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蚕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
“几得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2.蚕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2.蚕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2.蚕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
2.蚕姑娘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
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 nio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 蚕卵 蚕床 蚕山 吐丝 茧子 盖新房 蛾 从此
(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 桑叶 从此 瘦
钻出 换上 卵 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
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看图)蚕的成虫。
从此: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变成 吐丝 蚕姑娘 吃桑叶
换上 从此 暖洋洋 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
(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
(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4)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 出示:{:{登::
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
(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
三、指导背诵
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____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变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
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四、课堂作业
朗读、练习背诵第l-5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名背诵第1-5自然段。
二、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 ,
1.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
(新房)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看)
(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
(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蚕结茧子好比盖新房,茧子结成,好比新房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这句要怎样读?(要读出喜悦的语气来)请你把这句读一下。(学生读)
(4)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板书:吐丝结茧)
(5)齐读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自答:茧子里的“蚕”称做蚕蛹。(板书: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茧子里的蛹是慢慢在变化,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所以不能写“一动也不动”)
(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蚕蛹长出翅膀,成为蚕蛾(板书: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前面抑苗子I-I,/4:~“斩帛”;士田烟嫱n夺Z右茁辟㈠柞“并下宙”*徂会括而有趣。请看第31页上面的第一、二两幅图。(学生看图)“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这句要怎么读?(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来)请你读一下。(学生读)
(4)看31页上第三幅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蚕蛾在产卵)提示: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
(5)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填空练习,概括课文。
从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又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体一天天_____。它吐_____结_____,最后_____开了窗,飞出了_____姑娘。
3.齐读完成填空后的这段话。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初步认识句子的并合(课后练习4)。
这里有两组句子,每组三句话,要求我们读一读。初步懂得怎样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
(1)各人自读,体会。
(2)指名读第一组三句话。
(3)谁能说说怎样把第一、二两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两句连起来,把第一句未了的句号改为逗号,把第二句开头的“蚕姑娘”去掉,这就并成了第三句)
第二组三句话的练习方法同此。
2.背诵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韵的字引背。(押韵的字写在小黑板上:娘、上、由主.*白¨向宙*白、
(2)分两个大组,一组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评议。
(3)各人自背。
(4)指名背诵。
3.背诵全文。
(1)全班背诵。
(2)指名背诵。
4.书面作业。
(1)扩词。
蚕( )( )( )( )
换( )( )( )
丝( )( )( )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暖洋洋 红通通 黑白 绿亮
[2.蚕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
篇2:蚕姑娘(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理解“姑娘、桑叶、茧子”等词的意思。
2、步理解课文。理清层次,了解茧生长的整个过程。
3、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2、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1、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出示课题:1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
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2、听后交流。
三、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反馈自学情况。
音:卵、床、裳、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新词。
2、给生字扩词找朋友。
3、课堂作业:抄写生字,特别是注意“嫩”右边与“赖”字区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1-5自然段,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理解“蚕床、渐渐”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
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完成课后第一题,按要求写笔画。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
三、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用“ ”的蚕姑娘来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 ”来说一说。
2、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
3、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
4、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⑴、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⑵、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⑶、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
⑷、指导朗读。
5、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⑴、按上面的方法自学。
⑵、交流。
6、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⑴、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
⑵、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⑶、齐读4、5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第三题。
2、用“渐渐”写一句话。(完成课后第4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6、7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
2、朗读课文。
3、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词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穿-- 新--() 嫩--()
瘦--() 黑--() 晴--()
2、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
二、学习第6段。
1、看课件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
⑴、看课件理解“蚕山”。
⑵、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三、学习第7段。
1、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3、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
四、朗读全文。 [总结全文]
1、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
3、完成课后作业题。
板书: 12、蚕姑娘 ABAC
卵 又黑又小
又白又胖
蚕 蛾 又黄又瘦
[蚕姑娘(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3:《蚕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字词,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复习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并检查掌握情况)
二、细读文本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蚕儿什么时候出来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读一读。这里用了一个“钻”,从这个字你感受到什么?
2.蚕姑娘这么急切地钻出来想见见阳光明媚的春天,小朋友们也十分急切地想见见蚕姑娘是什么样子,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刚出来的蚕姑娘的样子吧!
刚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怎样的后来又变成什么样子的?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板书: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
3.第二自然段
(1)刚出来的蚕姑娘又黑又小,它出来后干了些什么?找人读第2自然段。
板书“吃——睡——脱——醒——变”
(2)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蚕姑娘一生经过了几次蚕眠?每一次蚕眠后都有一个相同的过程,是什么?(蜕皮)第一次蚕眠它发生了什么变化?(脱了黑衣裳,变成黄姑娘)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第三自然段
(1)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变成了黄姑娘之后,它又做了些什么?找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2)读了这一段,你和刚才的第二自然段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句式有很多相同之处,哪里相同?还存在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为什么“就”要换成“又”? 谁能说说“就”和“又”有什么不同?
(3)第二次蚕眠和第一次蚕眠经历了相同的过程,它“先吃了几天的桑叶,又睡在……醒了,醒了,变成白姑娘。”(教师指着板书带着学生一起回顾)不同的是黄姑娘经过了二次蚕眠变成了白姑娘。
5.后来蚕姑娘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4、5段。
(1)你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____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_____衣裳,换上______衣裳。醒了,醒了,变成______姑娘。”你能不能看着屏幕给大家介绍一下蚕姑娘的第三次蚕眠?
(3)看来这样难不住大家,那你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吃——睡——脱——醒——变”给大家介绍一下第四次蚕眠吗?
