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冬至节吃汤圆优秀作文
“helloworl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小学生冬至节吃汤圆优秀作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小学生冬至节吃汤圆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小学生冬至节吃汤圆优秀作文
一早起来,我和大大去超市买汤圆.我看到汤圆在冰箱里,用一个个盆子装着,上面有一卷袋子,还有一个勺子.我撕了个袋子放进里面,用勺子把汤圆装进袋子,每次装5个.有3种汤圆,有白芝麻的,黑芝麻的,绿茶的,像一个个石头,硬硬的.我装了半袋,去称称多少斤,阿姨用胶布把袋子口包好了,还贴了个小标签.我发现不够,袋子不能打开再装了,才一斤多,要吃两斤才够,我只好拿个袋子再装.装了一斤多,是0.556千克,第一次0.57千克,我拿去交钱.我不知是哪个位置,后来找到了,在柜台前面,阿姨用机器一照,共15.9元.我拿出钱数了数,零钱不够,把一张20元给阿姨,阿姨没办法找钱,叫我多把1块给她,她找了5.1元.
回到家里,我把汤圆倒进锅里蒸热,2分钟后汤圆浮上来了.我用大网勺把它们装进3个碗,有紫,有白,有绿,然后关火。
在冬天的夜里,我们吃着自己煮的汤圆,过着冬至,感觉温暖极了!
篇2:小学生冬至吃汤圆作文
今天晚上是我们的汤圆之夜。也是最开心的夜晚。今天一大早,妈妈就提着篮子,到超市去买汤圆的粉,准备晚上做汤圆吃
到了晚上,爸爸拿起妈妈早上买的汤圆粉开始做汤圆了。爸爸先把儒米粉放在少量的水里浸泡一会儿,还用手和一和,让儒米团更软一些。弄好后,爸爸将儒米团放到一个容器里。开始搓汤圆,我拿一些儒米团,搓成一个小汤圆。我又照样做了几个。做完以后,水正好开了,爸爸把汤圆放到锅里。接下来就是等了。
过了5分钟多,汤圆的皮变软了,我想:真想尝一尝自己的手艺,一定好吃。于是爸爸给我捞了一碗给我尝。我也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好吃,太好吃了。”爸爸边吃边说。“啊,真是舌甜滑润,肥而不腻,儒米不沾。”妈妈也边吃边说。于是我快快的吃想再吃一碗。
过一会儿,汤圆全吃完了。但是妈妈还要吃。没办法,“将军”之命不的不听,我们只好拿剩下的儒米粉再做。
这次冬至之夜吃汤圆,让我非常开心。
篇3:冬至吃汤圆作文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冬至又到了,我很兴奋,又可以搓汤圆了。
那天早上,妈妈一大早就起来做汤圆,我和姐姐也跟着起来了。妈妈把糯米粉放进盆里,让姐姐把温开水倒进粉里,就开始和糯米团了。妈妈还告诉我,要是太干了,就再加进一些温开水。过了十多分钟后,妈妈把糯米粉揉成了一团,我想拿一点糯米团来搓汤圆。姐姐说:“妹妹,你太小,不要搓汤圆了,去睡觉吧!”我说:“我会认真搓的。”于是,妈妈拿一小块糯米团给我搓,我搓的汤圆有大有小,姐姐看了不兴奋说:“叫你别搓你就不听,看你把汤圆搓成这样子!”妈妈说:“没关系,这是祖孙父子圆,这样才像一家子嘛,圆圆满满的。”听了妈妈说的话后,我自得地向姐姐扮了个鬼脸。
汤圆搓好了,妈妈拿到厨房去煮。不一会儿,汤圆煮熟了,妈妈把两颗汤圆放在门的上面。我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妈妈说:“汤圆又甜又圆,表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妈妈舀了几碗汤圆给我们吃,说:“吃了汤圆又长一岁了,你们可要更懂事啊!”
冬至吃汤圆是我们潮汕的民俗,我喜欢吃汤圆,更喜欢吃自己搓的汤圆!
