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的作文
“黑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与自然的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与自然的作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自然与当然
自然与当然
庄、列见得道理原着不得人为,故一向不尽人事。不知一任自然,成甚世界?圣人明知自然,却把自然阁起,只说个当然,听那个自然。
ィ凼雎郏
庄子和列子见识到了宇宙的道理,原本就着不得丝毫的人为因素,所以从来都不去做什么人事的。他们不知道,什么事情都是一任自然了,这还成个什么世界呢?圣人明明知道事事都有个自然的道理,但却把那个自然的道理阁置起来,只去说那个当然的道理,而听任那个自然的道理。
庄子,列子,甚或是那个老子,都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是造诣十分深刻的哲学家。他们因为看到了宇宙自然而然,什么事情都有个自然的规律,由不得半点的人事。你再怎么地去努力,还是免不了要一死。有时候,越努力死得反而越早,那还不如安静地顺其自然好哩!而且正是因为人为的努力,文明的创造,却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所以他们提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反璞归真。”“圣人无为而无不为。”不要去做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然后就可以做到一切事情。
比如说,我们躺在这里不动,可实际上我们已经“坐地日行八万里”了。我们不加人为的时候,反而是被自然的规律载着我们去实现自己的生命圆满!与其有所做为而痛苦烦恼,何不潇潇洒洒任由自然而坐享其成呢?
孔子曾经问礼于老聃,得到了人生自然的真谛。但是,他的出发点与老子不同,所以必须走另一条路。老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任其自然,孔子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已经抱下了“道不行,吾乘桴桴于海”的决心。因为,在他的眼里,世界是由人组成的,人们已经从上古继承了下来这些人类文明的遗产,必须将它条理化,健康化地传达给后人。
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里,同一个地球上,为什么不和睦相处,兄弟相关,共同幸福呢?如果什么都任其自然,一般的凡夫俗子当然不知道老子真正的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从而会把放纵自己的情欲当做是在顺其自然哩!那个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圣人出,则天下治。孔夫子的'教导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甚至到今天已经影响到许多其他的国家,并且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而我们这个出生孔夫子儒家思想的国家,却因为要打倒孔家店而追求新思想,结果毁坏了人们的伦理道德、良心良知,使天下人皆知为我自私,见钱就捞,不管什么天理良心了!
孔老夫子不是不懂自然,而是把自然放置下来,只说那事物的当然一面,让我们大家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制约人欲的时候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至于金钱富贵,谁都爱惜,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给人牵马挑担能够得到富贵,他也是愿意的。但如果不能得到的话,那就应该随他自己的愿望了,所以他会说:“富贵于我如浮云。”这就是抓住当然,顺其自然的孔子学说了!
篇2:生命与自然
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生活的现实环境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辆辆奔驰的汽车。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科技的发展,也带给人类一些不可避免的危险,可人们不重视这些危险,总以为可能性小,于是身亡事故就发生了。如果人类科技进步没有那么快,身亡几率也会变小,不过这不能怪科技发展,要怪就只能怪人们没有安全防范意识。在古时候,人类的科技虽没有现在发达,可生命安全率是比较高的,古时候,人类也都是病死,老死或被人劫走。克古时候的人都能够生存的长久些,古时候没有电脑与电视机的辐射,没有大声音的耳麦与麦克风来减少人的寿命,只有古代的乐器和歌舞。虽比不上现代,却也是名曲、名侓百出。
古时候,溪水多,独自在小树林间悠然地闲待一会儿,便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要是在森林间带上某种乐器,于溪水合奏,便是人生一大乐趣。使人心情开阔,大敞心扉!!!再看现实社会,小溪变少了,黄河、长江水位变低了,大部分水源被污染了,酸雨有时也会光临,地震变多了,空气都传播病毒,自然的环境和可想而知。人类的寿命也自然知晓。生命是每个人的财富,世界上因为有了生命而绚丽多彩。热爱与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生命中的每分每秒。请记住,请时刻记住:生命短暂,一去不返!
篇3:我与自然
在高速公路上,堵在一辆运猪车旁边很久,我看着那些猪,很是喜欢。猪拥有着善良的眼睛,可爱的线条,无忧无虑的用耳朵遮住一只眼睛,但它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即将离开“猪世”。像猪这种已经被人们从生物链中剥离出来的动物,是最适合被吃的,肉多鲜嫩。但是,这是件很矛盾的事,看着猪的时候很内疚,吃起来却从不觉得……这是我对“猪”的无奈。
妇人说,没事,乌龟结实。
我又说,把盒放点水不是挺好,乌龟毕竟是两栖动物。
妇人回答说,放了水后,城管来了就不好撤了,她顺便又补充了一句,你要喜欢,买几只走啊!
