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研究
“紧张的散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研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研究,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研究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研究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研究王出航任丽莉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全球应用范围最广的教育软件之一,全球众多知名院校和国内顶尖高校均选用其作为信息化建设的载体。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以及固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引导学习者创造性地进行学习。Bb教学平台还可以凝聚团队的教学智慧,形成教学资源的循环链。完全透明化的阶段成果展示和学习跟踪,为教学质量评价以及监督考核,提供了直观的数据基础。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的深刻变革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王出航(1976-),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网络中心,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研究;任丽莉(1978-),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网络中心,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自动化研究。(吉林长春1 30032)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36-0190-01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学已经从“黑板+粉笔”的时代走到了“电脑+投影仪+网络”的时代,教学资源也从纸质讲义、讲稿演变成电子课件。科学的教学设计和规范的管理、可执行的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完全透明化的阶段成果展(本网网 )示和监督考核,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的深刻变革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而这一切都需要依靠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支撑。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使得CMS和LMS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LMS( Lea rning Management System)是用于教育、培训管理自动化的一种软件,负责用户登记、跟踪目录列表中的课件、记录学习者的数据,并向管理者提交报告,而CMS(Courseware Management System)的核心则是学习内容。它为参与课件制作的用户提供了方便的课件制作方法和工具,高质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
Blackhoard教学平台是美国Blac:kbnard公司为教育机构研发的一款功能和服务都很强大的优秀的商品化CMS。Bb平台是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学”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不同的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根据“教和学”的需要进行讨论、交流。
二、Bb平台引导创造性学习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深入和互联网的普及,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实现了传播的.一体化,开拓了对客观世界学习和认识的新模式。教育部大力推行“精品课程”“本科教学评估”等质量工程的深入开展,网络教学资源极大丰富。这也给自主学习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需要老师给予专业性的引导,从而提高自学效率。但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硬件条件也有限。利用Blackhoard网络平台,通过专业老师精心建设的公共资源,引导学生有序自学,可以真正的进行大班形式小班授课。不同的教学资源展示给不同的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学习,而教师不会因此重复劳动。学生通过Blackhoard平台中“我的课程”栏目可以清晰地看到本学期选修的课程目录,选择某课程的后就可直接查阅或下载任课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预习和复习。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兴趣,在“开放课程”栏目中选择课程进行自学。“开放课程”栏目中可包括许多国内外开放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学习资料,提供了大量已分类的专业知识,涵盖多学科领域。“开放课程”栏目中还可以包含许多本校并不开设,但在其他大学里开设的课程。Blackboard网络平台上的每门课程都包含以下内容:课程大纲、教学要求、预备知识要求、课件、作业及答案、参考书目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从不知重点地撒网式学习方式转变为由教师提供大量的专业学习资料,学生高效而有序地学习专业知识的方式。这种学习模式非常有利于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多、校区分散、师资力量有限等等,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学习者的创造性学习机(本网网 )会越来越少,因此基于网络的教学已成为原有教学方式的必要补充。教师利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对课程进行分析和设计,使用各种多媒体资源,通过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进行课程编辑制作、发布和管理。教师应用选择性发布内容的功能,为每位学生、每个学习小组、每种学习风格发布适合他们的教学路径。教师将课程内容、讨论区、作业和测验题以及其他教学方式,安排给特定的学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有效进行教学引导。教师可以在Blackboard平台上建立论坛,就某一学习内容展开自由讨论。学生还可以组成小组,共享自己收集到的学习资源,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大作业。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对知识的简单记忆转变为探索型创造性学习,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型创新性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
三、Bb平台凝集团队教学智慧
Blackboard平台加强了教师与教师之间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互通有无,促进了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彼此借鉴和相辅相成。同一教学团队可以共享备课资源,团队可以利用教学平台这一虚拟会议室对教学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法的逐步改进和提升。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设定网络助教,可以帮助老师开展很多教学辅助活动,教师可以专心致志研究教学内涵。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在凝集了集体教学智慧后,将形成教学资源的循环链,解决目前面临的诸多困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
国内高校之间合作项目,以及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包括不同层面的校际交流、学者互访、项目建设等等,这些项目涉及的高校间的资源共享、学术交流、专家授课、跨校学习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利用Blackhoard网络平台可以统一管理项目相关资源,及时上传、下载课程资料,以此可促进项目合作,并与国际先进的教育信息化理念接轨,从而使信息技术最大效能地辅助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四、Bb平台的学习跟踪与教学评价体系
学习跟踪和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一个公正、客观、具有实际评估价值的指标体系要建立在充足的数据基础之上。Blackboard乎台以“课程”为主线将院系、专业、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各级主管领导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对课程的追踪、系统的统计报表直观地了解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投入的精力、教师与学生在课程中的交互程度等,同时还可以利用该平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网上测评,为教学评价提供直观的数据基础。
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组织公开课、抽查教案和学生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过程和质量监控,但因种种原因收效甚微。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具有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大大增加了教学过程的透明度,为教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五、总结
面对着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变化下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如何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有效助力信息化教学,如何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培养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各高校探索的新课题。Blackboard支持多项国际通用的行业标准,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一条便捷有效的桥梁,促进跨地域的畅通互动,全面的资源共享,从而真正实现互联互动的网络学习环境。Blackhoard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协同工作的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篇2:提高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质量研究论文
提高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质量研究论文
摘要: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使教与学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交互性,网络教学平台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职业学校教学之中。为了了解其在学校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问题,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的网络教学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平台建设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如何设计职业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及如何发挥平台效能进行了探讨。深刻地剖析了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的积极意义及它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职业教育;教育技术论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因为其大量开放的资源及便捷的交互功能,能够为教学带来新的活力。网络教学平台又称在线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系统等。它是根据实际需求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与沟通平台,包括课程制作、网上备课、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在线交流、作业提交、在线学习、网上考试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支撑平台,全面支持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
据统计美国有3000余所大学,都建立了正式的校园网站,近95%的学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在网上为学习者提供网上课程、在线课程注册、网上杂志、参考资料、在线交流等服务,并且有近400所高校提供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教育,基本覆盖了大学和学院的所有专业学科,已基本完成传统教学向基于数字化平台教学的转变。在国外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比较普遍的可利用资源,在各国一些大城市,一般都提供公共的学习的平台供市民学习,以OPEN的形式免费开放。那么聚焦中国,我国的校园数字化建设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十分重视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国务院在转发了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积极意义
现代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日趋成熟,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影响非常大。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两种模式融合在一起,吸收传统课堂教学之长,发挥网络教学的优点,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方便学习者学习。可见,在高校里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效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涉及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应用和信息道德,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举全力开展网络教学,既是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信息的集成,又是注重学生对网上教学资源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现代化人才。
