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部分高校高考实践生招生政策出台
“楠楠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山东部分高校高考实践生招生政策出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山东部分高校高考实践生招生政策出台,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山东部分高校高考实践生招生政策出台
记者19日从省教育厅获悉,今年山东省部分高校继续面向农业部门、煤炭企业和退伍军人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报名时间为4月7日至9日。
实践生报名条件与普通高考略有不同,考生思想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外,还要符合相关条件,农业实践生为现住户口在农村或农、林、牧、渔场(厂、村),高中或农业职业技术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生产实践两年或两年以上,年龄不低于20周岁;矿业实践生为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具备两年以上生产实践的省属煤炭企业和市、县属煤炭企业的在职优秀青年,年龄不低于20周岁;国防经济类实践生为具有高中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历、未婚、年龄不低于20周岁且不超过27周岁的退伍军人。
与普通高考不同,实践生是推荐报名。农业实践生推荐办法是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自愿报名,经所在村民委员会或单位职工集体评议,推荐初选考生名单,并对初选考生名单进行公示。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所在单位组织填写《山东省年招收有实践经验学生资格审核表》,并由推荐单位签署审核意见。矿业实践生由省煤炭工业局按不低于各校招生计划总数1:3的比例面向全省煤炭企业组织生源,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自愿报名,由所在单位审核并组织考生填写《2007年煤炭企业优秀青年考生资格审核表》,省煤炭工业局负责对全部推荐考生进行复审及公示,并签署审核意见。面向退伍军人的国防实践生的推荐工作由山东省军区政治部负责组织。符合条件的考生报名时必须持户籍证、身份证、学历证明和相关的《审核表》,于2007年4月7日至9日到户口所在市区招办办理普通高考报名手续。
实践生须参加文化课和专业课考试。文化课考试与普通高考相同,考生均参加今年6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文史类或理工农医类的统一文化考试。专业课考试由各招生院校自主或联合组织,考生持身份证、《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收有实践经验学生专业考试准考证》到招生院校指定地点参加专业课考试,各招生院校于5月底以前完成专业考试。考生的专业课考试成绩达到满分60%的为专业考试合格考生,各招生院校于6月10日前将成绩通知考生本人。
实践生录取是根据招生计划、考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课考试成绩
篇2:部分高校招生政策大调整 高考志愿怎么填?
高考结束,很多考生要作出人生路上的一个重大选择:填报志愿。选择哪所院校才能让分数取得“最大效益”?选择哪个专业才能契合自身特长、兴趣爱好和职业前景?选择哪个地区才最适合自己的发展?
与此同时,合并录取批次、直接招录到专业、一档多投、参考“素质评价”……一些省(区市)的普通高校招生推出“新政”,应该如何应对?
四大改革
高招新政合理应对
【镜头】尽管有心理准备,拿到高考志愿表时,家住上海市徐汇区的考生小张还是眼前一亮:多年来“一本”“二本”的划分消失了,他可以填报10所本科院校的60个专业志愿。“原来我一直纠结,现在‘隔板’消失了,与其去一个没什么特色的‘一本’学校,不如选个心仪的专业,去个好点的‘二本’学校。”小张说。
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是未来高考的改革方向。就今年而言,上海在全国率先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河北自今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辽宁自今年起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江西自今年起合并文史、理工类本科第二、第三批次……
录取批次调整变化,意味着原来被“隔板”隔开的很多高校,开始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招生。对考生而言,解除了心理上一本、二本、三本的界限和障碍,选择余地更宽了,更容易凭兴趣选专业;对高校而言,原来的一本、二本高校不再能“高枕无忧”,而有专业特色的院校则有望在招生大战中赢得主动。
“录取方式改革改变了以往部分高校‘一些专业扛旗、部分专业搭顺风车’的现象,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科质量、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有促进意义,鼓励各类大学办出特色。”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鹤指出。