我无奈地摇摇头,心里一凉,却又耿耿于怀,难道我们就应该这样对待动物么?但我最终还是走了,毕竟不是救世主,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就得过所有悲惨的生灵?
那时,我对待自然的态度很矛盾,也很无奈。但心里,我知道,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也十分赞同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应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
一天,有幸参观了08北京奥运会主体体育场-“鸟巢”,心里颇受感动。它让我感到原来人与自然也能有机、融合地结合在一起、形态如同盈育生命的“巢”,像极了一个摇篮,寄托着人们的希望。“鸟巢”像是用树枝般的钢网,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编织一个温馨的家。在那里,人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梦想。体育场的结构互相支撑,人与自然也是互相依赖的。
大自然的主要基调始终是绿色。绿色代表生机,代表永恒,象征和平……尽管人们曾一度伤害过她,但她却用她那颗包容的心,维护着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维护着整个地球村。
篇4:散文与自然-散文
散文与自然-散文
我很喜欢散文,也特别喜欢写作散文。散文创作的空间是十分广阔的,很多的东西、很多方面都可以写;你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写你的经历,写你生活的这个世界,写你去过的每一个人地方。散文写作其实是最自由的了,没有那么多能够制约自己的条条框框,也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写法上也很自然。其实自然应该是创作散文的最佳境界了。
散文创作一定要自然,这是我所追求和努力的。写什么?怎么写?都是自己的自由。一句话,追求和崇尚自然。当然自然不是随随便便,不是不要表现主题,不是胡说八道,信口开河。一篇散文还是要表达一定的情感的,表现一定的主题的,无论写得多么自由,多么天马行空,也不要脱离主题,写什么就是写什么,不是写其他的东西。即便你在其中去描写另外一件事情或者其他的人,也是为了表现你所要表现的主题。
在文学所有的式样中,散文比小说、诗歌和戏剧表现的世界更为广泛,表现形式也更丰富和多样。散文是我们接触最多的文学式样。不少人在生活的闲暇中阅读小说,其实更应该在生活的闲暇之中去阅读散文,因为散文离人们的生活更近,我们每天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可以用散文来表现的,吃饭睡觉以及吃饭睡觉的感受和经历都可以写进散文。而诗歌离我们日常的生活更远了一些,我们的生活不可能时刻都是诗,有具有诗的魅力,都具有诗的灵感和激情。但散文离我们又是这样的近,这样的广泛,我们生活在散文世界里,天天都被散文包围着。散文是一片十分广阔的海洋。
虽然散文的世界这样广阔,表现的世界十分宽广,如果我们不深入生活,不开阔自己的视野,就不会有那么丰富的表现能力,就会感到自己心里和手里没有多少散文的东西可以写,感到自己写了很多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再去写的了,自己陷入了一个贫困的境地,感到自己表现能力的不足,越写越感到困难。我现在就有这个体会。论生活的经历,不能说自己的人生和生活经历不是丰富的,人生和生活的.感受不是多采的,但写作了那么的散文,感到基本都写尽了。这就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反思自己。
作为一个热爱散文创作的人,我感到自己走的地方太少了,这个世界那么大,那么广阔,而去的地方并不多。而很多去过不少地方的人,又偏偏不是写作的人,走了,看了,不少的地方也不会留下什么文字,没有能够让人们去分享他的感受,分享这个美好的世界。如果是我,怎么能够让自己人生那些美好的经历,就这样过去就过去了呢?我一定要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
散文应该表现和反映自然,表现和反映这个宽广美丽的世界。我走的地方太少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人生遗憾。祖国的山山水水,名山大川那么多,我只去过泰山,去过西湖和太湖,海边的地方也只是去过烟台、威海、北戴河,当然都是很多年以前了。如果自己有这个机会,一定要多去一些地方,写出一些篇章的。这类游记散文的写作对于我来说,有着十分巨大的魅力,我现在只能望洋兴叹了。
