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摘艾草-叙事作文600字

摘艾草-叙事作文600字

2023-12-24 08:26: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区号075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摘艾草-叙事作文600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摘艾草-叙事作文600字,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摘艾草-叙事作文600字

篇1:六年级叙事作文600字:摘菱角

今天,我们全家去摘菱角。

我们一路顶着炎热而刺眼的太阳来到了目的地。我看河水里满是黑乎乎的淤泥,菱角藏在根须和绿油油的菱角叶间,它们与纵横交错的根须缠绕在一起,像羞涩的姑娘一样只露出一点点的模样能让人看见,又像跟你捉迷藏一般,深深地躲在淤泥中。湖中央,有一个大木桶,木桶中有个人,他全副武装:头顶黄色的斗笠,戴一双黑手套,穿一双雨鞋。他的手在水中如鱼一般来去自如,一下就能收获好几个菱角。

他看见了我们,便用手把木桶划到岸边。我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是位五六十岁的大伯,脸上有皱纹,黑皮肤。他问:“你们要不要上来摘菱角呀?”我们俩姐弟异口同声道:“好!”由于木桶小,我们又不通水性,只好两人分两次上去摘菱角。

我先摘,大伯在一旁扶着,我戴上了手套将手伸入温温的水中,在泥土和水中摸索着,大伯在旁边指导着。我顺着茎叶摸到了根部,大伯告诉我菱角就藏在下面,我把叶子连根微微提起,即使在水下,我也一眼就看到了躲在根茎之间的菱角。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将菱角摘下来,将它举过头顶,对着一旁的爸爸妈妈还有弟弟招手大喊:“看!菱角!”身旁的大伯看到我摘到菱角后,也哈哈大笑起来。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我已经摘了大半桶菱角了。揉了揉发麻的双脚,抬头看见在岸边跃跃欲试的弟弟,便让大伯带着我划回岸边,让弟弟也体验一下摘菱角的喜悦。

在弟弟摘菱角的时候,我开始观察我摘的菱角。它有黑、红、绿三种颜色,形状像是一只只小小的蝙蝠。我剥掉了它的外壳,那羊脂般白嫩的果实露了出来。我咬了一口,那味道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清甜爽口。

正午了,头上虽是炎炎烈日,心中却是开心无比,我们拎着一大袋菱角,迈着轻盈的步伐回家了。

后记

回到家后,我们一家人围在桌子上一起享用煮好的菱角,一家人其乐融融。我揉着我发酸的手臂,也不禁感叹大伯摘菱角的辛苦,只有辛勤劳作才会有这么美味的菱角。

家长感言

采菱活动让孩子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辛苦,明白了由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果实,才是最甜美的。

教师赏析

从这篇作文中可以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收获后的喜悦自豪之情,让我也想去那片满是菱角的河塘体验一下。(汪芷伊)

【本文作者: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南小学六年级学生,卢婷婷(微信公众号:原创生活作文)】

篇2:艾草作文600字

“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元是此中人。”读到这句诗,鼻间蓦然盈满艾的香气。

故乡的生活是浸在艾草香中。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处可见艾草,奇怪的味道便随处可闻,我实在不喜艾草。适逢梅雨季节,蚊虫猖狂。无论何时何地,耳边总会传来“嗡嗡”的声音。艰难熬过一夜,次日醒来时,便会收到蚊子慷慨大方的“大红包”。好家伙,过年时收得都没这么多。为了回报它,我们便组成了捉蚊小队。“啪!”我打死一个!爷爷也不甘示弱,紧跟其后。“咚!”瞧这爷孙俩,打个蚊子还撞个四仰朝天。奶奶无奈地望着我们:“行了行了,瞎胡闹,看我的吧。”

奶奶掂着脚往门框上挂些什么,我刚想凑近看看,忽地鼻子酸涩,便不悦地蹙起眉毛,是熟悉的味道,是艾草。顿时我就失了兴致,回屋了。

但整晚过的很和平,没有蚊子的噪音,没有“大红包”。“囡囡来吃早饭啦!”奶奶叫我,我急忙翻下床跑出去。却看见了堂前挂着的,被清风吹拂微微晃动的艾草,风里还是那股味道,却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