6.指导背诵
7.经过四次蚕眠,蚕儿该吐司结茧了,他是怎么做的?齐读第六自然段。蚕山是什么?“新的房”指什么?新房盖好了,蚕姑娘的心情怎么样?(指导学生读好“成了,成了”)
8.教师补充:蚕姑娘在茧子里面还需要退一层皮变成蚕蛹,蚕蛹后来变成蛾,
齐读最后一段。
后来,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
三、总结拓展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蚕儿从出生到变成蛾的经过,了解了蚕姑娘的一生。蚕姑娘牺牲自己,为人类吐丝制成了许多美丽的绸缎,早在古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就写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篇4:《蚕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7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蚕床、蚕山、盖新的房、开了窗”。
教具准备:
挂图、复印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
衣裳 蚕姑娘 又黑又小 又白又嫩
漂亮 暖洋洋 又黄又瘦 又白又胖
2、春天,春蚕从蚕卵里钻了出来,刚钻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又是怎样长大的呢?
二、教授新课
1、教学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①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
②蚕姑娘出来以后就干什么?边读边把写蚕姑娘动作词圈出来。
③讨论,圈出动词:吃、睡、脱、醒、变。
④讨论,出示句子:“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变成黄姑娘。”(师板书:黑→黄)
A比较:这个句子与课文第二段有什么不同?
⑤当看见蚕渐渐长大了,你的心会怎样呢?
⑥自由练读。
⑦指导看图理解词语“蚕床”。
⑧醒了,醒了”,省去一个“醒了”,读读,体会有什么不同?
⑨师小结:
蚕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这就叫做“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2、教学第3-5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找找有关写蚕动作的词,想想蚕又起了什么变化,再读一读。
②指名说说圈出哪些动词。
③讨论蚕的变化,出示句子:“蚕姑娘变成白姑娘,身体渐渐发胖,渐渐发亮。”(板书:白→胖→亮)
A比较这句话与课文的第3-5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④指导朗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评议。
3、教学第6-7自然段
(1)教学第6自然段。
①这个自然段蚕干什么呢?
②指名读。
③理解词语:“盖新的房,蚕山”。
(2)指名读第7自然段。
①茧子里面的蚕姑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蛹“。
②为什么它一生不响呢,它在干什么?
③“茧子开了窗“说明什么?
4.指导看图。
三、板书小结,总结课文
蚕的整个生长是一个经历,是由卵变蚕又变茧变蛾的大变过程,而蚕从幼蚕、成熟蚕是一个由黑变黄变白变胖变亮的小变过程。
四、板书设计:
蚕
↗ ↘
卵(黑→黄→白→胖)茧
↖ ↙
蛾
篇5:《蚕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身体变化。
2. 会正确朗读2-5小节。
3. 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
教具:课件、纸条、蚕的图片、磁带、表示蚕的一生变化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二人一组,认读生字
2. 会读了,认识了,那你会不会写这些字呢?(事先在黑板上贴上四个拼音)齐读拼音,让四个小朋友上台写生字。
3. 校对
4. 上堂课,我们还知道蚕姑娘(贴画)是从卵(边说边贴画)里钻出来的。
二、教学新知
引导:刚从卵了钻出来的蚕姑娘是怎样的?(板书:又黑又小)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刚从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又黑由小的?(第二小节)
(一)
1. 让我们自由读第二小节(出示纸条:读课文),读好了请举手。再请一位小朋友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蚕床”是什么意思?“黑衣裳”什么意思?
2. 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什么?(生答:……)你能动一动自己的小手吗?把这一小节中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用圆圈圈出来吗?(出示纸条:圈动词)(校对)睡前与睡后的蚕姑娘有什么区别?(出示板书:又黄又瘦)
3. 你已经知道蚕姑娘的变化了,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出示课件)来说说蚕姑娘第一次睡觉的变化吗?(出示纸条:说变化)(出示已写好的课件)请生个别读,再齐读。
(二)睡了一次的蚕姑娘还想睡觉吗?
1. 哪一小节写了蚕姑娘第二次睡觉?(第三小节)请一位同学读第三小节
2. 圈出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
3. (出示课件)用先吃桑叶,接着睡觉,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说它的变化?
(三)
1. 学完二,三小节,你发现我们学习这两小节的方法一样吗?(一样)都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的?(先读课文,然后圈动词,最后说变化)我请一位小朋友做一下小老师,用刚才的方法来教同学们学习第四小节.
2. 师补充:这里“渐渐”什么意思?用渐渐说话(出示课件)
把句子补充完整。
蚕姑娘的身体渐渐_________
__________发黄了__________。
(四)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自己学习第五小节(出示课件)
提示:1. 读第五小节,读准字音
2. 圈出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3. 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蚕的变化
小结2——5节:
1. 学完2——5小节,我们知道蚕共睡了四次觉,你能看着课件,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说蚕四次睡觉的变化吗?