生活在一个城市这么长时间,天天看见的就是车辆和人流,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楼大厦,发现诗意和灵感是不容易的事情。虽然首都不是一个小地方,但是大地方也未必有那么多可写的东西,更不要说写得好的东西了。
我总是在寻找自然的东西,水泥和柏油路面使自己失去了与地气的亲密接触,感到自己内心的匮乏,眼睛也感到不是那么舒服,鼻子也感到不是那么舒服,耳朵也同样是这样,这也就自然影响了自己的大脑,脑子里一片混沌。没有大山和泥土的芳香的味道,没有了野草和庄稼的芳香,我感到自己内心的枯燥,感到自己大脑的阻塞,这都是自己与自然接触少了的缘故。所以我在创作散文的时候,感到自然的亲切和难得;我喜欢散文,我喜欢自然和崇尚自然,这就是我想要说的话。我想自己的意思应该是表达到了,这是我所希望的,没有别的。
篇5:人类与自然
纵观人类第一文库网历史,从最初的“南方古猿”发展至今已四百万年有余,真正有记录的不过几千年,而有具体历法,文字记录的发展史更短。人类最初阶段在自然界是弱势,在当初的环境下,人类虽相对其他物种有明显的智力优势,但在学会工具使用前,人类肉体相对于史前猛兽,没有一点优势而言。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大型动物可能正是因为自身躯体过大,没有足够的食物供应而灭亡,也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开始了使用工具,最重要的是学会了使用火,这几个因素使人类的的生存环境改善了很多。
随着种族的壮大,人类定居下来,开始种植五谷,养畜禽,从敬畏自然的角色开始慢慢改变,学会利用自然,且在之后开始改造自然,建立人类社会,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生存的条件。到如今,人类已早不是为了生存,而是开始了追求生活质量,也不再只是为了种族的延续而努力,更多的是在探索自然之道,然后利用自然之道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加适合人类的生活。这一行为已经超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规律范围,人类逐渐超脱自然,成为自然的主宰,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至于到底是谁征服谁,现在也是不可预测,毕竟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但也是这个自然孕育而出的物种,而且,地球也具有无数人类还未知的神秘事物。而且,这种改造自然而满足人类自身的短期利益的行为,最终是否能给未来人类带来的是好还是坏,现在的理论也是没有十足的证据可以论证。
篇6: 自然与人生
自然与人生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登高望远对于城市人来说是最佳之选,又可远离城市的喧嚣,寻一片心灵栖息之地。
深秋的马峦山似乎很神秘,从远处望去,它像“沙漠之舟”骆驼,从近处看更像一个昂头挺胸的战士,随风飘动,矗立在山涧。它位于深圳市东部山区,占地25平方公里,大部分山峰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其有深圳最大的瀑布,谷内岩石因水流冲刷而构成各种形态,大小不等,且呈犬牙交错之状,溪水清澈见底,山谷两旁植被浓郁,藤蔓横生,野花遍地,鸟叫虫鸣,景色秀丽,静谧怡人。
有人说,徒步马峦山若是不溯溪的话,是无法体验马峦山的清凉与幽静,溯溪游玩才可把沿路的'风景尽收眼底。徒步进入叠翠谷,山色葱绿,溪水清灵,水雾迷蒙,撩动几缕水波,水底细细的沙粒悦然于碗底......笑容就在每个人的脸上,细声耳语轻轻地回荡,闭上眼,深深地吸一口:“好清新的空气!”
走着走着,感觉树木越来越密,色彩越来越浓,而瀑布声也是越来越近。一副巨大的水帘呈此刻我们的面前,它没有黄山瀑布那波澜壮阔的气势,也没有泰山那一泻千里的声威。水流拍打着岩石,发出巨响,直剧飞奔的水花,直泻而下,像奔腾咆哮的万匹野马破云而来,又像神话中的仙女披着银纱,在斜阳的照射下,光彩夺目。从天而降的瀑布被石头挡住而撞成碎块儿,转成无数颗晶莹的小水珠,跌落在下面的潭中,潭中顿时溅起波光粼粼的水花。阳光撒下一道金光,撒在瀑布上,瀑布便架起了一道五颜六色壮丽的彩虹。天空在瀑布的映衬下是那样的蓝,那么惬意那么凉爽;白云在瀑布的映衬下是如此柔软,就像白白的棉花。树上的琥珀在瀑布的映衬下是那么引人注目,如同透彻的碧玉,亮晶晶。
