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看冰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看冰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2023-10-03 08:26:2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ili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看冰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看冰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冰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篇1:看冰灯 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看冰灯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 “引人注目 晶莹”等词语。

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能说出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体会冰雕的美丽和观赏冰雕时的欢乐心情。

4.能仿照例句用“看望”造句。初步学会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5.能将打乱次序的6个句子,按事情发展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默读理解第3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及内容。

教学难点:理清全文按方位顺序叙述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投影片、课文录音、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看望”造句。

2.默读课文,按课后第1题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3.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你们见过冰灯吗?冰灯是我国东北城市哈尔滨冬天的一大景观。(读准“滨”bīn)它是用冰做成的灯。那么冰灯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着冬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冰灯吧。(板书:28.看冰灯)

2.听录音或范读,感受冰灯之美。

3.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注音,看清形,读通文。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

4.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并按课文组词。(重点:赏shǎng、莹yíng 烁shuò)

(2)分析字形,说部首、笔顺。(重点:赏、佛)

(3)(投影)按结构说生字:左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

(4)词义质疑问题,理解“看望”,并口头造句。

5.默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课文写谁?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看冰灯?(要求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②冬冬在哪些地方看冰灯?用“--”划出。看到哪些冰灯?用“ ”划出。

③你最喜欢的冰灯有哪些?为什么喜欢?

(2)讨论交流。

(3)引说。(师说“地方”,生说“看到什么”)

6.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每个3至5遍)

(2)完成《作业本》(2)第1、3、4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看冰灯 第一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2:《看冰灯》课文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看冰灯》课文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

1、学会斑、迈、鞭、宫4个生字,理解奔腾、报晓、神气活现、挥舞、天寒地冻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体会冰雕的美丽和观赏冰雕时快乐的心情。

教学过程 :

一、联系旧知,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看过花灯吧,谁来谈谈你的体会?

那么冰灯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去看冰灯。(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地读课文,思考:什么叫冰灯?

2、指名谈谈对冰灯的理解(欣赏几幅冰灯的图片,解说:冰灯是用很大很大的冰块雕琢而成的灯)

3、课文中介绍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呢?再读课文:圈出生字,划出新词,标好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接读课文,及时正音;说说课文中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冰灯这么有趣,带老师到最吸引你的地方去看看吧!(出示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冬冬来到冰雕动物园,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出示图片:奔腾的斑马,报晓的公鸡,活泼的花猫,笨重的北极熊,小猴骑大象。

3、出示句子:瞧,那冰雕的大象正是有趣极了。

① 自由读,喜欢这座冰雕吗?为什么?(体会神气活现有趣极了挥舞)

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句子(抓重点词、加动作)

③ 指名读,评议

④ 有感情地齐读。

4、再请你读读第四段,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反馈)

① 如果你是小雕塑家,你还能雕出怎样的小动物来?出示:的()

② 小猴骑大象这么有趣,那活泼的花猫会是怎样的呢?

③ 你能不能选择一种冰雕动物,学着第3句的写法把它栩栩如生的样子展现出来呢?

(练笔同桌互相评改指名展示,集体评议)

5、四人小组合作,以冰雕动物园的动物真是可爱极了。为首句,模仿第四段说一说。

四、小结。

篇3: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默读第3自然段,说出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2.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体会冰雕美丽和观赏冰雕后异常兴奋的心情。

3.练习把两句合并成一句话。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整理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语,并听写。

(2)辨一辨,再组词。

赏( ) 防( ) 宫( )

尝( ) 仿( ) 官( )

2.指名读第1、2自然段。

(1)公园门口,冰雕给冬冬的印象怎样?

(2)“一座座冰雕”指的是哪些冰雕?

3.默读第3自然段。

(1)冬冬在哪几个地方看冰雕?用“ ”划出。分别看到哪些东西?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这些冰雕的?

(冰桥:栏柱的巨龙 长廊:檐柱的装饰画)

(2)读第2、3句。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啊”该怎样读?

(3)读第4、5句。哪些词突出冰雕特点?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4)引读第3自然段。

(5)说说一自然段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4.默读第4自然段。

(1)在冰雕动物园,冬冬看到哪些冰雕动物?重点写什么?

(2)完成《作业本》(2)中第2题。

(3)你最喜欢的冰雕动物是什么?

(4)冰雕动物园为什么最吸引冬冬?

①种类多:说说列举哪些动物,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②各具特点:说说每种动物特点。

③生动形象: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5)齐读第5、6自然段。

(1)课文还写了哪些冰雕?为什么这些冰雕要略写?

(2)天寒地冻,冬冬为什么一点也不觉得冷?

6.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你的一段。(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7.作业指导。

(1)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①读两句话,想想,主要讲谁?合并成一句话后可省去什么?

②合并成一句话后读读,再写下来。

(2)按事情发展顺序整理句子。

①默读6个句子,按事情发展顺序,想想:哪句最前,哪句闻后,其余怎样排,并标上序号。

②按序号读6个句子。

③讨论:这段话的写法与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8.课堂作业。

(1)完成《作业本》(2)第5、6、7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4:《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学习本课生字,认识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使学生懂得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三.教具准备

生子卡片、课件、调色盘、画笔、金鱼等。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着两种什么颜色的水粉颜料呢?

2、把这两种水粉颜料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3、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老师就动手做做看。(当场演示)

4、哎呀,真的变成绿色了,同学们凡是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清楚就必需要齐读课题。

过渡:那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学习好吗?

