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小学语文课文《神笔马良》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神笔马良》教案

2023-03-03 08:37:2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北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小学语文课文《神笔马良》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小学语文课文《神笔马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课文《神笔马良》教案

篇1:神笔马良课文教案参考

神笔马良课文教案参考模板

1、通过看动画、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欣赏民间文学作品。

2、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积极体验小主人公的行为与情感。 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作画纸、笔人手一份。

过程:

一、出示“马良”形象,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是什么时候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他的名字叫马良,你们看马良在干什么?用什么画画?真奇怪,画画不是应该用笔吗,怎么用树枝呢? 二、边看动画边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神笔马良》。

“从前……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看动画)

1、马良喜欢干什么?他想向大官和画师要什么?结果怎么样?马良有没有放弃?他是怎么做的?

2、对于马良的做法,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3、小结:马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画画,真是个有毅力的好孩子,相信总有一天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对吗? (二)继续讲故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原来老爷爷给他的是一支神笔。”

1、马良终于有了一支笔,这个愿望是怎么实现的?

2、这是一支什么笔?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3、马良有了这样一支神笔,他要去给谁画画?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边提问边讲述,引导幼儿大胆猜测,积极体验看场景、设疑——大胆猜测、讲述——看结果、证实

1、(画小羊)发生了什么事?猜猜马良会怎么做?

2、(画耕牛)同上

3、(画水车)同上

4、马良用神笔帮助了谁?你觉得马良做得怎么样?

5、小结:马良用自己的本领和神笔帮助了有困难的人,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篇2:神笔马良课文

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他很喜欢画画,可是家里穷,连一枝笔也没有。一天,他放牛回来,路过学馆,看见里面有个画师,拿着笔在给大官画画。

马良看得出神,不知不觉地走了进去。他对大官和画师说:“请给我一枝笔,可以吗?我想学画画。”

大官和画师听了哈哈大笑,说:“穷娃子也想学画画?”他们把马良赶了出来。

马良气呼呼地说:“我偏不信,穷娃子就不能学画画!”

从此,马良用心学画画。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他到河边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有人问他说:“马良,你学会了画画,也去给那些大官们画吗?”

马良摇摇头说:“我才不呢!我专给咱穷人画!”

日子一天天过去,马良画画进步很快。可是他依然没有笔。他多么盼望有一枝笔啊!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忽然屋里闪起一道金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出现在他面前。老头儿给他一支笔,说:“马良,你现在有一枝笔了,记住你自己的话,给穷人画画!”

马良真高兴啊!他立刻拿起笔在墙上画了一只公鸡。奇怪,公鸡活了!它从墙上飞下来,跳到窗口,喔喔地叫起来。原来白胡子老头儿给他的是一枝神笔。

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给村里的穷人画画。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一天,他走过一块地边,看见一个老农和一个小孩儿拉着犁耕地。泥土那么硬,拉不动。马良拿出神笔,给他们画了一头大耕牛。“哞——”耕牛下地拉犁了。

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着兵来捉他,把他带到衙门里,要他画金元宝。马良恨透了大官,站着一动不动,大声说:“我不会画!”大官气极了,就把他关在监牢里。

到了半夜,看守监牢的兵睡熟了,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一扇门,一推,门开了。马良说:“乡亲们,咱们出去吧!”监牢里的穷人都跟着他逃出去了。

大官听说马良逃了,就派兵去追。可是马良早已画了一匹快马,骑上马跑远了,哪里还追得着!

一天,他走到一个地方,那儿天气干旱,庄稼都快枯死了。农民们没有水车,用木桶背水,吭唷!吭

唷!真够吃力的。马良说:“我来给你们画几架水车吧!”农民们有了水车,都很高兴。这时候,人堆里忽然钻出来几个官兵,拿铁链往马良颈上一套,又把他抓去了。

大官坐在大堂上,不住地吆喝着,“把马良绑起来!”“把他的神笔夺下来!”“快去叫画师来!”

画师来了。大官叫他画一棵摇钱树。画师拿起马良的神笔,就画一棵摇钱树。

大官欢喜得很,急忙跑过去摇,不料头撞在墙上,额角上起了个大疙瘩。画仍旧是画,没变成真的摇钱树。

大官走过来,给马良松了绑,假装好声好气地说:“好马良,你给我画一张画吧!”

马良想夺回神笔,就一口答应说:“好,就给你画一回吧!”

大官见马良答应了,非常高兴,把神笔还给他,叫他画一座金山。

马良不说什么话,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个无边无际的大海。

大官恼怒了,说:“谁叫你画海?快画金山!”

马良用笔点了几点,海中央出现了一座金山,金光闪闪,满山是金子。

大官高兴得直跳,连声说:“快画一只大船,我要上金山运金子去!”

马良就画了一只大船。大官带了许多兵,跳上船就说:“快开船!快开船!”马良画了几笔风,桅杆上的帆鼓起来,船直向海中央驶去。大官嫌船慢,在船头上大声说:“风大些!风大些!”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大船有点儿倾斜了。大官心里害怕,着急地说:“风够了!风够了!”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风更猛了,海水咆哮起来,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

大船翻了,大官他们沉到海底去了。

马良又回到村里,给穷人画画。

《神笔马良》教材分析

《神笔马良》是一个流传很广、深受人们喜爱的童话。课文写了马良用神笔为穷苦人作画。只要是穷人需要的.,他都给他们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生产上的困难,受到了穷苦人民的赞扬。但是,当大官想方设法要马良给他们画金山时,马良不怕威胁,坚决不给他们画。马良用神笔和智慧,与大官作斗争,使他们受到惩罚。全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让读者感受到马良的聪慧、善良和正直、勇敢。课文内容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学生们会在读中分辨善恶,受到教育。

我在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把文本看成是一个开放的信息源,通过教师设置的集约型专题,获取文本中相关的信息,加以分析、综合,结合自身的经验最终获得有用的信息,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重构新的认知结构。如《神笔马良》要让学生练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知道马良学画画的目的,了解神笔“神”在哪里。我在教学中就设置了神笔神在哪里?的学习专题。学生初学课文之后,马上得出:这是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的神笔。这是学生通过筛选信息后得到的。教师引导之后,学生细致阅读发现:画师取画笔画摇钱树,摇钱树并没有变真的。于是又将上述结论改为:马良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教师再引导大家交流讨论,发现马良所画的物品都是老百姓所需要的,而不是马良自己所要的,于是又把结论表述为:老百姓要什么马良就画什么,马良画什么老百姓就有什么。至此,学生已调集了课文蕴含的信息,并通过整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在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我还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如果自己有一支像马良一样的神笔,会怎样

