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教学计划
“术鲁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儿歌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儿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幼儿园儿歌教学计划
幼儿园儿歌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圆形的特征,想象圆形的实物,并进行儿歌创编。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创编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魔术工具一套:魔术棒、魔术箱、请一教师配教做魔术师。
2、儿歌图片一套:太阳、气球、苹果、蚂蚁。以及相应的汉字:红通通、飞上天、甜又甜、慢慢爬。
3、幼儿创编用图片,人手一份。开汽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圆形,初步想象。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圆形)圆形象什么?(幼儿充分想象)。
2、以变魔术的游戏引出儿歌内容。
(1)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区看魔术表演,想去吗?”(想)“我们开着汽车去吧!”(开汽车的音乐起)“魔术城到了,下车吧!”“看,魔术师来了!”扮魔术师的老师介绍:“我是魔术师,这是我的魔术棒、魔术箱。我只要用魔术棒对着小圆形说‘小圆形,变变变’小圆形就会变出很多漂亮的东西来。
①魔术师用魔术棒对着小圆形说:“小圆形,变变变!”拿出图片:太阳。教师:“呀,魔术师变出什么来了?”(太阳)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把幼儿说的按照儿歌的格式归纳:“变太阳,挂天空”“变太阳,放光芒。”引导幼儿说:“太阳是什么颜色的?”(红色)我们用好听的词语来说:“变太阳,红通通。”幼儿跟念一遍。
②我们请魔术师再来变一个吧。魔术师:“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念:小圆形,变变变。”教师:“这回,魔术师变出什么了?”(气球)“气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帮助幼儿归纳后问:“气球飞到哪里去了?”(天上)“我们就说:变气球,飞上天。”幼儿跟念一遍。
③接下来苹果和蚂蚁的方法同上,不同的是可以请幼儿来做魔术师,变魔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教师:“老师把魔术师变出来的儿歌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幼儿学习儿歌两三遍,可以加上动作来朗诵。
3、引导幼儿进行儿歌创编。
教师:“小朋友,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圆圆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会用儿歌里的话来说吗?”幼儿自由创编,教师在黑板上及时记录,并帮助幼儿用儿歌的格式进行归纳。最后,把幼儿创编的儿歌完整朗诵。
4、看图创编。
教师:“魔术师还留下了许多漂亮的图片,这些图片都是用圆形的东西变出来的,请小朋友也把它编成一首儿歌,好吗?你可以先和同伴说说。
幼儿集中交流:请小朋友把你编的儿歌念给大家听。
5、小节,结束。
教师:“今天,小朋友学会了用圆形编好听的儿歌,真棒。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好吗?”
开汽车出活动室。
篇2:儿歌的教学计划
一、课程开发背景
二年级学生希望能早点自己读书,因为书中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另一方面,又有几分胆怯,特别是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和家庭呵护过多的学生,因他们的能力有限,对文字世界还十分陌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低年段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面对反差,处理不好会打击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泯灭他们的兴趣。于是我们根据低年级儿童活泼、天真、喜爱说话,但往往语言太快,语序混乱,交往中不会运用礼貌语言,还有少数学生不善于与成人交往,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语言发展特点,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学校决定开发“说唱童谣”校本课程。
融民族性、教育性、趣味性、文学性、创造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儿歌童谣,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初学就可在儿歌童谣的欣赏创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儿歌童谣创作过程的情趣性、实践性、表现内容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学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儿歌童谣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把健康向上、易学易唱的儿歌童谣引入到校本课程中,这也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新探索和尝试。
二、课程目标
1、还儿童生活本来面目。儿童天真无邪,无忧无虑,他们的生活应该充满童真和童趣。但是,目睹儿童的生活现状,课上自然是学习,课外也是名目繁多的培训班、辅导班、提高班,儿童生活早已成为“学习生活”,没有童真童趣可言。开展诵读儿歌童谣活动,用儿歌童谣充实儿童的生活,还给儿童童声、童真、童趣的本来生活。
2、培养阅读兴趣。在学生开始接触语言文字之初,利用生动有趣、文字浅显,结构整齐,朗朗上口、易于接受的儿歌童谣形式,培养其阅读兴趣,帮其积累语言,发展朗读和口语能力,体验遣词造句。
喜欢儿歌童谣,“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
3、对儿童生活进行积极的引导。在儿童的生活中,教育者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向上,对儿童进行精神文化的熏陶。目前,“片面追求分数”不能说没有了市场。很多教育活动只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了精神食粮的作用。开展诵读儿歌童谣,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号召,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4、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儿童在参与搜集、整理,编写童谣的过程中,提高校本课程的使用价值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
围绕儿歌童谣的欣赏与创作开展一系列活动
(1)诵读儿歌童谣。学完每一首儿歌童谣后,回家诵读给家长听。
(2)收集儿歌童谣。访问亲朋好友,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儿歌童谣,搜集相关的民间儿歌童谣,感受不同地方的儿歌童谣风格及特色。
