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资源>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

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

2024-01-08 07:43: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uwba88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

篇1:关注每个孩子教育随笔

关注每个孩子教育随笔

上午我和龙老师在安排区域活动中,我安排一组小朋友玩橡皮泥。秀秀说:“老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熊猫,我想捏熊猫,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于是中蹲在她的边上开始教她。这时,坐在秀秀旁边的畅畅小声说:“老师,我也想捏三只熊猫,可以吗?”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畅畅平时在班里性格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积极都不高,兴趣都不大。有时我问他什么,他也只是光看着我不吭声,要在我反复鼓励下才愿意说个几个字。想到这儿,我觉得应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连忙说:“当然可以,你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畅畅听了很高兴,从橡皮泥的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搓好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和椭圆形。没等我开口问,畅畅就羞涩的一一指着它们告诉我:“老师,这是熊猫爸爸,这是熊猫妈妈,这是熊猫宝宝。”“为什么你这样分呢?”“熊猫爸爸最大,所以我就搓的圆形最大最高的;熊猫宝宝最小最矮的.,我就搓的圆形是最小;熊猫妈妈不大也不小,我就搓的圆形不大也不小。”畅畅说得多好呀,把我平时在数学活动中讲过的比较大小的知识也搬了过来。我称赞他说:“畅畅,今天你真棒。”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幼儿的内心世界是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性格、爱好和闪光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有些孩子因为内向胆小,不敢表达出来。就像畅畅,就是因为今天我蹲在他的身边,他觉得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才敢和我交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平等地与孩子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关注每一个孩子,更应及时发现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这样,孩子不但身体健康,心灵也会健康啊。

篇2: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教育随笔

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教育随笔

我们常说,幼儿园教育应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这里所说的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就是承认每个幼儿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个体的特点,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然后据此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例如,有的孩子自尊心极强,如果犯了错误,老师对其粗声大气地讲道理,或者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公开批评他,他就会觉得很没面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老师对着干。如果我们能不动声色地和他讨论事情的经过、是非曲直以及他的'真实想法,让他明白其中的事理。那么孩子以后可能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班上就有这样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这个孩子其他方面都很不错,就是听讲时常常坐不住,还爱做小动作。有一次我抓住一个契机,跟他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从此我们俩似乎就有了无声的约定,每当他忍不住做小动作的时候.我只要用眼神暗示他,他就会以微笑回应我,然后立即停止小动作。不久以后,他爱做小动作的习惯也渐渐改掉了。

又如,有的孩子不爱与老师交流,这也许和他找不到与老师交流的合适话题有关。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或家访等方式了解孩子近期的活动情况,从中找到适合与孩子交流的话题。如果话题与孩子近期较关注的事物有关,孩子就会有话可聊,交流起来就会顺畅。这样反复几次以后,孩子就愿意与老师交流了。

再如,有的孩子生性腼腆,不太爱主动与人打招呼。有的家长会因此批评孩子没礼貌。其实,不是因为孩子没有礼貌,而是因为他害羞,可能他心里问候了干百遍,只是到了嘴边又说不出口了。这时候,我们绝不能责怪孩子,也不要强求他马上与人打招呼。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微笑加以鼓励,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理解。当他能偶尔问候他人时,我们要抓住机会放大他取得的进步,让他觉得这是一件让自己和他人都开心的事。长此以往,相信他就能渐渐学会主动问候他人,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如果,我们能细心地去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如果,我们能真心地关爱呵护每一个孩子;如果,我们能把出自内心的对个别差异的尊重献给每一个孩子,那么,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我们的关爱中富有个性地发展。

篇3:关注自闭症孩子的成长教育随笔

关注自闭症孩子的成长教育随笔

陈道宇小朋友患有自闭症,很少说话,但一双眼睛咕噜噜转,可以看出孩子内心 在和世界交流,是知道事的,好多事他是一遍看,一遍试探,然后在行动,相对其他孩子是慢了半拍,就拿喝水说吧,分组或男女喝水,他也许没有听懂,坐着不动,我就专门喊他:“陈道宇,喝水”,他才来。添饭,他每顿饭吃的比较多,一般要添两到三次,每次添饭,只把碗伸过来,我就说: “说,要什么?”他小声说“饭”或“汤”,每次点名,点到他,不答应,我就使劲喊:“陈道宇,说到”,多喊几遍,他举起手来,小声说“到”。平时,也爱和小朋友一起嬉戏。

自闭症的孩子是在一定环境中才说话的,比如在儿歌、音乐中,每次早操午操,别的小朋友是跟随音乐安静做,陈道宇则是一遍唱一遍做,我也不拦他,让他尽情说去,奇怪,操里边的儿歌、音乐,他都会说唱,说明自闭症的孩子并不笨。

