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高三议论文论据分析》指导教案

《高三议论文论据分析》指导教案

2023-07-17 08:42: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Zibigniew”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高三议论文论据分析》指导教案,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高三议论文论据分析》指导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议论文论据分析》指导教案

篇1:《高三议论文论据分析》指导教案

《高三议论文论据分析》指导教案

《高三议论文论据分析》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论据的使用要求,掌握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  2、培养议论、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典型论据的揣摩分析,达到对论据分析方法的初步了解掌握;  2、通过初步了解后的练笔来深入把握论据分析方法的运用;  3、通过综合训练和课后作业来巩固论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态度,形成不怕学的健康心态;  2、通过循序渐进的能力提高,激发成就感,体会学有所得的喜悦与自我的价值,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掌握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准确应用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归纳法、分析点拨法、合作探究法、练习巩固法综合运用。 【课堂组织】班级教学,小组讨论,师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者、评价者) 二、导入:展示一则只有叙述的论据,让学生判断要论证的论点。     欧立希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六百零六次,才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六0六。(学生可能找出的的论点:成功来自经验/挫折也是一笔财富/失败乃成功之母/坚持就是胜利)     教师引导:    只叙写事例,无法充分论证论点。在叙写事例之后加上分析议论,效果截然不同:     欧立希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六百零六次,才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六0六。假如欧立希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即使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就是胜利。(让学生找论点:坚持就是胜利。)      教师总结:用例有分析,说理更有力。引出本节课主题:使用论据需要进行分析。 三、探究议论文论据分析常用的方法 (一)教师介绍:      分析论据基本原则:扣题分析,即围绕论点对所引用事例进行理性分析。 (二)借助材料,探究论据分析方法, 1、分析例①,探究论据分析部分使用的方法     例①一支箭直射而出,超越了冲向长空的老鹰。回望身后的老鹰,箭得意洋洋。可好景不长,箭飞了一阵径直向下栽去,跌落到了地面,而老鹰依然在天际翱翔。箭为什么会跌落地上?鹰又为什么能够长久地飞翔?箭依靠的是片刻的外力,而鹰凭借的是自身的努力。所以,要取得成功,必须靠自己自立自强。(论点:自立自强) (1)学生讨论总结:通过探求原因分析论据 (2)教师点拨方法1:探因分析法     含义: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关键:找准因果关系,将原因与观点对应起来。 (3)学生试笔:运用探因法分析事例     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11岁就经历重大家庭变故,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生活的重负。从读高中开始,他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直到背着妹妹上大学。(论点:自立自强)     参考示例:洪战辉为什么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他努力拼搏,用双手撑起自己和妹妹的一片天。因为自立自强,他感动了万千国人。因为自立自强,他收获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2、分析例②在说理方面运用的方法:     例②: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1)学生讨论总结:运用了假设方法。 (2)教师点拨方法2:假设分析法    含义: 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思路:反面假设→ 结果展示→ 正面强调     关键:围绕论点假设,在对比中强调论点。 (3)学生试笔:运用假设法分析事例     王羲之从小就立志要做书法家,他九岁就开始练字,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最终练就一手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论点:立志)     参考示例: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3、分析例③,探究论据分析部分使用了什么方法     例③:曹雪芹悼红轩中批阅十载成就千古奇书;齐白石老人印章的遒劲功底是从前不分昼夜千刻万磨练就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有达芬奇幼时画鸡蛋的刻苦……大凡拥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人,其出神入化的表现力皆来自于踏实的功底。因此,可以说,艺术殿堂精美的纹饰是用踏实雕刻成的。(论点:踏实) (1)学生讨论总结:是对前面几个简例的归纳总结。 (2)教师点拨方法3:归纳分析法    含义: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思路:归纳共性→揭示观点     关键:一句话概括多个论据;将共性、实质扣住论点 (3)学生试笔:运用归纳法分析事例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靠着弟弟接济;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参考示例:这些历史名人都饱受贫苦的困扰,也正是幼时的贫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使他们更积极地去改变现状,最终成就别样人生。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三)总结 (学生归纳): 议论文论据分析    一个原则:紧扣论点                   三种方法:   只摆现象材料--追原因  →探因分析法                               已有结论材料--问假如  →假设分析法                               列举事实材料--找共性  →归纳分析法 四、综合练习:请选用以上任意一种方法评析事例     [论点: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     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既学不到好步伐,还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步伐,落得最后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 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举手投足尽态极妍,连捂胸皱眉的神态都惹人怜爱,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她学来的动作不但使原来就不漂亮的自己更难看,更成为了做作的典型。 五、课后作业:写一篇议论文,话题自定,至少运用两种论据分析方法。

篇2:《学会议论和分析》教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会议论和分析》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姚尚春

一、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1、学习《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深刻”的内容,明确学会“议论和分析” 的意义。

2、了解“议论和分析”的陈述性知识。

(二) 技能目标:

1、掌握“议论和分析”的程序性技能。

2、灵活运用方法,解决片段和文章中存在的此类问题。

(三) 情感目标:

1、提升自己看问题的思辨性和全面性。

2、在关注他人对人生、社会问题的思考中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难点:掌握“议论和分析”的程序性技能

三、教学重点:运用方法修改例文中“议论和分析”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

五、教学设想:根据高中生议论文中不善于论证和分析的特点,在让学生了解方法后,先用一段落教会学生议论,然后再用例文训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修改例文中“议论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将每组中优秀的成果用幻灯片当堂展示。

六、教学思路:了解方法--运用方法--展示成果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我们最拿手的方法呢?