但要引起考生注意的是,录取批次的合并,意味着志愿填报的难度也加大了。比如,参考数据少了,原来比照历年一本线、二本线填报志愿,今年三条线变成两条线甚至一条线,就需要慎重;“保底”在一定程度上不在了,考生需要在志愿填报中拉开梯度,降低风险。
除了录取批次合并,还有3个新变化需要考生合理应对:
突出专业在高考志愿选择中的作用。浙江、广西、河北都提出,积极探索“专业+院校”的录取方式。“以后学生填报志愿时,可能更多考虑专业的质量和影响力,学校成为次要因素。”刘鹤说。
“一档多投”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考生。目前,在大部分省(区、市)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基础上,湖北、福建、天津、海南等地提出,实行“一档多投”“多次选择”“按专业投档”。东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李海雄表示,实行一档多投、双向选择对考生有利,对高校招办等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开始推开。今年的招生政策中,广东、辽宁、黑龙江等大部分省份提到,将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兰娟表示,这有助于扭转“唯分数论”等问题,更加关注学生的全科成绩、综合素质和自身的实践经历,促进高校公平、科学选才。
知己知彼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镜头】小陈高考分数出来后,父亲通过上网、读报、咨询等方式,为儿子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热门专业”。“我对这些专业不感兴趣!我想学文学。”小陈满腹委屈,可是拗不过父亲。开学后,就读于某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小陈逐渐消沉起来,每天面对不感兴趣的课程,他不但跟不上讲课进度,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
高考志愿填报,犹如多个选项的博弈:在争取把分数“用足”的基础上,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就业优先还是兴趣优先?是选择偏远地区的好学校,还是选择大城市的相对薄弱学校?……
其实,高考志愿填报从来不是“单项分”取胜,而是要综合取舍,追求目标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适合自己”。“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认清孩子最适合什么。就拿小陈来说,最终选择了社会和家长认为最好的,但对孩子来说,未必最好。”高考报考专家王海涛对几个“矛盾”做了分析,并给出建议: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优先选择学校,有助于未来发展的平台;优先选择专业,有助于未来发展的方向。当考生面临“两难”时,建议首选专业,一是因为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自身的兴趣爱好;二是在分数没有明显优势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被专业调剂甚至退档的风险。
选“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热”和“冷”是发展变化的,不能静止地看待这个问题,而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为依据。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机械地认为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很多情况下,录取分数和专业“好坏”并不匹配。
“就业优先”还是“兴趣优先”?建议以孩子的意愿和兴趣为主。只有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如果硬要去学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恐怕很难学习好、工作好。建议家长要明白,无论怎么爱孩子,都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在这方面不要“大包大揽”。
其实归根结底,考生需要思考的,不仅是“能不能上大学,能上什么样的大学”,还应有“为什么要上大学,如何度过大学4年”。“从长远来讲,真正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是知识与能力的不断积累,而非学历文凭的简单累加。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并准备好以一种积极、严肃的姿态走完未来的关键4年,才是一个考生在高中生涯即将结束时的‘成人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李湘萍强调。
莫踩“雷区”
调研论证必不可少
【镜头】小佟是一名吉林考生,分数超过二本线十几分。在翻看志愿指南时,她选中一所冠以“某省”的大学。小佟想,这样命名的大学,应该差不到哪儿去。没想到,去报到的时候,小佟大吃一惊,这所学校是由一所大专和几所中专技工学校合并而成的,老师也都是原来的。小佟有了上当受骗的感觉,无奈之下,决定复读再考。
小佟的遭遇,是被学校“高大上”的名字“忽悠”了。在志愿填报中,这样的误区、雷区还不少,需要引起考生的特别注意。