二、初读课文,认字词。

1、下面请同学把书打开,借助课文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自己开始读吧。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这些生词。

3、小老师当得真棒,看,现在拼音没了,你还会读吗?愿意开火车读吗?开始吧。

4、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只剩下生字了,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摆在桌子上,不认识的可以问问同桌或请教拼音朋友。

5、同学们看,老师把生字朋友集中在卡片上,会读的同学老师抽到哪里你就读哪里,只要认识就大声读,不需要举手了。

6、对这些生字你们都是怎么认识的,说说吧。

过渡:刚才老师见识了同学们识字的本领,下面请同学们看故事中以主人公伊琳娜这时的表情怎样?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后来的表情又怎样了呢?那1、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后来她又为什么高兴了?

三、朗读感情

1、请你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试着默读看看有哪个同学能做到不出声。

2、同学们读得不错,请你们分小组去讨论一下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你是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中知道的?后来她又为什么高兴了,你又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讨论完后再分角色读一读,开始吧。

3、好,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1)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

是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中知道的?我们来看这位同学说对了没有,请一位同学读第1自段,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师:奇怪是什么意思?生:出乎意料难以理解)我想请同学来读读这个奇怪的问题形式:个别读(2—3人),全班同学提出奇怪的问题后课文中的两个小朋友说得是不是一样呢?(生:不,那么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呢?我请同学来读一读(2—3人读→师引导用的语气去读→再请2—3人读→师表扬)伊琳娜觉得他们有没有说对?(生:没有)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是怎么说的呢?请女生(2—3人)读妈妈说的话→师引导用鼓励的.语气去读→并让学生我想的意思,(只想不做)→全班女生读)伊琳娜听了妈妈的话后,她是怎么做的呢?我请同学来读第5自然段,再请1位女学生扮演伊琳娜来做这个实验。让全班学生观察伊琳娜这时的表情怎样?(生气)伊琳娜为什么会生气呢?(生:因为伊琳娜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证明了朗志万的问题是错误的,所以很生气)接着第二天一早就对朗志万说了些什么?谁会读(请2—3人→教师引导读出生气的语气)提问:这个语气该怎么读呢?她又为什么生气了?(生:因为伊琳娜认为科学家朗志万在哄骗小朋友,所以她越想越生气),“哄骗”换个词还可以怎样说意思相同“欺骗”,欺骗是不是个好词(生:不是)同学以朗志万不是在真的欺骗他们,他也是善意的欺骗,他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孩子遇到问题时不去动脑筋想了,还必须动手做做。

(2)后来,伊琳娜为什么又高兴了,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生:是从课文的第7自然段,那朗志万是怎么回答的呢?用WW画出朗志万说的话,再读一读。

(3)读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出示板书)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伊琳高兴地笑了。

4、假如你是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你可能会说什么?(生说→把你说的写下来)

5、反馈:课文读到现在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拓展:

请同学们看,老师这儿有装满石子的瓶子,里面还可以放东西吗?(生说师做试验后并点题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明白,必需要动手做做看。

五、板书设计:

生气(图)      高兴(图)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篇5:《看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五、扩展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回归问题等。

篇6: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分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读生字10个,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个玻璃杯,小石块、小金鱼;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生词卡“朗志万”,请一位同学读出来,他是法国的一位科学家,有一次他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谁就会满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如果你是这些小朋友中的一个你会怎么做?

2、对,有一位小朋友就是这么做的,他是谁呢?谁来叫一叫她的名字?出示生词卡“伊琳娜”。他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呢,谁能在书上找到这个自然段读一读,谁读得既通顺又流利,老师就让他上来做这个实验。

3、请同学做实验

二、朗读感悟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里讲了一件什么事?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

2、出示多媒体生字词

先请一位学生带读,然后去掉拼音齐读,再只留生字让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字并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和书本。最后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连词齐读。

三、练写生字

1、老师用动作引出“漫”字,让学生说出此字特点,并找出左窄右宽的其他四个字:提、哄、喝、骗。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分析。

2、学生练习写字

四、再读感悟

1、老师提问:听了朗志万的话,伊琳娜的想法和做法与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答案。

3、多媒体出示这两个自然段,学生读一读。

4、伊琳娜知道了答案后是怎样做的,请你在书上找到答案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语句,学生仔细体味应该怎样读,学生自由地读。

5、请你想一想,朗志万是不是在哄骗小朋友呢?

多媒体出示语句,学生再仔细体味应该怎样读这句话。

6、开动脑筋想一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德华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拓展

多媒体出示画面文字“我来做一做”:生活中你有那些事是通过亲手做得到结果的?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 伊琳娜

动手做

自百分百文本

篇7: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

的知识;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

的阴晴雨雪;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的说明。

2、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

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云的形状、云彩种类繁多,变化复杂,难于区分

分析: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时间观察中的经验总结。为了把这一事理说清楚,本文紧扣课题逐层说明,因此在内容上并不难理解,主要是介绍根据云的形状和云彩两种方法来识别天气,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本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读来饶有趣味。全文比喻贴切,拟人自然,对比鲜明,语气贯通,既准确,又形象,真可谓妙笔生辉。另外,文章还大量引用了民间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

力和趣味性,读时应加以细细品位。本堂课应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利用所创设的情境,重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三、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本文安排在第二单元,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有了阅读说明文的基础,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难度不大;同时本文介绍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云和有用的识别天气的方法,学生对此文