一节节石头阶梯蜿蜒在马峦山的栈道上,或凌空飞架于悬崖峭壁、或藏头露尾于巨石绿林间,宛如一条丝带将沿途的道道美景串成一条珠光闪闪的项链。沿途的亭、台、路、石、树,以及仿树枝造型的护栏,无不发出生态与自然的和谐之声,云遮雾罩,忽隐忽现,仿佛人间仙境,让人留恋忘返。
爬上了山顶,汗水与疲劳浑然不觉,马峦山的美一览无遗,悠然之心便豁然开朗。我多想转成一颗露珠,滋润你的一草一木,自然与人生,莫过如此。
篇7:自然与心灵
我们常说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就跟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似的。其实,人只不过在客观上接近自然罢了,真正亲近自然的是心灵。
人与自然就像两个冤冤相报的仇人,总是相互伤害;又像树与土,必须相互依赖,却常常忘在了脑后。等明白了,后悔了,信誓旦旦。可时间一长,又旧病复发。
相比之下,自然与心灵就和谐多了。
如果单纯的想自然,我会看到玫瑰的花瓣和残败的落叶,看到一往无际的绿洲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如果单纯的想心灵,我会看到孩子的天真和大人的世俗,看到善良的呵护和残忍的遗弃。
只有当自然和心灵被放置在一起时,才觉得自然纯洁了,心灵也清丽了。似乎心灵赋予了自然灵性,自然赐予了心灵鲜活,自然与心灵就好象沐浴在水里的两块冰青色的玉石,干净美丽。
所以我想自然和心灵天生就是在一起的。不是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自然,而是自然的心灵心灵的自然。
我们人只能接触自然,而心灵却能感触,读懂自然的温柔。当风拂动绿色的湖水时,心灵能够读懂自然的清新;当绿叶悄悄伸展在枝头时,心灵能够读懂自然的豪情;当山峰一座追赶一座时,心灵能够读懂自然的勇敢;当大海立在海滩上咆哮时,心灵能够读懂自然的顽强。自然就这样融进了人的生活,更融进了人的心灵。
所以当心灵温柔时,海上的朝阳像温暖的笑脸;当心灵感伤时,一抹暮色像忧伤的眼泪;当心灵欢笑时,叮咚的溪水像孩子嬉戏;当心灵痛苦时,永远的地平线像绝望的终点。
自然和心灵像相知相恋的情侣。虽然是客观和抽象、现实与虚无的对比,却没有伤害和利用,有的只是心有灵犀。
所以我总觉得自然是心灵的自然,心灵是自然的心灵。心灵和自然,是一枚硬币的正面和反面,是侠客手中的剑和鞘,是绣女手中的针和线,是短暂的对立,是永久的统一。
篇8:自然与心灵
喧闹、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给人们带来了满足,也带来了烦恼。心灵时常被搓揉得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心灵的疲惫总会在寂夜之中来回蛔动于全身各处,肆意侵染人类的血液:浑浊不堪。
如今,许多人在寻找心灵的驿站,而寺庙成为人们的焦点,捐献的香火被误以为是列车的火票,购之则能让心灵安享宁静,殊不知真佛就在自己身边,一花一草,构建出心灵的摇篮;一山一海,说说着心灵的暖床;一抹阳光、一阵细雨,润养着我们疲惫的心灵。
来吧!让心灵在花丛中寻找一片净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先生手中的菊花寄放着他那隐逸的心灵,不为世俗所动,只为山间之清风、江上之明月所动。摇摆的舞姿,似婴儿的摇篮,将心灵摇醉了,沉眠于淡淡的芳香之中,不愿醒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京城米贵,居之不易怎能烧去白先生满腔抱负,唯有将疲惫的心灵寄托于草上,待春风吹之际,一展鸿图!
来吧!让心灵在清山、壮海之间寻找一片净土。
李白也曾在梦中拜访天姥山,诉说着自己不畏权贵的事迹;苏子也曾在赤壁之下,探寻大自然的奇珍异宝;欧阳修也在兰亭之中饮酒、吟诗,抒展着自己疲惫的心灵。你又为何独自坐在座位,独握笔杆,想让心灵行走于笔尖吗?去吧!大海中有你想要的温床;山中有为你而撑起的树阴;动物之间的呢喃地是悦耳的安眠曲。
来吧!让心灵在阳光之中,细雨之间寻找一片净土。
事业上受挫的你,为何独坐在寂夜之中;感情上被虐的你,为何只想被音乐包围;被众人误解的你,为何大步于街头之上。人生诸如此类的祸难屡见不鲜,你又为何常见欺于此。来吧!让清晨的第一抹阳光进你的心脏,让阳光消毒功能在你身上漫延,抹杀一切破坏心情的细菌。用细雨洗去心灵伤痕的血渍,让它在细雨中蛹化、成蝶。
我们本来源于自然,心灵亦然,而为何不让心灵在自然中憩息呢?寺庙之香,吸多恐不利,愿君图之。
篇9:我与自然
我与自然交谈,使我更加了解自然。
我问蜜蜂:“你们整日勤勤恳恳地采蜜,你们有什么伟大的理想呢?”
