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感想作文900字
“hanleie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3篇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感想作文900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感想作文9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感想作文900字
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感想作文900字
今天我参观了被誉为文化历史宝库书法艺术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它是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馆组成的专题性博物馆。在此之前,我老爸给我看了有关碑林相关事件及其由来的视频,我才得知它是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馆组成的专题性博物馆。我从昨天晚上以及开始期盼今天的参观活动,说老实话,我其实对碑林并不感兴趣,期盼参观活动其实是为了见到安老师、张老师、陈老师和我的同班同学们,平时上课时老师很严肃,下课时在学校又不能尽情的玩耍,今天终于有人组织了这个活动,这个人就是杨梓安的妈妈,他是多么伟大啊,让我们有了这次课外活动的机会,有了尽情玩耍的时间,我真心感谢他妈妈。
我一进博物馆的门就开始管不住自己了,开始大声喧哗,和小朋友做游戏,和小朋友分享我的美食,这时爸爸走过来,让我站在一个大石碑前,严肃地批评了我,并带我去了每一个展室,我仿佛走到了石碑的森林,到处是石碑,还有石碑上漂亮的刻字,我想这一定是打印机打上去的.,否则怎么那么整齐,爸爸告诉我这时刻字刀一个一个手工刻上去的,我感到很惊讶,在石头上刻字我以前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而且还像打印的字体一样,真是太神奇了,太佩服了,我被石刻大师的高超技术彻底折服了,走到第五展厅,我看到一个工作人员正在把一张纸贴到石碑上,爸爸告诉我这个叫“拓印”,相当于现在的“复印”,我仔细观察了一下,首先拿出潮湿的宣纸,用嘴巴对着宣纸的一角吹口气,宣纸就打开了,然后贴于需要“拓印”的碑上,用鬃毛刷子刷平整,再用“拓包”沾些墨汁不停地在纸上敲打,浓浓的墨香味使我陶醉,不一会儿,石碑上的字清晰地显露出来,和石碑上的字体简直一模一样啊!真是大开眼界了。
爸爸说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从九百多年前开始, 一代代有识之士为使碑石文化不被人们遗忘,他们耗尽心血集藏石 碑,并竭尽全力保护它们不受战火的摧残,才有了今天恢宏的碑林。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这里是一座文化艺术宝库,石碑上的汉字告诉我,古人用最软的笔写出了最硬的字,顶天立地、落落大方,而现代人在电脑出现以后,动手写字的人越来越少, 写一笔好字的人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人越来越多。我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我以后要认真听讲、认真写字,改掉我上课爱说话、爱做小动作不好的习惯,我要将中国文字的艺术传承下去。
篇2: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作文500字
森林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温柔.
碑林...... 是石的宫殿?时光的藤蔓纠缠绵延,根伸入的肌肤,引我走进历史深处.
碑本无意展示它的忧郁,只是,忧郁已深入骨髓.林也变成了智慧光辉的方块字,闪出几前年的气质.
蝇头小楷,传达一份剔透明亮的心情;如椽大篆,像掀起高高的林浪,嘶声呐喊;最是那狂草写意,宛若欣常狂怨中的浪,一条挟风翻卷的龙.恣意,潇洒,淋漓酣畅......
就这么伫立,读差时光纯粹的情绪.
走出文字的樊篱,走出墨课的迷阵,走出一笔笔雅洁的芳香.
日月会剥蚀,朝代会更替.当狼化为灰烬,嘶裂的咆哮帛为烟.只是那呕心沥血的壮观,历史选择了石碑.
碑林,会说话的历史.
篇3:暑假西安游记: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
暑假西安游记: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为它里面碑石如林,藏石达3500余件。
碑林里,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台孝经碑》,这块碑是由唐玄宗亲笔书写并注释的。它形式独特,四面都刻字,碑冠刻的是青龙腾空,它还有三层碑座,每一层都都刻有精美的图案。那石碑上都画上了一个个格子,格子里是用楷书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个字,格子旁边的小字是对该字的注释。可以看出,唐玄宗对这种所谓的小事都这么认真,真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7个大型石碑展室,展室里的石碑不仅造型百出,碑上记录的事也是五花八门,不仅有李斯、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杰作,还有文字游戏《画里藏字》碑,乍一看,是一幅漂亮的`竹子,可走近仔细看,却是一个个字,还是一首诗呢!画即是字,字即是画,字画合一。更有的碑刻的是地图,图上“每六寸折地一里”标注得清清楚楚。当时没有测量仪器,地图还能画的如此精准,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最后去的一个展室里的碑全是原来放在国子监给学生作范本,用处类似于现在字典一样的碑。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些碑,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印刷术,学生们的课本都是他们自己用手抄出来的,你抄,我抄,他抄,难免会有些笔误。有了这样一个范本,学生们有了一个校对的地方。这块碑上,用正楷端端正正地刻上每一个字,字字都工整准确,让人肃然起敬。
走出博物馆,可我的心还在那一块块碑、一个个字前。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奇葩,字写的好,不仅是看起来美,更是为了准确地传递信息。通过这次参观,端正了我写字的态度,教会了我怎样把字写好,树立了我写好字的信念。
我爱西安碑林博物馆!