这篇童话是我国著名童话家洪汛涛于1954年创作的。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曾获一等奖,作者据此改编的儿童电影《神笔》曾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金质奖章。

主人公马良是个勤劳、刻苦、有志气的孩子。他从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寒,靠自己打柴、割草为生。但是,他并有因生活贫苦而气馁,一心想学画画的本领。他每天用心苦练,在沙地上学着描飞鸟,在岩石上学着描游鱼。晚上,拿了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墙壁上,复习白天画过的画。后来,他终于得到了一支神笔。他用这支神笔画鸟,鸟就在天上飞;画鱼,鱼就在水中游。这事被贪心的财主知道了,要马良给他画大元宝。马良不肯,就被关入马厩中。马良画了一架梯子,逃跑了;又画了一匹大骏马骑上它,财主追不上。皇帝要马良画画,马良不愿意。皇帝就把他打入大牢。马良画了座小岛,岛上画了株金光闪闪的摇钱树,又画了一条大木船,当皇帝和大臣、将军……坐船去取钱时,大风大浪把他们全都吞没了。从此,马良用自己的本领自由自在地为穷苦的乡亲们画画,画出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犁耙、耕牛、水车、石磨……

篇3:小学三年级语文《神笔马良》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神笔马良》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能正确、较快地阅读课文,并能一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神笔“神”在哪里,马良用神笔为穷人做了哪些好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笔,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他就用神笔做出了他想做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1课《神笔马良》。(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思考题。

①轻声读课文,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

②思考: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事?哪件事使你最感兴趣?

③划出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思考题②题。

(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4件事:①画了一头大耕牛。②在监狱墙上画门救出穷人。③为农民画水车。④画大海、金山、大船、风,使大官沉到海底,为民除害。)

四、质疑

哪些地方读不懂、或有新的看法提出来。(师生讨论)

五、讨论

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各抒己见。)

六、总结

1.同学们一个个不是马良,胜似马良,你们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让我们把马良的言行牢记在心间。读一读你喜欢的课文内容。(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2.你应向马良学习什么?(热爱劳动人民,嫉恶如仇。)

七、作业

l.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和他为什么做这些事情。通过讨论交流理解重点内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突破难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理展开想象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培养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道德教育。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神笔马良》这一教案

篇4:《神笔马良》课文原文

三年级语文《神笔马良》课文原文

原文

从前,有个叫马良的穷孩子,他天生聪敏,从小喜欢画画。可是由于家里穷困潦倒,他连买一支笔的钱也没有他到山上打柴时,就折一根树枝在山坡上画;到河边割草时,就用草根蘸着河水在河边画;回到家里,就拿一块木炭在院子里画。

马良坚持不懈地画画,从没有间断过一天。但他常常想,如果自己能有一支画笔那该有多好呀一个晚上,马良恍惚中感到窑洞里亮起了一阵五彩的光芒,这时出现了一个白胡子老人,老人送给他一支金光灿灿的神笔。

马良高兴地惊醒过来,原来是个梦!可他看看自己的手,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自己手里确实有一枝笔。他马上用笔画了一只鸟,鸟竟活了过来,展开翅膀飞了起来,他又画了一条鱼,鱼也活了起来,活蹦乱跳。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替村子里穷苦善良的人家画画,谁家缺什么,马良就给他们画什么。

邻村的一个贪婪、为富不仁的大财主听说这件事以后,马上派人将马良抓了过去,逼他为自己画画。无论财主如何哄他、吓他,他就是不肯画。财主把他关到了马厩里,不给他饭吃。

傍晚下起了鹅毛大雪。财主见马厩的门缝里透出红色的亮光,还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就向门里看,马良在里面烧起了一个大火炉,边烤着火,边吃着热烘烘的饼子。这火炉和饼子都是马良用神笔画出来的。

财主顿时怒火中烧,打算把马良杀死,夺下他的神笔。这时马良攀上一架梯子,翻墙走了。财主急忙攀上梯子去追,刚爬了两步,就摔了下来。原来,这梯子也是马良用神笔画的。财主还没爬起来,马良已骑着一匹用神笔画的`骏马飞奔而去。

财主骑着马,带着人,追了上来。眼看就要追着了,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张弓、一枝箭。马良搭弓射箭,一箭射中了财主的咽喉,财主顿时气绝身亡。皇帝知道后,派人把马良抓了去。皇帝威逼马良给他画株摇钱树,否则的话,就要将马良杀掉。

马良挥起神笔,在一个无边的大海中央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株又高又大的摇钱树。马良又画了一只巨大的木船,皇帝带上人上了木船。马良又画了几笔风,大木船顺风而行。马良继续不停地画风,海风卷起一层层的巨浪,船被巨浪打翻了,皇帝也沉到了海底。

马良后来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人们不得而知。有人说,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和那些种地的伙伴在一起。也有人说,他到处流浪,专门给穷苦的人们画画。

故事影响

神笔马良的故事从诞生起,经久不衰,家喻户晓,成功的塑造了马良,神仙爷爷,县令,皇帝等人的鲜明的人物形象,故事充满正面力量。

扩展资料:

儿童文学作家洪汛涛创作的《神笔马良》故事家喻户晓,是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经典儿童读物,“神笔畅想2035”系列纪念活动日前在沪举行,不少文学界和出版界人士表示,洪汛涛在儿童文学创作、理论、出版和教育领域贡献卓著。

其作者洪汛涛(1928-),浙江浦江人,与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等并称为“中国童话十家”,毕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出版《神笔马良》等专集百余种、500多万字。有扎实的民间文学和古文功底。1986年,洪汛涛写成一部41万字理论书籍《童话学》,对童话教育这门新学科的创建和开拓做出了贡献。

作家秦文君评价《神笔马良》是“没有时间标签的作品,能永久地表现有趣的故事和闪亮的人类之心”。洪汛涛讲述的虽是一个古代故事,塑造的却是跨越时代与地域、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童话人物形象,这也是《神笔马良》的成功所在。这篇具有鲜明中华民族气派和民间文学风味的童话,陆续被译成英、日、意等多种文字,马良的形象来自民族文化土壤,已成为中国儿童智慧、勇敢和正义的化身。

篇5:课文《神笔马良》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神笔马良这本书,这一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一本书主要写有一个男孩名叫马良,他喜欢画画,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笔,只能够用树枝在泥土画画。一天晚上,马良干完活回家休息,突然一位老爷爷出现在马良前面,老爷爷递给马良一只神笔,让马良给穷人画画。马良以为是梦,醒来后手里真的拿着老爷爷给他的笔。马良每天给穷人画画,人们都是很喜欢他的。