生:举例、说理、对比、比喻……最拿手的方法是事例论证。

师:但我们很多同学在举例论证时往往会犯些毛病,是什么呢?(出示几个例子后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二)了解议论和分析的方法

(1)点击学生在“议论和分析”方面的通病:议论:①议论太少②议论时偏离了中心。分析:不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出示幻灯片)

(2)学习《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深刻”的内容 ,明确:学会了议论和分析就能达到深刻,而且还能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中心更突出,作文上档次,其意义深远。(出示幻灯片)

(3)锦囊妙方:①中心扩展法. ②反面假设法 ③原因分析法 (出示幻灯片)

(四) 例文突破(先发给学生)

(1)段落引导

a、提供一段在议论方面有缺陷的文段(出示幻灯片),

b、在其他学生修改的同时找一学生上黑板板演,

c、学生点评板演的内容,

d、教师投影出原文的议论,通过修改前后的比照和学生点评来加深议论方法的印象。(议论要围绕中心和所举事例或从反面假设议论,注意语言有文采)

(2) 例文训练

a、学生阅读例文后找出在“议论和分析”方面存在的缺陷,教师将投影回放到写有“缺陷”的那一张。

b、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在此方面的缺陷。(估计两个方面。即:第⑤节后面议论太少,结尾前没有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板书或幻灯)

c、对存在的两处问题由学生自主选择一处进行修改,修改完后前后六人交流,推荐出本组中最好的一个准备在班上交流,教师用投影仪当堂展示,学生或教师点评。

(五) 教师小结

回放本节课学到的锦囊妙方和存在问题

(六)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七) 温馨祝福

附:

片段1

希特勒不容置疑是个欲望膨胀的狂人,大日尔曼的欲望使一个素来理智的民族陷入了长久的癫狂,一次次疯狂的叫嚣,一次次野蛮的扩张,整个世界为之蒙尘。

可见,膨胀的欲望一旦占据人内心的时候是多么可怕! 《稀释欲望》

例文2

加长最短的木板,生命更精彩

一条项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

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

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制约其发展。

--题记

①马其顿国王亚里山大战无不胜,但贪欲最终使他客死他乡;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功绩显赫,但日益滋长的骄傲情绪最终使其辉煌功业付诸东流;一代歌王杰克逊也是风华正茂,但因猥亵儿童而锒铛入狱。

②古往今来,一个个有力的事实不断向我们阐述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制约其发展。

③克莱尔说:“进步靠人才,人才靠素质。”孔子曰:“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

④可见,一个人的素质对国家和个人何其重要。但生活中,我们往往注意并特意发挥的是我们素质中优良的一面,而对于差的一面却常常忽视甚至视而不见。但时间一长,当其素质最差的一面被公众发现时,其结果可想而知。正如女兵英格兰在战场上十分英勇,但人们记住的只是她的“俘虏”丑闻;正如黄鼠狼捕捉田鼠尽心尽责,只因一次失足而背上“偷鸡贼”的'骂名。因而,忽视素质中最差的一面无异于在你的体内埋下了毒瘤,当有一天它发作的时候,你的所有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你要知道:取决生命容积的是你生命中最短的木板!

⑤有时,是你忽视的道德素质使你遗臭万年,而有时是你低水平的文化素质使你遗憾终身。还清晰地记得一则新闻。南方航空公司招聘飞机乘务员,报名的美女仅三天便逾千人,她们美若天仙,但多数因文化素质差而被淘汰。口试时问我国四大发明是什么,一位美女想了好久才挤出两个字:火柴。

⑥由此看来,提高个人素质,加长你最短的“木板”何其重要!

⑦社会发展需要和谐,人的发展需要全面。加长你生命中最短的木板,让它和最长的木板一起承载生命中更多的精彩。

[教学后记]

非常感谢高三语文组对我的大力帮助和指点,没有他们我不敢想象我的课会糟糕到什么程度。

本节课通过学生感知错误、了解方法、实战训练、成果展示四个环节力求让学生学得实在有效。在训练时让学生自主选择、讨论交流,力求体现“以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的主题。从作业反馈和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来看,应该说实效明显。但在学生将文章中不足之处修改好并推荐了每组中最好的议论或分析后,由于时间仓促,教师点评显得不足。

篇3:哲理散文阅读指导(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哲理散文阅读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蕲春四中     陈仕明

[教学目的]

读懂哲理散文,提高现代文阅读得分。

[教学设想]

了解散文特点,掌握散文阅读规律,把握散文中心,提高答题准确率。

[教学过程]

一、散文特点

散文是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的,这种感悟往往由眼前某物或身边某事触发,从而悟出某种人生的真谛和哲理。

大体来讲,散文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形象和情感、感悟、哲理。当然散文的形象是广义的,包括人、事、物、景等等,一切客观存在都属于形象。哲理散文就是用优美的语言塑造出特定的形象以寄托自己的感悟。

二、哲理散文的解读步骤

既然哲理散文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寓意物)传达作者某种感悟、哲理,那么阅读它便要披形入里,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找出寓意物(形象),把握寓意物特征。

第二步:依据寓意物特征概括作者感悟、哲理。

示例如下:

例一         荷塘月色

形象           特征                       感情

荷塘月色       静谧--------------------------------内心的不宁静

朦胧  柔美-----------------------淡淡的哀愁

例二          我的空中楼阁

寓意物          特征                        感悟

空中楼阁        充满活力                   对自由生活、独立

轻灵自由                   人格的向往

开放

例三         独坐夕阳里

寓意物 :      夕阳                 大理菊                  女孩

色彩丰富            盛     放              青春形象

蓬勃的生命

特征  :    庄严祥和            火红热烈               凝思期待

平   淡             色彩缤纷               倔强高傲

哲理

太阳   辉煌、壮烈---------平淡                (1)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新

生辉煌、展示生命力走                           向衰亡的过程

一切事             生命展开的                          (2)只要曾献出过自己的热

物都有    花草                 -------萎落飘零            力,展示过自己的热爱,可

相似的            一刻的灿烂                            以毫无遗憾地面对自己的

一面      女孩    可傲的青春-------------衰老               一生

总之,哲理散文的阅读,要弄懂作者写了什么哲理、感悟,就必须仔细分析作者缘什么而写,即必须遵循寻找“理缘”,把握“理义”的步骤。

三、哲理散文常用表现手法---象征

象征是哲理散文常用表现手法。掌握这种表现手法有助于实现由寓意物特征到概括作者感悟、哲理的跨越,从而把握散文中心。

哲理散文以一种象征思维去看待事物的自然属性或结构与人的社会属性之间对应关系,再从事物的自然属性的主观联想,引申到人生的价值取向。用这种眼光看世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变都变成了象征意象,变成了人生的象征。