篇4:参观西安碑林的作文
书法艺术的殿堂,非碑林莫属。
碑林位于西安市城墙内,是收藏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文化艺术宝藏。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这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名胜古迹。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等。他们的书法各成一体,将中国书法文化推向高潮,他们留下的字帖、文集,是书法文化的瑰宝。在碑林的第二展室,我看到了我最喜欢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墨宝《集王羲之圣教序碑》。这个石碑不是王羲之亲手所书,是唐代的怀仁和尚,从王羲之行书中集成而来的,这个碑文完全展现了王羲之书法飘逸,行云流水的特点。我了解到,王羲之为了练好书法,他在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边,都摆着笔墨纸砚,没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赶快写到纸上,他废寝忘食的联系书法,最终成为一个书法大师,
书法是中国古人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我的字写得不好,我非常惭愧,我要向书法家门学习,好好练字,争取写出漂亮的汉字。
篇5:参观西安碑林的作文
今天我参观了被誉为文化历史宝库书法艺术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它是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馆组成的专题性博物馆。在此之前,我老爸给我看了有关碑林相关事件及其由来的视频,我才得知它是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馆组成的专题性博物馆。我从昨天晚上以及开始期盼今天的参观活动,说老实话,我其实对碑林并不感兴趣,期盼参观活动其实是为了见到安老师、张老师、陈老师和我的同班同学们,平时上课时老师很严肃,下课时在学校又不能尽情的玩耍,今天终于有人组织了这个活动,这个人就是杨梓安的妈妈,他是多么伟大啊,让我们有了这次课外活动的机会,有了尽情玩耍的时间,我真心感谢他妈妈。
我一进博物馆的门就开始管不住自己了,开始大声喧哗,和小朋友做游戏,和小朋友分享我的美食,这时爸爸走过来,让我站在一个大石碑前,严肃地批评了我,并带我去了每一个展室,我仿佛走到了石碑的森林,到处是石碑,还有石碑上漂亮的刻字,我想这一定是打印机打上去的,否则怎么那么整齐,爸爸告诉我这时刻字刀一个一个手工刻上去的,我感到很惊讶,在石头上刻字我以前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而且还像打印的字体一样,真是太神奇了,太佩服了,我被石刻大师的高超技术彻底折服了,走到第五展厅,我看到一个工作人员正在把一张纸贴到石碑上,爸爸告诉我这个叫“拓印”,相当于现在的“复印”,我仔细观察了一下,首先拿出潮湿的宣纸,用嘴巴对着宣纸的一角吹口气,宣纸就打开了,然后贴于需要“拓印”的碑上,用鬃毛刷子刷平整,再用“拓包”沾些墨汁不停地在纸上敲打,浓浓的墨香味使我陶醉,不一会儿,石碑上的字清晰地显露出来,和石碑上的字体简直一模一样啊!真是大开眼界了。
爸爸说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从九百多年前开始, 一代代有识之士为使碑石文化不被人们遗忘,他们耗尽心血集藏石 碑,并竭尽全力保护它们不受战火的摧残,才有了今天恢宏的碑林。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这里是一座文化艺术宝库,石碑上的汉字告诉我,古人用最软的笔写出了最硬的字,顶天立地、落落大方,而现代人在电脑出现以后,动手写字的人越来越少, 写一笔好字的人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人越来越多。我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我以后要认真听讲、认真写字,改掉我上课爱说话、爱做小动作不好的习惯,我要将中国文字的艺术传承下去。
篇6:参观西安碑林小学生作文
参观西安碑林小学生作文
一个细雨纷飞的早上,我和妈妈去了国内闻名的碑林。碑林大致结构是围绕着一条中央大道四周围绕着四个区域。共有七个碑亭。始建于宋朝1087年,藏品约四千多件,是目前全国收藏石碑最多、跨朝代石碑最多的博物馆。
主要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时期分被平定西北内乱,平定一个地方,就做一方碑主要以叙事为主。第一方碑是为成功平定回不而立的整个碑是由满、汉两种文字组成的。整个博物馆有七个这样的碑,主要是平定准格尔、泾川、青海和平定大脚泾川。
我们第二个看的是碑林唯一件青铜器:景明钟,整个种重达六吨,下口成六角弧形,景明钟是用焊接法制成的,还可以看见焊接的.痕迹,钟一共分成两部分一是正前方的偏题铭文。钟鼎是龙的九个儿子中的一个,叫蒲牢,它非常胆小,但是声音却很大,一直住在深海里面可是又害怕海里的鲸鱼。
我们还看见了一方由王羲之的字编出来的一方碑,妈妈连声赞叹,还对我说:“杨书涵,你有没有觉得古人很执着。”是啊!古人为了一方碑,不惜花多少金子,都要干这件事,的确令人敬佩。
我们参观的太多太多,在那里面学习了一个多小时,收获越来越多,当然,无古不成今,没有古人给我们留下财富,我们可能就永远学不到了,所以,不要破坏它们,好好保护它们吧!
篇7:参观碑林博物馆作文550字
参观碑林博物馆作文550字
今年的10.1的小长假开始了,我和爸爸来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学习。
碑林建于北宋时期,是由四千余方的石碑,墓志组成的,大大小小的墓碑摆放在馆内,记载着从古至今的一个个历史或故事。
进入大门,往前走,一座古建筑出现在眼前,古建筑上刻有土黄色的碑林二字,导游讲,这两个字是由林则徐提的,他还问我们仔细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那当然是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导游继续说下去:“这是古代的繁体字,其实繁体字的碑是对的,咱们已经错了很长时间了!”古建筑内有一座巨大的石碑,叫孝经,这番景象合起来就称为“石台孝经”。接着往里走,是一个石碑展览室,字体分为五大字体,它们分别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在所有刻出的石碑中,我最欣赏的'字就要数颜真卿的字了, 颜真卿写的字体是正楷,他的字大,正,齐,捺硬,撇弯,一波三折,该直的直,该弯的弯,他的字一下子就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边走,我边读着石碑上的内容,导游讲到:“现在教科书里的古文都是从这一座座石碑上摘抄下来的。”古代会有地震,导致有些展览品受到损坏,断裂,有些石碑甚至成了碎块,拼好搬到展厅来展览,有些石碑能清楚的看出一道裂痕。
石碑,不仅仅只能刻字,也能刻画,不管在石碑上刻什么,都能告诉我们从古至今,传了千百年的故事和历史。西安真是一座历史文化汇集的城市啊!
