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环球之旅
“feenm”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音乐教案-环球之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音乐教案-环球之旅,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音乐教案-环球之旅
音乐教案-环球之旅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
――亚洲之声
总目标:
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了解日本音乐、朝鲜音乐、印度尼西亚音乐、印度音乐特征。
教时分配: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樱花》,体会日本特色的都节调式。
(2)通过律动和表演,感受朝鲜、印尼音乐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1)教师学生聊轻松话题:长假中开心快乐的事?(旅游)
(2)全班学生成立旅游团,去亚洲各国旅游,最后评出最佳音乐小导游。
二、 朝鲜民歌(投影朝鲜族风情照,学生猜测旅游的第一站地点)
1、教师提问学生:有没有熟悉的朝鲜民歌?师生共同演唱
2、欣赏歌曲《清津浦船歌》
投影问题:(1)歌曲的情绪?
(2)随音乐数拍子,感受强弱规律
3、复听歌曲,随音乐打拍子,感受朝鲜音乐特点:有明显的三拍子倾向
三、日本民歌《樱花》(多媒体投影樱花图片)
1、 教师介绍樱花:属于蔷薇科,春季开花,春日相邀赏花是日本一种传统民俗风情活动。
2、 欣赏歌曲:投影问题:a 歌曲的速度?
b歌曲的旋律特点:
c 歌曲中出现的音:
3、 学生讨论交流
4、 演唱歌曲
(1)学生哼唱旋律(教师语言启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
(2)演唱歌曲
(3)学生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尝试感受
三、 印尼歌曲《星星索》(投影印尼著名建筑和大海,学生感受大海的辽阔,为以下的教学作准备)
1、 学生欣赏歌曲,用身体语言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2、 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意境。
3、 师生配合演唱歌曲,律动演唱表达歌曲意境。
四、 小结三个国家的音乐特征
五、 反馈:听三首歌曲录音,判断国家
六、 由学生评价最佳音乐小导游,颁发导游证。
七、 欣赏三个国家的器乐片断,拓展本课内容。
(投影三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形状,简单文字介绍)
教学后记:本课通过成立旅游团,评选最佳音乐小导游,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学生通过拍打节奏,律动演唱等方式,了解了三个国家的音乐特征。而多媒体教学用具的使用使整节课充满艺术美,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篇2:环球之旅音乐教案
单元课题名称
环球之旅――北美掠影
单元教学内容
1.唱歌:《红河谷》。
2.欣赏:《歌唱伙伴》《列・布朗底》《仪式歌》《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
单元教学目标
1.学唱、背唱《红河谷》,学习正确的演唱方法,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正确的。
2.通过欣赏四个风格不同的作品,感受北美洲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歌曲的不同风格,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文化。理解多种音乐要素(音阶、旋律、节奏等)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3.能够为《列・布朗底》《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两首作品创编出符合该音乐情境、节奏、乐句的律动。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培养正确的歌唱习惯,背唱《红河谷》。
2.了解欧洲移民后裔、印纽特人、印第安人、北美洲非洲黑人移民后裔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1.准确演唱弱起小节和切分音,注意休止符。
2.启发学生从音阶、旋律、节奏等方面了解北美音乐艺术的特点。
3.根据歌曲创编符合该音乐情境、节奏、乐句的旋律。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重难点指导
1.本单元以北美传统音乐为主要内容,由演唱《红河谷》和欣赏合唱《红河谷》、因纽特人《歌唱伙伴》、手风琴曲《列・布朗底》、印第安人《仪式歌》、美国非洲黑人后裔音乐《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组成。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辨出乐曲不同的风格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将不同风格的作品对比欣赏,并针对每一个作品的音乐要素进行深入地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加深对乐曲的情感体验。
