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提醒幸福
“ywzko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语文教案-提醒幸福,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语文教案-提醒幸福,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语文提醒幸福教案
语文提醒幸福教案
教学建议
一、题解
课文标题中的“提醒”并不是对未来作某种预见(人们习惯的“提醒”一般都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让人们“珍惜”幸福,语文教案-提醒幸福。
二、思路结构
作者借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举例叙说人们往往注重提醒灾祸,而忽视了幸福的存在,以此告诉人们不要患得患失地去期待着灾难的来临,而应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刻,尽情地享受幸福。
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作者从生活中人们常被提醒防备灾祸入手,谈到人们经常忽视了提醒幸福,其次谈了为什么要提醒幸福,告诫人们要珍惜幸福、提高对幸福的敏感,人们便会拥有更多的幸福,最后呼吁人们“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
三、独到的构思
文章的.题目是“提醒幸福”,“幸福”还需要提醒吗?这正是作者心思敏锐眼光独到之处。
作者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太苦太累,人们只知道一味地去追求,而不懂得享受生活,漠视身边的幸福,因此作者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现象设譬发问,告诉人们不要只注意苦难,而忽视了幸福。然后,作者谈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幸福也有它的征兆,为此作者提醒人们要珍惜幸福,懂得享受幸福。最后作者指出,幸福其实并不需要很多的金钱、很高的地位,因为“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文章条理清楚,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四、排比手法的运用
课文不仅有句与句之间的排比,还有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如:
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提醒小心跌倒……注意路滑……;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地震的;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如:
我们已经习惯……;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当春天的时候……幸福的时候……;
所以,丰收的时候……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
这样运用排比,能用各种相类似的生活现象,说明作者的观点,阐述清晰明了,让人信服。在行文上一气呵成,连贯有力。
五、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建议
作者所说的幸福是“心灵的感觉”,人们要抓住当前的欢乐等看法只是人类诸多幸福观的一种,并不是定论。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是正常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也可以和《热爱生命》中“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观点相比照。
篇2:语文教案-提醒幸福
语文教案-提醒幸福
教学建议
一、题解
课文标题中的“提醒”并不是对未来作某种预见(人们习惯的“提醒”一般都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让人们“珍惜”幸福。
二、思路结构
作者借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举例叙说人们往往注重提醒灾祸,而忽视了幸福的存在,以此告诉人们不要患得患失地去期待着灾难的来临,而应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刻,尽情地享受幸福。
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作者从生活中人们常被提醒防备灾祸入手,谈到人们经常忽视了提醒幸福,其次谈了为什么要提醒幸福,告诫人们要珍惜幸福、提高对幸福的敏感,人们便会拥有更多的幸福,最后呼吁人们“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
三、独到的构思
文章的题目是“提醒幸福”,“幸福”还需要提醒吗?这正是作者心思敏锐眼光独到之处。
作者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太苦太累,人们只知道一味地去追求,而不懂得享受生活,漠视身边的幸福,因此作者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现象设譬发问,告诉人们不要只注意苦难,而忽视了幸福。然后,作者谈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幸福也有它的征兆,为此作者提醒人们要珍惜幸福,懂得享受幸福。最后作者指出,幸福其实并不需要很多的金钱、很高的地位,因为“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文章条理清楚,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四、排比手法的运用
课文不仅有句与句之间的排比,还有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如:
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提醒小心跌倒……注意路滑……;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地震的;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如:
我们已经习惯……;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当春天的时候……幸福的时候……;
所以,丰收的时候……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
这样运用排比,能用各种相类似的生活现象,说明作者的观点,阐述清晰明了,让人信服。在行文上一气呵成,连贯有力。
五、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建议
作者所说的幸福是“心灵的感觉”,人们要抓住当前的欢乐等看法只是人类诸多幸福观的一种,并不是定论。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是正常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也可以和《热爱生命》中“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观点相比照。
教学设计示例
一、预习课文。
1.至少读两遍课文。
2.查词典,做下列作业 题。
A.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姗姗( ) 怅然( ) 惴惴不安( ) 谆谆告诫( )
甘霖( ) 祈盼( ) 袅袅婷婷( ) 熠熠夺目( )
B.解释下列各词语。
希冀枕戈待旦南辕北辙瞻前顾后
温馨相濡以沫荣辱不惊踌躇
二、学习新课。
1.检查作业 。
2.以“幸福”为话题导入 新课。
什么是幸福?我们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吗?
考试成绩很好,那是幸福;有父母的关怀,听了老师的表扬,那是幸福;与同学尽情地玩了一场,那是幸福;看了好风景,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那是幸福……这样说来,我们的生活好像真的不缺少幸福。
作家怎么说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说的是她对幸福的理解,今天我们来细细读一读,看我们能不能认同她的看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
方法:互相讨论,老师提示。
提示的内容:
A.作家说人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这种提醒有效没有?
显然,作家说多半没效,这到了第几自然段?应该是到第9自然段。
B.作家说了很多幸福是什么,最后则说要“激情地享受每一天”,举了“春天”时应该怎样?“幸福”时应该怎样。还有那些“所以”打头的段落,当然也是“享受幸福”,更应该放在―起。
理解:将课文简要地分为三大节,1到9自然段为第一节,10到25自然段为第二节,26到最末为第三节。也可以把文章最末一段划出来当第四大节。
四、讨论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节,提出以下问题:
A.“提醒”本来是什么意思?作家说,这个词的后面总是跟着不好的东西,所以有
“淡淡的贬义”,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
理解:“提醒”本来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之意。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比较,会发现作家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提醒”确实老跟着不好的东西。
B.作家说的“风暴”与“良宵”各比喻了什么?如果把这种形象化的说法换成直接说理,那又会怎样?
