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课教案《龙的传人》含反思
“偏见小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大班音乐课教案《龙的传人》含反思,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大班音乐课教案《龙的传人》含反思,供大家阅读。
篇1:大班音乐课教案《龙的传人》含反思
大班音乐课教案《龙的传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龙的传人》,尝试体验歌词内容。
2、欣赏有关龙的艺术作品,初步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音乐、歌曲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听音乐律动
(二)听赏歌曲:
1、初听: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教师播放张明敏演唱的《龙的传人》)
2、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出示课题《龙的传人》
3、复听:你听到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换了演唱者,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不同的感觉?(播放王力宏演唱的《龙的传人》)
(三)学唱歌曲: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唱一下。(听唱法)
1)请几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跟着录音轻声模唱,
3)跟着录音一起唱。
2、教师与学生一起对龙的故事、文化进行探索和了解。
1)欣赏色彩、造型各异,适合学生年龄的表现龙的作品。
2)启发学生去发现:龙的角、身躯、爪、鳞、尾巴各像什么动物?
3)引导学生从资料中获知:角似鹿、头似蛇、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
4)为学生介绍龙的名称:有鳞者为蛟龙、有翼者为应龙、有角者为角龙、无角者为蝎龙、未升天者为婚龙、好水者为晴龙、好火者为火龙、善吼者为鸣龙……
3、跟随录音演唱《龙的传人》
(四)歌表演
活动反思:
是我龙们中国特有的动物形象,也是中国的象征,在内容上本课民族色彩很强。这课刚开始,为了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我先播放台湾著名歌手张明敏的歌曲《龙的传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用直观的听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了关于龙的故事、传说、地名、人名等,尤其又出示了大量关于龙的工艺品、画片等资料,学生看得很认真,还不时发出“哇——哇——”的感叹声。直观的学习使学生有一个形象的感受,特别是龙这种在生活中看不到的事物,更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课件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整堂课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最后,我让学生分组进行一下尝试和练习,比如:交流龙的传说故事、龙的诗歌、龙的成语、龙的绘画,本地龙文化的现象等等,这样,进一步的激发学生探究龙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对本课教学进行了丰富有益的补充。
篇2:大班音乐课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并初步学唱歌曲,表达朋友间的眷恋情意。
2.感受和体验歌曲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珍惜朋友友谊。
重点难点:
感受歌曲中依依不舍的情感,以及初步学唱。
活动准备: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PPT、字卡;认读过部分字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说我们的友谊。
小朋友你们马上就要毕业了,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小朋友了。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二、听友谊的歌:体会歌曲的情意
1.播放ppt,引导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歌词里说了些什么?唱的'最多的是哪一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
3.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背靠背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还可以一边轻轻的哼唱,一边轻轻地跟着节奏摇摆我们的身体。
4.提问:听了这首歌,让你想起了在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哪些有趣的事?
三、歌唱友谊。
1.歌颂友谊的歌曲当然要唱给你的好朋友听,那你觉得我们在唱这首歌时,要注意什么?(有感情的唱,不要太快…)
2.幼儿集体看着图谱初步完整学唱歌曲。
四、告别时刻。
友谊地久天长,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在最后相聚的日子里,你想怎样和你的朋友道别呢? (出示ppt)引导幼儿以握手、拥抱、拉勾、击掌、干杯等方式表现与好朋友道别的情景。
延伸活动:
友谊卡送给我的好朋友
教师出示爱心卡,引导幼儿将卡片制作完整,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珍藏这段友谊。
篇3:大班音乐课教案《森林狂想曲》含反思
大班音乐课教案《森林狂想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和感知队形图示的基础上,用动作和队形表现音乐形象。
2.创编舞蹈动作,并选择合适的动作变换队形。
3.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演任务。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音响设备
2.队形示意图、磁性底板
活动过程:
一、理解队形示意图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张图,这是跳舞用的队形示意图,你知道图中的标记表示什么吗?黑的表示什么?白的表示什么?
师:你们看出来,这表示什么队形吗?这“两横排”是怎么排出来的呢?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排队的时候,横排要对齐,竖排要对齐,每个小朋友之间还要空开一定的距离,这样跳舞的时候才好看。
师:有没有哪组小演员愿意来试一试,排成这样的两横排呢?
师:排好了吗?“观众们”觉得他们排的怎么样?
师:其他两组想试试吗?这次我可要提高难度啦!我数到10,就要站得像这组这么好,可以吗?
师:刚刚,我们的“两横排”已经排的非常好了。那会不会排其他队形呢?看,这是什么队形?哪些小演员先来试试?注意间距哦。
二、创编动作:
师:今天,老师收到一个通知,森林里面要开舞会了,请仔细听,会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听音乐!
师: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啊?他们跳舞时会做什么动作呢?现在,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一学各种小动物吧!(自由模仿)师:小朋友,这么好玩的舞会你也想去参加吗?那我们也要排练个节目,要不我们也来跳个舞,怎么样?就刚刚听到的音乐,你最喜欢做什么动作呢?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吧!
三、变换队形:
师:现在我们要来站队形跳舞了。看,这张队形示意图表示什么意思呢?先是“一横排”,再变成“圆形”,那刚刚做的2个动作哪个更适合换队形呢?好,我们来试试看,哪组演员先来挑战?