2. 张老师把2——5小节归为一个小节,请同学读,再请你找一找这一段中的反义词(胖-瘦,黑-白,旧-新,穿上-脱下)
师说一个,生答一个,组成一对反义词,加强巩固。
(五)
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有那些变化?(变茧,变蛾)边说边贴画这就是蚕的一生。
三、巩固知识:
1. 接下来我要请同学来表演蚕的一生,(边听录音边表演)
2. 出示课件:蚕的一生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3. 齐读2——5小节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3.4.5
板书设计:12 蚕姑娘
jiǎn
茧(茧的图)又黑又小
écán
蛾(蛾的图)蚕(蚕的图)又黄又瘦
luǎn 又白又嫩
卵(卵的图)又白又胖
读课文圈动词说变
篇6:《蚕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蚕生长过程当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身体变化。
2。会正确朗读25小节。
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
教具:课件、纸条、蚕的图片、磁带、表示蚕的一生变化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二人一组,认读生字
2。会读了,认识了,那你会不会写这些字呢?(事先在黑板上贴上四个拼音)齐读拼音,让四个小朋友上台写生字。
3。校对
4。上堂课,我们还知道蚕姑娘(贴画)是从卵(边说边贴画)里钻出来的。
二、教学新知
引导:刚从卵了钻出来的蚕姑娘是怎样的?(板书:又黑又小)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刚从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又黑由小的? (第二小节)
(一)
1。让我们自由读第二小节(出示纸条:读课文),读好了请举手。再请一位小朋友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蚕床”是什么意思?“黑衣裳”什么意思?
2。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什么?(生答:……) 你能动一动自己的小手吗?把这一小节中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用圆圈圈出来吗?(出示纸条:圈动词)(校对)睡前与睡后的蚕姑娘有什么区别?(出示板书:又黄又瘦)
3。你已经知道蚕姑娘的变化了,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出示课件)来说说蚕姑娘第一次睡觉的变化吗?(出示纸条:说变化)(出示已写好的课件)请生个别读,再齐读。
(二)睡了一次的蚕姑娘还想睡觉吗?
1。哪一小节写了蚕姑娘第二次睡觉 ?(第三小节)请一位同学读第三小节
2。圈出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
3。(出示课件)用先吃桑叶,接着睡觉,然后( ),最后( )的句式来说说它的变化?
(三)
1。学完二,三小节,你发现我们学习这两小节的方法一样吗? (一样)都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的?(先读课文,然后圈动词,最后说变化)我请一位小朋友做一下小老师,用刚才的方法来教同学们学习第四小节。
2。师补充:这里“渐渐”什么意思?用渐渐说话(出示课件)
把句子补充完整。
蚕姑娘的身体渐渐
发黄了。
(四)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自己学习第五小节(出示课件)
提示:1。读第五小节,读准字音2。圈出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3。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蚕的变化
省略1,校对2,重讲3
小总25节:
1。学完25小节,我们知道蚕共睡了四次觉,你能看着课件,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说蚕四次睡觉的变化吗?
2。张老师把25小节归为一个小节,请同学读,再请你找一找这一段中的反义词(胖-瘦,黑-白,旧-新,穿上-脱下)
师说一个,生答一个,组成一对反义词,加强巩固。
(五)
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有那些变化?(变茧,变蛾)边说边贴画 这就是蚕的一生。
三、巩固知识:
1。接下来我要请同学来表演蚕的一生,(边听录音边表演)
2。出示课件:蚕的一生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3。齐读25小节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3。4。5
板书设计: 12 蚕姑娘
jiǎn
茧(茧的图) 又黑又小
é cán
蛾 (蛾的图) 蚕 (蚕的图)又黄又瘦
luǎn 又白又嫩
卵(卵的图) 又白又胖
读课文圈动词说变化
篇7:《蚕姑娘》教学设计
一、儿歌导入
1、上课前,我们一起唱的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谁?对,它就是“蚕”。
(板书:“蚕”)这是一个平舌音的字,谁能读好它?
古时候的人,又把蚕叫做“天虫”,人们觉得它是上天赐给人们的,专门为人们吐丝结茧。在人们心里,蚕就是一位美丽能干的姑娘!(板书:姑娘)姑娘这个词,要读轻声,谁来读?
让我们一起亲热地叫叫她的名字。
2、小朋友们见过蚕吗?谁来说说?
出示图片。这就是蚕,她可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术师呢,你知道她都会变哪些戏法吗?想知道的小朋友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数数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想一想:从蚕卵里钻出的蚕姑娘一共睡了几次?
2、检查反馈
出示蚕姑娘的信
大家读得都很认真,蚕姑娘知道小朋友们都很想了解她,所以就给大家写了封信,想看看信里面写了些什么吗?
想打开这封信,得把课文读好,有信心吗?
(1)出示第一组:蚕卵 茧子 蛾
吃桑叶 换衣裳 盖新房
先请小朋友们好好读读这些词,注意读准字音,哪些字的读音特别容易读错,等会请你做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
着重指出:“桑”是平舌音;“卵”是三拼音节, 声母是l
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读。
指出第二行都是蚕姑娘的动作。
(2)出示第二组:床上 换上 漂亮
脱下 吐出 蛾姑娘 旧衣裳
这几个词语,先听老师读一读,小耳朵要听仔细这些词语最后一个字的读音。
指出轻声。
自由读,指读,去掉拼音读。
(3)看来词语都难不倒大家,那么课文能读好吗?
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指名读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了吗,蚕姑娘一共睡了几次?(四次)
3、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我们赶快打开蚕姑娘给我们的信,听听蚕姑娘跟我们说了些什么吧。
出示蚕姑娘的信。
小朋友们,你们的读书声真好听!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长大变化的呢?我真诚地邀请你们到我家来做客,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吧!我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小礼物啦!