理解:答案可以不求―致,但要理解“良宵”是比喻好的、美的、幸福的东西,“风暴”则恰恰相反。不能想象换了以后成什么样子。我们经常所说的`“文采”就在这些地方。
C.朗读第2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
D.请把“提醒”两字在文中的意思说一说,它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
理解:这里的含义不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提醒大家对幸福要珍惜。题目的“提醒”可以用“珍惜”来替换。
五、学习文章的第二大节,围绕下列问题学习。
1.默读这一节课文,寻找作家给“幸福”下的定义与解说,每人至少找出三条。
A.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E.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C.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D.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
E.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F.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在暗淡中降临。
G.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纸条……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H.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J.幸福有时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K.苦难的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L.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这句话要用数学知识解说―下。)
2.轻声朗读这些定义与解说,想―想,毕淑敏与张洁对幸福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讨论理解: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中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包含在这些平凡的人事中。因而可以看出,张洁以为的幸福足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3.理解这段文字里不容易理解的―些句子。配合作业 题的第二题做。
A.第15自然段里的2、3两句怎么理解?
讨论归纳:“感官的享受”即指感觉器官的好的感受,这是人们天生就会的,比如天生能感觉到人体的舒适与否,但是“灵魂的快意”即心灵的快乐,却是要不断地训练自己才能很好地感受到的,怎样进行训练呢?即要能时时发现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处,同学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次无声的鼓
篇3:《提醒幸福》教案
《提醒幸福》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3.品味本文清丽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对语言的理解品味
教学方法:读议结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我们常说“生在福中不知福”,是说我们对身边的幸福置若罔闻、熟视无睹,更谈不上享受幸福、珍惜幸福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说理性散文《提醒幸福》,相信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会对幸福有许多新的理解和感悟。
二、字词疏通:
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未能解决的生难字词,举全班之力共同解决,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教师予以点拨。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迅速浏览课文一遍,思考:课文写了有关幸福的哪些内容?
2、全班交流以上思考题:
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整理板书。若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提醒四个关键词:呼吁、含义、征兆、享受,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段落,教师板书。
(文章思路:一、呼吁(1―9);二、含义(10―18);三、征兆(19―24);四、享受(25―34)。)
3、讨论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是逻辑顺序,并提醒学生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要注意“顺序”,结构层次清楚。
四、深入文本,理解幸福:
1、学生跳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要求:参与交流的同学,先把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教师参与交流,并水到渠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21段: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生齐读后讨论:这段话有什么特点?(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的特点。作者用心感悟生活,把幸福具体化、细节化,告诉我们幸福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点滴中,触手可及。)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历接着说几句,补充省略号的内容,大家共同分享幸福。
附:
亲情篇:
(1)得到父母和老师表扬的时候,我最幸福,幸福来自老师、爸爸、妈妈赞赏的目光。
(2)和父母团聚时,我最幸福,幸福是一家人吃饭时餐桌上的笑声。
(3)我和老师开心地在一起,我最幸福,幸福是我们一起发出的朗朗笑声。
(4)天气骤变的夜晚,睡意朦胧的我,却清晰地感受到妈妈为我掖好被角,这个不经意的动作,让我感到无处不在的母爱,此时我很幸福。
友情篇:
(1)和同学们一起聚会的时候,我最幸福,幸福就是和同学一起唱出的歌声。
(2)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同学们一句悄悄的鼓励、安慰,给了我莫大的支持,我感到很幸福。
(3)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在路上走着,转弯时突然看到一辆自行车向我们飞驰过来,我的朋友首先把我推开了,那一刻我非常幸福。
给予篇:
(1)当我帮助同学解决一个难题时,我感到很幸福。
(2)我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出自己积攒的零花钱,虽然那仅仅能为他们买上几件文具,我仍能感到深深的幸福。
自然篇:
(1)我和大自然亲密的接触,我最幸福,幸福是我身边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鸽子。
(2)幸福是洒在我肩上、脸上、身上的温暖的阳光。
爱国篇:
(1)中国男足进军世界杯成功的那一刻,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幸福。
(2)中国申奥成功的那一刻我感到非常幸福。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呀,老师此时似乎也被幸福包围住了。今天,我们师生共同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我也想把我的幸福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听后我还想请大家谈谈你的体会。
我的幸福时光
幸福是回家时,女儿迎上来的双臂;
幸福是握在我手中女儿那稚嫩而温暖的小手;
幸福是疲惫时,爱人一句亲切的叮咛;
幸福是伤心时与母亲的相偎相依;
幸福是经过多少艰辛,学生手中紧紧握着的锦旗;
幸福就是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啊,
幸福就是拥有学生真诚的爱意;
为什么我的笑容如此灿烂,
因为我对生活爱得深沉。
生:幸福原来就是那么的简单和平凡,我们真应该把握我们身边平凡的幸福,珍爱生活,珍爱人生。(谈体会)
4、回顾整篇课文,想想:文章题目中“提醒”二字的意思是什么?(注意、发现、享受、珍惜等)
五、总结升华: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学们,幸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希望我们把它牢牢记在心里,并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中。
六、布置作业:仔细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篇4:《提醒幸福》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3.品味本文清丽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对语言的理解品味
教学方法:读议结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常说“生在福中不知福”,是说我们对身边的幸福置若罔闻、熟视无睹,更谈不上享受幸福、珍惜幸福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说理性散文《提醒幸福》,相信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会对幸福有许多新的理解和感悟。
二、字词疏通:
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未能解决的生难字词,举全班之力共同解决,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教师予以点拨。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迅速浏览课文一遍,思考:课文写了有关幸福的哪些内容?
