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哥白尼
“眠青”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语文教案-哥白尼,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语文教案-哥白尼,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语文教案-哥白尼
语文教案-哥白尼
教学建议
一、文章主旨
《哥白尼》一文介绍了哥白尼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创立地动学说,赞扬了他在天文学方面敢于打破错误的传统观念,坚持真理的精神。课文还阐明了哥白尼的学说在科学史上引起的革命和对人类思想的重大影响。
二、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1段)介绍哥白尼出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学历爱好。
第二部分(2段)叙述哥白尼写作《天体运行》、创立地动学说的过程。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1-3句)写哥白尼认识的发展。
第二层(4-6句)写《天体运行》从写作提纲到出版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3-4段):评论哥白尼地动学说的意义和影响。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3段):说明对白尼地动学说的发表在科学史上的革命意义。
第二层(4段):阐述哥白尼学说对人类思想的深刻影响。
第四部分(5-6段):叙述围绕哥白尼地动学说所展开的科学和宗教的激烈斗争,以及地动学说的最后胜利。
三、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
在叙述了哥白尼的生平和主要贡献之后,在第3、4段的开头,都以议论的方式概括地动学说的巨大意义;第5段在引述了哥白尼给教皇的信中的一段话后,略加评论,用来赞扬哥白尼的革命精神和决心。第6段的结尾热情颂扬了地动学说的胜利,说明了科学必胜的真理,突出了中心思想。
2.剪裁得当
哥白尼一生中对于人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学过医学,给贫民治过病;造水车解决村民用水不便的困难;应政府要求建立了一套新的货币制度;还应教会的约请,进行实际可行的历法改革。那时,哥白尼的名字成了仁慈、智慧的同义同。要把这一切全都包容在这么一篇不足两千字的文章中是不可能的。这篇课文截取哥白尼在天文学上的巨大贡献――创立地动学说――这一部分加以介绍。
3.结构严谨,语言简明
本文先从哥白尼创立地动说的基础说起,接着写创立地动说的过程,再分析地动说的意义,最后写地动说在斗争中取胜,紧紧围绕中心,层层推进,且各段首尾相衔,环环相扣,十分严密。语言上平实简明,没什么惊人之语,却有很强的条理性和层次感。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了解、分析、思考,重点了解哥白尼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学习其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认识科学的伟大力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学过地理,知道什么是地动学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介绍地动学说的创始人――哥白尼的一篇文章:《哥白尼》
二、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16岁进唐山矿路学堂读书,19考取赴美留学的公费生,后在哈佛大学地学系学习气象,毕业后回祖国服务,成为卓越的科学家。
三、检查预习
非难――指责和责问。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天翻地覆――形容变化极大或闹得很凶。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四、默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概括其中心句
明确:
1.哥白尼的出生及其求学经过。
2.哥白尼相信地动学说,出版《天体运行》一书,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
3.地动学说的发表,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
4.哥白尼的学说对人类思想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5.《天体运行》一书是一封科学向宗教挑战的信。
6.地动学说被承认的艰难历程。
五、理清结构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第―部分(第1自然段):写哥白尼的求学生活,为地动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写哥白尼对天文学及各门科学,对人类思想的伟大贡献。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科学战胜神权的艰难历程。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课文介绍哥白尼哪几个阶段的求学经历?为什么说它为地动学说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明确:
(1)18岁时人克拉科大学学习艺术和数学;23岁人波伦尼亚大学学习天文;后人其他大学学习医学、法律学和神学。
(2)克拉科大学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开展科学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波伦尼亚大学地处当时欧洲工商业和艺术科学的中心――意大利。思想的先进、知识的渊博、对天文的兴趣奠定了其创立地动学说坚实的基础。
二、研习第二部分
1.哥白尼提出地动学说的主要依据来自哪几个方面?
明确:一方面是前人研究成果,即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说。另一方面是自己观测的结果。
2.《天体运行》的成书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漫长岁月,这体现了哥白尼的一种什么精神?
明确: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3.为什么说哥白尼发表地动学说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
明确:他带给人们科学的实践精神,教给人们怎样批判旧的学说、怎样认识世界。
4.哥白尼发表地动学说给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课文是怎样评价哥白尼这一贡献的?
明确:从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荒谬的宇宙观,是向当时宗教的挑战,为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宇宙观奠定了基础。课文还借哥白尼的话来评价哥白尼的贡献“哥白尼地动学说撼动了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来没有任何―种创见,没有任何一种发现可以和它相比”。
三、研习第三部分
1.地动学说被承认经历了哪些艰难的历程?