师:小朋友,你们还会做什么动作呢?那我们是在什么时候换动作呢?
出示新的队形变换图,边换动作边换队形。
师:好,再请一组小演员上来,记住,要换动作变队形哦!
师:你们还想换什么动作呢?(再请一组)师:小演员们可真厉害,跳的'舞真不错,现在我们一起去森林里参加舞会吧!
活动反思: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由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作发出的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仿佛把人带入清新宁静的心境,感受温馨,感受自然,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堂课中,我通过播放视频,音像结合,使学生从各方面感受热带雨林的神奇,体会乐曲中描绘的景象,感受音乐传达给人们的不同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然后让学生听辨乐曲小片段,辨别是哪些乐器演奏的,使学生认识笛子、小提琴、吉他,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接着认识三段主题旋律,随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哼唱,再听辨,加深学生对主题旋律的印象,然后完整欣赏乐曲给旋律排顺序。
我还设计了图谱,让学生聆听歌曲找出其中的小动物。邀请孩子们一起参加表演,孩子们一下子兴趣就来了,首先通过图谱,让大家掌握节奏,由老师的示范,渐渐的大家都能够自己拍出其他小动物的节奏,然后再大家都掌握节奏的基础上,加上音乐的渲染,把孩子们都带入到音乐会的情境中,紧接着在大家注意力集中又熟悉旋律的前提下,又呈现乐器,让大家更有欲望参加演奏,通过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式再与动物的鸣叫声和动作相比较,让孩子们自己来决定配乐乐器,既有助于孩子记忆又体现了参与性。最后的正式演出环节,让孩子想象自己站在舞台上,使情境更加真实,孩子表演的十分认真,整齐的打击节奏,使最后的表演非常精彩,大家的掌声也给孩子们更多的自信。
整个教学环节很流畅,孩子们的兴趣高昂,活动气疯活跃,孩子们意犹未尽,为了满足所有孩子的欲望,在最后表演环节还组织大家交换乐器演奏,让孩子都有机会演奏三种乐器。但在交换乐器时发现,部分孩子并没有能够演奏到三种乐器,个别孩子甚至一直演奏一种乐器,失去了其他乐器的演奏机会,对于这个现象我想是因为在交换乐器时我选择让孩子们自由交换的方式而产生的,若老师在交换前能够明确要求,或者由老师来统一交换,那么孩子们演奏的机会会更加平等,同时也能够掌握整首歌曲四种不同节奏。
篇4: 《龙》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大胆选择合适的建构材料和辅助材料表现九龙公园中的建筑物和景色。
2、学会协商、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3、爱护他人作品,养成轻拿轻放和及时归类摆放游戏材料的良好习惯。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引导幼儿回忆前期分组建构的九龙公园有关的内容。
2、物质准备:木质积木、彩色软积木、大型积塑、万象组合拼插玩具、雪花片、拼插积木、拼装积木等建构材料。
活动过程:
一、结合“九龙公园地形图“,引导幼儿回忆九龙公园的主要设施、布局。
1、师幼共同回忆前一阶段搭建的九龙公园的主要建筑物,如九龙公园的游船、回廊、亭子、拱桥、儿童游乐区等。
2、结合“九龙公园地形图”,与幼儿讨论九龙公园的布局。
师:九龙公园的布局是怎样的?前几次业囊桓龈鼋ㄖ物可以摆放在什么位置?今天新增加的九龙公园的喷泉、鲜花、树等辅助景物,应该怎么摆放?
二、介绍游戏的分组情况,提出主题建构的要求。
1、按幼儿的意愿分组(大门组、游船组、回廊组、亭子组、儿童游乐区组、鲜花组等),并宣布各组的人数。
2、提出建构要求。
(1)把建构好的作品摆放在相应的地方,要小心摆放,不要损坏别人的作品。
(2)要分工合作,共同建构九龙公园。
三、幼儿分组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按照“九龙公园地形图”摆放建构作品。
2、观察幼儿分工合作的情况。
3、提醒幼儿要及时整理散落的建构材料。
4、将幼儿建构的情景拍摄下来。
四、师幼参观、欣赏作品,相互交流。
师:你搭了九龙公园的什么?你把它摆在哪里?今天新增加的鲜花、喷泉、树搭得怎么样?你觉得九龙公园搭建得怎么样?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活动反思:
通过前阶段搭建的亭子,回廊,拱桥等九龙公园的建筑,孩子们对于这些建筑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平时的积累建筑起来。但是在搭游乐园的时候,我发现用积木搭并不是很好的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且有点难度。应该把各种材料组合进行搭建游乐园。下节课把这些建筑物的照片再一次呈现给孩子,让孩子脑中有个轮廓进行更好的建构。
篇5: 《龙》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龙的美,了解其外形特征。
2、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龙的形态。
3、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的自豪感。
4、引发幼儿学习龙的兴趣。
5、通过观察、欣赏感受“龙”千姿百态。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龙”的图案画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参观“龙展”,观察“龙”的外形特征,感受“龙”的美。
2、介绍讲述自己的“龙”展品,进一步感受“龙”的美,知道“龙”是古代中国人想象出来的神物,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
3、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龙”。
4、将作品放入“龙展”,相互欣赏。
篇6: 《龙》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有主动交流和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恐龙的有趣和成功的喜悦。
2、能运用有关恐龙的已有经验,按意愿绘画出不同动态和表情的恐龙形象。
3、能大胆的与人交往,有序的操作。
重点:1、2难点:2
环境材料:
绘画工具:白纸、水彩笔、油画棒
辅助材料:各种恐龙玩具、图书
组织形式:集体
活动情景
儿童活动状态
教师教育策略
反思
一、游戏活动――“我和恐龙交朋友”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不同的恐龙玩具玩耍。
1、幼儿仔细观察活动室中的各种恐龙玩具、图书。
2、幼儿自选恐龙玩具玩耍。
(1)部分幼儿缺少活动的目的性,随意成分大。
(2)个别幼儿对恐龙的外形特征感知较差,把握不准。
(3)部分幼儿联系恐龙的动态和表情想象不够丰富。
1、以与恐龙交朋友引起幼儿
活动的兴趣。
“今天,我们幼儿园里来了许多的恐龙朋友,你们想和它们交恐龙吗?”
