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天目山的秋景作文

天目山的秋景作文

2023-05-02 08:38:4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梦想颠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天目山的秋景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天目山的秋景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目山的秋景作文

篇1:天目山的秋景优秀作文

天目山的秋景优秀作文

我的家乡在临安,来过我们临安的人都会知道,我们临安最为美丽、有趣的地方就是天目山,而我了,作为一名临安人,也非常喜欢天目山。

天目山的四季都很美丽,但是要说最好呢,还是秋季令人心醉!

天目山的秋景,不是一个“赏”字就能表述,也绝非“领略”那么初浅。她是大自然造化中的一支神来之笔,冥冥之中,在这座奇山上描绘了数千年,创造了一幅独特而美妙的森林画卷。赋予天目山的秋天一种神韵之美,灵动之美。人一旦身临其境,接受感染,定会性情勃发而感慨,因幸会而惊喜,疑为自己一不小心落入了人间天庭。

天目山的秋色,有许许多多的与众不同。不是单纯的、壮艳的眼睛秀美,也不仅仅是山色质地静态的美感。需要你去用心细细地去品鉴,象对待一件需要考究的古董,在静止中,慢慢地把玩、品味……

天目山禅源寺前有一座古亭,建于跨溪蟠龙小桥之上,亭枕双清溪口。古亭在1922年被大水冲毁,1923年冬,上海浙江平按集香会会首范开泰、张少林等助资重建,有“雨华亭”扁额悬亭中。亭柱上有张学理撰文、郭仲选书写的对联“蝉唱泉声成妙曲,树涛山籁谱清音。”

雨华亭的景致绝妙处不在于一亭一桥的风格上,也不在于泉声树涛之中。而在于树桥亭布局结构上的奇妙组合。进入秋天,先是杏叶落了,亭边桥上铺满了金色;接着枫叶飘下,再给金色的地面上涂上一层红色;秋风乍起时,绿叶点缀。在大树绿荫的陪衬下,这里就成了大自然用神笔描绘后,定格于此的一幅油画作品。无法搬走,只可近观。不管你站在亭子四周的哪个位置,从不同角度欣赏,都是极好的景致。怪不得著名画家叶浅予老先生数次来天目山,驻足亭边,从不同角度画了三、四次“雨华亭”,都难于淋漓尽致地描述。最后,不得不佩服大自然这支神来之笔的神奇魅力。

雾罩雾掀之间幻觉中的秋景。

尽管现在已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但天目山独特的森林小气候,时常会把梦幻般的景象显露在你的面前。当你兴高采烈登上四面峰,浓雾象席卷一样层层剥去,清晰的山色象玉笋般地绽露出来。随之一沫沫的阳光投射进来,红通通的.秋色山体,煞是美丽壮观!显露的是群山万象,壮美的山河。

层林尽染的七色神山。

天目山的秋叶不象北京香山的红叶,那么通体红透,十分的醉态,她始终游离在似醉非醉的媚态之间。让你妒生爱恋,依惜不绝。

由于天目山特定的地理位置,处在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到了秋季阶段,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摄氏1度左右。红叶从山顶随着时间、气候的变化向山下延续,呈现出非常强的质地感和层次感。而且,与众不同的是,她以其特有的丰腴躯体,特殊的原始林带,孕育着金色的秋季。参天巨木,树叶经霜,色彩绚丽,美比春花。黄的银杏,澄的檫,红的枫,紫的柏,柳杉则巨干巍巍,细叶森森,浴寒风而绿如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会聚,层林尽染,如此秋风、秋色,把天目山描绘成了水墨浓彩的七色画卷。

还有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银杏的地方,周围就有枫树、柳树、檫树、柏数等树叶色彩差异的树种,处处都是这样。不知道是大自然偶然的造化,还是古代僧人有意栽培起来的,至今留给人们的是一个谜。

这就是美丽的天目山,我最喜爱的天目山,也是我心中最美丽的天目山。

篇2:天目山

。天目山于1956年被国家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作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198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天目山,地质古老,山体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燕山期,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地貌独特,地形复杂,被称为“华东地区古冰川遗址之典型”;峭壁突兀,怪石林立,峡谷众多,自然景观幽美,堪称“江南奇山”;特殊的地形和悠久的佛教文化促使该区域动植物的遗存和植被的完整保护,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奇迹,是我国中亚热带林区高等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古”: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被誉为“活化石”。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银杏自然景观有“五代同堂”、“子孙满堂”等;“大”: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享有“大树王国”之美誉;“高”: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已达60余米,被称为“冲天树”;“稀”:天目山有许多特有树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有85种。其中天目铁木,全球仅天目山遗存5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此外,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均为珍稀濒危植物;“多”:自然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有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苔藓类植物291种。茂密的植被进而庇护了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等37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保护区内计有兽类74种,鸟类148种,爬行类44种,两栖类20种,鱼类55种,昆虫已汇编名录者达余种,