的学习很感兴趣,他们看了本文以后应该有许多要说的话,所以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四、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课件1:课题,导入时演示;课件2:生字,检查预习时演示;课 件 3:思考,引入结构层次分析前演示;课件4——11分别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在演读时演示;课件12:列表,明确云彩与天气的关系时演示;课件13:《看云识天气》全文的结构层次,层次小结时演示;课件14:讨论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说读、品味语言时演示;课件15:课外延伸,拓展练习后演示。

设计原理:通过幻灯片,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识别云的形状,便于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本文的结构层次和语言特色有更明确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课堂活动说明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1、2)创设情景,导入课文。检查词语。学生回答教师问题:介绍今天的天气由学生介绍今天的天气导入课文,直接,针对性强,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朗读,整体感知,(出示幻灯片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明确要求。学生自读,按照要求做批注。采用不同的方式齐读、杂读、自读,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文中介绍云与天气关系的语句

演读,理清层次(出示幻灯片(4、5、6、7、8、9、10、11)教师示例,根据示例介绍“卷云”。学生根据教师的示例,在观看幻灯片的同时,根据画面和课文的描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云。教师的示例更加符合说话的情景,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之后,激发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将课文内容与说话训练有机结合。

总结课文层次(出示幻灯片12、13 )教师列表光晕与天气的关系,最 后总结课文结构层次完成图表看图与填写表格后,从纵向理清思路。

说读,品味语言(出示幻灯片14)提问:用一个字回答本文语言的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语言的美。读课文,从从不同的角度或是修辞、或是句式,或是引用谚语等,品位语言的美。激发学生探究激情,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教师适当点评,给予学生鼓励,肯定学生的独特理解。

课外延伸(出示幻灯片15)引导学生向课外学知识,求学问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或经验,用其他的语句介绍天气。学生的课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促进学生迁移知识,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用心积累的好习惯。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及要求加以体会,对照。学生根据上课内容总结学习结果,充分体验自己参与课堂学习的成果。

六、教学过程

(一)、第一个教学板块:导入,检查预习(3分钟)

1、导入:同学们,昨天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大家了解今天的天气情况。那么,谁能告诉我今天的天气情况呢?(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对,通过天气预报我们能够准确知道某天的天气情况。但是大家想过没有,现在正值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旅游季节,假如你正在外地旅游,身边没有天气预报,为了避免被雨水淋湿的尴尬,你该怎么办呢?今天,让我教给大家一招识别天气的方法:看云识天气(幻灯片1演示),我们将会受益无穷。

2、检查词语(幻灯片2演示)

二、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整体感知(15分钟)

1、导读:将课文分成五块,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采用不同的方式齐读、杂读)。

2、自读:框出依次介绍了哪些云?画出对它们进行描写的语言材料,并明确它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天气?(幻灯片3演示)

三、第三个教学板块:演读,理清层次(10分钟)

1、明确任务: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Hai !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

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幻灯片4演示)

2、对照课文和幻灯片,学生各人自说自讲。(幻灯片5-11演示)

3、学生发言,课堂交流。

4、小结:通过自我介绍,我们认识了各种云,明白了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天气,这对我们认识天气有很大的帮助。课文告诉我们,除了云的形状,还有云彩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天气,请同学对照课文完成表格。(幻灯片12演示)

6、总结:课文用三个小节给我们介绍了两种通过云来识别天气的办法,相信大家看了以后,会发现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的层次也十分明了。(幻灯片13演示)

四、第四个教学板块:说读,品味语言(15分钟)

1、读第一段,(分两种读法导读)用一个字来评价语言上的特点。

2、语言之美,有的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使用某种句式,有的是使用了优美的词语,有的是使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有的是使用了某些接句谋篇的形式。这篇文章有很多美点,小到一个词语、句子,大到几个段落,可谓俯拾皆是。下面请大家用“美在……,因为……”的句式,就文章的语言说一句评论式的话。怎么说呢?像这么说:如:本文的语言美在“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因为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天化无常。

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幻灯片14演示)

五、第五个教学板块:课外延伸(2分钟)

1、点示:课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2、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讲述,教师补充。(幻灯片15演示)

3、布置作业:收集并积累识天气的方法。

篇8:《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

的知识;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

的阴晴雨雪;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的说明。

2、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

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 :云的形状、云彩种类繁多,变化复杂,难于区分

分析: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时间观察中的经验总结。为了把这一事理说清楚,本文紧扣课题逐层说明,因此在内容上并不难理解,主要是介绍根据云的形状和云彩两种方法来识别天气,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本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读来饶有趣味。全文比喻贴切,拟人自然,对比鲜明,语气贯通,既准确,又形象,真可谓妙笔生辉。另外,文章还大量引用了民间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

力和趣味性,读时应加以细细品位。本堂课应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利用所创设的情境,重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三、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本文安排在第二单元,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有了阅读说明文的基础,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难度不大;同时本文介绍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云和有用的识别天气的方法,学生对此文

的学习很感兴趣,他们看了本文以后应该有许多要说的话,所以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四、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课件1:课题,导入  时演示;课件2:生字,检查预习时演示;课 件  3:思考,引入结构层次分析前演示;课件4――11分别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在演读时演示;课件12:列表,明确云彩与天气的关系时演示;课件13:《看云识天气》全文的结构层次,层次小结时演示;课件14:讨论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说读、品味语言时演示;课件15:课外延伸,拓展练习后演示。

设计原理:通过幻灯片,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识别云的形状,便于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本文的结构层次和语言特色有更明确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设计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说明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1、2)

