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一年级的收玉米教学设计

一年级的收玉米教学设计

2023-06-04 08:19: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WH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一年级的收玉米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一年级的收玉米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的收玉米教学设计

篇1:一年级的收玉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收玉米 课时 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4.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复习加法竖式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谜语导入:奇怪奇怪真奇怪,头顶长出胡子来,解开衣服看一看,颗颗珍珠露出来 。猜一猜(植物)

2.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

3.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4.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三、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57-42=?

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4,个位拨2.)为什么在十位拨4个位拨2呢?(再请一个孩子边

拨边说)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A: 57-40=17 17-2=15

B:50-40=107-2=510+5=15

…(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如果学生说出,就让学生来讲。)

C、竖式计算方法

(2)让学生来说。我们以前写的算式是怎样写的?(手势)(横着写的)(竖着写的)这种竖着写的算式我们就叫竖式。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竖式计算方法。哪些孩子会这种竖式计算方法?你能说说怎样列竖式,怎样算吗?

5 7 (2)小结:(1)相同数位对齐,

-4 2 (2)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1 5

四、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森林医生。学生说说错在哪里,并改正。

2.完成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收玉米 ---------(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减起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57-42=15(个)

5 7

-4 2

1 5

答:笑笑比淘气少收了15个玉米?

作业设计:

用竖式计算。

64-31=54-22= 76-25=

38-25= 45-13=47-32=

篇2:一年级的收玉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收玉米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4、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57-42=? 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4,个位拨2.)为什么在十位拨4个位拨2呢?(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如果学生说出,就让学生来讲。)

C、竖式计算方法

让学生来说。我们以前写的算式是怎样写的?(手势)(横着写的)XX同学是怎样写的?(竖着写的)这种竖着写的算式我们就叫竖式。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竖式计算方法。哪些

孩子会这种竖式计算方法?你能说说怎样列竖式,怎样算吗?

57

15

(2)小结: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58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收玉米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个)

57

15

篇3:收玉米一年级作文

啊!

玉米长得真高呀!

可能有3米高。那玉米棒子又粗又大,有的还露出了小黑脸。我迫不及待地跳下地。爸爸拿起铁钎铲倒一株玉米,丢给我。我忙捡起玉米,用脚踩住玉米秆,双手使劲掰玉米棒子,只听“咔嚓”一声,玉米棒子掉下来了。我捡起玉米,把上面的皮一层层剥开。哇!

好漂亮的一个花玉米!

就这样,我们一会就把玉米收完了。爸爸要我把玉米搬到太阳底下。我拿不了,就放在裙子里。刚走一步,一个玉米掉下来。我弯下腰去捡,不料,又有一个玉米掉了下来。我只得把裙子里的玉米放到太阳地下再去捡。

爸爸笑着说:“你看你,这么小的活还干不好!”

我说:“人家还小嘛,等我长大了,一定能赶上你!”说完,我笑起来了,爸爸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篇4:《收玉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列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都已具备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基础知识,教材中提供淘气和笑笑收玉米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笑笑比淘气少收多少个玉米?”这一个减法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机会,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有效途径: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在学生提出多种算法后,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荐一种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普通适用、易于接受的方法,即算法优化。当然,在教学中有些地方不太理想,需要改进。要加强训练生与生之间的评价。

本节课教学中,本着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的理念,尽量给学生创造参与各种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去主动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篇5:《收玉米》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围绕“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的,主要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作用,通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我完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探究、方法的总结,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收获的幸福。在课堂上,我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在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营造数学的趣味性。

3.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层次性。

总之,正如我在课堂结语所说:“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我会继续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成为一个既快乐又幸福的学生。

篇6:《收玉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让学生懂得解决此类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的教学设计首先出示小熊的年龄比小兔的年龄小、小汽车的价钱比小飞机的价钱贵、苹果的个数比橘子的个数多等等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多哪个少。然后让学生动手摆一摆10以内的图形比较,让学生通过摆图形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解决问题关键和方法,突破的教学的难点。最后把教材中的例题做为练习让学生去解决。

同学年的李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去通过读一读和想一想理解小红收集的饮料瓶子的个数比小林的多3个的意思,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让学生动手摆小棒直观的感知数量,理解含义。在学生计算解决问题之后,反复地用多种提问的方式解决了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的难点。然后第二个例题进行了放手,在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利用提问的方式落实了重点。最后进行了多道练习题的训练,在每道练习题中反复的让学生巩固和熟练应用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我的教学课堂和李老师的教学课堂对比,总结了如下的不足之处:

1、在教学设计中处理的还不是很完善,缺少更细致的思考和设计

在对比中,我的教学设计虽然很好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却没有很好的落实教学重点。虽然学生能清晰的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我花费的课前铺垫很多,因此在教学中,我在给孩子搭建跨越难点的桥梁过于细致,反而就使我的课堂容量就很小。这是我本次设计中的不足之一。

2、在教学环节中我过于牵制学生思维,放手不够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一直是我薄弱的地方。在对比中,我发现我在整个课堂中时刻的带领着学生去学习数学知识,而没有充分的相信学生,让他们去主动的探索数学知识,而且在解决问题中,解决的方式步骤过于惯性化,始终没有变化。应该在处理中,多学习李老师的问的技巧和方式。

总之,教学中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

篇7:《收玉米》教学反思

在本节教学中,教师一直以两个孩子收玉米的生活情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的情境创设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再解决收玉米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研究与探讨中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最后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在兴趣的带领下学生充分感知计算、体会学习的快乐。

篇8:《收玉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科书通过“收玉米”,这一有趣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理解题题意的基础上,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问题,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

我先通过收玉米这个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分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机会。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生在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用小棒摆求结果;有的学生用竖式计算;有的学生用数的组成,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答,我鼓励并引导学生在掌握多种算法的前提下。比一比、学一学、想一想,在实践反思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通过本单元四节课的口算练习,学生都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解答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退位的加减法。

篇9:《收玉米》教学反思

教材中对本节课的设计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学习,但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作了调整,由于在《拔萝卜》一节中学生已经对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进行了学习,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检验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对于这种类型的课,我们采取的常规思路是:

1、找数学信息

2、提数学问题

3、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请一位小老师上台来给大家讲解,下面听的孩子让认真听,听听他哪些地方说的不够清楚明白,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给大家讲明白呢。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不能用完整清晰的语言讲给别的小朋友听,这个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让孩子尽量想清楚该怎样说,并把孩子这次上台的优点说出来,让孩子有勇气也更积极的为下一次上台做准备,同时也要把缺点给孩子指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从什么地方提高。

最后,在总结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让孩子们自己来总结。即你认为有哪些地方是列竖式时我们容易出错的地方,你来给小朋友们提提醒,让他做题时注意点。孩子们这时会把自己做题时出过错误的地方和老师多次强调的注意事项说出来,从而达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的效果。

篇10:《收玉米》信息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姓名 姚秀萍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单位 洪水学区民族小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收玉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笑笑和淘气收玉米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两个数减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与算法,同时对于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计算也比较熟练,因此本节课通过知识的迁移,自然而然地将上节课探究的思想应用到本节课学习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明白算理,相同数位才能直接相减。初步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本节课利用了电脑、PPT、摄像机、图片和音频文件等技术。

2.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引导学生从这幅情境图中找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由课件出示问题。利用课件出示减

法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进行训练。3.给课堂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大量的素材图片或动画,给同学们以视觉享受,渗透了美感教育,使学生更直接形象地接触到所学知识,促进他们接受知识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收玉米。

2.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1.学生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

2.找出数学信息: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3.提出数学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电脑出示主题图 、数学信息和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

57-42=?

2.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3.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A:57-40=17 17-2=15

B:50-40=10 7-2=5 10+5=15

教师巡视。

C、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 4,个位拨2。

3.学生尝试口

算。

4.学生练习竖式计算。 1.展示小组的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吗?  1.学生自主练习。

2.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1.电脑出示出示58页第2、第5题。、2.交互式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的数减去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减去十位上的数,。 电脑出示竖式计算方法。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这节课,我是围绕“培养学习习惯 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的,主要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作用,通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我完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探究、方法的总结,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收获的幸福。在课堂上,我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在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营造数学的趣味性。

3.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层次性。

总之,正如我在课堂结语所说:“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我会继续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成为一个既快乐又幸福的学生。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姚秀萍 电话 15293615781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邮件 Yxp13085929468@163.com

单位 洪水学区民族小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收玉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笑笑和淘气收玉米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两个数减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与算法,同时对于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计算也比较熟练,因此本节课通过知识的迁移,自然而然地将上节课探究的思想应用到本节课学习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明白算理,相同数位才能直接相减。初步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本节课利用了电脑、PPT、摄像机、图片和音频文件等技术。

2.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引导学生从这幅情境图中找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由课件出示问题。利用课件出示减

法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进行训练。3.给课堂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大量的素材图片或动画,给同学们以视觉享受,渗透了美感教育,使学生更直接形象地接触到所学知识,促进他们接受知识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收玉米。

2.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1.学生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

2.找出数学信息: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3.提出数学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电脑出示主题图 、数学信息和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

57-42=?