2.在歌曲《红河谷》的学唱中,准确演唱歌曲中弱起小节、切分音、休止符及节奏重音,是本课教学难点。在学唱歌曲之初教师先进行整首歌曲的范唱,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根据教师范唱标出呼吸记号。学生在学唱时可直接采用跟唱模仿的学习方法。遇到切分音、休止符时教师可采用比较的学习法,让学生聆听正确和错误的两个版本,选择出正确的演唱,并跟着学唱。
3.在欣赏因纽特人《歌唱伙伴》、手风琴曲《列・布朗底》、印第安人《仪式歌》、美国非洲黑人的《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时,可以四首乐曲连贯播放,给出几个地名由学生选出答案,并从音阶、旋律、乐器、节奏、主要体裁等方面来分析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音乐特点。针对手风琴曲《列・布朗底》和美国的非洲黑人《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两首乐曲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自编一些符合本首作品风格特点的舞蹈动作,加深对当地音乐的感受。
单元学习要点
1.能否有感情地背唱歌曲《红河谷》;能否将歌曲中弱起小节、切分音、休止符、节奏重音演唱准确。
2.欣赏作品时,能否分辨出不同的地区及其使用的乐器;能否对不同音乐作品的特点进行。
3.能否根据音乐情绪创编出符合该音乐情境、节奏、乐句的律动。
单元习题
1.有感情地背唱歌曲《红河谷》。
2.欣赏因纽特人《歌唱伙伴》、手风琴曲《列・布朗底》、印第安人《仪式歌》、美国的非洲黑人《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并填表答题。
3.欣赏手风琴曲《列・布朗底》和美国的非洲黑人《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时,能随音乐创编出符合该音乐情境、节奏、乐句的律动。
篇3:环球之旅―走进非洲2课时音乐教案
环球之旅―走进非洲2课时音乐教案
设计:
本单元以非洲最具特色的音乐为教学内容,包括歌曲、键盘乐器“冬哥”以及各种鼓的音乐,安排2课时,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旋律音高的典型特征、多声性旋律及节奏灯应在短短的几节课始终有所涉猎和接触,除此以外,教师应选取更多的非洲音乐作为补充,并适当地结合画面、录像等视听资料,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文化、传统习俗等相关知识,热爱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树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第1课时)
教学准备:
1、放音机、放像机。
2、“冬哥”与歌唱音乐录音带,其他有关的非洲风格的歌曲印象。“鼓乐”或“鼓语”录音带。
3、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带。
4、键盘乐器“冬哥”图片。
重点难点:
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
教学内容:
学唱《当太阳降落》,欣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
教学目标:
1、学唱《当太阳降落》。
2、了解运用非洲多声部歌唱的声部结合方法,了解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3、学习一两个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
4、思考非洲舞蹈动作与非洲音乐节奏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唱歌《当太阳降落》。
(1)教师指出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2)教师范唱或聆听录音带《当太阳降落》,并带领学生学唱歌曲。
(3)清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教师课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的河》《云车,你飞下云端》《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等歌曲。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式伴随着非洲黑人北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
(4)清学生欣赏、演唱、演奏这几首歌曲或钢琴改编曲,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2、了解黑人多声歌唱的特点。
(1)再聆听“冬哥”与歌唱音乐,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形式以多声歌常为特点。
(2)教师运用五度平行,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唱
(3)启发学生分别运用四度、五度、八度平行,为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
3、尝试为《当太阳降落》的演唱设计打击乐曲伴奏或拍手、跺脚的舞蹈伴奏。
4、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了解该舞蹈表演场景和社会功能。
(1)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启发学生根据舞蹈进行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闲暇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
