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描写作文
“倒霉熊倔强的兔小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6篇四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描写作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四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描写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传统节日四年级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一个美丽而快乐的小姑娘,每年她都会来到咱们身边。
去年春节,我试着包饺子。妈妈和外婆早早地和好面,外公则在一旁叮叮当当地剁起馅来,里面有韭菜有肉,再放入各种各样的调料,搅拌均匀,香味儿已经阵阵钻入鼻孔。外婆把和好的面掰下一块,搓成长条,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轮到我了,我负责用擀面棍擀出又圆又薄的面皮,这活看着容易做着难,不是面皮厚薄不均匀,就是不够圆,勉强凑合着用吧!我擀了好久,我把我擀好的面皮“运“给妈妈,我妈妈包饺子可厉害啦!不仅速度快,而且样子美观。看得我心痒痒的,于是我试着也包了几个,不是馅包得太多,就是馅放得少了,我的”杰作“一大一小,样子真难看。妈妈帮我重新收拾了一下终于胖瘦适中了!我不气馁,又包了好几个,哈!哈!哈!饺子馅掌握得越来越好了,花纹也会捏了。此时,外婆都露出了羡慕的目光。一排排饺子就像胖娃娃整整齐齐地蹲坐在那里,可爱极了。
春节还有一个好玩的传说呢。以前,山上有一只叫“年”的怪兽,一到春节就下来吃可怜的老百姓。一年,怪兽“年”又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把红色的春联贴在门上,把饭放在竹里烧“噼里啪啦!”把年吓得不敢出洞。从此,这种办法就流传下来了。
春节来到的时候,我总是要求买爆竹,因为它好玩又好看。我最喜欢金龙鱼牌的“扔炮”。我轻轻地将“扔炮”放在地上,弟弟总会机灵地用他的小脚踩一下扔炮,又马上躲在我身后,经常逗得我哈哈大笑。有时候,弟弟会向我要“子弹”(扔炮),然后朝我投向子弹。“啪”!“弟弟,你这不是恩将仇报吗?”弟弟总会吐出他的舌头,说我听不懂的“婴语”,仿佛在说:“哈哈,笨蛋姐姐一个!这都躲不开”我和小弟总会穿着喜洋洋的衣服在“火海”中跑来跑去。
有时候,爸爸会买几幅春联回来。我常常会跑向书房,拿出毛笔和墨汁,准备写春联。爸爸先将春联铺在桌上放平,接着,把祝福语给我想好,万事俱备,只差开始写!我握起笔身,软软地粘一下墨汁。可以了,横横……好了。写完了。字写得可好看哩!不信,你去看看!
我爱春节!
篇2:四年级传统节日作文
金秋送爽,花果飘香。今天我们满怀欢喜的心情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
老年人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前辈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竹子村的宝贵财富。忆往日,您们呕心沥血,用辛勤的汗水为竹子村的发展谱写了一曲曲、一首首悦耳动听的人生的赞歌。看今朝,竹子村的发展,有您们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您们虽然老了,但你们仍然发挥各自优势,为竹子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在您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永远是下一代学习的榜样。
“最美莫过夕阳红”。衷心地希望老年同志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老有所为。并祝愿老年同志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在祥和、和谐的氛围中,幸福地安度晚年生活。
篇3:传统节日小学四年级作文
春节可以说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了。古称元日、元旦等,俗称过大年。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24节气中的立春。过春节一般要祭灶、扫尘、吃年夜饭、拜年、守岁等。