篇4:冬至吃汤圆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冬至吃汤圆作文50字――谢老师说:冬至到了,我们该吃汤圆了,我今天和妈妈一起煮汤圆。
篇5:冬至吃汤圆 作文
冬至吃汤圆 作文
我会包饺子,而且包得很好,可是却没包过汤圆,但我相信包汤圆肯定和包饺子一样简单透顶。
冬至那天,妈妈说:“街上卖的汤圆都不好吃,不如我们自己包,而且更有过节的气氛。”我一听,兴奋劲儿就来了。因此,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把双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就摘了一小团糯米粉放在两手心,轻轻地揉啊揉,不一会儿一颗像鹌鹑蛋大小的洁白无瑕的粉团就揉好了。接着,我用左手四个手指托住粉团,再把拇指插进粉团,使粉团在手指间不停地旋转。不久粉团就变成了一个像小酒杯似的小窝窝,然后将麻沙馅儿放进窝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边轻轻地将窝边往里夹,一边用左手指慢慢地转动粉团,直到把窝口封死,这样汤圆就做好了。
这时,锅里的水开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入锅里,等汤圆都浮起来了,妈妈说:“快来吃吧,汤圆熟了。”我第一个冲上去捞了一碗,急急忙忙将一颗汤圆往嘴里送.......哎呀!不好,汤圆的味道还没尝出来,却把舌头给烫着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泪都冒出来了。可爸爸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这就叫心急吃不得热汤圆。”哎,真倒霉,直到现在我的舌头还有点疼呢!
冬至搓汤圆
《作文:冬至搓汤圆》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那就是冬至。冬至要吃汤圆,我们小孩子最喜欢。
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去奶奶家,奶奶家可真热闹,有许多人正在等我们,哥哥、姐姐、等许多人都在。开始搓汤圆了,我们围成一桌,爷爷和奶奶在搓一条一条糯米粉,爸爸和妈妈将爷爷奶奶搓好的糯米条切成一段一段,我和哥哥负责搓汤圆,老少一家齐动手,不一会就搓好了,爸爸将我们搓好的汤圆拿去煮,望着锅里一颗又一颗地浮出水面,汤圆煮熟了。爸爸盛着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粒汤圆,吃完之后,我大声地说:“太好吃了。”我吃着自已亲手搓的汤圆,觉得又香又可口。
我从这次搓汤圆中,觉得做每一件事都认真、仔细,如果是集体的事情我们就要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认真对待,才有美满的结果。今天是冬至,食堂有汤圆吃,我真高兴啊!我三步两跳来到食堂,只见每个窗口都排着一条长龙,小朋友叽叽喳喳地叫着像一群快乐的鸟儿。我也在窗口打了一份汤圆,一大一小,一咸一甜。我咬了一口甜汤圆,真香啊!陷里有红糖芝麻粉,我一口气就吃了两个。妈妈告诉我,吃了冬至汤圆就长大了一岁,我期盼明年冬至快点到来。
冬至搓汤圆
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那就是冬至。冬至要吃汤圆,我们小孩子最喜欢。
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去奶奶家,奶奶家可真热闹,有许多人正在等我们,哥哥、姐姐、等许多人都在。开始搓汤圆了,我们围成一桌,爷爷和奶奶在搓一条一条糯米粉,爸爸和妈妈将爷爷奶奶搓好的糯米条切成一段一段,我和哥哥负责搓汤圆,老少一家齐动手,不一会就搓好了,爸爸将我们搓好的汤圆拿去煮,望着锅里一颗又一颗地浮出水面,汤圆煮熟了。爸爸盛着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粒汤圆,吃完之后,我大声地说:“太好吃了。”我吃着自已亲手搓的汤圆,觉得又香又可口。
我从这次搓汤圆中,觉得做每一件事都认真、仔细,如果是集体的事情我们就要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认真对待,才有美满的结果。
冬至吃汤圆
冬至那天,妈妈说:“街上卖的汤圆都不好吃,不如我们自己包,而且更有过节的气氛。”我一听,兴奋劲儿就来了。因此,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把双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就摘了一小团糯米粉放在两手心,轻轻地揉啊揉,不一会儿一颗像鹌鹑蛋大小的洁白无瑕的粉团就揉好了。接着,我用左手四个手指托住粉团,再把拇指插进粉团,使粉团在手指间不停地旋转。不久粉团就变成了一个像小酒杯似的小窝窝,然后将麻沙馅儿放进窝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边轻轻地将窝边往里夹,一边用左手指慢慢地转动粉团,直到把窝口封死,这样汤圆就做好了。
这时,锅里的水开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入锅里,等汤圆都浮起来了,妈妈说:“快来吃吧,汤圆熟了。”我第一个冲上去捞了一碗,急急忙忙将一颗汤圆往嘴里送.......哎呀!不好,汤圆的味道还没尝出来,却把舌头给烫着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泪都冒出来了。可爸爸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这就叫心急吃不得热汤圆。”哎,真倒霉,直到现在我的舌头还有点疼呢!