2.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3.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A:57-40=17 17-2=15

B:50-40=10 7-2=5 10+5=15

教师巡视。

C、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 4,个位拨2。

3.学生尝试口

算。

4.学生练习竖式计算。 1.展示小组的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吗?  1.学生自主练习。

2.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1.电脑出示出示58页第2、第5题。、2.交互式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的数减去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减去十位上的数,。 电脑出示竖式计算方法。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这节课,我是围绕“培养学习习惯 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的,主要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作用,通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我完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探究、方法的总结,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收获的幸福。在课堂上,我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在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营造数学的趣味性。

3.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层次性。

总之,正如我在课堂结语所说:“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我会继续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成为一个既快乐又幸福的学生。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姚秀萍 电话 15293615781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邮件 Yxp13085929468@163.com

单位 洪水学区民族小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收玉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笑笑和淘气收玉米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两个数减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与算法,同时对于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计算也比较熟练,因此本节课通过知识的迁移,自然而然地将上节课探究的思想应用到本节课学习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明白算理,相同数位才能直接相减。初步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本节课利用了电脑、PPT、摄像机、图片和音频文件等技术。

2.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引导学生从这幅情境图中找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由课件出示问题。利用课件出示减

法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进行训练。3.给课堂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大量的素材图片或动画,给同学们以视觉享受,渗透了美感教育,使学生更直接形象地接触到所学知识,促进他们接受知识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功。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收玉米。

2.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1.学生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

2.找出数学信息: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3.提出数学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电脑出示主题图 、数学信息和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

57-42=?

2.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3.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A:57-40=17 17-2=15

B:50-40=10 7-2=5 10+5=15

教师巡视。

C、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 4,个位拨2。

3.学生尝试口

算。

4.学生练习竖式计算。 1.展示小组的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吗?  1.学生自主练习。

2.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1.电脑出示出示58页第2、第5题。、2.交互式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的数减去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减去十位上的数,。 电脑出示竖式计算方法。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围绕“培养学习习惯 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的,主要发挥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作用,通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自我完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探究、方法的总结,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收获的幸福。在课堂上,我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在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1.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营造数学的趣味性。

3.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层次性。

总之,正如我在课堂结语所说:“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我会继续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成为一个既快乐又幸福的学生。

篇11:收玉米作文

收玉米

河北省 魏县第一完小三(四)班 蒿晨

早晨,我跟着爸爸下地收玉米。

啊!玉米长得真高呀!可能有3米高。那玉米棒子又粗又大,有的还露出了小黑脸。我迫不及待地跳下地。爸爸拿起铁钎铲倒一株玉米,丢给我。我忙捡起玉米,用脚踩住玉米秆,双手使劲掰玉米棒子,只听“咔嚓”一声,玉米棒子掉下来了。我捡起玉米,把上面的皮一层层剥开。哇!好漂亮的一个花玉米!

就这样,我们一会就把玉米收完了,

我心里想:这么容易的事,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可是,我一看到地坝,却后悔了。这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呀!满地坝的金黄的玉米,横七竖八[注: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的躺在那里,舒服的晒着日光浴。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我捡玉米检到半死不活[注: 形容筋疲力尽,精神不振的样子,

我的脚不听使唤地走出门,我只好拿起簸箕,捡起一个个长满胡须的小精灵,跑进门,就这样来来回回五六趟,我的身子已经累得精疲力尽[注: 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了,大颗大

[1] [2] 下一页

【一年级的收玉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2.一年级教学设计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4.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5.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

6.一年级夜色教学设计

7.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8.一年级文明礼仪教学设计

9.一年级秋天教学设计

10.一年级体育教学设计

下载word文档
《一年级的收玉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