资料

天目山是“物种基因宝库”。因此,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美”:林林总总的各色植物,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幅,千树万枝,重峦迭峰,四季如画。

??天目山历史悠久,拥有璀璨夺目的绿色文化、宗教文化,是儒、道、佛等文化熔于一体的名山。东汉道教大宗张道陵出生于天目山并在此修炼多年,现有遗迹“张公舍”;梁代昭明太子萧统隐居于天目山太子庵分经读书,留有“洗眼池”、“太子庵”等景点;唐代李白、宋代苏轼、元代张羽、明代刘基等文人墨客都上天目山游览并留下优美的诗章。现存“太白吟诗石”等人文景观;清代乾隆皇帝也曾上山揽胜,并赐封“大树王”;1939年,周恩来同志在禅源寺百子堂作团结抗日演讲等,为天目山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赋予了天目山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她更具魅力。

天目山佛教自东晋传入,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佛教名山之一,有“天目灵山”之称。鼎盛时期全山有寺院庵堂50余座,僧侣千余人。建于1279年的狮子正宗禅寺和建于1425年的禅源寺,均为江南名刹。天目山是韦陀菩萨道场。

??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又由于独特的山体影响,形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林木茂密,流水淙淙,造就了丰富的“负离子”和其它对人体有益的气态物质。在天目山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十万余个,居同类风景名胜区之冠,具有除尘、杀菌等功效,对呼吸道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80年代中期开展以保护为中心的旅游,即“生态旅游”。森林旅游、科学考察、疗养度假等特色旅游蓬勃发展。如今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配套的一条龙服务。

篇3:登天目山

我边走边忍不住往山下看。嗬!山下的房子就像一只只小蚂蚁似的。

开始爬山了,我踏着石阶艰难地走着,不停地用眼睛打量着山中的`一切。两边的参天大树挺立在山中,好像一个个卫兵一样,树上的鸟儿唧唧喳喳,有的在嬉戏,有的在休息,还有的,不时的,一飞冲天。那些大树粗壮高大,有的树粗得五六个孩子都围不起来,有的树高得望不见树梢,还有的树,长得就和马蜂窝似的……真是千奇百怪,令人大开眼界。

山里的泉水,更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的风景线。从石头缝里,流出一股股清澈的泉水,小鱼在水中游玩追逐,让人见了,生出满心的欢喜。捧起山泉水,喝一口,凉透了心窝。溪底的鹅软石洁净如洗,形状各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一切创造得如此迷人。好一个人间仙境啊!

不知不觉中,我终于爬上了山顶,云雾仿佛就在我得身边流动,和我住迷藏,向我打招呼。抬眼向远处眺望,连绵起伏的群山若隐若现,郁郁苍苍。

篇4:天目山旅游区

天目山旅游区 -资料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距临安城31公里,古称浮玉山,旧时东西天目山峰顶各有一池,左右相望,形如天眼,故名天目。天目山林木繁茂,其中西天目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素有“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之说,西天目山的大树华盖与黄山的奇峰怪石、庐山的匡庐飞瀑一样享有盛誉。

天目山的绿色文化、佛教文化历史悠久,璀璨夺目,且兼具儒、道文化。天目山在佛教史上与普陀山、天台山齐名,唐朝以后,这里名僧辈出,成为临济宗的中兴之地。东汉道教大宗张道陵出生于天目山并修炼于此;梁代昭明太子萧统隐居于太子庵分经读书;唐代李白、宋代苏轼、元代张羽、明代刘基等文人墨客都上天目山游览并留有优美的'诗章;清代乾隆皇帝也曾上山揽胜,并赐封“大树王”;1939年3月,周恩来同志在禅源寺百子堂作团结抗日演讲等,给名山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赋与了天目山璀璨的历史文化。

天目山特殊的地形和独特的佛教文化促使该区域动植物的遗存和植被的完整保护,是我国中亚热带林区高等植物分布较多的区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

资料

“古”,指天目山保存有野生银杏等中生代孑遗植物,被誉为“活化石”,该物种现全世界仅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现存银杏自然景观“五世同堂”;