[冬至吃汤圆 作文]
篇6:冬至吃汤圆作文
白白胖胖的大胖子要来咯,猜猜它是谁?没错,就是汤圆,没到冬至这天我家总是高兴的迎接它的到来。
明天就是冬至了,母亲说今天让我过把搓汤圆的瘾,我喜出望外地说:“好呀!好呀!”母亲把糯米粉加上水,又是揉又是搓的,松松干干的糯米粉被母亲这么一搓一揉变成粘粘湿湿的一团。我好奇极了,就伸手揪了一小块,捏了捏,咦!米粉团怎么像橡皮泥呀?
开始搓啦,母亲掰了一小块放在手掌上轻柔地搓起来,我也学着她的样掰了一点放在手掌上,双掌合上使劲地搓呀搓。唉呀!怎么软软地米粉团会碎成一块一块地呢?你瞧,母亲搓的小汤圆又圆又光滑,别提有多可爱了,看得我直着急。这时母亲对我说:“你用力要均匀,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学着母亲轻柔地搓起来,嘿!这下成功啦!看来搓汤圆还有诀窍呢!我们一鼓作气,继续搓着。不一会儿就搓了两盘。我看着那珍珠似的汤圆,馋得垂涎三尺。问母亲能不能煮一盘给我吃,母亲说:“好啊!”母亲把水烧开,再把汤圆放进锅里,一个个小汤圆一齐贴在锅低,不知它们为什么和锅底这么亲热。母亲把锅盖盖上,一会儿直冒热气,母亲忙掀开锅盖,呀!一颗颗小汤圆像一粒粒洁白晶莹的珍珠在水里上下翻滚追逐嬉戏。母亲把汤圆装进碗里,泡上花生磨成的粉,软滑细腻,可好吃啦。几分钟我们就把一盘汤圆给吃完了,就像秋风扫落叶。
都说冬至吃汤圆是好的象征,象征来年家庭圆圆满满!
篇7:冬至吃汤圆作文
今天是冬至,按照温州人的习俗要吃汤圆,寓意一家团圆,平安健康。
晚饭时,妈妈端给我一碗汤圆。汤圆每个直径大约1.5厘米,看起来白嫩嫩,胖乎乎的,闻起来又香又甜,馋得我口水直流。我拿起勺子,舀了一个汤圆就往嘴里送,烫得我差点把它吐了出来。都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看心急也吃不了热汤圆。看到我被汤圆烫得龇牙咧嘴也不舍得把它吐出来的样子,爸爸妈妈都被逗乐了。
“菲菲,你知道为什么你碗里有九个汤圆吗?”爸爸问我。
我疑惑地摇了摇头。
“温州人认为几岁就要吃几个汤圆,你马上就要9岁了,所以就给你煮9个汤圆。”爸爸解释道。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咦,那爸爸马上要38岁了,不是要吃38个汤圆?”
“对呀!”爸爸笑着说。
“那得是多大一碗汤圆啊!你吃完了肚子要变成大冬瓜了!”我吃惊地说道。
“哈哈,放心放心,爸爸一定能完成任务。”爸爸自信满满地拍了拍胸脯,说道。
但我还是将信将疑。
过了一会儿,爸爸的汤圆端上来了。我赶紧探过头去看。这一看,可不得了!爸爸碗里的汤圆居然是每个直径只有5毫米的小汤圆!难怪爸爸说自己肯定吃得下。这样的汤圆我都能吃50个!哎呀!上当了上当了!
刚开始,我对爸爸“耍赖”有点生气,但仔细一想,爸爸本来就没说自己吃哪一种汤圆啊,只怪我自己没问清楚。
今年的冬至还挺好玩儿的!