(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初步了解黑人舞蹈服饰、面具、化妆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5、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的特点。
(1)引导学生学做一两个舞蹈动作,并随录像中的舞蹈音乐跳起来。
(2)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教师进一步说明非洲音乐节奏对摇滚乐、爵士乐的影响。
小结:
略
篇4: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环球之旅欧洲漫游》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环球之旅欧洲漫游》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阿尔卑斯牧场》、《丰收之歌》、《玛莱卡莱》、《弗拉门戈舞曲》、《玛组卡》、《霍拉舞曲》、《苏格兰风笛》。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乌克兰民歌《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瑞士民歌《阿尔卑斯牧场》、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意大利民歌《玛莱卡莱》、与西班牙《弗拉门戈舞曲》以及苏格兰风笛曲,体味欧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意蕴与不同的风土人情,培养青少年对不同文化尊重和热爱的品格。
教学过程:
1、通过复习演唱上一节课《乡村花园》,吧学生带回欧洲音乐的氛围中来,从主动演唱到主动聆听,进入到较深层次的感受音乐。
2、听赏歌曲《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
3、《阿尔卑斯牧场》。
(1)用提问与讲解了解瑞士民族音乐以及阿尔卑斯风土人情。
(2)分析《阿尔卑斯牧场》的调式、调性、基本结构。
(3)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讲述这首民歌的基本情绪。
4、《玛莱卡莱》
(1)欣赏当代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这首意大利民歌的音像带(比如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乐会录像带或录音带),让同学们谈谈听后感。
(2)讲述介绍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文风景的小资料(图片)。
(3)分析这首歌曲的旋律变化与歌词情绪变化的内在联系。
(4)结合欣赏作曲家托斯蒂的其他一、二首精美的意大利民歌,如《悲叹小夜曲》、《夏夜的月亮》等。
5、弗拉门歌舞
(1)欣赏一般弗拉门戈舞曲后观赏舞蹈图片(或教学幻灯片)。
(2)讲述弗拉门戈音乐舞蹈的几种类型。
6、妈祖卡
(1)欣赏肖邦的钢琴曲――玛祖卡。
(2)介绍著民音乐家波兰“钢琴诗人”肖邦及其作品。
(3)介绍玛祖卡舞曲的音乐特点及舞蹈特征。
7、霍拉舞曲
(1)聆听霍拉舞曲的教学录音带。
(2)介绍罗马尼亚民间舞――霍拉,以及罗马尼亚民间音乐。
8、有关资料
(1)《玛祖卡》
玛祖卡是波兰的两种民间舞的`玛祖卡和用玛祖尔(波兰中部马佐夫舍地区的一种流利、活泼、欢快、热烈奔放的男女双人舞曲)体裁写的音乐作品流传到法国后的统称,18世纪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国。各国的宫廷舞蹈编导们根据波兰玛祖卡舞整理加工为舞会舞蹈和舞台形式,其音乐节拍为3/4,一重拍落在第1拍或第2拍为其特点,舞蹈以滑步、脚跟碰击,男舞者单腿脆地,女舞者绕行和以双人旋转等为主。著名舞剧《莱蒙达》、《天鹅湖》,歌剧《亿万苏萨宁》中都有玛祖卡。著名作曲家肖邦曾以此音乐体裁写成多部传世名作。
(2)《霍拉舞曲》
霍拉是一种罗马尼亚民间舞蹈,跳霍拉舞是罗马尼亚人在婚礼或节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一种大众化娱乐形式,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表现了巴尔干地区人民的开朗、欢乐、热爱自由的性格特征。
舞曲由青年男女搭肩成行开始,招着女子参加进来,然后是已婚者,最后是老人。大家联成一个圆圈,向前一步,退后一步,相左三步,向右五步,如此反复进行,是圆圈逐渐逆时针旋转;间或向中心聚拢,然后散开还原队形,参加者可达数百人;往往可持续舞蹈数小时,直到尽兴。
(3)《苏格兰风笛》
风笛是一种古老的簧管乐器,至少已由三千年的历史。相传有罗马人从亚洲传入欧洲,从16世纪起,苏格兰人便将风笛与其它乐器和用,在多种场合表演。
篇5:音乐环球之旅三教学设计
环球之旅——走进非洲
设计:本单元以非洲特色的音乐为教学内容,包括歌曲、键盘乐器“冬哥”以及各种鼓的音乐,安排2课时,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旋律音高的典型特征、多声性旋律及节奏灯应在短短的几节课始终有所涉猎和接触,除此以外,教师应选取更多的非洲音乐作为补充,并适当地结合画面、录像等视听资料,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文化、传统习俗等相关知识,热爱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树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准备:
1、放音机、放像机。
2、“冬哥”与歌唱音乐录音带,其他有关的非洲风格的歌曲印象。“鼓乐”或“鼓语”录音带。
3、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带。
4、键盘乐器“冬哥”图片。
