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2024-08-07 08:01:3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zxgjcj”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篇1: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⒈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方,明天是社会栋粱。

⒉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字注音。(2分)

思索,是一种美丽,让困惑的自己,穿越云遮雾障的迷离,在世事的浪尖上采撷真谛(    ),开拓(   )进取。

⒊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冰冻雪灾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十三亿人民。

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C.“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D.大家认为张湛同学提出的“争做奥运文明小卫士”的倡议很有意义,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

⒋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限20字以内)

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他们的故事传颂在襄江两岸。203月25日晚,由襄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被评选出的感动襄樊度十大人物是:年复一年的抚养、教育40多个“问题孩子”的江建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王国良;重病在身,却把最后的能量献给山区教育的肖永才;面壁十载,临摹永乐宫壁画的“画痴”刘庸之……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⒌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2分)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甜蜜;            ,                。

⒍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人    。选自小说第二回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的是梁山好汉鲁智深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故事,有力地表现了鲁智深     的性格。(2分)

⒎默写。(8分)

⑴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⑵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⑶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⑷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唱出了“        ,          ”的放达宽慰之语,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⑸《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⑹生活中,我们既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又要客观地看待别人,任何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正如俗语所说“              ,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⒏假如你是救助残疾儿童募捐活动的志愿者,抱着募捐箱正在路口向行人募捐,这时走过来一位拉着女儿的三十岁左右的妇女,你会怎样委婉、得体地劝说她献出爱心。(2分)

⒐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在年5月11日母亲节前,雏鹰中学九年级⑴班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8分)

⑴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分)

⑵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先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然后将开展全班交流,下面请你完成全班交流的步骤。(2分)

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⑶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很感兴趣: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请你谈谈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则公益广告感兴趣?(2分)

⑷2008年母亲节刚过,我们伟大的母亲――祖国却经历着磨难,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震撼中华。请你写一句话为最伟大的母亲祝愿。(2分)

示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㈠阅读古诗《钱塘湖春行》,完成10-11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⒑这首诗描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分)

⒒“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写诗人所见的景象,请说说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这样的感觉?(2分)

㈡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6题。(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i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⒓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朝服衣冠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⒔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  朝而往,暮而归

⒕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⒖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其结果。

⒗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2分)

㈢阅读记叙文《你在伞里吗》,完成17-21题。(13分)

你在伞里吗

白丽娜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读品》2008.1)

⒘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2分)

⒙“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女儿。(2分)

⒚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3分)

⒛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1.你是这样理解“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这句话的?(3分)

㈣阅读议论文《辩证看压力》,完成22-26题。(13分)

辩证看压力

邵景均

①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②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③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④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使人更能坚强不屈,表现出坚韧的美德。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⑤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人民日报》2008年4月8日第7版)

22.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分)

23.细读第④段,请找出本段的分论点。(2分)

24.文章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25.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分)

26.谈谈你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

四、写作与评价(5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5分)

题一:用心去阅读吧,阅读是智慧的源泉;用心去沟通吧,沟通是理解的源泉;用心去想象吧,想象是创新的源泉;用心去耕耘吧,耕耘是收获的源泉……亲爱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用心去干什么?

请以“我用心去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坚忍,是指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维护正义需要坚忍,战胜灾难需要坚忍,克服困难需要坚忍,漫漫求学需要坚忍,拒绝诱惑需要坚忍,戒除网瘾需要坚忍……一个坚忍的人,会永远微笑着面对生活,从容地走进生命旅程中的风风雨雨。

请以“坚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请先在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⑵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

⑶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⑷字数不少于600字。

⑸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8.写完作文后,请从立意、选材、构思、写法、语言等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5分,不少于50字)

(需要答案联系yuf123@126.com)

篇2:辽宁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辽宁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一、(20分)语言积累与运用

1、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对答如留 (     )正重其事 (      )

任劳任冤 (     )因地治宜 (      )

2、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任选一题回答,多答按第(1)题计分] (2分)

(1)       每当我听到《吉祥三宝》这首歌时,心里总是十分感到温馨。

(2)       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

3、语言运用。[任选一题回答,多答按第(1)题计分](2分)

(1)       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2)       仿照画线句子,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特色。

例句:来到首都北京,你会领略天安门的雄伟壮丽,品尝烤鸭的香嫩甜美,一定会不虚此行。

仿句:来到我的家乡,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会不虚此行。

4、默写填空(12分)

(1)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

(2)       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日光澈,影布石上。

(4)       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5)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说到王勃,你会想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到苏轼,你会想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到孟子,你会想到“____________”。

(6)       冬日清晨,凭窗而立,看雪落枝头,婀娜多姿,你禁不住心中惊喜,轻轻吟诵起岑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5分)文言文阅读

(一)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碟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于墨子之守固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围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来矣。”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       公输盘之攻械尽。

(2)       乃可攻也。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子墨子解带为城 《公输》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7、通过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公输盘_______的特点,墨子_______的特点。(2分)

(二)

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诸公文集。每读一篇,心悸口恝伲自以为未尝识字。然性不耐静,,读未终帙②,已呼累马③,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④自监。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须快醒乃止。”婢不如命者,罚治之。习久,渐惯苦读,古人徽意,或有一二悟解处,则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曹公曰:“老而好学,惟吾与袁伯业。⑤”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节选自《答王以明》作者袁道宏)