篇8:冬至吃汤圆作文
盼星星,盼月亮,一年一度的冬至在我们的盼望下终于来了。
你知道吗?关于冬至还有一段故事呢!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那时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值得庆祝。我们这个地方冬至得吃汤圆。冬至搓汤圆,是从祖上传承下来,还有许多讲究。要准备一个圆竹匾,摆上生姜、红糖、十双新筷子、柑橘、一枝“三春”。生姜代表旺盛、红糖和柑橘代表甜甜蜜蜜、十双红筷子代表十全十美、一枝“三春”福禄寿齐全。晚上,妈妈拿三个大盆子,先把糯米粉倒进去,再把烧开的水倒一些进糯米粉里,然后把红薯泥、土豆泥、紫薯泥分别放在盘子里,搅一搅把水、三种馅和糯米粉和在一起,再反复地搓揉,慢慢地揉成一团。揉好了我们就开始搓汤圆。我先揪一块糯米团,把糯米团放在两只手掌中间慢慢搓,随着我的手的转动,原先椭圆状的糯米团渐渐变成了圆形,我高兴极了。妈妈呢?她一会儿搓汤圆;一会儿做金元宝;一会儿做小动物。我看得眼花缭乱,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搓好后,我把汤圆摆成了‘’平安幸福‘’四个大字。我仔细端详了一下,还挺像的。
第二天,妈妈把汤圆放一些到锅里煮,煮好了汤圆们都浮上水面,妈妈捞给我们吃。我像几天没吃食物的饿狼扑了上来。不一会儿一扫而光。
接着,我们去扫墓。开心极了。
篇9:冬至吃汤圆作文
冬至到了,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听说汤圆代表团圆,而且吃了汤圆就会大一岁呢。
冬至前夕,妈妈买来了糯米粉,开始做汤圆了,妈妈先把糯米粉倒入一个盆子里,再倒下一些水,水不能太多,用手搓着,再往返地和着糯米粉,搓到差不多再倒下一些水,直到糯米粉变成团,用手在糯米团里掰出一块粉团,做成香蕉外形,把它平分成五块,拿出其中一块放在手心里搓成圆形,越圆越好。
汤圆做好了,就来煮汤圆。妈妈先在锅里放些水,把水煮开了,再加些糖,最后把汤圆放进锅里煮,煮到汤圆浮到水面,汤圆就熟了。煮熟的汤圆,就像一朵朵白色的小棉花,好看极了。
汤圆煮好了,妈妈盛了一碗给我,我吃着自己做的汤圆,含在嘴里,感觉它柔柔软软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
今天我吃了汤圆,是不是真的就长大了一岁呢?
篇10:小学生冬至吃汤圆作文300字
今天,天气晴朗,学校很热闹,因为今天是我们“喜迎冬至”的活动。我们学校人山人海,有许多同学和家长,还有很多全国各地的`老师来参加。
下午,我们学习了拜师礼,男同学左手放到前面,右手放到后面,而女同学是相反的,右手放前面,左手放后面,弯下腰向老师行礼,这就叫做“拜师礼”。
学校的捏汤圆比赛我们班有四个同学去参加,比赛的时候每个班的同学都为自己班的选手叫:“加油!加油!”后来我们每个同学都学着捏了汤圆,首先把一个糯米团捏圆,再把它压平,然后把馅儿放进去就可以了。我们第5组捏得最多了。
最后我们到食堂去吃了汤圆,我们吃了很多很多,还有人吃了5碗,真是太厉害了!我们的劳动捏出一个个好吃的汤圆,我们真开心啊!
篇11:冬至吃汤圆的优秀作文
哇!一年一度的冬至节又到了。我今天感到特别的开心,你们一定认为我开心是因为可以吃汤圆,这次你们猜错了,我开心那是因为又可以做汤圆了。
开始搓啦,老师掰了一小块放在手掌上轻柔地搓起来,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掰了一点放在手掌上,双掌合上使劲地搓呀搓。唉呀!汤团出现一条条小裂缝,老师告诉说:“是你没用力,才搓出了小裂缝。你用力要均匀,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时我才知道,搓汤圆不容易,可是我并不气馁,学着老师轻柔地搓起来,嘿!这下成功啦!看来搓汤圆还有诀窍呢!我一鼓作气,继续搓着,又用一点力气搓汤圆,我把手张开了,这下汤圆终于变圆了,不一会儿,我居然搓出了一个像模像样汤圆。我又试着搓了几个,嘿,一个比一个好看了。看看其他同学,一个个搓的喜眉笑眼,高兴极了。
老师把我们搓的汤圆集中在一起,这下可好笑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老师说:“没关系,这是祖孙父子圆,这样才像一个团圆的家庭,一个团结的社会。”听了老师说的话后,我们都开心的笑了。冬至吃汤圆是我们潮汕的民俗,我喜欢吃汤圆,更喜欢搓冬至圆!
篇12:冬至节为什么吃汤圆的寓意
冬至节为什么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
吃“冬至汤圆”为何长一岁?