篇8:参观碑林博物馆400字作文
参观碑林博物馆400字作文
西安碑林博物馆院里古树参天,牌坊、孔庙、碑亭等建筑都是古色古香,很有历史厚重感。
碑林博物馆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我非常震撼。这里的石碑能保存得如此之好、年代之久远,真不愧是“碑石之林,书法之魂”。
据介绍,《开成石经》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必读经书。唐朝时为了避免传抄时出现错误,所以刻石经为范本,作为校对的标准。《开成石经》共14石,228面,650252字,是我国自东汉以来保存最完整的一部。
第三陈列室石碑汇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我才学习书法不久,练习的'是楷书,听说书法家欧阳询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无人可敌,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皇甫诞碑》等闻名于世,碑林就有《皇甫诞碑》等作品。我在书法家欧阳询的手迹前驻步不前,仔细地端详字的架构和笔画特点,学习欧阳询楷书的精妙之处。
人们都说,只有到碑林才能看到真正的历史记载,才能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绵长。可我才小学生,没有丰富的历史、文学知识,感受还不很深刻,还需要继续努力学习,才可能有大家那样的感受吧。
篇9:参观西安碑林有感500字作文
参观西安碑林有感500字作文
国庆节那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碑林,因为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是让我们去碑林观看那些墨线勾勒的书法,虽然我并不懂书法的内涵,但是,当我见到里面的书法和画时也是非常震撼。
“啊,碑林到了!”一下车,我飞快的跑了过去,买了票,我激动的跳到碑林博物馆里面去了。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远祐二年(1087),已有九百多年历史,现收藏从汉代至近代的碑石、墓志四千余方,是我国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因碑石林立,所以叫做碑林。当我了解碑林的概况后,我开始参观了。
首先,我见到了一口大钟,看了简介真是让我惊呆了,“它有6吨重,大约有六头大象那么重!”我吐了吐舌头说。接下来,随着我的脚步,我走进了第一展厅,看到了许多名人、书法家甚至是皇帝的书法作品。我在其他的展厅还看见了清朝皇帝——康熙皇帝写的书法,我想:“康熙皇帝在清朝平“三藩”,打俄国,斩鳌拜,是鼎鼎有名的皇帝,在书法上也博学强闻,真厉害!”我叹为观止。随后,我看见了墓志铭,墓是什么?都知道——是坟墓,那志铭是什么?比如在古代,有某一个人死了,在他死的'时候把志铭放到墓里去的,它专门记载他何年何月何日出生、有多少岁、他是谁、还有可能是记载他把自己的财产分给谁,分多少,总之是记载他一生的事迹之类的。
碑林很大,因为“他”记载着中国汉代到近代的碑石,“他”需要我们用认真地态度来琢磨。
篇10: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900字
今天是第四十一个世界地球日,为了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科普知识,了解古生物和地质结构,能够更加的热爱和珍惜我们的地球,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南京地质博物馆。
我们首先来到了地质博物馆新馆,新馆有四层楼,每层楼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题。
走进一楼,这里是一度电展区,用很多模型和图片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绿色的发电知识,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实验机会,同学们你争我抢的积极参与,非常有趣。
来到二楼展厅,大家更加兴奋,这里不愧称为恐龙世界,只见山下,树旁,草地上,瀑布边,到处都是一头头巨大的恐龙。有鹦鹉嘴龙,有翼龙,有近蜥龙…。,最让我们惊叹的是一头巨大的大夏龙,它真是太大了,有8米高,28米长,据说是亚洲最大的恐龙,我们站在它的面前,显得非常渺小,就连那些原本看起来很大的恐龙和它一比,也都统统变成小弟弟了。只见他四肢粗壮,身体庞大,尤其是长长的脖子,几乎有身体的一半那么长,真是太神奇了,但是和它的身体比起来,它的头太小了,我不知道它那小小的嘴巴每天要吃进去多少东西才能填饱那大大的肚皮呀,我猜肯定是不停的走哪吃哪。徜徉在这美妙的远古画面中,看着远古的风景,看着这一具具古老的化石,我仿佛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恐龙在我面前嬉戏玩耍,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生动。
离开了了恐龙世界,我们来到了三楼,这里是行星与地球的展厅,通过许多实物,标本,模型和图片为我们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形成,地球的诞生,斗转星移的行星运动,运动不息的地球系统和雄伟壮丽的自然奇观,使我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在四楼,我们通过许多模拟场景展示、演化长廊表,了解了生命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演化过程,学到了许多生命进化的知识。
参观完新馆,我们又参观了地质馆老馆。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眼前又出现了一幅幅恐龙化石的图像,可惜的是,那些曾经的地球霸主已经彻底的从地球上消失了,他们曾经是那么强大,那么不可一世,而毁灭的原因是地球变暖。如今,我们的地球又在逐渐变暖了,所以,我们要赶快行动起来,同心协力,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好好的呵护我们唯一的地球,让我们可以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永远快乐的生活下去……
我喜欢南京地质博物馆。
篇11: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900字
8月26日,我和青奥小志愿者们一起参观了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位于青奥村旁,展出面积五千多平方米,有五个展厅:奥林匹克展厅、中国与奥林匹克展厅、青奥在南京、3d尾厅和互动体验区。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镇馆之宝”——现代奥林匹克奠基人顾拜旦的亲笔手稿。这份珍贵的手稿在玻璃罩的保护下,纸张已微微泛黄,上面写着工整的法文。这份手稿有100多页,是顾拜旦回顾体育历史的一些叙述,“我希望你能一如既往地帮助我,并希望在你的帮助下,我能够继续努力并实现这一惠及人类的宏伟事业——在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
一旁的墙上,中法文对照的《体育颂》阐释了顾拜旦对体育真挚的感情:“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 在整个博物馆中,最震撼的一幅画面是“火炬墙”,象征着人类的奥林匹克精神“薪火相传”。自20XX年柏林奥运会火炬起,直到南京青奥会火炬“幸福之门”,近30把火炬整齐排列。从古到今,火炬的线条越来越流畅,色彩越来越灵动。馆内的“小青柠”姐姐向我们介绍,这些火炬都是原品实物,只有很少几届暂时没有收集到。
旁边的展柜中,从20XX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吉祥物滑雪人舒思开始,几乎每届奥运会的吉祥物都排排站好。莫斯科奥运会的棕熊米沙、洛杉矶奥运会的鹰山姆……还有可爱的砳砳,都超萌超可爱!小志愿者们看得舍不得离开!