故乡的生活是揉在艾草味中。

摘下几把艾草,放入锅中煮烂,再过滤一下,青汁便出锅了。奶奶将青汁倒入面团中反复揉搓,再取下一团擀圆,包入熟豆沙,放上蒸笼,魔术般的变出一笼青团,不一会儿艾香便从中飘出。迫不及待地打开蒸笼,白气“哗”地往外逃,把我整个人给糊住了,我便“两眼一抹黑”抓住一个青团便送入嘴中。“烫烫烫!”即使这样,我仍不肯吐掉这口美味,咽下口中的青团,白气已然散去,碧绿的青团触感Q弹,外皮软糯,一口咬下去,满满都是艾草的清香,融合了豆沙的甜腻,恰到好处,此乃一绝。

时光有情,将老人的笑脸和孩子吃青团时的幸福模样,牢牢定格在我的脑海。

老家拆迁,艾草全被拔了。

时光流逝,再也闻不到艾草的香气,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篇3:艾草作文600字

我在语文课上学了一首儿歌:五月五日是端阳。插入艾叶,戴上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欢快地沉入水中。但是我不明白这些习俗的原因。老师让我们做一个小调查。端午节快到了,安徽省合肥市的居民买了艾叶,按照传统习俗贴在门上,以吸引祝福和驱邪。

在合肥淮河路的一个蔬菜市场,我看到一个女人买了一些艾蒿,正准备回家做饭。她说根据传统,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会在门上挂艾草来辟邪。在合肥城隍庙市场的路边,住在郊区的王叔叔推着三轮车去卖艾叶。他的苦艾是从附近的一座山上摘下来的',几根树枝和其他草叶绑成整齐的捆出售,四捆一美元。艾叶散发出特殊的香味,不时有人上前采摘并购买。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艾草。爸爸告诉我,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互生的叶子,深深的羽状裂缝,绿色的表面,叶子上浓密的白毛,茎和叶子上有特殊的香味。在古代中国,艾叶被用作药物。针灸的灸法是将艾叶放在穴位上进行烧灼和治疗。古人也相信艾草可以用来驱邪。我父亲和我在一本古书里也看到,当鸡不叫的时候,拿着艾条的人就像人一样拿着它,把它收集起来用于艾灸,证明非常有效。这一天,人工智能被作为一种人类形式,挂在门上,以消除有毒气体。在古代,人们认为端午节后天气开始变热。蚊子繁殖,容易感染传染病。因此,在这一天,五种植物,如所谓的天钟吴锐菖蒲,艾叶,石榴花,大蒜和山丹,被用来消除各种毒素。

我没想到在端午节期间会有这么多关于艾叶的知识。传统节日文化确实博大精深。

篇4:艾草作文600字

春风吹拂,暗香流动,那草叶间的笑容是您吗?

题记

那天早晨,我去了外婆家。小山村的清晨被几声婉转轻快的鸟鸣唤醒,我沐浴在晨光之中,深吸一口气,空气中的艾草淡雅的芬芳盈满胸间。

小时候的晚上,我睡觉非常不老实,被子、枕头都被我驱逐出床。再加上乡间蚊子特别多,一晚上不让人睡个好觉。外婆冥思苦想,左走右走已经五分钟了,终于想出了解决之道。艾草!艾草可以驱蚊,而且离村子也不远,就在一座山上。为了我能安稳地睡个好觉,外婆带上我一起去采摘艾草。

烈日炎炎的中午,我戴上帽子,拿起锄刀,穿好衣服、鞋子,和外婆向山里进军。到了山里,我幼小的身躯经不住太阳的炙烤,没过一会儿,我就已经满头大汗,细小而密集的汗珠从我微微红润的脸颊划过,眼睛里满都是放弃的意思。外婆见我累了跟不上,便牵起我的小手,一步一步往山里走。忽然,外婆紧拉住我的小手,叫我蹲坐在一株草旁,指了指说,那就是艾草。充满好奇的我用手碰了碰,又用鼻子闻了闻,有一种淡淡的香草味朝我袭来。外婆用锄刀把这株草给锄了下来,并放在了我手中玩。外婆看到我满头大汗,就摘下她的帽子给我扇风,可是当我抬头看外婆时,她那额头的汗珠和她那较黝黑的脸庞,使我感动得不知所措,不由地,我就哗的一声哭了,她那慈祥的笑,使我心里暖暖的。