2、引导幼儿通过大胆动手操作和模仿表演,感知不同恐龙的外形特点并大胆塑造恐龙的动态。
(1)告诉你的小伙伴,你喜欢的恐龙朋友的样子有什么特别?它有些什么本领?
(2)它能做些什么不同的动作和表情?表演给我们看看。
3、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愿望。
“和这么多的恐龙交了朋友,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你们的恐龙朋友呢?用什么方法?”
活动情景
儿童活动状态
教师教育策略
反思
二、幼儿绘画活动。
1、幼儿按意愿确定绘画目标。
(1)部分幼儿画的恐龙形象不够鲜明,特征不突出,不同的动态、表情表现不充分。
(2)个别幼儿的绘画作品形象单一,与别人相同,缺乏创造性。
2、个别幼儿在操作时较无序,习惯较差。
1、鼓励幼儿大胆的、有目的的操作;观察幼儿参与活动时的情绪、兴趣、积极性的表现。
①你想画什么恐龙?请把它们不同的表情、动作和特点画出来。
2、对幼儿绘画的情况,给予不同层次的帮助和指导:
①外形上:体态、五官、颜色、随身的标记性物品……
②动态及表情变化上:站、跑、走、跳、滚、爬、哭、笑、生气、睡觉、做游戏……
③鼓励幼儿大胆的与同伴交流、相互帮助。
色彩:注意色彩的搭配。
布局:引导幼儿添加不同的地点和背景,丰富画面。
形象:引导鼓励幼儿与别人画不相同的或创造新的恐龙形象。
要求:保持场地和手、脸、衣服的干净,按顺序使用材料。
3、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相互观察、交流、扩散不同绘画经验。关注活动中个别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较显著的幼儿,给予积极的鼓励。
篇7: 《龙》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恐龙是远古时代的动物,现在已经灭绝。
2、了解五种常见恐龙:三角龙、剑龙、霸王龙、长颈龙、翼龙以及它们的外形特征。
3、对恐龙及恐龙的相关问题有浓厚的探究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符合活动内容的课件。
2、恐龙玩具模型一个。
3、供幼儿练习的恐龙图片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恐龙玩具模型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二、通过看课件内容让幼儿知道恐龙是远古时代的动物。
1、边放录像边听解说。
解说内容: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成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一个名字叫恐龙。
2、提问:恐龙是什么时候的动物?它们长着什么样的皮肤?
三、通过看课件知道恐龙已经灭绝。
1、边看录像边听解说。
2、提问:恐龙哪儿去了?它们为什么会灭绝?
四、通过看课件了解五种常见的恐龙。
逐一出示三角龙、剑龙、霸王龙、长颈龙、翼龙图像。幼儿边看图像边听解说,认识这五种恐龙。
五、幼儿操作,巩固对五种恐龙的认识。
幼儿每人一张不同的恐龙图片,分别说说自己拿的是什么恐龙,并说说它的特征。
六、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知道了恐龙是远古时代的动物,现在已经灭绝,还认识了五种常见的恐龙。其实,恐龙的种类还有很多,也许在自然界还有更多已经灭绝的恐龙种类没有出现,需要小朋友长大以后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在组织本次活动时,我一改过去教师单方面收集、策划,让幼儿请进的做法,而是让幼儿共同参与,极大地引起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幼儿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到活动中,各抒己见,兴趣高涨,通过活动幼儿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
篇8: 《龙》大班教案
目标:
1、有主动探索恐龙秘密的积极性,能用自己的方式大胆表达对恐龙的认识。
2、初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
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动物们很好的生活。
准备:
1、幼儿收集各类有关恐龙的图书、玩具。
2、各种各样的恐龙图。
过程:
一、摆设好幼儿收集的恐龙资料,引出谈话。
“前几天我们正在进行《有趣的动物》的主题活动,有不少小朋友帮助老师收集了好多有关恐龙的资料,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
二、幼儿自由讨论自己所知道的恐龙秘密。
1、“你们知道恐龙吗?你知道恐龙长得什么样?请你和边上的好朋友一起讲一讲。” (幼儿自由讨论)
2、“老师发现小朋友对恐龙很感兴趣,我想请几个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所知道恐龙。”(请1~2位幼儿介绍他所知道的恐龙或是他带来的恐龙资料)
三、认识几种恐龙。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恐龙的资料,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恐龙呢?”(出示恐龙图、恐龙模型)
1、你知道哪些恐龙?