不久,大官知道马良有只神笔,就把马良抓过来叫马良画摇钱树,马良不肯。于是他画了一片大海,在海里画了一座金山。大官说:“画一艘船去运金子。”马良画了一艘船,大官上了船,船慢慢地向金山开去。大官嫌太慢,大官对马良说:“画点风。”马良加几笔粗大的风,船被吹得是东倒西歪。船翻了,大官被淹死了。马良仍然和以前一样善良、一样勇敢、一样乐于助人。

我们应该像马良一样善良、一样勇敢、正直,有乐于助人的精神,马良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我会给买不起车的穷人画车,让他们不会走路太累。 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我会给买不起学习用品的小朋友,画很多学习用品让他们好好学习。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我会给村里的小朋友画很多电视机,让他们看电视。马良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马良是我们学习的指路灯。

课文《神笔马良》读后感7

今天,我读了《神笔马良》这个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叫马良的穷孩子,他非常喜欢画画,可是又买不起笔,就用树枝当笔作画。有一天晚上,一位老爷爷送给他一支神笔,马良用这支神笔为穷人画了许多他们需要的东西。城里的大官知道后,就把马良抓来,要为他们画许多金银财宝。马良不顺从,用神笔一次次脱险,最后还把大官淹死了。马良又回到家乡继续给乡亲们画画。

读了这一个故事后,我九知道马良是一个勇敢、聪明、善良的好孩子。我是希望我也有一支像马良一样的神笔,这样我就能给穷人画一些粮食,让他们有粮食吃而不会挨饿;能给灾区的小朋友画学习用品,让他们可以好好读书;能给大作家海伦凯勒画一双明亮的眼睛,让她重见光明,可以写更多的书给我们看,让我们开心、快乐;能给老师画一颗仙草,老师吃了皱纹不会爬上额头,让老师永远年轻,天天给我们讲知识,使我们有力量!

我更希望用这支神笔为大漠画上绿洲,用它驱除世界上一切邪恶和肮脏,让我们所有人世世代代无忧无虑地居住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

篇6:神笔马良课文原文

神笔马良课文原文

原文:

从前,有个孩子名字叫马良。父亲母亲早就死了,靠他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他从小喜欢学画,可是,他连一支笔也没有啊!

一天,他走过一个学馆门口,看见衙门里的 县令,拿着一支笔,正在画画。他不自觉地走了进去,对师爷说:“我很想学画,借给我一支笔可以吗?”县令瞪了他一眼,“呸!”一口唾沫啐在他脸上,骂道:“穷娃子想拿笔,还想学画?做梦啦!”说完,就将他撵出大门来。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说:“偏不相信,怎么穷孩子连画也不能学了!”

从此,他下决心学画,每天用心苦练。他到山上打柴时,就折一根树枝,在沙地上学着描飞鸟。他到河边割草时,就用草根蘸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晚上,回到家里,拿了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壁上,又把白天描过的东西,一件一件再画一遍。没有笔,他照样学画画。

一年一年地过去,马良学画从没有一天间断过。他的 窑洞四壁,画上叠画,麻麻花花全是画了。当然,进步也很快,真是画起的鸟就差不会叫了,画起的鱼就差不会游了。一回,他在村口画了只小母鸡,村口的上空就成天有老鹰打转。一回,他在山后画了只黑毛狼,吓得牛羊不敢在山后吃草。但是马良还没有一支笔啊!他想,自己能有一支笔该多么好呢!

有一个晚上,马良躺在窑洞里,因为他整天地干活、学画,已经很疲倦,一躺下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窑洞里亮起了一阵五彩的光芒,来了个白胡子的老人,把一支笔送给他:“这是一支神笔,要好好用它!”马良接过来一看,那笔金光灿灿的;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他喜得蹦起来:“谢谢你,老爷爷,……”马良的话没有说完,白胡子老人已经不见了。

马良一惊,就醒过来,揉揉眼睛,原来是个梦呢!可又不是梦啊!那支笔不是很好地在自己的手里吗!

他十分高兴,就奔了出来,挨家挨户去敲门,把伙伴都叫醒,告诉他们:“我有支笔啦!”这时才半夜哩!他用笔画了一只鸟,鸟扑扑翅膀,飞到天上去,对他唧唧喳喳地唱起歌来。他用笔画了一条鱼,鱼弯弯尾巴,游进水里去,对他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他乐极了,说:“这神笔,多好呀!”马良有了这支 神笔,天天替村里的穷人画画:谁家没有犁耙,他就给他画犁耙;谁家没有耕牛,他就给他画耕牛;谁家没有水车,他就给他画水车;谁家没有石磨,他就给他画石磨……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很快地传进了邻近村里一个县令的耳朵。这县令,就派两个家丁来把他抓去,逼他画画。

马良年纪虽小,却生来是个硬性子。他看透有钱人的坏心肠,任凭 县令怎样哄他、吓他,要他画个金元宝,他就是不肯画。财主就把他关在一间 马厩里,也不给他饭吃。

傍晚,雪纷纷扬扬地落着,地上已经积起了厚厚一层。 县令想,马良这一下不是饿死,也准冻死了。他走过马厩门口,只见门缝里透出红红的亮光,还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他觉得奇怪,凑近眼去,往门缝里一张,啊!马良不但没有死,而且还烧起了一个大火炉,一面烤着火,一面正吃着热烘烘的饼子呢!县令知道,这火炉和饼子,一定是马良用神笔画的,就气呼呼地去叫家丁来,要他们把马良杀死,夺下那支神笔。十多个凶猛的家丁,冲进了马厩,却不见马良,只见东面墙壁上,靠着一架梯子。马良趁着天黑,攀上这梯子,翻墙走了。县令急忙攀上梯子去追,没爬上三步,就摔下来了。原来,这梯是马良用神笔画的。

马良出了县令的家,他知道在村里是不能住了,他向自己的村庄挥了挥手,默默地说了一句:

“伙伴们,再见啦!”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匹大骏马,跳上马背,向大路上奔去。没有走出多少路,只听见后面一阵喧哗,回头一看,火把照得通明,县令骑着匹快马,手执一把明晃晃的钢刀,带着一二十个家丁,追上来了。

眼看就要追着了,马良不慌不忙,用神笔画了一张弓,一支箭。箭一上弦,“飕”的一声,正射中县令的咽喉,县令翻身跌下马去了。马良拍拍大骏马,大骏马像飞一样地向前驰去了。