专业名称不能“望文生义”。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我国高校有多达500多种专业,名字五花八门,家长和考生不做调研,光靠字面意思猜测,很容易出问题。“比如一位考生,因为喜欢生物,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没想到,这个专业主要从事医疗电子设备研发,设置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之下。”王海涛举例说:“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对专业进行详细的行业职业调研,了解其学习内容、就业方向及职业前景。”
志愿选择不能迷信“985”“211”。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上了“985”“211”,一切就都不用愁了。这种想法不无道理,但是,一些“985”“211”的劣势专业,可能远远比不上非“名牌”院校的强势专业。专家建议,考生特别是分数较高的考生,不要非“985”“211”不上,而应该通盘考虑、理性选择。
地域选择不能一味追求大城市。来自西北地区的小赵梦想离开家乡,于是,他选择了北京一所院校。“到了学校才知道,学校在北京远郊,根本感受不到大都市气息。”小赵后悔莫及地说。王海涛指出,填报志愿时如果将“地区”作为选项,那应该考虑“学校当地是否有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产业集群”“学校本身的地理位置如何”,而不是盲目追求大城市,“如果只为能去一个好地方,而选择了一所差学校,那代价未免太大了。”
别忽视限制条件。在志愿填报时,一些考生容易忽视专业的限制条件。比如,色弱不能被材料化学、环境工程、海洋科学等专业录取,色盲不能被美术学、天文学、地理科学等专业录取。考生一旦因不知情填报了相应专业,只能面临“落榜”的窘境。专家指出,考生要密切关注全国性、所在地区的招生政策,以及目标高校的招生章程,做到心中有数。
篇3:高考大幕开启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陆续出台
高考大幕开启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陆续出台
本报讯 (记者李莉)随着各高校近期陆续出台20保送生、特长生和自主招生政策,新一轮的高考大幕已经开启。
人大
奥赛获奖者优先保送
昨天,人大公布了年保送生、特长生和自主招生的简章。
2009年人大选拔的外语类保送生,将只招收人大限定的外国语中学推荐的英语语种考生;非外语类保送生,以招收获得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为主,多学科获奖者优先。
此外,明年人大将继续举办“全国中学生艺术冬令营”活动,通过此活动招收民乐类、管乐类、弦乐类等七大类艺术特长生。符合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报名条件的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舞蹈、声乐类要求从事专业训练5年以上,具有独唱、独舞能力;民乐、管弦乐、键盘类要求专业水平业余九级以上,有乐队经验者优先。
明年人大自主招生,主要面向各省级示范性高中应届毕业生,招收学习优秀生、理科特长生、文科特长生和美术特长生四类学生。
清华
自主招生保送生笔试合一
清华大学招办透露,2009年入学的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的笔试试卷将合一,考试一共4个科目,其中理工科为“语文+英语”、物理、数学和理科综合;文科为“语文+英语”、历史、数学和文科综合。笔试仍将分散到全国部分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进行。
这4门科目将被分成两个部分,其中前3科为第一部分,考试内容、题目形式和高考相衔接,多数题目考生应该不会感觉陌生,但是试卷的题量和难度会加大;综合卷则为第二部分,内容不会拘泥于高中的教学大纲,形式也会比较灵活,既有别于高考,也不同于竞赛。所有考生均应参加全部4科考试。这样的考核方式,为各学科均衡发展或在单科方面有突出发展的学生均提供了展现的机会。
笔试通过的考生将可以到清华参加冬令营面试。参加面试的.考生,绝大多数可以获得保送生或者自主招生的认定。
中科大
少年班明年招收40人
中科大2009年保送与自主招生实施方案规定,申请保送的考生须具备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中科大将在全国13个市设立自主招生笔试考点,根据考生的面试成绩、竞赛成绩、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择优确定保送资格生及录取专业。
中科大少年班明年将面向全国招收第33期学生,计划招生数为40人。学习成绩优异、具有高中文化程度、1993年及以后出生的高二(含)以下学生,学习成绩原则上总排名位于所在年级前列,或在学科竞赛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均可报考。考生要在当地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与当地高考(理工类)科目相同。中科大将根据考生高考成绩确定复试人选,复试科目为数学、物理、英语,另有心理测试及非智力因素测试、体格检查。 (来源:北京晚报)
篇4:山东省高考招生新政策出台
济南日报3月22日讯(记者 张科)今天,《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正式出台。今年由于实行“3+x+1”模式,考试时间由原来的两天扩为6月7日、8日、9日三天。同时,借考政策从今年起取消。