蚕姑娘向我们发出了邀请,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和蚕姑娘交朋友吧。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蚕姑娘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钻出来的。指导朗读“暖洋洋”。
蚕姑娘是从蚕卵里钻出来的。结合图片理解“蚕卵”。
蚕姑娘“钻”的动作。结合动作表演读,体会蚕的生命力。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细读第二自然段
1、蚕姑娘终于好不容易钻出了蚕卵,那么刚刚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赶快到第二自然段里找找。
(贴图)
2、又黑又小,这么娇嫩的蚕姑娘是怎样长大的呢?请小朋友们再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蚕姑娘的几个动作,把它们圈出来。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圈圈画画。
相机出示图片,理解“蚕床”。
3、句式训练: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子把蚕姑娘的变化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说。
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蚕姑娘的变化吧!(出示图片),展示蚕姑娘的第一次变化。
(贴图)
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加一个表示语气的词“啊”。
学生迁移,用上不同的表示语气的词,读出不同的感受。相机指导在感叹词后不同标点符号的使用,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
5、小结。
板书: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6、词语积累:
像“又黑又小、又黄又瘦”这样的词语,课文里还有吗?
出示: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你还能再想出几个来吗?
五、指导书写
师范写“蚕”,学生书空。
学生观察“姑娘”两个字的共同点,分析字的间架结构,书空。
六、小结
补充板书“?”
七、作业
1、画画蚕姑娘第一次变化前后的样子,记得图上颜色;
2、把蚕姑娘第一次变化的过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蚕姑娘
又黑又小 → 又黄又瘦 → ?
篇8:《蚕姑娘》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昨天的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蚕姑娘一课,同学们交流了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到的蚕的知识,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了解到蚕姑娘一共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卵——蚕——茧——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蚕结茧前的生长变化过程。
二、学文:
1、师:蚕姑娘一共变了几次?
(一)指导学习第一次变化(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蚕生长过程的学习表格”)
蚕眠的次数 原来的模样 成长的过程 醒后的模样
第一次 又瘦又小 吃 睡 脱 醒 变 黄姑娘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2、师:我们先来看看她的第一次变化吧!请大家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
生:有两句话。
3、师:读书,就要好好地读,读通,读懂,有耐心地读,再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次用默读的方法,并动动手,把第二自然段中写蚕姑娘变化的动作词圈起来。(出示课件文字:成长过程)
生:动作词有:睡、变、醒、吃、脱
4、师:你能用“先……接着……然后……的句式把这几个动作词按顺序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蚕姑娘先吃了几天蚕叶,接着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然后脱下黑衣裳,醒了,最后变成黄姑娘。
5、师:睡前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文字:睡前的样子)
生:是又黑又小的。
6、师:同学们学得很仔细,书上插图中的小同学和你们一样也在仔细地观察蚕姑娘的变化,看看,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生: 有一个男同学拿着本子作记录。
生:女同学把桑叶翻开看看。
7、师:是的,边观察边作记录是一种很好的观察方法,他们也发现了蚕姑娘吃了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了,如果你就是图中的小同学,发现这样的现像,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生A:我会很着急。生B :我觉得很奇怪。
8、师:带着你的好奇心、着急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句。
9、师:(出示课件又黄又瘦的蚕姑娘的图片)同学们,快看:
生: 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10、师:蚕姑娘在睡前与睡后有什么变化?看着蚕姑娘的变化,你高兴吗?让我们读一读蚕姑娘的第一次变化吧!
11、师: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背一背第二自然段吗?出示课件:( )的蚕姑娘,吃了( ),就睡在( ),( ),脱下( )。醒了,醒了,变成( )。
12、师: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蚕眠”我们叫它头眠,后面的三次分别叫二眠、三眠、大眠
(二)学习第二、三、四次。
1、师过渡: 瞧,连她的睡眠都这样有趣,那么二眠、三眠、大眠 与头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继续学习就知道了。
同桌同学合作学习:
2、自由读课文3、4、5三个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比一比,找一找哪些语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划出来。 填写表格。根据学生的表格进行汇报,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指导学习。
(1) 出示比较。为什么不用“就”而用“又”?
(2)读一读,比较句子。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 蚕姑娘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3、师: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A:三个句子都有“蚕姑娘”一词。
生B:第三个句子其实是前两个句子合在一起的。
生C:合在一起时,把第二个句子的“蚕姑娘”去掉。
生D:还要把第一个句号改成逗号。
4、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可真强,前两个句子写的都是“蚕姑娘”,把两个句合成一个句子时,可以省去第二个句子的“蚕姑娘”承接第一个句子。你再读读下面的两组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出示练习句:猴子穿着小孩的衣服。
猴子爬到高竿的顶上。
5、师:出示课件:蚕姑娘脱下黑的、黄的旧衣裳,换上了嫩白的新衣裳,想想蚕姑娘这时会怎么想,怎么说?你能带着这样高兴的语气读读这一句吗?
6、你能根据刚才的学习,把蚕姑娘四次生长变化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吗?利用图片,把老师的板书补充完整吗?
7、积累词句:
师:表格的内容基本上都汇报了,请大家再仔细读一读你填写的表格,你还能发现什么秘密?还有哪些有趣的知识?
生A:我发现第一次的蚕姑娘是又黑又小的,变成黄姑娘后,第二次就用“又黄又瘦”,都有一个“黄”字,有承接作用。
生B: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都用了两个“又”字。
师:你还说这样的词语吗?
生C:绳子又细又长。
生D:西瓜又大又圆。
生E:我还发现了很多反义词,有黑对白,胖对瘦,睡对醒。
师:从这些词语中,你感觉到蚕姑娘的成长 与变化了吗?