我和妈妈来到花街。哇,花街上挤满人!还有五颜六色的各种花,摆在花街的两旁。在路上,我看到了粉红色的桃花,我和妈妈买了一株还没有完全开花的桃花,但能闻到淡淡的桃花香。妈妈说,等过几天,桃花盛开时就会非常好看。
接着,我看到了百花之王——牡丹。这朵花的形状像一把吧小扇子,我又看到了不同颜色玫瑰花,闻一闻,已经沉浸在这香气里了;最后,我看到我最喜欢的花,温情的郁金香,为什么我喜欢郁金香呢?因为郁金香代表友善和爱心。
花了一个上午,我们把大大小小各种花搬回了家。我们把最漂亮最大的花瓶,给桃花插上,在花瓶上贴上一个小小的福字。因为桃花还没有完全盛开,所以妈妈在它们的枝头上挂一些红包,我挂一些小小的红灯笼。我们一起把五颜六色的各种花,分别插在不同的花瓶中,有的放在阳台,有的放在客厅,哇,家里一下充满过年的气氛了。
春节一定要吃饺子,因为晚上11点至第2天凌晨1点为子时,交子即新年和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象征富足。今年春节我帮妈妈也包了好多萝卜肉馅儿的饺子。先要准备好肉和萝卜,用来做饺子的馅。把肉切成小块,放进绞肉机里绞碎。然后把萝卜擦成丝,到锅里烫。烫好之后把萝卜的水分挤掉,然后剁碎。我把肉和萝卜一起混合,加料酒、盐、香油搅拌均匀之后馅儿就做好了。之后再把饺子皮分开,周围蘸些水,中间放上和好的馅儿,把它包起来,一个可爱的饺子就做好了。吃着自己包的水饺,心情格外好!
过春节不仅要吃饺子,还有剪窗花呢!我小的时候每年过年外婆都会给我剪好几个红彤彤的窗花。我觉得挺好玩,就跟着外婆一起学习。首先把一张红颜色的纸对折,对折成你需要的形状就可以拿剪刀开始剪了。先把多出来的那部分的用剪刀剪掉,然后剪几个自己喜欢的形状,然后把它慢慢打开,一个美丽的窗花就做好了。然后用胶水小心的把它粘在窗子上。今年我自己也剪了好几个窗花贴在窗户上,我觉得瞬间窗户变漂亮了,很开心!
过春节真有趣,我希望天天年都是春节。
篇4:四年级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咱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风筝;有独特的民族节日,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春节了。
每当春节来临时,人们就会放鞭炮、吃团圆饭、听新年钟声和收压岁钱……
春节到了,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如:各种各样的红包、精美的中国结、代表喜庆的“福”字等,让人眼花缭乱。我们家里也开始迎接新年。妈妈和奶奶开始打扫房间,爸爸在门口挂起了对联,我在门口挂起了灯笼。不一会儿,屋子就变得干干净净。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午夜十二点的`钟声了。夜晚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大地上一片沸腾,人们尽情欢唱,用歌声迎接新的一年。我也不禁手舞足蹈起来,加入这个快乐的行列。新年的钟声和鞭炮声、人们的欢笑声组成了一曲美丽的交响乐,热闹极了!
春节有着独特传统文化,春节是个阖家欢乐的日子,春节是个充满欢笑充满快乐的日子,徜徉在这欢乐祥和的气氛内,开心的笑着、玩着、吃着。
篇5: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时节如流,岁月匆匆,时间的老人总是在催促着我们快步的前进,转眼之际,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每到清明时节,好像都是细雨绵绵的天气,还是连着下好几天,真是应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那句诗词。
清明节那天,一个个绿绿的青团摆在桌上,还散发着一股艾草的淡淡清香,这是清明节的传统食物。除了节日的传统食物,还有节日的传统活动------扫墓,清明扫墓祭祖不仅仅是只能祭拜祖先,同时也可以趁此机会踏青抒怀。
正值清明之际,总少不了好奇清明的来历,那么清明节为什么又叫寒食节呢?大家听我讲一个故事就明白了。相传春秋时代,晋文公在流亡期间,介子推曾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赏时却忘记介于推。介子推不愿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文公手下放火焚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以后岁岁年年,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以此表达自己对介子推的追思和怀念之意,由此看来介子推是一个一心护主,却不居功邀功的人,他的高风亮节,实在值得我们后人崇敬。清明节追思怀远,不是没有道理啊!