创设情景,导入  课文。检查词语。

学生回答教师问题:介绍今天的天气

由学生介绍今天的天气导入  课文,直接,针对性强,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朗读,整体感知,(出示幻灯片3)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学生自读,按照要求做批注。

采用不同的方式齐读、杂读、自读,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文中介绍云与

篇9:《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的说明。

3、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云的形状、云彩种类繁多,变化复杂,难于区分

分析: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时间观察中的经验总结。为了把这一事理说清楚,本文紧扣课题逐层说明,因此在内容上并不难理解,主要是介绍根据云的形状和云彩两种方法来识别天气,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本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读来饶有趣味。全文比喻贴切,拟人自然,对比鲜明,语气贯通,既准确,又形象,真可谓妙笔生辉。另外,文章还大量引用了民间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读时应加以细细品位。本堂课应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利用所创设的情境,重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三、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本文安排在第二单元,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有了阅读说明文的基础,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难度不大;同时本文介绍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云和有用的识别天气的方法,学生对此文的学习很感兴趣,他们看了本文以后应该有许多要说的话,所以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四、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课件1:课题,导入时演示;课件2:生字,检查预习时演示;课件3:思考,引入结构层次分析前演示;课件4——11分别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在演读时演示;课件12:列表,明确云彩与天气的关系时演示;课件13:《看云识天气》全文的结构层次,层次小结时演示;课件14:讨论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说读、品味语言时演示;课件15:课外延伸,拓展练习后演示。

设计原理:通过幻灯片,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识别云的形状,便于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本文的结构层次和语言特色有更明确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说明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1、2)

创设情景,导入课文。检查词语。

学生回答教师问题:介绍今天的天气。

由学生介绍今天的天气导入课文,直接,针对性强,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朗读,整体感知,(出示幻灯片3)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学生自读,按照要求做批注。

采用不同的方式齐读、杂读、自读,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文中介绍云与天气关系的语句演读,理清层次(出示幻灯片(4、5、6、7、8、9、10、11))

教师示例,根据示例介绍“卷云”。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例,在观看幻灯片的同时,根据画面和课文的描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云。

教师的示例更加符合说话的情景,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之后,激发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将课文内容与说话训练有机结合。

总结课文层次(出示幻灯片12、13)

教师列表光晕与天气的关系,最后总结课文结构层次完成图表。

看图与填写表格后,从纵向理清思路。

说读,品味语言(出示幻灯片14)

提问:用一个字回答本文语言的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语言的美。

读课文,从从不同的角度或是修辞、或是句式,或是引用谚语等,品位语言的美。

激发学生探究激情,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教师适当点评,给予学生鼓励,肯定学生的独特理解。

课外延伸(出示幻灯片15)

引导学生向课外学知识,求学问。

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或经验,用其他的语句介绍天气。

学生的课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促进学生迁移知识,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用心积累的好习惯。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及要求加以体会,对照。

学生根据上课内容总结学习结果,充分体验自己参与课堂学习的成果。

六、教学过程

(一)、第一个教学板块:导入,检查预习(3分钟)

1、导入:同学们,昨天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大家了解今天的天气情况。那么,谁能告诉我今天的天气情况呢?(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对,通过天气预报我们能够准确知道某天的天气情况。但是大家想过没有,现在正值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旅游季节,假如你正在外地旅游,身边没有天气预报,为了避免被雨水淋湿的尴尬,你该怎么办呢?今天,让我教给大家一招识别天气的方法:看云识天气(幻灯片1演示),我们将会受益无穷。

2、检查词语(幻灯片2演示)

(二)、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整体感知(15分钟)

1、导读:将课文分成五块,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采用不同的方式齐读、杂读)。

2、自读:框出依次介绍了哪些云?画出对它们进行描写的语言材料,并明确它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天气?(幻灯片3演示)

(三)、第三个教学板块:演读,理清层次(10分钟)

1、明确任务: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

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幻灯片4演示)

2、对照课文和幻灯片,学生各人自说自讲。(幻灯片5—11演示)

3、学生发言,课堂交流。

4、小结:通过自我介绍,我们认识了各种云,明白了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天气,这对我们认识天气有很大的帮助。课文告诉我们,除了云的形状,还有云彩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天气,请同学对照课文完成表格。(幻灯片12演示)

6、总结:课文用三个小节给我们介绍了两种通过云来识别天气的办法,相信大家看了以后,会发现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的层次也十分明了。(幻灯片13演示)

(四)、第四个教学板块:说读,品味语言(15分钟)

1、读第一段,(分两种读法导读)用一个字来评价语言上的特点。

2、语言之美,有的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使用某种句式,有的是使用了优美的词语,有的是使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有的是使用了某些接句谋篇的形式。这篇文章有很多美点,小到一个词语、句子,大到几个段落,可谓俯拾皆是。下面请大家用“美在……,因为……”的句式,就文章的语言说一句评论式的话。怎么说呢?像这么说:如:本文的语言美在“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因为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天化无常。

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幻灯片14演示)

(五)、第五个教学板块:课外延伸(2分钟)

1、点示:课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2、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讲述,教师补充。(幻灯片15演示)

3、布置作业:收集并积累识天气的方法。

篇10:《看冰灯》的教学设计

《看冰灯》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斑、迈、鞭、宫”4个生字,理解“奔腾、报晓、神气活现、挥舞、天寒地冻”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体会冰雕的美丽和观赏冰雕时快乐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看过花灯吧,谁来谈谈你的体会?