【注释】①口恚赫趴口合不拢,形容受到震惊。②帙:卷。③累马:牵马,备马。④婢:使女,女仆。⑤袁伯业:袁绍的从兄袁遗,字伯业。

8、下面与文中“古人徽意”一句中的“意”字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C、  醉翁之意不在酒

D、  卜者知其指意。

9、将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句: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自监

11、文章结尾说“当知读书亦是难事”,你认为作者须克服哪些难事?(2分)

三(30分)现代文阅读

冻 顶 百 合

世界上有没有冻顶百合这种花呢?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是没有的,虽然它很容易逗起一种关于晶莹香花的联想,其实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蹩脚词语。

记得那一年到台湾访问,去台湾岛内的第一高峰玉山。陪同的女作家不断向我介绍沿路风景,时不时插入“玉山可真美啊”的感叹。玉山诚然美,我却无法附和。对于山,实在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啊!十几岁时,当我还未曾见过中国五岳当中的任何一岳,爬过的山峰只限于北京近郊500米高的香山时,就在猝不及防中,被甩到了世界最宏大山系的祖籍―青藏高原,一住十几年,直到红颜老去。朋友,请原谅我心如止水,我已经在少女时代就把惊骇和称誉献给了藏北。

由于没有恰如其分的回应,女作家也悄了声。山势越来越高了,蜿蜒公路旁突然出现了密集的房屋和人群,原来是众多的游客围着当地的山民在买茶。也许是为了挽救刚才的索然,我夸张地显示好奇:“什么茶?”“冻顶乌龙。“女作家表情淡然。我猜疑她的淡然可能是对我的.小小惩罚,很想弥补刚才对玉山的不恭,马上兴致勃勃地说:“冻顶乌龙可是台湾的名产啊,前些年,大陆很有些人以能喝到台湾正宗的冻顶乌龙为时髦呢!”说着,我拿出手袋,预备下车去买冻顶乌龙。

女作家看着我,叹了一口气说:“就是爱喝冻顶乌龙的人,才给玉山带来了莫大的危险。”她面色忧郁,目光黯淡。

为什么呀?我疑窦丛生。

女作家说,台湾的纬度低,通常不下雪也不结霜。玉山峰顶,由于海拔高,有时会落雪挂霜,台湾话就称其“冻顶”。乌龙本是寻常半发酵茶的一种,整个台湾都有出产,但标上了“冻顶”,就说明这茶来自高山。云雾缭绕,人迹罕至,泉水清冽,日照时短,茶品自然上乘。冻顶乌龙可卖高价,很多农民就毁了森林改种茶苗。天然的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茶苗需要灭虫和施肥,高山之巅的清清水源也受到了污染。人们知道这些改变对于玉山是灾难性的,但在利益和金钱的驱动下,冻顶茶园的栽培面积还是越来越大。她没有别的法子爱护玉山,只有从此拒喝冻顶乌龙。

女作家忧心忡忡的一席话,不但让我当时没有买一两茶,时到今日,我再也没有喝过一口冻顶乌龙。在茶楼,如果哪位朋友要喝这茶,我就把台湾女作家的话学给他听,他也就改换门庭了。

又一年,我到西北公差,主人设宴招待,侍者端上了一道新菜,报出菜名“蜜盏金菊”。

纷披的金黄色菊花瓣活灵活现,婀娜多姿,像千手观音,撩动着我们的眼睫毛和鼻翼,共同化作口中的津液。大家纷纷举筷,赞不绝口。没想到坐在身边的一位植物学博士竟义愤填膺地说道:“菊花瓣纤弱易脆,根本经不起烈火滚油。这些酷似菊花的花瓣,是用百合的根茎雕刻而成的。而百合这种植物,是植物中的山羊。”

大家实在没法把娇美的百合和攀爬的山羊统一起来,充满疑虑地看着博士。

博士说:山羊在山上走过,会啃光植被,连苔藓都不放过。所以,很多国家严格限制山羊的数量,因此羊绒在世界上才那样昂贵。百合也需生长在山坡疏松干燥的土壤里,要将其他植物锄净,周围没有大树遮挡……几年之后,土壤沙化,农民开辟新区种植百合。百合虽好,土地却飞沙走石。

从此,在餐馆吃饭,我再也没有点过“西芹夏果百合”这道菜。在菜市场,我再也没有买过西北出的保鲜百合,那些白白净净的百合头挤在一起,好像一些婴儿高举的拳头,在呼喊着什么。

一个人的力量何其微小啊。我甚至不相信,这几年中,由于我的不吃不喝不买,台湾玉山上会少种一寸茶苗,西北的坡地上会少开一朵百合,会少沙化一笸黄土。

然而很多人的努力聚集起来,情况也许会有不同。我在巴黎最繁华的服装商店闲逛,见到我在打折的皮衣衣前驻步,同行的朋友以为我想买,赶紧扯我离开,小声说:“千万别买!我一直感觉,穿动物皮毛的人是野蛮人。”

努力,也许就会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出现。墙倒众人推一直是个贬义词,但一堵很厚重的墙要訇然倒下,是一定要借众人之手的。

(摘自《凤凰周刊》,作者毕淑敏,有删改)

12、作者说“冻顶百合”是一个蹩脚词语,却用它做题目,其用意是什么?(2分)