高考广东现代文阅读选自吴冠中的《说树》。树,是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景观,作者运用象征,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树是人的象征,是人精神的对应物,画家探寻的不独是树的形貌,更重要的是树的内在气质、性格和灵魂。他在文中说:“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作者历数了自己所曾寻访过的树:江南早春体态袅娜的杨柳,黄山背靠石壁伸出臂膀的奇松,美国尤色美底森林中参天的巨树,南国滨江遍体垂着气根的榕树,北国冰雪之中却“无寒意”的白桦,瘦骨嶙峋而又傲视群芳的早树;还有贵州原始森林里,那使画家几乎丧生的“站着死去的树”。画家仿佛在用语言画着速写,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各种树的风采与神韵,让人透视出那棵棵奇树不同凡响的“精灵”。

老树是故乡的象征,老树活得久长,阅尽沧桑,成为历史卷轴,老树很有风韵,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

高考北京卷选自史铁生的《合欢树》。在作者看来,母亲亲手栽的合欢树,是上天对他的一种安慰,是母爱的一种象征。在结尾的时候,作者将某种希望寄寓在下一代的孩子身上:这个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合欢树)影儿”,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在这个孩子的设计上,作者明显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一种渴望时间倒流的幻想;在这里,“合欢树”的象征内涵再一次凸现出来,它不仅仅作为不在场的母亲的象征,而且成为作者与往昔岁月相纽结的一个通道,是作者越来越成熟的人生感悟的最好见证者。

全国高考选自莫利的《门》,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这里的“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门了,而是特定语境中具有特定意义的“门”了。开门是一种“未知的情趣”、“快乐的闪现”、是“安慰”、是“希望”,它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关门”是“最终判决”,是“一个结束”,是“绝望”。

作者笔下的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含深刻的哲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如:“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这句话所在的段落,谈了“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人们关闭门以后,“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就很明了地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人是有思想感情,有隐秘要求的,要有独立思考天地,而马群则不然;“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这也就含蕴了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构成的。

附原文

独 坐 夕 阳 里

郭枫

薄暮时分,独坐在学校操场的草地上,在空旷静寂之中,我感觉今天的黄昏极美。

天气新晴,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暮里,仍有沁人的凉意。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凤凰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和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操场,黄澄澄、亮晶晶,像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上云霞更美,空气的每一个粒子,都染上了颜色,跳跃着,流动着,分秒之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华丽的金、鲜明的橙、酡醉的红、神秘的紫……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外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可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这种黄,像秋叶一般的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大地,整个天空,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

夕阳真美!美得多么令人心悸。

安谧的校园,被暮色浸透了。细柳、扁柏、小池、曲径……一切都蒙上了凄迷的调子,带着些凉薄的意味。独有一圃大理菊却盛放着,蓊蓊郁郁地开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阳影里,鲜明极了。那些硕大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团火球,逼近去凝视,火球中含蕴着生命的烈焰,让人有灼热的感觉。花朵的颜色缤纷:粉白色的那种固然娇媚,深紫色的那种固然艳丽,不过,有一种橙红色的更让我喜爱。这种花,也不知道每一朵是由多少花瓣组成的,但见一圈一圈的花瓣,密密地排列着;中心是耀眼的赤红,向外层展开去,花瓣渐渐变大,颜色渐渐变淡,最外一层,乃变成明亮的橙黄了。花瓣,毛茸茸的,闪着丝绒般的亮芒,却又透明得像玻璃似的流转着夺目的晶莹。

这一圃大理菊,怎会开得如此茂美呢?也许,这就是春花对于生命的讴歌吧!

散步在花径上的女孩是谁呢?十七八岁吧,还正是白色小马般的年龄,春云初展般的面容,却偏爱拢起一缕闲愁,轻锁在眉峰上。她有时低头寻思,有时向天边凝视,是在想什么,还是在期待什么?是要一个多彩的梦,还是要一个灿烂的明天?她的眼睛闪动着光芒,小小的唇紧闭着,倔强而高傲,绛色的夕阳映照着她红润的面庞,夸耀着一个蓬勃的生命。晚风轻拂,飘动着她的头发也飘动着她的衣裳,她轻盈地散步在花径间,好像踏着无声的旋律在舞蹈!

她是谁?这不必追问,她是青春的形象。

太阳沉得更低了,已敛尽了光芒,红通通的,像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它被淡蓝的暮云烘托着,庄严而祥和地步向沉静的世界。

白昼即将尽了。

大理菊仍热情地燃烧着。

女孩还流连在晚霞中。

独坐在夕阳里,在朦胧的光影中,我的灵智却被眼前的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启发得清朗了。我的心灵好像一湖清波,澄明地映出了生命的过去和未来。

你没觉察到吗?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伟大如太阳,冉冉初升时何等辉煌!日当正午时何其壮烈!可是,当它散尽了热力,失去了光芒之后,仍将归于平淡。渺小如花草,当其默默地钻出地面,平凡的样子,虽不能邀得人们一顾,但在生命展开的一刻,却灿烂得令人目眩!而后便萎落飘零了。人,谁没拥有过可傲的青春呢?可是谁也不能扭转那自然的大手,终将走上衰老的归宿。然而,我们又何必遗憾?不见那落下去的夕阳,是多么和平静美么?不见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热烈、疯狂吗?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若能献出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展开自己的爱情,如春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独坐在夕阳里,昼和夜的羽翼同时覆盖着我。我感到昼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阴暗,感到时间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无限。恍然间,我已不是我。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树木,那流荡的云,那吹拂的风:是同样的存在。紫色的雾升起了,包笼了所有的形象。一切,渐渐地,模糊,渐渐地,不见。

美- 克莫利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修管子的工人也许已经来过(就在你外出之时),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我们之中,有谁不曾坐在某一个接待室里,注视着一扇门的谜一般意味深长的镶板?或许你在等待申请一份工作,或许你有一些你渴望做成的“交易”。你望着那机要速记员轻快地走出走进,漠然地转动着与你的命运休戚相关的门。然后那年轻的女郎说:“克兰-博利先生现在要见你。”当你抓住门的把手,你就会闪过这样的念头:“当我再一次打开这扇门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有各种各样的'门。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活泼、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难道你能想象弥尔顿或潘恩急匆匆地穿过一扇转门么?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门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端给你晚餐的托盘,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倒霉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牙医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做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DD“是个男孩!”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狗也知道门的意义和痛楚。你可曾注意过一只小狗依恋在一扇关闭的门边?这是人生的一个象征。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繁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的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猛然关上的门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轻轻关上的门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的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仍在左右,音声可闻,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的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生命并不象一斗烟丝那样持续很久,而命运却把我们象烟灰那样敲落。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它象突然扯断了系在你心上的绳索。重新打开它,是徒劳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膊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四、阅读训练