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网络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由于网络上的知识总是在不断地、及时地更新,就像是一个通向无限知识海洋的窗口,总能给学习者带来新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网络信息还能够提供课堂上不能形象表达的知识,提供比教材和其他媒介更丰富、更新颖的知识,与真实、有趣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涉猎更多知识的兴趣。
有利于创新教育教学结构多年来我们提倡教学改革,更多的是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涉及甚少。教学模式改革的缺乏,对于调整教学结构不利。开展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课堂延伸到网络,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人机之间的充分互动,大大突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的观念,有利于教育教学结构创新。
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后,可以方便学生在任何有网络接入的地点不限时地学习,极大地消除学习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不必再担心因没有听懂或忘记教师所讲而影响学习效果,可以在任何时间反复点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强化学习效果。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使得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学生可以听到许多不同教师对相关课程的讲解,可以有效摒除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个别老师的授课而放弃学习的现象,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通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可更好地汇集和管理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广泛且便捷的信息资源平台,使其自主学习更有针对性。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参考内容,同行之间可以互相学习教学经验。网络教学平台还可以对教师的信息进行汇总,教师在线与学生互动,提交批改作业,等等,及时发布校内新闻和通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三、网络教学平台可充分提高教学质量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给教和学提供了便利,使教学质量得到充分提高。1.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教师和学习者的积极性,确立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技术上沿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可实现性和易操作性,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继承和发展。2.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资源缺乏的普通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该平台,在一些通用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上采取向其他院校乃至国外高校购买或协作开发等办法,使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也能享受国外一流高校、一流教授的教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促进本校教师水平提高和整体办学实力增强。3.网络教学平台可实现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突破传统“班级授课”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扩大学生自主学习途径,提高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4.网络教学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研学和互动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师生可以通过留言、发帖和回帖等方式表达对某些理论问题的认识,学生有了独立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素质结构更为科学合理,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晓云.信息技术教学发展与展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05).
[2]洪颖.浅谈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推广和改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1).
篇3: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网络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学习成为广大学习者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方式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弊端尤为显著.针对该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为大学生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提供指导,以促进网络学习的有效开展,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学习现状;自主学习
根据行为理论研究,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习行为不但包括如交流、查找和训练等经过观察研究和测量的外在行为,还包括记忆、分析等内在的隐性思维[1].网络自主学习的不断发展带动着学习者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方式对促进大学生的个人专业成长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1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针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297份,回收279份,问卷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为267份,问卷有效率为96%.性别、专业、年级分布合理,符合研究需要.从登陆网络教学平台的频率看,学生们投入了一定的精力来进行网络学习,但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还有待提高.从平均每次在线学习时长来看,63.3%的学生可以保持在0.5~1h.网络学习的质量与在线时间没有必然的决定关系,但在线时间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学习质量.通过访谈得知,部分学生能够保持1h以上的原因是:教师将登陆时间作为评价学生的指标之一;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从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目的看,“学习感兴趣的课程”、“浏览教师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和“查找作业信息或上传作业”是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目的,其中“浏览教师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所占百分比最高,达到了86.1%.关于网络学习的接受和适应程度,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50%以上的人对于网络学习很感兴趣,只有很少一部分,约10%的学生仍习惯于传统课堂的面授.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时,仅有16%的学生能够完全不受无关信息的干扰,完成网络自主学习任务;74%的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网络信息的影响;其余10%的学生则由于缺乏较强的自主学习动机,学习专注力较差,经受不住网络其他内容的诱惑,疏远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计划没有深刻的理解,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并执行下去.调查者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态度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同时分别有72%,66%的学生偏向于学习方法及学习目标.关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满意度,46.7%的学生认为课程平台的功能存在欠缺致使平台使用率不高,师生互动不充分,学习效率不高;大多数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媒体资源的重要性具有非常高的认同,但32%的学生认为课程平台提供的资源种类单一、更新缓慢.
篇4: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论文
2.1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水平不高
从调查中发现,建设水平不高是制约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率的关键因素.由于校园网络连接速度及稳定性的因素,常常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更新速度缓慢等现象的出现.另外,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并未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受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理念以及操作水平限制,多数课程平台仅限于提供各类型的学习资源下载,发布通知及问卷发放等简单功能.研究型学习、学习论坛等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块并没有得到更好地设计和使用.再者,平台的资源建设往往优于教学,而平台所提供的学习资源更多是依据知识结构,并非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设计出的学习资源经常是与传统课堂授课内容与形式相差无几.
2.2自主学习计划不合理
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和灵活的学习时间和方式,但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导致了学生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自主学习计划.即使部分课程的教师在课前帮助学生制定了学习指导,但网络学习往往缺乏教师实时的监督和指导,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律性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难以有效实施.尤其当面对网络游戏、聊天和视频等诱惑,常常会迷失在网络里,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3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脱节
根据调查发现,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的使用目的是完成作业和浏览学习资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讲授教学内容为主,而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则以下载资源进行复习,完成作业为主.尽管多数教师会将课程内容的扩展资源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参考和学习,但主要的学习资源内容仍与课堂教学内容类似.这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反复学习,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另外,网络学习的教学环节缺失,若缺乏课堂教学的有效指导,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时,常常无法明确学习目标,不能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面对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束手无策,这成为影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
3提高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3.1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基础的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大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及自我评价一系列的行为无疑促进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好地促进了知识的迁移与创新应用[2].如何提高资源的丰富度,及时地更新和管理信息资源,对提高教学平台的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相关模块的开发和使用,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度,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另外,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考评及对课程的有效管理,如教师培训、奖励政策和监管手段等,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网络教学平台的规划和建设.
3.2制定可靠的网络自主学习计划
网络学习计划要科学、周密和切实可行,既讲究原则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制定计划主要是针对课余时间而言的.因此,制订学习计划必须从科学、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入手.网络学习过程中,不能盲目毫无章法地学习,由于不能及时地获得教师实时的学习指导,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网络自主学习计划尤为重要[3-4].作为网络自主学习的主体,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教师的相关学习指导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功能模块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在探究和协作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5].