博物馆内还展出了很多江苏籍运动员的藏品,林莉使用过的泳镜、泳帽,葛菲比赛时所穿服装、所用球拍,李菊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的乒乓球女子双打金牌,陈若琳在伦敦奥运会上穿过的泳衣、使用的毛巾,仲满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比赛服装、手套、佩剑……看着这些物品,依然能感受到它们随主人征战奥运时的汗水和泪水,让我们肃然起敬!
在3d尾厅和互动体验区,我们通过观看了3d电影,感受了震撼的视觉体验;通过体验山地自行车、皮划艇,模拟了奥林匹克项目竞技过程。
通过参观博物馆,让我们了解到奥运的起源、发展,以及南京青奥会的申办历程,对奥运会有了新的感受!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真是一个生动的奥运课堂!
篇12:参观博物馆作文初二900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今天,我们就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了市博物馆。在那里,我们积累起了自己心中的“细流”。
市博物馆位于龟峰塔下。馆中陈列着好多文物,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恐龙蛋化石和菊石化石了。
在河源,最早发现恐龙蛋化石是在1995年,那是4个小朋友,在工地玩时偶然发现的。河源,不仅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蛋,而且,数量也是相当的惊人。目前,市博物馆就有15000枚,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呢!这几个数字在我心中震撼了好久。我想:在蛋壳里美好地等待见到这个多彩世界的小恐龙们,怎么也想不到,它们的未来竟然如此受世人瞩目。只是它们看不见了。我真为它们感到惋惜呀!
“黄氏河源龙”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又名窃蛋龙,它可不是以窃蛋为生的哦。它是肉食类动物,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身长约两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从其身体结构看,它的运动能力应该很强,行动也很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像火箭一样快。“黄氏河源龙”是在发现的,它是在河源发现最多的一种恐龙,目前已发现了7具窃蛋龙骨骼化石。
和恐龙蛋共存亡的是菊石化石。这个神奇的菊石化石,是在河源市双江增坑被发掘出来的。专家称,这个菊石化石群落,个体直径一般达8厘米,其菊石之大,堪称我国之最。菊石是古老海生无脊椎动物,在6500万年前与恐龙一起灭绝。河源双江增坑的菊石大约生活在侏罗纪,它有着一个美丽的外壳,像一朵菊花一样,令人过目不忘,它的腔室里填满水晶,其变化多端的花纹足以让人恋恋不忘。
这次的“历史之旅”,不但让我领略了远古的侏罗纪世纪的风采,还让我去看了明代的青花碟花纹玉壶春瓶、清代的木刻……这些古物有着“一枝独秀”的美,很好地展示着河源的过去。我为河源有这样丰富的文物而感到自豪!