师:你觉得她的变化怎么样?出示课件:( )的变化
生:神奇的变化;有趣的变化;奇妙的变化。
三、表演体验,读好课文。
1 、一次次变化的蚕姑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 、你们能用朗读向大家展示那么惹人喜爱的蚕姑娘吗?让大家一起来感受她变化的神奇与有趣吧!( 1 )同桌同学从2、3、4、5、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段落,进行朗读表演的练习。
( 2 )小组竞赛。师生共同评议。( 3 )挑选表现最好的4位学生合作表演。
( 4 )人人都是可爱的蚕姑娘,齐读齐演。
3、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它们,我们就能揭开它们成长的秘密,得到很多的知识,也能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篇9:《蚕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看图导入,板书课题
1、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蚕
你能说说蚕的样子吗?(或教师讲)
2、板书:很多人把蚕叫做蚕姑娘,但“姑娘”一般年轻的没有结过婚的女子为“姑娘”,为什么把蚕叫做“蚕姑娘”呢?请小朋友们好好学习这篇课文以后再作回答。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当众发言。(教师可相机讲述文中其他插图的图意。)
3继续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2)标出小节数,边读边思考:课文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
4、出示生字卡,学生自主学字,想办法记住字形。
5、认读生字,小组交流记生字的办法。
6、分小节读课文,说说课文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
7、齐读课文二——五小节。
三、指导书写
1、带领学生书空生字笔顺。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的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用具:课件演示有关蚕的图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抽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想一想,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什么?
3、播放课件,指导学生认识“蚕卵”,直观感受“蚕卵里钻出蚕姑娘”的情景。
4、齐读后小结:读了这一小节,我们知道了蚕是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的。
第二——第五小节:
1、播放课件,演示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
2、自由读课文二——五小节,找找这几个小节哪些语句是相同的,哪些语句是不同的。
3、讨论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
板书:吃 睡 脱 醒 变
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天天发亮
4、齐读课文二——五小节。
第六——七小节:
1、指名读第六——七小节。
2、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理解“蚕山”、“茧子”等词语。板书:吐丝 结茧 蛾姑娘
3、齐读这两个小节。
三、练习:根据课文填空(略)
四、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看板书说说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
3、指导背诵课文。
五、课外实践:自己养一些春蚕,仔细观察蚕的变化。
篇10:《蚕姑娘》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整体感受。了解蚕姑娘的一些大概特点。
3.课文中的生字课文能准确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把课文读准确,课文较长完成初读要求。
难点:人人能正确流利地读好全文,并初步知道蚕的生长过程。对策:留下充足的实践反复读,示范讲解,领读。
教学准备: 挂图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蚕的挂图
这是什么? 谁认识?
2.板书 蚕(cán)
3.写课题,学生写生字姑娘
蚕姑娘是怎样生长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读好词语,把句子反复读顺。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音。
3.检查自读情况:
难读的句子:
(1)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
(2)蚕姑娘吐出丝儿来,要盖新的房。
(3)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的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
自由练习,指名朗读。
难读生字词语:
钻 (zun)出平舌音
桑 (sng)叶平舌音 后鼻音
旧衣裳 (shang) 翘舌音
蚕(cán)床(chuáng)
自由练习,指名朗读。
开火车朗读词语。
三、整体感受
1、再读课文,自由练习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
2、开火车逐段朗读课文
3、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1)、蚕姑娘从哪里钻出?
(2)、睡了共几回? 后来又干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教学生字:蚕、桑、姑、娘。说说记忆方法
3、范写生字
学生描红,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循文明像: 细读课文,了解蚕得胜藏过程及生长特点。
2.体情悟道: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了解蚕姑娘的生长过程。背诵课文教学
难点: 辨析课文中相似段落的不同。
对策: 朗读,比较,理解内容,理清线索。
教学准备:图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复习:
朗读,默写词语:
变成 吐丝 蚕姑娘
换上 从此 暖洋洋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体会“暖洋洋”比较温暖
3、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4、解释 : 蚕卵 又黑又小的是蚕的籽
5、齐读这一小节
(二)学习2—5节
1.学习第二小节
刚从蚕卵里钻出的蚕是什么样子? 指名读
板书 又黑又小 看图理解又黑又小
以后它怎么样?
它睡眠后有什么变化?
小结:学了这一节,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2.学习3—5自然段
自由轻声读 ,看看蚕姑娘发生了什么变化?检查:
又( )又( )的蚕姑娘——又( )又( )的蚕姑娘——又( )又( )的蚕姑娘。
3.根据填空自由背诵
(三)学习第6节
蚕姑娘又吃了桑叶它干什么去了?
上蚕山——结茧
看图理解
“蚕茧 ”
(四)学习第7节
最后,蚕茧里飞出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学生看图理解说说
(五)小结
1.课文向我们介绍蚕的生长过程,谁来说说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蚕的生长过程。
2.你觉得蚕怎么样?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
(师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介绍蚕的作用,蚕丝可以做丝绸。)
三、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学写生字:旧、换、胖、盖、响
3、范写,学生描红。
篇11:《蚕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4个只识字;
2.读通课文,了解蚕生长的自然常识;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蚕生长的不容易,以及它对人类的贡献,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人,解读课题
认识“蚕”(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指导正音;
3.齐读生字词(词语分类),齐读古诗。
蚕姑娘又黑又小换上
蚕卵又黄又瘦旧衣裳
蚕叶又白又嫩漂亮
蚕床又白又胖
蚕茧
盖新房
蛾姑娘
4.分段读课文
三.解读课文,读通课文
1. 自读课文,理清条理——“蚕卵、蚕、蚕茧、蛾”怎样排序?