当回到家时,外婆就一直在她的房间里缝制着什么,我也不晓得,我只知道,当她晚上出来时,多了一个枕头和脸上的些许皱纹。

晚上睡觉时,感觉蚊子变少了,不再想以前那样吵闹,乡村非常寂静,似乎只听见自己的心跳。过一会儿,闻到一股似香草的味道。但我突然感觉,蚊子不见了,到底是因为艾草枕头的味道还是外婆沉甸甸的爱?我也不晓得。

光阴似箭,秋去冬来,随着季节的变换,我的枕头一直在换,唯一不变的是枕头里外婆对我深深的爱。

篇5:艾草作文600字

日渐升高的气温让青绿的艾草散发出略带苦味的清香。微风袭来,这恬淡安然的香味便充盈整个庭院。

杜甫曾云:“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原是此中人。”可见杜甫也是十分喜爱这艾草的。挂艾草,是祖传的一种习俗。记得小时候,姥姥姥爷健在时,每逢端午节,老人家们都早早起床去割艾草。姥爷割的艾草株挺叶阔,而且叶的背面还有一层白白的好像是涂上去的粉一样,但摸起来却滑溜溜的。姥爷知道哪儿的艾草长得好又多,每个端午节姥爷都会割回来一大捆整整齐齐的艾草。往院子里一放,那艾草的香气便四散开来,即便在房间里也能闻到。姥姥便会边用桃枝把艾草固定在大门和屋门上,边对我说,等艾草晾干了,姥爷就会给我用艾草扎几个小把子,夏夜里,我在院子玩耍时就不怕被蚊子盯了。因为点着一把晾干的艾草后,那些闻起来有些许苦味的“艾香烟”就会保护着我,我就可以安心地躺在竹椅上啃着又甜又凉的西瓜了,姥爷此时便会用艾草编的扇子为我扇风去热……

可是,自从姥姥姥爷走后,夏夜里,再也没有熏过艾草烟了。记得在姥姥病重的一天,我央求表哥帮我从邻居家要来一把干艾草,当我把艾草拿出来让姥姥闻时,姥姥笑了,却又落下泪来……

其实,姥姥姥爷与我见面的次数很少,也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去。所以艾草是连接我和姥姥姥爷之间的最重要的桥梁。每当看到艾草时,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姥姥姥爷,从而觉得心酸,所以已经有很多年不挂艾草了。人已不在,挂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当今年过端午时,闻到那熟悉却又陌生的艾草香时,却又买了把艾草挂在屋门上。夜里,按照姥爷的方法熏起了艾草烟,遗憾的是,被艾草烟环绕着的我的身边,不见了那个为我打扇的姥爷,也不见了在一旁跟我聊天的姥姥。

悠悠艾草香,绵绵情意长。天国的姥姥姥爷,端午节快乐。

篇6:艾草作文600字

悬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可见,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艾草还可以食用哦~

艾草,自古在民间即有食用、祛风邪等用途,端午节有些岭南人士,除了会以糯米掺艾草制成“艾饭”等应节食品之外,还有人将艾草、茅草、抹草、柳枝、桃枝等药草悬挂门口,当作避邪之物。

首先准备好糯米干粉,磨得越细越好,艾草准备多些,芝麻、花生适量,猪油适量,片糖和白糖适量,柚子树叶或者芭蕉叶若干。

艾草用清水洗净后,入大锅里煮开,其间加一点点苏打粉一起同煮,这样可以使艾草容易煮烂,煮好艾草好,捞出再用清水洗净,然后挤干水分备用。

把花生和芝麻洗净后,分别入锅里炒香,然后放入搅拌机搅碎备用,片糖切碎加入花生芝麻馅里,再加入适当的猪油和白糖,搅拌均匀后,制成艾糍粑的馅备用。

篇7:艾草作文600字

空气中又弥漫着艾草的香味。它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孩童在空气中上蹿下跳,每个小角落都沾上了它的气息。淡淡的,缓缓地在空气中荡漾着,轻轻地泛起了一圈圈涟漪…我的思绪随着这独特的艾草香在空气中荡漾着。慢慢的,轻轻地飘回到那年的那个秋天。