每年清明外出,总是感觉郊外的空气是真的好,山山水水如同清洗过一般,如同清明二字,让人神经气爽,就像诗中所说“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我想踏青赏春,也应该是清明节不可或缺的一支旋律吧。
篇6: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而经过五千年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形成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们是每个时代的文明载体,连续着中华文明的深深血脉。
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分布在全年的各个时间段,而且每个节日都有着特殊的寓意,比如人们最看重的春节。春节是我们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关于春节的来历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极其凶猛,而且觅食人肉,残害生灵,后来人们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虽然现代春节的习俗相比以往少了很多,现在一说到春节马上想到的就是回家过年!春节是一年中除旧迎新的重要时节,我们习惯在春节的时候总结过去,期盼、规划和开辟未来。
春节的文化内涵是和谐,我们常说:“新年快乐。”它不仅仅代表着祝福,更是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希望每个人都能快快乐乐、和谐相处,与家人、亲友、邻居、同事保持和谐,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可以说,春节就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
除了春节之外,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也一样具有其相对应的含义,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一系列全新的节日习俗也在同步更新!
篇7: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给我们留下无数宝贵的财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绝对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每一年,我们都会因为某个传统节日的到来,开展一系列有趣又好玩的活动,共同庆祝我国独有的传统佳节活动。
在中国的各大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那绝对非端午节这个节日不可,在这一天,我们不仅能看到精彩刺激的划龙舟比赛,还能在端午节的这天,吃到美味鲜甜的大粽子,这是我们中国最为独有的端午风俗之情。
端午节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端午节的起源,据说是人们为了纪念楚国大忠臣屈原,他以身殉国,投江而死,一身爱国之心感动不知多少民众。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纷纷将粽子投入河中,期待用粽子喂饱鱼群,而不去伤害屈原的躯体,同时还在江中驾驭舟船打捞屈原的躯体。随着日久天长,人们长此以往的坚持,也渐渐形成我们如今熟知的吃粽子、赛龙舟的传统习俗,变为我们现在端午节每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活动。
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就与母亲一起体验了应该如何包一个美味的粽子,在以往的时候,我都是等着美味粽子出炉开吃。而这一次我亲自体会到了包粽子的乐趣,用两片长长的粽叶,折成一个小小的倒三角小碗,再加上黄黄的糯米,塞进几颗美味的腊肉,最后使用小草绳一绑,就成了我最喜欢的大粽子了,今后我也要在端午节这一天,亲自做出我喜爱的大粽子。
篇8: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有表示孝顺的拗九节、团圆的中秋节、还有表示新年新希望的春节。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是春节,每当春节来临,可以穿新衣服,拿许许多多的压岁钱,还可以吃喝玩乐。
关于过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叫“年”的兽,它非常凶猛、残暴,经常吃人,残害生灵。在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凶猛的“年”来到一个穷困的村庄,看见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正想冲过去吃两个牧童。正在这时“年”听到啪啪的鞭声,吓得惊心肉跳,狼狈地逃走了。可是,它饿得慌,于是又窜到另一个村庄,它又看见一个人在晒衣服,正想冲过去吃那个人。那人穿着一件大红衣裳,眼睛被红色刺得眼花缭乱。夹着尾巴溜了中国传统节日作文400字中国传统节日作文400字。人们这下明白了“年”有怕响,怕光,怕红的弱点,就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过年时,妈妈都要做一桌子的菜。但有一些菜必不可少,有代表团圆喜庆的饺子,有代表一年比一年高的年糕,有代表年年有余的鱼……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围在一起吃。吃过晚饭,来到公园放鞭炮、烟花,玩得不亦乐乎,然后,回家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完联欢晚会,给长辈拜年收红包,这才是最高潮