马良连日带夜地在路上跑了几天,到了一个市镇里,看看离家乡已经很远,就在这儿住下来。他画了许多画,拿到街坊去卖。因为他怕别人知道,便不让画活起来,画成的东西,不是少嘴便是断腿的。

一天,他画了一只没有眼睛的白鹤。一不小心,在它脸上溅上一滴墨水,白鹤便眼睛一睁,扇扇翅膀飞上天去了。

这一来,整个市镇都轰动了。当地的.官员,马上把这件事奏给了皇帝。皇帝就下了一道圣旨,派人来召他到京都去。马良不肯去,他们把他拉去了。

皇帝拿到神笔,就自己来画了。他先画了一座金山。贪心不足的皇帝,画了一座又一座,画了一座又一座,重重叠叠地画了许多。画好一看,哪是金山!却是一堆堆的大石头;上面压得太多,就塌下来,差一点把皇帝的脚也打伤。

皇帝还不死心。他心里想,画金山不成,就换金砖。他画了一块嫌小,画了一块嫌小,最后画了长长的一大条。画好一看,哪是金砖!却是一条长长的大蟒蛇,张开血盆似的大口,向他扑来。幸亏卫士们救得快,不然,皇帝早被大蟒蛇吃掉了。

皇帝没有办法,只得把马良放出来,又假惺惺地对他说了一些好话,说什么要给他许多许多金银,还说什么要把公主嫁给他,招他做驸马。

马良一心想夺回神笔,他装作答应下来。皇帝见马良答应了,十分高兴,就把神笔还给了马良,要马良给他画画。皇帝想,画金山、金砖都不成,那末画株摇钱树吧!摇钱树上,长的都是钱,轻轻一摇,就能掉下许多钱来,这有多好啊!他就叫马良画摇钱树了。

马良心里打定了主意,不说什么话,提起神笔一挥,一个无边的大海,出现在眼前了。蓝蓝的海水,没有一丝波纹,亮闪闪的像一面大玉镜。皇帝看了很不高兴,脸一板,骂道:“叫你画摇钱树,谁叫你画海!”

马良在大海中央画了块小岛,岛上画了株又高又大的树,说:“这不是摇钱树吗?”皇帝看见那株树,发着耀眼的金色光芒,喉咙里咽了几口唾水,就嘻嘻地笑了起来,急巴巴地对马良说:“赶快画只船吧!我要到海中央去摇钱!”马良画了一只很大很大的木船,皇帝就带了娘娘、太子、公主和许多大臣、将军,都上船去了。

马良又画了几笔风,海水掀起密密的波纹,大木船就开动了。

皇帝心里痒滋滋的,嫌船走得太慢,在船头上叫:“风大些!风大些!……”马良就加了几笔粗粗的风。海动荡起来了,白帆鼓得满满的,木船急速地向海中央驶去。

马良又加上几笔大风。大海不安地吼叫起来,卷起滚滚的浪涛,大木船摇摇晃晃了。

皇帝心里害怕,向马良摇手,大声地喊道:“风够了!风够了!……”马良装作没有听见,不歇手地画着风。海水发怒了,浪涛扑上船去了。船倾斜了,船上乱起来了。

皇帝被海水打得浑身湿漉漉的,抱着船的桅杆,不住地叫喊:“风太大了!船要翻了!不要再画了!……”马良不去睬他,还是不住手地画风。风更大了,吹来了许多厚厚的乌云,又鸣雷,又闪电,还下起暴雨来。浪更猛了,海水像一堵堵倒坍的高墙,接连不断地往船上压去。船翻了,船碎了,皇帝他们都沉到海底去了。

皇帝死了以后,《神笔马良》的故事就传开了。但是,马良后来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大家都不清楚。有的说:他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南,和那些种地的伙伴在一起。有的说:他到处流浪,专门给许多穷苦的人们画画。

篇7:《神笔马良》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能正确、较快地阅读课文,并能一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神笔神在哪里,马良用神笔为穷人做了哪些好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笔,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他就用神笔做出了他想做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1课《神笔马良》。(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思考题。

①轻声读课文,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

②思考: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事?哪件事使你最感兴趣?

③划出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思考题②题。

(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4件事:①画了一头大耕牛。②在监狱墙上画门救出穷人。③为农民画水车。④画大海、金山、大船、风,使大官沉到海底,为民除害。)

四、质疑

哪些地方读不懂、或有新的看法提出来。(师生讨论)

五、讨论

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各抒己见。)

六、总结

1.同学们一个个不是马良,胜似马良,你们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让我们把马良的言行牢记在心间。读一读你喜欢的课文内容。(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2.你应向马良学习什么?(热爱劳动人民,嫉恶如仇。)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篇8:《神笔马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动画、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欣赏民间文学作品。

2、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积极体验小主人公的行为与情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作画纸、笔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出示“马良”形象,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是什么时候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他的名字叫马良,你们看马良在干什么?用什么画画?真奇怪,画画不是应该用笔吗,怎么用树枝呢?

二、边看动画边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神笔马良》。

“从前……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看动画)

1、马良喜欢干什么?他想向大官和画师要什么?结果怎么样?马良有没有放弃?他是怎么做的?

2、对于马良的做法,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3、小结:马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画画,真是个有毅力的好孩子,相信总有一天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对吗?

(二)继续讲故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原来老爷爷给他的是一支神笔。”

1、马良终于有了一支笔,这个愿望是怎么实现的?

2、这是一支什么笔?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3、马良有了这样一支神笔,他要去给谁画画?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边提问边讲述,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积极体验看场景、设疑――大胆猜测、讲述――看结果、证实

1、(画小羊)发生了什么事?猜猜马良会怎么做?

2、(画耕牛)同上

3、(画水车)同上

4、马良用神笔帮助了谁?你觉得马良做得怎么样?

5、小结:马良用自己的本领和神笔帮助了有困难的人,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四)学生画画续编故事结局

1、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着官兵来抓他,还抢走了马良的神笔,逼他画很多很多的金银财宝,你们说气人不气人?如果要把这么多的金银财宝白白地给了大官,那多可惜啊。如果你是马良,请你用这支神笔来对付这个可恶的大官,你会画什么东西呢?

2、学生作画

现在请你们把自己刚才想的东西,像马良一样,把它画下来,让大家看看你都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3、指名学生讲述

三、拓展:迁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大胆实践

1、你们看,马良坚持画画,结果不仅练好了本领还得到了神笔,但他并不骄傲,能用自己画画的本领帮助大家。你们愿意用自己的本领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吗?

2、好,现在老师请你们想一想,你们都有哪些本领,可以用它怎样帮助别人呢?