蜜蜂们讨论起来,不一会儿便答道:“为家园与亲人而付出,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理想。”回答得整齐一致,没有一丝遗憾。“我们不求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矜贵的日子,我们只想要家人平安,过自食其力的安稳日子就足够了。”没有想象中的哀怨声,它们的声音虽小,却拥有极大的威慑力。
告别蜜蜂,我来到花丛中。我问玫瑰:“你一年四季重复着单调的色彩,尽管这样,人们还是爱戴你、尊敬你,你高兴吗?”
玫瑰的花瓣上流过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玫瑰笑着回答我的问题:“哦,我非常荣幸。我愿意为人们挥洒芬芳,做他们心中美好的象征。人们的爱戴与尊敬,使我非常高兴,即使这样,我还需要继续完成我的工作,将我的香气传遍天下。”没有想象中虚荣、高傲的语气,在玫瑰花的心中,我们人们的虚荣心实在是卑微。
仰望天空,白云在自由地漂浮着,不时有飞机和小鸟飞过湛蓝的,如同大海般广阔的天空。我朝着天空喊道:“天空!为何白云、小鸟与飞机可以在你广阔的身体中穿梭,而不但不生气,还对它们微笑?”
天空爽朗地大笑起来:“哈哈,你也说我的身体是广阔的,那既然广阔,为何不奉献出来?所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我有着如此宽广的胸膛,有什么东西装不下?大方起来,你会有许多的朋友,还会被赞扬与欣赏,你知道吗?”还是没有自私的抱怨声,天空的话语,永远在我的心中徘徊……
我探究了自然的心灵,从我对蜜蜂、玫瑰和天空的对话中,我明白了许多,许多……我明白了为家人付出是快乐的,谦虚的品格让我们更加受人爱戴与尊敬,自私只会招来不断的指指点点……期待下一次,我与自然的交谈。
篇10: 我与自然
看哪!蒲公英身上又长出了许多可爱的小蒲公英!风轻轻一吹,便有许多小蒲公英飞走了。
我跟着一个小蒲公英,想看看它要去哪儿。它时而慢,时而快,有时我都跟不上。它似乎在和我玩捉迷藏,有时飞低一点,让我看见,有时却飞得那么高,与天空融为一体,让我好找,这个小蒲公英可真是顽皮啊!
我跟着它,走过了公路,走过了小溪,走过了树林。终于,小蒲公英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停了下来,它可真是会找地方啊!
我伸出手,接住从空中落下来的小蒲公英,并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土壤上,生怕摔痛了它。小蒲公英躺在松软的泥土上,似乎很满意我给它找的住处,任由风怎么刮,它都抱着一旁的小石子,不愿离开。
在这几天时间里,小蒲公英慢慢钻入地下,没过几天,又悄悄地从土里露出头来,小蒲公英要长大啦!
我还是一如既往,每天都来看小蒲公英,现在它已经是大蒲公英啦!它有着长长的茎,茎上有一个“圆球”,“圆球”上已经长出一些小蒲公英了!
我看着这些小蒲公英远去的方向,自言自语道:“他们会飞去哪儿呢?”
第二天,我发现蒲公英枯了,它已经不是以前的小蒲公英了。也许它是飞去另外一个世界了,我想着,另外一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呢?小蒲公英会喜欢那里吗?
篇11: 我与自然
她是我下雨天最好的朋友之一,她非常小,小到只有五六粒米那么大。她身上有四种颜色,分别是:棕色、黄色、黑色和红色。我给她取名为“四雨”,因为我是在下雨天发现她的,并且她身上有四种颜色。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那天,天气非常不好,乌云密布,都找不到一丝蓝或白。我无聊,想到好久没给我的铁树浇水了,就跑到楼上,拿起浇水捅去灌水,灌好水就去浇水。想到妹妹的树也没浇呢,就先给她的树浇一浇水吧!