13、本文主要写了两件事,请任选一件事,用生动的语言概括叙述(60字左右)(4分)

14、第二段中引用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一句中的“曾经沧海”指的是______________。“难为水”指的是___________ (2分)

15、“墙倒众人推一直是个贬义词,但一堵很厚重的墙要訇然倒下,是一定要借众人之手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16、任选一组,体会两个句子所表现的不同情感,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多答按第一组计分)(4分)

第一组

(1)       陪同的女作家不断向我介绍沿路风景,时不时插入“玉山可真美啊”的感叹。

(2)       “就是爱喝冻顶乌龙的人,才给玉山带来了危险。”她叹了一口气,面色忧郁,目光黯淡。

第二组

(1)       纷披的金黄色菊花瓣活灵活现,袅娜多姿,像千手观音。

(2)       那些白白净净的百合头挤在一起,好像婴儿高举的拳头,在呼喊着什么。

17、倒数第三段(文中画线处)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分)

18、请从文中找出一处你认为写得不妥或可商讨的地方,并简要说明。(3分)

19、你对本文有怎样的感悟?引发了哪些联想?请写在下面(请不要超出给字格)(10分)

感悟:

联想:

四、作文(80分)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红杉树雄伟高大,没有人不为之惊叹,一般来说,越高大的植物根扎得越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植物界的巨无霸红杉的根却散布在土壤的浅层中,原来,红杉总是相伴而生,他们的根交缠叠绕,紧紧相连,既方便快速吸收水分和养料,又能使向下扎根的能量全部用来向上生长,直到八九十米,30层楼那么高。是什么成就了红杉,请以“红杉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作文的题目、文体由自己拟订,不超过话题范围,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也不要超出所给字格。

2.生活中人、事、物、景都会给我们留下这样或那样的印象,这些印象有些不仅仅是记忆,更是一种印象与评价,请以“印象”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章的文体由自己确定,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能超出所给字格。

篇3:河北省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河北省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33.A.I?m so glad to.

B.Oh, it?s a pleasure for me.

C.No, I don?t want to see a film.

D.Really?

34.A.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hop?

B.Where is the shop?

C.Is it open today?

D.Is it far from here?

35.A.I really can't agree with you.

B.That's true.

C.That's very interesting.

D.That's a great idea.

(B)选择最佳答语补全对话。

John: Hello, Jim. May I come in?

Jim: Oh, hello, John. Yes, come in, please

John: You don't look very well. What's the matter?

Jim: 36_______

John: Oh dear! Why don?t you go to bed for a rest?

Jim: 37_______

John: Shall I call him and tell him you're ill?

Jim: 38 _______

John: OK. I'll do that. I'm going to the shops now. Can I get you some medicine?

Jim: 39_______

John: Yes, of course. Is there anything else I can do?

Jim: 40_______

John: See you later then. Take care!

A. Oh, yes, please. His number is in the phone book.

B. No, I'll be all right. Thanks for your help.

C. My head hurts and I feel really hot.

D. Could you buy me a bottle of aspirin(阿司匹林), please?

E. It doesn't hurt very much.

F. I can't. I will play ping-pong with our teacher this afternoon.

G. Do you think it's a good idea?

IV.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John sent for a doctor because his wife was ill. He called the doctor and made sure they 41_______ meet at five. He arrived at the doctor?s at twenty 42_______ five. He thought,“It's a little bit earlier. I'll wait for a moment . It's good 43_______ there on time.”44 _______ he stopped his car in front of the doctor's. He 45_______ and saw a noisy square(广场) not far from here. he went there and sat down on a chair to enjoy the l

篇4:陕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统一考试

陕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统一考试

语 文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根据下面提示默写。:(6分,每小题2分)

(1)《观书有感》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 是:一――――――

(2)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描写的那样:―――――――

(3)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有许多表达作者理想抱负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答案示例:――――――――――――――.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2-4题。(6分)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谐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荚最好的图画;一――――一,―――――――。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2.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1)错别字:一―― 改正:一――

(2)错别字:一―― 改正:一――

3.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画出,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

4.根据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 组成排比句。(2分)

5.阅读下面―首古诗,按要求赏析填空。(2分)

渭城曲

王 维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的图景;后两句中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5个字。(2分)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7.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话。(4分)

毕业前夕,父母对你百般呵护。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被拒绝,为此,你十分苦恼。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想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

二、阅读(50分) .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8―11题。(12分)

梦想中的乐园

李建云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上的人口却是在不断地增长,当地球的各种资源日趋枯竭的时候,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广袤无垠的宇宙。人类试探着要把自己的活动领域扩展到大空去,在那里建电站、建工厂、建农场、建未来的太空城市,建设人类美好的太空乐园。

太空城市不是随便建在大空中就行的,必须保证它是永久的,不会坠落。经过科学家们的计算,在太空中离地球约38.4万千米远的区域,有一些特殊的点,在这些点上太阳、地球、月球的引力相互平衡。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因此,科学家们便提出把大空城市建在太空中这些特殊的点上。建太空城的地方有了,但太空城市又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其中美国科学家奥尼尔1975年设计出了一种称之为“宇宙岛”的太空城方案,它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设计。