3、让我们一起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吧!

篇9:《神笔马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神笔“神”在哪里,马良用神笔为穷人做了哪些好事。

3、能正确快速的朗读课文,并能一边读,一边想,学会思考问题。

4、能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为人们做好事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人文目标:培养孩子名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马良用神笔为穷人做了哪些好事。懂得分辨善恶为人们做好事就会受到尊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课,揭题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一篇新课文《神笔马良》(教师板书)。神笔“神”在哪里呢?好我们来看一下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指导朗读。教师适当范读,让学生注意语气。

三、探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找出哪些段落是描写马良为穷人画画的,哪些段落是描写马良与大官做斗争的。

理清课文的脉络以后,进行讨论:马良为什么不为大官画金山?为什么只为穷人画画,来满足穷人的需求?

(鼓励学生大胆的说)

引导学生讨论,说说马良是个怎样的人?

四、总结课文

提出问题:马良的笔“神”在哪里?

(马良的神笔能出神入化地画出他想得到的东西。其“神”。就在于马良对待画画有一种执著的精神,他经过刻苦的锻炼才会有那样的结果。

(要学习马良的这种精神,而不是只羡慕那只笔。)

五、说说如果你有马良那样的一支笔,你会怎样用?

(引导学生用“神笔”来描绘自己的愿望和想象未来美好的生活,或为人们、为社会、为改变环境做更多的事情。)

篇10:《神笔马良》教案

《神笔马良》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并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学习马良为穷人造福,为穷人除害的品质,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3.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笔,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他就用神笔做出了他想做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1课《神笔马良》。(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思考题。

①轻声读课文,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

②思考: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事?哪件事使你最感兴趣?

③划出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思考题②题。

(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4件事:①画了一头大耕牛。②在监狱墙上画门救出穷人。③为农民画水车。④画大海、金山、大船、风,使大官沉到海底,为民除害。)

四、质疑

哪些地方读不懂、或有新的看法提出来。(师生讨论)

五、讨论

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能力,各抒己见。)

六、总结

1.同学们一个个不是马良,胜似马良,你们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让我们把马良的言行牢记在心间。读一读你喜欢的课文内容。(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2.你应向马良学习什么?(热爱劳动人民,嫉恶如仇。)

七、作业

l.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八、板书设计

篇11: 《神笔马良》教案

设计理念:

抓题眼,带动对整篇课文的阅读,也是长文短教的一种惯用做法。本课的“神”就是全文的一个圆心、轴心,做到“语语悟其神”、“步步悟其神”、“处处悟其神”。

教学目标:

1学懂课文生字新词,读懂课文。

2体会马良神笔之“神”。

3懂得心地善良、一心为穷人着想的人才会创造奇迹。

教学流程

一、找准靶心

1. 揭题:神笔马良

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马良的笔 “神”在哪里?

2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3 带着课后问题读懂课文。

4 连起来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二、箭箭入靶

紧扣“神”字品读重点词句。

让我们再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了马良的神笔之神?

1. 他立刻拿起笔……叫起来。

2. 马良拿出神笔……“哞”……耕牛。

3. 马良……一推,门开了。

4. 马良说:“……”

自由练读 ,读出神笔之神。

小结:马良想什么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这笔可真神呀!

三、深入悟“神”

神笔之神还表现在哪里?

1. 大官让画师画摇钱树,没有变成真的摇钱树。

2. 马良用神笔居然让大官葬送海底,神笔真是助善除恶呀1

四、留住精彩

如果要把课文编成课本剧,哪一部分是高潮部分?

有声有色的练读课文最后部分,“马良给大官画金山,最后使他们沉入海底”。

1. 找伙伴表演读。

2. 分组上台表演。

五、总结提升

1. 神笔之神不光是画什么就有什么,而在于它能助善除恶。

2. 补充阅读《七色花》等民间故事。

3. 阅读诗歌《假如》第一段,续写诗歌。

假如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让小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

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

板书

神笔马良

神 神 神

篇12: 《神笔马良》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了解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哪件事最让你感兴趣?

教学难点:

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最让你感兴趣?为什么?

教具准备:

投影幻灯、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什么是童话呢?

童话是通过非常丰富的想像、强烈的夸张、神奇的幻想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儿童故事。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神笔马良》就是这样一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了超现实的夸张和幻想,给马良除恶安良的言行增加了新奇神秘的色彩,使故事的情节更加曲折离奇,全文充满了儿童情趣。使我们阅读时,更觉得亲切、生动、有趣。

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用投影灯打出重点词语)

1、哪些语句描写马良喜欢画画,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说。

教师引导:大官和画师是怎样表现的?他们说了些什么?采取了什么行动?读读课文。

学生说。

教师讲:马良只是生气吗?他又是怎样做的呢?齐读第4、5两个自然段课文。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说。

2、马良怎样得到一枝笔?读读课文。

学生说。

教师引导:马良得到一枝笔,他的表现怎么样?他怎样做的呢?

学生说。

3、马良有了这枝神笔,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分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马良用这枝神笔,为穷人做了那么多事情。而大官让他画金元宝,他一动不动。大官又怎样呢?

学生说。

教师讲:“假装”是故意作出某种动作和姿态来掩饰真相的意思。大官亲自给马良松绑,这是一种假象,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想一想。而马良又是怎样对待大官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从“马良想夺回神笔”到“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放录音)

学生说。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你的体会是什么?

学生说。

三板书设计

神笔马良

喜欢画画画耕牛

刻苦练习用神笔为穷人画水车

盼望有笔要什么有什么

对大官画大海

四作业设计

1、朗读喜欢的自然段。

2、填量词

一神笔一()金山一()摇钱树

一()公鸡一()画一()老爷爷

3、积累四个字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3: 《神笔马良》教案

为了让更多的幼师轻松上课、备课无忧,一直努力致力于整理、收集名师课程,优质教案,将打造全网最具特色和实力的幼教资源网。通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导幼儿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喜欢倾听《神笔马良》的故事,学习马良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设计意图:

一天在家,和五岁的儿子一起听了《神笔马良》的故事。儿子感叹:我要是有一支神笔就好啦!那我想要啥就画啥。是呀!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支神笔那可太棒啦!如果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班幼儿听,假如每个孩子都有一支神笔,假如有神笔的孩子们看见了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口齿伶俐,想象丰富的精灵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因此而产生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神笔马良》。

活动目标:

1、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

2、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3、喜欢倾听《神笔马良》的故事,学习马良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