那么冰灯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去——看冰灯。(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地读课文,思考:什么叫冰灯?

2、指名谈谈对“冰灯”的理解(欣赏几幅冰灯的图片,解说:冰灯是用很大很大的冰块雕琢而成的灯)

3、课文中介绍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呢?再读课文:圈出生字,划出新词,标好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接读课文,及时正音;说说课文中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冰灯这么有趣,带老师到最吸引你的地方去看看吧!(出示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冬冬来到冰雕动物园,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出示图片:奔腾的`斑马,报晓的公鸡,活泼的花猫,笨重的北极熊,小猴骑大象。

3、出示句子:瞧,那冰雕的大象……正是有趣极了。

①自由读,喜欢这座冰雕吗?为什么?(体会“神气活现”“有趣极了”“挥舞”)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句子(抓重点词、加动作……)

③指名读,评议

④有感情地齐读。

4、再请你读读第四段,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反馈)

①如果你是小雕塑家,你还能雕出怎样的小动物来?出示:的()

②小猴骑大象这么有趣,那活泼的花猫会是怎样的呢?

③你能不能选择一种冰雕动物,学着第3句的写法把它栩栩如生的样子展现出来呢?

(练笔—同桌互相评改—指名展示,集体评议)

5、四人小组合作,以“冰雕动物园的动物真是可爱极了。”为首句,模仿第四段说一说。

四、小结。

篇11:看冰灯(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yhcjh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冬冬观赏冰灯后异常兴奋的心情。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引人注目”“晶莹”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能说出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二.教学重点

1.体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2.掌握按方位顺序写的段落的阅读方法。

三.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课件词语卡片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学习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一.点击课件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世界。(点击课件:哈尔滨的冰雕灯会)

2.说说人们在干什么。(引出课题:24 看冰灯)

3.你看到过用很大很大的冰块雕成的冰灯吗?请说说。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读课文,感受冰灯之美。

2.自读课文。

3.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重点:滨()莹()烁()

(2)分析字形。重点:佛腾廊檐

(3)按结构说生字:上下结构( ) 左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

4.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思考:冬冬在看冰灯的过程中到过哪些地方?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后板书:

什么地方 公园门口 冰桥前 冰雕长廊 冰雕动物园 冰迷宫 冰灯前

看到什么

6.说话训练

(1)冬冬来到______(什么地方),看到________(什么东西)。

(2)冬冬看到_______(什么东西),在_________(什么地方)。

三.细读课文

1.冬冬到了很多地方,看到了许多神奇美丽的冰灯。那么哪一个地方的冰灯你最喜欢呢?请你美美的读读它吧!(学生自由读)

2.学习第2段

(1)指名读。

(2)品味佳句:公园里一座座冰雕晶莹透亮,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一座座”写出了什么?“闪烁”是什么意思?从“晶莹透亮”上你知道什么?

(3)朗读第2段。

3.课文哪一段最吸引你? (这里暂以第4段为例教学)

(1)有感情地读读第4段.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及原因。(学生各抒己见)

(2)点击课件:栩栩如生的冰雕动物

理解“奔腾”“报晓”“神气活现”“挥舞”等词语。也可以做做动作理解。

(3)除了这些冰雕动物,还会有哪些冰灯?用“()的()怎么样地干什么”句式说一说。

(4)完成作业本第2题,正确搭配词语。

(5)朗读训练。

4.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第3段,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2)再边默读边用“===”划出表示地方的词语,用波浪线划出写看到什么的词语。

(3)读读第2、3两句,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

(4)读第4、5两句,哪些词突出冰雕特点?有不理解的词吗?

四.回顾总结

如此美丽的冰雕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有感情地读出来,介绍给别人。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语。

2.读熟全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回顾课文内容,用作家、导游、播音员等形式进行读、说、写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面对这神奇的冰雕世界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齐读全文。

二.能力训练

1.回顾课文内容: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什么地方

看到什么

2.能力训练。

(1)板书:作家播音员导游你想当什么?用什么形式把这美丽神奇的冰灯介绍给别人?

(2)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进行自由学习。

(3)交流。

请播音员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出来。

请当导游的同学把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请当作家的同学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写出来。(投影显示)

(4)评选最佳表现奖和创意奖。

3.评价。

三.总结全文

1.冬冬面对多姿多彩的迷人冰灯,心情怎么样?请齐读最后一段。

2.理解“天寒地冻”。为什么天寒地冻而冬冬却一点也不觉得冷呢?

3.指导朗读。

4.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四.课堂练习

1.听写词语。

2.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作业本第5题)

(1)冬冬钻过冰“迷宫”。

冬冬来到冰灯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带冬冬到公园去。

爷爷带冬冬去观赏冰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事情发展顺序整理句子。(作业本第7题)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最吸引自己的段落。

作者邮箱: cjh114@21cn.com

[看冰灯(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2: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道德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课前准备】

观看《神笔马良》的动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看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从故事中你知道马良神笔有什么特点吗?故事里他都画了些什么?