秋天的月夜是如此宁静。伴随着蝉鸣和稻香我闭上了眼。可今夜我却总是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轻轻地房门被打开了。月光如泉水一般涌进我的房内。房间顿时被照亮,这月光是那么的透明,那么的干净。

是母亲,我有些吃惊。这么晚了她怎么会来?母亲用月光般的目光抚摸着我的头,我慌忙地闭上了眼,还好她并没有发现。轻轻地母亲走到窗边,拉开窗帘。月光透过玻璃斜射进来映在洁白的墙壁上。

在房间的正中央母亲摆开香炉,从怀中拿出那个黑色的布袋,从袋子中取出了枯草似的东西,它的香味随着月光泄到空气中。淡淡的,又是这个熟悉的味道,是艾草。没错就是艾草的香味。母亲划亮一支火柴,橙红的火焰在梗上跳动,母亲点燃了艾草。很快香炉上的缕缕青烟就随着月光扭动着婀娜的身子萦绕在我周围。我贪婪的呼吸着这淡淡的香味。可没过多久,香味就消失了,母亲显得有些慌了。

用木棒在香炉中翻看一下,浓烟向母亲袭去,她被呛到了。母亲转过头去,用手捂住嘴轻轻的咳了几声,生怕吵到我。她再一次点燃火柴,可火柴像是与她较上劲的孩子,总是划不亮。母亲更着急了。用手亲情擦去额头的汗,把散落下来的头发重新挽到耳朵后面。终于擦亮了一根火柴,母亲用手护着火焰,就像护着他的孩子一般,慢慢地把它送到香炉里去。

艾草再一次散发出它别样的香味…

篇8:艾草作文600字

今天是4月5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与往年一样,我们全家前往萧山祭拜祖先。

一路上,看到了许许多多绿色的野草,便问奶奶:“这是什么草?”奶奶慢慢说道:“这是艾草,清明团子就是艾草做的。”

我真想下车去采几把艾草回去做清明团子,可是要去扫墓,暗暗在心中下决心,扫墓完毕再去采艾草。

扫墓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一片草地边寻找艾草。可我分不清哪些是,哪些不是,艾草要采哪个部位,便向妈妈请教。妈妈告诉我:“艾草一般都是一堆一堆地生长,艾草正面是绿色的,反面是白色的,还有许多绒毛。最好采艾草里面的芯,因为芯是最嫩的。”

我便照着妈妈说的去做了。艾草真香啊,独有的香味,提神醒脑。大约半小时后,我采了满满1塑料袋的艾草。大人们也收获颇丰,大家采的艾草整整装了2个大号购物袋。

回到家,我和妈妈把所有的艾草洗了两遍,嫩的挑出来做青团,老的晒干,留着冬天泡脚,可以去除寒气。挑拣、清洗过程中,我又被艾香迷住了,连我的手都香了。艾草真香啊,比名牌香水还好闻。

接下来,妈妈把泡脚的艾草放在阳台上晾晒,做青团的艾草又清洗了两遍,放在滚水里煮。这时,艾草的颜色越来越碧绿,而原来透明的水变得黄绿。为了保持艾草的碧绿色,妈妈把煮好的艾草放在冷水里冷却。

最后,妈妈把艾草揉成团,把水分挤干。那灼灼艾香再次扑来,艾草真香啊,使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浸润在艾香中。

因为时间已晚,今天没做成艾草团子。奶奶答应我,明天放学回家就能吃到香喷喷的艾草团子。虽然我吃过知味观、五味和等各种青团,但我相信奶奶做的肯定是最好吃的。好期待哦!