2、它爱吃什么?
3、他长得什么样?
(把吃植物的恐龙放在一起,把吃肉食的恐龙放在一起)
四、给植食恐龙和肉食恐龙分类。
1、“这些都吃植物的恐龙我们把它们叫做植食恐龙。看看有哪些是植食恐龙?”(如梁龙、雷龙、慈母龙、甲龙、三角龙……)
2、“这些吃鱼啊,小恐龙的恐龙我们把它们叫做肉食恐龙。哪些是肉食恐龙呢?”(霸王龙、鱼龙、翼龙、鸭嘴龙……)
3、“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吃植物的恐龙和吃肉食的恐龙长得什么地方不一样呢?”(植食:身体大、脖子长、尾巴长、牙齿平平的……;肉食:尾巴短、嘴巴大、脖子短、牙齿很锋利……)
五、了解恐龙生活的时代。
“恐龙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很远很远,那你们知道恐龙是生活在什么年代的?”
(三叠纪:恐龙出现――侏罗纪:恐龙繁盛――白垩纪:恐龙灭绝)
六、恐龙化石的秘密。
“恐龙生活的那个年代没有人,那人们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关于恐龙的秘密?”
(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由恐龙的化石得来的。科学家们根据恐龙的化石来推算恐龙生活在什么时候,它们长什么样的)
七、恐龙灭绝的奥秘。
1、“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恐龙吗?”(灭绝)
2、“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的呢?”(自由讨论讲述,并渗入环保知识: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使动物很好的生活。你们知道怎样保护自然环境吗?如不垦树,保护水资源……)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有好多的说法。真正的答案是什么,人们还不知道。还有好多我们不知道的恐龙,希望小朋友认真学习,将来长大了也来研究恐龙,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大家。)
篇9: 《龙》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恐龙的知识,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
2.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兴趣,培养幼儿真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绪。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恐龙的类别
2.ppt制作:恐龙的面具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恐龙蛋图片,引起兴趣。
1.看图片提问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蛋吗?
2.你们知道恐龙长的什么样吗?
让幼儿充分讲述自己对恐龙的理解。
二、了解恐龙的类别
1.课件演示:恐龙的类别
陆地恐龙
剑龙
三角龙
棘背龙
空中恐龙
翼龙
无齿翼龙属
海边恐龙
薄片龙
克柔龙
沧龙
2.幼儿讨论:
恐龙的牙齿什么样?
它吃什么食物?
它有什么本领?
是卵生还是胎生?
3.你最喜欢哪种恐龙?为什么?
四、探讨:恐龙为什么不见了
1.现在还有恐龙吗?恐龙为什么不见了?
2.认识恐龙化石。
3.恐龙是怎样消失的?
教师:关于龙龙的灭绝有很多种说法
(1)地球气候突变,恐龙无法适应;
(2)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上尘土飞扬,终日的尘土挡住了阳光,使植物不能光和作用,
使恐龙没有食物,饿死。
(3)由于地壳运动,使得气温大大下降,冰雪覆盖大地。
这样作为冷血动物的恐龙,挡不住寒冷环境的侵袭,慢慢死亡,便在地球上消失了。
恐龙为什么会在地球上灭绝呢?这个问题一直为科学家们所思考与研究。
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地球上的生命,好好保护大自然!
五、制作恐龙面具
1.课件演示:恐龙面具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面具进行制作。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篇10: 《龙》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及了解霸王龙、棘龙等多种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发动家长一起收集有关恐龙的图书、图片、海报、模型、VCD等。
2、有关霸王龙、棘龙的图书、图片、小神童软件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资料,说说我认识的恐龙
你认识哪些恐龙?
二、认识霸王龙
1、教师提问:
(1)霸王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2)霸王龙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霸王龙的外形特征。
3、老师小结:霸王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最大的肉食动物;它有大脑袋、非常锋利的牙齿,前肢较短,每个前抓只有两个指头,后肢较长和粗,每个后肢都有四根指头,而且前肢和后肢的指头上都有尖尖的爪子,它是靠后退行走的,它有一条长而粗的尾巴,尾巴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皮肤有绿色、咖啡色。
4、霸王龙是怎样猎杀其他动物的?
5、教师小结:霸王龙捕捉猎物时,先用前肢把猎物捉住,再用锋利的牙齿咬住猎物的脖子,把猎物咬死后,用尖尖的爪子把猎物撕开、吃掉。
三、认识棘龙
1、老师出示棘龙的图片。问:
(1)“你们知道这图片上的是什么恐龙?”
(2)“棘龙是什么样子的?”