阳 台 上 的 遗 憾

韩少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的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叠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曾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总是令初来的北方人吃惊。可以想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封建正统文化的稀疏和涣散。虽然免不了给人一点混乱之虞,却也生机勃勃。他们像北方四合院,俨然规规矩矩的顺民和良仆,一栋一檐的定向,都严格遵循天理和祖制,不越雷池。

当然,南北文化一直在悄悄融汇。建筑外观上的南北差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尤其是一些富宅,其实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有一些耳房或偏间,可供主人安置侍卫和女佣;很讲究家庭封闭和谐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可供主人安排儿孙及其宝眷,包容儿孙满堂笑语喧哗的节日大团圆。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坐,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油然而生。倘若在庭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生出一种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也就一直在这样的南国庭院里咳血和低吟。

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庭更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庭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活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要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相视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

如今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呵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产生同样流行的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绪?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向的推动作用,来的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本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在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说“因雪想高土,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如此清新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疾驰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点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这遗憾常常是历史进步后寂寞的影子。

提示:

寓意物       特征                                                      感悟

大家族

南方:多偏门、曲道、自由活泼

旧式宅院                                  等级三纲五常

北方:四合院-------------------方正    的瓦解

建筑                                                            历史进步,但有遗憾

小家庭    (少了雅趣、真趣、多了                       功利)

高楼大厦:         缺少个性、同一模式、生活方式相同

夕照透入书房

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的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DD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彻入,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弋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景象DD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寓意物              特征                                      哲理

夕照中的许多事物

玻璃灯罩、笔杆        蓬勃发光

镇尺、蚂蚁            闪闪发光   --------------------------- ------------------------------不同寻常的景象

尘埃                 极亮极美

《傅雷家书》        我可以永存--------------------------------------思想和精神比物质持久

苏格拉底小雕像      嘴巴紧闭                            哲人无言

一言不吭                             警醒商品世界            不同

泥公鸡             张嘴大叫哀鸣-------------------------------------对商品经济大潮中的传统   寻常

工艺、文化的同情与忧伤  感悟

《乡村的瓦》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寓意物                       特征                       感悟

雨中的神韵与魅力                乡村生活的纯朴美好、

乡村的瓦                ------------  渴望灵魂归乡

对乡村的坚守

进城被拒绝而迷路---------------------  追求新生活而不抛弃过去美好

的东西

篇4:高考作文指导: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教案教学设计(高三)

高考作文指导: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一、文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心理学家罗伯特在地铁车站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一动不动地躺在台阶中间,而赶地铁的人们都像没有看见他一样,匆匆走过,个别人甚至从男子身上跨过。罗伯特感到非常震惊,于是他停下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在他停下来之后,耐人寻味的转变出现了:一些人也陆续停了下来。很快,这个男子身旁聚集了一小圈关心他的人,有人给他买了食物,有人给他送来了水,有人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

为什么人们对这个男子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呢?罗伯特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人的关注,致使情况发生了改变。一个人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跟着改变;身边的一些人改变了,很多人可能会跟着改变;很多人改变了,世界就可能会改变。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选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作文题型相关知识

1、明确题型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

与其他作文题型相比较,材料作文的特点是难度更大,同时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

2、材料作文的形式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寓言、事例、史料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三、审题立意指导

1、审题指导

从“一个人改变了”到“一些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再到“世界就可能会改变”,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然,不能因为文字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相对)而将主题仅仅局限于好人好事和社会风气的改变,无论个人的努力,国家的变革,还是人类历史的进步,都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相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南美洲一只蝴蝶闪动翅膀,就可以引发太平洋上的一场飓风。一个名人成功是几十年的坚持;相反,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也是因为他在几十年间将时间一点一点地浪费了。

这样理解,就抓住了材料的“本质”。审题过程中,谨防抓住“改变”“关注”两个词语和材料的特殊性(道德品质、人性人情)来理解,这样就偏离了材料的“本意”。

【特别提醒】审题就是阅读材料、话题或者命题,领会其“本质”。一般而言,所有的材料,无论文字材料、话题、命题,还是图画材料,都要注意题目和材料在哲学层次上的象征意义,也就是题目和材料的一般性、普遍性,这样才能抓住题目和材料的“本质”,防止脱题、偏题、离题。

2、立意构思启迪

现在的材料作文,往往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自主选择一个角度来行文。

本题抓住材料本质之后,就应该发散思维,由此及彼,多方联系。比如,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联想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文科生的特长)、科学的进步、社会风气的好转、整个世界的联系等等;从小的方面来看,可以联想到个人的成长,如学习进步、身体强床、友谊加深、道德操守的进步等等。至于主题,可以就在选定的角度内确定。比如写“中国革命和建设”,就可以确定主题为“没有一次次思想革新,就没有革命和建设的不断进步” ,可以简练表述为“革新思想,前途光明”;其余兹不赘述。

但是行文过程中,无论选择任何文体,都必须紧紧扣住材料含意,而不应该写成所选择的某个角度,这样的话就势必偏题。

四、方法指导--怎样审出最佳立意?

1、材料一:江西高考作文题目:

今年3月25日,在国人的强烈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

对此,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还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辩证分析:蔡铭超的做法体现了他的一片赤子之心,值得我们赞扬。兔首鼠首归来日!人间处处蔡铭超。为蔡先生鼓掌,为这份爱国之心赤子情怀鼓掌,为这一份冷静智慧鼓掌。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像蔡先生一样葆有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能够在国际社会中运用智慧维护祖国的尊严!