3.3注重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整合
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这是以前传统课堂面授教学所欠缺的.但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的主体.因此,面对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可能会面临来自自主学习能力和经验不足的挑战,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建议,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搭建桥梁,以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学习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教授理论和方法外,适当增加远程实时教学、网上异步交流、实验教学、基于任务的小组协作、集体讨论与交流等形式的活动[6-7],不但能够使学生有机会体验网络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实践技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大量的参与学习过程的可能,学生可以通过课上和课下的网络学习重新组织和反思所学,并与其他的学习者协作建构知识.面对教学重心从教向学的转变,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不仅能够实现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评价各个阶段,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有效性[8].同时,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帮助教师获取相关教学信息,对教学进度及相关问题进行处理,以应对全新教学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11
[2]潘庆红.Web2.0环境下学习行为的基础——网络自主学习形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21):35-39
[3]吴耀宇,吴凡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12(21):144-145
[4]史先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5):107-110
[5]林秀曼,谢舒潇,吴芸.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生学习能力促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9):57-61
[6]黄德群.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3):64-70
[7]王永花.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混合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3(4):73-77
[8]李晓锋,王忠华.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2):67-70
篇5:通用智能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通用智能化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教学的技术基础,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资源、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成为网络教学平台关注的'焦点.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通用智能化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采用分层的系统架构,通用的功能模块,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将智能课程推荐与平台无缝融合,并采用了基于RSS的Web2.0技术,有效提高了网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作 者:徐雅静 徐惠民 XU Ya-jing XU Hui-min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100876 刊 名:计算机教育 英文刊名:COMPUTER EDUCATION 年,卷(期): “”(22) 分类号:G642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教学模式 智能课程推荐 RSS篇6: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分别从课程改革的意义、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我国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指出在信息时代下,如何合理设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教学、提高授课效率和质量,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研究方向。提出优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可从开展试验研究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移动客户端等新技术入手。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课程改革;人工智能;移动客户端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石,而教学质量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依赖于课堂,课后难以得到有效辅导[1],学习效率和主动性普遍低下。而新时代下,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且受应试教育和就业压力的影响,课程教学压力急剧增大,更加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高效率、个性化的学习。此种情况下,利用已有途径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有效改善课程教学状况对我国人才培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21世纪的学校,受开放教育与移动学习资源的冲击,绝大部分教学资源可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这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可以通过访问开放教育资源、开展移动学习、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即教育信息化来提高教学质量[2]。而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网络教学平台又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并且,近期以来其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3]。积极推进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在学习活动中的应用,提高教师讲课效率和质量是目前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种依靠发达的网络基础,融合当代教育理论,利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逐渐建立起来的为网络教学活动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并具有组织、设计、评价、管理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等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4]。利用网络技术来辅助教学始于上世纪,最初只开发了内容管理系统,主要用来管理学习资源。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资源层出不穷,为了给基于资源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撑平台,在内容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出了学习管理系统(LMS),其缺点是没有对平台受众实行系统的管理。而学习内容管理系统(LCMS)的出现,则在重点学习对象的资源共享和教学系统之间建立了相互联系交流的平台。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通过对教学系统进行资源整合与进一步设计,研发出了通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整合教学管理、管理系统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库,实现了对教学活动全面的支持,形成了目前比较完整的支撑网络教学的应用环境[5]。目前,国内外不同阶段主要的网络教学平台及其应用学校如表1[6]。
二、国内外网上教学平台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利用文献调研、用户调研及平台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功能、平台管理、课程评价及应用现状等方面开展了调查研究。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研究方面,国外M.A.Storey、B.Phillips[7]、LudivineMartin、DavidRoldanMar-tinez[8]等人以用户的视角,对网络教学平台做出了评价。而国内,北邮大的李青等人对知心网进行了可用性测试,并且将此作为依据,在教学平台已有结构上进行了诸多改进。此外还有张浩、杨凌霞、韦学恩等通过文献调研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9,10]。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方面,张伟远[11,12]等人对现有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网络教学平台在功能方面的特征突出表现为:大部分的网络教学平台都具备网上交互和协作的功能,并且普遍重视对资源的管理和技术支持,但课程设计功能不够突出,同时,对远程教育机构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因此,国内的网络教学平台亟须采取措施将相关部门进行资源整合,协同合作,打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中国教育特色的平台。在平台管理方面,朱德权[13]等人进行研究,发现网络教学平台与传统教学课堂在教学管理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缺乏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是影响网络学习效率重要的原因。此外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在致力于建设网络教学硬环境的同时,软环境建设也应得到相应的重视。在课程评价方面,祖文清通过建立网络学习评价标体、学习评价的数学模型对网络教学进行了评价;周寅等[14]针对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发展性评价理念进行了研究;而吕效等[1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要素及整体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完善和发展了课程评价体系。将网络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这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我国对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仍处于发展阶段,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在功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大量研究成果表明,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现代科技进步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和发展,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目前,已有学校的部分课程将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部分学者对其应用状况、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三、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由于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形式和目的不同,网络教学平台在其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也有所差异。网络教学平台在基础公共课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英语、物理和大学数学的教学上。其中,在英语教学上的应用最为广泛[16]。网络覆盖下的英语课程教学,促进了个体的发展,为教师实施因材施教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个性化教学原则得以实现,但对外语网络教学的特殊性关注较少,多数学者都是探讨网络外语教学资源的设计思路,很少有人对现有资源的优势以及不足进行合理的探讨。在数学、物理类基础课程教学中[17,18],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然而,由于这类课程对逻辑要求比较高,在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看,网络教学还无法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只适宜起辅助作用,此外,此类课程制作需要输入大量符号、公式,需要演示实验及操作过程等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19]。由于基础课程教学对学习情况好坏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所以学者们对网络教学平台在基础课程教学上的研究集中在策略本身、观念与策略、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上,而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学习策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未有太多关注;此外,研究者们多集中于教学活动的理想化层面的设计上,缺少对于个案的实证研究等。网络教学平台在专业课教学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20]、生物[21]、食品[22]、护理[23]等上,其中以信息技术类课程应用最多。调查研究表明,将网络教学平台运用到专业课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率和质量以及积极性等方面都得到显现。与基础课程相比,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更侧重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通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利用平台资源,采用案例教学,学以致用,促进了学生创新及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的进步。然而,单纯的线上学习不方便师生之间进行自由、全面的面对面学习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习效果偏离理想状态,因此,近几年来,将面对面学习的优势和网上学习的优势相结合产生的混合学习模式得到了广泛关注。黄德群[24]等对网络教学平台基础上的混合学习进行了研究。混合学习模式是网络教学平台课程教学的优化与改进,解决了课时不足、师生课上课下交流不充分等问题,有效促进了学生各层面的学习和体验。
四、总结与展望
1.目前,对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多采用对已有课程改革实践进行文献分析、网络调查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较少运用试验研究的方法,试验研究是对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最具真实性和说服力的方法。此外,现阶段我国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集中在理论课上,而在实验课上应用还比较少。实验课的开展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具有风险,而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步骤等,从而大大增加了实验的安全性和成功的概率,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验课程教学上的研究很有必要。2.现阶段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大部分还依托于计算机来开展,然而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层出不穷,应利用各种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智能化调控,提高师生交互的时效性;同时,删除使用率偏低或不符合学生使用兴趣的工具,添加一些新兴的交互工具和模块,例如接入现在流行的各类即时通讯(短信、微信等),适应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使用体验。综上所述,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同时,由于其问题范围广且复杂,仍有众多领域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掌握网络教学平台功能设计、平台管理、课程评价及其在不同课程教学的特点,重点开展试验和智能化研究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孙汉国,宋吉荣.网络信息时代的中学教育改革[J].科技纵横,,(1):19-20.