(3)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棘龙的外形特征
2、老师小结:棘龙是肉食恐龙,它的背上长着大大的、象帆船一样的帆状脊,帆状脊可以帮助棘龙调节冷热温度,热的时候可以散热,冷的时候以吸热,棘龙的嘴巴尖尖的,长有直直的、锋利的牙齿,它短短的手臂上长有四跟锋利的抓指,腿和尾巴都非常的粗和有力,腿上长有三跟锋利的抓指,有时只要踩上一脚就会把小猎踩死。
3、老师提问:“棘龙遇到敌人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4、老师小结:当棘龙遇到敌人时,它会用它强而有力的尾巴去抽打敌人,把敌人吓跑而保护自己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恐龙的事情?
篇11: 《龙》大班教案
目标:
⑴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内容通过语言大胆表达出来。
⑵培养幼儿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
⑶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⑷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过程:
⑴两只玩具大恐龙放在桌子上,询问幼儿:“你们这麽喜欢恐龙,在班里想做一些关于恐龙的什麽事情?
⑵幼儿动脑思考后举手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⑶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活动在班里什麽位置开展较好及还需要什麽活动材料?
⑷建议幼儿带一些恐龙书籍及玩具。
⑸确定恐龙子课题内容。
反思评析:
这节谈话活动让我了解到孩子们的兴趣点,为我们师生共同建构下一步一系列活动开了个好头,这次的教学活动,是在思想上作功夫。让儿童有思想的机会,不要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陈老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在这次的活动里胆小内向的孩子讲话既清楚又明白,了解的恐龙知识竟比我还丰富。首先勇于表现自己的孩子表现出对恐龙极高的兴趣。大家争先恐后地说:”开个恐龙消防队(正在消防主题活动中)“”开个恐龙幼儿园“”恐龙大家庭“”恐龙电影院“”恐龙小舞台“……平时不好自我表现的幼儿,也将小手高高举了起来:”恐龙是生活在白垩纪的,现在恐龙已经灭绝了。“”那是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我妈妈带我去参观过恐龙博物馆,里面有特别大的恐龙骨架。“孟婧也一改以往的内向,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在古动物馆里的所见所闻。逗的其他孩子哈哈大笑。看来从幼儿所熟悉的事物出发更能促进幼儿能力上的养成与发展,也许他们的思想不一定正确,但我们教师应从旁指导幼儿应该怎样思想。自己思想,是学习中的唯一门径。
创设丰富的相关环境:
1、丰富的语言物质环境:
要为幼儿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恐龙图书,并经常利用过渡环节讲解书中内容。幼儿便可以从书中吸收词语、句型,学习表达各种恐龙内容的语言。
根据恐龙主题,我们建议幼儿从家带来相关书籍及玩具。我们教师也利用午休时间制作手工,将幼儿不易操作的部分做好。然后,幼儿自己能够做的,我们让幼儿自己做,这样幼儿在作的过程中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从中认识事物的性质。做事的兴趣就会越做越浓,做事的能力也会越做越强。我们将幼儿动手制作的恐龙时期的蕨类植物投放到语言区的恐龙小舞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利用家长资源扫描下载有关恐龙的彩色图片及打印恐龙名称,投放在语言区及恐龙知识角,掀起了幼儿前识字兴趣。
2、和谐的言语交往环境:
陈老曾说:”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听表扬,也没有一个人喜欢人家骂他,这种心理人人都是有的"。我利用这种心理,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幼儿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愿意说,无论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怎样,我都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
篇12: 《龙》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玩具,增进折纸技巧。
2.操作自制玩具,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美术”:《舞龙舞狮真好玩》
2.龙的图片,长条纸(把8开纸裁成四长条,每条约38×7cm),腊笔、筷子、胶带、剪刀。
活动过程:
1.问幼儿:“什么动物头上有角?”“什么动物身上有鳞片?”“什么动物有长长的尾巴?”
2.展示龙的图片,请幼儿观察龙的外形的各部分(特征)像什么动物。
3.拿出长条纸示范制作纸龙的方式:
――折出龙的身体。
――折出龙的角。
――用笔卷一卷龙的角。
――画上龙的五官及鳞片。
――头尾粘上筷子。
4.请幼儿上台操作,让纸龙跳跳舞。(配乐)
5.提供材料,让幼儿制作自己的玩具纸龙。
篇13:大班音乐课教案备案参考
大班音乐课教案备案参考
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阅读过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并已经熟悉故事《倒霉的狐狸》(附后)。
活动过程
1.通过故事线索匹配音乐,引导幼儿创编部分动作。
(1)教师出示故事图片,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线索。
师:在故事《倒霉的狐狸》中,狐狸都遇到哪些倒霉的事情?
幼:掉进了池塘。
师:狐狸掉进了池塘里。
幼:狐狸掉进了草堆里,狐狸还被钉耙打到了头。
师:他一次说了2件狐狸的倒霉事情。还有吗?
幼:狐狸还被掉下来的面粉埋了起来,狐狸扑过去抓母鸡时被母鸡发现了,母鸡跑了。
师:狐狸被钉耙打到了头,掉进了池塘里,又掉进了草堆里,还被面粉埋了,当他向母鸡扑过去时又被母鸡发现了。
(教师一边按顺序指图片一边帮助幼儿梳理故事情节。)
师:母鸡发现狐狸后是怎样回家的?先怎么样?接着怎么样?最后又怎么样?谁能连起来说?