2、发散说话: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什么?板题。(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3、有一个小姑娘也梦想着有这样一支神笔,并且写了《假如》这首诗,我们来听听她用这支笔画了些什么。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学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直到把它读通读顺为止。

反馈:

⑴ 请小老师带领拼读生字,指名直接读,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⑵ 指名读词,齐读词。

3、小声自由读文,边读边比较一下这四个小节,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作者每个小节的开头都用了这句话(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也来读一读这句。(齐读)

4、马良的笔神奇吗?如果你感觉到了它的神奇,请你读出来听听好吗?接读课文。谁最喜欢读第一段?当他读时,其他小朋友干什么呀?对,听一听,这些小朋友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了吗?(接下来请同学用双手把书压住)

5、整合练说,拓展延伸,句式练说,整合课文内容。

师:通过读课文,你能把课文里的小朋友的愿望连起来说一说吗?(出示填空:课文里的小朋友说: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要给;还要给。)

〖学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小作者为什么要有这只神笔,他想干什么?作者真是有爱心的人,带着你的体会,去读读这一小节。在你读他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出示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现在你们就是小树,请问:被寒冷的北风猛烈吹刮的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指名说,带着你的体会去读读这句话: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请问:被大雪冰冻的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叹息是什么意思,视机解决)指名说,带着你的体会去读读: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请问:瘦弱的小树,你在叹息什么?需要什么帮助?指名说

4、好可怜啊!我想要帮它,你呢?那我们为它画一个太阳吧,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课件同步出示太阳图案,指导读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出示画面),睁开眼睛,师旁白:红红的太阳高挂在天空,照在小树身上,小树不冷了。它伸了伸( )生接,弯了弯( ),踢了踢( ),摇了摇( ),多么自在,你感觉到它的快活了吗?(指导朗读快活地成长)

6、小朋友,你想和这样有爱心的人交朋友吗?你真的愿意去帮助寒风中的小树吗?那谁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读出来?指名读

那我们一起把心里话读出来吧:齐读第一小节。

过度:别忘了,还有小鸟和西西也需要我们的帮助呢。你最想去西西那儿还是小鸟那儿?去吧,读出你心里的想法。一边读一边去想,好像他们就在你身边一样。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自由感悟读二、三小节。(找小伙伴一起读)

2、谁最想帮助小鸟,指名读第二小节,读的怎样?谁还想帮助小鸟?(3~5)

3、谁最想帮助西西,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吗?视机出示两长句:

⑴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指名读,哪里读得好?(一定、好腿、还给、健康)还有谁想读?你读的`真好,我代表残疾的西西谢谢你。

⑵ 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老师想读,可以吗?你们认真体会。你觉得没有好腿的西西过得怎样?哪些词语?(只、望)有了好腿的西西,过得怎样?为什么?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4、我们来一起有感情读读第三小节,让西西感受到我们和作者对他的爱!

过渡:假如有一天,马良的神笔真的到了你的手中,你想用它干什么呢?

三、学习最后一小节

1、出示最后一小节。

2、小组内练说──派代表说

3、图片演示,再练说。

四、小结

你我都有一颗纯洁的爱心,让我们的心融在一起,共同描绘一个和平安宁的世界吧。配乐齐读整首诗(时间多,可以让学生背下来)。

五、扩展

课后请用你手中这支神奇的笔把你想画的画出来,想写的写下来。

篇13:《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欣赏《神笔马良》的连环画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神笔马良的故事我们听过了,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件出示马良的图)

生:………

师:是呀!马良有一支神奇的笔,画了好多东西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你想有一支这样的神笔吗?有一个小姑娘她也梦想着有这样一支神笔,(课件出示小姑娘图)听!她要用这支笔画做些什么。(听课文录音)

生:听录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下的这首诗歌吧──假如(出示题目)

生:读题

二、自由读课文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去读一读这首诗歌呢?(想)

要求:遇到生字拼一拼,把诗歌读通

想一想,小作者想用神笔去帮助谁?

反馈:读了诗歌,你知道了小作者想去帮助谁呢?

生:小树、小鸟、西西(板书)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三、学习并指导朗读第一段

1、(出示小树图) 看图说话:

师:在寒冷的冬天,一棵孤零零的小树独自站在外边,吹着呼呼的北风,他会怎么样呢?

生说说小树的动作,表情,心情

(出示句子,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随文教学生字“缩”

指导朗读(配上动作)

…………

2、多么可怜的小树啊,你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怎么帮?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课件同步出示太阳图案)

3、闭上眼睛,红红的太阳慢慢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不冷了。它伸了伸( ),弯了弯( ),踢了踢( ),摇了摇( ),多么自在,你感觉到它的快活了吗?(指导朗读“快活地成长” )

4、读到这里,你觉得小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小朋友,你想和这样有爱心的人交朋友吗?你真的愿意去帮助寒风中的小树吗?那我们把我们的心里话说出来吧:(齐读第一小节。)

过渡:小树得到我们的帮助,长成了大树,成了鸟儿们的家,看!鸟窝里的小鸟儿在干什么呀?(课件出示小鸟图)

四、学习并指导朗读第二段

生:(看图说话)

师:听!(听录音:小鸟的哭泣声:我们的妈妈怎么还没来呀!呜呜^^^^我好饿啊^^^妈妈你快回来吧!)

…………

朗读指导(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

师:此时的鸟妈妈到哪儿去了呢?

生:…………

理解:“遥远”“寻食”

随文教学“遥、寻、食”

想像说:鸟妈妈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去呢?

生:…………

师:鸟妈妈为了给小鸟寻食,多么辛苦啊,善良的小作者想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好吃的谷粒)(课件出示画出来的谷粒)

师:有了小女孩画的谷粒,小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挨饿了,鸟妈妈也不用飞那么远了,那么辛苦了,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此时,小作者和我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喜悦…………)《

男女生比赛读

…………

过渡: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事物还有好多好多,让我们下节课再去讨论再去想办法帮助吧!