[2]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3]谢晓林,余胜泉,程罡,等.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13(5):12-25.
[4]武法提.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杨宗凯,吴砥,刘清堂.网络教育标准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6]孙重锦.国内外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特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
[7]StoreyMAD,PhillipsB,MaczewskiM,etal.EvaluatingtheusabilityofWeb-basedlearningtools[J].EducationalTechnology&Society,,5(3):91-100.
[8]MartinL,MartínezDR,RevillaO,etal.Usabilityine-LearningPlatforms:heuristicscomparisonbetweenMoodle,SakaianddotLRN[J].2008.
[9]张浩,杨凌霞,韦学恩.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评价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2):91-96.
[10]王波.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评价个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11]张伟远,王立勋.网上教学平台的特征之国际比较[M].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0).
[12]陈海建.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之比较研究———以香港公开大学与上海电视大学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5):94-100.
[13]朱德权.高校网络教学平台教学中的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14]周寅.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学发展性评价[J].新课程:教研版,2010,(1):82.
[15]吕啸,余胜泉,谭霓.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73-78.
[16]隋晓冰.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17]李关民,王娜.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验[J].价值工程,2012,31(2):267-268.
[18]曾刘军.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
[19]蔡文青,梁斌.网络教学平台在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计算机教育,2011,(1):76-78.
[20]颜士刚,李赛男.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知能课程教改实践研究———《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报告[J].远程教育杂志,,(1):100-112.
[21]袁文业,彭惠茹,张洪亮,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及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478-482.
[22]朱英莲.网络教学平台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以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9):238-242.
[23]王芳.基于网络空间教学平台的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改革实践[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95-97.
[24]黄德群.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3):64-70.
篇7:中学生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的论文
中学生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的论文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中学网络教学与学生学习逐渐形成了一个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工具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学生可以将网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过程的有利平台,以及一种重要的多媒体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中学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在业余时间的自主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能力和调整学习逻辑与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中学网络教学系统的建设可以承担教师繁重的备课、课件制作和教学大纲的交互等工作,可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系统需求设计
中学网络教学系统在教学网络过程中能够对加强教学辅助功能,提高教学支持系统的智能性,为参加网络学习的中学生提供动态多媒体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网络教学系统可以为教师提供交互性网上课程的工具,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随机虚拟教学课堂的交互性。
1.系统模块化应用需求。中学生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要实现系统使用的模块化,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教学需求调整教学可见及其背景方便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进度和相关要求,在网络教学系统上提供课程内容等资源库管理,同时可以有效地组织多名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交互和网络调整,可以使得教师充分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形成模块化的教学资料与课件展示,保证教学模块与学生学习模块的无缝对接,保证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多样性。
2.系统网络教育资源共享需求。中学生网络教学系统可以把学校课堂的教学课件资源形成网络共享的多媒体课件及其相关的影像资料,形成教学的网络公共资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件与教学资源充实到网络教学数据库中,形成多层次、多视角、多媒体的教学共享资源。在该系统中,教师可以为自己的教学制作独立的教学维克空间,用于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习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课件、媒体、语音、影像等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多媒体资源的空间利用率。
3.网络教学与学生学习资源分配需求。通过中学网络教学系统,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的教学管理模块,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和教学效果,进行有选择的教学资源的调整与分配。教师教学资源的分配取决于教学效率、效果和学生的接受满意度;学生共享教学资源及其分配可以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方法和学生接受能力提出自己在教学资源上的需求。
教师通过学生的需求信息进行教学资源的再分配,指导合理地满足学生对于教学资源分配及其共享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与学生在网络中的交互过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的分配效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支持教学过程的信息共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系统中课程管理向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发布自己的课程资源、布置作业、教学通知和学习交流,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中的教学任务。
二、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描述工具用例方法,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解到每一个教学过程用例,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清晰描述教学用例结构,形成用例包图,具体包括:教学需求管理、教学计划、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网络教学、考试监管、用户管理、系统维护,如图1所示。
三、教师教学模块设计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是进行网络教学课程的资源制作、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管理的主要执行者。主要工作包括:答疑系统的管理、作业系统的管理、通知发布、学生管理等,图2表示了教师教学流程,教师通过相应登录后进入教师界面,可以进行课程管理和学生管理。
教师是网络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执行者,在教学模块中可以使教师在备课、授课、答疑、交流等过程中起到网络互动和多媒体交互的网络教学效果。通过系统交互过程,教师可以知道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动态以及学生对各个课程的喜好程度和接受程度。通过网络,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网络监督与管理,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同时可以进行教学过程的随时调整与课内课外辅导。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进一步制定教学课件和课程辅导资源,并针对学习课程制定网络考试,可以在线查询学生的考试成绩。网上考试系统在远程教学系统中的作用是用来考核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中的成果,用来判定学生能否满足该选修课的要求,取得学分,因此它对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的功能有编辑试题、进行考试、提交考卷、批改考卷、提交成绩、成绩统计。
四、学生学习模块设计
学生学习模块可以在学生进入学生界面后查看相关课程信息,进行在线的视频教学点播,完成在线作业,进行在线测试,同时可以进入课程互动模块,提交作业和BBS交流,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能有所收获,在课后通过学生学习模块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更多的练习机会,同时也可随时与在线教师和同学取得联系,寻求辅导答疑和课程交流。其详细功能模块流程如图3所示。
五、结语
基于网络的中学生教学系统的设计理论基础是基于自主学习理论、个性化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研究设计的,通过网络学习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习知识视野,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且善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动者。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充分地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构架自我学习环境,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课程资源,通过交互平台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交流,使得该系统可以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开展互动学习和互动网络交流,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的学习方式,对我国中学生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推荐性案例。
参考文献:
[1]德斯蒙德。远距离教育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王风。企业富媒体开发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4-7.
[3]薛伟。开放大学学习支持系统的比较研究[J].远程教育,,9(8):13-14.