这个“宇宙岛”的外形像一个车轮子,直径约500米,它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以 产生模仿地球引力的“人造重力”。人在“岛”内不会四处漂浮,感觉像在地球上一样,同样可以头顶蓝天,脚踏实地。“岛”的外壁有一层约2米的粗糙的外壳,可以 抵挡宇宙中外来物的撞击。“岛”内建有太空工厂、大空农场,有住宅、商店、医院、学校、餐厅、娱乐场所等设施,可以容纳上万人,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人造生态系统。

还有一种设计,是大型的圆筒形空间城。城市建在一个直径为6.5千米、长 32千米的大圆筒内。圆筒围绕竖直轴自转,以产生人工重力,居民可达上百万。

大空城中有人造陆地、湖泊、河流,还有大片森林、公园,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并可人工控制昼夜和季节变化,真可算得上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天上人间。

人们设想中的太空城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可上千万吨的庞然大物怎样才能 建造在如此遥远的太空呢?显然,现有的任何火箭都无法将大空城整体发射上天。因此,建造大空城必须要有特殊的交通运输工具,才能解决物质设备和人员的运输问题。

航天飞机能自由地往返于地球和太空,它要经过改进完善后,才能担负起如 此艰巨而遥远的飞行任务。建造一座太空城,需要航天飞机无数次的往返飞行,将一个个太空舱和所需的设备、人员、机器人等送上太空。先在大空中装配成中型的宇宙站,然后以宇宙站作为立脚点,再建造大空城市,进行太空移民。

建造大空城,进行太空移民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进行相关试验。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太空城市的设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人类的优秀子孙将飞离地球摇篮,去太空建造人类的第二故乡,他们是太空城市的建设者,也是第一批太空移民。也许,你就有幸成为太空城市的一位贵客1

8.从整体上看,全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太空城的?请简要概括。(2分)

9.(1)建造不同设计方案的太空城所面临的两个共同难题是什么?(2分)

(2)面对这两个难题,人们设想的解决途径分别是什么?(2分)

10.根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2分)

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

11.⑴作者认为,建造太空城的设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1分)

(2)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应该做些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出三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6题。(23分)

最美的眼神

马 德

①一所重点中学百年校庆时,恰逢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雒老八十寿辰。雒老师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所教过的学生,许多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rr精英。是什么原因使雒老师桃李满天下呢?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之际,把这个谜底揭开。

②于是,学校给雒老师教过的学生发出一份问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雒老师的哪些方面最让他们满意。五花入门的答案很快反馈了回来,有人认为是他渊博的学识,有人认为是他风趣的谈吐,有人认为是他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有人认为是他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有的学生说喜欢他营造的课堂氛围,有的学生干脆说,雒老师的翩翩风度是他们最满意的。

③然而,学校对这些答案并不满意。在学校看来,这些闪光之处,也可能是其他老师所具有的,并没有代表性。仓促之中,学校在众多的学生中,选出100位最有成就的人。学校认为这100位学生的成功,肯定或多或少受到了雒老师的影响。为了得出较为一致的答案,这次的问题很简单:你认为,雒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

④答案很快就以传真、电话、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了回来。出乎预料的是,这次的答案居然惊人地一致。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雒老师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

⑤这下轮到组织者为难了,本来他们打算通过这种问卷的形式,揭秘雒老师,同时把得到的答案,作为学校的传家宝流传下去;然而“眼神”这个答案非但没能 起到揭秘的效果,反而使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了。

⑥百年校庆的日子很快到来了。‘庆祝大会隆重地举行,校长讲完话后,便是各界名流的致辞。一位知名的教授上台,先向端坐在中央的雒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今天我有幸能 站在这里,与大家共聚一堂,首先得感谢雒老师。我刚上这所中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差,说实话,那时我已经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正是雒老师,把我从困难中拯救了出来。此前母校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雒老师对我们影响最大 的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他那会说话的眼神。是的,那时候,同学看不起我,父母对我也失去了信心,然而,雒老师的眼神中流动着的鼓励和肯定,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我自卑和沮丧的心。我就是从他的眼神中得到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另一位学者致辞的时候,笑着说:“上中学的时候,我最讨厌老师的偏袒,比如偏袒成绩好的,偏袒女生,因为讨厌老师,导致我很厌学。雒老师公正无私的心底,像一方晴朗的天空,清澈、洁净、透明,从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种公正的力量,这使我的心也变得晴朗起来……”。

⑦后来上台的学生中,大凡雒老师教过的,无一例外地谈到了雒老师的眼神。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在严肃中传递着爱意;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在安静中透着温和;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中蕴满父亲般的慈祥;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就是一条汩汩流淌的河流,在不断地荡涤着人的心灵……

⑧事实上,大会开到这里已经非常成功了。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最后,有一位50多岁的教师在事先没被邀请的情况下,走上了大会主席台。他说:“我也是雒老师的一名学生,而且在一所中学也教了二十几年的书。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让自己也像雒老师一样,把最美的眼神传递给学生。开始的时候,我总不能做好,后来我渐渐发现,能够传递这样美的眼神的人,需要的并不多,那就是你必须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这样的一个人,才会生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

⑨他讲完之后,台下顿时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永远胜于其他形式。那一天,学校得到了他们最想要的答案。

12.学校寻求他们最想要的答案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加以概括。(3分)

13.(1)雒老师的眼神为什么是最美的?(2分)