重点难点:
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
教学内容:
学唱《当太阳降落》,欣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
教学目标:
1、学唱《当太阳降落》。
2、了解运用非洲多声部歌唱的声部结合方法,了解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3、学习一两个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
4、思考非洲舞蹈动作与非洲音乐节奏的关系。
教学过程:
1、唱歌《当太阳降落》。
(1)教师指出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2)教师范唱或聆听录音带《当太阳降落》,并带领学生学唱歌曲。
(3)清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教师课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的河》《云车,你飞下云端》《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等歌曲。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式伴随着非洲黑人北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
(4)清学生欣赏、演唱、演奏这几首歌曲或钢琴改编曲,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2、了解黑人多声歌唱的特点。
(1)再聆听“冬哥”与歌唱音乐,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形式以多声歌常为特点。
(2)教师运用五度平行,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唱
(3)启发学生分别运用四度、五度、八度平行,为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
3、尝试为《当太阳降落》的演唱设计打击乐曲伴奏或拍手、跺脚的舞蹈伴奏。
4、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了解该舞蹈表演场景和社会功能。
(1)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启发学生根据舞蹈进行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闲暇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
(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初步了解黑人舞蹈服饰、面具、化妆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5、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的特点。
(1)引导学生学做一两个舞蹈动作,并随录像中的舞蹈音乐跳起来。
(2)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教师进一步说明非洲音乐节奏对摇滚乐、爵士乐的影响。
小结:
课后记:本课内容新颖,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学生兴趣较高。
篇6:音乐环球之旅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键盘乐器“冬哥”音乐、鼓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欣赏非洲键盘乐器“冬哥”音乐。
2、化妆
3、鼓语。
4、多声部鼓乐。
5、舞蹈。
教学过程:
1、欣赏键盘乐器“冬哥”与歌唱音乐,了解“冬哥”的音色、形制,人声与乐器的配合等。
(1)第一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引导学生关注乐队中“冬哥”的声音。
(2)第二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出示“冬哥”乐器图,介绍乐器的各个组成部分极其名称和演奏方式。
2、第三遍欣赏“冬哥”与歌唱音乐,请学生们聆听音乐中除了“冬哥”的声音还有哪些声音。主要有人声演唱。再次观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键盘乐器“冬哥”及演唱音乐。
(1)再次聆听或观赏上两堂课的教学内容,并聆听“鼓乐”或“鼓语”录音带,启发学生发现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2)教师说明鼓再非洲音乐中的两种不同的作用。一种是作为伴奏,一种是作为独奏表演的乐器。
3、教师介绍鼓与其他打击乐器合作,共同形成多声部节奏的这种形式,鼓励学生按照所给的节奏进行多声部节奏合奏。(展示谱例)
4、再次聆听鼓乐,加深对鼓乐的认识。
(1)第二次聆听鼓乐,请学生展开想象“会说话的鼓”说了些什么。
(2)教师介绍鼓乐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节奏主题,音色变奏等。
(3)启发学生尝试用鼓来表现情绪。
(4)设计一段召集各部落成员聚集猎象的鼓语:
“(领奏)猎象时,不要刺它的屁股,
(合奏)大象摇耳朵,你快躲开;
(领奏)猎象时,要把长矛投向耳朵后的软处。
(合奏)大象摇耳朵,你快躲开;
(领奏)猎象时,要勇敢地刺向它,
(合奏)刺向它,刺向它,刺向它……”
5、“狩猎”为剧情,将模仿非洲黑人舞蹈、演唱非洲民歌、敲击鼓语等环节包括再内。
(1)化妆、做面具,扮演非洲黑人。
(2)演奏召集各部落成员聚集猎象的鼓语。