她的铁树下长出了一株小铁树,我又去给自己的铁树浇水,发现一根树枝上有一只小蝴蝶,我问她:"你怎么停在这呢?"她一直盯着我看,似乎在说:"下雨了,我在这里躲雨呢!"我才发现开始下雨了,我觉得躲在那里还是会淋到雨的,就跑到楼下叫了妹妹,拿了一把雨伞和画本上楼了,我告诉了妹妹,跟妹妹一起撑伞帮蝴蝶挡雨。妹妹说:"看这天,雨很快就会停了。"如妹妹说的一样,雨没过不久就停了。我邀请她出来玩,我把她玩的样子画了下来,然后拿给她看,看着她开心的飞来飞去,我的心中也充满了快乐。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分离的时刻很快就到了。我跟她约定在下雨天,她会在那里等我的,我们一起玩。虽然很多不舍,但我一想到我们还会见面的,就好开心。
从那以后,我每天盼着下雨。
篇12: 我与自然
我喜欢在大自然中自由的呼吸,逃离钢筋混凝土铸造和“看不见人”~雾霾的城市,去寻找那片我心深处的原始环境和湛蓝的天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耳中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心中却向往着作者离开世俗的闲适恬静与安闲悠然的田园生活,此时我眼前的景物渐渐模糊了。
我放佛置身于书本中的画面,去赶赴我心中定好的那个约会。最先听到的是小溪流水之声与小鸟的欢声笑语,再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感受着冬日里从树叶间穿过的阳光,打在我的身上的那份温暖,这放佛是大自然的魔法,随着阳光的照耀,我的身心正在从城市中的利益欲望中净化,变得纯净。随着蜿蜒曲折的小路继续向山顶走去,刚到山顶,还未驻足,只听一声:“年轻人,累了吧,我们终于见面了。”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朵菊花飘落在我的眼前,刚一落地的瞬间,山间的云雾瞬间散开,此时我的疲劳一扫而空,远眺山下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休息了片刻,慢慢向山下走去,可是入耳的不再是泉水的叮咚之声,只剩下沙沙的风吹树叶的声音,越往下走放佛离我向往的生活渐行渐远。到了山脚下,连风吹树叶的声音也被叫卖声覆盖,随处可见的塑料瓶与包装袋刺痛着我的眼睛,而回头望向那笔直的公路更像是一把宝剑刺入大山的深处,刺透了我向往的生活。随着一阵微风吹起,卷起了一片沙尘,沙尘过后,眼前的世界渐渐清晰起来。
我猛地抬起头来,看到窗外依旧喷薄着的浓烟和雾蒙蒙的操场,心想这可能就是大自然无声的忠告吧,此时听到马路上的车鸣之声,我深知我与大自然那片净土的约会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篇13: 我与自然
早晨,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珠与桂花的气息,四周的空气也是那么的清新,好清爽!
但早晨的美景再是美不胜收,又有谁注意到了“藏”在黑暗的角落的“蚂蚁大部队”
呢?你快看他们,正在工作――搬运粮食。也不知他们这般辛苦会不会赚点“工资”。
大部队里的每一只蚂蚁都是那样的小巧玲珑,犹如一粒粒黑米,真想时时刻刻把它们捧在手心里,不受外界的伤害。唉!可是,刚下过雨,害的小蚂蚁又要“乞讨”了。地面上十分光滑,刚洗过澡,可天真,幼稚的我觉得那是蚂蚁的汗,你听了一定会捧腹大笑吧!
一只只小蚂蚁开始聚集起来,我猜想他们应该是找到了美食,想要得到最好的食物而赛跑,隐隐约约的,我好似听见了它们的声音:“嘿呦、嘿呦、嘿哟……”顿时,心中一片疼痛。它们好可怜,渺小的蚂蚁犹如“流浪汉”,四海为家!但后来,它们又排成两队,每人分工,搬着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包。我一路似鬼,悄无声息地跟着“大部队”直到它们的窝边,一只小蚂蚁进了洞中,随后蚂蚁家族都来了,它们开始共进晚餐。有的蚂蚁在周边啃,有的蚂蚁坐在面包上面啃,还有的蚂蚁直接把头猛钻进面包里。我想这个蚂蚁一定是个贪吃鬼,弥勒佛的肚子,无所不容啊!
这些“小黑米”吃饭的速度真快,我还以为他们要“一吃吃到大天亮”。随后它们又成体操队形陆续回到“宿舍”闭关修炼,进入夜晚,用夜的墨笔,把天空涂抹成黑森森的世界,直至黎明继续做“搬运工”。
【与自然的作文】相关文章:
1.与自然相遇作文
2.与自然较量作文
3.生命与自然作文
6.与自然的友情作文
10.散文人类与自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