据史料记载,上古的夏殷周时代,对“正月”的具体时间安排是不一样的。夏以今农历一月为正月,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为小寒;周则同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却是从冬至开始,因此冬至这一天,也就是当年的“元旦”。
周以后,计算二十四节气,都从冬至开始,这样冬至便成了“岁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经是“正月”。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说的来头。
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历史上确有一段时间把“冬至”视为“岁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视为“岁除”。当冬至节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式微之态时,原来那些习俗,便渐渐融入了后来盛行的“春节”之中了。
冬至具备“阳气始至”的特殊特点,意味着“阳气始生”,万物开始萌动。因此,在冬至日吃汤圆,又何尝不是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呢。因此长了一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冬至吃汤圆御寒滋补又润肺
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另外,它还能够缓解气虚所导致的盗汗、妊娠后腰腹坠胀、劳动损伤后气短乏力等症状。中医历来将汤圆视为补虚、调血、健脾、开胃之物。
而内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山楂等,营养丰富。
现代医药学研究结果表明,汤圆中的黑芝麻有显着的医疗保健作用。黑芝麻中的维生素E非常丰富,可延缓衰老,有润五脏,强筋骨、益气力等作用,强壮身体,益寿延年,滋补肝肾,润养脾肺,对掉发白发有食疗作用。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有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的作用。核桃性温、味甘,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将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
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到23日,交冬至节。古人认为这时节“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一年冬至夜偏长。”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因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比南半球少了一半的阳光,而且越往北白昼越短。我国最北边的漠河县,冬至这天黑夜大约长达17个小时,到了北极圈,则会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距今有超过250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人认为“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到了冬至,阴气已极,否极泰来,阳气始生,意味着一个新节气循环开始,是值得庆贺的吉日。过了冬至,阳气渐长,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长了。
冬至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冬至为何吃饺子呢?(注: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饺子馅的美好寓意
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关系,最常见的韭菜馅预示着久财之意。
最为常见的白菜肉馅即百财之意。
香菇最有养生功效,将其包进饺子馅里寓意着鼓财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饱鼓之意,谓之鼓财。
还有最近兴起的酸菜馅,据说有算财之意。
而芹菜馅则为勤财之意,勤即经常,频繁的源源不断,谓之勤财。
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羊肉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汤圆
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 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南方地区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至数九
冬至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数九。
数九又称“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
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
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
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据记载,数九在南北朝时即已流行,
一直沿袭下来。
苏辙在《冬至日作》一诗中说:
似闻钱重薪炭轻,今年九九不难数。
冬至吃饺子,原来是为了纪念他……
冬至的习俗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相传“冬至饺子”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吃汤圆
在冬至这一天,南方人都有吃汤圆或麻糍的习惯。长辈会趁着“碎息儿”(地方方言,意为“孩子”)吃汤圆时进行家教,比如“吃了汤圆就要大一岁了”,劝孩子要更听话,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晒汤圆粉
“冬节”前,不少人家会提前几天将糯米碾成粉,用水拌糊,然后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摆在竹笪上晒成汤圆粉。汤圆粉晒干后放入洋油箱,要吃时拿几块出来用水浸开后使用。有的人家也会一下子晒很多,“冬节”前夕分送给邻居亲戚。
卖麻糍
每当“冬节”前后,南方老城的街巷里就会出现一些挑着担卖麻糍的人。这些人一般来自郊区农村,他们事先在家将汤圆粉煮熟捏成团,再带点白糖、豆沙粉,一路叫卖,边卖边做。他们技术高超,一个麻糍经他双手一转动,就变成里面空心、外面光滑、像乒乓球那样的麻糍团,然后馅上白糖和豆沙,味道香甜。
做节
在南方部分地区的部分农村,“冬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摆酒席祭拜祖先。将猪头、鸡、鸭、鹅、鱼等几样东西用和盘盛着,向祖先祭拜,祭拜后一家人坐下吃,这叫作“做节”。
还天愿
有些人家在冬至这一天还举行“还天愿”仪式。在年初所许下的一些心愿如果实现了,都必须在这一天还愿。这“还愿”也叫作“百家愿”,意思就是还愿时要端出“百家米”来还。百家米指的是用一百家的米来凑成,这样才证明还了一百个心愿。但这“百家米”从哪凑呢?据说,冬至这一天,讨饭的乞丐最吃开,因为只有他们手中的米可当作“百家米”,所以一些人家都花高价将乞丐的米买来作祭拜还愿之用。
【小学生冬至节吃汤圆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6.吃汤圆作文
10.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