现在,让我们把小作者美好的心愿也是我们小朋友的心愿现来说一说吧!(齐读一,二段)

五、生字巩固

我们刚刚交的几个生字朋友遇到了麻烦,(课件出示生字),他们头上的蝴蝶结飞了,小朋友!快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1、(课件演示)(字与音节家连起来)

2、生字宝宝们都找回了各自美丽的蝴蝶结,他们好高兴啊!让我们再叫一叫他们吧!(齐读)

师:现在你们应该成了好朋友了吧!

3、与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好朋友的?

4、让我们来开着火车与他们做游戏吧!(开火车认读)

过渡:假如我们小朋友手中都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写出一手美丽大方的字!就让我们把手中的笔看成是马良的神笔吧,看看这节课上我们要写下哪几个字!(课件出示要写的字)

六、书写指导

1、读“良,食”,你发现了什么?

2、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并扩词。

3、观察字形,及要注意的。

4、写。

篇14: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良、食,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

识字和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第一节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读悟结合,体会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最想做什么

2.有个小女孩也想借马良的神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藏在《假如》这首诗歌里,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去感受一下吧!(示课题:假如)

二.出示要求,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1圈圈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标标有几小节。

2把你喜欢的、最想读的一节诗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带领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课文共有几小节?谁愿意把你读的最好的一节诗歌读给大家听?

二、随机学习,朗读感悟

(一)第一节:出示内容

1.学生读之后,问:他哪里读得好,谁来夸夸他?

2.学习缩:谁来拼音,读准确这个字。

3.理解缩轻轻叹息

师:课文中谁着身子呀?现在开始你就是寒风中的这棵小树

出示图1: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师创设情境:冬天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冻得瑟瑟发抖。他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哪些小树扮得好,老师来采访几棵小树。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你在叹息什么?

全体小树把这句话再读一读。(指导读)

4.学习小女孩是怎么做的

师: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阳光、温暖、帮助、关心)有人来关心我,帮助我,那该多么好呀!

师: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帮助这棵小树。她是怎么帮助小树的?自己读第一小节,找一找。

指名说,出示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

师:读了这句我们知道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马良的神笔画(

),帮助(

)。

指名说,师板书(画太阳

帮助小树)

师: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帮你实现了愿望,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师:小女孩听了你的话心里一定(很开心)。让我们读读这一节吧。刚才同学们读得真棒!老师看见了一棵棵快活成长的小树。

还有谁想来读读其它几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谁来夸夸他。

2.这一节中还藏着几个生字宝宝,我们来认一认。

寻、食、泣

指名读,注意读准食,

3.小朋友你们真是识字的小能手。让我们再一起把第二小节读一读。

4.

这小节中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马良的神笔画,帮助()。(指名说,师板书画谷粒帮助小鸟)

(三)学习第三小节

1.第三小节哪些小朋友喜欢读。指名读。评一评。

2.学习多音字:还

这一节中藏着一个特别的字,你发现了吗?重点学习:多音字还①谁来给[huan]找朋友?(还书、归还)②你还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hai)也来找朋友?(还有、还是)

让我们再一起把第三小节读一读。

这小节中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马良的神笔画(),帮助()。(指名说,师板书画好腿帮助西西)

三、课堂小结,感知升华,。

小女孩非常希望拥有一支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她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学习生字词语

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急着想和大家见面了。(课件出示生字)

自由读生字,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齐读。

小朋友真能干,这些生字宝宝把音节藏起来了,你还认识吗?(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指名当小老师找朋友领读,同桌找朋友。

老师也有一些词语,谁会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导写良、食

送走了词语朋友,还有两个生字宝宝想请大家写一写呢,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良食)问:写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指名说。

那我们就赶快试着写一写吧.

板书:

23

假如

画太阳

帮助小树

画谷粒

帮助小鸟

画好腿

帮助西西

篇15:《孔繁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写好本课的生字“孔、优、助、汉、秀、营、费”。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写字

对策:随课文识字,寓识于读。加强写字指导,确保写字时间。

难点:读通课文。

对策: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教学准 备

生字卡片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2. 简介孔繁森的事迹。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练读。

(1) 画出生字词,正音。

(2) 画出长句子,多读,读通。

(3)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相机指导。

第1段:优秀、援藏、干部

第2段:拉萨市、失去、孤儿、抚养

第3段:请求、献血、答应

第4段:感动

3. 范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5.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正在干什么?

6.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的是什么事?

三、教学生字词

孔、优、助、汉、秀、营、费

(1) 指名读生字,正音。

(2) 指导分析字形。

(3) 学生按笔顺描红。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

第二节中的长句,尤其是第二句三个人名学生读时,很饶口一定要指导读通顺。

[《孔繁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篇16:《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老李ABC

一、揭题,《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二、范读课文,思考。

要求:1、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听准字音,注意生字字形,在疑难之处做上记号。

三、检查,反馈。

1、学习生字新词。

肾炎 歌咏 撅着嘴 冤枉

(朗读,“冤”查什么部首,再查几画)

2、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妈妈一件什么事?

3、齐读:写“我”那当老师的妈妈为了一位学生,冒雨赶回家里取一件蓝制服,又匆匆赶住学校一件事。

4、指导分段。

(1)哪几小节直接写妈妈?