(3)随着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音乐表演与象战斗的舞蹈场面。
(4)狩猎归来,唱《当太阳降落》,用多声合唱、打击乐合奏伴奏。
(5)结束。
课后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参与性较高。
第六单元 电子空间站
一、意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大约在70年代前,美国人约翰•凯奇利用电子管振荡器和留声机进行创作。法国人皮埃尔利用磁带录音机通过改变磁带速度、颠倒方向、随机剪辑、多轨录音等方法制作一种合成的音乐——具体音乐。德国人艾默尔特利用电子合成器制作电子音乐。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人们又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脑音乐。今天,我们所接触的音响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由人声或传统乐器(钢琴、小提琴、二胡、笛子等)演唱或演奏的音乐,电子音响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空间。本单元选用了一些教科书很少涉及的材料,力图让学生通过欣赏用电子乐器演奏的音乐,以及用电子手段制作的音响片段,加深对电子音乐领域的了解,从而达到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不同的音乐现象。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或音响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电子音乐,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队不同音乐类别的了解。
难点是音乐材料比较新,教师如何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准备:
1、音响、CD、唱片、VCD(DVD)影碟(内容与本课相关);电子琴、竖笛、打2、2、击乐器(木鱼、铃鼓、双响筒、三角铁等)。
1、与本课相关的照片,如西班牙斗牛图、沙漠驼铃、电子乐器(队)照片、奥运会开幕式、热带雨林、西班牙斗牛民俗、丝绸之路、环境保护方面的文字材料。
篇7:音乐环球之旅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认识电子乐器,了解其发声原理。
2、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命运变奏曲》、《橄榄树》。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认识常见电声乐器,能够听辩电声乐器的音色。
2、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随录音学会演唱歌曲《橄榄树》,体会歌曲的词曲关系。
3、对《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命运变奏曲》、《橄榄树》等作品有一个基本了解。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和实物,认识电子乐器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听一些特别的乐器声音,你们能够辨别出它们是什么乐器吗?
2、播放课前录制的不同形式电子音乐片段。
3、检查学生了解的情况。出示图片加以说明。
4、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片,回答问题。
5、师:电声乐器不是通过物理振动发音,而是借助电能发声,因而它们的发声原理与常规乐器不同,音色独具特色。教科书中的架子鼓不是电声乐器,但是它是电声乐队中起重要作用的打击乐器,一般不用于常规乐器组合。
(二)欣赏
1、《西班牙斗牛舞曲》
(1)先放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乐曲表现内容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注意乐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的转换,借助图片及有关西班牙斗牛的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
(3)请学生说说电子琴在性能上的特点(键盘乐器,自动伴奏系统,音色变换自由,携带方便等)。
2、《丝绸之路》主题音乐
(1)清学生说说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看看教科书上的图片,分组讨论用音乐手段表现有关丝绸之路题材的小设计等。
(2)听录音,感受乐曲的表达的情感。注意乐曲带再现的三部结构。
(3)说说电子合成器在表现音乐方面的特点。
3、《命运变奏曲》
(1)通过听录音,感受电声乐队与钢琴等真声乐器的组合特点。说说其他有关这种组合的例子。
(2)比较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可以对笔听赏《月光奏鸣曲》,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巴赫的《拖卡塔》等古典作品),说说两种演出版本的区别,以及听后的感触。
(3)背唱教科书中所选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谱例片段。
4、《橄榄树》
(1)听录音,结合歌词,说说乐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
(2)说说电声乐队在演奏《橄榄树》时的乐器组合以及乐曲的处理方式,。
(3)再次聆听录音,并随录音填词跟唱。
(4)回答问题:乐曲中的反复及好起什么作用?你能说出这首作品演奏的顺序吗?