难点: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PPT课件(《神笔马良》故事图片,雨中没有伞的人,找不到妈妈的小男孩,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们,衣衫褴褛的流浪老爷爷等图片),毛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听故事,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幼儿异口同声的说:想)那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二、倾听故事,认识神笔

1、观看PPT4-11听老师讲故事

2、、故事好听吗?我检验一下,你们听懂了没有?(听懂啦)敢不敢回答我几个问题?(敢)

教师:我们刚才听到的故事叫什么名字?(神笔马良)故事中会画画的小朋友叫什么?(马良)他有一支什么样的笔?(神笔)为什么叫它神笔?(这支笔画什么东西都能变成真的)

3、教师:马良用这支神笔给穷人画了好多有用的东西,帮助了许多人。让我们给这个善良、有爱心的马良鼓鼓掌吧!小朋友看这支笔神奇不神奇?(神奇)这么好的神笔你想不想要?(幼儿迫不及待的说:想)

三、仔细观察,初步想象

(一)、初识神笔,说一说

教师:假如你也有一支这样的神笔,你要画什么?(幼儿回答积极,内容丰富)

(二)设置情景,说一说

1、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情景,想一想,假如你也有一支这样的神笔,看到这种情景,你要为图中的人们画什么?(播放PPT13-17)

教师 :小朋友们,图中这个人在干什么?(这个人在跑步)天气怎样?(天下雨啦。)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雨伞,雨衣。)(PPT13雨中没有伞的人)

教师:这个小朋友一个人在街边哭,大家猜一猜他可能遇到什么事了?(他可能找不到妈妈了)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电话。)(PPT14找不到妈妈的小男孩)

教师:咦?这个人怎么用脚写字呀?(他没有手)噢!原来他是残疾人。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一双手。)(PPT15失去双手的残疾人)

教师:大家看看这片土地怎么没有一棵植物,地上还有那么多裂缝?(因为这里缺水)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一条河。)(PPT16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们)

教师:大家看看这位老爷爷,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给他画什么?(假如你有一支神笔,我会给他画衣服,画好多钱,画金币,画金元宝……)(PPT17衣衫褴褛的流浪老爷爷)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有爱心,像马良一样帮助了好多人。我为善良的你们点赞。

2、情景再现,正确引导(播放PPT15-17)

边出示图片边说:在这个干涸的土地上,你给他们再多的钱,他们可能也很难买到很多的水,那在这干涸的土地上有比钱更重要更实用的是什么呢?(水,很多很多的水)对呀,我们给了他们很多的水,这个土地上的禾苗呀,庄稼呀,就可以生长了,人们也不用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水了。所以在这里水比钱实用。残疾的孩子,你给他再多的钱,他能买到手吗?”(买不到)是的,再多的钱都买不来手。我们给他画上一双手,然后再让神笔把它变成真的,这样,他就能像我们一样,用手吃饭,用手画画、写字了。对吧?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知道,钱可以买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东西是钱买不来的。所以在我们的生命里,还有很多东西比钱更重要,小朋友们,你们说对不对呀?”(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对)

(三)联系愿望,说一说

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愿望?假如你有了这样的神笔,你想不想把你的愿望画出来,让他变成真的?

四、神笔接力,说说愿望

教师(出示毛笔):当当当,这就是马良的那支神笔,神笔交到谁的手中,就请完整、快速的说出你的愿望,说不定愿望真的会实现呦!

五、课外延伸,结束活动

我们回教室去把我们刚才说的画出来吧!

活动总结:

在幼儿的语言活动教学中,师幼互动是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语言是在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它是互动的主要媒介和载体,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是这节语言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因此,我设计了三个互动环节:活动开始,幼儿看着漂亮的图片,听老师声情并茂的讲《神笔马良》的故事,然后说一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这时候,幼儿的说话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孩子们争着举手说自己的想法,幼儿有种一吐为快的感觉。接下来设置情境,让幼儿说一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为图中的人物,画什么?”最后请小朋友画出自己的愿望,“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什么干什么”。这样由易而难,循循善诱,让孩子能够轻松的,完成本次活动的三个目标。

虽然在活动设计中,没有设计对幼儿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渗透这个目标,但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幼儿发展中存在的个体差异,互动内容也不能以封闭化的知识传授为主,既然孩子都说出了想画钱,想要很多钱的这种愿望,我就觉得,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而这个教育结合活动中所选择的几张图片来进行,是非常恰当的。雨中没有伞的孩子,找不到妈妈的男孩,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干涸土地上找水的人们。这些情景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用钱解决不了的,或者说是用钱,不能够很快或者是直接解决的。所以,我请幼儿看图,然后进行引导,让幼儿自己来区别,钱和他们所急需的物品来比较,可能那个才是他们最需要的?让幼儿自主探究,最终得到结论:虽然钱可以买来很多东西,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再多的钱也解决不了的。从而对幼儿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渗透。我觉得和其他三个目标相比,这才是孩子们本次语言活动最大而且最意外的的收获。

通过这节语言活动,我的收获不亚于孩子们!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家庭环境影响下,我们肩负着幼儿健康全面成长教育的第一站的重要使命,而在我们幼儿教育中尤为重要的的语言活动要尊重个体差异、注重情感交流、倡导多元化教学,要做好课前预设,发掘教育资源,精心准备,注意问题设计,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篇14: 《神笔马良》教案

目标:

1、通过看动画、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欣赏民间文学作品。

2、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积极体验小主人公的行为与情感。

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作画纸、笔人手一份。

过程:

一、出示“马良”形象,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是什么时候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他的名字叫马良,你们看马良在干什么?用什么画画?真奇怪,画画不是应该用笔吗,怎么用树枝呢? 二、边看动画边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神笔马良》。

“从前……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看动画)

1、马良喜欢干什么?他想向大官和画师要什么?结果怎么样?马良有没有放弃?他是怎么做的?

2、对于马良的做法,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3、小结:马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画画,真是个有毅力的好孩子,相信总有一天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对吗? (二)继续讲故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原来老爷爷给他的是一支神笔。”

1、马良终于有了一支笔,这个愿望是怎么实现的?

2、这是一支什么笔?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3、马良有了这样一支神笔,他要去给谁画画?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边提问边讲述,引导幼儿大胆猜测,积极体验看场景、设疑——大胆猜测、讲述——看结果、证实

1、(画小羊)发生了什么事?猜猜马良会怎么做?

2、(画耕牛)同上

3、(画水车)同上

4、马良用神笔帮助了谁?你觉得马良做得怎么样?