2. 引读全文:蚕卵——1自然段
蚕——2-5自然段
蚕茧——6自然段
蛾——7自然段
3. 读通全文——认清蚕各个生长时期的身体特点(贴词语游戏
词语: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4. 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四.认读生字,齐读全文,巩固复习
五.游戏表演——“蚕的一生”
六.指导朗读——了解蚕的每次蜕变都不容易,最后却把自己奉献给了人类
七.引导背诵
八.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 自学生字,主动记字
3. 老师重点指导:桑、盖的书写
4. 学生临描,老师巡视
篇12:《蚕姑娘》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教学生字
1、看录像(蚕吃桑叶片段) 提问:见过这种身体软软的昆虫 吗?它叫什么?
板书生字”蚕“ cán
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齐读)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蚕的知识?
3、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师:古时候的人们把蚕叫作”天虫“,也有人叫它”蚕宝宝“,而 文中的小 作者亲切地
称它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注意“娘niɑnɡ”的发音。我们一起来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
4、指名识记“姑、娘”。(偏旁、字音)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师:蚕姑娘非常可爱!让我们打开课文, 一边听课文录音,一边轻声读,再想一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的什么事?
2、听后交流。板书“生长过程”
三、指导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写得非常有趣,你们想读好它吗?还得先过词语关。
屏幕出示词语(带拼音)
luǎn shòu jiǎn é
蚕卵 又黄又瘦 茧 子 蛾姑娘
cán ɡū niɑnɡ sānɡ chuánɡ jiù
蚕 姑 娘 桑叶 蚕 床 旧衣裳
huàn pànɡ ɡài xiǎnɡ
换上 发胖 要盖新的房 一声也不响
(1)自己读,看看哪些词要提醒大家。
(2)你要提醒大家的是哪些词,领读。
(3)开火车游戏:小朋友请注意,火车头在哪里?你的火车往哪儿开?
看拼音(开火车、倒火车)
去拼音(男女生赛读、指名分行读)
2、读准了生字词语,读好课文就更容易了。
看看蚕姑娘的提示吧(屏幕出示):
▲字字读准(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句句读顺(不断句、不重复)。
(1)放声读,标出自然段。
(2)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认真看专心听并做记号。
(3)读完后集体评议。
四、理清课文层次
1、探究性学习:刚才有四个同学读的内容中,你发现了什么?
2、发现二——五句式相同,部分词语不同。
3、每段写的是什么样的蚕(贴板书)画一画?
4、小组比赛读一读结构相同的四个自然段,不同的地方读重些。
5、指名上台贴图游戏。
提问:蚕从哪儿来的,又是怎么变的呢?师画好箭头。
6、四人小组对照每段的内容理清条理——“蚕、卵、茧、蛾”怎样排序?(小组汇报贴字游戏)
7、再小声地读读课文,找找不懂的地方。
8、学生对不理解的词语质疑(互帮互助,介绍学习方式)
9、(借助课件动画)理解“蚕床、蚕山 、茧子、盖新房 ”。
五、小结
指板书: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慢慢长大,吐丝结茧,再转变为蛾。
它们是怎样渐渐变化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写字指导
刚才同学们又动口又动脑,学得很认真。现在让我们的手指再来做做运动吧!比比谁写的字最棒!
1、娘、桑、床(读准字音)
2、桑(字形要点)。
3、描红,仿写。(巡视指导,提醒姿势)
七、课外作业
1、今天认识的5个生字朋友还可以组成哪些词?查查字典,看谁写得多!
2、熟读课文,试着给每小节画一幅小图组成连环画,相信你能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昨天的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蚕姑娘一课,同学们交流了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到的蚕的知识,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了解到蚕姑娘一共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卵——蚕——茧——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蚕结茧前的生长变化过程。
二、学文:
1、蚕姑娘一共变了几次?
(一)指导学习第一次变化(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蚕生长过程的学习表格”)
蚕眠的次数原来的模样成长的过程醒后的模样
第一次又瘦又小吃睡脱醒变黄姑娘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2、我们先来看看她的第一次变化吧!请大家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
3、读书,就要好好地读,读通,读懂,有耐心地读,再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次用默读的方法,并动动手,把第二自然段中写蚕姑娘变化的动作词圈起来。(出示课件文字:成长过程)
4、你能用“先……接着……然后……的句式把这几个动作词按顺序连起来说一说吗?
5、睡前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文字:睡前的样子)
6、同学们学得很仔细,书上插图中的小同学和你们一样也在仔细地观察蚕姑娘的变化,看看,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7、是的,边观察边作记录是一种很好的观察方法,他们也发现了蚕姑娘吃了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了,如果你就是图中的小同学,发现这样的现像,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8、带着你的好奇心、着急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句。
9、(出示课件又黄又瘦的蚕姑娘的图片)同学们,快看:
10、蚕姑娘在睡前与睡后有什么变化?看着蚕姑娘的变化,你高兴吗?让我们读一读蚕姑娘的第一次变化吧!