明确:
①《天体运行》刚出版,竞遭到宗教的革新者的漫骂与批评。
②以16世纪上叶起.异端裁判所以恐怖手段威胁相信地动学说的人们。16烧死布鲁诺,伽利略70岁时还被审讯,《天体运行》被列为禁书。
③1757年,禁令解除。1822年,教皇被迫承认。
2.地动学说最终被承认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科学必
篇2:哥白尼
哥白尼
教学建议
一、文章主旨
《哥白尼》一文介绍了哥白尼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创立地动学说,赞扬了他在天文学方面敢于打破错误的传统观念,坚持真理的精神。课文还阐明了哥白尼的学说在科学史上引起的革命和对人类思想的重大影响。
二、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1段)介绍哥白尼出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学历爱好。
第二部分(2段)叙述哥白尼.写作《天体运行》、创立地动学说的过程。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1-3句)写哥白尼认识的发展。
第二层(4-6句)写《天体运行》从.写作提纲到出版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3-4段):评论哥白尼地动学说的意义和影响。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3段):说明对白尼地动学说的发表在科学史上的革命意义。
第二层(4段):阐述哥白尼学说对人类思想的深刻影响。
第四部分(5-6段):叙述围绕哥白尼地动学说所展开的科学和宗教的激烈斗争,以及地动学说的最后胜利。
三、.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
在叙述了哥白尼的生平和主要贡献之后,在第3、4段的开头,都以议论的方式概括地动学说的巨大意义;第5段在引述了哥白尼给教皇的信中的一段话后,略加评论,用来赞扬哥白尼的革命精神和决心。第6段的结尾热情颂扬了地动学说的胜利,说明了科学必胜的真理,突出了中心思想。
2.剪裁得当
哥白尼一生中对于人类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学过医学,给贫民治过病;造水车解决村民用水不便的困难;应政府要求建立了一套新的货币制度;还应教会的约请,进行实际可行的历法改革。那时,哥白尼的名字成了仁慈、智慧的同义同。要把这一切全都包容在这么一篇不足两千字的文章中是不可能的。这篇课文截取哥白尼在天文学上的巨大贡献――创立地动学说――这一部分加以介绍。
3.结构严谨,语言简明
本文先从哥白尼创立地动说的基础说起,接着写创立地动说的过程,再分析地动说的意义,最后写地动说在斗争中取胜,紧紧围绕中心,层层推进,且各段首尾相衔,环环相扣,十分严密。语言上平实简明,没什么惊人之语,却有很强的条理性和层次感。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了解、分析、思考,重点了解哥白尼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学习其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认识科学的伟大力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学过地理,知道什么是地动学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介绍地动学说的创始人――哥白尼的一篇文章:《哥白尼》
二、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16岁进唐山矿路学堂读书,1910年考取赴美留学的公费生,后在哈佛大学地学系学习气象,毕业后回祖国服务,成为卓越的科学家。
三、检查预习
非难――指责和责问。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天翻地覆――形容变化极大或闹得很凶。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四、默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概括其中心句
明确:
1.哥白尼的出生及其求学经过。
2.哥白尼相信地动学说,出版《天体运行》一书,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
3.地动学说的发表,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
4.哥白尼的学说对人类思想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5.《天体运行》一书是一封科学向宗教挑战的信。
6.地动学说被承认的艰难历程。
五、理清结构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第―部分(第1自然段):写哥白尼的求学生活,为地动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写哥白尼对天文学及各门科学,对人类思想的伟大贡献。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科学战胜神权的艰难历程。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课文介绍哥白尼哪几个阶段的求学经历?为什么说它为地动学说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明确:
(1)18岁时人克拉科大学学习艺术和数学;23岁人波伦尼亚大学学习天文;后人其他大学学习医学、法律学和神学。
(2)克拉科大学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开展科学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波伦尼亚大学地处当时欧洲工商业和艺术科学的中心――意大利。思想的先进、知识的渊博、对天文的兴趣奠定了其创立地动学说坚实的基础。
二、研习第二部分
1.哥白尼提出地动学说的主要依据来自哪几个方面?
明确:一方面是前人研究成果,即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说。另一方面是自己观测的结果。
2.《天体运行》的.成书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漫长岁月,这体现了哥白尼的一种什么精神?
明确: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3.为什么说哥白尼发表地动学说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
明确:他带给人们科学的实践精神,教给人们怎样批判旧的学说、怎样认识世界。
4.哥白尼发表地动学说给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课文是怎样评价哥白尼这一贡献的?
明确:从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荒谬的宇宙观,是向当时宗教的挑战,为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宇宙观奠定了基础。课文还借哥白尼的话来评价哥白尼的贡献“哥白尼地动学说撼动了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来没有任何―种创见,没有任何一种发现可以和它相比”。
三、研习第三部分
1.地动学说被承认经历了哪些艰难的历程?
明确:
①《天体运行》刚出版,竞遭到宗教的革新者的漫骂与批评。
②以16世纪上叶起.异端裁判所以恐怖手段威胁相信地动学说的人们。1600年烧死布鲁诺,伽利略70岁时还被审讯,《天体运行》被列为禁书。
③1757年,禁令解除。1822年,教皇被迫承认。
2.地动学说最终被承认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科学必将战胜神权。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哥白尼,了解了地动学说,更深深地感受到了哥白尼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大无畏的科学精神,感受到’了科学的伟大力量,这必将引导我们大家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以后献身科学并为实现这一伟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五、作业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整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创立或宣传地动学说的资料,说明科学战胜神权的必然性和艰巨性。在班上安排一个展览,展示同学们的成果。