“大”,指西天目山以“大树华盖”闻名于世,胸径一米以上的树木有近400株,享有“大树王国”的美誉;

“高”,指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可达56米,有“冲天树”之称;

“稀”,指天目山有许多特有树种,其中首推天目铁木,全球已濒临灭绝,唯天目山幸存5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另外,这里还有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和银鹊树等珍稀名贵植物;

“多”,指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种类繁多,有“天然植物园”之称;

“美”,指天目山林林总总的各色植物,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幅,千树万枝、重峦迭峰,四季皆呈风景。

篇5:天目山优秀作文

前几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天目山玩,在车里老远就看到一座座高大耸立的大山树立在那里,别看着它们是近的,结果开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车才到。我们是坐车上山,步行下山,坐车上了40分钟,下山要多久呢?

下了车,我们二话不说,立刻下山。结果走错了路,走到了迎峰松,我们又往回走。我越走越精神,妈妈却越走越疲倦,开始时候下山的路很好走我们走的飞快。后来越来越崎岖,走了好长时间我们到了开山老殿拜过佛我就出来了。妈妈正在用竹桶舀水玩于是我也加入了妈妈,水好清澈山上的水一点也没有被污染。我们接着往山下走是大树王景区,大树王真的很大有六百年了,需要六个大人才能围住。

在山上最好玩的是妈妈的鞋跟断了,因为妈妈本来就不敢走再加上穿了高跟鞋那就更加不堪一击了,结果下山之后腿都不是她的了。

篇6:游天目山作文

今年暑假,我很高兴可以去游天目山大树王国。

游天目山大树王国的树高低不同,粗细各异。走进里头,一棵高大的松树引入我的眼帘,它无比壮观,有五层楼那么高。我想道:我要是可以站在这棵苍天大树上,我就是英雄。随后,我们走过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一棵苍天大树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但是底里有点缝隙,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从底里钻了出来。‘‘哇’’无比巨大的树出现在我的面前,大的已经无法再大了,可是老早倒掉了。导游告诉我们:‘‘这棵大树是以前的大树王,因为它太老了,所以谁也不知道它几百岁了。不过走过楼梯,就可以看见新的大树王。我们打算去看看,要看必须走过陡峭的楼梯。在爸爸的帮助下,我顺利的走过楼梯。这棵大树是我见过最大,最强壮的大树。

天目山大树王国里没玩具,的我就是喜欢它,因为它那有无与伦比的美!

篇7:游天目山作文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临安,而临安最美丽有趣的地方就是天目山了。我们在天还蒙蒙亮时,就开始向天目山进发了。

上天目山,走得全是一级级的石阶。石阶上苔藓斑驳,又陡又滑。一路上,我们小心翼翼的走过了石阶。

我们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千丈崖,站在崖下,我们傻了眼,千丈崖巍然耸立,直冲云霄,崖上怪石狰狞,似乎马上就会滚下来一样。这里与石阶不同很陡又很窄,左是悬崖右是峭,如果掉下去,准摔得粉身碎骨。

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过千丈崖,经过狮子岩。走过狮子岩,就到了有名的“大树王”。早在宋代,它就被称为“千秋树”,后来乾隆皇帝封她为“大树王”,“大树王”的树干已经空了,树根,底部有个大洞,我和爸爸妈妈进去之后还剩下很多空间呢!

我们又走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顶峰——仙人峰,站在仙人峰上,几朵白云漂浮在天空,使我一下子就忘了累。爸爸对我说:“好了,我们快去看浮玉吧!”浮玉是一座石头的名字。而这座山原来叫浮玉山,因为东、西天目山顶上各有一池,所以叫天目。人留天目山啊!你是那么美丽,去了就叫我留恋忘返。

篇8:游天目山作文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是个著名的旅游景点,那里峰恋叠翠,古木葱茏,有奇岩怪石之险,有流泉飞瀑之胜,素有大树国、清凉世界之称。

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等人去天目山玩。我们早上出发,沿杭徽高速公路,爸爸开车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然后换乘景点的旅游车,驶向核心景区。

旅游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我在车上欣赏风景,往两边看去,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偶尔还能看到各种颜色的杜鹃花点缀在树丛中;往下看有时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还有小溪和水库,水库里的水碧绿碧绿的。路上就听爸爸说,天目山有许多许多好玩的景点,最有名的是大树王国、倒挂莲花峰、大树王、开山老殿、仙人顶、四面峰等。所以到了天目山核心景区后,我们沿着游步道,先去参观了大树王,大树王是一棵已经枯死的老树,但他以前很辉煌,现在已经没有了威风。走着走着,我又发现一棵新大树王,这棵大树王粗壮、挺拔,充满着活力,象一个草原上的哨兵。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半月池,这个半月池非常象一个月亮。池里有许多游动的小蝌蚪,可爱极了!