篇9:艾草作文600字

在清明节期间,也正是艾叶草长势旺盛的时候,老家家家户户都去采摘艾叶草,准备做艾草米果。

我们家也是如此。奶奶先将一粒粒又大又亮的珍珠米浸水一个小时后,将米滤干。再把米倒入蒸笼里去蒸熟。蒸好后打开锅盖,一股来自大山的纯天然米香便扑鼻而来,让我忍不住就想咬上一口。

蒸好米后就到了最重要的一步了,那就是——打米果。打米果其实也算是个技术活,并不是随随便便地敲打米果。大人们先用清水把打米果专用的石槽清洗干将后,再把蒸好的珍珠米倒入石槽中。随后拿着用比较结实的木头制成的大锤子来,就可以看见大人们出演的——“暴打珍珠米”了。大人们分工明确,一个负责用锤子敲打珍珠米,把锤子高高举起再用力砸下去。另一个则是把打偏的米往中间拢,两个人要配合才不会被打到手,要做到眼疾手快。

奶奶也没闲着,她还要准备艾叶草呢。首先把艾草用清水洗干净,再把它放在沸水里煮两分钟捞出,然后把它放入像高脚杯一样的容器里,然后再用棒子进行锤打,打成糊状就行了,再把艾叶草的梗给取出来。之后,也到了尤其关键的一步,那便是炒艾叶草了。油的选材极为关键,拿出我们自己种的茶籽油,来炒艾叶草,那味道才叫一个“香”。

眼看珍珠米打得已经几乎看不见米粒的时候,将煮好的艾叶草倒入进去,把两种食材合起来继续锤打。要打得均匀一些,否则有些米会没染上翠绿色。打的时间越久,颜色越鲜艳,色如翡翠。真是又香又好看。

接下来就是加工艾草米果了。把粘粘的艾草米糊给掐出一小团一小团的小米果,然后把它们搓成圆形,一个个果子状的艾草米果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吃,不禁感叹:真香。

艾草米果就是经过千锤万击后,才会越有嚼劲和韧性,味道才会如此鲜美。人何尝不是这样呢?越是经历千锤百难和磨砺,我们就会越坚韧,越顽强,越有味道。

篇10:艾草作文600字

今天妈妈带我和姐姐去摘艾草。换好鞋,我们就出发了。小狗望着我们远去的背影,跟了上来。

走在路上,放眼望去,一片黄海,看不到一点儿绿。我想:“这会有艾草吗?”快到时,经过姑姑家,妈妈进去跟她聊天。我和姐姐站在田的上方,交流着我们家剩下的房间是给谁的,并幻想着我们也有一个自己的房间,商量着该怎么设计。小狗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跑来跑去。妈妈终于聊完了,我们走下田去,看到了一小片绿色,我摘了一小片,问:“妈妈,这是艾草吗?”她说:“你闻一闻就知道了。”我闻了闻,有一股清香的味道。我记住啦,原来艾草是这样子的。刚才在远处看,没有一点儿绿,近处看没想到有这么多艾草。

当我们发现这么多艾草后就马力全开,有了干劲儿。我和姐姐负责左右两边,妈妈负责下面。我和姐姐先去摘左边的。“嗨!姐姐,这里有好多艾草,我说。”我摘了一大把艾草,小狗也装模作样的用嘴咬着艾草。摘完之后我们跳到了另一个阶梯。刚摘完又看到上一个阶梯有好多艾草,可是有点高,姐姐先让我扶着她上去她在拉我上去。我们在摘艾草,小狗跳来跳去的,可开心了。摘完后我们在田里瞎玩,去看了别人的油菜花地、在小水沟里洗手、玩跑跑抓、走独木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该回家了!

我们沿着田走,忽然看到了一个台阶。我们就来了一场比赛,计时一分钟沿着台阶上下跑,谁先跑完谁就赢了。刚开始我暂时领先,可下台阶,姐姐就比我快了,就差那么一点儿。唉!我输啦。我们继续往家走,不一会儿就到家了。

美好的一天就这样落幕了。

篇11:艾草的作文五年级600字

你瞧,天空蓝蓝的,像一望无际的大海,又像太阳公公的蓝被子。那云朵有的像一匹飞奔的骏马,有的像一头威武的狮子,还有的像一只在吃草的小兔子。

我和爸爸一起去了奶奶家,奶奶笑眯眯地提议:“你们去采点艾草,中午吃烤青饺吧。”

“好极了!”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回答。

于是,我们就去采艾草了。我是第一次采艾草,都不知道艾草长什么样。

走过一道道田间小路,我和爸爸找了半天,都没找着。突然,爸爸向我挥了挥手,眉开眼笑地大喊:“漪漪,快过来,这里有好多艾草,快来采呀!”