(2)按妈妈在不在场把课文分为三段。

四、教学第二段。

1、自由读,要求:(1)想办法读好我和妈妈的对话。

(2)用线划出直接写出了妈妈的品质的一段话。

2、理解句子:

妈妈斜了我一眼:“答应……演出呢?”

(1)齐读句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蒙蒙细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2)妈妈答应谁一件什么事?

(3)“失信”是什么意思?妈妈有没有失信,从哪里看出来?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回来的?

3、说话练习:

天上飘起了蒙蒙细雨,妈妈加快了脚步,快到学校门口,突然,妈妈看到( ),想起( )。她停住了脚步,心想:( ),于是,她( )。

4、“我”同意不同意?

5、出示句子: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1)什么叫“冤枉路”,我有什么理由说这是冤枉路?在这句话中找找。

6、比较句子:

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7、你支持谁的理由:小玲为什么这么说,说说理由。妈妈说这句话时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斜)

体会“斜”的含义,感情朗读。

8、理解句子:“妈妈取出蓝制服塞进提包,转身就走。”

师:把“塞”改成“放”行不行?

师:妈妈为什么而急?

朗读指导。

9、指导朗读妈妈的.其它语言。

(1)自读。

(2)指名读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句子。

五、总结,练习。

1、在你的心目中,小玲的妈妈是一位怎样的人?

2、望着妈妈远去,小玲心里又想说什么?

我倚在门边,望着( )。心里又是( ),又是( ),想起( ),我真想对妈妈说:“( )”。

3、把小玲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

篇17:《从现在开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元通中心小学 郜惠娟

教学目标:

1. 认识“之”等9个生字,会写“之、第”4个字。

2. 在情境中理解“万兽之王、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语的意思,在角色体验中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3. 初步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和道理,懂得彼此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课件、2. 自制的动物图片3、头饰两个(狮子、猫头鹰)。

教学过程::

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哪种动物?(我喜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动物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从现在开始)

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真会思考,那么答案在哪里?想读吗?读课文之前,请听好要求:(出示要求,师读)

一、初读识字。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把生字宝宝都吸引来了呢!你们认识他们吗?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自读------ 指明当小老师-----说记字方法-----写字(之 第)

生字宝宝摘掉了帽子,又躲到词语里去了,你会读吗?

2、去拼音读词语。

小组比赛读。

你们顺利地完成了老师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行吗?

3、出示问题: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

指名说(随机贴图:狮子、猫头鹰、袋鼠、猴子)

齐说名字。

二、整体感知全文大意。

1、这些动物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借助老师给你的提示,和同桌一起说一说。(课件出示填空)

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命令大家跟它一样,(白天睡觉,夜里做事)(袋鼠)命令大家跟它一样(跳着走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小猴子)却让动物们照(自己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护。

三、精读第一段

1、让我们一起去大森林看一看吧! 出示段落:

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于是,他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2、板书:万兽之王--万兽之王,是什么意思呢?(生:大王、首领,全部的动物都要听他的命令,一万只野兽的大王)哇,那一定很(威风、神气,严肃)

3、读读这段话,你还知道什么?(理解轮流、新首领)

狮子是万兽之王,多威风呀,自己试试看,怎样读好这句话? 从模仿的学生中挑出最好者授予狮子图片扮演狮子。

狮子大王还有消息要宣布呢!(出示句子)

现在我宣布:第一个星期由猫头鹰来当“万兽之王”。

四、精读第二段

1、如果你是猫头鹰,听到这个命令,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高兴、兴奋、激动、开心)

打开课本:读读第二段,找一找第二段中哪两个词可以看出猫头鹰当时的心情。(神气极了、立刻)加点“神气极了”---就是很神气很神气, 立刻 -----近义词 马上

出示第二段: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2、出示图片

孩子们,我们一起去看看猫头鹰神气的样子吧!谁来说说(张开翅膀,挺起胸膛,眼睛瞪得大大的,头抬得高高的)真是(出示:神气极了)

3、谁来很神气很神气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挑出最好者授予猫头鹰图片)

4、假如你就是森林里的一种动物, 猫头鹰大王让你们白天休息晚上做事,行不行?(出示问题)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

5、小动物们你们在热烈地讨论着猫头鹰大王的命令可不可行,意见很多,各有各的想法,第二段中哪个词形容我们刚才的讨论?找出来加点。(板书)

6、你们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学生发表意见

7、很多动物都认为不行,可是能不执行吗命令吗?为什么?(因为猫头鹰是万兽之王)(出示句子)指名读----

理解“不得不服从” 你为什么把“不得不服从”读得特别响?

理解“只有”:还有哪个词可以看出动物们很无奈,没有选择的余地?

齐读

8、一天两天三天……终于熬过了一个星期,动物们现在的心情如何,有什么话想说?

大家都在说很辛苦,互相诉苦,就叫做----叫苦连天(板书)

9、猫头鹰当万兽之王的这个星期动物非常辛苦,都叫苦连天,全体起立,拿起课本,一起来读读课本第二自然段。

好不容易熬下来了,动物们多想休息一下呀,你们要休息吗?(不要)那好,我们一起去过关吧!

过关练习:

第一关:我会说

第二关:开火车读生字

总结:

第二个上任的是谁?他又会给小动物们带来怎样的生活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下课

板书设计

狮子 万兽之王

猫头鹰 议论纷纷 叫苦连天

袋鼠

小猴子

[《从现在开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看冰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相关文章:

1.《看冰灯》教案设计

2.丰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4.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5.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6.航天飞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7.《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8.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9.《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0.《跳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下载word文档
《《看冰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