参观好之后,我们又到临安城里,品尝了当地的特色菜,吃得饱饱的,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篇9:天目山之行作文

在暑假里,最受不了的就是太阳公公身上散发出的热气。

“我受不了了!” 我大叫起来,向妈妈求助,妈妈说:“再坚持一下吧,我们单位星期六就可以去天目山了,带你去那里避避暑!那里的水只有4℃ ,可以直接饮用的!” “ 真的?”我兴奋地问。妈妈说:“当然了,难道妈妈还骗你不成?”我迫不及待的问妈妈天目山在哪儿?那里离这里远不远?那里山是不是很多?山上有这么低温度的水?我们去了以后住哪儿?那里为什么叫天目山?我恨不得一下子就知道答案。妈妈不耐烦地回答说:“你自己去了不就知道了吗?”就这样我一直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星期六,我乘上了妈妈单位的车,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一会儿就到了天目山。

下车以后,我发现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我想要是在这里生活,活到120岁应该没问题。

我们安排好了住宿,就到我梦寐以求的“水上乐园”,那是由一个许多天然石头组成的乐园。我们在一个地方看见了一个好似激流勇进的一个“游戏点”,我开始还不敢下去,因为怕水太凉了,可一看小弟弟、小妹妹们都下水玩耍了,我也不得不鼓足勇气下水,下水以后我发现水并没有太凉,感觉倒象是炎炎夏日的一颗解暑药。我向他们那里走去,坐上了“水车”,我小心翼翼地把手放在两边的石头上,迟迟不敢下去。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妈妈在后面轻轻地推了我一把,我还没有准备好就给我来了个突然袭击,我正要叫“救命啊!”,就已经沉到了水里,我不知道水有多深,虽然边上的一个阿姨拉了我一下,我也好不容易站稳了,但还是吃了一个酸鼻子。

我大声对妈妈说:“妈妈,拜托你下次别这样好不好?”妈妈说:“对不起,只不过你实在太慢了,再说水这么浅,你的动作要快一点,你看后面的要通过人队伍已经排得老长了。”“这……”我无话可说了。

看着他们快乐地玩着,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我不禁又手痒了,我鼓足了勇气,又上了“水车”,我告诉妈妈禁止再来突然袭击了,说完后便不紧不慢地下去了。由于这次我做好了准备,没有吃酸鼻子,而是刺激地冲了下去,非常好玩、有趣。

虽然暑假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可我对这件事的印象很深,一直难以忘怀。每当我想起在天目山的一件件有趣的事情,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

篇10:天目山游记作文

一个烈日炎炎,朝阳似火的日子,我们来到了以“古树蔽日”“山幽气爽”而著称的天目山“大树王国”游玩。

一路上,“花草树溪,鸟叫虫鸣,奇峰怪石”种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像,让我的心无法平静,就像一把石头抛进了水塘一般,水波飘散开来久久荡漾,不能平静。

到了天目山,陡峭的山阶,似地毯般的青苔,让我有些举步维艰,一步一滑地走了一会儿后,我的白鞋就已经被湿滑的泥土染成了棕色,我的身上也像是灌满了铅块似的,每走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时的我无暇欣赏“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能让自己不在这石阶上摔一个大跟斗就已经是万幸了。看那深幽的山路,真是让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吃尽了苦头。我已经走到了一半,想前进,前方的路看似更加陡峭;想后退,那折磨人的路我绝不想走第二遍,无可奈何,我只能强撑着走了下去。正在思来想去时,到了一个景点,一棵参天古木立在那片石阶中央,标示牌上告诉我们,它已经死去了,但那雄伟的躯干依旧挺立在这片天地的中央,不屈地站立着,仿佛历史的纪念碑……

我仿佛有了某种奇妙的意志,它让我鼓起勇气,重新凝聚起力量,坚定地迈开步伐,虽然经历过无数次摔倒,但总会看见那一方蓝天,那一束阳光,我以坚持不懈的信念,向那更远的山阶上前行,以那坚定不移的决心向天目山出口前进。

这次天目山之行,让我明白了:人行路途中有着无数的挫折与坎坷,只有鼓起勇气,坚定信念,一直沿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才能够到达那理想终点。