(3)赏析儿歌童谣。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传统儿歌童谣,新儿歌童谣及中外民间儿歌童谣艺术欣赏、评价。
(4)传唱儿歌童谣。通过配乐朗诵、绘画、剪纸、游戏等形式,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
四、课程组织与实施
1、开设儿歌童谣课,面向一年级学生,每周1节,每学期20学时。
2、学科渗透,每门学科根据儿歌童谣的内容,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增加有关儿歌童谣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3、开展儿歌童谣的欣赏与创作交流评比,通过游戏传唱儿歌童谣使读和用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儿歌童谣的生命力。
具体如下:儿歌童谣的诵读、借形(式)仿作、借题(目)仿作、说一说、画一画、玩一玩、跳一跳。
4、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实施的:
(1)、激发儿歌童谣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所以在儿歌童谣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儿歌童谣的兴趣。如教学一年级的《山村好风光》时,老师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来找一找:你看到了什么?它美在哪儿?然后出示儿歌说:有一首写这幅图的儿歌,学生一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儿歌的活动中去,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语言,启迪了智力,心灵和情感,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2)、儿歌童谣的诵读指导
儿歌童谣读起来琅琅上口,有趣好玩,孩子们很感兴趣,我们指导学生搜集并围绕礼仪、时令、动物、植物、游戏等篇目整理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儿歌童谣,指导学生进行儿歌童谣的诵读,儿歌童谣的朗诵是一种艺术性的语言活动,要求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朗诵过程中,学生除了运用语言以外,还可以通过眼神,手势,姿态等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儿歌。学生通过诵读,活跃思想,陶冶情操,丰富知识,训练语言,启迪智慧。
(3)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创作力
教学中除了朗诵还有表演,讲故事等都以发展学生想象为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培养,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充分地说,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创编儿歌打基础,创编儿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创编儿歌,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创造力的提高。仿编儿歌是低年级学生的一种主要创编形式。课堂上我们对此提出了要求。如学了《老师》要求仿编一首《老师》。《老师》原诗是“老师是太阳,我们是花儿,花儿离不开太阳。老师是湖泊,我们是小船,小船离不开湖泊。”学生的仿编“老师是大海,我们是小鱼,小鱼离不开大海。老师是蓝天,我们是白云,白云离不开蓝天”。学完《别说我小》仿编一首《别说我小》——————一首首小儿歌引出无数创造的火花。
(4)多种形式运用儿歌童谣
通过“说一说、画一画、跳一跳、书一书、剪一剪、评一评、用一用”等多种途径运用儿歌童谣。
说一说:说自己喜欢的儿歌童谣,说自己创作的儿歌童谣,也可以说根据儿歌编的小故事。
画一画: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儿歌童谣的内容,这种形式最受低年级的学生欢迎。跳一跳:跳儿歌童谣,让儿歌童谣成为花样皮筋的伴唱,边说边跳,其乐无穷。书一书:以书法作品的形式展现儿歌童谣作品。
跳一跳:跳儿歌童谣,让儿歌童谣成为花样皮筋的伴唱,边说边跳,其乐无穷。
五、课程评价
1、教师评价。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评价。该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查看,对学生评价主要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基本能力、态度、兴趣、作品等,用等级制度记录学生学习儿歌童谣的情况,可分为“好、较好、一般、尚可”。教师、同学、自己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篇3:儿歌的教学计划
儿歌教学计划共4
【教育目的】
1、萌发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运用。
2、初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述能力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3、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巩固常见的文明礼貌用语,能大胆完整的朗诵儿歌。
【课前准备】
手套娃娃人手一幅,图片等
【教育重点】
重点是能大胆、完整的朗诵儿歌。
【教育难点】
难点是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的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教育步骤】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
指导语:老师把这段有趣的手偶表演编成了一首有趣的儿歌,小朋友们想听吗?
2、引导提问,深入理解儿歌。
(1)提问: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儿歌里说了些什么?什么时候分别需要说“你好”“欢迎”“谢谢”“再见”?为什么我们之间要说这些话?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2)小结:儿歌的名字是《小小手》;问好的时候说“你好”,你来到商店或别人来
到你家的时候说“欢迎”,感谢别人的时候说“谢谢”,两个人分别的时候说“再见”,这些都是文明礼貌用语。
3、教师利用手套娃娃示范表演儿歌。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利用手套娃娃表演儿歌。
5、拓展性提问,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1)欣赏图片了解小手的其他本领。
(2)提问:小手还能干什么?小手还有些什么本领?怎样保护你的小手?
【课后游戏】
游戏《我说你表演》《我表演你来猜》
1、教师说小动物的名称,幼儿表演。
2、教师表演,幼儿猜什么意思。(停止、安静、请、你真棒、喜欢等)
【儿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儿歌:转笔刀
2.三字经儿歌
3.儿歌作文
4.汉语拼音儿歌
5.文明礼仪儿歌
6.儿歌教案
7.尾巴儿歌浙教版
8.安全的儿歌
9.交通征文儿歌
10.三字经全文儿歌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