哥白尼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哥白尼
哥白尼
哥白尼一、素质教育目标
1.了解历史性人物传记的一般知识。
2.学习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复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4.学习哥白尼的首创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难点:
(1)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学习哥白尼的首创精神和坚持真理、严谨科研的精神。
(3)夹叙夹议的方法。
解决办法:哥白尼的生活时代和本文科学发现的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距离较远,所以不易引发学生自发的分析课文的兴趣。需拉近学生与内容的距离,引入课文分析,突破重难点。所以选定“科学发明”这个古今共通的主题入手,引发学生兴趣,以比较法认识哥白尼的伟大及地动学说的伟大意义。而夹叙夹议的写法,则需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小发明活动。哥白尼的发现意义巨大,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发明发现决不只是科学家才能做,只存在于高科技领域,任何科学研究都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和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例如,牛顿从落下树的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从人入澡盆水溢出发现了浮力定律。这些都说明科学来源于生活,就在你身边。尝试创造则是使学生与哥白尼找到共鸣的绝好途径,所以,课前,我们举行小发明展示会,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达到贯彻素质教育,锻炼多种能力的目的。
2.故事会,历史上像哥白尼这样的科学家不胜枚举,要求学生准备一位科学家的一则生平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突出思想教育。
3.知识竞赛,本课知识较难,特别是突破夹叙夹议这一难点,有一定困难,因此采用知识竞赛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次布置大家利用你学过的科学文化知识,动手动脑,进行一项生活小发明,为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你们做了吗? (生答)下面请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发明,并给大家简单讲解。
(几位同学上台演示之后,师肯定)同学们的发明都很好,我想问一下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对,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生活,思考我们的需要,设法满足要求,既动手又动脑,容易吗?不容易,我们这么小的发明就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那么科学界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如火箭卫星的研制和发射,现代生物克隆技术的成功等等就更是困难重重,需要研究者耗费惊人的精力,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忍受无数次失败挫折,甚至献出生命才能实现。能做到这样的人伟大吗?这样伟大的人的生活和精神值得后人记录和学习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传记,了解他一生奉献于地动学说的研究,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事迹。(板书题目)。
(一)明确目标
请同学们齐读素质教育目标,(老师板书后强调)我们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既获得有关写作的知识――选材方法和夹叙夹议手法,又学到科学家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和坚持真理的可贵品质。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理顺结构思路,概括出哥白尼的生平及其主要贡献。
(生答后归纳)本文介绍了哥白尼的生平及创立地动学说的艰难过程,并特别写出了地动学说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思想意识的变化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2.请几位同学复述课文,要求只重点说出主要事迹(即典型材料)而不必复述全部内容。教师应把“复述”看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化训练。应给学生以更多的练习机会。当学生复述时,教师可把有关哥白尼的典型事迹,用精练的文字在黑板上板书,形成结构图例。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了哥白尼的出生时间、地点和学习生活,以及创建地动学说的漫长艰难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3~4段)由叙述转为评论,高度评价地动学说对科学界和人们思想带来的巨大的震撼,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三部分:(第5~6段)写哥白尼给教皇写的信,体现了他坚持真理的精神,并用三个事例说明地动说最终战胜天动说,科学最终战胜愚昧的神权。
通过复述和列结构提纲,文章思路一目了然,且作者围绕写作主旨选取典型材料的写法也突现出来。哥白尼作为科学家有众多的贡献,作者从天文学家角度入手写作,对其他内容不加赘述,使赞颂哥白尼首创地动学说的伟大精神的中心明确突出。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细读品味。
(1)读第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哥白尼在波兰克拉科大学
及意大利所处时代,最后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文中写了“当时的波兰处于文化生活极其繁荣的文艺复兴时期,克拉科大学也成为当时欧洲文化中心之一”,意大利是“欧洲工商业和艺术科学的中心”。对哥白尼所处的时代作了介绍,对其曾就学的地方作了说明,实际是交代了产生地动学说的社会背景,使读者明白了,像哥白尼这样杰出的科学家不是凭空出现的,他的学说是以那个特定社会为基础的,是地动学说的客观条件。最后一句说“最感兴趣的是天文学”,则是创立地动学说的主观条件,也在结构上起到引起下文写地动学说创立过程的作用,是启下之笔。
(2)第2自然段中如何体现创立地动学说的艰难的,历时多长时间,为什么1543年才发表《天体运行》一书?
答:《天体运行》一书历时30多年才发表,哥白尼的长期观测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谨慎小心的进行论证,“务使他的理论能和实际观测相符合”。由此可见,地动学说的确立,是他长期实践的结果,表现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和不畏劳苦、勤奋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
(3)第3自然段由前面的叙事转入评论,第一句承上启下,概括本段主旨为评价地动学说在科学界的伟大意义,即引起科学上的巨大革命。继而用“他带给人们……”“他教给人们……”“他首先告诉人们……”“他还启示人们……”四个整齐的句式紧凑的、完全的写出地动学说使科学界发生天翻地覆
[4]