5、小结:马良用自己的本领和神笔帮助了有困难的人,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四)幼儿画画续编故事结局 1、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着官兵来抓他,还抢走了马良的神笔,逼他画很多很多的金银财宝,你们说气人不气人?如果要把这么多的金银财宝白白地给了大官,那多可惜啊。如果你是马良,请你用这支神笔来对付这个可恶的大官,你会画什么东西呢?

2、幼儿作画

现在请你们把自己刚才想的东西,像马良一样,把它画下来,让大家看看你都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3、幼儿讲述

三、迁移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1、你们看,马良坚持画画,结果不仅练好了本领还得到了神笔,但他并不骄傲,能用自己画画的本领帮助大家。你们愿意用自己的本领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吗?

2、好,现在老师请你们想一想,你们都有那些本领,可以用它怎样帮助别人呢?

3、让我们一起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吧!民间传说欣赏——《神笔马良》

篇15: 《神笔马良》教案

原文:

孤儿马良,从小喜欢学画。他没有钱买笔,就用树枝、草根在地上、石壁上练画。

一天,一位白胡子老爷爷送给他一支神笔。他用神笔画了一只鸟,鸟飞了;画了一条鱼,鱼游了。马良高兴极了。从此,他用神笔为村里的穷人画画。谁家没有耕牛,就给谁家画耕牛;谁家没有水车,就给谁家画水车……

村里的财主知道了,就把马良抓来给他画金元宝。马良不肯画,财主把他关在了马棚里。夜里,马良画了一个梯子和一匹骏马,翻墙骑马跑了。财主发现了,骑着马追来。马良不慌不忙,用神笔画了一张弓,一支箭,把财主射死了。

皇帝知道了,让马良给他画一棵摇钱树。马良画了大海,在海中的小岛上画了一棵摇钱树。当皇帝乘船到小岛上去的时候,他又画起了大风。大风吹翻了小船,皇帝掉进大海淹死了。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讲这个神话故事。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和学习神笔马良的聪慧、善良、正直和勇敢。并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讲这个故事,感悟课文内容,用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策略:

读中感悟,读中表达。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用手中的笔记录着你们成长的足迹。假如今天你手中的笔变成了一支神笔,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神话故事《神笔马良》中的主人公马良就用他手中的神笔做了他想做的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拼音汉字对照着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有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重点指导学困生)。

三、品读感悟,个性表达,训练语言。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2自然段,读后思考:马良

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画出相关词句,然后练说。(要求:语言简洁、明了。)

马良用神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良用神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良用神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课文,说说马良是个怎样的人?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读后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随机板书:善良,聪慧,正直,勇敢。

3、试讲这个故事。

先在小组内讲,再选出代表在全班讲。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如果你也拥有这样一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

(充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注: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和价值观的不同,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此时,教师要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评价)

五、总结收获。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练笔本上

(参考题目:1、马良,我想对你说……2、假如我有这样一只神笔……)

教学反思:

《神笔马良》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脍炙人口的故事。讲述了贫苦人家的孩子马良历经坎坷,最后用自己的画笔战胜邪恶,得到穷苦人民爱戴的故事。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全文故事情节生动,通过设计自由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走近主人公马良。问:“你们读了这个故事认为马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的回答是多元的,从不同角度出发的。看来之前的'发散思维训练对学生来说奏效了。

学生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想法,如通过马良不直接给官员画金山,而是先画汪洋大海能够体会到马良是个聪明智慧的孩子。他在牢里等看守睡熟后在墙上画门解救无辜百姓、官兵追击,马良迅速在岩石上画马机智逃脱,这些都能表现他的聪明和智慧。学生抓住马良没有笔在沙地上画画,在河滩上画画体会到马良做事执着,热爱绘画,持之以恒。通过他只为穷人画画,毫不考虑自己体会他的大公无私和善良,以及诚实守信。

篇16:二年级神笔马良课文原文

二年级神笔马良课文原文

神笔马良

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他很喜欢画画,可是家里穷,连一枝笔也没有。一天,他放牛回来,路过学馆,看见里面有个画师,拿着笔在给大官画画。

马良看得出神,不知不觉地走了进去。他对大官和画师说:“请给我一枝笔,可以吗?我想学画画。”

大官和画师听了哈哈大笑,说:“穷娃子也想学画画?”他们把马良赶了出来。

马良气呼呼说:“我偏不信穷娃子就不能学画画!”

从此,马良用心学画画。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天上的鸟。他到河边去割草,用草根在河滩上画水中的鱼。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有人问他:“马良,你学会了画画,也去给那些大官们画吗?”

马良摇摇头说:“我才不呢!我专给咱穷人画!”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马良画画进步很快。可是他依然没有笔。他多么盼望能有一枝笔啊!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忽然屋里闪起一道金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出现在他面前。老爷爷给他一枝笔,说:“马良,你现在有一枝笔了,记住你自己的话,去给穷人画画!”

马良真高兴啊!他立刻拿起笔在墙上画了一只公鸡。奇怪,公鸡活了!它从墙上飞下来,跳到窗口,喔喔地叫起来。原来白胡子老头儿给他的是一枝神笔。

马良有了这枝神笔,天天给村里的穷人画画。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一天,他走过一块农田,看见一个老农和一个小孩子拉着犁耕地。泥土那么硬,拉不动。马良拿出神笔,给他们画了一头大耕牛。“哞--”耕牛下地拉犁了。

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枝神笔,带着兵来捉他,把他带到衙门里,要他画金元宝。马良恨透了大官,站着一动不动,大声说:“我不会画!”大官气极了,就把他关在监牢里。

到了半夜,看守监牢的兵士睡熟了,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一扇门,一推,门开了。马良说:“乡亲们,咱们出去吧!”监牢里的穷人都跟着他逃出去了。

大官听说马良逃了,就派兵去追。可是马良早已画了一匹快马,骑上马跑远了,哪里还追得着。

一天,他走到一个地方。那儿天气干旱,庄稼都快枯死了。农民们没有水车,用木桶背水。哼唷!哼唷!真够吃力。马良说:“我来给你们画几架水车吧!”农民们有了水车,都很高兴。这时候,人堆里忽然钻出来几个官兵,拿铁链往马良颈上一套,又把他抓去了。

大官坐在大堂上,不住地吆喝着:“把马良绑起来!”“把他的神笔夺下来!”“快去叫画师来!”

画师来了。大官叫他画一棵摇钱树,画师拿起马良的神笔,就画了一棵摇钱树。

大官欢喜得很,急忙跑过去摇,不料头撞在墙上,额角上起了个大疙瘩,画仍旧是画,没变成真的摇钱树。

大官走过来,给马良松了绑,假装好声好气地说:“马良,好马良,你给我画一张画吧!”