[4]支瑾,张迎娟,袁义。构建主义教育理论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240-241.
篇8:ASP技术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论文
ASP技术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论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与智能化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每个方面,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也受到了网络化的猛烈冲击,现代远程教育成为网络化教学的产物。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都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得到正常发挥,培养出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知识应用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1-2];网络教学理念的提出作为对传统教育方式的补充与完善,不仅打破了传统课堂授课的模式,而且弥补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难题,它不但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实现了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需求模式,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原有的“依赖于课堂、依赖于老师”的传统教育模式能到很大的改观,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网络教学平台能提供各种灵活方便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集中和个性化学习的有机结合,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师教学过程的主体[7-9].
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基 于Web的 网 络 教 学平台 的 开 发 与 应 用 已 经 非 常 成熟,但是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会出现因为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的差异而必须重新修改教学平台的设计方案和要求的情况。
根据建构主义所提出的教学理论的要求,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题,需通过探索的方法去发现新知识的意义,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指引者,要求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对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任务[3-4].
文中提出的基于ASP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正是基于上述要求目标进行分析并设计的,根据上述需求,该系统大体上归纳为4个平台: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课程平台,交流平台和管理平台,实现根据不同学习主体的具体情况智能化地为其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控制学习进程。
2系统设计技术理论简介
2.1 B/S 网络结构模式
目前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中使用较多的系统交互模式是B/S (Browser/Server) 与 C/S(Client/Server) 模 式,文 中 采 用 B/S模式,客户端通过浏览器(Browser)访问 Web 服务器来访问与其相连的后台数据库,B/S 结构的系统交互模式具有使用统一浏览器的界面格式,便于操作,且工作效率较高的特点,同时该模式通过把用户的`服务请求分配到服务器端,实现了无论在使用和还是数据库维护方面都比 C/S 模式有着更高的性价比,而且使系统的维护过程层次化; C/S 结构的交互模式主要是基于局域网的环境下展开应用的,它受到地域的限制,而B/S 模式通过 Internet 进行通信,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但在处理大量数据时速度较慢[4-5].
2.2 ASP 技术
ASP 是 Active Server Page 的缩写,即“活动服务器网页”,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用来代替 CGI 脚本程序的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可以使用服务器端的脚本和组件创建动态内容,可以与数据库和其它程序进行交互,常用于各种动态网站中,也可以创建使用 HTML 网页作为用户界面的 Web 应用程序,由于在该教学系统中采用了 B/S 的交互模式结构,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任务处理大多数发生在服务器端,因此客户端的浏览器基本不会依赖于服务器,因此 ASP 具有简单易学、工作效率高、安装使用方便、开发强大且多样和无序编译的特点[3-4],其实现过程的示意框图如图 1 所示。
Windows Server 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具有 可 靠 的 安 全 性 和 稳 定 性 且 易 于 图 形 用 户 界 面 的 操 作,SQLserver 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非过程化的 Transact-SQL 编程语言,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通过利用该语言才能实现与 SQL 数据库进行通信,适合中小型系统的开发,ASP利用 ODBC 接口技术和服务框架网络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可扩展的主机环境,非常适用于动态网站脚本编程技术,是中小型系统开发环境的首选。因此,本网络教育系统把 Windowsserver2003、ASP 和 SQLserver2000 结合起来作为开发环境与应用平台,这样的组合是当前网络教学平台开发较为常用的一种系统搭建模式。
3教学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上述需求,教学系统大体上归纳为 4 个平台,即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课程平台,交流平台和管理平台,4 个平台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教学内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网上答疑和考试系统五个子模块,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知识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模式以方便具体课程内容的编排、放置应该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要尽量确保设计的系统具有能够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包容性和可扩展性、易使用、易维护、适用非计算机人员使用、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等特点,使得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采用 B/S 交互模式实现,充分避免了 B/S 交互模式在处理大量数据时速度较慢的缺点,系统整体功能结构如图 2 所示。
3.1 数据库设计
根据上述网络教学平台的需求分析,需要对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进行设计。与用户应用逻辑直接相关的实体包括系统管理员、教师、课程和学生,它们之间相互以讲授/选修的关系进行关联,反映主要实体关联关系的 E-R 图,如图 3 所示。
3.2 教学内容管理
教学内容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应考虑如何实现不同用户,如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即如何实现教师可以进行在线答疑,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或虚拟教室学习,使得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约束。针对上述问题,管理员可远程对资源中心内的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存储方式的定义、资源分类的构建、用户的管理、资源的上载、管理、编辑等,为适应素材管理的需要,还应能够提供资源批量上传、图象资源自动生成缩略图等功能,大大降低了管理员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如图 4 所示。
教学资源的维护与调用方法与资源的格式相关,对于多媒体资源,在实现上需要应用不同的插件,因此,按照资源的格式不同,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分为普通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
3.3 管理系统模块
管理员模块具有整个网络教学系统维护和管理的权限,能够实时进行在西安管理,它的权限范围如图 5 所示。
3.4 评测系统
网上评测系统是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注册表单时设置了两种身份的用户即老师和学生,评测系统设计的好坏,关键在于它的指标体系是否健全与合理,它的设计不应该单纯的靠学习者的参与程度以及用户评价的排行,而应该围绕系统的使用对象之间以实现更好的智能化在线交互。评测也需要考试成绩等指标,就本系统来说,能检测到的指标及表现形式如下:学习时间与学习者在线时间,学习活跃程度与发布教学资源的数量及品质;提问及回答问题的多少,学习效果与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以上指标都能转化为数字并进行计算,只是评测的每项对象所占的权重多少是一个很难通过计算得出的数据。因此,本系统在评测前要先在评测系统中设置各检测项目的权重系数,具体的权重系数可通过调查的方式得出。调查结果如表 1 所示。
4系统的安装和测试
该系统运行在由一台联想万全 T100 服务器和学生电脑作为客户机组成的小型模拟测试环境,该校网络学院学生和教师帮助完成了系统的功能和兼容性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不论是学生发布资源还是进行在线交流,均能正确实现,并且运行稳定, 同时,全新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和评测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提高提出了新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结 论
根据上述测试结果说明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在功能上是值得肯定的。 ASP 技术的引入,使得该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一理念将有利于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服务技术融入全新的教学管理系统之中,使之在功能和性能上更加完善和强大,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研发,在国内外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随着教学新理论和网络新技术的不断呈现,网络教学平台也必然与之共同进步,将教育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网络教学平台未来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申瑞民。基于Web的智能远程学习环境的构建[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36-38.
[2] 张建伟。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EB/OL].[-06-08].