篇4:《哥白尼》说课教案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哥白尼》,它是人教版九年义务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一、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哥白尼》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为纪念哥白尼诞辰480年而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文章。原题为“哥白尼大近代科学上的贡献”,课文节选了其中重点介绍哥白尼生平与主要贡献的部分。作者采用以事实为依据、在叙述中进行客观评价的写法,介绍了哥白尼一生中最光辉的一页----创立地动学说的伟绩,赞扬他在天文学方面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坚持真理的求实精神,阐明了哥白尼的学说在科学史上引起的革命和对于人类思想的重大影响。此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本文和另外四篇(《鲁迅自传》《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梵高传》《邓稼先》组成了一组古今中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记类文章,这些人物在从不同领域开拓进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展现了伟大他们的人格魅力。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去触摸那伟大的灵魂,欣赏他们的人格魅力,从而汲取他们的思想精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2、本文是一篇为他人写的评传文章,与前一篇自传文章在语言上有较大不同,学习本文有利于领略它们不同的语言特色,进一步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的确立为:
1、学习哥白尼敢于否定传统和权威,坚持真理、重视实践及治学严谨的精神。
2、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掌握在叙述中进行评论的写法。
4、初步了解评传的特点,揣摩文章严谨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1、学习本文的剪材方法。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还不能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可以说,“言”“荃”更为重要。
自课改以来,我就在努力尝试“以训练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训练能力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再对文章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最后让学生总结。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CAI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四、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的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四点
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一个课时,教学过程如下:
一、多媒体激趣,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首儿歌。大家发现什么问题没有?下面请大家齐读正确的儿歌。同学们,这首简单的儿歌为我们揭示了天体运行的常识(动画演示大体运行图):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月亮、地球等星体都围绕着太阳运转。那么,这一大体运行的规律最先是由谁揭示出来的呢?(多媒体展示哥白尼的头像)这就是16世纪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是他最先提出了地动学说,揭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人物评传《哥白尼》,文章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帧。
(多媒体课件演示儿歌及天体运行图并谈话,旨在通过师生的对话及融字幕、图画、动画为一体的CAI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附儿歌:
1,太阳大,地球小,太阳绕着地球跑;地球大,月亮小,地球绕着月亮跑。(误)
2,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正)
二、问题激趣,快速阅读课文,搜集重点信息,初步感受哥白尼大胆怀疑批判的精神
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在今天已经成为现代科学常识的一部分,在当时却被教会视为“异端邪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从中搜集重点信息。
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言,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同时辅之以课件图示):
哥白尼提出的地动学说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天动学说是根本对立的。天动学说是教会宣传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荒谬的宇宙观的基础,是教会维护宗教神权的工具。白尼的地动学说将矛头直指天动学说,实际上是危及了宗教的统治,是对神权的大胆挑战。教会为了维护宗教神权的统治,将哥白尼的地动学说视为“异端邪说”也就不足为怪了。
图示
“异端邪说”宗教神权
┋
┋
地动学论天动学说
(这一阶段的教学,旨在继续培养学生速读能力,并能根据要求搜集有关信息的能力,初步感受哥白尼大胆怀疑批判的精神)
三、精读品味重要语段
(一)重点研读第三、四段,了解地动学说在人类进步史上的伟大意义(朗读、讨论)
哥白尼的地动学说被当时的教会视为“异端邪说”,文章的作者又是怎样评价的呢?文中哪些段写了作者的评价?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3、4段,其他同学找出这两段的中心句。
1.朗读中心句,品味表达效果,了解文章是从科学史与思想史这两个方面来评价哥白尼的贡献的。
2.讨论品味文中评价类文字平实、严谨的特点。
(1)说说第3段句子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第4段中哪些动词最有表现力?它们之间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这两点是本文的难点,宜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进行点拔)
3.有感情地朗读歌德的话,明确引文在文中的作用。
(二)重点研读第二段,了解哥白尼提出地动学说的过程,领会哥白尼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探究、讨论
1.哥自尼的地动学说不仅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思想。那么,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学说是怎样提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继续分小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概括复述哥白尼提出地动学说的过程。
讨论、提问、彩屏显示
第一阶段,总结前人理论,亲身实践、研究
第二阶段,写作《天体运行》,并加以验证
第三阶段,出版《天体运行》
2.前面,我们认识了哥白尼地动学说的伟大意义,了解了哥白尼提出地动学说的过程,对哥白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么,你发现哥白尼身上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科学品质?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就以上问题分学习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在学生各抒己见后展示课件板书,教师小结。
附课件板书:
怀疑批判的精神
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精神
持之以恒的精神
(这一阶段是教学的重点,采用朗读、思考、讨论等训练有利于领会文章内容,突破文章重点)
四、总结、扩展
1、总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对传记文章的写法以及对科学家哥白尼和他的地动学说有了怎样的认识,请同学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