篇11:天目山之旅作文

天目山之旅

来到天目山,我对它的第一感觉是景色非常秀丽,空气十分

清新,

天目山之旅作文

。天目山素有‘‘大树王国’’的美称,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

游胜地。山上古松茂密,最年长的树木已经有两百多岁了。再

加上山上两旁都是称开了像大伞一样的茂密树丛,遮住了那猛

烈的

来,让我感到一丝清凉,沁入心肺。

刚到天目山,我对它的了解还是非常陌生,

小学生作文大全

但是过了几天之

后,才发现天目山原来那么美丽,使我赞叹不绝。我们来到天

目山脚下,往上看,天目山显得那样高大,直入了云天。天目

山上的云雾更是给它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我们放下行李之后,去观光天目山上的美丽景色。我们坐在

观光大巴上,山路蜿蜒无尽。一会儿旁边杂草丛生,一会儿旁

边树木茂盛,一会儿大巴车来了一个急转弯。接着又来一个急

转弯,我还没坐好,扶住椅背,一个急转弯差点让我摔了一跤

。但是我觉得这样很刺激,像坐过山车似的。过了20多分钟,

终于来到了山顶。

来到山顶,仿佛自己离天空更近了,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那绵绵的白云。天目山的景色真秀丽

篇12:爬天目山作文

爬天目山作文

来外婆家的第二天,我们一大家子人就去临安爬天目山了,天目山海拔1506米,我们是坐汽车上山的, 坐在车上好险啊,我都不敢往车窗外看,开车的司机叔叔技术可真高啊,只有一条小小的蹒跚小路,绕过一山又一山,绕的我头也晕了,车子终于开到目的地了,一下车,我的头就有点晕,有点站不住的`感觉,妈妈说我可能是有点高山反应,一会就会好的.天目山的树可真多啊,真不愧为大树王国之称啊,这里的树又高又大,看的我眼花缭乱,我们看到的最大一棵树要六个大人手拉手才能抱住它,它就是那里的“大树王”,看过了大树王,我们又来到了一线天,这地方可不是让我们来看树有多大,是看我们的胆子有多大,我们一大家子人都很勇敢,全都走了这一线天,我们还去了四面峰,倒挂莲花,开山老店等等,俗话说的好,上山容易下山难,要从1506米高的山顶上下来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加上我们已经走的很累,一个个都不想动了,这里的山路没有台阶,都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一不小心就会摔交,且天色已渐渐暗下来, 更加大了我们下山的难度,走着走着,我的腿情不自禁的发抖,我看了看爸爸和妈妈,他们也跟我一样腿会发抖,都自动了,就这样我们花了一个半小时到了山脚下,好累好累……

天目山没有像游乐场那样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到这里来的只有爬山,但是在这里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能闻到大自然的味道,在这里看到的一切是游乐场所不能代替的,我喜欢这里的大山大树,有机会我还会来天目山.

篇13:游天目山美文

游天目山美文

“久居于樊笼,终放之自然。”趁国庆小憩之际,去了一趟天目山,看到山中木匾上的这两行字,不仅感触良久,对于在城市中倍感疲惫的我,观青山叠翠,层林尽染,享绿意浓荫,有了一种“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潇洒感觉。

天目为临安最为著名的景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传有个名人在此修道,留下了开山老殿、禅源寺等古迹,山中尤以大树闻名,树身巨大、笔直、高耸入云,风流皇帝乾隆帝还在山上封了个“大树王”,故而因其文化底蕴与古树、灵山形成了独特的大自然风韵。走千年的古道,赏千年古树,探千年古寺,忆千年古人,这种感觉真的是如此的奇妙。这里有“倒挂莲花”的美景,有“一线天”的惊险,有“四面峰”神奇……,无论走在哪里,都让人留连忘返,如同是在大自然瑜伽平台中,沐浴着清新,与天地共呼吸。