11、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试着背一背第二自然段吗?出示课件:( )的蚕姑娘,吃了( ),就睡在( ),( ),脱下( )。醒了,醒了,变成( )。
12、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蚕眠”我们叫它头眠,后面的三次分别叫二眠、三眠、大眠
篇13:语文教学设计蚕姑娘
语文教学设计蚕姑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蚕、床、脱、旧、胖、吐、茧、卵、桑、裳、嫩、渐、蛾“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书写”卵、桑、裳、嫩、蛾、渐“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过程:
一、揭题、教学生字。
1、出示”蚕“的图画
今天,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呀?(蚕)
2、出示生字”蚕“
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
3、蚕姑娘非常可爱,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很多同学都了解蚕,有的同学可能还养过蚕,对蚕感到很亲切,相信读了课文,你会更喜欢蚕。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1〉出示词语(带拼音)
蚕卵桑叶蚕床脱下蛾姑娘又白又嫩
茧子渐渐长胖吐出旧衣裳又黄又瘦
老师把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请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如果有读错的,请你帮他纠正一下。重点朗读词语蚕卵又白又嫩旧衣裳蚕床
〈2〉、请你再看看这些带有拼音的字,哪个难写而你又用好办法记住了,请你介绍一下。重点指导”卵“的笔顺(指名说教师板书书空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一个)
四、读准了生字词语,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挑选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3、反馈、评议。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评的重点就是上面两方面。
可作如下点评:
〈1〉你一个字都没读错,真行啊!
〈2〉这个词语你读的特别准,你再读一遍。
〈3〉你读得太心急了,把字给丢了,慢慢来再读一遍。
〈4〉你这一小节没读好,没关系,你可以请同学帮你读。
当学生读第六小节时,教师板书”茧“。读第七小节时板书”蛾"
五、刚才小朋友经过认真地读课文,了解了从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蚕姑娘又变成了茧子,茧子变成了蛾姑娘,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读。
(1)自由准备
(2)抽四人小组赛读。(2组)
(3)你们看,这就是蚕的一生。(课件出示图画)你记住了吗?
(4)拿出课堂作业本,填一填。反馈、校对
六、小结
蚕姑娘从卵转变为茧再转变为蛾,它们是怎样渐渐变化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七、板书设计
蚕
卵茧
蛾
篇14:语文二年级《蚕姑娘》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蚕姑娘》。(画面显示:2蚕姑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宝宝的生长过程。
二、学习理解课文
第一节
1.(画面显示:蚕卵图)大家看,这是什么?
2.(画面显示: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图)蚕姑娘就是从蚕卵里钻出来的。那么什么时候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呢?打开书,指读第一节,讨论。
师插:蚕卵里孵化出蚕宝宝,需要一定的温度。
3.齐读。
第二节
1.刚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想不想看一下?(画面显示:又黑又小的蚕图)说说你所看到的蚕姑娘的样子。(黑、小)
课文第二节用了一个词语,是什么?(画面显示第二节,根据讨论,点击“又黑又小”变红)一下这个词语。
2.又黑又小的蚕姑娘是怎样逐渐生长的呢?请大家在第二节中找出写蚕姑娘动作的词,把它圈出来。
讨论,板书:吃、睡、脱
师:这里讲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科学上叫作“蚕眠”(板书,读一下这个词)。蚕眠一次就蜕一次皮,就长大一些。(黄色点击:吃、睡、脱)
练读句1。
蚕眠后有什么变化?(根据讨论,黄色点击“变”,红色点击“黄”)
练读句2。(喜爱、喜悦)
3.指读第二节、评价、再指读、齐读。
4.练背[显示填空:的蚕姑娘,吃了(),就睡在(),(),脱下()。醒了,醒了,变成()。]
自背、指背、齐背。
第三~五节
1.过渡:第一次蚕眠,黑姑娘变成了黄姑娘。(画面显示:又黄又瘦的蚕图)黄姑娘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蚕的一生到底要眠几次呢?轻读三~五节。这三节在句式结构上与第二节基本相同,但有个别的词、句改变了,请把改变的地方划出来,多读读。
2.交流:
(1)蚕姑娘一生要眠几次?(四次)[板书]
(2)它的外行、颜色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又黑又小的?第一次蚕眠后,变得又黄又瘦?第二次眠后,变得又白又嫩?第三次眠后,变得又白又胖?第四次蚕眠后呢?书上并没有“又白又亮”这个词,你是怎么知道的?(边问边显示图与词)
3.下面我们来细看每一小节。
(画面显示:第三节)(“又黄又瘦”、“又”、“黄”、“白”变色)练读。
第二次蚕眠后,黄姑娘变成了白姑娘。(画面显示:又白又嫩的蚕图)
(画面显示:第四节)(与第二节不同之处变色)练读。
我们来看一下发胖的蚕姑娘。(画面显示:又白又胖的蚕图)
(画面显示:第五节)(与第二节不同之处变色)练读。
看一下发亮的蚕图。(画面显示:又白又亮的蚕图)
4.练背第三~五节。
5.小节:(画面显示:四次蚕眠的变化过程图)蚕的一声要经过四眠,吃吃睡睡,逐长大。由最初的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亮,发生着许多有趣的变化。
第六~七节
1.蚕姑娘四眠以后,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自读第六~七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打上“?”,如果你读懂了,想考考大家什么问题,也可作个记号。
2.交流
(1)(画面显示:第六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两个要点:“蚕山”。师:有的把稻草截成一段段,用格子绞在一起,做成一条柴龙。有的用纸板做成格子状。(显示相关图)
“要盖新的房”。师:“要盖新的房”指什么?(板书:结茧)
(2)蚕姑娘怎样结茧的.?(板书:吐丝)(画面显示:茧图)你们看,漂亮吗?蚕宝宝用一根细细的丝要做成这么大的茧子,对它来说是一项很巨大的工程,需要它付出艰辛的劳动,是很不容易的。练读第六节的句2→练读第六节。
(3)(画面显示:第七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点击“一声也不响”)它在干什么呢?(显示:蛹图)它变成了蛹。练读句1。
(4)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画面显示:蛾图)这是多神奇啊!练读句2、3。
(5)蚕吐丝结茧后,变成了蛹,又变成了蛾(板书:吐丝结茧、蛾)。练读第七节。
三. 总结:
1.师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蚕的整个生长过程。(画面显示:整个生长过程图)个别学生上台看着图介绍。
2.学了课文大家现在有什么感受?