中国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篇9:描写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中国里传统的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然而这些节日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因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致使在中国里过着外国的节假日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得不高度的重视起来,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使命。
中华传统节日有很多,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假日都富有很浓的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也包含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名人圣人,如果说每一种节日都能突出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的风俗内涵,但更多的是通过一种节日来纪念我国历史伟大上的先人,对于先人一种敬佩精神,利用节日习俗的寄托来告诫后人要学习先人的榜样,进而发挥中华传统节日的辉煌,一代传一代,进而导致没落的现象。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节日莫过于春节了,这也是我国民间最为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同时春节更能够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节日特色,而春节也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如剪纸,贴对联,放炮竹,吃年夜饭等等,更多的体现出中华传统节日丰富多彩与浓浓的中华民族文化风,而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要显示出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就必须经过千百年里长期的积累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故在中华传统节日里每一种不仅仅代表着文化上习俗,更寄托每一位先人的精神。
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篇10:描写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大家从小时候认识字开始,都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根深蒂固。中华文化是历史民族努力创造出的成果,如今,有其中一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传承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那就是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的来源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国的传统节日包含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中元节、重阳节、除夕等重大节日,其中春节是最大也是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
临近五月,五月的到来说明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还有其他名称,又称为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等。说起端午节,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想到的便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人们最熟悉的传统习俗莫过于吃粽子,赛龙舟,但其实还要挂艾草、点雄黄酒,吃五毒等习俗。
小时候,听到端午节来临便按耐不动,因为对于一年吃一次的粽子最为期待,每到端午节来的时候,妈妈和奶奶都会准备好做粽子的材料,粽子有甜的、咸的、豆沙馅的、没有任何调味的,作为南方人来说,粽子当然要吃咸的啦,南方人对于咸粽子没有任何抵抗力,糯叽叽的糯米中间包裹着花生,咸蛋黄、猪肉等各种调料,想想都忍受不了,这个时候我相信对于北方人来说,一定会反驳粽子当然要吃甜的,对于是吃咸粽子还是甜粽子这个世纪大难题,南北方人双方都无法理解对方,其实每个地方的习俗和口味都不一样,但一样的是,我们都在过同一个节日,都尊重传统节日,或许我们无法理解双方的口味,但我相信大家都在尊重对方。
篇11: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眨眼间,一年又过去,新年不知不觉到了,家里也慢慢变得忙碌起来。
清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仿佛是欢乐的闹钟,催促我起床迎接崭新的一年。在我看来,新年有“两乐”,这“第一乐”便是吃美食啦!到了吃完饭的时间,之间桌子上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那冒着热气的烤鸭、那爽脆可口的春卷、那肥而不腻的红烧肉……种类繁多、应有尽有,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就要吃,“小馋猫,先洗手哦!”爸爸慈祥地看着我,笑着提醒我说。之后,我便大快朵颐,这顿美味,简直能够让我回味好几天呢。“第二乐”是放烟花,我想到了除夕要放烟花,于是拉着爸爸,想叫他此刻就给我放这漂亮的烟花,爸爸点了点头说:“小傻蛋,就明白你最换烟花,这不,爸爸已经准备好啦!”除夕夜的天空化身成了“画布”,各色烟花开始“大显身手”啦!瞧那五光十色的“冲天飞剑”多神气,飞一般地速度窜上天空,随着“嘭”的一声,天空中绽开一朵大花、美丽无比……我手里拿着的是“灰太狼”,给爸爸点燃了,放在地上,呵呵,灰太狼喷火了,还是很好看的。又点燃了一根长棒子的烟花,飞出一颗颗小火花,“啪”地一声就消失了。我还想之后放,爸爸说,春晚快开始了,我们看了一会,我再给你放,不急啊,今日我们可是要守夜的呢!