马良想夺回神笔,就一口答应,说:“好,就给你画一回吧!”

大官见马良答应了,非常高兴,把神笔还给他,叫他画一座金山。

马良不说什么话,用神笔在墙上画了个无边无际的大海。

大官恼怒了,说:“谁叫你画海?快画金山!”

马良用笔点了几点,海中央出现了一座金山,金光闪闪,满山是金子。

大官高兴得直跳,连声说:“快画一只大船,快画一只大船,我要上金山运金子去!”

马良就画了一只大船。大官带了许多兵,跳上船就说:“快开船!快开船!”马良画了几笔风,桅杆上的帆鼓起来,船直向海中央驶去。大官嫌船慢,在船头上大声说:“风大些!风大些!”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大船有点儿倾斜了。大官心里害怕,着急地说:“风够了!风够了!”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风更猛了,海水咆哮起来,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

大船翻了,大官他们沉到海底去了。马良又回到村里,给穷人画画。

《神笔马良》教学反思

《神笔马良》这篇课文通过写马良喜欢画画,得到一支神笔,用手中的神笔为穷人画画、制服贪财的大官,最后继续为穷人画画的故事,表现了马良的机智、善良,赞扬了马良一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

我设计的这节课,以读为主。从读中感悟马良的善良与淳朴;从读中体会马良惩治大官的过程;从读中领会马良为穷苦人民画画、为穷苦人民服务的美好心灵。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用笔画出马良用神笔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在马良与大官的对话中我指导同学要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边读边思考边用笔画出马良画了几次画,都为谁画的?为什么?他当时是怎样想的?并且指导学生用“画——帮————做————”的句式把每件事说清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非常有利于渗透教学目标。

我还适时地引导小组讨论:马良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不为大官画,后来又画了?是他怕大官吗?有的回答:“是的`。”有的反应快说:“不是的。”并从书中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依据。他当时的心里是怎样想的?抓住马良为大官画金山、画海、画船、画风的那一段引导学生理清层次并结合课件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句式复述故事片断,达到重点段重点理解的目的。

在课的结尾,我又回归到“神”字上来。变相的总结课文:马良的笔“神”在哪里?不仅要引导学生答出“画什么有什么”,还要结合实际说出马良是通过对画画的执着、刻苦的锻炼才得到的能力。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同时,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假如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在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时,我本来想,学生会拿它给自己画玩具、画吃的、画书包,或是给父母画楼房、画汽车、画钱之类的东西。没想到我随机提问了几位同学,有的说为四川地震灾区的人们画许许多多的楼房,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有的说为小朋友画一所希望小学,让他们有地方读书;有的说为灾区的人们画许多吃的东西……学生们说得多好,多有爱心。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竟然都这么懂事。我本来还想让学生读一读《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首小诗,然后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想法,都应该像马良一样,多为大家着想。可现在看来不用了,于是我将这首诗作为欣赏内容,和学生阅读、欣赏。

是啊,课堂就是只可预设,不可生成的东西。我们只能尽量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不被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打乱自己的“阵脚”,才能处理好各种突发的变故,应付多变的课堂。

篇17:课文《神笔马良》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和欣赏水平。

2、训练学生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3、学会复述这个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马良是谁吗?你们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神话故事《神笔马良》。

二、老师讲故事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认真倾听。

三、讨论

1、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

2、你从神笔马良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学生讲故事

1、小组内讲故事。

2、班内讲故事。

3、评一评谁讲得最好?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把今天学会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篇18:神笔马良课堂教案

神笔马良课堂教案

神笔马良是一篇经典的课文,它描述了马良的神奇想象,通过一只神笔创造神话的故事,下面是神笔马良课堂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神笔马良课堂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并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学习马良为穷人造福,为穷人除害的品质,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3.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笔,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他就用神笔做出了他想做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1课。(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思考题。

①轻声读课文,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

②思考: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事?哪件事使你最感兴趣?

③划出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思考题②题。

(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4件事:①画了一头大耕牛。②在监狱墙上画门救出穷人。③为农民画水车。④画大海、金山、大船、风,使大官沉到海底,为民除害。)

四、质疑

哪些地方读不懂、或有新的看法提出来。(师生讨论)

五、讨论

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能力,各抒己见。)

六、总结

1.同学们一个个不是马良,胜似马良,你们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让我们把马良的言行牢记在心间。读一读你喜欢的课文内容。(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2.你应向马良学习什么?(热爱劳动人民,嫉恶如仇。)

七、作业

l.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篇19:故事神笔马良教案

主要涉及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自主阅读、交流与讲述故事的内容,了解《神笔马良》的主要情节。

2.积极思考,通过不同人物的比较,感受马良善良、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

3.大胆想象、交流,体验关爱别人、关爱自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壁画故事《神笔马良》。

2.图书、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语:这是谁?你在幼儿园什么地方见过他?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初次阅读,整体感知。

①自主阅读故事。

指导语:马良是谁?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看懂了哪一页,讲给大家听一听。

②讨论:你是怎样知道书中所讲的故事的?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

(2)细细阅读,感悟情节。

①了解阅读要求,再次阅读,重点了解马良“盼笔一得笔一用笔”的主要情节。

②交流:马良是怎样学习画画的?他又是怎样得到神笔的?他用神笔做了些什么?

③语言与画面匹配:请小朋友找出与下列语句相匹配的画面在第几页?

(3)进一步阅读图书,感受马良的形象特征。

①借助实物投影仪,师幼共同阅读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

②讨论:白胡子爷爷要送神笔给马良?神笔神在哪里?为什么它到了画师手上就不神了?马良是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的?马良又是怎样用神笔惩罚坏官的?你觉得马良是一个怎样的人?

3.大胆想象,拓展思维

(1)想象与讲述: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帮助穷人做了许多事情。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

(2)总结,赞赏关心别人、关心自然的美好愿望。

延伸活动:

1.请幼儿以组为单位,互相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马良帮助穷人与惩治大官的经过。

2.在班上开展“计算机里的‘神笔马良’”活动,鼓励幼儿尝试用“画笔”软件开展绘画活动。

资料链接:

【小学语文课文《神笔马良》教案】相关文章:

1.小学三年级语文《神笔马良》教案设计

2.神笔马良读后感

3.神笔马良心得体会

4.神笔马良观后感

5.二年级神笔马良读后感

6.《神笔马良》读书心得

7.读神笔马良心得

8.神笔马良读后感范文

9.神笔马良作文250字

10.神笔马良读后感190字

下载word文档
《小学语文课文《神笔马良》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