(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认识在写法上的特点,进一步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
教师总结:本文介绍了哥白尼一生对人类所做的巨大贡献----创立了地动学说,,发表了《天体运行》一书的伟大事迹,赞扬了哥白尼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论述了地动学说在科学上引起的革命及对人类思想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文章取材精当,重点突出,语言严谨、平实,夹叙夹议,主题突出
2、展与伟人对话:在哥白尼所具有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中,给你启发最大的是哪些?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体会,与哥白尼这位16世纪的伟人说说心里话。
篇5:哥白尼名言
哥白尼名言
1、青春应该是:一头醒智的狮,一团智慧的火!醒智的狮,为理性的美而吼;智慧的火,为理想的美而燃。
2、我愈是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求帮助,就愈是把时间花在那些创立这门学科的人身上。我愿意把我的发现和他们的发现结成一个整体。
3、在许多问题上我的说法跟前人大不相同,但是我的知识得归功于他们,也得归功于那些最先为这门学说开辟道路的人。
4、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5、我们必须睁开双眼,面对事实。
6、勇于探索真理是人的天职。
篇6:小哥白尼
小哥白尼
小哥白尼正文:小哥白尼 北京市西城区 德外二小 一(一)班 詹钢强 五月二十一日 周六 天气:雨 我爸爸上学期就开始给我订了数学大世界、少年电脑世界、中国儿童画报、还有小哥白尼,其中我最喜欢小哥白尼,因为小哥白尼里会教我很多动物的知识,所以我喜欢小哥白尼。 我在书里看到了好多可怕的'动物,我想如果我碰到这些可怕的动物,它咬了我一口,那就惨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告诉你为什么,是因为它咬了我一口,那我就要去医院看病,还要打针,很痛的,你明白了吗。指导教师:刘老师投稿:-5-22 17:17:05
篇7:17 哥白尼
竺可桢
预习提示
为了揭示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哥白尼用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进行科学预测、研究论证,提出与当时权威观念“天动说”根本对立的“地动说”。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叙述了哥白尼哪些事迹,是从哪些方面评价哥白尼的贡献的。
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非难 荒谬 妄肆 迎刃而解 天翻地覆 一知半解 天经地义
尼古拉·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波兰维斯杜拉河畔的托耳城。18岁时,他到了波兰旧都克拉科夫。当时的波兰处于文化生活极繁荣的文艺复兴时期, 克拉科夫也成为当时欧洲文化中心之一。有许多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集中在那里。科学和文化的活动中心是克拉科夫大学。哥白尼就进了这个大学学艺术和数学。1495年,他23岁时,又到当时欧洲的工商业和艺术科学的中心意大利,进波伦尼亚大学学天文。后来又转入其他大学学医学、法律学和神学。他在意大利留学9年,学习的内容很广博,但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天文学。
哥白尼在波伦尼亚大学跟天文学家多米尼加·诺华拉学习时,就知道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有地球自转和地球及诸行星都绕着太阳转的学说。他根据前人和自己观测的结果,认为如果以地动学说来说明天体现象,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而托勒密的天动学说则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因此,他在16世纪初年,就认为天动学说不能成立。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测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更相信地动学说的正确。 15,他已经写好《天体运行》的提纲,但是他知道天动学说从亚里土多德建立以来已经有18的历史,又有教会的拥护,如果发表跟天动学说根本对立的地动学说,一定会遭到种种非难和攻击,因此他决定谨慎而小心地进行观测工作,务使他的理论能和实际观测相符合。本来他准备观测后就可发表,可是直到1543年,经过朋友一再督促,在他临死前才出版《天体运行》这本书,这时四个10年已经过去了。
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仅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因为他带给人们科学的实践精神,他教给人们怎样批判旧的学说,怎样认识世界。他首先告诉人们不要停止在事物的外表,而要依靠人类的实践,进行全面的分析,深人事物的本质。譬如对天文现象的认识,就不能让直觉支配,以为太阳等恒星都在绕地球转动,而不去全面深入地研究太阳系内全部行星的运行。他还启示人们,不应该迷信古书上的道理,而应该重视客观事实,重视实验和实践;要有勇气怀疑并且敢于批判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因此,哥白尼的学说不只在科学史上引起了空前的革命,而且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也是极深刻的。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土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荒谬的宇宙观。不管这些思想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是处在多么神圣的地位,哥白尼还是从事实出发,证明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都按照同一规律运行,为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宇宙观奠定了基础。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这样评论过哥白尼的贡献;“哥白尼地动学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种创见,没有任何一种发明,可以和它相比。在哥伦布证实地是球形以后不久,地球为宇宙主宰的尊号,也被剥夺了。自古以来没有这样天翻地覆地把人类的意识倒转来过。因为地球如果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无数古人相信的事物将成为一场空了。谁还相信伊甸的乐园,赞美诗的歌颂,宗教的故事呢?”
哥白尼在他的《天体运行》一书中,以他给教皇的一封信开头,他在信末说:“假使有一知半解的人,并无数学知识,而根据《圣经》这一段或那一段妄肆批评或者驳斥我的著作,我不但不预备答复他们,而且还要轻视这样的无知的见解。”这是一封科学向宗教挑战的信。哥白尼直率地把问题提到当时欧洲最有权威的教皇面前,可见他的革命精神和决心。
《天体运行》出版以后,即使是宗教的革新者马丁·路德也骂哥白尼是疯子,并且引证《圣经》上的话来批评地动学说。天主教起初还没有注意到这个学说的革命作用,到16世纪中叶,地动学说的影响慢慢地被他们觉察了,他们才惊慌起来。当时镇压进步力量的罗马教皇的异端裁判所,更以恐怖手段威胁相信地动学说的人们。1600年,忠于真理、忠于哥白尼学说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因为到处宣传地动学说,到处被新教和旧教的教会驱逐出境,最后在罗马被捕,被异端裁判所活活烧死在十字架上。枷利略也因为信仰和传播哥白尼学说,在1633年他已经 70岁的时候,还被审讯,受到严刑的威胁。16起,教皇宣布把《天体运行》列入禁书,直到1757年,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已经确立很久,地动学说成了天经地义,这才解除禁令。1822年,教皇被迫承认地动学说。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压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练习
一 通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哥白尼提出地动学说的主要依据来自哪几个方面?