(三)总结
(四)布置下节课提前准备的材料
1、将自己收集道德用电声乐器演奏(或伴奏)的录音资料带到教室与其他同学交流。
2、尝试翻译英文歌词。提醒学生注意在英文歌曲中有时为了法音的需要而常常会发生“合成词”的现象。寻找有关奥运会的图文材料。
3、准备小合奏《新年好》的合奏方案。
4、根据教科书的提示,课外分小组完成“音乐工作站”中的录制工作。
课后记:学生对电子音乐比较感兴趣。
篇8:音乐环球之旅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欣赏教学——《圣火》《雨林》。
2、器乐小合奏——《新年好》。
3、音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声音乐的了解范围,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各种场所的电声音乐基本状况。
2、能够了解电声音乐用于奥运会等大型活动时的常规形式。
3、能够利用常见的电声乐器编排集体演出节目。
4、能够利用常见的电声设备制作有主题的音响片段。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检查学生准备的情况,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声音乐的基本常识,以及几首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本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相关的内容。清同学门将课前准备的材料展示出来。
2、欣赏《圣火》
(1)讨论解决课本中的几个问题。
(2)说说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
3、欣赏《雨林》。
(1)先听录音,请学生说说所听到的自然界的声音(雷雨、鸟鸣、刘水等)。
(2)说说这样的音响是否属于我们常规意义上的音乐范畴。如何给这些音乐定位?(电声音乐、环境音乐、自然音乐、情调音乐)
4、交流同学们收集的电声音乐。
参照教科书上的提示,说说这些音乐作品的社会意义。
(二)器乐小合奏——《新年好》
1、根据教科书中《新年好》的旋律编配电子琴伴奏。可以让教师帮助标出和弦,学生自己选择伴奏音型、确定速度。
2、根据电子琴谱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声部。并进行分工排练。
3、按照教科书的提示进行合奏排练。
4、请女同学编排舞蹈动作。
5、全班合作表演,请教师(或同学帮助照相)。
(三)音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
1、根据教师上节课的布置,请学生将录制好的音响进行演示播放,并加以讨论。
2、请各小组将本组的工作计划(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独特的设计思想想全班做简短汇报。
课后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肯定学生的成果。
篇9:音乐教案-新疆之旅
音乐教案-新疆之旅
新疆之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短片,让学生走进新疆,自发地学习新疆手鼓和新疆舞蹈,充分感受新疆特有的节奏和动作。
2、通过演唱并创编《青春舞曲》,充分感受作品活泼、轻快的音乐特点和新疆音乐的特点。
3、通过音乐资料卡的收集,引导学生自主的收集和整理音乐作品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学生充分感受新疆的歌舞,并在歌舞中体会新疆音乐的风格和特征。
2、难点:能够完整并富有表情的唱好《青春舞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编。
三、教具准备:
钢琴、竖笛、手鼓、多媒体等设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新疆组画和新疆音乐,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进入课堂。
说明:本环节播放的幻灯片中的图片和伴奏音乐是学生们课前认真收集的,这些“音乐音响资料”的收集这有助于学生能够自主地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并为下面的欣赏、学习打下基础。
2、欣赏短片《我们新疆好地方》
① 初识新疆乐器。
② 学打新疆手鼓的节奏。
③ 初学新疆舞蹈动作。
说明:本环节通过欣赏短片《我们新疆好地方》,使学生认识并了解新疆乐器,同时激发同学们对新疆舞蹈学习的`兴趣,并为第四环节的创编活动打下基础。
3、歌唱:《青春舞曲》
① 歌曲欣赏。
② 模唱《青春舞曲》。
③ 歌曲处理及加工。
④ 完整演唱。