[3] 彭聘龄。 认知心理学[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4] 普措才仁。基于B/S体系结构开发应用系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1):47-49.
[5] 赵增敏,朱粹丹,赵朱曦。ASP动态网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 周逸文,姚树春。管理信息系统模式的比较与分析[J].应用研究,2005(18):56-57.
[7] 张社广。网上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8] 张丽。从 C/S到B/S,再到三层(多层 )结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30(3):24-27.
[9] 吕佩吾,张丽静,李嘉,等。 厂级信息监控系统的B/S化实现[J]. 陕西电力,(6):34-37.
篇9: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论文
一、云计算概述
互联网技术在快速发展与成熟,互联网应用模式不断创新,其中云计算是未来互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所谓“云”,是指一个云状的、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的、由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构成的集合。云计算的核心内容是:新的编程模型、新的IT基础设施、新的商业模式。
云计算的特点是:所有的软件与服务都来自于虚拟的互联网,从而提高IT效率,增强服务敏捷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与使用成本。云计算能够让客户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访问“云上”所有的应用程序和文件,从而不再受到桌面的限制,使得群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变得快捷方便[1]。
云计算可根据其应用的层次与特点分为3种:公用云、专用云和混合云。所谓公用云是指为云计算提供底层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公用计算系统,公用云不限制使用者,不属于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专用云又称为私有云。是指由企业或单个客户开发的大型专用、私用的云服务,私用云将按用户需要提供基础设施,拥有服务器、网络和磁盘,并且可以决定允许哪些用户使用这些设施;混合云把公用云模式与专用云模式结合在一起,云的提供者部分拥有权益,并通过一种可控方式部分与他人共享,混合云是目前互联网上的云服务的主要方式[2]。云计算与“云服务”将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云计算可以应用于教学管理、学生交流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
二、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应用需求分析
我国各类教育机构、学校、高校数量庞大,其办学规模、层次与学生素质差异极大。大部份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资金、人力投入巨大,资源紧缺等问题。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兴起将大大改善这一状况,云计算与“云服务”将为各层次水平的学校提供强大的在线应用功能服务。从而大大提升各类学校信息化水平。云计算在我国教育领域应用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云计算降低了学校基础资源建设中巨大的软硬件成本,节约资本。对于我国各类学校来说,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教学、科研与实验等各方面的软硬件投入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特别是科研与实验室的软件投入,这些软件往往在投入巨大后却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需要更新或升级,这就意味着一大笔资源浪费。通过云计算与“云服务”学校能节约70%-80%的软硬件投资,大大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
(2)云计算有利于教育机构共享虚拟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我网各类教育机构存规模和投入的差异巨大,一些知名院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担当着更多前沿技术的研究课题,有更多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的机会。而一些规模不大的学校由于经费、师资与发展水平等问题,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实践与实验保障。但云计算的出现,将为各类学校提供了一个教学资源共享的环境,普通院校将同样拥有类似国内外一流大学才能配置的超级实验环境,因此云计算既节省了开支,又打破了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壁垒,让更多老师、学生能利用互联网上的虚拟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
(3)云计算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与交流协作。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我国学校教学管理模式与手段差别巨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利用云计算平台,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加强对各类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同时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3]。
三、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技术构架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可采用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云服务开发企业参与,公有云与私有云相结合的整体开发模式。云计算网络教学资源平台需要构建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同时需要开发符合教育机构需要的特色功能,其系统技术构架如下。
(1)硬件及网络构架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将为教育机构提供统一的网络与系统架构,各类学校没有必要配置单独的服务器和管理人员,而是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只需要在重点城市配置一套大型服务器系统。各类学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云计算教学资源平台,并获得高质量的功能服务,这样的网络构架将使系统软、硬件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2)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的总体功能构架
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提供强大的资源整合功能,其技术平台采用多层的云计算体系结构,其最底层是基础设施层,提供计算、存储、带宽等按需的IaaS云基础设施服务,这是所有应用功能的基础;第二层是为系统开发提供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的PaaS服务层,这是云计算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及集成第三方开发应用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第三层是教学资源平台的应用功能层,提供在线的软件SaaS服务,包括:教学管理、虚拟实验室、学校协作交流等各类功能模块;第四层是客户端访问层,访问方式包括:电脑PC、4G手机及其他移动终端。以上4个层面整合构成了云计算教学资源功能构架平台。
四、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应用功能规划
(1)基于云计算的教学管理系统
如果采用基于云计算的SaaS一“软件即服务”模式,那么各类教学管理软件都可采用类似于租借的形式.统统来自于SaaS的“云海”中。其中各类学校教学管理功能将获得极大提升,学生可以通过“云服务”使用:选课、查询成绩与学分、班级管理、提交作业等功能;老师可以通过“云服务”使用:成绩录入、课程管理、学生交流等功能;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云服务”使用:学生管理、学籍管理、资料存档、待办事项处理等,因此云计算服务将为我国教育机构提升强大的教学事务处理、教学管理监控、教学质量评测、教学办公流程与协作的综合管理功能。
(2)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
所谓云计算虚拟实验室,是指一个集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课教学指导系统、网络实验仿真等功能为一体的强大的网上运行系统,这样就可解决因实验经费不足或高档次、高价位设备缺乏所不能开出的实物实验课,同时也不会造成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的仪器损坏、元器件丢失等现象。同时虚拟实验还可以模拟实验室中没有的设备,而且还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实验。因此,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将为普通院校提供一流的实验资源,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只需要开发一些虚拟实验室功能,并部署在“云服务器”上,所有学生就能共享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也提升了中、低层次院校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平。
(3)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践教学系统
实践教学一直是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实践教学成本高、分散性强,很难进行控制与评测,因此,各类学校很难大量开展与实施,这是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通过基于云计算的实践教学系统,老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能够跨时间、跨空间的进行交流与协作,在“云端”实现见习与实训的指导、交流、评测、监控等教学与管理工作,甚至能够在“云端”实现视频实践教学展示与交流,这将大幅提升大学生实践动手的操作能力,大大提升各类院校实践教学水平。
(4)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协作、互动交流平台
教育质量提升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各类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是促进知识传播与创新,促进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同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大量的互动交流需求。
五、结束语