幼:母鸡先钻过篱笆,狐狸也钻过篱笆;接着母鸡游过池塘,狐狸也游过池塘;后来母鸡跑回家,狐狸跟在后面追。
(2)教师随音乐边讲故事边合拍指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狐狸走路时的节拍、遇到倒霉事情时的停顿。
师:这个故事还藏在一首好听的乐曲里,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找一找狐狸遇到的倒霉事情。(教师随乐边指图边讲述故事。)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创编部分动作。
师:狐狸一出门就遇到了什么倒霉事情?
幼:被钉耙打到了头。
师:谁能学一学狐狸被钉耙打到头的样子?(幼儿用手捂住了头)
师:接下来又遇到了什么倒霉的事情?
幼:狐狸掉进了池塘里。(幼儿边说边做了一个向下跳的动作表示狐狸掉进了池塘……幼儿分别又创编了狐狸掉进草堆、被面粉埋、扑向母鸡、钻过篱笆、游过池塘、追母鸡的动作。)
(教师从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内容中精选了部分作为音乐表现的重点内容,通过逐层的提问帮助幼儿明确了狐狸在跟随母鸡的过程中遇到的倒霉的事,并借助讨论规范了狐狸的系列动作,为下一环节狐狸与母鸡的互动表演打下了基础。)
2.集体随音乐表演狐狸的动作。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狐狸的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做这只倒霉的狐狸,跟着音乐去捉鸡。
(2)教师随音乐指图,幼儿看图片表演狐狸动作。
师:这次你们来做狐狸,看看你们在这些地方是不是能停住不动,不被母鸡发现。
(教师在对音乐作品特性准确把握和挖掘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了活动的情节和动作,在表现狐狸的过程中,幼儿通过随乐模仿狐狸偷偷摸摸跟踪在母鸡后,不断用动作表现慢速、中速时的合拍走,逐渐感受了乐曲的节奏:通过越来越快的追逐、敲门等情节的表现,感受并表现音乐中渐快的速度:通过母鸡向后看的动作、狐狸保持造型不动来感受和表现每个乐段的结束。紧密地抓住音乐特性,借助狐狸与母鸡的动作呼应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是该活动设计的重点。)
3.尝试母鸡与狐狸合作表演。
(1)教师扮演母鸡,幼儿扮演狐狸合作表演。
师:这次我来扮演母鸡,你们扮演――(幼儿:狐狸)
当母鸡回头看时,狐狸们――(幼儿: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那当我第一次回头时,狐狸保持什么样的动作不动?(幼儿用被钉耙打到头的动作表示)第二次回头时呢?(幼儿用掉进池塘的动作表示)第三次呢?……当我跑回家关门时,狐狸们做什么呢?(幼儿做使劲的敲门状)关窗户呢?(幼儿做使劲敲窗户状)
(直接针对“母鸡××”与“狐狸××”有趣情节的提问,再次使幼儿明确动作表现的关键内容,从而帮助幼儿在下面的随乐游戏中更准确地感受和表现乐曲中的乐段。同样重要的是,在幼儿两两结伴表演之前,全体幼儿有和教师配合表演的经验,更有利于降低记忆困难,保障幼儿结伴时的流畅和舒适。)
(2)教师帮助幼儿明确狐狸保持不动的时间。
师:狐狸们,刚才在你们跟在我身后的时候,我这只好心的母鸡悄悄地给了你们一些小提示,你们有没有发现?
(幼儿用手指做出1、2、3、4的动作)
师:我的1、2、3、4手势给了你们什么样的帮助呢?
幼:告诉我们1的时候要做狐狸掉进草堆的动作,不能动了。
师:当你们记不得要做什么动作的时候,看到我手中的数字你们就知道要做第几个动作不能动了,是吗?(幼:是的。)
(当幼儿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暗示,有序记忆动作。)
(3)教师扮演母鸡,请一位幼儿扮演狐狸合作表演,其他幼儿欣赏。
师:这次有哪一只狐狸敢上来抓我这只母鸡?