2.哥白尼发表地动学说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哪些影响?课文是怎样评价哥白尼的这一贡献的? 二 文章中适当地引用有关言论、材料,能起到阐明或佐证观点的作用。本文分别引用了歌德、哥白尼的话,请结合上下文,对它们在文中的作用作一点具体分析。
三 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搜集、整理哥白尼、布鲁诺和伽利略创立或宣传“地动说”的资料,说明科学战胜神权的必然性和艰巨性。班上可以安排一个展览,展示同学们的成果。
篇8:哥白尼简介
哥白尼
中文名称: 哥白尼
性 别: 男
生 卒 年: 1473~1543
国 别: 波兰
生平简介
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前期经历
1473年2月19日生于波兰维斯瓦河畔的托伦城。10岁丧父,由舅父瓦琴洛德抚养。18岁时进克拉科夫大学,在校受到人文主义者、数学教授布鲁楚斯基的熏陶,抱定献身天文学研究的志愿。三年后转回故乡。当时已任埃尔梅兰城大主教的瓦琴洛德,派他去意大利学教会法规。1497~1500年间他在波洛尼亚大学读书,除教会法规外,还同时研究多种学科,尤其是数学和天文学。对他最有影响的老师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天文学教授诺法腊。143月9日,他在波洛尼亚作了他遗留下的第一个天文观测记录:月球遮掩金牛座□(毕宿五)的时刻。
哥白尼在意大利的时候,因他舅父的推荐,于1497年被选为弗龙堡大教堂僧正。15他从意大利回国,正式宣誓加入神父团体,但随即又请假再次去意大利。先在帕多瓦大学,同时研究法律与医学。15,在费拉拉大学获得教会法博士学。15,哥白尼从意大利回到波兰。15他舅父死后,他就定居在弗龙堡。作为僧正的哥白尼,职务是轻松的。他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天文学的研究上。
哥白尼从护卫大教堂的城墙上选一座箭楼做宿舍,并选择顶上一层有门通向城上的平台作为天文台。这地方后来被称为“哥白尼塔”,自十七世纪以来被人们作为天文学的圣地保存下来。
日心地动说的创立和《天体运行论》的出版
哥白尼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科学的日心地动说,写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天体运行论》。
当时的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末期。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早已被基督教会改造成为基督教义的支柱。然而,由于观测技术的进步,在托勒密的地心体系里必须用八十个左右的均轮和本轮才能获得同观测比较相合的结果,而且这类小轮的数目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当时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都对这个复杂的体系感到不满。哥白尼接受了这种进步思想。他在意大利时研究过大量的古希腊哲学和天文学著作。他赞成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治学精神,主张以简单的几何图形或数学关系来表达宇宙的规律。他了解到古希腊人阿利斯塔克等曾有过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受到很大启发。哥白尼分析了托勒密体系中的行星运动,发现每个行星都有三种共同的周期运动,即:一日一周、一年一周和相当于岁差(见岁差和章动)的周期运动。他认为,如果把这三种运动都归到被托勒密视为静止不动的地球上,就可消除他的体系里不必要的复杂性。因此,哥白尼建立起一个新的宇宙体系,即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都绕太阳转动的日心体系。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只有月球绕地球转动。恒星则在离太阳很远的一个天球面上静止不动。哥白尼把统率整个宇宙的支配力量赋予太阳,而各个天体则都有其自然的运动。他系统而明晰地批判了地球中心说,并且从物理学的角度对日心地动说可能遭到的责难提出了答复。
哥白尼用了“将近四个九年的时间”去测算、校核、修订他的学说。他曾写过一篇《要释》,简要地介绍他的学说。这篇短文曾在他的友人中间手抄流传。但是,他迟迟不愿将他的主要著作──《天体运行论》公开出版。因为,他很了解,他的书一经刊布,便会引起各方面的攻击。批判可能从两种人那里来:一种人是顽固的哲学家,他们坚持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说法,把地球当作宇宙的固定的中心;另一种人是教士,他们会说日心说是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因为《圣经》上明白指出地是静止不动的。当哥白尼终于听从朋友们的劝告,将他的手稿送去出版时,他想出一个办法,在书的序中写明将他的著作大胆地献给教皇保罗三世。他认为,在这位比较开明的教皇的庇护下,《天体运行论》也许可以问世。
除了这篇序之外,《天体运行论》还有另外一篇别人写的前言。哥白尼当时已重病在身,辗转委托教士奥塞安德尔去办理排印工作。这位教士为使这书能安全发行,假造了一篇无署名的前言,说书中的理论不一定代表行星在空间的真正运动,不过是为编算星表、预推行星的位置而想出来的一种人为的设计。这篇前言里说了许多称赞哥白尼的话,细心的读者很容易发现这是别人写的。然而,这个“迷眼的沙子”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骗过了许多人。1542年秋,哥白尼因中风已陷入半身不遂的状况,到1543年初已临近死亡。延至5月24日,当一本印好的《天体运行论》送到他的病榻的时候,已是他弥留的时刻了。《天体运行论》出版后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一般人不能了解,而许多天文工作者则正如奥塞安德尔所说的那样,只把这本书当作编算行星星表的一种方法。《天体运行论》在出版后七十年间,虽然遭到马丁·路德的斥责,但未引起罗马教廷的注意。后因布鲁诺和伽利略公开宣传日心地动说,危及教会的思想统治,罗马教廷才开始对这些科学家加以迫害,并于公元1616年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然而经过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工作,哥白尼的学说不断获得胜利和发展;恒星光行差、视差的发现,使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明。
哥白尼的学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根本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8页)。
篇9:《哥白尼》读后感
《哥白尼》这本书讲叙了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时所经历的磨难,使我深受启发――真理必胜!
当时天文学中占星术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职业,当时的天文大师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水星、土星、金星、木星等都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的“日心说”就像颗扔进了教堂里,把托勒密炸成了骨灰。
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不但是天文学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人类宇宙观的一次重大革新,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社会神权的统治。从此,天文学便大踏步地飞速前进了。因此,后人称他为“天文学之父”。
真理必胜,世界上的许许多多科学理论的创立,都是经过象哥白尼这样的科学家,顽强不屈,不怕艰难,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科学才一天天进步的。我们才知道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科学的道路上,坎坷不平,只有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最高峰。
哥白尼是一位科学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更远!
篇10:《哥白尼》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小哥白尼之新视野号远征记》,它让我学到了行多知识,认识了冥王星,今天我就讲一讲这本书吧。
冥王星,曾经的太阳系第九大行星,虽然如今已被降级为矮行星,但大家对它的好厅却从未减少,只可惜冥王星实在太过遥远,一般的天文观测手段很难看到它,就连哈勃太空望远镜也无法拍到它清晰的影像。所以,即使自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克菜德・汤博首次发现冥王星已经过了整整85年,人类对它依然知之甚少。但是,就在今年,一艘名叫“新视野号”的太空探测器彻底改变了这一切!经过漫长的9年太空航行,新视野号终于到冥王星的附近,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探索冥王星的航天器!