随着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模式的快速发展与成熟,各类“云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教育领域正在进行改革与创新,云计算与“云服务”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将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将发挥巨大作用。要建立此类教学资源平台,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互联网科技应用意识,要站在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云计算应用模式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整合作用。其次,需要开展云计算应用需求分析、系统构建、技术开发与实现等方面科学研究,同时需要利用软件企业的技术力量进行商业化开发运营,不断加强资源与内容建设,并加强云计算教学资源平台的功能开发,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MichaelMiller.云计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王庆波.云计算实践之道一战略蓝图与技术架构[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篇10:基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建构研究论文
基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建构研究论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这为大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趋势。在此要求指导下,近年来很多高校相继建立起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主上网学习,完成课程要求。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起,每个学生除每周两次(4学时)的综合英语课程外,还要在学校专门建成的网络自主学习教室参加每周一次(2学时)的与综英课教材相匹配的网络自主学习课。
这一新的学习形式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分析大学英语网络平台使用中的教师角色适应问题,以期为更好地利用这一新技术提供参考。
一、基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使用所带来的优势
网络自主学习指的是学习者自行利用网络媒体,主动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来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环境,强调语言知识是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积极建构的,重视学习过程,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在大学英语网络平台下进行自主学习,其优势如下:
首先,网络平台能将声音、影像等动态资源与文字、图片等静态资源相结合,形成多位一体的语言学习载体,使学生更真实地在拟真化交际情境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练习强化听、说、读、写等技能。
其次,大学英语网络平台有利于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资源平台能够实现信息发布、资料查找、视频点播、自我测试、人机互动、记录监控、评估分析等多种活动,学生借助于网络平台可以有效实现全方位的个性化学习。
再次,大学英语网络平台的使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时空的限制,最大化的利用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网络平台,进行听说训练。
二、大学英语网络平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一)外部问题
众所周知,目前许多高校能够投入到多媒体网络建设上的资金相当有限,从而造成网络自主学习硬件条件缺失;同时,绝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毕业于语言专业,不能高效利用网络资源,造成网络自主学习软环境滞后。另外,时下学生就业压力大,很多学生在英语四六级或其它英语证书类考试中追求高分。相应地,部分高校也以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来指导教学,从而使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流于形式。
(二)内部问题
在很多已经实施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高校,一些大学英语老师在网络自主学习课上完全放任学生网上“自己”学习,鲜少追踪或跟进学生学习进程和学习记录。久而久之,网络自主学习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日趋淡化。一部分自控能力差、自我学习动机低的学生选择期末前夕抄袭他人答案以应付考核。这样,耗资巨大的网络平台却成了空架子、空摆设,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平台建立的真正意义。
上述问题的解决,首先依赖于大学英语教师的努力,各位教师应该尽快适应自己在应用网络平台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新角色,正确认识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加高效地应用这一技术。
三、基于大学英语网络平台使用中教师角色建构
(一)使用起始阶段的自我学习者
目前,许多高校英语教师缺乏网络专业背景,其面对新技术的挑战,有必要先行自我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是网络自主学习的自我学习者。各个高校应该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便利。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每学期都会邀请学校网络技术中心的专业人士对老师进行网络设备和平台操作的技术培训,使其熟练相关操作。同时,还针对学生利用平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召集老师献计献策,积极出台和推广一些切实有效的体例做法。这些措施为更好地使用英语网络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使用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1.帮助者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还不是很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一下子完全适应,他们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排斥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帮助和引导学生,使他们尽快掌握这一新的学习方式。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首先,在开学伊始,大学英语任课老师会在第一周开展网络培训,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网络平台,包括:如何注册、登录系统,如何提交、查看答案,如何查看上网时间和学习记录,以及跟老师和同学如何互动等。其次,教师灵活借助网络平台不定期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学生可能被要求在课堂上30分钟内或课下完成给定话题写作,然后在线提交教师终端。老师批改或学生互评后,优秀的英语作文会放在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上供大家分享学习。此外,老师也会在学期初公布英语学习的班级QQ群或微信组,以供大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疑问时可以快速有效地得到答疑。
2.引导者
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尚不能很好适应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面对大量的语言资料无所适从或不能掌握学习的重、难点。此时如果对其学习过程完全放任,势必造成学生网络学习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因此,教师必须以引导者角色来介入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过程。在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不同的特点为他们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和任务,同时对其一个时间段内的学习内容提出要求和建议。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视听模块在外研社网络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外研社网络视听平台,依据每单元相应的话题,设置了大量精选出来的视听材料供学习者学习,材料从易到难,真实生动,范围广泛。包括:Inside View Out-side Vie和Listening in、Pronunciation、Unit Test等。每个部分给出两到四篇不等的材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程度不同,因材施教,要求学生课堂上统一必听必做Outside View Listening in和Unit Test部分,期末,学生记录在平台上的这个3部分的成绩会按照30%的比例纳入课程总评。而其它部分则放给学生选做,成绩不纳入课程总评分数。
3.促进者
在网络平台使用过程中,某些老师矫枉过正,过于强调学生“自主”,甚至有将“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的危险倾向。这种做法往往引发学生的懈怠心理,很少或从不登录网络平台进行训练。因此,教师应扮演促进者角色,充分熟悉平台上学生学习的内容,并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提问,切实激发学生使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兴趣。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第1册第3单元有这样一则材料,题为Montes-sore Method,主要讲述一个意大利教授怎么颠覆性地挑战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在随后的英语课上开展了“Who Teaches Best?”的英语微课教学竞赛活动。活动要求参赛学生在给定的8分钟时间内作为英语老师给出最具创新意义的教学示范课,整个课堂氛围既扣人心弦又充满欢声笑语,由此,学生们使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学习总结阶段的评价者
合理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对于这种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的方式,如果没有合理的评价体系终将会使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网络自主学习课是作为一门必修课予以考核的。整个课程的成绩构成是:平时网络平台每单元形成性测试成绩的平均分占比50%,期末听力考试成绩占比40 %,网络登录时长和考勤占比10%。这样一种评价体系,使得学生必须重视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
四、结语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网络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角色的重新建构。广大英语教师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只有这样,在网络平台使用的前、中、后3个阶段,才能更有效地扮演好自我学习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推进教学改革。