2、全班交流以上思考题:
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整理板书。若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提醒四个关键词:呼吁、含义、征兆、享受,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段落,教师板书。
(文章思路:一、呼吁(1—9);二、含义(10—18);三、征兆(19—24);四、享受(25—34)。)
3、讨论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是逻辑顺序,并提醒学生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要注意“顺序”,结构层次清楚。
四、深入文本,理解幸福:
1、学生跳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要求:参与交流的同学,先把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教师参与交流,并水到渠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21段: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生齐读后讨论:这段话有什么特点?(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的特点。作者用心感悟生活,把幸福具体化、细节化,告诉我们幸福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点滴中,触手可及。)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历接着说几句,补充省略号的内容,大家共同分享幸福。
篇5:《提醒幸福》教案
教学设想:
本文的重点:理解作者对幸福的独特体验。
本文的难点:幸福为什么要提醒。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富丽的语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预习课文。
1.至少读两遍课文。
2.查词典,做下列作业题。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姗姗怅然()惴惴不安()谆谆告诫(甘霖()祈盼()袅袋婷婷)熠熠夺目
B解释下列各词语。
希冀枕戈待旦南辕北辙瞻前顾后
温馨相濡以沫荣辱不惊踌躇
二、学习新课。
1.检查作业。
2.以幸福为话题导入新课。
什么是幸福?我们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吗?
考试成绩很好,那是幸福;有父母的关怀,听了老师的表扬,那是幸福;与同学尽情地玩了一场,那是幸福;看了好风景,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那是幸福·这样说来,我们的生活好像真的不缺少幸福。作家怎么说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说的是她对幸福的理解,今天我们来细细读一读,看我们能不能认同她的看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
方法:互相讨论,老师提示。
提示的内容:
A作家说人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这种提醒有效没有?
显然,作家说多半没效,这到了第几自然段?应该是到第9自然段。
B作家说了很多幸福是什么,最后则说要激情地享受每一天,举了春天时应该怎样,幸福时应该怎样,还有那些所以打头的段落,当然也是享受幸福,更应该放在一起。
理解:将课文简要地分为三大节,1到9自然段为第一节,10到25自然段为第二节,26到最末为第三节。也可以把文章最末一段划出来当第四大节。
四、讨论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节,提出以下问题:
A提醒本来是什么意思?作家说,这个词的后面总是跟着不好的东西,所以有淡淡的贬义,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
理解;提醒本来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之意。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比较,会发现作家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提醒确实老踉着不好的东西。
B.作家说的风暴与良宵各比喻了什么?如果把这种形象化的说法换成直接说理,那又会怎样?
理解:答案可以不求一致,但要理解良宵是比喻好的、美的、幸福的东西,风暴则恰恰相反。
不能想象换了以后成什么样子。我们经常所说的文采就在这些地方。
C.朗读第2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
D.请把提醒两字在文中的意思说一说,它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
理解:这里的含义不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提醒大家对幸福要珍惜。题目的提醒可以用珍惜来替换。
五、学习文章的第二大节,围绕下列问题学习。
1.默读这一节课文,寻找作家给幸福下的定义与解说,每人至少找出三条。
A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B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C.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D.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
E.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F.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在暗淡中降临。
G.贫困中相儒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纸条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H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J.幸福有时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K.苦难的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I-.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这句话要用数学知识解说一下。)
2.轻声朗读这些定义与解说,想一想,毕淑敏与张洁对幸福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讨论理解: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中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包含在这些平凡的人事中。因而可以看出,张浩以为的幸福是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3.理解这段文字里不容易理解的一些句子。配合作业题的第二题做。
A第15自然段里的2、3两句怎么理解?
讨论归纳:感官的享受即指感觉器官的好的感受,这是人们无生就会的,比如天生能感觉到人体的舒适与否,但是灵魂的快意即心灵的快乐,却是要不断地训练自己才能很好地感受到的,怎样进行训练呢?即要能时时发现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处,同学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次无声的鼓励,这些都是幸福,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这种幸福,能做到这样就可以掌握幸福韵律了,也就能区分什么是灵魂的快意,什么是 感官的享受。
B.第18自然段的比喻句。
理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标本入手理解这个比喻句。标本是我们见过的东西,无色无香,不生动,不灵活,而未制成标本之前,却是生动、灵活、色香俱全的,作家用回忆幸福标本的说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忽略:在幸福之中时,不知道感受,幸福离我们而去了,却去回味、追寻,念念不忘。
C.第24自然段的幸福借了机遇、友情、成功、团圆·的衣裙而来,它们却不一定是幸福,甚至可能有钢铁般的心校,这些怎么理解?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机遇这些东西很多时候确实带来幸福,但许多时候也带来不幸,这就是钢铁般的内核即是我们不能把握、无法享受的那一部分。再说,难道没有那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幸福吗?显然不是,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幸福,所以并不一定要有那些东西才是幸福的,作家也就是这个意思。
六、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节内容。
设想:少讲多读,在读中感受作家所说的应该如何享受幸福。
要求:注意段落的排比,要读出气势。
七、总结。
1.作家说的要时刻提醒幸福,你觉得有道理没有?