春晚的节目也是精彩之极,很快就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伴随着《难忘今宵》的音乐,爸爸又搬出了一种超大的礼花,点燃了它,瞬间,“嘭”在高空构成了灿烂的花,或者说是无数的星星,可是这星星却是立马熄灭,可是又很快亮起,前仆后继,好看极了。
难忘的除夕,我将年年等待这欢乐。
【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作文汇编5篇】
篇12:描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描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有了源头活水,才有江河的澎湃;有了文化根基,才有民族的繁荣。面对世代相传承载华夏文明的传统节日和新潮时尚名目繁多的进口节日,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哪里才是我们的'根,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把根留住,只为那骨子里流淌的龙的血液,只为那共有的黑头发、黄皮肤。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我苦练书法八年,平日也欣赏一些名家表帖,然而,一看到那只能让我望洋兴叹的魏碑隶书,我沾沾自喜的心便瞬间冷却。因为,对于先辈创造的伟大奇迹,我只能瞻仰、崇拜,我甚至根本不具备与他们对话的能力。
我是一个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五年,无时不为中国五千年文化凝聚的精华而自豪。
传统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形式,其受重视的程度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主流文化形态。一位哲人曾说:“一个民族的节日,便是这个民族最壮美的历史。”可以说,中国的每个节日都讲述了一个意味隽永的故事,或是彰显着金戈铁马为国尽忠的豪气,或是诉说着柔肠百转海枯石烂的情话……它能让亲朋相聚,共话巴山夜雨,自是一种氛围,一种情调;亦能聊抒思念之情,慨叹盈虚无常,自是一种寄托,一种交流。它能思接千载,折射古文明的光辉;亦可传承礼教,提升现代人的修为。可以说,传统节日已成为凝聚亿万人心的中国结。
然而时下洋节一天天地在中国大地上红火起来。从一开始的图个新鲜,看个热闹,到后来的大张旗鼓,风起云涌,大有取代传统节日之势。扫地红尘飞,才著工夫便起障;开窗日月进,能通灵窍自生明。并非要对这些舶来品一律说不,只想让国人明白何为本,何为末,可别忘记了名姓,拜错了祖宗。
把根留住,留住那“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无奈,亦是一种幸福;留住那“金风玉露一相逢”的邂逅,自成一段佳话;留住那“清明时节雨纷纷”,便是一种寄托;留住那流觞曲水的高雅,实乃别样逍遥。
林语堂先生似乎说过,中国的文字时代已伴随着鲁迅等“最后”一攒文人的逝去而逝去。如今,一大批学子,为了能写出一篇美文,甚或一二佳句而绞尽脑汁,却不知华美藻饰背后的干枯与无力。可怜,可惜,那出口成章能诵能吟的文化王朝已经过去,倾情于鸟鸣山乐的悠然之气渐渐消逝于金河银海。是的,先人用五千年的智慧与汗水凝聚成瑰丽的民族文化宝石,为我们构建了仰望自然、仰望生命的至高起点。而如今璀璨的宝石被金币砸得斑斑驳驳。那起点,足否已是我们的终点?
传统节日丢了也没什么,有人说。我只想问问:当所有的所有都被我们遗失之后我们还拥有什么?
篇13:描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有关描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大年三十的夜幕降临了,气氛越来越热闹,你听:“噼噼啪啪、嘻嘻哈哈”,我们住的小区被鞭炮声和小孩子的欢笑声裹住了,再也听不到不远处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轰鸣声,从这些小孩的笑声中,我听到他们的`幸福和快乐。天越来越黑,但是鞭炮声却越来越大。我们自己也开始放礼花,看着一个个的礼花在空中光芒四射、五彩缤纷的,我心里也感到无比幸福。
但是,我们现在是很快乐,可老师讲的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他们现在也在放礼花吗?和我们一样的快乐吗?我真想去看看他们。
篇14:描写传统节日英语作文
The Spring Festival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It is on January 1st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It's China's New year's Day So usually a month before the festival,people begin to buy food clothes and decorations for houses.On New Year Eve,each family will gather together eating,talking and watching TV for almost the whole night.The children are the happiest of all because they can get presents from their parents or grand-parents.On Lunar New Year's Day.pepole will eat dumplings.When they meet their neighbours or friends,they'll say;”Happy New Year!''The New Year celebrating activitise will last about half a month.
