导游词

2.趵突泉导游词怎样写

3.描写趵突泉范文

4.趵突泉的导游词

5.1《趵突泉》 之三

6.趵突泉教学设计

7.山东趵突泉导游词

8.游趵突泉写景作文

9.山东趵突泉导游词合集

10.《趵突泉》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下载word文档
《趵突泉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