最让我驻足良久、感叹不已的便是称之为“大树王”的古树了,这颗年龄高达23的巨树已是满目疮痍,只剩下十多米高的大树干,树身上已是斑痕累累,好几个地方都出现了较大的裂缝,露出里面腐坏的木质,据导游介绍,这棵要由五个成人围抱的古树已在79年前便已死了。2300年!无法想象的时光,在这棵古树身上见证了人类大半文明的历史,站在大树前,一种沧桑的感觉深入骨髓,象是岁月的`悲歌,又仰或是历史的凝重。我想在它身上一定铭记着战争的残酷,也一定享受过和平的美好;一定感叹过人类的勤劳与智慧,也一定为凄美的爱情故事流过泪;一定叹息过人类生命的短暂,也一定为人类的痴、嗔、贪伤感过……“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活着是多么美好的事,然而活着也是如此得艰辛,它就这样默默地活了几千年,一直活在人类的喜怒哀乐中,以至于它自已也仿佛有了人类的情感。我张开双臂去环抱它,我想倾听到它的声息,我想感受到他的生命,哪怕是一个微小的跳动,然而最终我失望了,或许它已厌倦了生命的漫长、或许它已厌倦了人类的尔虞我诈,或许的或许,它选择了离去……

在“大树王”的边上十几米远的地方又竖立着另一块牌子“新大树王”,一棵高达48米,树龄1000年的大树高耸入云,我想这也是“大树王”选择离去的原因吧。

唐朝药山禅师有一次想试探两位弟子的功行,看到山上有一棵树长得很茂盛,而另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他问两弟子“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一个弟子说:“荣的好!”一个弟子说:“枯的好!”禅师不语,这时来了一个小和尚,他听了说:“荣的任他荣,枯的任他枯。”是啊,何必太在意枯荣呢?让内心多一些随遇而安,放松心情,岂不更洒脱呢!

篇14:雨中登天目山

小学生作文:雨中登天目山正文:

很久以前就听说天目山很美,早就想去亲身感受一下。这次机会终于来了,爸爸单位组织去浙西旅游,我们一家也随团而行,第一站就是去西天目山。据说天目山分东西两座,山顶上都有一个湖,从天空中望下去,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天目山因此而得名。

车到达天目山脚时正是中午光景。刚下车,就感到一股股热浪迎面扑来,身上很快就被汗水浸湿了。由于林区道路比较窄小,我比较窄小,我们换乘小公交车上山。汽车一路盘山而上,弯道多,有的地方很险,一面是悬崖,一面是峡谷,看下去有点眼晕,但我还是被这如画的美景迷住了。路两旁随处可见成片碧绿的竹林,不知这是什么竹子,就觉得很特别,树干很细,大部分的枝杈和竹叶聚集在顶端,像一头浓密的卷发,风一吹,就频频向我们点头致意。车行大约40分钟左右,停在了景区的入口处,一行人随着导游步行上山。

一进入林区,顿时感觉凉爽许多,温度比山脚低十度左右,空气十分清新,是个天然的氧吧。这是一片原始森林,高大粗壮的原生林挤挤挨挨,枝杈相连,纵横交错,遮住了大片天空,阳光从树缝里努力地挤进来,投下了星星点点的光斑。林区里树木品种繁多,其中柳杉和黄山松占了绝大部分。沿着林间小道走不多远,就到了四面峰。站在峰上远眺,对面的山峰被云雾缠绕着,在翻滚的云海中若隐若现,好似大海上的岛屿。四周的松木,斜斜地长在悬崖间,遒劲有力的根须牢牢地抓住裸露的岩石,我看见一棵树,只剩下了半张树皮,顶端却还郁郁苍苍,树的生命力竟是如此顽强,着实让人称奇。

林间的空气比较潮湿,我隐约感到有水滴落在身上,好像是下雨了,果然不多久就传来了阵阵雷声,这正应了天目山的气候特点,所谓“东边下雨西边晒”。看着天气突变,我们只得加快脚步,来到了“五世同堂”景点。这里有一棵几百年的古银杏树,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生机勃勃,在它的树根上先后长起来十几棵树,用“五世同堂”形容真是非常贴切。导游刚介绍到这里,天上就开始零零散散落下雨点,不一会儿就越下越大。大家慌忙拿出雨伞、帽子,而没有带雨具的就赶紧寻找避雨的地方了。大家冒雨跟着导游来到了开山老殿,这时,头顶上响起了清脆的雷声,不时划过几道闪电,回想一路上那些被雷电击倒的树木,我都有些害怕,心想,躲在这里应该算是安全的吧。

这时再定睛看看大家,个个显得狼狈不堪,有的头发乱了,有的衣服湿了,有的袜子沾上沙子,有的鞋子带着泥巴……我不禁打趣道:“啊,真好!我们都免费洗了一次淋浴,从头到脚多彻底!”一句话把大伙儿都逗笑了,心情也不再那儿沮丧了,几位叔叔还拿出随身带的扑克牌,打起了“斗地主”,倒是悠然自得。