篇15:我和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我和传统节日作文四年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到了!街上充满了春节的感觉。人们穿着新衣服,小孩手里拿着红艳艳的红包。街上人声沸腾,热闹极了。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开开心心去过春节了。
春节这天,人们会放鞭炮,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可以赶走“年”这个吃人的怪兽,因为它害怕红色的东西和声响。吃饺子可招财进宝,因为它形似元宝,它的陷儿还有着各种寓意,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
但是,我还是最喜欢春节放烟花的习俗。伴着欢声笑语,我们来到了楼下,我们拿出一根根细细的棒子。把它们一根根点燃。一开始我小心翼翼地拿着烟花棒,生怕火花溅到身上。于是我就跟伙伴们站成圈圈跑了起来。那些棒子就一颗颗流星,在春节的夜空中飞翔。“嗞~嗞”我们又点燃了一盒烟花。这次,我大胆的在空中挥舞棒子,朋友们也跟着挥舞着他们的棒子。天空就像烟花的舞台。这夜空也在烟花的烘托变得更加美丽了。
新年很快就过去了,但我又开始期待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篇16:我和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我和传统节日作文四年级
我国有很多节日,有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
有一次,中秋节的时候,叔叔。爸爸。妈妈。我和妹妹一起去公园玩,我们还带着一盒月饼,五瓶牛奶,五包清香。然后,我们就上车啦。到了那里,我就看见许多漂亮的花,爸爸和叔叔一起对我和妹妹说:“你们先去玩吧!”我们玩了碰碰车。过山车。滑滑梯。跷跷板。好玩极了。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该吃午饭了。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妹妹不想吃,她把大家弄得很不高兴和开心。幸好叔叔是医生,叔叔还偷偷的把他的医生箱带来了,他把箱子打开,拿出温度计给妹妹量。妹妹一看见温度计就跑了,我看见妹妹跑了就快步追去。妈妈心急地说:“万一她们都跑不见了,怎么办呢?”妈妈刚说完,我就拉着妹妹回来了,我生气的对妹妹说:“你给我老实点,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妹妹害怕地说:“没有那里。”我又说:“那你为什么不吃饭呢?”说完,我就拉着妹妹去买东西吃了。吃完后,我们就乘叔叔的车回家了。
我觉得今年的中秋节真是一个快乐。有趣的节日呀!
篇17:我和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我和传统节日作文四年级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吧!在古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故事,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便把粽子和雄黄酒,洒到水面上,让鱼儿吃粽子,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吃掉。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个节日有很多精彩的活动,比如:“赛龙舟、插艾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清洗干净,把粽叶卷成漏斗形状,再把一颗颗胖胖的糯米洗好,再放进粽叶里,放入又大又红的红枣。我一手把粽子拿着,一手把粽叶翻过来,把粽子包裹,可是怎么包都包不好,一颗颗糯米像个调皮的孩子,总会撒到桌子上。我心里很着急,正当我疑惑时,妈妈对我说:“宝贝,宝贝,你里面的糯米太多了!”于是我把糯米舀出去了一点。这时,包的比以前顺畅多了!外面缠上红色棉线,最后把粽子放入蒸锅,蒸上十五分钟,出锅后,香味都飘进我的鼻子里了!把一个个粽子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娃。剥开粽叶,里面白白的粽子被红枣染上了淡淡的红色了。尝上一口,又香又糯,也甜甜的,可好吃呢!
端午节可真有趣呢!
篇18:我和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我和传统节日作文四年级
中秋,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中秋是什么?是甜甜的月饼?是圆圆的月亮?还是淡淡的伤感?