今年我省高考时间为6月7日、8日、9日。考试科目,文科为语文、数学(文史)、外语、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基本能力测试;理科为语文、数学(理工农医)、外语、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基本能力测试。试题分数上,语文、数学、外语试卷满分各为150分,外语中含听力测试30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试卷满分各为240分,基本能力测试卷面分值为100分,以考生卷面得分的60%计入高考总分,总分为750分。今年我省绝大多数科目自主命题,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基本能力测试六科由我省自行命题,英语听力和小语种科目由教育部命题。
高考报名时间为4月7日至9日,逾期不再办理。报名时须持户口簿、身份证,也可持第二代临时身份证(现役军人须持军人证)。考生在报名表(卡)上填写的电话等联系方式应准确,以便学校录取时相互联系。考生同时要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今年,我省取消借考政策。省招考院表示,由于我省已经实行高中新课改且实施自行命题,从20起,对户口在我省,在外省借读的考生,不办理借考手续,考生一律回户口所在地报名考试。我省考生也不准在省内跨市借考。
今年录取时,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要与高考成绩关联投档,考生的中学档案和高考电子档案也随之变化。由于我省已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中学档案由考生毕业中学组建;非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人事档案于报名时交县(市)区招办,其中2007年之前毕业的往届高中毕业生的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学年评语表等8个表格。
高考电子档案的内容则是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内容主要包括报名信息(含身份证号、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等,应届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等。今年,省招考院表示,严打中介诈骗、有效防范和严惩高校体制外乱招生,将成为今年招生的整治重点。
省内高校今年招41.29万人
济南日报3月22日讯(记者 张科)今天从全省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工作会议上获悉,除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所部属高校外,今年我省省内高校本专科招生总计划为41.29万人,招生大盘基本确定。
据统计,我省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为71.7万人,加上报考对口高职的6万考生,共有77万考生参加高考。与去年相比,我省普通高校今年的招生计划也有所增加。除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所部属高校外,2007年我省省内高校本专科招生总计划为41.29万人,其中本科计划为15.79万人,专科(高职)计划为25.5万人。根据教育部规定,今后<专升本计划将纳入全省当年本科招生计划内,且不得超过全省高职(专科)招生计划的5%,2007年教育部给我省的专升本限额只有9390人,对口高职的计划数只有19540人,五年制高职为12750人。
此外,3所部属高校中,山东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今年的招生计划与去年持平,中国海洋大学今年的招生计划比去年有所增加。山东大学今年本科招生总计划数为10350人,其中校本部7000人,山大威海分校3350人;此外继续招收专科(高职)专业学生,计划数为300人,其中校本部100人,威海分校200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今年计划招5000人,全部为本科。中国海洋大学今年不再招专科(高职)生,本科招生计划为3800人。
篇5:高考高校出台灾区考生照顾政策
08年高考高校出台灾区考生照顾政策
5・12汶川大地震后,即将参加高考的灾区考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四川大学日前正式宣布启动“地震灾区受灾考生关爱计划”,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宣布将调整今年对我省的招生政策。与此同时,全国及省内多所高校均表示,将制定对我省灾区考生的录取照顾政策,具体方案目前正在紧急研究制定中。川大启动灾区考生关爱计划
四川大学近日对外公布了“地震灾区受灾考生关爱计划”,其主要内容为:来自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的普通类本科考生,凡报考四川大学,只要符合教育部、四川省高考招生录取政策,四川大学将优先录取。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特别优秀的考生,凡报考四川大学并符合教育部、四川省相关规定的,四川大学将破格录取。在抗震救灾中,因抢救和保护国家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而牺牲的英烈子女,为保护学生而光荣献身的'学校教职工子女,凡报考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将给予特殊政策照顾。来自灾区并且家庭受到地震伤害或失去亲人的考生进入四川大学后,学校将实施经济援助,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四川大学承诺,学校决不让任何一名考入四川大学的灾区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哈工大加大灾区考生照顾力度