说明:本环节是通过演唱《青春舞曲》,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活泼、轻快的音乐特点和新疆音乐的特点。
4、创编活动:《青春舞曲》
① 分小组进行创编。
② 分小组展现及师生评价。
③ 完整表现。
④ 师生评价。
说明:本环节是在学生上歌唱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来感受和表现作品,注重学生即兴的创作能力和积极性,不刻意追求表现的完整性和观赏性。
5、小结:
课堂语言小结,并继续布置“音乐音响资料卡”的作业。
说明:本环节是整堂课的归纳,同时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在音乐中结束课堂。
篇10:音乐教案《新疆之旅》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短片,让学生走进新疆,自发地学习新疆手鼓和新疆舞蹈,充分感受新疆特有的节奏和动作。
2、通过演唱并创编《青春舞曲》,充分感受作品活泼、轻快的音乐特点和新疆音乐的特点。
3、通过音乐资料卡的收集,引导学生自主的收集和整理音乐作品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学生充分感受新疆的歌舞,并在歌舞中体会新疆音乐的风格和特征。
2、难点:能够完整并富有表情的唱好《青春舞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编。
三、教具准备:
钢琴、竖笛、手鼓、多媒体等设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新疆组画和新疆音乐,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进入课堂。
说明:本环节播放的幻灯片中的图片和伴奏音乐是学生们课前认真收集的,这些“音乐音响资料”的收集这有助于学生能够自主地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并为下面的欣赏、学习打下基础。
2、欣赏短片《我们新疆好地方》
①初识新疆乐器。
②学打新疆手鼓的节奏。
③初学新疆舞蹈动作。
说明:本环节通过欣赏短片《我们新疆好地方》,使学生认识并了解新疆乐器,同时激发同学们对新疆舞蹈学习的兴趣,并为第四环节的创编活动打下基础。
3、歌唱:《青春舞曲》
①歌曲欣赏。
②模唱《青春舞曲》。
③歌曲处理及加工。
④完整演唱。
说明:本环节是通过演唱《青春舞曲》,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活泼、轻快的音乐特点和新疆音乐的特点。
4、创编活动:《青春舞曲》
①分小组进行创编。
②分小组展现及师生评价。
③完整表现。
④师生评价。
说明:本环节是在学生上歌唱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来感受和表现作品,注重学生即兴的创作能力和积极性,不刻意追求表现的完整性和观赏性。
5、小结:
课堂语言小结,并继续布置“音乐音响资料卡”的作业
说明:本环节是整堂课的归纳,同时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在音乐中结束课堂。
篇11:太空之旅音乐教案
太空之旅音乐教案
目标:
1、尝试用身体动作大胆想象表现乘坐宇宙飞船、太空漫步的情景。
2、感受音区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并能随之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3、激发幼儿探究太空奥秘的愿望。
准备:
1、宇宙飞船的照片或录像。
2、了解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过程。
过程:
一、观赏与讨论
1、观看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图片或录象。
2、讨论宇航员进入太空后怎么走路,简单介绍失重原因。
3、幼儿模拟宇航员在月球上走路,体会失重、飘动的感觉。
二、欣赏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2、用简单的符号表示音乐的结构如:第一段用(表示乘宇宙飞船出发)第二段用(表示太空情景)第三段用(表示乘飞船回来)
3、看符号欣赏音乐。
4、启发幼儿创造乘飞船、太空行走的动作。
三、听音乐游戏
1、A段:幼儿乘飞船。(小碎步,身体前倾,两手向后抬起作飞船状)
2、B段:表现在太空漫步,跟着音乐表现失重飘动的情景。(建议可用乐器进行伴奏如:用三角铁滚奏、铝板琴划奏营造神奇、梦幻的意境。)
四、创造表现
1、启发幼儿想象各种乘飞船的动作。(可站着跪着骑在椅子上)
2、与幼儿一起配合音乐进行幻想,用肢体动作表现太空想象中的情景。如:在月球漫步,遇见嫦娥…….