最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午餐后,他先吃完,这时,他等着没事,竟然想着看电视,就使劲说“开电视”,让我和张老师好笑了一下,这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孩子在着急需要的时候憋出这三个字,实属不易,我就说,别的小朋友还在吃饭,不能开电视。

自闭症的孩子说话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逼出来的。

篇4:教育随笔:给孩子关注的目光

教育随笔:给孩子关注的目光

老师关注的目光是金钥匙,能打开孩子的心灵窗户;是泉水,能滋润孩子的心田;是阳光,能温暖孩子的心窝。那目光中的关切与爱意能让孩子的一天都充满欢笑和甜蜜的温情,它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汤屹强小朋友是这学期转来的幼儿,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对他进行教育。虽然汤屹强在镇江的时候也上过幼儿园,但是通过一个星期的观察,我们发现汤屹强在绘画、语言表达、计算和人际交往方面与班级其他幼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自理能力方面,表现得比较差,差距很大。了解到这样的情况,我就给予了他特别的关注。

汤屹强刚来我们班级的时候,不是很适应。一开始的时候不爱说话,害怕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但是在我们老师和小朋友的关心下,没多长时间,他就能适应中八班这个集体了,从刚开始的不主动到后来很主动地找小朋友玩,我们惊喜地看到他的这一转变,家长也对强强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而感到高兴。这里特别要感谢班里的小朋友,是他们的积极主动让给强强心理上的安慰。班上来了一个新朋友,孩子们都很高兴,纷纷表示要和这个新朋友玩,我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经常是引导孩子们多多关心强强。所以,在这样的关怀下,强强能很快的适应新的集体。

除了刚来的不适应外,强强的自理能力也是比较弱的,和其他孩子比起来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个时候,我利用我们孩子班自理能力较强的特点,引导孩子来帮助强强,教强强束裤子、脱衣服、擦嘴等等生活活动,帮助强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每当强强生疏的时候,我们老师又会及时地在旁边提醒他;每当看到他进步的时候,我们又给予他及时地表扬,诸如“我们又学会了一个本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看了,真不错呀!”如此一来,强强不仅没有表现出刚开始自卑的一面,反而很高兴去学,有时候也会主动地去学,比如静静地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也会尝试着去那样做。现在的强强已经不需要老师和小朋友来帮忙提醒了,因为他的`自理能力已经赶上甚至是比有些小朋友还要好了。

此外,在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上,我也给了强强很多的表现机会,我从简单的打招呼开始,鼓励强强大胆主动地和老师打招呼,经常会在他进来的时候用鼓励而又期待的目光看着胆小的他,当他说出“王老师早的时候”我就会摸摸他的头,并表扬表扬他。在开始的日子里,总是会问问他认不认识旁边的小朋友,引导他去关注旁边的朋友,帮助他记住一些小朋友的姓名和特征,让他有这个意识去和身边的人进行交往。到后来,我对强强的期望提高了,经常给强强回答老师问题的机会。首先是鼓励他大胆的举手发言,然后是在其表达清晰上提要求。最后,强强不仅喜欢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能够表达得很清楚。我还提供强强在小朋友面前讲故事的机会,锻炼他的胆量,如今的强强已经不是当初来的时候那个腼腆而又有些害怕的小男孩了,经过半年的学习和生活,他已经喜欢上了中八班,同时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老师的关注和同伴的帮助为强强展翅飞翔插上了翅膀,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我们老师关注的目光。

篇5: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教育随笔

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教育随笔

班级的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和孩子平等相处,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当孩子犯错误时,细心地了解原因,耐心地进行引导;当孩子有进步时给予激励表扬,给孩子自信。颖颖的胆子有点小,想和老师交流,但又夸不出这一步。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上课的时候,她一般不举手回答问题。我们便将平时的观察、上课的表现等在家长来园和家长会中家长交流。我们利用课余的时间找颖颖聊天,特别是看到她主动期待的眼神时,就主动问问她。上课时也将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每一次都是在很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起先,她看到我们总是很紧张,欲说有止。但时间久了,她有事情也会主动找我们,回答问题也比较主动了,对待别人的问题她也主动告诉老师。看着她的改变我们心里也非常的高兴。就因为我们的主动关注,细心了解,让她从不主动转换为主动,何乐而不为呢?更多地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好朋友,也让我们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更加亲近。

篇6:我们要随时关注孩子情绪教育随笔

我们要随时关注孩子情绪教育随笔

平时,我们都是很关心孩子的,但有些时候,难免会对乖巧的孩子有所忽视,毕竟大家都会更操心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但这样对乖巧的,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其实也是有些不公的。这天早上,我还在上班路上就接到了玖玖妈妈的电话,她说:“老师,玖玖现在在幼儿园门口哭着不肯进去,说有小朋友欺负她,这几天一直说不想上学,现在哭着连幼儿园门都不愿意进了”,听得出来玖玖妈妈很着急,我也一阵难受。我连忙安慰她,说等我到了幼儿园后一定会关注孩子的情绪,请她不要着急,先送孩子进去。