(2)雒老师眼神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4:如果没有第⑧段,文章也很完整。那么,这一段还有没有必要?为什么?(4分)

15.(1)在塑造雒老师形象时,本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2分)

(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6.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你想说的话来。(50字左右)(5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7-19题。(8分)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17.选文以孟子和太史公为例,谈到写文章的'人要善于“养气”,你认为他们两人养气的途径是否相同?请谈谈理由。(3分) ・

1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19.除文段中作者的观点外,你认为写文章时“养气”的方法还有哪些?(3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20―22题。(7分)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呜―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①媒:介绍,夸耀。 ②屣d):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

③鸣:申诉,控告。 ・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

(1)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一――

(2)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信:一――

(3)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索:一――

21.翻译下列句子。(2分)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1

22.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三、写作(50分)

23.我们不要总回顾过去,也不要总希望未来,只要拥有现在。因为拥有了现在,我们就能弥补遗憾的过去;拥有了一串充实的现在,我们就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就会拥有一个饱满的人生!

请以“拥有现在”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文章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目:

( 1.(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答案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1)富,改正:赋 (2)偕,改正:谐

3.“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改为: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

4.答案示例:青山绿水,在他渎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

5.清新明朗;更

6.做人要心胸豁达,心平气和。(或:做人不要心存猜忌,煞费苦心。或:做人要

心胸豁达,不要心存猜忌。) ・

7.答案示例:爸爸妈妈,我理解你们的心情,知道你们也是为我好。其实,劳逸

结合,我会学得更好。再说,我已经长大了,也应该替你们分担点家务了。

8.介绍太空城的设计方案;说明如何建造太空城。 .

9.(”共同难题:寻找合适位置。以保证太空城是永久的,不会坠落;寻找特殊的

运输工具,以解决物质设备和人员的运输问题。

(2)解决途径:找到太阳、地球、月球引力相互平衡的特殊点,它离地球约38.4

万千米;改进完善航天飞机,用来运输物质设备和人员。

10.“轻易”是说明在这些点上物体离开的可能性相对要小一些,但不是绝对没

有。这样说留有余地,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1.(1)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长,各种资源日趋枯竭。

(2)答案示例:①努力学习,提高科技水平,尽快把梦想变成现实;②珍惜资

源,保护美好家园;③发展科技,研制节能产品;④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范围,

变废为宝;⑤降低能耗,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答出三点即可)

12.先是问卷调查,对五花八门的答案不满意;再次调查,对“眼神”这个答案更

加迷惑;最后通过学生发言,得到了最想要的答案。

]3.(¨因为雒老师的眼神充满爱意(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心灵的荡涤).所

以是最美的。 ‘

(2)雒老师眼神的美表现在:流动着鼓励和肯定(闪耀着自信);流露着公正

无私;传递着爱意;透着温和;蕴满慈祥;荡涤着心灵。(答出四点即可)

14.有必要。因为前面的内容只是对雒老师眼神的具体描述,而第⑧段则通过

一位普通老师的发言,揭示出了雒老师眼神美的:本质,并将其升华.使之成

为一种教育形式传递下去。

15.(1)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2)本文塑造雒老师的形象时,几乎没有正面描写,都是通过学生的真切感

受来体现的,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使雒老师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具有强

烈的艺术感染力。・ ・

[或:(1)具体描写和概括描写相结合。(2)具体描写{⑥段>,使雒老师的形

象不空泛,更真实;概括描写{⑦段),丰富了雒老师眼神的内涵,使雒老师的

形象更加丰满。文章将两者结合起来,塑造了雒老师栩栩如生的形象。]

16.略

17.不同。孟子善于通过加强内在修养培养“浩然之气”,太史公善于通过游历

名山大川、广交四方名士来养气,一内一外,所以,“养气”的途径不同。

18.但是(如果不先养气),文章不是可以凭学习就能写得好的,气可以通过修养

获得。(或:但是文章不能靠学习就会写好,气可以靠修养而获得。)

19.(1)积累一些优美的语句和段落,丰富自己的语言。

(2)博览群书,汲取精华。

(3)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多观察,多体验。

(4)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力求有创意。(答出三点即可)

20.(1)延:邀请(请)。 (2)信:相信。 (3)索:寻找(寻求)。

21.我的职业是治疗背驼,只管把人医直,哪管人的死活!

X.答案示例:做事要有责任感,特别是要对事物的本质(实质)负责任。(或:遇

事要多分析,不能盲从。或:遇事要多思考,不能盲从)。

23.略

篇5:北京市西城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英语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英语试卷

第Ⅰ卷 听力测试(选择题20分)

一、看图听句子, 选择与图画内容意思相符的.选项。 ( 共4分, 每小题1分)

二、听句子,选择恰当的答语。 (共5分, 每小题1分)

5. A. How do you do??B. Nice to meet you, too. C. How are you?

6. A. I'm from Japan. ?B. I'm reading in the room. C. I'm at school.

7. A. That's right. B. Thank you. C. I'm very glad.

8. A. Yes, I'd love to. B. Sorry, I can't. C. I want some apples.

9. A. It's about 8∶00. B. It's a nice day. C. It's windy.

三、听对话和对话后的问题, 然后选择正确答案。 (共6分,每小题 1分)

10. A. By bike. B. By bus. C. By car.

11. A. Tom. B. Mr White. C. Mi Brown.

12. A. She wants to have a rest. ?B. She's tired. C. She's ill.

13. A. Climb hills. ?B. Go fishing. C. Go shopping.

14. A. Mr Black is free. B. Mr Black is out. ?C. Mr Black is busy.

15. Because he _______.

A. is speaking too fast

B. is speaking too slowly

C. doesn't know what to say

四、听短文和短文后的问题, 然后选择正确答案。 (共5分, 每小题 1分)

16. A. July 1. B. July 4. C. July 14.

17. A. One. B. Three. C. Six.

18. A. On the playground. B. At the picnic table. C.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19. Because she _______.