不做统一答案,但要能理解幸福确实无处不在,要能感受平凡生活中的幸福,也确实要时时提醒自己。
布置作业题:
对课后作业中的第一大题的第2小题写出书面答案,字数各在50字以内。
篇6:《提醒幸福》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3、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学会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
“幸福”为什么要“提醒” ,正确地领悟幸福。
【教学方法】
以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搜求式阅读、比较阅读、话题引读鉴赏等手段,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得到教益。特别注重了计算机专业技能与语文教学的互动。
【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
(一)采用FLASH制作课件。
(二)运用网络布置预习作业。
1、运用文字录入基本技能,促进基础知识的落实。
运用电脑程序设计技术,教师在课前制作文章基础知识的预习系统,并放在班级公用帐号内,让学生反复操练完成,并记录成绩。
(1)录入注音,让学生填字(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
①Shān Shān (姗姗)
②Chàng然 (怅)
③chóuchú (踌躇)
④zhuì zhuì不安 (惴惴)
⑤zhūnzhūn告诫 (谆谆)
⑥南yuán 北zhé (辕辙)
⑦zhān前顾后 (瞻)
⑧相濡以mò (沫)
⑨yì yì 夺目 (熠熠)
⑩niáoniáo 婷婷 (袅袅)
(2)录入解释,让学生填词(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
第一组:
①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姗姗)
②不如意的样子 (怅然)
③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甘霖)
④希望得到 (希冀)
⑤犹豫不决 (踌躇)
⑥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枕戈待旦)
第二组:
①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惴惴不安)
②形容恳切教导 (谆谆告诫)
③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 (南辕北辙)
④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 (瞻前顾后)
⑤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相濡以沫)
⑥形容闪光发亮 (烟烟夺目)
⑦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 (袅袅婷婷)。
2、运用因特网搜索技术,学生自主进行网络查询,然后采用合作小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
1、作者介绍:毕淑敏(提示:查找作者生平、作品等。)
2、网络查找解说幸福的图片或文章(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FLASH。)
(以上内容,各合作小组在指定时间内放在班级公用帐号进行交流,教师网上检查作业,并选取优秀FLASH作品在第一课时播放。)
3、网上布置预习思考题
阅读课文,运用搜求式阅读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幸福是什么,把有关的语句全划出来。
(2)作者认为要怎样享受幸福?
(3)为什么要”提醒幸福”,”提醒”的意思是什么?
4、对全校学生进行网上民意测评,虽然不可能全部调查,但只要尽可能地调查一大部分就可以了。
调查的内容:你幸福吗——对当前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可自行点击。)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解决“幸福是什么,怎样来感受幸福”的问题,这要从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入手,我计划安排学生在课下欣赏课文朗读的FLASH动画,体会作者的幸福观;讨论作者为什么要提醒幸福。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感到幸福吗?相信同学们都参加了我在网上对全校同学进行的民意调查,你们想知道我调查的结果吗?(FLASH出示调查数据)
我很幸福:15%
我不幸福: 48%
没感觉: 37%
小时候我们曾经唱过的一首歌:“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是多么快乐。”但告别了童年的我们,正如上表中所列的,却很少能感受到幸福。今天我们慈祥可亲的朋友毕淑敏告诉我们,幸福是需要提醒的。那么就让她来提醒我们: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吧。
(二)幸福是什么?
1、比较阅读
这是本课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让大家容易把幸福什么是幸福,在分析课文之前,我先请大家听一首老歌,比较一下,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幸福与歌中所唱的幸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歌曲是用FLASH动画制作的,运用音乐画面达情法。)
提问: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歌中所唱的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呢?
生:幸福在辛勤的工作中,在艰苦的劳动里,在晶莹的汗水里,在艰辛的耕耘中,在知识的宝库里,在闪光的智慧里。
讨论后归纳:歌曲要告诉我们——劳动着是幸福的,学习着是幸福的。
引导学生运用搜求式阅读法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毕淑敏的幸福观句子。
学生讨论后整理如下:
①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②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③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④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⑤丰收的季节,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
⑥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让我们一起举杯,说:我们幸福。
⑦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
⑧我很幸福——因为健康的身体、一颗健康的心、曾经生活过。
师:总结: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被这些平凡的人事所包含的。
生:讨论两者的异同,讨论后归纳:
同:两者都感受到了幸福,而且告诉我们要去把握幸福,珍惜幸福。
异:《幸福在哪里》:希望我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勤奋学习,用自己双手去创造幸福,强调的是劳动给大家带来的幸福,其范围相比而言要狭窄些;
《提醒幸福》中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教师总结:正如一位作家曾说:”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都是不同的。
2、众说纷纭话幸福
师:我在课前布置过一个预习作业,要大家在网上查询人们对幸福的不同理解,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成FLASH动画,以加深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同学们都查找得很认真,不少小组动画作品质量很高,现在我选择了其中的两个,请大家欣赏:
播放第一个FLASH动画,主题:幸福小站
播放第二个FLASH动画,主题:幸福ABC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道出了自己或众人对幸福的理解,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请几位同学谈谈看了这些画面之后的感想。
生:讨论后归纳:
A、幸福无处不在;
B、关键在于你平时是否用心去感受;
那么怎样才能时时感受到幸福,从而去更好的享受幸福呢?
(三)感受幸福
1、对比之中见幸福
师:毕淑敏说,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把把握幸福的征兆。征兆就是特征的意思。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能更快更形象的感受幸福,请同学欣赏两组画面。(屏幕显示FLASH画面)
第一组:贫困山区的儿童在破旧的教室上课;我们班同学在崭新的学生机房上机。
第二组:战争留下的废墟;我们学校的校园一景。
师:这是两种生活、两种情景,同学们,你从中读到了什么,请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你此时的感受。
生:看到了贫困和战争,对比之中让我感到不经意的平凡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幸福。
师:但是,在战争中的儿童,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没有幸福了吗?