“爸爸,是艾草?你有没有弄错呀?”我赶紧跑过去,问。

“不会错,不会错的。”爸爸镇定地回答,“我可是以前在村里长大的呀,难道会错?”

我们用了吃奶的劲儿,采了满满一篮子,高高兴兴地回去,准备让奶奶好好表扬一番呢!

可是,奶奶一查看,立马大喊起来:“哎呀!这不是艾草。”

啊?我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不知怎么回答,连忙跑去问爸爸:“你不是说是艾草吗?可奶奶为什么说不是?”

“是我看错了吧。”爸爸一脸尴尬,苦笑道,“等会让奶奶陪你去采。”

“好的。”

于是,奶奶带我走过一道道小路,走到一簇绿丛前,蹲下身子,伸出右手一掐,采下了艾草。

奶奶像一个专家似的告诉我,大青叶大一点儿,像枫叶,跟艾草很相似,不细看不太看得出来。

采完了,我把爸爸采的“艾草”和奶奶采的放在一起,果然不一样,而且一点儿都不像。艾草,叶似菊,背面淡青,带丝丝绒毛,有淡淡的幽香。

今天,我认识了艾草,也拔了艾草,手和脚都酸了,却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篇12:摘蚕豆叙事作文

摘蚕豆叙事作文

星期天,我去乡下外婆家玩。一路上,我看见田里的蚕豆又大又绿,口水都流了出来。到了外婆家,外婆见了,就问我和表姐:“想不想吃蚕豆?不过.....”“想。”我没等外婆说完,就和表姐异口同声地答道。外婆接着说:“不过,蚕豆是要你们自己来摘的哦!”我和表姐在外婆的花言巧语下,只好乖乖服从。

我和表姐各自拿起一个篮子,满怀好奇地跟着外婆后面走在田坝上,开始摘蚕豆了,外婆神秘兮兮地说:“你们比赛摘蚕豆规则是:看谁摘得又大又多。”我和表姐照着外婆说的,摘上面的还没熟,蚕豆要摘下面最低下的,要挑鼓鼓的那种,外婆还演示给我们看,专挑大的,鼓鼓的豆,而且还要小心翼翼的,怕弄坏了豆苗。

比赛开始了,我不想输给表姐,起初我弯着腰认认真真地摘,凡是看到鼓的、大的蚕豆就立即摘下来,可渐渐的,我感到腰酸背痛了,原来摘蚕豆也是这么辛苦!就把离我近点的蚕豆都摘了下来。我又瞄了一眼表姐,她还是认真地挑大的摘,篮子里就一点儿。我暗暗地沾沾自喜。突然,我发现不远处的`蚕豆又大又密。为了不让表姐发现,我一只手搭在凉棚,一只手则过去摘蚕豆。不一会儿,这些蚕豆就被我解决了。只要多摘就会赢表姐,哈哈!我暗自得意。篮子里的蚕豆越摘越多,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的一篮,外婆看见说:“我们比赛不光比多、快,还要认真挑大的。”听了外婆的话,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再看了看表姐正聚精会神的在摘蚕豆。虽然她头上的汗水密密麻麻的分布在脸上,但还是摘得很认真,我看着表姐认真的样子,也认真地摘起蚕豆来。摘完蚕豆,我和表姐比较多少、大小,我因掺杂很多小的蚕豆输给了她。

虽然摘蚕豆比赛我输了,可中午,当我吃着自己亲手摘的蚕豆,觉得很美味。是啊!谁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都会觉得很美味的。