有理有据也得守规。蔡铭超他是爱国的,有理的,但他不应该拒绝付款。中国一直以诚实守信为传统美德,如此做法,有违于这一美德,有理也得守规,才能走遍天下。

既要运用智慧维护祖国的尊严,也要有理而且守规。

方法一:辩证分析--最佳立意就应辩证思考。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要注意辩证思考,全面考虑,有利于构思作文。辩证分析可以突出某一方面,另一方面作为补充即可。避免说过头话。

2、材料二: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达成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可以先选择切好的橙子。他们按照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扔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扔了,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方法二:分层概括--在审题时要分层概括,合并几个观点,提炼最佳立意。

这是一个材料作文。材料前半部分交代两个孩子没有真正沟通,没有申明各自利益所在,后半部分他们各自得到看似公平的一半,却没有物尽其用,结果各自的利益并未达到最大化。材料的中心在应做好沟通上,一类立意为有效地交流沟通,在合作中实现双赢,各取所需。如果不进行沟通,就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如果只谈合作共享双赢,没有谈沟通的属于二类立意,如果从公平、民主、价值、选择、物尽其用的角度来立意的归入三类,如果没有谈以上角度的属于完全跑题。

3、材料三: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用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

材料结果是什么?渔翁什么也没捞到。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应该怎么办?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由果溯因法,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

方法三:以果溯因--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遇见材料追问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整合一下答案即可得出最佳立意。

4、材料四: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关键句“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由此展开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用老经验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方法四:找关键句--关键词语句子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的正确立意。

五、对如何写好给材料作文的具体建议

写给材料作文要注意合理使用所给的材料,不能避开材料,另起炉灶。

若拟写记叙文,则应先对材料内容加以分析,再由此联系与材料相关的人或事,可以以这样的形式开头:“读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或‘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或“在我的生活阅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或‘曾遇见过这样一个人’)……”。结尾处,再用恰当的议论将所叙的人或事与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较,用画龙之笔点明中心即可。

若拟写议论文,对所给材料可以从以下角度使用:

1、从中引发观点,一般来说,所给材料是有意义的,能给人某些启示的,所以往往可以从中得出观点(理解的角度不同,提炼的观点也不同。不管怎样不同,提炼的观点必须与原材料相吻合。),再围绕观点来阐述。由此可得下面的写作思路:开头引述材料→认真分析后,确定论点(即提出中心)→具体论证→结尾照应开头(材料),深化中心。

2、用做文章的论据。对于做论据的材料的使用,需要考生精心剪辑,决定取舍:有时材料过于简单,就需要扩充内容,着重在证明的论点上加以充实;有时对论据材料可完整地抄录引用;有时不宜全文照抄,可用自己的语言对论据作概括引述;有时可以将材料穿插在阐述或评析之中。

3、用做联系实际的参照“标志”;

4、用做拟制标题的话题,如“从……说开去”、“……给我的启示”、“……教会了我做人”、“论……”等。

5、用做照应开头的结论,议论文要做到结构严谨,因此在结论部分有必要用所给材料内容来照应前文(包括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

总之,写给材料作文必须“像捉毒蛇须打它的七寸一样”抓住“要害”即关键。写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角度”的选择,只有命题意图领会了,切入点找好了,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就不难了,当然运笔最好是在自己有经历、有体验、有感悟的内容方面进行。

六、高考链接

浙江省作文题(60分):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作文题点评:

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浙江卷自自主命题开始,都是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还是第一次。从本质上讲,新材料作文脱胎于材料作文,但又不限制文体,同时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三自”,更具灵活性、新鲜性与开放性,也更能发挥考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新材料作文因其“新”的特点,容易给考生设置一些无形的障碍。笔者认为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全面理解材料,不能脱离整体材料的意思另起话题,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就是说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而不是话题。如有的学生从材料中引出话题“情意”,则有可能偏题。

第二,必须考虑绿叶与根的双元关系、辩证关系。根滋养抚育绿叶,绿叶才得以葱绿昌茂,绿叶心怀感恩之情,纵使飘零一生,也眷恋不忘根对自己的呵护。根作用于绿叶,绿叶反作用于根,这是相互的。有很多考生应该会提炼出“感恩”的观点,比如“游子对故土的感激眷恋”、“华侨对国家的回报感恩”“孩子对母亲的.依恋爱戴”等等都可以,但是像一般的帮助别人,比如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情人之间的互相体贴,陌路人一个友情的微笑,身处尴尬时一份温馨的怜悯等等就与材料中的“感恩”之味有点距离,因为它们都脱离了“绿叶与根”的关系。

第三,要写好这篇文章,对考生的的思维能力要求较强。近几年浙江省命题导向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激活学生库存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关注现实的认识观,引导学生心灵的真善美和思维的开阔和多样。如果考生能超越 “感恩”,能从材料中品出根与绿叶的延续性关系--“给予与吸收,及再给予”,将个体心理上升为一种群体情感倾向,比如“乡愁的文化心理”等,则能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容易得高分。

总之,在全国大范围一片话题与命题的作文大潮中,的浙江卷昂扬走在“新材料作文”的行列,与全国卷Ⅱ及上海卷一起,情理兼重,相信积极参与生活,思考生活,注重生活积累与情感积淀的考生定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八、一点补充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春,在广州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开始席卷全国。根据中科院院士钟南山等认定,“非典”病毒的宿主主要是野生“果子狸”。

材料二:5月12日汶川地震后,让人悚然动容的除了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互帮互助的感人场面外,还有为挽救废墟下的生命而累得倒地就睡的搜救犬,和留恋家园始终不愿离开地震废墟的忠诚小狗。

材料三:2009年1月9日,洞庭湖一带再次出现已经绝迹了109年的野生麋鹿27头。麋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典型的湿地动物,它们好合群,在水畔生活,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为食。麋鹿的出现说明洞庭湖的自然环境开始好转。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多材料作文题。三则材料共同构成作文的依据,那么,确定的写作生发点一定是三则材料公共的内容。这三则材料都说了动物:材料一说的是人吃动物的不良后果,材料二讲述了动物对人的好处,材料三说环境好转,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前景。选取公共部分,我们可以得出“人类如何与动物相处”这个话题。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写作生发点为:要与动物和谐相处//善待动物,创造美好生活。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归纳审读分析材料的方法:

单材料,多角度;多材料,求公共。

抓住材料关键点,落实求稳防偏锋。

张军

篇5:关注社会生活,关心自我成长--高考作文指导教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关注社会生活,关心自我成长--高考作文指导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泉峰中学   尹小刚

一、湖南近三年高考作文命题规律初探

.04年湖南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已达3.67亿,在每个孩子 的背后,是一双双深情关注的眼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教育意识向家庭的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05湖南)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从一个人的成长来看,先要学会走,然后才是跑。任谁都跑过--无论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但跑的体验是不尽相同的。你或许有难忘的经历,或许有深切的感受,或许有独到的认识。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跑的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不得抄袭。