篇13:参观安徽省博物馆900字作文
参观安徽省博物馆900字作文
十一的上午骄阳似火,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前往安徽省博物馆参观。远望整个博物馆,它的外墙是类似青铜鼎的卷纹,在阳光照射下光彩熠熠,十分有历史的沧桑厚重感。最引人注目的是,因博物馆外是浅浅的水池,又因整个建筑是规整的长方体,看起来就像是后母戊大鼎漂在水上,又像是国外神话中的诺亚方舟,有趣极了。
一过安检门,我像一只摆脱樊笼的鸟儿一样,向整馆核心区进发———————— 二、三楼的安徽文化史陈列部分。
迈进陈列馆大门,竟是比想象中更加的利郎满目!有栩栩如生的陶偶、木俑、石刻、有气势恢宏的青铜礼器;有温润细腻的玉雕、瓷器。。器型大到二人合抱,小到仅小指头大小;精细到近乎微雕,粗犷到粗磨无饰。藏品材质也是各种各样:金的、银的、玛瑙的、玉石的、木质的、蚌壳的、陶土的虽然每件都是绝世珍宝,我却只对两样情有独钟。
一只静默无言的大鼎立在夏商周战区,接受着人们的啧啧赞叹。没错,它就是堪称国宝的铸客大鼎,也叫楚大鼎。它全身是一般青铜器的铜绿色,偶尔夹杂些许灰褐。因为它口上有一圈十二字铭文,其中有铸客二字,故名铸客大鼎,就连毛主席也曾来一睹它真容。不要妄想再现霸王举鼎,它足足重达400多公斤,有一名二、三年级小学生那么高,口径一米多。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要想铸造这么一口巨鼎,难度可见一斑。面对人们的称奇,大鼎选择沉默,它从不向人炫耀,只是通过那已氧化褪去华色的、沧桑的蟠螭、饕餮纹路向人们静静诉说那段已烟消云散的古老历史。
离开夏商周区,我又进入了秦汉展区。一件不起眼的.日光宝盒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一件复制品,木质。底下一根西昌木条,上面同样竖起2根,深嵌入底座。再一看简介,原来这家伙叫圭表。奇怪,古表不应是圆形的吗?看了电视介绍,才知道这其貌不扬的小东西竟是古人的伟大发明!原来,圭表是用来做日历的,虽然它和日晷有不同,但它也是通过立竿见影来工作的。古人使用圭表时,将此物纵向朝阳,太阳光投在竖起木条时,木条又会留下阴影在底座上。影子会随节气变化而变化,祖先们便在阴影面刻字,当它指着哪个铭文,表示现在正在那个节气。听了解释,我恍然大悟,没想到早在汉代,人们就会用如此先进的方法看日历了。日光宝盒的称号当之无愧。
时间飞逝如白驹过隙,博物馆之行结束了,可陈列品依然印刻在我心中,它们已经超出了工艺品的范畴,是我们祖先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篇14: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作文800字
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作文800字
今天我和小姑姑还有妈妈七点起床,穿好衣服,洗完脸,在外面吃完早餐,我们坐地铁三号线坐到通化门,然后倒一号线,坐到半坡下地铁。我们走到半坡博物馆,在门口已经有阿姨在等我们了,她的名字叫詹妮,阿姨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回答说;“我叫张书铭”,阿姨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胸牌,我们等其他小朋友到了之后,九点我们开始进入博物馆。
第一站我们首先进入博物馆里面参观,有一位叔叔给我们讲解了六千年前的原始人的长相,以及她们的食物是捕猎来的,他们的武器有弓箭,还有两块石头连在一起的像流星锤,还有长剑。还了解了一个人面鱼纹的标志。原始人的寿命特别短,她们只能活30—40岁,而我们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还了解了为什么母系氏族,女人的地位最高,因为女人是最早会种粮食的。原始人的房子最小有35个左右的木头制成的。每次捕猎,族长就会把猎物的牙齿送给捕到猎物的人。最后出博物馆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原始人居住的地方,有房子,还有猎物,还有捕猎的.人,还有在摘菜的人。
第二站我们去了钻木取火的地方,亲自体验了钻木取火,我们还拍了一个合影。
第三站我们玩了植物印染,我们先摘了一些树叶,然后铺在粗布上,上面盖一个塑料纸,用锤子敲,就能敲出树叶里面的水分,画就这样做成了。我做的很漂亮。
第四站我们玩了钻石头,我们是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的,老师让每个人都体验30下,给另外一个人也玩30下,这样互相交换玩,我跟另外一个小朋友的石头没有穿透洞。但是体验了很开心。
第五站我们去亲手搭建了原始人的帐篷。老师让每个人都拿一个木头,那上面有编号我的是第七号,我找到第七号的位置把它放在里面。要打上蝴蝶结,我会打蝴蝶结可是太高了,老师让大哥哥帮我打结。放好木头,我们去拿那些软绵绵的像大被子一样的东西盖住房子,我们的房子搭建好了,我们跟房子合了一个影。
今天玩的很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也想在家里试验一次。以后我会参加更多的这样活动,多学知识。长大要成为科学家。
篇15:参观西湖博物馆的感想作文
参观西湖博物馆的感想作文
十月,丹桂飘香、秋风送爽,我们一家人来到“柳浪闻莺”,品味秋天的美景,参观西湖博物馆。
走过安检通道,便来到人山人海的大厅。绕过大厅,一排排放在储物柜里的古代铜钱吸引了我的目光,那一枚枚精致、美观的`小钱币让我浮想联翩,这些铅钱币埋在地底下见证着杭州时光流转、风月变幻的历史,从先秦的钱塘郡到唐末五代的吴越国,从北宋杭州到南宋的临安,这座城市沉积了太多的文化。
绕过储物柜,一块块气派的石碑印入我的眼帘,那上面记载着十位与杭州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名人,其中有:大文豪苏东坡、大将军于谦等人。其中令我最钦佩的人莫过于大文豪苏东坡了。
苏东坡任职中,他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一上任,他就深入百姓中,了解民情,为他们排忧解难。但他了解到西湖中污泥淤积得很深时,他为百姓的疾苦而急,并决定要治好西湖。在他亲自主持、带领下,西湖终于变得清澈见底了。
苏堤春晓便成了西湖十大景之首,“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杭州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走在西湖边,领略着文化的古韵,作为一个杭州人的我真幸福!