(出示FLASH画面)
第一幅:战争中的儿童在武器上开心的玩乐。
第二幅:贫困山区的儿童那对知识的渴求。
生:讨论后总结:幸福是无处不在的。
2、请同学们运用搜求式阅读的方法,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幸福征兆(特征)的语句。
生:讨论后明确:
①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
②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③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
④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⑤幸福有时很短暂。
⑥幸福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
师:总结后归纳:幸福就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情去感受,才能够切实的体会到,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我们身边的平凡的小事,珍惜身边看似平凡的幸福。
(四)第一课时小结
写作思路:提醒幸福——感受幸福——珍惜幸福。
(五)课后思考
请大家课后欣赏课文朗读的FLASH,用心感受毕淑敏所描绘的幸福,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并理解课文中比喻排比句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
2、以”平凡的幸福”为题,准备3~5句话来描述你对平凡幸福的珍惜。
篇7:《提醒幸福》教案
教学建议
一、题解
课文标题中的“提醒”并不是对未来作某种预见(人们习惯的“提醒”一般都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让人们“珍惜”幸福。
二、思路结构
作者借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举例叙说人们往往注重提醒灾祸,而忽视了幸福的存在,以此告诉人们不要患得患失地去期待着灾难的来临,而应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刻,尽情地享受幸福。
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作者从生活中人们常被提醒防备灾祸入手,谈到人们经常忽视了提醒幸福,其次谈了为什么要提醒幸福,告诫人们要珍惜幸福、提高对幸福的敏感,人们便会拥有更多的幸福,最后呼吁人们“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
三、独到的构思
文章的题目是“提醒幸福”,“幸福”还需要提醒吗?这正是作者心思敏锐眼光独到之处。
作者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太苦太累,人们只知道一味地去追求,而不懂得享受生活,漠视身边的幸福,因此作者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现象设譬发问,告诉人们不要只注意苦难,而忽视了幸福。然后,作者谈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幸福也有它的征兆,为此作者提醒人们要珍惜幸福,懂得享受幸福。最后作者指出,幸福其实并不需要很多的金钱、很高的地位,因为“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文章条理清楚,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四、排比手法的运用
课文不仅有句与句之间的排比,还有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如:
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提醒小心跌倒……注意路滑……;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地震的;
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如:
我们已经习惯……;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当春天的时候……幸福的时候……;
所以,丰收的时候……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
这样运用排比,能用各种相类似的生活现象,说明作者的观点,阐述清晰明了,让人信服。在行文上一气呵成,连贯有力。
五、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建议
作者所说的幸福是“心灵的感觉”,人们要抓住当前的欢乐等看法只是人类诸多幸福观的一种,并不是定论。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是正常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也可以和《热爱生命》中“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观点相比照。
教学设计示例
一、预习课文。
1、至少读两遍课文。
2、查词典,做下列作业题。
A.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姗姗怅然()惴惴不安()谆谆告诫()
甘霖()祈盼()袅袅婷婷()熠熠夺目()
B.解释下列各词语。
希冀枕戈待旦南辕北辙瞻前顾后
温馨相濡以沫荣辱不惊踌躇
二、学习新课。
1.检查作业。
2.以“幸福”为话题导入新课。
什么是幸福?我们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吗?
考试成绩很好,那是幸福;有父母的关怀,听了老师的表扬,那是幸福;与同学尽情地玩了一场,那是幸福;看了好风景,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那是幸福……这样说来,我们的生活好像真的不缺少幸福。
作家怎么说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说的是她对幸福的理解,今天我们来细细读一读,看我们能不能认同她的看法。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
方法:互相讨论,老师提示。
提示的内容:
A.作家说人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这种提醒有效没有?
显然,作家说多半没效,这到了第几自然段?应该是到第9自然段。
B.作家说了很多幸福是什么,最后则说要“激情地享受每一天”,举了“春天”时应该怎样?“幸福”时应该怎样。还有那些“所以”打头的段落,当然也是“享受幸福”,更应该放在—起。
理解:将课文简要地分为三大节,1到9自然段为第一节,10到25自然段为第二节,26到最末为第三节。也可以把文章最末一段划出来当第四大节。
四、讨论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节,提出以下问题:
A.“提醒”本来是什么意思?作家说,这个词的后面总是跟着不好的东西,所以有
“淡淡的贬义”,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
理解:“提醒”本来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之意。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比较,会发现作家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提醒”确实老跟着不好的东西。
B.作家说的“风暴”与“良宵”各比喻了什么?如果把这种形象化的说法换成直接说理,那又会怎样?
理解:答案可以不求—致,但要理解“良宵”是比喻好的、美的、幸福的东西,“风暴”则恰恰相反。不能想象换了以后成什么样子。我们经常所说的“文采”就在这些地方。
C.朗读第2至第8自然段的内容。
D.请把“提醒”两字在文中的意思说一说,它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
理解:这里的含义不是对灾祸的警告,而是提醒大家对幸福要珍惜。题目的“提醒”可以用“珍惜”来替换。
五、学习文章的第二大节,围绕下列问题学习。
1.默读这一节课文,寻找作家给“幸福”下的定义与解说,每人至少找出三条。
A.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E.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C.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D.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
E.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
F.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在暗淡中降临。
G.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纸条……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H.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J.幸福有时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
K.苦难的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L.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这句话要用数学知识解说—下。)
2.轻声朗读这些定义与解说,想—想,毕淑敏与张洁对幸福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讨论理解: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中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包含在这些平凡的人事中。因而可以看出,张洁以为的幸福足和平、安宁、生活富足;而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3.理解这段文字里不容易理解的—些句子。配合作业题的第二题做。
A.第15自然段里的2、3两句怎么理解?