(06湖南) “意气”一词在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三种解释:

1、意志和气概。例如“意气风发”。

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

3、由于主观和偏激所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以《谈意气》为题,对字典里“意气”的三种解释作个阐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04年话题作文   家庭教育 文体不限

话题作文   跑的'体验  记叙文或议论文

命题作文    谈意气 限写议论文

湖南高考三年作文题的命题规律

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

关注社会生活  关心自我成长

三、关注有关青少年成长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

本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美历史上最严重枪击事件,韩国学生赵承熙枪杀32人后饮弹自尽。美国校园中弥漫着惊慌和恐惧的气氛。

事发后仅隔两天,由于一名男子声称将让弗州校园枪击案“相形见绌”并威胁要发动比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规模更大的袭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两座城市尤巴城和马里维尔的学校4月19日锁上了教室的门,大约2.2万名学生一整天都留在教室中。

四 、   引发联想,学生发言

五 、   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并联系实际论述。

1、个人     人生观  道德观 价值观 珍爱生命的意识

2、学校      法制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3、家庭       教育方法   教育时间

4、社会       强权政治   黑恶势力     暴力影视、游戏

六、课堂练习

构建作文框架

思维方法:从表及里,由浅入深

论证方式:层递式

论证方法:例证法  引证法

篇6:阅读理解训练指导(新课标版高三英语选修九教案教学设计)

汕头市六都中学 陈秀君

Teaching aim:

Knowledge aim: reading skills,

Ability aim: how to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Learn some ways of reading

Teaching Aids: teaching material, blackboard Multi-media computer; OHP(overhead projector); ; software: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 leading-in

Make a survey

Some people say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get the main idea. Do you agree with them?

Step2 sum up

顺读法::先文后题, 适用于文章短,题目多。

倒读法: 先题后文,适用于文章长,题目少。

跳读法: “冲浪式”阅读,粗略浏览文章。 适用于“图表类、广告类”。

(一)主旨大意类

A 、题目设置:含main idea, topic, title, headline等字眼.

1)The main/general/central/idea of the message is___.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n summarize/sum up/express

主题型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3)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____.

Is mainly about____.

is concerned primarily about____.

4)The best title/headline for the passage might be___.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itles

标题型 best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6)What is the best title/headline of the article?

1

Smoking cigarettes is harmful to your health. Experiments show that cigarette smoking can cause cancer. Besides the most serious and terrible disease(illness), cancer, cigarette smoking also can cause other health problems. For example, it can give one a “smoker’s cough”. Finally, studies have shown it is easy for cigarette smokers to catch colds. Whether you get an unimportant cold or terrible killer, cancer, smoking is harmful. Is it worth it?

2

Often no one looks more guilty than innocent. On the other hand, nobody may look more innocent than a professional criminal. And the man who knows “everything” may really only be trying to hide his own weakness. So, it is foolish to tryto judge a person only by his appearance

3

If you were planning to buy a television set, the following advertisement would certainly draw your attention: “Color TV. Only $79. Two days sale. Hurry.” However, when you go to the store ready to buy. You may discover that they are sold out. But the shop assistant is quick to tell you that he has another model. A much better set which is “just right for you” It costs $395. This sales method is called “bait and switch”. Buyers are baited with a sales advertisement, and then they are switched to another more expensive one. Buying things on sale need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he goods and the reason for the sale.

The paragraph could be entitled _________.

A. Buying A TV Set B. A Selling Method

C. Buyer Beware D. TV On Sale

4

Tom studied four years at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and decided to leave before his graduation. He transferred to the University of Berlin and graduated with honors. Harvard Law School and, later, Boston College provided him with an excellent legal background. He is presently a corporation lawyer in Miami, Florida.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agraph is that ______.

A. Tom, who had studied at Paris Universities for four years, moved to another university.

B. Tom became a lawyer since his graduation from Harvard Law School and later from Boston College.

C. Tom was an excellent student when he studied at Berlin university.

D. Tom received an excellent education.

【例题】 Passage B(NMET)

Reading to dogs is an unusual way to help children improve their literacy skills(读写能力). With their shining brown eyes, wagging tails, and unconditional love, dogs can provide the nonjudgmental listeners needed for a beginning reader to gain confidence (自信心), according to Intermountain Therapy Animals (ITA) in Salt Lake City. The group says it is the first program in the country to use dogs to help develop literacy in childre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Reading Education Assistance Dogs (READ).

The Salt Lake City Public Library is sold on the idea. “Literacy specialists admit that children who read below the level of their fellow pupils are often afraid of reading aloud in a group, often have lower self-respect, and regard reading as a headache,” said Lisa Myron, manager of the children’s department.

Last November the two groups started “ Dog Day Afternoon” in the children’s department of the main library. About 25 children attended each of the four Saturday-afternoon classes, reading for half an hour. Those who attended three of the four classes received a “pawgraphed” book at the last class.The program was so successful that the library plans to repeat it in April, according to Dana Thumpowsky, public relations manager.

59. Wha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text?

A. Children’s reading difficulties. B. Advantages of raising dogs.

C. Service in a public library. D. A special reading program.

【例题】

Magellan’s men were the first to make the trip around the world. It took them more than two years to do so by ship.

Magellan was from Portugal, but he sailed for the King of Spain. On September 20, 1519, he left Spain with fiveships and 240 men. After passing the tip of South America, they reached the Pacific Ocean, on which they sailed more than one year. Very often they could not see a piece of land for months and they suffered greatly from the lack of food and fresh water. Many of them died of hunger and diseases. They even had to live on sawdust. Finally in April 1521, Magellan got to the Philippine Islands, where he was killed. His men fled and continued their voyage across the Indian Ocean. It was with the greatest difficulty that they passed the Cape of Good Hope. By the time they returned to Spain on December 21,1521, seven out of every eight men had died.

Magellan’s voyage proved that men could sail around the

world and that our earth is but a huge ball.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Magellan’s deathB. Going Around The World

C. The World Is Round D. Magellan’s Voyage

(二)词义猜测题

猜词技巧:

1、根据上下语境或指代关系猜测。

2、利用同义(近义)词猜测,常见引出同义词的标志语有or, like, similarly等。

3、利用定义解释或同位结构猜测语义,常用to be called, to mean, to refer to, 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 namely等。

4、利用转折或对比关系猜测,常用的有but, yet, however, while, unlike, instead, otherwise,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with等.