4.幼儿两两结伴,分别轮流扮演母鸡和狐狸的角色。
师:你们也来玩一玩“倒霉的狐狸”游戏,好吗?一部分小朋友扮演母鸡,一部分小朋友扮演狐狸。(幼儿1、2报数,分别扮演母鸡、狐狸的角色,母鸡坐在椅子上,狐狸蹲在“母鸡”的后面随音乐表演。第二次交换角色、位置游戏。)
(“ 追与捉”的游戏向来是幼儿百玩不厌的.,母鸡跑、狐狸追的游戏情节不仅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同时也非常符合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和结构,特别是乐段结束处,母鸡回头、狐狸停顿的动作,引发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在整个游戏中,对于扮演母鸡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挑战是:在固定的音乐中突然回头看狐狸有没有跟在自己身后:对于扮演狐狸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挑战是:当母鸡回头时立即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动,跟踪时躲避母鸡的视线,不被发现。这种微秒的关系是激发幼儿一遍遍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原动力。)
5.幼儿和客人老师一起合作表演。
师:下面我们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倒霉的狐狸”游戏,客人老师当母鸡。
请狐狸一定要紧紧盯住自己的鸡。母鸡要在回头看的时候看看后面有没有狐狸跟在身后,最后一定要跑回自己的家。
(充分利用观摩教师的资源,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和客人老师互动游戏,不仅体现了平等对话的新的学习精神,同时也让执教教师更好地观察与了解更多孩子的学习状态。)
附故事:
倒霉的狐狸
有一只狐狸守在母鸡家门口,准备捉一只母鸡吃。母鸡出门后,狐狸悄悄地跟在母鸡的后面,走啊走,一不小心,狐狸被地上的钉耙打到了头。狐狸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因为他怕被母鸡发现。狐狸又继续跟着母鸡走,母鸡走过池塘,狐狸一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狐狸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继续跟着母鸡走。走啊走,母鸡走过草堆,狐狸一不小心又掉进了草堆里。狐狸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继续跟着母鸡走。母鸡走过磨坊,狐狸一不小心又被从天上掉下的面粉给埋了。狐狸还是不敢动也不敢发出声音,继续跟在母鸡后面走,母鸡钻过篱笆,狐狸再也忍不住了,猛地向母鸡扑了过去,就在这个时候,母鸡发现了狐狸。母鸡快速地钻过篱笆,狐狸也跟着钻过篱笆;母鸡游过池塘,狐狸也跟着游过池塘;母鸡赶紧跑回家,狐狸在后面使劲地追。母鸡关上家门,狐狸使劲地敲门,手都敲疼了,都没有敲开。母鸡关上窗户,狐狸使劲地敲窗户,手都敲疼了,都没有敲开。狐狸生气地继续敲,怎么都没有敲开,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唉!只好等下次的机会了。
(注:音乐《在山魔的宫殿里》发表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欣赏活动配套磁带》中。)
设计分析
本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于以往较成功的活动:将音乐《动物狂欢节》终曲、社会生活经验“按摩”和影视作品欣赏活动结合创作的音乐欣赏活动《理发师》。再将音乐欣赏活动《理发师》和绘本阅读活动《我的幸运一天》巧妙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配上音乐和动作进行表现,让幼儿获得更加丰满的多种艺术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的经验。此次我们再次尝试将音乐活动与语言活动相整合,用乐曲《在山魔的宫殿里》与阅读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相结合,从绘本中的另一个角色――“狐狸”的视角出发,通过跟随音乐的合作动作表演,生动幽默地再现《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情节,再次拓展了幼儿使用语言、绘本、动作、音乐等艺术手段整体地进行艺术理解、感受、表达的机会。
音乐分析
乐曲《在山魔的宫殿里》是由两个乐句短曲连续重复18次,在速度上越来越快,音量上越来越强,最后再加上一个情绪更强烈的尾声构成的作品。其结构中旋律重复所造成的幽默趣味,和《母鸡萝丝去散步》在故事情节和绘本画面的重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体验曲调重复和速度、力度变化的趣味。
2.跟随音乐动作表演,尝试幽默地再现《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情节。
3.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学习自我克制和相互配合。
篇14: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温柔、优美的旋律,初步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歌。
2、根据动作的提示,尝试用两种方式唱歌。
3、初步感受合作演唱的效果及优美歌曲带来的享受,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回忆生活中的情景。
二、欣赏
1、师:我还会唱一首关于月亮的歌曲呢!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再一次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歌词内容。提问:歌里的月亮婆婆是怎么喜欢小朋友的?
3、教师范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幼儿再次欣赏。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边听边用优美的动作来为乐曲打节奏。提问:刚才你是用什么动作为乐曲打节奏?
三、幼儿完整的学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1、听音乐旋律根据音乐节奏引导幼儿说歌词。
2、引导幼儿整首学唱歌曲。
3、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
4、幼儿起身散点站位,听音乐做动作,表达小朋友与月亮婆婆亲密的情感。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表演。练习数遍以后,在唱到停的地方要求幼儿摆一个好看的造。
在活动开始,我让孩子回忆生活中的情景,感知我走月亮走我停月亮停的意境,然后欣赏我朗诵歌曲,最后才是带孩子学唱歌曲。我还在演唱的基础上加入了表演,在停的同时让宝宝摆一个造型,停也就更好的掌握了!
篇15: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上海说唱”的特点,学习用“上海说唱”的表演形式有节奏地夸夸上海美景,体验“上海说唱”的独特韵味。
2、运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感受合作带来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上海说唱”的表演形式有节奏地夸夸上海美景,体验“上海说唱”的独特韵味。
难点:把对上海旅游景点的已有经验,用简洁的语句编到相应的节奏型里。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上海风景图片、上海各处的名称、编写谱、记号笔、固体胶、剪刀等;响板、双响鼓;
2、“路边童谣”音乐、“猜冬猜”的伴奏。
经验准备:
幼儿已积累了对上海著名建筑和旅游景点的粗浅经验,并已经接触到一些简单的节奏。
【活动过程】
一、唱唱说说――体验上海方言的韵味
(一)唱唱“路边童谣”
1、在我们上海有很多好听的童谣,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起快乐的“路边童谣”吧。(歌表演:路边童谣)
2、提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语言表演“路边童谣”?(引出上海方言)
(二)说说“上海美景”
如今说上海话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谁会说上海方言?那你们能不能用上海方言夸夸我们上海的美丽?(个别幼儿尝试用上海话说上海美景,体验上海方言的嗲、糯等韵味。)
二、听听学学――感受上海说唱的特色
1、大家都很喜欢上海,为自己生活在上海,是个上海人而感到骄傲。我和你们一样,所以我也想来夸夸我们的上海城,你们可要听仔细了!(教师用“上海说唱”的形式夸上海城)。
2、提问:我夸上海的方式与你们的有什么不一样?(有唱、有说、还用响板来打节奏等)
3、什么时候是唱的?什么时候说的?