讨论归纳:“感官的享受”即指感觉器官的好的感受,这是人们天生就会的,比如天生能感觉到人体的舒适与否,但是“灵魂的快意”即心灵的快乐,却是要不断地训练自己才能很好地感受到的,怎样进行训练呢?即要能时时发现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美处,同学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次无声的鼓励,这些都是幸福,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这种幸福,能做到这样就可以“掌握幸福韵律”了,也就能区分什么是“灵魂的快意”,什么“感官的享受”。
B.第18自然段的比喻句。
理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标本”人手理解这个比喻句。
标本是我们见过的东西,五色无香,不生动,不灵活,而未制成标本之前,却是生动、灵活、色香俱全的,作家用“回忆幸福标本”的说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忽略:在幸福之中时,不知道感受,幸福离我们而去了,却去回味、追寻,念念不忘。
C.第24自然段的“幸福”借了“机遇、友情、成功、团圆……”的衣裙而来,它们却不一定是幸福,甚至可能有“钢铁般的心核”,这些怎么理解?
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机遇……”这些东西很多时候确实带来幸福,但许多时候也带来不幸,这就是“钢铁般的内核,是我们不能把握、无法享受的那一部分。再说,难道没有那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幸福吗?显然不是,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发现幸福,所以并不一定要有那些东西才是幸福的,作家也就是这个意思。
六、学习课文的最后一节内容。
设想:少讲多读,在读中感受作家所说的应该如何享受幸福。
要求:注意段落的排比,要读出气势。
篇8:《提醒幸福》教案
《提醒幸福》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3.品味本文清丽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对语言的理解品味
教学方法:读议结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常说“生在福中不知福”,是说我们对身边的幸福置若罔闻、熟视无睹,更谈不上享受幸福、珍惜幸福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说理性散文《提醒幸福》,相信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会对幸福有许多新的理解和感悟。
二、字词疏通:
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未能解决的生难字词,举全班之力共同解决,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教师予以点拨。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迅速浏览课文一遍,思考:课文写了有关幸福的哪些内容?
2、全班交流以上思考题:
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整理板书。若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提醒四个关键词:呼吁、含义、征兆、享受,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段落,教师板书。
(文章思路:一、呼吁(1—9);二、含义(10—18);三、征兆(19—24);四、享受(25—34)。)
3、讨论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是逻辑顺序,并提醒学生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要注意“顺序”,结构层次清楚。
四、深入文本,理解幸福:
1、学生跳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要求:参与交流的同学,先把令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教师参与交流,并水到渠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21段: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生齐读后讨论:这段话有什么特点?(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的特点。作者用心感悟生活,把幸福具体化、细节化,告诉我们幸福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点滴中,触手可及。)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历接着说几句,补充省略号的内容,大家共同分享幸福。
篇9: 《提醒幸福》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并领悟“幸福”的内涵,唤醒生命意识;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命的未来应当怎样享受幸福?渗透人文教育。
2、着重训练语言的表达以及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3、初步训练思维的辩证性。
教学重点:
讨论怎样享受幸福,训练语言表达以及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教学难点:
唤醒生命意识,探究并领悟“幸福”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开伞铺,大女儿开染访。天晴了,老婆婆要着急,因为担心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又要着急,因为担心开染坊的女儿布晒不干。整天在忧虑中过着一种不快乐不幸福的生活。后来有人来对老婆婆说:“你真是幸福啊,天晴了,你的大女儿赚钱,天阴了,你的小女儿能赚钱,你真是幸福的老婆婆呀”老婆婆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精神上开始愉悦了,天天沉浸在一种幸福中了。本来觉得很伤心的事,换个角度去想就不同了,你们说说老婆婆变得快乐幸福的原因是什么?来自于别人的提醒(板书)【板书成为:提醒幸福】
看来幸福有时确实需要别人的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有必要提醒自己及时幸福,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身边溜走。凑巧的是,在我们学习的这本书中有个叫毕淑敏(板书)的女作家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提醒幸福”,早读时我已经要求同学们反复读过这篇课文,在文中,她大声疾呼:“请从此注意幸福”(板书)
二、研习课文:
(一)请同学们看第138面倒数第四段。
(二)以前有人提醒过你要注意幸福吗?(没有)生活中先哲们是怎么提醒我们的?(第138面倒数第二段)就是没有提醒幸福。看来毕淑敏就成了提醒幸福的第一人了,她可以向国家申请发明专利权了(笑)。说笑归说笑,我们还是回到正题。
1、①既然她提醒我们要注意幸福,那她是怎么看待、认识幸福的呢?(板书)
请同学们用“幸福是……”(板书)的肯定判断句式,改造课文中的相关语句。看看课文中有多少个句子可以被改造。
(1)幸福是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相依相伴。
(2)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3)是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
(4)是朦胧的、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的甘霖。
(5)是披着本色外衣的亲切温暖。
(6)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
(7)是守候在年迈父母膝下的时光。
(8)是生命中的黄金。
(9)是现在的每一分钟。
(10)是曾经生活过。
……
(学生发言并不要求以教师预拟的为准)
②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的幸福感觉呢?