篇13:摘花生叙事作文

摘花生叙事作文

暑假里最有意思的就是帮奶奶去摘花生。

那天,我早早来到了田里。远远望去,花生田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排排的花生藤就像大海中漾起的波浪,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早已在地里劳作的奶奶看到我惊奇地问:“你怎么来了?”“我是来帮您摘花生的!”“真的?”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不相信。

事实胜于雄辩,我二话没说,动起手来。弯下腰两手抓住花生藤,我用力往上拔。本以为摘花生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我肯定能手到擒来。谁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生没拔出来,自己却摔了个四脚朝天。奶奶和妈妈乐得哈哈大笑。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奶奶拔的时候很容易,而我却不行。

我转过头看奶奶是怎么弄的。哦,原来拔花生也有诀窍的`呀!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抓住花生藤的根部,来回摇动,再用力一往上一拔,可花生藤仍然纹丝不动,我急得直跳脚。奶奶笑着说:“好多天不下雨了,田里实在是太干了,你力气小,还是让小铁锹帮帮你吧!”我拿起小铁锹,把花生藤边上的土先铲掉,使它孤立无援,然后抓住花生藤来回使劲摇晃,看到周围的土都松了,再用力往上一拔,终于拔出了第一株花生。这株花生上足足有十粒花生,有大,有小,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数字8,它们都长着一张麻子脸。我忍不住指着花生说起了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原来说的就是你呀!”接着就把根上的土抖干净,把花生一颗一颗摘下放到桶里。

太阳越升越高,我累得满头大汗。奶奶让我回家休息休息再来,正干得兴起,哪里肯依,一直跟着奶奶做到回家烧饭。

自己动手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虽然很累,很辛苦,但看着满满的一桶花生,看着奶奶舒展了皱纹的笑脸,只觉得心里很甜很甜。

篇14:摘青梅叙事作文

摘青梅叙事作文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山花烂漫,趁着清明小长假,我们一家人来到诏安著名的“青梅之乡”——红星乡采摘青梅。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山。美丽的小野花在微风的轻拂下,跳着轻快的舞蹈;落叶给大地妈妈铺上绿色的地毯;山路两旁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土兵一样守卫着山林,白杨树笔直的枝干遮起浓浓密密的树阴,一阵凉风从浓阴深处吹来,让人感到丝丝的凉爽,在太阳的照射下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驳驳细碎的日影,像跳动的音符。鸟儿醒了,在林中欢快地歌唱,给山林增加了一份生机。

(评:语言优美,比喻、拟人恰当,表达了喜悦之情)

再往山林深处走去,漫山遍野的青梅树呈现在大家眼前,每棵梅树的枝丫上都挂满了一颗颗青梅,一个个从绿色的'叶片里探出圆圆的小脑袋,欣喜地望着我们,又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灯笼,正朝着我们微笑点头呢!大家迫不及待地冲了上去,准备摘青梅了。低处的青梅直接用手摘就行了,一颗颗青梅像一个个听话的孩子似的,不停地滚到我们的手心。长得稍高些摘不到怎么办呢,只见弟弟像小猴子一样爬上树,抱着树干猛了一晃,树上掉下了不少的青梅。实在摘不到的,有采摘经验的农民伯伯拿来竹竿给我们,大家乱打一气,梅子噼里啪啦从树上掉了一下,看着满地的小果实,我们又连忙去捡青梅,装青梅,大伙忙得不亦乐乎……

我摘下一颗青梅放进嘴里品尝,酸汁从牙尖浸入舌尖,又酸又涩,忍不住让人口水直流,不由得让我想起望梅止渴的典故。青梅生津止渴,开胃健脾,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三国演义》里“青梅煮酒论英雄”,说明梅子酿酒渊源流长。

半天的采摘让我满载而归,收获满满。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更爱家乡勤劳朴实的人民,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孕育着丰收的喜悦和希望!

【摘艾草-叙事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1.艾草作文600字

2.教育叙事摘

3.摘茶叶叙事作文

4.摘葡萄叙事作文300字

5.摘黄瓜三年级叙事作文

6.摘葡萄叙事作文500字

7.摘柿子600字作文

8.摘梨作文600字

9.摘棉花作文600字

10.摘桔子作文600字

下载word文档
《摘艾草-叙事作文6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