建议与提示:
1、活动可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欣赏、熟悉音乐曲调,第二次游戏创造。
2、有条件可让幼儿欣赏太空舞。
篇12: 音乐教案音乐之旅快乐农场
音乐教案音乐之旅快乐农场
教学目标
1、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通过吹奏竖笛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竖笛,变“要我吹”到“我要吹”。
2、通过学习吹奏竖笛建立相对的音高概念。
3、了解音乐源自于生活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探索音乐,用音乐表现生活。
4、在学习中体验合作、成功与快乐,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以音乐之旅为主题,让可爱的音乐小使者带领学生进入音乐课堂,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殿堂,今天我们将会继续快乐的音乐之旅。不知音乐小使者今天又会带我们到什么地方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使者:同学们,你们好啊,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将会带大家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可是呀,想到那里去必须先完成几个小任务,什么任务呢?下面让我们来观看一个录象片段,请大家在影片中找答案。
二、欣赏影片,导入新课。
(通过观看学校竖笛队的在市竖笛比赛中获特等奖时的表演,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及学习竖笛的兴趣)
师:同学们,通过观看影片,你们猜出小使者要我们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了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畅所欲言
师:原来,音乐小使者看见我们学校竖笛队的哥哥姐姐们这么棒,想让我们向他们学习吹竖笛呢!那就让我们来看看第一个小任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吧。
三、新课教学
以完成音乐小使者的任务为线索,进行竖笛教学。
1、任务一:复习学习过的“5”、“6”、“7”三个音。
(在前面的几个课时里,学生们已学习了“5”、“6”、“7”三个音的指法及吹奏方法,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吹奏习惯,老师也反复的强调了一些吹奏指令,如:“空笛练指法”就是让学生将竖笛吹口*在下巴上,手指走指法,口中唱音的唱名;“空笛练吐奏”就是让学生将竖笛吹口*在下巴上,手指走指法,口中发“tu”音练习吐奏;“随琴声走音阶”就是让他们从学过的最底音开始到最高音进行上行及下行的音阶练习,每个音四拍。
例:5―――|6―――|7―――|6―――|
tu tu tu tu
5―――U
tu
在这个任务中,除了巩固“5”、“6”、“7”三个音的吹奏,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老师吹奏指令的熟悉。)
(1)、空笛练习“5”、“6”、“7”三个音的指法。
(2)、空笛练习“5”、“6”、“7”三个音的吐奏。
(3)、随钢琴走音阶。
2、任务二:“猜一猜”游戏
猜一猜老师所弹奏或吹奏的是什么旋律,唱出唱名,并用竖笛模仿出来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5”、“6”、“7”三个音的吹奏,慢慢过渡到下一环节的乐曲吹奏。并让学生在猜旋律唱唱名的环节中,学会听辩旋律,感受音高,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
(1)、“777―”、“666―”、“555―”。
(2)、“7777―”、“6666―”、“5555―”。
(3)、“77777―”、“66666―”、“55555―”。
(在学生已经掌握单音吹奏的基础上加入节奏的变化)
师:同学们可真棒,这样也难不倒你们。好,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哦,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的笛声,听辩并唱出旋律,然后用竖笛模仿出来,注意要模仿老师的吐奏方法。
(4)、“7656”、“7775”、“6676”。
(5)、“7656|777―”、“7656|7775”、“6676|5―――”。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下一任务要吹奏的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的旋律拆开让学生听辩、唱并练习吹奏。还有,竖笛入门吹奏中,最难的就是气息的控制,由于理念比较抽象,反复练习又太枯燥,学生很难掌握。因此,教师不刻意强调,只是让学生模仿,既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在游戏中完成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3、任务三:学习吹奏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
(1)、随钢琴视唱乐曲旋律。
7656|777―|666―|777―|7656|7775|6676|5―――U
(2)、随钢琴空笛练指法。
(3)、随钢琴空笛练吐奏。
(4)、自由练习吹奏乐曲。
(5)、随钢琴齐奏乐曲。
【音乐教案-环球之旅】相关文章:
1.环球商务英语口语
2.环球春晚节目单
3.教案音乐
4.音乐教案
5.孤独之旅教案
7.成都环球中心作文
9.大班教案音乐
10.小学音乐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