我和玖玖妈妈结束了通话之后,细细的回想了一下,这几天玖玖的.情绪确实不是很好,也经常低着头,不像以前那样积极了,但是因为她在我们心里是个比较乖巧、自理能强、安静的孩子,我们就对她稍显忽视了些。“乖巧的孩子”最不需要大人们很操心,她就如此,但这样的孩子也容易让人忽视。我将她妈妈在电话里说的话和近几天孩子的情绪联系起来,越想越自责。我想:如果前几天发现她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主动去关心地询问她,让她把心里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都来关心她,使她感受到老师的和同伴的爱,那就不会出现她哭闹不肯上学的事了。我一到教室,径直走到玖玖面前,见她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书。我轻声地问:“你怎么了,早上不高兴了?”她指指眼角的淤青说:“在家摔的”。我知道那是前两天她在家摔的。我轻轻地摸摸她受伤的地方说:“哦,那很痛吧,以后要小心点咯。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的。”“嗯”!她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今天一整天玖玖都很开心。

我常常对自己说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可现在看来还是觉得爱得不够细心,在不经意间就让孩子感觉受冷落了。我再次提醒自己,以后的工作还要做得更细,要更多地去关注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她们情绪上的细微变化,特别是那些安静内向的孩子,不能因为她们的不出众而忽略他们,即使只用一个眼神或一个小小的亲昵举动,也要让她们始终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篇7:可爱的孩子小班教育随笔

可爱的孩子小班教育随笔

这学期小班又多了很多新来的孩子,当我与这群孩子接触两周下来后,我真心地觉得——这帮小班的孩子真可爱!

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的孩子排队走到外面就自己去玩了;有的孩子会爬椅子、桌子甚至是床;有的孩子经常玩水;有的孩子要抢玩具;有的'孩子吃饭把脚翘到椅子上,身子转来转去;有的孩子比较强势,会打人;有的......但我们班的孩子也很聪明,早上来的时候,都会自己好好排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多数孩子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看不到老师会询问老师的去处;上课的时候参与性比较强;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及排队位置;多数孩子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子。每天一上班,一看到这群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的教养工作当中。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常规逐渐稳定后,孩子们的表现会越来越好,他们也会越来越可爱!真的很庆幸,我是一名幼儿园小班的老师!

篇8:胆小的孩子更需要关心教育随笔

胆小的孩子更需要关心教育随笔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总有几个胆小怕事,平时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交往的幼儿,总是默默坐在一边看着别人快乐地游戏、玩耍,自己却无动于衷。我班辰辰都大班了,无论是吃饭、午睡,还是游戏,都表现出胆怯的样子,平时也很少说话,说话时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别人欺负他,他也不敢申辩,更不敢还手;明明自己会回答的问题,自己却不敢举手。像他这种沉默寡言的孩子常常成为被老师忽视的幼儿,其实,这样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

经多次观察、了解和家访,得知辰辰小朋友在幼儿园表现得胆小、胆怯原因有二:一是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一直由爸爸妈妈带大,与外面的人接触较少。二是对新环境、新接触的人存有陌生感。所以既不敢说话,又不敢面对老师、同伴。我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我决心用我的关心和爱心去改变他,消除他与老师、同伴之间的隔阂,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首先,我细心观察他的举动,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满足,激起他愉快的情绪,并时常表扬他,并鼓励他与同伴交往,体验同伴间的欢乐和友谊。

其次,我有意让班上几个活泼外向的小朋友主动与他交朋友,创造一个适宜他交往的环境,用同伴的热情和快乐去感染他。每当做游戏时,我都要第一个带着他,并时时注意鼓励他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开始几次,他还怯生生的站在旁边看,后来看到大家玩得那么开心,小朋友们又都主动与他一起玩,便与大家一起玩了,玩得开心时,终于露出了天真的笑脸。

第三,采取适当的奖励办法鼓励和激发他表现自己。

第四,我还多次找他父母了解和交换情况,坦诚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他们多鼓励辰辰与人接触交往,多带他到各种集体场合,多与同龄伙伴多接触,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让他当小主人。

在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辰辰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变得自信了,大胆了,好朋友越来越多了,笑声也越来越多了。总之,我深深地懂得了“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重要意义。我们教师应面向全体孩子,促进每一位孩子身心和谐的发展,积极关爱胆小、内向、孤僻、退缩的幼儿,使他们渐渐胆大、活泼、开朗起来。

【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相关文章:

1.关注胆小的孩子教育随笔

2.小班孩子教育随笔

3.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教育随笔

4.教育随笔关注不同的孩子

5.教育随笔小班内向孩子

6.关注细节教育随笔

7.小班教育随笔允许孩子犯错

8.胆小的小男孩教育随笔

9.教育随笔关注把注意力

10.教育随笔小班

下载word文档
《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