过了将近一个小时,雨渐渐小了,大家在开山老殿旁的小商店买了简易雨衣,就继续前往下一个景点。这是本次旅行非去不可的地方--去看“大树王”。据说这棵树曾经是林区最大的一棵,胸围有4.75米,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大树王”。等到达那里时,我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是一棵没有树皮,早已作古的枯树。四周围着一圈石栏杆,显得那么悲壮和苍凉。我不禁感到失望,走了老远的路,就为了看一棵死去多年的老树?但经导游一说,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原由。话说乾隆皇帝七次下江南,其中有四次登上了天目山。那一次,乾隆初次见到了这棵大树,不由惊得目瞪口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粗壮的树,就好奇地想量一量这棵树究竟有多大,可上前一抱,发现还远远不够,找人帮忙吧,大臣们谁也不敢跟皇帝平起平坐,无奈之下,就只好把身上的腰带解下围在大树上,谁知还是差那么一点点。乾隆在众人前出了丑,顿时大怒:“来人,把这棵树砍了!”就在这时,一阵大风吹过,大树扭了扭腰肢,收收腹。皇帝的腰带不多不少,正好够上了。乾隆这才高兴起来,挥笔写下了“大树王”三个字。我想,如果树有灵魂的话,或许它会感到无比的自豪。殊不知,这也恰恰是它苦难日子的开始。自从大树被皇帝封王以后,周围的百姓就认为皇帝抱过的树有灵气,树皮可以包治百病,于是你一块、我一下的,渐渐就把树皮剥了个精光。没有了树皮,大树怎能存活,这棵在风雨中挺立了数百年的大树,就因为皇帝封给的所谓虚名,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唉,真是为名所累啊。

这时,雨停了,天也渐渐晴了。我仔细观察着这棵老树,猛然发现它的枝杈上有一团绿意,难道它还活着?带着疑问我走上前去,原来真是活的,只不过是上面一截。导游介绍说,这是别的大树种子落在上面,日久长成了新树。我想,这算不算是枯木逢春或是返老还童呢?但愿它能茁壮成长吧。现在这棵树已经不算是最大的了,林区中比它高,比它大的树还多的是,那些树既没有名号,也没有人去光临,都好好地生长着,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已经重视生态保护了。

下山的时候,望着渐渐远去的森林,我心里真有点舍不得离开。这里是天然氧吧、世外仙境,这一片森林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但愿这一方净土,永远成为人类的宝库,祖国大地将更加绿意盎然。想到这里,我的心也晴朗起来,欢快许多。

篇15: 浙江天目山导游词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天目大峡谷,地处浙江临安,紧邻原始森林大树王国西天目山。石谷地貌奇特,野趣浓郁,以森林、奇石、碧潭、飞瀑、火山口、冰川遗迹构成一条壮观的山野长廊。谷内千姿百态的巨石比比皆是,自天目山上直泻谷底。天然的迎客石、官帽石、青蛙石、飞来石,惟妙惟肖,呼之欲出。10吨至4000吨的巨石有5000多块。最高的官帽石30多米,面积最大的八仙台能站立100余人,最重的飞来石3987吨。著名导演谢晋游览后挥毫写下了“中华第一石谷”。

谷内水资源丰富、瀑布叠加,碧潭成串。五瀑潭、戏水潭、斤线潭、静水潭、天然的生态游泳池,水面积1000多平方米,清澈见底,炎夏可供游客免费游泳。幽深的林木、清新的空气、静态的巨石、动态的急流、呼啸的涛声五重组合,无愧中华生态旅游最佳景区的称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定让您心旷神怡、叹为观止。文坛泰斗金庸看了石谷后写下了“石谷有灵气,灵石成山谷”。火山大石谷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时期火山爆发后经第四纪冰川运动而形成,景区内植被覆盖率95%以上,负氧离子平均每立方米多个,最高的可达10000多个,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夏季气温低于外界6~12℃,是避暑纳凉的胜地,是老年人休闲观光,中青年人探险旅游,学生科普教育夏令营的最佳选择。第一景段自龙岗地塔起至鱼跳八仙潭止,俗称“龙井峡”为巨溪流经的坞谷,长约18公里。

龙井峡内奇峰秀瀑,危岩多峭,有“白马岩中出,黄牛壁上耕”之誉。第二景段自鱼跳华光桥起至上溪太子尖止,称之“上溪峡”,长约26公里,峡谷地势高峻,水流湍急,山石奇趣,又是国宝鸡血石的.唯一产区;第三景段称“浙门峡”,自太子尖起至马啸狮石垅村止,全长近30公里,峡谷内山瀑叠生,石岚争俏拥有大小石门等知名度极高的奇观妙景。

