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睡吗》音乐教案
“阿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还要睡吗》音乐教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还要睡吗》音乐教案,欢迎阅读!
篇1:《还要睡吗》音乐教案
《还要睡吗》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发展音乐听觉和记忆。
2、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和感受合唱形式中轮唱的表现风格和方法,初步做到两声部间音量均衡、速度一致。
3、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处理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表现音乐内涵。
2、唱好声部相隔八拍的轮唱和两声部间音量的均衡。
教学准备:
1、教材选自九年义务教育音乐学科人音版教材第六册第四课
2、钢琴、录音机、竖笛、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学:
1、播放音乐,组织学生自选打击乐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播放“奥尔夫”游戏《拍手舞》音乐,师生一起随音乐做“奥尔夫”节奏声势,通过节奏反应练习,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合理分散能力。(具体做法省略)
二、学唱歌曲《还要睡吗》
1、教师做下列声势,要求学生想一想:这是什么歌曲的节奏,听出后可随教师的声势一起演唱。(教师反复做儿歌《两只老虎》的节奏声势,直到学生都随声势演唱出歌词为止。)
歌曲节奏: × × × × | × × × × | × × × - | × × × - |
声 势:(跺脚) (拍手)
歌曲节奏: ×× ×× × × | ×× ×× × × | × × × - | × × × - ‖
声 势:(跺脚) (捻指)
2、让学生脑子里想着这首歌,跟教师一起做刚才的声势。
3、师生一面做声势一面齐唱歌词:“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4、教师用柯达伊音高手势引导学生唱出《两只老虎》的曲谱唱名。
5、曲谱唱名演唱熟练后,继续用柯达伊音高手势引导学生在竖笛上吹奏出歌曲旋律。
6、旋律吹奏熟练后,教师指挥引导学生进行相隔八拍的二部轮奏练习,并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引入轮奏概念。
7、教师指挥引导学生进行第一遍齐奏,第二遍轮奏的变化形式演奏。
8、教师指挥引导学生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代替竖笛齐奏、轮奏的演奏形式,并引入轮唱概念。
9、教师提示:这是一首世界性的歌曲,源出于法国,相同的曲调在各国被填入不同的歌词,冠以不同的名称,在中国叫做《两只老虎》,大家都很熟悉,那么这首歌曲原来在法国是什么内容,又叫什么名字呢?请同学们打开音乐课本18页的第四课。
(1)、在聆听歌曲范唱录音后,集体朗读歌词,并迅速记忆歌唱。
(2)、依据歌词内容和齐唱、轮唱特点,结合力度变化对学生进行演唱情感的引导。
(3)、师生一起边做和《两只老虎》相同的节奏声势,边演唱歌曲《还要睡吗》。
三、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1、第一遍:教师做声势,学生随声势配打击乐伴奏:
歌曲节奏: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师声势:(跺脚) (拍手)
打击乐器:(手鼓) (木质乐器和散响乐器)
歌曲节奏: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师声势:(跺脚) (捻指)
打击乐器:(手鼓) (金属单响乐器)
2、第二遍:随教师声势做打击乐节奏型伴奏:
节奏型: × ×× × × | × ×× × × ‖
教师声势:(跺脚) (拍手) (跺脚) (拍手) (跺脚) (拍手) (跺脚) (拍手)
打击乐器:(手鼓) (木质、(手鼓) (木质、(手鼓) (木质、(手鼓) (木质、
散响乐器) 散响乐器) 散响乐器) 散响乐器)
3、学生边歌唱边随教师声势配打击乐伴奏,齐唱乐段配第一遍伴奏类型,轮唱乐段配第二遍伴奏类型。
四、播放乐队伴奏录音,指挥学生随伴奏音乐边歌唱边进行打击乐伴奏。
五、达标测评:
1、请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讨论总结掌握了那些知识内容。(学唱歌曲《还要睡吗》、轮奏轮唱的方法、快慢一致的速度、给歌曲配伴奏、合唱中不同声部音量大小的平衡等。)
2、教学目标:通过歌曲学唱,学习轮唱的方法,初步做到两声部间音量均衡、速度一致,并给歌唱配以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口述测评并进行课堂小结:(省略)
六、播放歌曲《还要睡吗》,组织学生归还乐器离开教室。
教后记:
这堂课以各种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在使用打击乐器中还需然让学生更遵守上课秩序,不能随意发出声音。
篇2:大班音乐《睡吧小宝贝》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中宁静,优美、舒缓的音乐意境。
2、幼儿学习轻声柔和的唱歌。
活动重点:
学习轻声柔和的唱歌
活动难点:
让幼儿根据乐曲合拍的'做动作活动准备:步娃娃、录音机、磁带、图片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发声练习:
12345大家来跳舞,火车来跳舞,呜呜呜,母鸡来跳舞,咕咕咕。
基本部分:
1、欣赏《摇篮曲》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出示娃娃跳舞和娃娃睡觉的图片。
2、教师怀抱布娃娃,轻声柔和地边唱边摇,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中宁静、优美、舒缓的音乐意境。
3、介绍《摇篮曲》的特点和意义。
4、整曲跟唱,要求幼儿用轻而柔和的声音演唱,并跟着旋律,较合拍地边唱边做动作,轻轻哄娃娃入睡。
5、分句教唱。
6、幼儿边唱边进行角色表演。
延伸活动:
角色游戏《娃娃家》,学习当妈妈,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
活动反思:
《睡吧,小宝贝》这首歌的旋律很优美,而且很柔和,幼儿学起来的难度不会很高,很快大部分幼儿都可以演唱出来了。这次活动,我认为缺少了趣味性和游戏性,我可以增加一些小游戏,这个需要研究,那么可以将各种游戏融入歌曲中,相信幼儿学习起来的积极性会很高!
篇3:大班音乐活动《 睡吧小宝贝》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 睡吧小宝贝》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中宁静,优美、舒缓的音乐意境。
2、幼儿学习轻声柔和的.唱歌。
3、导幼儿根据乐曲较合拍的做动作。
活动重点:
学习轻声柔和的唱歌。
活动难点:
让幼儿根据乐曲合拍的做动作。
活动准备:
步娃娃、录音机、磁带、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发声练习。
12345大家来跳舞,火车来跳舞,呜呜呜,母鸡来跳舞,咕咕咕。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摇篮曲》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出示娃娃跳舞和娃娃睡觉的图片。
2、教师怀抱 布娃娃,轻声柔和地边唱边摇,让幼儿感受《摇篮曲》中宁静、优美、舒缓的音乐意境。
3、介绍《摇篮曲》的特点和意义。
4、整曲跟唱,要求幼儿用轻而柔和的声音演唱,并跟着旋律,较合拍地边唱边做动作,轻轻哄娃娃入睡。
5、分句教唱。
6、幼儿边唱边进行角色表演。
延伸活动:
角色游戏《娃娃家》,学习当妈妈,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
【《还要睡吗》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5.教案音乐
6.音乐教案
8.大班教案音乐
9.小学音乐教案
10.音乐教案-旋律音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