篇16:参观北京天文博物馆高一作文900字
参观北京天文博物馆高一作文900字
谁不想去无垠的宇宙间遨游,谁不想去探索天空的奥秘?无数闪着光辉的星球、光彩夺目的流星群、千万艘往来穿梭的宇宙飞船……宇宙中的一切是多么的美妙。这无垠的天空是何等的新奇。因此,探索宇宙的奥秘成了我最大的向往。
暑假里,我和妈妈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北京天文博物馆。
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坐在公共汽车上,眼睛望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脑海中想象着博物馆的样子,幻想着神奇的宇宙。
“旅客同志们,天文博物馆到了,下车的旅客请下车。”一阵清脆的报站声,把我从遐想中惊醒。我急忙挤下汽车,驻足观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文博物馆”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随之看到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半圆形建筑,十分奇特。我真不知道天文博物馆为什么建成这个模样。
我带着疑问,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博物馆大厅。此时,我如同置身于一个色彩缤纷的梦幻世界:镶嵌着各种花纹的天花板晶莹透亮,能映出人影来;几个玻璃大吊灯,庄重典雅;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像水洗过一样,十分干净。四周雪白的墙壁上,挂着许多星球的照片,下面还配着星球的介绍,有土星、木星、金星……咦?那是什么?圆圆的,闪着光辉,更有趣的是它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噢,原来这是彗星。我绕大厅转了一圈儿。发现这展厅大极了,像个大会堂。
从大厅顺楼梯向上攀,就到了第二层的放映厅。我环顾四周,这里与普通的`电影院不同,银幕在天花板上,还是个半球形的,像个大锅扣在上面似的。我这才知道博物馆为什么是半球形的。电影开始放映了,是关于星座的影片。周围昏暗了,“天上”出现了满天星斗,顽皮地眨着眼睛,仿佛在向人们问好。“看,那是什么?”随着影片中指示标所指的方向,我抬头仰望,只见一条银色的光带横穿星空,那就是银河。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想必也是家喻户晓了。我正在遐想之中,指示标又指向另一个星座,啊!“天蝎座”。它多么像一只弯弯曲曲的大蝎子呀!我又看了“金牛座”、“天琴座”等。这些星座,有80多种,影片还介绍了有关它们的来历和传说,是那么美丽动人。此时此刻,我仿佛坐在宇宙飞船上,仿佛在和日月星辰交朋友。啊,宇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想象……
看完电影,我来到了天文博物馆的第三层。第三层是天文望远镜和许多其它天文仪器,我沉醉在美妙的宇宙中。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已是下午,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文博物馆,深情地望了它最后一眼。因为,我在这里得到了欢乐,获得了知识,了解了宇宙……
篇17: 参观感想作文700字 游中国湿地博物馆
在我小学的时候,郊游过不少次,这次的参观却让我至今难忘,那是去参观汇源果汁厂。
那天,老师领着我们坐上了一辆巴士,踏上了去工厂的旅途。尽管天下着大雨,可同学们的游兴仍未减少,大家在车子里大声说笑,窗外电闪雷鸣下着大雨,象掉了链的珍珠,噼里啪啦的落下来。虽然有些寒冷,但是车箱里却温暖如春。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漏水啦!”同学们的热情被煽动起来,一时间,“讨厌!”“啊!”“怎么回事!”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家十分开心。还有人故意把水洒在别人的身上,不动不要紧,一动却让大家陷入了另一个游戏――泼水,车箱成了大家泼水的最好场所。
经过了漫漫旅途,我终于看到了汇源果汁厂。进了半圆形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大的篮球场,我想这应该是员工休闲娱乐的场所,篮球场的左边有一个玻璃小门,导游告诉我们那就是生产加工车间,而且是最重要的生产车间,这里负责生产饮料瓶和果汁。我们排着队有序的跟随导游进去以后,隔着玻璃窗,我看见了密密麻麻的管道,偶尔能看到一个个已基本成形的饮料瓶。导游告诉我们饮料瓶是怎么样做成的:先要把塑料颗粒放入熔炉里熔化成塑料浆,再倒入模具,成形后,取出放入冷却箱里,冷却好后,包上封皮,就能灌装果汁了。
接着导游又为我们介绍了果汁的制造过程:先把果汁榨出,倒入容器中掺入适量的水,再配上调料,如:蜂蜜、糖搅拌均匀,再杀菌。最后倒入浓缩器中进行浓缩,经过多道工序后,一瓶瓶果汁被装箱了,这样就成了我们平时爱喝的酸甜可口的果汁了,有苹果味、桔子味,好多好多的品种!
参观结束后,我们回到了车上,工厂里的工作人员,还送给我们每人一瓶果汁呢!大家开心的不得了,纷纷向叔叔阿姨们表示谢意。一位叔叔说“不用谢我们啦!希望你们以后多喝我们的果汁,让身体健康成长就行了。”几个顽皮的男生一边把果汁从嘴边拿开,一边说“一定!一定!”惹得大家开怀大笑。他们也不好意思的搔了搔后脑勺跑开了。
在回校的路上,我想:“今天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不但大饱了眼福还大饱了口福,真是不虚此行啊!”
篇18: 参观感想作文700字 游中国湿地博物馆
动听的放学音乐终于从大喇叭里飘了出来,同学们都长出了一口气,“放学了”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我背起那印有可爱卡通图案的粉红色书包,快乐地随爸爸走回家。
到了家里我赶紧走到书桌旁,拿出文具盒、书和练习本,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开始一心一意的写作业。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可真多,做得我心烦意乱,爸爸在一旁对我说:“慢慢做,别急,待会我带你去看奇石展览。”我听了非常的高兴,立刻站起来向爸爸敬礼,“保证完成任务”,我耐着性子,终于把作业完成了,“哇”真的是很不容易哟。
我高兴的和爸爸去看奇石展览,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爸爸对玩石颇有研究,我们一边欣赏一边谈论,爸爸说:“灵壁石出自于安徽灵壁县,又称灵壁磬石,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的美称。”我一旁不停的插话,好奇的问爸爸,这些石头是怎样形成的,怎么形状都是古古怪怪的,连名字也是怪怪的,象这盆卧牛,我怎么看它也不像是头牛呀,爸爸笑了笑说:“看玩石,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前、后、左、右都是观测点……,像这盆卧牛要从侧面来看,就很像了。”我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一看,“咦,还真的是很像呢!”