每当家人聚首,吃着月饼,看着月亮时,谁又会想起在战争年代,那一个个浴血沙场,一个个英勇无畏的军人!难道他们铁血男儿就不思念,思念还等待他回家的母亲,中秋,一个让人淡淡伤感的节日。
新中国成立60年,这一伟大的名称让我们骄傲,但谁又知道这是多少条生命,多少份努力,多少腔的热血,换来的荣耀啊!祖国60岁生日,是多少个中秋之夜思念远方,思念月亮,思念……一家人聚首时,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饼,一起看着圆圆的月亮,一起露出美美的笑脸,一起观看热闹的晚会。那么多人在一起,把我们一家人连在一起,回头想想这就是天伦之乐吧!
无论你身在他乡,还是在与家人聚首,无论你在思念亲人,还是在家人的身边,都没有关系,至少我们拥有同一个月亮,拥有同一个富强的伟大祖国!我们并不孤单!
中秋,一个多么伤感的名字,中秋是什么?是思念故土的情怀。是一轮大家共有的月亮,是一起享用的月饼,让我们踏着节日的节拍,朝着月亮的方向,向一个祖国60岁的明天走去!
篇19:我和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我和传统节日作文四年级
爸爸对我说,清明节带我去瑶溪踏青。我扳着手指数着,期待那天快点到来。
踏青的日子终于到了,我和爸爸骑着自行车,顶着灿烂的太阳,怀着愉快的心情,一路悠哉悠哉地骑行。到了瑶溪风景区,我们踏着石板路一直向山上走,迎面而来的是扑鼻的清香,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让人心旷神怡。道路两边有一棵棵大树和一排排灌木丛郁郁葱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分外鲜艳。我和爸爸听着周围的小鸟唱着歌,被座座大山包围着。还有一条奔流于石谷之中,绵绵不断,弯弯曲曲,清澈见底的溪水引着我们往更高的山顶登去。
当地势平坦时,溪水在石缝中发出潺潺的声音,犹如一位幽静的仙子,翩翩起舞。不禁让我想起了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地势有坡度时,溪水发出哗哗的响声,好似许多音乐家在一起合奏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当地势落差很大时,溪水蹦跳着发出隆隆的轰鸣声,好像千军万马交战沙场。在这美妙的环境之中游览让人不会觉得累。
不知不觉中踏青结束了,我和爸爸骑着车回家的时候,聊着瑶溪的美景,看着道路两旁的树林,心想到底是哪位天公?拿着他那神笔,蘸了瓯江之水,画出了瑶溪这美景?
篇20:我和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我和传统节日作文四年级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有戏曲、古诗词、书法、剪纸…等。但是我最感兴趣的是传统节日。
在众多的传统节日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春节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每每到了春节这一天,我都会帮着爸爸一起贴春联、贴倒福,可高兴了。到了晚上,一大家人围着一起高高兴兴的吃着年夜饭听爷爷给我们讲年的故事,外面的鞭炮声“砰、砰、砰”的响个不停,真是热闹非凡啊!
我还喜欢过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戴香包,是端午节主要习俗。
今年的端午节,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知道了怎么包粽子。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把粽子叶浸湿,就可以包了。将两片叶子竖直相合,再将粽子叶叠成三角形,把糯米放进去,再放几个红枣进去把粽子叶合上绑上线,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最后放锅里煮,大约一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粽子香气四溢,真是太美味了!
传统节日经过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茫,我喜欢传统节日!
篇21:民间传统节日小学四年级作文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中秋节要吃月饼、要赏月,端午节要包粽子、划龙舟,元宵节要吃汤圆、要猜灯谜,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
春节到,每家每户都要团聚,要吃香喷喷的年夜饭。年夜饭吃饱后,我们就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放烟花。我们点燃烟花后,就连忙跑了,烟花就“嗖”地飞上天空,“啪啪啪、啪啪啪”地响起来,从中间散开,像一朵朵艳丽的菊花,落下时,又像一颗颗亮闪闪的流星从天而降。春节时,每家每户都会放烟花,一朵朵美丽的花儿争奇斗艳地升上天空,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开在天空。那时是晚上,天是黑的,烟花是艳丽的,艳丽的烟花在黑夜中欣然怒放,“噼噼啪啪”响个不停,这种景象非常热闹,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到处张灯结彩,传来阵阵欢笑声!