A. had no money B. couldn't walk C. was an old friend of David's

20. A. Busy. B. Kind. C. Bad.

第 II卷 笔试 (选择题60分)

五、词语解释。 (共5分,每小题1分)

从下列各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择与句中划线部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解释。

21. I love my parents.

A. father B. mother? C. father and mother

22. “Good morning, class.”

“Good morning, Mi Gao.”

A. Class One B. students?C. classroom

23. My clock doesn't work.

A. is broken B. is slow? C. is fast

24. The boy is good at skating.

A. can't skate B. skates well? C. is skating

25. The twins often hear from Ann.

A. talk to B. listen to?C. get letters from

>> 

篇6:北京市海淀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英语试卷

20北京市海淀区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英语试卷

一.听力(共30分)

(A)看图听句子,选择与图画内容意思相符的.选项。(共5分,每小题1分)

1.( ) 2. ( ) 3. ( ) 4. ( ) 5. ( )

(B)听句子,选择恰当的答语。(共5分,每小题1分)

( )1. A. You’re welcome. B. I think so. C. How do you do?

( )2. A. I’m glad to see you. B. Speaking, Please. C. Certainly. Here you are.

( )3. A. Hold on,please. B. Good morning. C. No, thank you. I’m full.

( )4. A. It doesn’t matter. B. See you later. C. It’s kind of you.

( )5. A. The same to you.B. It’s April 25. C. That’s a good idea.

(C)听对话和对话后的问题,选择正确答案。(共5分,每小题1分)

( )1. A It’s cloudy. B. It’s rainy. C.It’s fine.

( )2. A. She’s waiting for her sister. B. She’s washing her shoes.

C. She’s writing a letter.

( )3. A At home. B. In his office. C. In a bookshop.

( )4. A. Twelve. B. Thirteen. C. In a bookshop.

( )5. A. She wanted to have some pictures of America.

B. She gave the man a book with many pictures in it.

C. She had a lot beautiful pictures to give the man.

(D)听短文和短文后的问题,选择正确答案。(共5分,每小题1分)

( )1. A. In New York. B. In London. C. In Beijing

( )2. A. Sports. B. Music. C. English.

( )3. A. Lin Tao. B. Jim.C. Neither.

( )4. A. Hdidn’t do well in the maths exam.

B. There was going to be a maths exam.

C. Lin Tao wouldn’t help him during the exam.

( )5. A. Lin Tao is his classmate and sits next to him.

B. Jim could answer the maths paper easily and quickly.

C. Lin Tao helped him with his maths before the exam.

(E)听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书面回答问题。(可简略回答)(共10分,每小题2分)

注:1. Steal [ sti:I]偷窃 2. take a photo 照相

1.Did the Browns go to the Green Tree Park last Sun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hat did Mrs. Brown hear when she began to take a photo?__________

>> 

篇7:初中英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19初中英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I.下列各组单词中,有一个单词划线部分的.读音与其它三个划线部分的读音不同,请选出。(共6分,每小题1分)

( )1.A.wake B.lake C.game D.have

( )2.A.big B.rice C.milk D.swim

( )3.A.home B.rose C.shop D.hope

( )4.A.head B.eat C.meat D.weak

( )5.A.car B.party C.hard D.warm

( )6.A.cake B.cat C.city D.clock

Ⅱ.词汇。(共10分)

(A)选择与句中划线部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解释。(共5分,每小题1分)

( )1.My watch is old ,but I like it a lot .

A.not small B.not new C. not light

( )2.When did they get to the zoo ?

A.go to B.arrive C.reach

( )3.I got a letter from my friend yesterday .

A.heard from B.heard of C.wrote to

( )4.The Blacks went to the park last Sunday . They enjoyed themselves.

A.had a meeting B.had a good time C.liked themselves

( )5.I do some washing every Saturday .

A.make clothes B.buy clothes C.wash clothes

(B)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共5分,每小题1分)

6.There are thr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the tree .(bird)

7.This ruler is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f the three .(long)

8.Who lives on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loor ?(seven)

9.She often help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ith my English .(I)

10.I think this sweater is __________________than that one .(beautiful)

Ⅲ 选择填空。(共20分,每小题1分)

从下列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的一项。

( )1.Tom _________ in Class 1, Grade 3 .

A.am B.is C.are D. be

( )2.We have only four classes ________ Monday .

A.at B.in C.by D. on

( )3.This is my bag , and that is ________ .

A.he B.his C.him D. they

( )4.“ ________ is my skirt ?” “It's behind the door .”

A.Where B.What C.Whose D.Which

( )5.Granny is badly ill . We have to take her to the ________ .