3.师:大千世界,有着许多可爱的昆虫,它们各自有着神奇有趣的生长过程。
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它们,我们就能揭开它们生长的秘密,得到很多的知识,也得到无穷的乐趣。
篇15:蚕姑娘 第二课时教案和教学反思
蚕姑娘 第二课时教案和教学反思
蚕姑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词语 瘦小 蚕卵 茧子 蛾子 蚕姑娘 旧衣裳 暖洋洋 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谁还能再说几个像“又黑又小”这样的词语?(指名说,师板书) 2、指名分段读课文。 问:文章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蚕睡了四回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 1、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是在什么时候?(春天) 春天的天气怎样?(练读“暖洋洋”) ▲春天天气暖了,春蚕迫不及待的要从蚕卵里出来,句中用了一个什么动词(字)?【钻】 ▲从“钻”这个字你能感受到什么? ▲看,这就是蚕卵,什么时候才能从里面钻出蚕姑娘呢?让我们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读:春天天气―― 2、刚钻出来的蚕姑娘又黑又小,长长变得又黄又瘦,再长长就变得又白又嫩,再长就变得又白又胖。这说明蚕姑娘在一天天的长大,那它们是怎样逐渐长大的呢?我们小朋友自己先读一读第2到第5小节。 ▲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板书:又黑又小】 读第二小节,告诉老师蚕姑娘出来以后做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二段第一句) 圈出这一句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指名学生说师板书;吃 睡 脱) 看到蚕姑娘有着这些变化并醒来,孩子们特别激动,他们情不自禁的喊道(出示第一段中第二句并引读――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师板书:醒 变 ▲师指着板书讲:蚕姑娘像这样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最后醒来变成黄姑娘,这样的一个过程蚕就蜕一次皮。蚕蜕皮用书上的话说就叫换――衣裳。 ▲多有趣的变化呀!谁能读出蚕的变化和其中的惊喜呢?(指名读) 齐读。 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说蚕第一次蚕眠的过程呢?出示: ( )的蚕姑娘,( )了几天桑叶,就( )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 )下( )衣裳。醒了,醒了,变成( )姑娘。(指名两位同学说后全班齐说) 3、第一次蚕眠,黑姑娘变成了黄姑娘,那蚕的一生要蚕眠几次呢?下面请大家读一读第二次蚕眠的情景。 我们再来和第一次比较一下,看有了哪些变化? ▲出示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进行比较。 这两次蚕眠有什么不同处呢? 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 又黄又瘦 脱(黄) 白 出示填空,指名同学补充完整。 ( )的蚕姑娘,( )了几天桑叶,又( )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 )下( )衣裳。醒了,醒了,变成( )姑娘。 ▲师:第一和第二次的蚕眠蚕姑娘做的.事情基本相同,但身体的颜色却发生了变化。那第三次和第四次蚕眠,又和前两次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小组间先来讨论学习这两个问题: ①找出第三次蚕眠和前两次不同的地方。 ②比较第三次和第四次蚕眠,找出这两次的不同处。 指名同学回答,师板书: 又白又嫩 脱旧换新 发胖 又白又胖 脱旧换新 发亮 ▲根据板书,指导学生背诵第三第四自然段。 师小结:这几个自然段虽然较长,但是要背诵还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很多地方说的都是一样的,只有几处有点改动,只有记住蚕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就可。下面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读一读描写蚕眠的四个自然段。(齐读2到5自然段) 4、经历过四次蚕眠的蚕姑娘,又要做什么了呢?下面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六小节。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 蚕上山――吐丝――结茧 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蚕山”和“要盖新的房” “新的房”指的是茧子,此处把茧子比作新房。 ▲结了茧以后的蚕姑娘就躲在茧里面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怎么样?(茧子开了窗) “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呢?(茧子上面的小洞,蛾姑娘就是从这小洞里飞出来的)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 让我们通过朗读一起来感受一下蚕姑娘变成蛾姑娘的过程。 蛾姑娘飞出来后,产下蚕卵,几天之后便会死去。虽然蚕姑娘一生吃的只是桑叶,但它吐出的丝却可以织成美丽的绸缎(出示美丽的绸缎),所以古人早就用这样一句话来称赞它――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面我们小朋友一起通过朗读来赞美一下蚕姑娘吧(齐读课文) 三、练习1填空。 从( )钻出来又( )又( )的蚕姑娘,一共睡了( )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 )又( );第二次变得又( )又( );第三次变得又( )又( );第四次身体一天天( )。它吐( )结( ),最后( )开了窗,飞出了( )姑娘。 2、课后第四小题。 教后记:本节课上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此外,还要引导孩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蚕的生长过程有了清楚的认识和较为透彻的了解,课文也能够基本上背诵出来,这些都得益于对第一次蚕眠情况扎实的教学。但对于激发孩子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只能是潜移默化的了,因为这节课中没有作出较多的拓展。对于这节课,总体来说上得比较扎实,但过渡语还有待更加精炼和精彩。【2.蚕姑娘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蚕姑娘教学设计
3.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7.柳树姑娘教案
9.教学设计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