烟花放完后,我们就看长辈写春联,贴春联。长辈拿着毛笔,在红纸上写着平安祝福的语言,还在门的正中写了一个“福”字。
篇22: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
有关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
1、《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3、《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4、《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5、《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6、《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7、《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8、《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1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4、《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5、《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6、《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7、《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8、《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9、《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0、《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21、《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22、《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3、《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24、《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25、《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6、《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27、《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28、《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29、《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30、《鹊桥仙·月胧星淡》
宋·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
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
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31、《中秋》
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32、《念奴娇·中秋》
宋·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33、《九日》
唐·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34、《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篇23:描写传统节日的诗
。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传统节日的诗,欢迎大家阅读!
1、《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3、《八月十五夜玩月·天将今夜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6、《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8、《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9、《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0、《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1、《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2、《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3、《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4、《七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5、《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篇24: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
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我们来看看。
1. 话旧他乡曾做客,登高佳节倍思亲。———重阳节
2.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3.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4.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5.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6.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7.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0.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11.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12.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13.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
14.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5.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16. 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从桂月常圆。———中秋节
17.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端午节
18.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
19.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节
20.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节
21.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除夕
22.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2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4.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25.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6.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27.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28.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29.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0.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3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2.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3.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5.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6.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
37.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38.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39.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1.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2.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3.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44. 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
45. 小径路上泪飞扬,清明时节人断肠。
46. 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47. 唯在端午,江南江北,共包粽子以寄崇敬之情;或在清明,一缕缕清烟直上,诉说千年不变的亲情友爱与隔世情缘。
48.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49.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50.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51.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52.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53. 江上冰销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54.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55.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篇25:描写中国传统节日诗句
描写中国传统节日诗句
1、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2、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3、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5、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6、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8、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9、玉兔将临门,祝福处处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卢利斯《新年好》
10、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江南流萤《新年》
11、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1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3、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14、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5、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16、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17、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8、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9、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20、元良传万世,旦彩耀神州。快意空间聚,乐心吟赋悠。——漫岗秋叶《元旦快乐》
21、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2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2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4、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25、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2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7、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28、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29、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30、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31、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32、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篇26: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描写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
1、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2、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王建《寒食》
3、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镃《寒食》
4、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张镃《寒食》
5、五更风雨断遥岑。——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6、东飞乌鹊西飞燕。——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7、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8、鹤钩空带蛛丝卷。——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9、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10、梦魂偏记水西亭。——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1、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12、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3、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4、更萧萧、陇头人去。——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5、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6、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7、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8、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9、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王建《七夕曲》
20、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1、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2、笑摘双杏子,连枝戴。——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3、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4、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5、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6、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27、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28、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29、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0、彩索平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温庭筠《寒食日作》
31、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2、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3、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温庭筠《寒食日作》
34、骤卷风埃,半掩长蛾翠妩。——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5、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36、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37、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8、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39、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0、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41、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42、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43、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44、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45、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6、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47、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48、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49、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50、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51、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52、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53、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54、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55、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56、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57、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58、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59、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60、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张埜《夺锦标·七夕》
61、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62、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63、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64、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65、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66、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王沂孙《高阳台·残萼梅酸》
67、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68、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69、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70、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71、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72、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73、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74、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75、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76、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77、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78、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79、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80、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邪。——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81、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82、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83、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84、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四年级关于传统节日的描写作文】相关文章:
1.描写传统节日作文
7.作文传统节日
8.传统节日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