篇11:基于J2EE平台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论文
基于J2EE平台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论文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覆盖面广,对这些课程采取网络辅助教学手段将大大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效率,使教学活动走上一个新台阶。因此,结合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程序设计基础(C)“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开发了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信息发布与浏览、学习资源、自动答疑、作业发布与批阅、学生自测练习等功能。
J2EE平台已经成为使用最广泛的Web程序设计技术,J2EE Web程序的开发已成为信息系统的关键。J2EE具备平台无关性、可移植性、多层架构体系、高效的开发、可伸缩性、稳定的可用性等诸多优点,从而成为构建基于Web的企业应用系统的首选平台。本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就基于J2EE平台,采用了J2EE技术规范。Web应用服务器采用了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WebLogic服务器软件。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 SERVER。本系统已经在”程序设计基础(C)“的教学中试用,系统运行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J2EE平台及其体系结构
J2EE采用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可以有效地分离数据层、逻辑层和表示层。多层结构的设计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优秀的扩展能力和负载均衡能力,各层之间祸合度低。J2EE架构允许开发人员将精力集中在应用的业务逻辑上因此,利用J2EE平台可以构建一个易于扩展的系统。
客户端通常采用Web方式,即Web客户端一个Web客户端由两部分组成:由运行在Web,层的Web组件生成的包含各种标记语言(HTML.XML等)的动态web页面;从服务器传送来的静态Web页面,Web层组件包括Java Servlet、和JavaServer Pages(JSP)。Web层组件运行Web容器的过程中,Web容器管理JSP页而和Servlet组件的执行,它主要由Web服务器来实现,如Tomcat、Apache、Weblogic、Websphere等业务逻辑层组件是Enterprise Java Beans(EJB)。Web层组件和业务逻辑层组件都运行在J2EE服务器上。一个J2EE服务器提供EJB容器和Web容器。
J2EE平台通过JDBC (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简称JDBC)访问数据库JDBC是一个独立于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接口,JDBC API为访问不同的数据库提供了一种统一的途径。Web组件和E.TB组件都可以访问数据库。
3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总体结构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是网络教学中的网络课堂之外必需的辅助教学环节,也可以作为传统课堂教学之外的辅助教学手段。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是一个集成平台,它包含了信息发布与浏览、学习资源、在线交流、作业发布与批阅、自动答疑、自测练习等功能模块。
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中有三种角色:教师、学生、教务管理员。教师具有发布教学信息、上传教学资源、发布作业、批阅作业、解答问题、管理问题库、管理自测练习题库等权限。学生具有浏览与下载公告信息和教学资源、下载教师发布的作业、递交已完成的作业、查询自己的作业成绩和点评信息、浏览问题库、提问、进行自测练习等权限。教务管理员具有发布教学信息、管理教师/学生信息、设置和修改系统密码等功能。
(1)信息发布与浏览教师和教务员发布教学安排信息,主要是有关上课、考试时间安排及教学计划等信息。老师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发布信息,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有关课程的教学安排。
(2)课程信息管理课程相关的信息资源包括电子讲义、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软件、参考资料等,对这些资源可以浏览、上传、下载和打印。教学资源由教师上传到网络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供帮助。
(3)作业发布与批阅教师发布作业,并规定学生交作业的最后期限。作业内容可以包含文本、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作业上传到Web服务器的制定目录中。学生下载作业信息,完成作业后将其递交给系统,系统将其存放到Wet,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教师批阅其作业后,对作业进行点评,并给出作业成绩,该成绩自动登入学生记录。最后,统计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出学生一学期的作业总评成绩
(4)自动答疑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问题时,可随时访问该系统中的自动答疑子系统。自动答疑是一个适应性的知识库系统,它分自动答疑与人工答疑两大部分。在教学设训一阶段,教师将本学科最常见的疑难问题及答案按一定的组织方式存放到该课程的知识库中。当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网络远程提交问题的描述,系统将根据学生提交的问题描述对知识库进行搜索,按照检索内容相关程度的高低,将对该问题的解答呈现给学生。当在知识库中没有检索到对该问题的解答时,系统将通知学生,并将该问题放入待解答的问题区,由负责答疑的教师来解答,并将该问题及答案添加到该课程的知识库中。
(5)自测练习自测练习提供一个练习题库,学生通过自测练习可以检验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要练习的章节或内容,完成练习后,系统自动给出测试结果,对于做错的题目给出正确答案。
4 EJB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自动答疑子系统的EJB组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KnowledgeBean:实体Bean,主键是Know ledgePK,它代表了知识库中一条记录。
(2)KeywordsBean:实体Bean,主键是KeywordsPK,它代表了关键词库的一条记录。
(3)NoAnswerQuestionBean:实体Bean,主键是NoArrsw QuestionPK,是用来封装未得到解答的问题的一个实体Bean。
(4)AutoReplyBean:有状态会话Bean,负责自动回答学生提问的工作流的会话Bean,它封装了完成对一条问题自动解答的过程它定义了replyQ uestion方法完成对问题的回答,该方法接受被提问题的标题和内容描述;然后使用分析工具类AnalyzeTool的getKeywords()方法对问题进行分词处理,分离出问题中包含的关键词;再使用搜索工具类Searc;hT ool的、arth()方法,搜索与该问题匹配的答案
(5)ManualReplyBean:有状态的会话Bean,负责人工解答已放入待解答问题表中的问题。通过NoAnswer QuestionBean的listQuestions()方法可以得到待解答问题的列表。对问题解答完成后,使用KnowledgeBean的addQuestionAnswer()方法将此问题、答案及相关信息添加到知识库中。
开发一个EJB组件,需要编写EJB Bean类、EJB Home接口、EJB Remote接口。下而就以AutoReplyBean为例,介绍EJB组件的开发过程。
5 结束语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涵盖了信息展示、课后答疑、作业管理、自测练习等功能。该系统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增进了师生的交流,节省了教学成本,规范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尤其是自动答疑功能的实现改变了学生不能及时得到解疑帮助的状况,使教学手段得到较大的改进本系统采用了符合J2EE规范的体系结构,以及完全支持J2E E规范的WebLogic应用服务器,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安全性、可扩展性,能够满足各类高校开展网络教学的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改进、完善、扩充本系统的功能,如实现网络课堂、语音答疑、网络考试系统等,从而为网络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应该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学习情况记录表,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记录学生问答历史,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模式,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冯博,朱穗辉:J2EE 1.4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
[2]BEA WebLogic Enterprise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infrastrueture[LB/ OL].bttp: //www.bea.com/producks/weblogic/server/index. shtml,2005-11.
[3]刘梅彦:动态网页制作教程[M],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
[4]邹华,方卫宁,邹荣:Servlet/ JSP程序设计技术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5]郑实福,刘挺,秦兵:自动问答综述[J].中文信息学报., 16( 6):47-53.
[6]毛一梅.网络教学模式研究与实施对策[J].教育技术通讯.2001.(5).
篇12: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高职学生VFP课程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高职学生VFP课程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教育的.深刻变革,我们必须要用一个全新的观念来审视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那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倡导学生终身学习日益重要,将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课程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如下探究.
作 者:卢凤伟 作者单位: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黑龙江,双城,150111 刊 名: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VFP课程 自主学习能力【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研究】相关文章:
1.提升教学质量
2.广开网络教学平台
10.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