A.farm B.post office C.shop D. hospital

( )6.Sam learns Chinese ________ .

A.good

篇8:北京市初中英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19北京市初中英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第Ⅰ卷 听力测试(选择题20分)

一、听句子,选择恰当的`答语。(共5分,每小题1分)

1.A.It‘s five o’clock. B.It‘s a fine day. C.It’s Monday today.

2.A.That‘s OK.B.Not at all. C.Oh,it’s over there.

3.A.How do you do? B.It doesn‘t matter. C.Yes,I am.

4.A.It’s too far! B.It‘s fine. C.No,Idon’t think so.

5.A.Here you are! B.Yes,please. C.That‘s very kind of you.

二、听句子,选择与所听句子意思一致的选项。(共5分,每小题1分)

6.Peter went to a ________ yesterday.

A.fruit shop B.cinema C.factory

7.Mr Zhang is a ________.

A.worker B.doctor C.teacher

8.A.My mother never eats fish.

B.My mother likes fish very much.

C.My mother doesn’t like fish at all.

9.A.Lucy does well in Chinese.

B.Lucy can‘t speak Chinese at all.

C.Lucy doesn’t study Chinese.

10.A.Alice has never been to New York.

B.Alice has lived in New York for five years.

C.Alice came here from New York five years ago.

三、听对话,回答问题。(共5分,每小题1分)

11.A.Mr Green. B.Mr King.C.Mr Read.

12.A.Tea.B.Bread. C.Milk.

13.A.In her room. B.In the garden. C.In the school.

14.A.On the farm. B.In the library. C.At the doctor‘s.

15.A.He wants to live in a quiet place.

B.The house here is too old.

C.He has to drop his shoes on the floor every night.

四、听短文,回答问题或完成句子。(共5分,每小题1分)

16.Who asked Robert to a dinner party?

A.A poor man. B.A rich man. C.A young woman.

17.What was Robert wearing at first?

A.Old clothes. B.A blue coat. C.Only a shirt.

18.Why did Robert go back home? He went back home to ________.

A.eat some good food

B.take off his fine coat

C.put on his best clothes

19.Why was the rich man very k

篇9: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试题

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试题

温州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填上学校、姓名、试场号、准考证号。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当你身临暖风fú( )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 )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 )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 àng ( )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必装模作样!这是直率,不是______,因为哭一场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_____。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必故作矜持!这是直率,不是_____,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_____。

A.骄傲 B.细心 C. 信心 D.软弱

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 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_____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__________________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山重水复疑无路 ,__________________ 。(宋·陆游《游山西村》)

(4)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唐·刘禹锡《陋室铭》)

(5) 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抒发作者恢复中原、建功立业壮志豪情的句子是:“ , 。”

(7) 古往今来,咏月的诗句真是多得数不胜数,你能写出一句咏月的名句吗?试试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回答问题。(4分)

①《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_________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__________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② 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鲁滨孙飘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请你用简要概括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8分)

(1)对联(或仿写、或熟语、或谜语)。(4分)

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畅想奥运,放飞希望(4分)

同学们,第29届奥运会即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我们的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深刻的意韵,它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部分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这一字体的笔划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你能说出另外一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3分)科技类作品阅读(《全球变暖》)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涠,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非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最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是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刷。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这片蓝天

6.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加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合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7.你如何理解“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害”这句话?(4分)

8.文中划线句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3分)

9.读了这篇文章,你对我们的地球有什么新的了解?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作为。谈谈你的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8分)文学作品阅读(《老房记事》)

①在这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中,当我面对邻居冷漠的面孔,当我发现我也成为“足不出户”当中的一员时,我有些感伤地怀念我曾住过爱过的老房子。

②当鸽子开始在房顶上盘旋俯瞰这座城市的时候,老房子就开始热闹了。

③我拿着水杯牙刷还有毛巾从木制楼梯上蹬蹬地跑下来,木制楼梯会因为振动而微微摇晃,发出“咿呀”的声音。厨房和厕所那里已经站满了人。我对每个人笑一下,他们或者是回敬一笑,或者是随意地说一句“园园,起来了啊,蛮早列!”无论怎样都是亲切而温暖的.。

④当太阳完全升起的时候,阁楼里的人就开始忙起来。老人们或是洗衣服,或是搬个凳子坐在房子前摘菜,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说有笑,再或是拿个扇子坐在房子前的一棵大树下聊天喝茶。总之一切安详至极,依然是透着一股浓浓的温暖与亲切。

⑤一吃完早饭我就和邻居的孩子疯玩起来。老房子周围长了许多杂草,那天然的资源成为我们最爱的玩物。我们常常拿根棍子在草里拨来拨去,幸运的时候可以抓到一只蚂蚱或者别的什么。抓到了自然很高兴,用手捏着蚂蚱的双腿兴冲冲地跑上楼,装进属于自己的小玻璃瓶里。我当时在这方面特别拿手,所以我的瓶子总是满满的,每次看到别的孩子羡慕地望着我的瓶子时,我就会得意地对他们眨眨眼睛说:“这不算什么!”其实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有时候,我们也会爬到房子前的树上去摘些小果子当弹子来砸人。大人们也是不管的,顶多说一句“别摔着了!”那时候,宜昌的码头那边常常来许多杂耍班子。路上经常看到戏猴的,或者是丢圈圈套东西的,我们一听到风声就会跑过去,一看就是一整天,那是最幸福的时刻。