为了完成这漫长的旅征,新视野号配备了很多法宝。它有离子质谱仪、太阳风分析仪、远距离侦察成像仪、紫外线成像光谱仪……此外新视野号还有一台放射性同位素发电机,为各种各样的装备供电。
20xx年4月7日 ,发射后第78天,新视野号成功飞越了火星轨道,速度已到 21Km /秒!告别火星后,新视野号在5月初进入小行星带。 20xx年1月8日 ,对木星的探测任务开始,这是与冥王星接触的预演。 20xx年6月8日 穿过了土星轨道, 20xx年3月18日 ,穿过天王星轨道, 20xx年8月24日 ,穿过海王星轨道。 20xx年7月14日 ,终于到了冥王星。观察、测量、拍摄……工作一项一项地完成,地球上的各位,接受来自冥王星的问候吧!新视野号将继续前进,为人类拓展新的视野。
篇11:《哥白尼》读后感
《小哥白尼》杂志我最喜欢看了,这套杂志有三种:趣味科学、军事科学和野生动物。其中我最喜欢看趣味科学。
就说20xx年1、2期,其中《雪域冰窟求生大法》中我知道了掉进冰窟怎样逃生,《太阳终极探险》带我走进变幻莫测的宇宙,了解每一颗行星……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长颈鹿答记者问》,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我很疑惑:长颈鹿不会说人话,怎么回答记者呢?后来才知道,原来只不过把长颈鹿当人来写了。再说回头,我一直担心长颈鹿有高血压,一看才知道,长颈鹿是有高血压,不过很正常,不用担心。此外,我还知道了长颈鹿是顺拐子……我不禁发出赞叹:长颈鹿可真够厉害!
《小哥白尼》一直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欢看《小哥白尼》。
篇12:《哥白尼》读后感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和“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读完了《哥白尼的故事》,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这两句名言。
《哥白尼的故事》讲述了哥白尼如何勤学好问,持之以恒而开创了现代天文学的过程。哥白尼在儿时就想探寻天空的奥秘,中学时酷爱天文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他终于提出“日心说”理论,揭穿了宗教神学“地心说”的谎言,并成为文艺复兴时代一位伟大的科学巨人。
书中有很多句子使我受益匪浅。当我读到“深邃的天穹,星光闪烁,展在他们面前的是奇妙的、深奥无比的.星空世界。”时,我知晓了,只要对一件事有兴趣,即使在枯燥无味,在自己看来也是有趣的。当我读到哥白尼说:“第一步是好奇;第二步是勤奋;第三步是恒心。”时,我明白了,拥有好奇心的人可以去探索发现,勤奋的人才能学富五车,有恒心的人才能马到成功,但在这些中人们最难做到的是勤奋和恒心,特别是孩子,他们喜爱哪一件事,但要求他们一直去做时,却只是过过新鲜瘾后,接下来没过几天就厌烦,撒手不干了,要是大人逼他继续,他们就大喊大叫,好似打死也不干;当我读到哥白尼说:“我像口渴的人,用嘴凑近水源,并不是为了一口饮尽,而是要探求真理的汪洋大海!”时,我感觉到哥白尼并不只满足于表面浅薄的道理,他更想探求的是内涵深奥的真理,可见他求知的欲望多么强大;我们却只为达到标准而努力,而满足,从未想过超越标准,超越自我。我们应该哥白尼学习;当我读到“刻苦的学习,知识的积累,努力的钻研,使哥白尼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时,我懂得了,只有刻苦学习,工作,不怕任何的困难,只有努力钻研,不问时间的长短,才能对问题有更深的了解,对自己有更大的突破,有更丰富的知识。
哥白尼的持之以恒的精神使我想起了工作,不禁深有感触。有的人干一行爱一行,富有兢业精神,有的人频频跳槽,也难觅如意的工作,他们厌烦本职工作,老是觉得别人的工作如何如何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换了新的工作后发觉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如意,想起原来工作的种种好处。只恨世上没有后悔药卖,时光不能倒流。
哥白尼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到,在学习中和工作中我们只有勤学好问,持之以恒,不怕任何的困难,才能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成为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篇13:《哥白尼》读后感
哥白尼生于波兰维斯瓦河畔的托伦,18岁时考入克拉科夫大学。后来,他赴意大利留学,先进入博洛尼亚大学,同时努力学习希腊文,攻读天文学。143月9日,哥白尼在博洛尼亚观测月亮掩金牛座α星,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次观测记录。15,哥白尼定居在弗龙堡,弗龙堡城墙中的平台成为哥白尼的天文观测台,他自制了三分仪、三角仪、等高仪等器具。这座遗址被称为“哥白尼塔”,一直保留到今天。
哥白尼的毕生成果是其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认为:太阳屹立在宇宙的中心,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再次是地球。月亮绕着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比地球离太阳远的行星,依次是火星、木星和土星。行星离太阳越远,运行的轨道就越大,周期就越长。在行星的轨道外面,是布满恒星的恒星天。哥白尼错误地把太阳说成是宇宙的中心,他的宇宙模式是建立在肉眼观测基础上的太阳系构造图。
我读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我想说,哥白尼是个认真观察的人,永不放弃的人,我们要向他学习。
篇14:《哥白尼》教学计划
《哥白尼》教学计划
[教法]
这篇文章属于人物评传。人物评传是“传”与“评”的结合。“传”是“评”的基础;“评”是“传”的升华。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把握“传”与“评”的结合点及其内在联系。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可启发学生自己去研读课文,解决“预习提示”中所提出的问题。与上一篇《鲁迅自传》相比,《鲁》文是述多评少,《哥》文是述少评多。但千万不要因此而觉得《哥白尼》就非得老师串讲不可。相反,《鲁》文中许多隐含的情感老师如不点拨,学生一下子未必了然;《哥》文中的事迹和道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相信学生不需要太多讲解便会读懂。
[学法]
梳理--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做好两件事:一是看文章叙述了哥臼尼的哪些事迹;二是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哥白尼做出了怎样的评价。
沟通--找出“事迹”与“评价”的内在联系,进而体会叙述的简洁性和评价的科学性。
[导入]