4、小结:这种头尾演唱、中间说白的又说又唱的表演形式是上海的一种特色剧种,叫“上海说唱”。
三、编编练练――探索创编上海说唱的规律
1、老师都夸到了上海的哪些地方?一起学学上海说唱。(学学上海说唱中有节奏夸上海的语句)
2、在刚才的上海说唱中,上海还有很多好地方没夸到,我们也来尝试用“上海说唱”的表演形式来夸夸我们的上海,那该怎么夸呢?(出示节奏型:XXXXXXX,幼儿观察讨论)
――一颗星节奏型是怎么样的呢?(幼儿拍手打节奏感受节奏型。)
――试着把夸上海的话编到这个节奏型里去。(例如卢浦大桥像彩虹)
――这条两颗星的节奏型,该怎样打节奏?再编一句夸上海的话到这个节奏型里去。
3、尝试4个人一组编一段“上海说唱”,说说4个人创编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根据幼儿的讨论得出几个创编要素)
――要确定统一的节奏型,并粘贴上;
――每个人编一句可以加快速度;
――为了防止忘记以及共同练习的方便,在节奏型的下面贴上创编的图片或文字,也可以画画或用汉字表示;
――编好之后马上练习,还可以适当配上一定的乐器伴奏。
4、幼儿创编,编好后要用小乐器辅助练习。
四、交流分享――体验创编上海说唱的`快乐
(一)各组展示创编成果,说说你们成功或者没有完成的原因。
(二)除了童谣、上海说唱,我们上海弄堂游戏也很有趣哦,让我们一起玩一个有趣的弄堂游戏吧!(幼儿表演“猜冬猜”。)
附录: 童谣:上海说唱说上海,唱上海,上海城,真正美,看看看,快来看,
金茂大厦层层高,浦江游览景色美,
城隍庙里九曲桥,世纪广场放风筝。
上海上海天天变,变得越来越美好,越美好!
篇16:端午节音乐课教案大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及古琴乐曲,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性格。
2.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时无穷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画面所要表达的情感。
2、制作长命线。
三、教学准备:
光碟、彩线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一听、看一看:
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观看一段《屈原》的电影故事片段。(可请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讲授新课
1.欣赏画家的作品。傅抱石—国画
屈原,我国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才华横溢,被人陷害,长期被流放,看到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
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他抱石投江进汩罗江。楚国的百姓十会悲痛,开始打捞尸体,但却没有见到踪影,人们怕鱼龙伤害到他就回家拿来鸡蛋扔进江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纪念他,把每月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逢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喝雄黄酒,在江上划龙船,以表示对他的怀念与崇敬。
2.交流讨论
自己从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画面是如何表现的?(构图、色彩、线条等)
3.诗表演
(1)朗诵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同时也加深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
(2)以小队为单位配乐诗歌表演朗诵《满江红》,体验诗歌所表达的爱国之情。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
1.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命线。
2.教师为学生提供各色丝线,指导学生搓长命缕。
3.学生将作好的长命线互送同学,互相戴在手上,并说一句祝福的话,让学生感受传统的民间文化带来得祝福与吉祥意义。
教师巡回启发引导。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想象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指导,张扬学生个性。
(四)、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还包含着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今天我教学的内容就可以通过教材中所寓含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等,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最终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份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发挥音乐教育的学科功能。音乐教育目的不是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形式、手段,把学生培养成高尚、完美──追求真善美的人,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我们只要在音乐教学时候,充份挖掘教材中所寓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今天就是一节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艺术课。今后在对教材的研究还要更细致,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篇17:端午节音乐课教案大班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跟着教师和同伴一起敲敲玩玩。
2、在游戏中体验敲打碗勺的乐趣。
【重难点】
重点:乐意与同伴一起玩敲打游戏。
难点:主动去尝试敲打碗勺。
【活动准备】碗、勺子、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用遮挡板挡住所有的材料,以引导幼儿的好奇。(小朋友想知道挡板后面有什么吗)
2、在遮挡板中逐一出示孩子们熟悉的勺子、碗并用动物的口吻与小朋友打招呼问好:(小宝贝们,你们好,认识我们吗?我们可很喜欢你们哦)
3、教师在挡板后面进行敲打,并要求幼儿拍手、头、腿等形式与教师进行互动。
4、教师把挡板拿掉,再次敲打并引导幼儿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变换。
5、教师把材料摆放到每一张桌子上,请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应观察即使引导幼儿进入游戏,体验快乐的敲打)
【活动反思】
此活动借助了幼儿非常熟悉的碗与勺,平时他们在家中可能很少的去体验敲打碗勺。而且现在很多刚入园的宝宝都对吃饭不感兴趣,通过次活动让幼儿对主动去使用碗勺,并乐意的自己去完成吃饭的过程。
【大班音乐课教案《龙的传人》含反思】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