我一边走一边看,爸爸继续向我介绍,灵壁观赏石分黑、白、红、灰四大类,一百多个品种,其中黑色最具特色,观之,其色如墨,击之,其声如磬,被国内外石艺界誉为“天下第一奇石”,爸爸问我,你喜欢哪种颜色的石头,我高兴的回答“红色”。
我们继续往前走,爸爸继续向我介绍,灵壁石的石体,融透,漏、瘦、皱、伛、悬、蟠、色等。
我对爸爸说:“原来这黑不溜秋的石头有这么大的学问。”爸爸说:“中国的文化源源流长,这石头的文化也是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次的游览,我了解了很多的知识,天色渐渐的黑了下来,我和爸爸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篇19: 参观感想作文700字 游中国湿地博物馆
3月23日,我们任村镇中心小学组织四年级全体师生去参观了林州市气象局。在参观气象局的这半日里,让我终身难忘,因为在这短短的半日里,让我真切的感受到知识是多么广泛,更是让我了解了科技带来的无限乐趣。
那天上午我们坐着大巴来到林州市气象局,一路上风景优美,同学们在路上兴高采烈,有说有笑、路边的野花不住的点头,好象是知道我们去气象局而祝贺吧!大树也挺着腰杆显出一副威风鼎鼎的样子, 不知不觉,林州市气象局就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啊,到了,到了!”我们兴奋地喊道,走进气象局,一阵微风吹来,我感到特别惬意,一路上的劳累似乎早已消失到九霄云外了。
来到气象观测站,一位叔叔为我们大概地讲述了每天天气预报的来源。首先要会使用气象仪器,来准确的判断天气如何,还要工作人员们亲自观察自然界各种景观来进行推测,从而获得天气预报。
为了让我们对气象了解的更深度一些,那位叔叔领着我们来到了气象观测台,带我们认识了一下气象仪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大铁架子,叔叔向我们介绍:“这个大铁架的名字其实叫做‘风向塔’,风儿从哪一方吹来,上面箭头便清楚指向那一方,我们就可以知道风向了。”同学们听了,连连点头。
叔叔旁边的一个同学指着一个好似箱子的东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叔叔。”只见叔叔笑呵呵地说:“这个呀,叫‘百叶箱’。”我仔细观察,“百叶箱”就像一架小空调。叔叔接着说:“‘百叶箱’作用可大了!它能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保护仪器免受风、雨、雪的影响,而且啊,它有许多通风口,可以适当通风,能够准确地感应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
“哇!”同学们惊喜地喊道,“这不是百叶箱,简直百宝箱嘛!”
随后叔叔又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温度测量仪、地表测量仪等许多气象仪器。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遇到一些自然灾害该怎么处理,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还有一些神奇的机器令我大开眼界,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快乐,领略了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篇20: 参观感想作文700字 游中国湿地博物馆
我一直想去东北大学参观一下,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和爸爸来到了东北大学。远远的就看见东北大学的校牌,到近处一看,校名是由张学良题写的。听爸爸讲,张学良是著名的爱国将领,这所大学是由他创办的,距今已经有85年的历史了。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绿色的草坪,挺拔的大树和一张废纸也没有的地面,正对着大门是一座庄严的大楼,大楼的前面有一个大大的广场,校园里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沿着一条马路向前走,来到了一个叫“物理馆”的大楼前面。“物理馆”是干什么的啊?怀着好奇心我走了进去,迎面就看见一座爱因斯坦的塑像,雕刻的很传神,似乎在看着进出的每一个人。塑像的身后是一条走廊,不时有人拿着书经过,我沿着走廊向前走,两边的门上写着“引力实验室”、“ ct实验室”。。。我向一个开着门的屋子探了下头,只见里面有许多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不知名的仪器。“真先进啊!”我想“我要是能在这个学习读书该多好啊!”
从“物理馆”出来,我们又来到了图书馆。图书馆的大门是自动的,学生要凭卡才可以进入,而我是被“特批”进去的,图书馆的一楼大厅连着三个门,中间的门通向图书借阅处,两面的门分别通向学生自习室,尽管学生很多,却非常安静。站在大厅里,抬头看见墙上镶嵌着“鹏程万里”四个大字,不禁让我肃然起敬。我忍不住想,如果能离开喧闹的都市,来到这个地方坐下来读一本好书,该有多么幸福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正在建设的体育馆前面,它的外形像一只正要展翅高飞的雄鹰,看着它,我仿佛听见了夺冠后观众们的欢呼声,真是奇妙啊!
啊!东北大学,你果然气度非凡,在惊叹之余,我十分渴望能在不远的将来,背上书包,手里拿着东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再回到这里。“学习!再学习!上讲!再上进”我暗暗地对自己说:“用七年的苦读换这一辈子的世外桃源,值!所以,一定要用比别人多五倍的努力去争取!”
篇21: 参观感想作文700字 游中国湿地博物馆
今天上午,学校和《边城晚报》组织小记者到安江农校集体参观,我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跳上了大巴车。那是我们都没有去过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路上心驰神往!
大巴车沿高速疾驰,一路上春意盎然。不一会,在我们期盼的心情中,安江农校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排好队进校,首映眼帘的是“安江农业学校”六个红色大字,路边种满了树木花草,花朵红艳艳的,稻田绿油油的,青翠的麦苗在风中摇曳,好像在对我们说“欢迎欢迎”呢!
跨入学校大门,高大的教学楼耸立在操场旁。池塘对面那活了一千年的古樟树让我们对生命的奇迹赞叹不已,你看那粗壮的树干,青翠的树叶,茂密的枝丫,历尽了多少人间沧桑!