⑥其实孩子的就这么容易满足,一个小小的蚂蚱或者是一个圆圆的小野果就能让我们异常高兴。而现在,面对我面前的电脑,心中充满了莫名的感伤。我意识到什么东西正在悄悄地失去着。

⑦当看到老房子的烟囱开始冒烟的时候,孩子们就知道是该回家的时候了。那时候的厨房是公用的,所以一到中午和晚上就特别热闹,锅碗瓢盆的声音交汇在一起虽然不怎么好听,但是特别有生活的气息。邻居们都是善良的,自家差点什么缺点什么总能得到很热情的帮助。记得那个姓王的阿姨常常会做许多好吃的然后发给我们这些孩子。当时我还小,只顾着吃。奶奶就会说快谢谢王阿姨啊,然后我就边吃边小声说谢谢,每到那时王阿姨就会笑得很明朗,露出她两个可爱的酒窝,说孩子喜欢就好,下次王阿姨再给你们做。

⑧住在老房子的时候我是最喜欢晚上的。夏天热,家里没有空调。大家就搬个椅子拿把扇子坐出来,然后开始聊天,或者下棋什么的。有时候,所有人一起吃个大西瓜,其乐融融的样子。晚上知了也开始休息了,老房子的影子投下来,我们孩子就在房子前玩跳房子。玩累了我就会趴在爷爷的腿上睡觉,梦里能看见很好看的夜空。晚了,大家各自回房睡觉,爷爷就抱着我上楼,那时是睡得最香的时候。

⑨不久前,从老房子那边过,发现那里已经盖起了一座座幕墙的高层建筑。那高楼是很美丽的,但是在我心里,再美丽的东西也比不上老房子,可是我却再也看不到了。忽然想起一位作家说的话,一个没有历史的人是一个肤浅的人,一座没有历史的城市是一座苍白的城市。

⑩再过很久,也许宜昌还会继续增加更多,也许也会失去更多。

10.第⑥段,作者认为“正在悄悄的失去的东西”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分)

11.第⑩段,作者用了两个“更多”,有什么含义?你是怎么认为的,联系全文回答。(4分)

12.文中出现很多作者小时侯身边的人,选一人做简要分析。(3分)

13.本文运用了哪种叙述方法,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4分)

14.你是不是也像作者一样对某些事特别留恋?为什么呢?,谈谈你的感悟。(4分)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古诗赏析(4分)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5.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分)

16.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2分)

(二)课内文言文(《桃花源记》)(12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 便要还家:(2) 阡陌交通:

(3) 具答之: (4) 黄发垂髫:

18.下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具答之

A.辍耕之垄上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亲戚畔之 D.宋何罪之有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翻译:

20.“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3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直到)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 患记问不若人 (2)众兄弟既成诵

(3) 倍诵乃止 (4)温公尝言

22.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3分)

四、写作(6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英国有个人人皆知的故事:古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六次被入侵之敌打败,失去了信心。在一个雨天,他躺在茅屋里,看见一只蜘蛛在织网。蜘蛛想把一根丝缠到对面墙上去,六次都没有成功,但经过第七次努力,终于达到目的。罗伯特兴奋地跳了起来,叫道:“我也要来第七次!”他组织部队,反击入侵者,终于把敌人赶出了苏格兰。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新的感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作。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1、拂、qǐng、shuò、盎

2、D、B、A、C

3、天涯若比邻、安得广厦千万间、柳暗花明又一村、无案牍之劳形、绝胜烟柳满皇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略

4、探险、26、略

5、略,“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6、A

7、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些却束手无策。

8、使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

9、略

10、邻里间浓浓的温暖与亲切的感情以及孩子们容易满足的快乐时光。

11、前一个更多指宜昌发展建立的高楼大厦等,后一个更多指像老房子一样的美丽的历史回忆。

12、略。

13、运用倒叙的方式引出对老房子的回忆,更是对过去那种普通生活里人们之间温暖与亲切的感情的怀念。同时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表达作者对美好回忆的无比怀念。

14、略。

15、”。“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多么不寻常: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从这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

16、这首小诗短短二十个字,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而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会有亲身体验,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和丰富的联想,给人以深刻难忘的印象。

17、通“邀”,邀请;交错相通;详细;指小孩。

18、C

19、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20、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21、(1) 担心 (2)已经 (3) 通(背),背诵(4)曾经

22、(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23、韦编三绝,书不可不成诵。

附译文:阳朱到宋国去,住在旅店里。旅店主人有两个妾,其中一个漂亮,一个丑陋,可是长得丑陋的受到宠爱而长得漂亮的却受到冷淡。阳朱问他的缘故,年青的店主回答:“那个长得漂亮的自以为漂亮,但是我却不觉得她漂亮;那个长得丑陋的自以为丑陋,但是我却不觉得他丑陋。”阳子转对弟子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良但却不自以为具有了贤良的品行,去到哪里不会受到敬重和爱戴啊!”

24、略

【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相关文章:

1.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英语试卷

2.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税法模拟试题

3.小学语文考试试题

4.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财务成本管理

5.考试试题

6.初中保送生语文试题

7.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

9.初中升学作文

10.育婴师考试试题

下载word文档
《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