5、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如常见的表否定的前缀有un-, mis-, dis-, im/in-, non-, 另外,re-(再,重复), under-(下), mini-(小), en- (使), com/con-(共同), fore-(前、预先), -ly, -ness, -sion, -y, -tion, -ment, -less等;

6、通过因果关系来推测语义,通常由because, so that, so/such...that等词汇及结构来体现。

7、根据限定结构猜测语义

8、根据常识猜测语义

考题1:Mr Smith loves to talk, and his wife is similarly loquacious_________.

考题2:A calender is a list of the days, weeks, months of a particular year.

The underlined word “calender” means______。

考题3:Unlike her gregarious sister, Jane is shy, unsociable person who does not like to go to parties or to make new friends.

The underlined word “gregarious” means ______(A.健谈的,B.开朗的,C.善交际的)

考题4:He laughed and shrugged,” I have no choice “, he said,” I must bow to the unavoidable.”

The underlined “unavoidable” stands for___

考题5:It rained, so the football match was postponed.

The underlined word “postponed” refers to______.

A . telephoned; B. reported; C. put off

考题6:She had a lesion on her arm that would not stop bleeding.

The underlined word “lesion” means_____.

A.孔 B.伤口 C.伤疤

考题7:The fire started on Sunday morning in the house of the king’s baker(面包师) in pudding Lace. The baker , with his wife and family, was able to get out through a window in the roof.

The underlined word “family”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s____.

A. home B. children C. wife and children D. wife and

(三)判断、推理题

(A) 题目设置

推理隐含类:题干中常含infer, suggest, imply, conclude, intend, be likely to 等词语。

①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_____./ We may infer that_________.

②From the text we know that …is most likely____.

③When the writer talks about…, what the writer really means is ________.

④The writer suggests that_________.

⑤The story implies that_________.

⑥We can infer/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____.

推断作者的观点或意图,或推断结局, 下一步的行为等;

(1)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is___.

(2)The writer thought that______.

(3)According to the author____.

技巧点拔:忠实原文,立足文章的事实和线索,注意作者在文中的措辞风格、语气来判断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即作者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等。只有顺着文章的思路,推理、挖掘文章的内容含义。

小技巧:不选择照抄原文的选项,要选择要有 同义词解释的选项。

1)不选事实细节选项2)不选非事实选项3)选概括性/哲理性的选项

切忌:片面思考、选择表层信息答案,以自己的看法或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看法,或者把社会普遍的一种倾向附加于作者身上。

答题误区:容易选文段中直接表达的信息选项或片面的结论选项,易误选吻合自己看法的选项。

【例题】

When the young waitress near my house started saying hello to me every day, I was very happy. She was at least fifteen years younger than I. One day she signed me to come near. When I walked over, she asked,“Are you single?“

“Why, yes.” I answered, smiling at her happily.

“So is my mother.“ she said, “Would you like to meet her?”

1. The writer talked about the waitress' age because he thought___________.

A. she was young B it a pleasure to make friends with he

C. she was beautiful D. it strange for her to fall in love with him

2. The waitress said hello to the writer every day because___________.

A. she lived near his house B. he often went to visit her mother C. she wanted to be friendly with him D. she loved him very much

Step3 summary (2m)

综合评价意见

本课主要给学生介绍有关阅读理解一些相关知识和猜词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抓住文章主题句,如何做好推理,判断题,克服畏怯心里。让学生掌握本课难点,突破疑点,有的放矢迎战高考。

陈秀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谈笑风生,时常与学生开展对话讨论,表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了她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灵活机智。

本课主要亮点:本课设计独特,独具匠心,使得本课难点解决,疑点突破。执教者能结合新课标理念、结合高考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恰当合理呈现本课内容。

篇7:高三英语第二周预习指导提纲M9 Unit 2 Witnessing time Reading(译林牛津版高三英语选修九教案教学设计)

一、根据课文内容和首字母提示填空

The ancient Greeks have had a great i_________ on Western civilization. When we talk about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we often think of the c________ city of Athens, whose greatest s_________ is the Acropolis.

The Acropolis was built in h__________ of Athena, the goddess of Athens in the 5th century BC. There are three main temples to Athena inside the Acropolis, among which the Parthenon is the largest, containing a gold and ivory s____________ of Athena.

The Acropolis has been d___________ many times throughout history, so when Greece was recognized as an i_____________ country in 1832, the Acropolis was almost in r___________. In 1835, the new government tried to r__________ the Acropolis but without any success. On the contrary, things even got worse due to the industrial p__________ and the millions of tourists.

Fortunately, the Greek government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history and e________ a committee in 1975 to u__________ the complete, professional restoration of the Acropolis, and much work has been done ever since, e___________ during the years when preparation for the 2004 Athens Olympic Games was made.

The committee is also trying to make people know that the best form of c____________ is the prevention of damage. By learning about damage prevention, people will be able to enjoy this h___________ monument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二. 重点短语

1.对…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方面取得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以…的名字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 4.尤其,特别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和…联系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纪念;为了表达对某人的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某人来说做某事是方便的___________________ 8.夺取对…的控制_______________

9.被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为做某事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做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 12.使…恢复往昔的荣耀____________________

13.费神做某事 _________________ 14.在议事日程上,高度重视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词汇助学

1. While the pace of change in the modern world gets faster and faster,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ware of the need of preserve the world’s heritage.

随着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人们也愈来愈意识到保护世界遗产的必要性。

①the pace of change (社会)变化的步伐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keep up with the rapid pace of change.

跟上社会变化的步伐是很困难的。

keep pace with与……保持同;跟上……步伐

②句中be aware作“意识到”解,后可接of短语或that从句。

She was well aware that he was married.

I suddenly became aware of (= started to notice) him looking at me.

increase one’s awareness of

2. Higher wages have already had a major impact on spending.

have an effect / influence / impact on … 对…有影响

The book has a great impact on its readers.

The inflation will surely have a great impact on everyone’s life.