然后我们来到了袁隆平爷爷的故居。那是一排简陋低矮的老房子,可是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袁爷爷一呆就是37年!听袁爷爷的助手说,袁爷爷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这里教书。1960年,大饥荒夺去数千万人的生命。袁爷爷亲眼目睹了那场遍布神州大地、来势凶猛的灾难,严酷而沉痛的现实使他感到深深不安。他开始了他的水稻高产育种研究。这么多年来,为了研究杂交水稻,他经历了三千多次失败,可他没有放弃,坚持不懈;为了研究杂交水稻,他的三位亲人逝世时,他没有回家,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为了研究杂交水稻,他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从60年代发现野生的“天然杂交稻”开始,他寻找到“雄性不育株”,他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获得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发明特等奖,并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项国际奖励,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听着听着,我仿佛看到袁爷爷头戴斗笠,蹲在稻田里还在埋头苦干,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一粒小小的种子就是这样改变了世界!一位新中国“当代神农”就这样终结了全人类的饥饿!袁爷爷多么伟大啊!
开过小记者招待会,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安江农校。我们这一代小朋友虽然没有经历过没有饭吃的苦日子,但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袁爷爷心系天下苍生的博大胸怀!他是科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敬爱的袁爷爷,我们永远敬佩您!
篇22: 参观感想作文700字 游中国湿地博物馆
镇海中学一直是我所向往的地方,我和任雨哲曾于XX年有幸在镇海中学参加过由镇海电台举办的“温馨桂花园-快乐丑小鸭”镇海首届少儿有声艺术大赛。但那时由于时间仓促,只是走马观花地兜了一圈儿,之后就一直没有机会去。这个星期天,阳光明媚,我从雅乐下课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一同前往镇海中学。走过鼓楼,气势雄伟的镇海中学大门便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乍一抬头,上面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浙江省镇海中学”几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刚想进门,就被保安拦住了,我和妈妈费了不少口舌,才勉强地放我们进去。一进校门,我踏着脚下的青石板,开始慢慢欣赏。路的两旁绿树成荫,各有一个小公园,公园里有两座亭子,分别是尊师亭和柔石亭。再往里走就来到了泮池,泮池前写着镇海中学的校训“励志、进取、勤奋、健美”。泮池中间有三座泮水桥,桥下池水清澈见底,池内金鱼悠然嬉水。据说泮池还是杰出的爱国将领裕谦以身殉国的地方。跨过泮水桥,穿过大成门,眼前豁然出现了两行苍翠挺拔的松柏,像庄重严肃的士兵守卫着威严的大成殿。大成殿飞檐翘角,有17米之高。从门外往里瞅,中间是镇海中学的整体模型,周围挂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画作品,真是古色古香。大成殿东侧墙上挂着镇海中学获得的各类奖章,记载了镇海中学的历史进程。绕过大成殿,走过梓荫桥,就是规模宏大的体艺馆,馆内有冷暖游泳池、室内篮球场和各种功能齐全的'体育器械等一应俱全。体艺馆旁边就是历史悠久的梓荫山,梓荫山上风景秀丽,清香四溢。山东面的摩崖上刻有“惩忿窒欲”四个大字,每字四尺见方,苍劲有力,崖前站立着三位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的石将。山上有六尊古炮围护在吴公纪功碑亭的周围,这些古炮面向东海,昂首屹立,仿佛是镇海人民的守护神。站在梓荫山上向前远眺,一眼就可以看到气势恢宏的田径场,一些同学正生龙活虎地打着篮球……不知不觉,夕阳已经西下,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镇海中学。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如果我将来能够在这环境幽雅、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的地方读书,那该有多好啊!
篇23: 参观感想作文700字 游中国湿地博物馆
你一定听说过美丽的西溪吧!在那儿,鸟儿可以无忧无虑地飞翔,树木可以无拘无束地生长,水可以自由自在地流淌……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的上午,我们走进了西溪,来到了中国湿地博物馆。
远远的,我们就看到了一幢外形奇特的建筑,上部像飞碟,下面的主体建筑被许多的绿色植物掩盖,一下子就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中国湿地博物馆与传统的博物馆大有不同。传统的博物馆里面尽是一些介绍的文字资料和相应的实物,参观久了便会觉得乏味,其中的内容很容易看过就忘;而中国湿地博物馆则巧妙地把资料和游戏结合在一起,比如,外来生物种类一旦出现,就需要把它们打回洞里去,不然,西溪湿地的生物的多样性就会被破坏。而博物馆里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游戏则是“投票”。屏幕上会出现各种问题,你可以根据问题来选择答案,站到相应的区域内。最后,屏幕上后还会显示出人类如果这样做的后果。我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因为,这个游戏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人类应该如何保护湿地以及如果人类破坏了湿地,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还加深了我们对这些问题及答案的印象。无意中提醒我们生活中关于如何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做法。
在湿地博物馆,还有一个展厅展示了生活在西溪里的各种各样的鸟类的标本。与照片不同,这些实物更立体,更能近距离地观察它们曾经美丽的羽毛。
游览了一圈下来,我觉得,如果博物馆能再加些设施,就更加完美了。比如,可以加一个3d电影院,里面播放一些西溪一年四季的风光,让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西溪是鸟的天堂,树的乐园,水的家园;可以增加一些休息区,因为博物馆较大,一圈逛下来,有点累,都想坐下来休息休息。如果,这些都能考虑周到,那么,西溪不但是动物,植物的天堂,也是我们人类的乐园,是人和自然共同的家园。
【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感想作文900字】相关文章:
2.西安碑林介绍
3.走进西安碑林作文
5.游西安博物馆作文
6.参观蛇岛博物馆
7.参观博物馆有感
10.参观宁波博物馆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