明确:幸福是成功的喜悦,是失败后的安慰;幸福是妈妈唤我回去加衣裳,是朋友一双温暖的手;幸福是战胜困难的兴奋,是老师的谆谆教诲
2、幸福的确是美好的妙不可言的,作者在课文中使用了许多大量的比喻。请同学们用“幸福像……”(板书)的比喻句式,找出课文中使用过的喻体,并说说作者选用这些喻体的表达作用。
(1)幸福像皎洁如银的月光。
(2)幸福像令心灵震颤的音乐。
(3)幸福有时像散发清香的露水。
(4)幸福像水龙头慢慢流出的水。
(5)幸福像披着本色的外衣。
(6)幸福有时像小小的矿石。
(7)幸福像黄金。
(8)幸福像可大可小的梯形的切面。
(9)幸福像春天泛起的茸茸的绿意。
(10)幸福像纯净的酒精燃烧的淡蓝色火焰。
(11)幸福像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到的太阳。
明确:这些喻体既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又是人们生活各个侧面的反映。很形象的表现了作者对幸福这一抽象概念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珍惜幸福的真诚告诫。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感性,有创意。
(三)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幸福是如此美好,可她又是那么隐蔽,让我们不能轻易发觉,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和特点,大家一起说说她的征兆和特点是:
(四)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感知幸福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40面最后一段至141面1—3段,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三个幸福的时候。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五)拓展对幸福内涵的进一步认识。
(六)再思考一下,从这几个段落中,你们能否概括一下感知和享受幸福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明确:“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来得及考虑这件事。”————放得下、丢得开的自信与豁达(板书)
具备了这些心理素质,我们就能创造幸福,尽情的享受幸福。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也可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心灵”幸福不用刻意追求,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要板书),幸福就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然降临在你身上。
三、讨论:
古人说“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无不都在提醒我们时时考虑将来,而毕淑敏却要我们及时把握现在,把握幸福,享受幸福,那么是否只看重眼前的欢乐,而不去管将来的愁苦呢?
明确:这需要从作者的写作原因出发去研究,作家是看到很多人在忧虑将来的愁苦时忽略了眼前的幸福,所以才有了这篇文章,而并非讲的只是要眼前的欢乐。其实,我们旱就知道天凉了就应该多加一件衣服;下雨了就应该注意路滑————我们明白应对一些灾难的方法,也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只是我们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过于提醒苦难而忽视了幸福,所以作者才呼吁提醒幸福、感受幸福(板书)。提醒幸福,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幸福来自于别人的指点;二是幸福来自于自己的感受。
四、小结:
毕淑敏既是作家也是医生,还是一位心理专家,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前往绵阳灾区的北川中学,那儿的学生知道她是《提醒幸福》一文的作者,就让她讲讲她的这篇文章,她就从写作此文的初衷谈起,她说大约前,看到一篇报道,说的是国外的一家报纸,面向民众征集“谁是最幸福的人”的答案。回信纷至沓来,报社组织了一个各方人士汇成的班子,来评选谁是最幸福的人……讲到这里,她稍稍提高了声音,问道:大家说说,那谁是最幸福的人呢?她的本意是说当年的报纸会征得怎样的答案?但孩子们以为是在问他们:现在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结果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孩子们一个个地站起来发言说道,我们还活着,这就是幸福。我们还能上课,比起我们死去的同学们,这就是幸福。全国人民这样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这就是幸福。我们的翅膀上驮着天堂亲人们的希望,我们要高高飞翔,这就是幸福……”凭着一名心理医生的判断力,她认为那些孩子绝对是非常真诚地这样认为的,没有任何人事先授意他们。经历了一场旷世悲剧的孩子们竟能说出如此动人的话,这绝对是对生活用心感受过的,其实只要有心任何时候幸福就会充盈我们的心间,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人,就算我们一无所有。就让我们再次齐读倒数第二段来结束这节课吧!
五、板书设计:(略)
篇10:提醒幸福的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并领悟“幸福”的内涵,唤醒生命意识;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命的未来应当怎样享受幸福?渗透人文教育。
2、着重训练语言的表达以及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3、初步训练思维的辩证性。
教学重点:讨论怎样享受幸福,训练语言表达以及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
教学难点:唤醒生命意识,探究并领悟“幸福”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开伞铺,大女儿开染访。天晴了,老婆婆要着急,因为担心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又要着急,因为担心开染坊的女儿布晒不干。整天在忧虑中过着一种不快乐不幸福的生活。后来有人来对老婆婆说: “你真是幸福啊,天晴了,你的大女儿赚钱,天阴了,你的小女儿能赚钱,你真是幸福的老婆婆呀”老婆婆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精神上开始愉悦了,天天沉浸在一种幸福中了。(板书)
本来觉得很伤心的事,换个角度去想就不同了,你们说说老婆婆变得快乐幸福的原因是什么?来自于别人的提醒(板书)【板书成为:提醒幸福】
看来幸福有时确实需要别人的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有必要提醒自己及时幸福,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身边溜走。凑巧的是,在我们学习的这本书中有个叫毕淑敏(板书)的女作家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提醒幸福”,旱读时我已经要求同学们反复读过这篇课文,在文中,她大声疾呼:“请从此注意幸福” (板书)
二、研习课文:
(一)请同学们看第138面倒数第四段。
“请从此注意幸福!”一个感叹号强调我们要对幸福引起注意,去感受品味幸福。那我们不禁要问了:作者为什么如此急切的呼唤人们注意幸福呢?找一找,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明确:“我们太多注重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换句话说我们太注意提醒苦难(板书),以致于我们忽视了幸福(板书)
(二)以前有人提醒过你要注意幸福吗?(没有)生活中先哲们是怎么提醒我们的?(第138面倒数第二段)就是没有提醒幸福。看来毕淑敏就成了提醒幸福的第一人了,她可以向国家申请发明专利权了(笑)。说笑归说笑,我们还是回到正题。
1、①既然她提醒我们要注意幸福,那她是怎么看待、认识幸福的呢?(板书)
请同学们用“幸福是……”(板书)的肯定判断句式,改造课文中的相关语句。看看课文中有多少个句子可以被改造。
(1)幸福是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相依相伴。
(2)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3)是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
(4)是朦胧的、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的甘霖。
(5)是披着本色外衣的亲切温暖。
(6)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
(7)是守候在年迈父母膝下的时光。
(8)是生命中的黄金。
(9)是现在的每一分钟。
(10)是曾经生活过。
……
(学生发言并不要求以教师预拟的为准)
②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的幸福感觉呢?
