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匡衡求学作文
“半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改写匡衡求学作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改写匡衡求学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改写匡衡求学作文
改写匡衡求学作文
古代有一个人叫匡衡,非常喜欢读书。但因为家境贫寒,所以不得不给大户人家放鹅。
匡衡每次放鹅,通常是让鹅自已取食,他躲在学堂的墙角下偷听,如痴如醉。晚上回到家,因为家里买不起蜡烛,所以深夜无法读书的痛苦一直在折磨着他。匡衡的邻居家倒是有蜡烛,只可惜光亮却照不到他的家。对知识的渴望促使匡衡突发奇想,他拿起凿子把墙凿了一个小洞。邻家的亮光照过来,匡衡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就着这微弱的光芒,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就这样,匡衡白天在学堂偷听,晚上就着小洞里的`光亮读书,学问大有长进。
这件事让一个叫何生亮的人知道了,这人是当地富豪文不识的管家。他告诉匡衡,文老爷有很多藏书,他可以介绍匡衡到文家干活,从而有机会读到更多的书。
匡衡大喜过望,第二天便去了文家。文不识看他年纪虽小,举止却很得体,便让他做自己的书童,每天陪着他读书。一个月下来,文不识对匡衡赞赏有加。发薪水时,匡衡却分文不取,这让文不识很费解,问道:“为什么不要工钱呢?”
匡衡恳切地回答:“如果能读完老爷的藏书,我就心满意足了!”
文不识深受感动,从此就资助匡衡读书。后来,匡衡成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学问家。
篇2:匡衡求学原文及译文
匡衡求学原文及译文
一、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反。(选自东晋 葛洪《西京杂记》)
二、翻译: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姓文名不识,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匡衡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最终匡衡学有所成。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鼎”是匡衡的小名。当时的人们竟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街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与这个人讨论《诗经》中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对他十分佩服,倒穿着鞋子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来了。”于是就跑了,不再返回。
篇3:匡衡求学文言文翻译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翻译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使人们开怀大笑。”“鼎”是匡衡的小名。当时的人们竟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街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与这个人讨论《诗经》中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对他十分佩服,倒穿着鞋子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来了。”于是就跑了,不再返回。
注译
1、不逮:指烛光照不到;逮:到,及。
2、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3、以:用。、映:映照。
4、邑人:同县的人。
5、大姓:大户人家。致:给。
6、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与:即“与之”,给他。
8、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9、偿:报酬。
10、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11、愿:希望。
12、得:得到。
13、资给:资助给。
14、偿:报酬。
15、书:读书。
16、遂:于是,就。
17、大学:大学问家。
18、如是:如此。
19、匡衡:西汉经学家。
20、文不识:人名。
21、乃:于是。
22、与:给。
23、愿:希望。
24、得:允许。
25、遍:尽。
26、资:借。
27、以:把。
28、解颐:开颜而笑。
篇4:匡衡的雕像作文
匡衡的雕像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 临沂市兰山区第二实验小学
我看着匡衡读书的雕像,心想要向他一样,做个爱学习、有知识的人。
[推荐给朋友] [显示打印]
【改写匡衡求学作文】相关文章:
2.匡山之旅作文
3.匡匡的经典语录
8.求学自荐信模板
10.求学无止境励志美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