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将调整对四川省的招生政策,加大对灾区考生的照顾力度。据悉,该校今年在川招生计划为105人,投档比例110%。该校承诺对第一志愿报考并达到调档线、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将全部录取。若报考考生整体成绩突出,该校还将在四川省投放一定比例的预留计划。对于四川省重灾区(绵阳、德阳、广元、阿坝州、都江堰等市州)的考生,凡第一志愿报考哈工大,该校拟在考生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进行调档,达到调档线,专业服从调剂,该校将全部录取。同时该校还承诺,对于教育部、四川省关于灾区考生高考的照顾政策,将全部承认并认真执行。此外,该校将对由灾区考入学校的新生,给予一定的资助,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记者王迪实习生汪龙华
四川省出版社紧急调书保证学生备考
近日, 四川省出版社向全国20多家兄弟出版社发出紧急求援:请各地支援库存课本、样本课本,保证灾区学生,特别是高三、初三学生的复习备考资料。据悉,在受灾地区,很多高考学生在逃离时都没有带出课本,家中楼房垮塌也不能再进入,学生复习考试成为重大难题!出版社张邦凯总经理说,目前,北京、贵州等地的出版社已经开始打包各科复习资料,将通过空运在最快时间抵达成都。同时,人民出版社也在积极帮助联系更多出版发行机构,为灾区学校提供“精神食粮”。目前,成都市教育局、四川出版发行社已经开始统计灾区学校书籍需求量,再确定调运和赶印保证高三初三学生用书,其余大中小学各年级书籍也将陆续送达。
篇6:上海高校招生政策出台 招生考试办法不变录取率持平
市教委公布上海高校招生考试政策。据悉,今年上海高考招生计划约为9万2千人,录取率与去年基本持平。高考招生考试办法等基本与去年相同。
今年上海秋季高考报名人数与招生计划都与去年大致相同,录取率与去年基本持平,高校招生政策也与去年大体一致。但是,今年专科层次院校依法自主招生从去年的6所扩大到11所,分别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杉达学院、建桥学院、新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侨职业技术学院、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中华职业技术学院和震旦职业学院。11所高校招生计划约为5660人,入学测试日期统一定为下月18日。考生在报考这些试点高校时,可同时填报两所学校,以增加录取机会。此外,今年上海填报高考志愿办法仍为两次填报,其中艺术类高职和专科改为第二次填报志愿。考试院特别提醒考生,今年上海继续实行对第一、二志愿报考外地高校的本市考生,各加20分和10分投档的政策,以鼓励上海考生报考外地高校。
篇7:20高考体尖招生政策出台 考大学先考专业
2007年高考体尖招生工作有关政策出台,获得全国性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性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性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运动健将、国际运动健将、武英级称号的运动员,可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体育尖子加分标准也已经公布,体育尖子加分一律用原始分进行加分,与其他加分条件不累加。
经教育部批准的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省内院校,按其经批准的办队项目,可组织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得前6名并符合参加全省和全国大学生体育比赛参赛资格、年龄在22周岁以下(含22周岁)的运动员,参加省命题的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省教育厅批准办队的院校按经批准的办队项目,可组织获全国性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性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性体育比赛前八名,或获运动健将,或获武英级称号的运动员,并年龄在22周岁以下(含22周岁)者,参加省命题的“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专项考试时间为2006年4月7日至8日。考生须提前一天(4月6日)到中山大学体育系报到并缴交报考费。考试地点为中山大学英东体育中心。监考员从高等学校的各专项教师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队教练员中聘请。各项目主考应由具有副教授或高级教练或国家级裁判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体尖考试结束后,由省招生办公室会同省教育纪工委、教育厅体卫艺处等部门及有关专家联合组成高考体育尖子加分审核小组,依照考生的报考项目、运动经历、体尖考试等级进行综合评定加分。据悉,体育尖子加分一律用原始分进行加分,与其他加分条件不累加,加分后在同批录取分数线上与其他考生一起按高分到低分出档。
【山东部分高校高考实践生招生政策出台】相关文章:
5.高校招生工作计划
8.高考改革方案山东
10.高校专项招生自荐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