明确:幸福是成功的喜悦,是失败后的安慰;幸福是妈妈唤我回去加衣裳,是朋友一双温暖的手;幸福是战胜困难的兴奋,是老师的谆谆教诲
2、幸福的确是美好的妙不可言的,作者在课文中使用了许多大量的比喻。请同学们用“幸福像……”(板书)的比喻句式,找出课文中使用过的喻体,并说说作者选用这些喻体的表达作用。
(1)幸福像皎洁如银的月光。
(2)幸福像令心灵震颤的音乐。
(3)幸福有时像散发清香的露水。
(4)幸福像水龙头慢慢流出的水。
(5)幸福像披着本色的外衣。
(6)幸福有时像小小的矿石。
(7)幸福像黄金。
(8)幸福像可大可小的梯形的切面。
(9)幸福像春天泛起的茸茸的绿意。
(10)幸福像纯净的酒精燃烧的淡蓝色火焰。
(11)幸福像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到的太阳。
明确:这些喻体既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又是人们生活各个侧面的反映。很形象的表现了作者对幸福这一抽象概念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珍惜幸福的真诚告诫。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感性,有创意。
(三)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幸福是如此美好,可她又是那么隐蔽,让我们不能轻易发觉,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和特点,大家一起说说她的征兆和特点是:
明确:朦胧 朴素 暗淡中降临 乔装打扮 稍纵即逝 可以扩大可以缩小
(四)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感知幸福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40面最后一段至141面1-3段,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三个幸福的时候。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明确:幸福来源于丰收的喜悦、离别前的相聚、家庭温情的守候。原来幸福不是锦衣玉食、不是腰缠万贯、不是权力至尊,幸福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毕淑敏告诉我们“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学生齐声读出课本中的一个小段落,板书:心灵感觉)。
说到心灵感觉,我们回过头去看看作者说的两句话:“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你们说说我们要学习,要训练的其实是什么?(要学习的是对幸福的一种感悟能力,要训练的也是一种敏锐感受幸福的能力)
(五)拓展对幸福内涵的进一步认识。
明确: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感觉,从小的方面的说,是一道难题的攻克,是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别人的一句表扬;从中的方面说,给予是幸福,奉献是幸福,看到同学身处困境时,伸出你热情的援助之手;看到同学灰心丧气时,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看到同学迟到旷课无心学习时,多一句提醒,当你的付出获得同学的一份微笑时,你的精神会为之愉悦,你会快乐开心无比,正如一首歌中唱道: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其实付出也是一种幸福,一个时时能替集体和他人着想的人,一个时时想着要对社会作奉献的人,就能时时体验到幸福;从大的方面说,有一种用牺牲生命去追求的幸福,鲁讯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裴多芬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与追求,甚至为此不惜献出生命。他们虽然去世了,但是在历史的天空中却留下了他们永恒的奉献。总之,幸福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一个自觉感受幸福的人,生活便是享受;一个时时关注不幸的人,生活便成了无可奈何的负担,甚至是一种苦难。就如课文倒数第二段中所说:------(齐读)
是的,无论我们是身体不再健康,还是连生命都已逝去,只要我们拥有一种幸福的心态,我们就能从一无所有中创造出幸福。如果人们能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那又会怎样呢?(学生齐答: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是的,幸福就是这样的简单,只要你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珍惜幸福、创造幸福,你就会感受到无限的幸福。
(六)再思考一下,从这几个段落中,你们能否概括一下感知和享受幸福需要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明确:“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来得及考虑这件事。”-------放得下、丢得开的自信与豁达(板书)
“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请不要踌躇片刻后的别离”“现在的每一分钟,都让它像纯净的酒精,燃烧成幸福的淡蓝色火焰,不留一丝渣滓”------不容半点杂念干扰的全身心投入(板书)
“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膒; “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鬂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于平淡中捕捉幸福的敏锐(板书:捕捉力敏锐)
具备了这些心理素质,我们就能创造幸福,尽情的享受幸福。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也可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心灵” 幸福不用刻意追求,只要你用心去感受(要板书),幸福就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然降临在你身上。
三、讨论:
古人说“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无不都在提醒我们时时考虑将来,而毕淑敏却要我们及时把握现在,把握幸福,享受幸福,那么是否只看重眼前的欢乐,而不去管将来的愁苦呢?
明确:这需要从作者的写作原因出发去研究,作家是看到很多人在忧虑将来的愁苦时忽略了眼前的幸福,所以才有了这篇文章,而并非讲的只是要眼前的欢乐。其实,我们旱就知道天凉了就应该多加一件衣服;下雨了就应该注意路滑------我们明白应对一些灾难的方法,也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只是我们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过于提醒苦难而忽视了幸福,所以作者才呼吁提醒幸福、感受幸福(板书)。提醒幸福,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幸福来自于别人的指点;二是幸福来自于自己的感受。
【语文教案-提醒幸福】相关文章:
1.提醒幸福读后感
2.提醒幸福范文
4.提醒幸福中考作文
6.提醒幸福经典散文
10.提醒幸福的作文95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