篇16: 浙江天目山导游词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45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目山概况。

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1.5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态的造型。全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图画。

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

西天目山具有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是集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名山。

西天目山还是植被非常丰富的名山,由于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观。天目山森林景观可以“古、大、高、稀、多、美”六字来概括。由于天目山植物资源多,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天然植物园”。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植物,如野银杏等。还有天目铁木、天目琼花、独蒜兰等天目山特有的及以天目命名的树种。这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的“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160余种,动物2300余种。天目山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动、植物各35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分别为48种、37种。

天目山因拥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早在1956年即被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吸纳,成为我国15个MAB成员之一。

天目山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吸引了无数名人学士来此观光旅游。他们为天目山留下了不少文艺佳作,如梁代昭明太子的《文选》,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近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画,民国郁达夫的散文,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郭仲选等人的墨宝等等。

天目山每年有200余天雾气笼罩,气候独特,故盛产名茶,以天目青顶为代表。另外,天目笋干、天目笋豆等均为老少皆宜的土特产。在天目山的宾馆、饭店还可品尝到水芹菜、白果等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特色山菜,让你一饱口福。

现在,我们进入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须知,首先是和进各城市公园一样,“不得折一草一木”。还有一条特殊的就是:“不得在野外抽烟,不得带火种上山。”另外送给大家一句旅游顺口溜:“进山只留下脚印,出山只带去照片。”希望大家能记住并遵守。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已抵达禅源寺前,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我们的游览将从这里开始。

禅源寺原本是双清庄址,明洪熙元年(1425年)由智粤和尚在旧址上修建,并首次剃度弟子,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几代禅师经营,粗具规模,却于元末被兵火毁灭。清康熙四年(1665年),玉琳国师重兴道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赐“禅源寺”匾额悬于天王殿。当时香火极盛,后光绪皇帝赐“福佑潜城”额悬于寺中。1941年4月15日,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

各位团友,请看山门。因匾额毁于兵火,现在门扉“禅源寺”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商向前题写。现在请随我进山门。大家看这棵苍劲的古罗汉松,是300余年前玉琳国师所栽,历尽沧桑,仍生机勃勃。

走过这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神。相传在释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你看,那手中的法器降魔金刚杵,俗称“韦驮鞭”,就有驱魔的作用。天目山是韦驮道场。

各位团友,我们再去看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于1988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内有科教会场、教室、实验室、标本贮藏室,还有植物、动物、昆虫、综合等展厅,共存放天目山动植物标本万余件,土壤、古生物化石标本55件。它是展示天目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悠久的地质史的窗口。现在请大家进去聆听博物馆解说员的详细讲解。

篇17: 浙江天目山导游词

临安的西天目山真是一个“古树园林”进了天目山的大门,我们乘车来到龙风尖停车场,买了根拐杖,沿着蜿蜒曲折又崎岖不平的山路向上走。

不知走了多长时间,我们来到了开山老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参天大树,人称――大树王。果不其然,听说它是由乾隆亲自题名,直径大约二点六五米,七个成人才可环抱一周。这是天目山柳衫群中最大的一棵。

我们回到路上,继续向上走。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来到四面峰。灰蒙蒙的云层舔着绵延起伏的层层山峦,使四面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更吸引人的是那棵已经生长了一千多年的映山红。这棵映山红的枝干硬得和铁一样。无论你用什么东西敲它,只是发出“纭鼻宕嗟南焐,连片叶子都没有掉下来。

这世上几百年的映山红甚是少见,这一千多年的映山红天下又有几棵?我真是大开眼界了。西天目山幽静的美和惬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篇18:湖州西天目山

湖州西天目山 -资料

西天目山位于安吉、临安、宁国(安徽省)三县交界处,传昔遇大旱,民众登山祈雨,故名,

资料

主峰海拔1587米,为天目山主要山峰之一。由中生代凝灰岩、流纹岩组成,垂直节理发育,山势险峻,峰谷交错,多悬崖峭壁地形。植物资源丰富,垂直分布明显,为浙北地区天然植物园,1985年辟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的秋景作文】相关文章:

1.天目山溪涧作文

2.天目山的一年四季作文

3.天目山之游作文

4.初中写景作文:天目山溪涧

5.秋景优秀作文

6.高一秋景作文

7.秋景-写景作文

8.七年级秋景作文

9.秋景的作文

10.秋景初中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天目山的秋景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