通货膨胀毫无疑问会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3. be responsible for表乐“对……负责;承担……义务;作为……的原因”:

= to be in charge of; to be the cause of

The police are responsible for he preservation of public order and security.

警察有责任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

Police believe that the same man is responsible for three other murders in the area.

The careless drive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accident.

Last month's bad weathe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crop failure.

4. as is the marathon是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as是关系代词.

as (通常后接be或do +主语) 也一样

The film is so boring,as is its music.这部电影很乏味,其音乐也是如此。

She’s unusually tall, as are both her parents.

He’s a doctor, as was his wife before she had children.

I voted Labour, as did my wife.

The situation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here, as are the problems.

Our eating habits have changed, as has our way of life.

The Beatles, _____ many of you are old enough to remember, came from Liverpool.

A. what B. that C. how D. as

5. altitude n(海拔)高度;高处

At high altitudes of Tibet it is difficult to breathe.在西藏海拔很高的地方呼吸很困难。

The plane flew at an altitude of 20000 meters. 飞机在两万公尺的高空飞行。

attitude 态度 latitude纬度

The student should take a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criticism from the teachers.

6. particularly = in particular 意为“尤其,特别”,如:

He isn’t particularly clever but industrious.

Goods which are easily damaged,glasses in particular/especially glasses,need special packing.

She is very particular about/over her dress.她对衣着很讲究。

My brother likes eating very much but he isn’t very _____ about the food he eats.

A. special B. peculiar C. particular D. unusual

Margaret liked all her classes, but she liked sewing class _____.

A. above all B. in general C. after all D. in particular

7. house v.

A villager offered to house the sick traveler. 收容,安置, 供给某人住宅

The gallery houses 2000 works of modern art. 美术馆收藏,存放…

8. seize an opportunity抓住机遇 be seized with被...侵扰; 患, 得(病)

The child was seized with an illness. 这个小孩得了病。

seize the city 攻占城市 seize your meaning 理解你的意思 Seize control of 夺取

By defeating his political opponents one by one,he seized control of the parliament at last.在对其政治对手各个击破之后,他终于掌控了议会。

The dictator took/seized control of the country in 1933.

Their conspiracy to seize 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became known to the police.他们企图控制政府的阴谋被警方知道了。

9. occur (happen) occur to sb (想法、念头等)想起,浮现

When did the accident occur?

An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 me.

It never even occurred to us that he hadn't been invited.

Does it never occur to you that I might like to be on my own occasionally?

10. transfer (move) verb -rr-

transfer为动词,表示“迁移;调任;转移”,常与介词to连用。

We are going to transfer these books to the new library. 我们打算把这些书转到新图书馆去。

Wait until the cakes cool before transferring them to a plate. 等蛋糕凉了之后冉挪到盘了上。

I need to transfer 500 yuan to my son’s account. 我需要把500元转到我儿子的账户上。

The patient was transferred to another hospital.

11. on display/ on show意为“被展出;被展览”:

Designs for the new sports hall are on display in the library.

新体育馆的设计图展示在图书馆里。

These pictures are on display in the shop windows.这些画片陈列在商店橱窗里。

12. under the title of作“在……名下;冠以……名”解 。

Works by many famous artists from china will be on show in the gallery under the title of ‘The Century’s Masterpieces”.

许多出自中国名家之手的画将在这个画廊展出,并冠名为世纪之作。

His poems were published under the title of ‘Love and Reason’.

He made a few records under the name of Joe Ritchie. 以…为笔名

13. carry out完成, 实现, 贯彻, 执行

carry out a policy/plan/task /survey/promise/ an experiment/ research

14. in a gesture to do: in order to

In a gesture to reduce pollution, the government tried all means.

gesture 手势,姿势 They communicated entirely by gesture.

姿态,表示 They sent some flowers as a gesture of sympathy to the parents of the child.

15. undertake undertook undertaken

undertake a task/a project/research/a study etc 承担(工作,责任),承办;着手,进行

undertake to do sth. (promise to do sth.) 许诺,同意做某事

The police will undertake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ase.

The government has undertaken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16. preparation

He is practising every day in preparation for the ice-skating championship.

The servants were cleaning the house in preparation for the return of the family.

We had only a week to make preparations for the wedding.

17. appoint sb. (to be) / as sth. 任命,委任

appoint sb. to do sth. 委派某人做某事

appoint sth. for sth. 确定,决定

We will appoint a date for the examination.将指定考试日期

They appointed White (to be ) /as manager.

A committee was appointed to consider the plans.

The time appointed for the meeting was ten o'clock.

at the appointed time 在约定的时间

fix/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sb.

18. bother vt, vi 打扰;烦扰

Will it bother you if I turn the television on? 我开电视会不会吵着你?

I'm busy, don't bother me. 我正忙着,不要打扰我。

(not) bother to do something

Don’t bother to come to my home.不要特地来我家。

He didn't bother to answer the question.

not bother (sb.) about/with

Don’t bother about/with it. 不要为那事烦恼。

I don’t want to bother her with my problems at the moment.

(not) bother doing something

Many young people didn't bother voting.

Why bother asking if you’re not really interested?干嘛费口舌打听

四、翻译句子

1.那个故事对小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坏天气是引起这场事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情不自禁地把她和我的妹妹联系到了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建造了一座庙来纪念那条勇敢的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不知道玛丽是否会参加聚会,我没有专门问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提出要驾车送我回家是一种善意的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要有礼貌,尤其是对父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她温柔的神情似乎消除了他的忧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英语导学提纲(一)

一、influence capital symbol honour statue damaged independent ruins restore pollution established undertake especially conservation historic

四、That story has a great impact on children.

Bad weathe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accident.

I can’t help associating her with my younger sister.

A temple was built in honour of the brave dragon.

I don’t know if Mary is coming to the party. I didn’t bother asking.

It was a kind gesture to offer to drive me home.

We should be polite, in particular, to parents.

Her tender looks seemed to smooth away his worries.

【《高三议论文论据分析》指导教案】相关文章:

1.高三作文论勇气800字

2.高三作文论勇气议论文800字

3.议论散文语文教案

4.高三议论文类的优秀作文

5.发展与污染高三议论作文

6.课文论美的教案设计

7.作文课指导教案

8.作文指导教案

9.议论文议论

10.议论造句

下载word文档
《《高三议论文论据分析》指导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