1.从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等现代自然科学的常识讲起,导人新课。
……同学们,像这样一些现代人已经无人不晓的科学常识,在16世纪还被教皇及其追随者诬蔑为“异端邪说”。这个“异端邪说”的创立人便是为人类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划时代贡献的哥白尼……
2.从布鲁诺的故事讲起,导人新课。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是哥白尼地动学说的拥护者和宣传者,并因此而遭受罗马教庭的残酷迫害,最后被活活烧死在十字架上。教师可做充分准备;声情并茂地把布鲁诺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再由布鲁诺引出哥白尼,导入新课教学。
[突破]
1.人物评传与人物传记的写作目的不同。人物评传虽然--般都是从传记落笔,但却着眼于对人物的评价。因此,在叙述人物生平事迹时都会精心选材,作为评介的基础,突出表现文章的主旨。哥白尼一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其人生经历曲折坎坷。本文并未作全面的记述,而是紧紧围绕着创立地动学说这个中心来选材。即使青少年时期的求学过程,也特别突出了他就读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科学精神,这都是为评价做铺垫。
2.哥白尼对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不只限于他所创立的地动学说。他通过创立地动学说而带来的科学对神权的胜利,人类思想的大解放,科学研究方法的大变革,其价值远远大于地动学说本身。因此,作者花费很大的`篇幅来论述哥白尼在这方面的功绩,作出了全面而准确的评价。
3.文中引用歌德的一段话和哥白尼给教皇的信中的话,都是精彩而深刻的经典性的语言,其内涵非常丰富,其哲理非常透辟,需要认真思考,深入领会。
4.《天体运行》出版以后的几百年间的斗争和较量,教皇的疯狂镇压和布鲁诺的宁死不屈,从正反两个方面衬托出地动学说的万丈光芒。作者最后的补叙,看似游离在哥白尼传记之外,但却是评价哥白尼的不可或缺的一笔。历史的发展给了哥白尼最公正的评判。
[实践]
1.联系地理学科的学习,做一些天体运行的简单演示。
2.举出一些自己所了解的天文、地理现象,来说明地动学说的真理。
3.到图书馆或上网查寻、搜集哥白尼、布鲁诺等人的有关资料,整理、加工后与同学交流。
[探究]
以“科学战胜迷信”为主题,分析、批判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散布迷信,鼓吹邪教,反对科学的言论和行为。
篇15:名人故事:哥白尼
名人故事:哥白尼
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他的太阳中心说的创立,从根本上纠正了地球中心说,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对社会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473年,哥白尼出生于波兰托伦城的一个商人家庭。由于父母早丧,他从小就由当教士的舅舅抚养。
18岁时来到当时波兰的首都克拉科夫,在克拉科夫大学学习。由于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哥白尼在那里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同时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用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哥白尼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舅舅为了让哥白尼继承自己的衣钵,在天主教会任职,就送他到意大利留学,学习教会法律。
1495年,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到波伦亚大学学习教会法。然而,哥白尼的兴趣却在天文学上,他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刻苦攻读天文学与数学著作,并坚持观测天象。后来,哥白尼又先后进入帕多瓦大学和法拉腊大学学习医学、教会法,但他仍不改初衷,坚持天文学的研究。
在意大利,哥白尼结交了一批天文学家,他们经常交换对天体结构的认识。加上哥白尼自己的观测研究,他开始对盛行于欧洲已一千年之久的“地球中心说”产生了怀疑。“地球中心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公元2世纪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又加以推演论证,使它进一步系统化了。地心说认为地球静止不动地居于有限的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
教会借助这种理论,说上帝创造了地球,并让它居于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用于点缀宇宙的装饰品,
这个理论被教会奉为金科玉律,用来统治、愚弄人民,为他们自己服务。15哥白尼回到祖国,在弗罗恩堡大教堂担任教士。
从此,他获得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与充裕的时间,来从事他所热爱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了研究方便,哥白尼特意选择了教堂围墙上的箭楼作宿舍兼工作室,在里面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天文台,用自制的简陋仪器,开始了长达30年的天体观测。
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了震惊世界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其中选用的27个观测事例,就有25个是他在这个箭楼上观测记录的。《天体运行论》共有6卷。在书中,哥白尼大胆地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人们每天看到的'太阳由东向西运行,是因为地球每昼夜自转一周的缘故,而不是太阳在移动。”“天上的星体的不断移动,是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而不是星体围绕着静止的地球转动。”“火星、木星等行星在天空中有时顺行,有时逆行,是因为它们各依自己的轨道绕太阳转动,而不是因为他们行踪诡秘。”“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一个月绕地球转一周。”
哥白尼还在这本书中批判了托勒密地球是静止的理论。指出地球在运动时,人们只所以觉得是整个宇宙在转动,犹如人在行船上,不觉船动而觉得陆地和城市后退一样。地球不动是假像,地球绕太阳转动才是真实。哥白尼知道,他的“太阳中心说”必将给封建教会以沉重的打击,必将暴露上帝创造世界说法的荒谬。所以他踌躇了很久,直到他已是69岁的老人时,才同意将他的《天体运行论》出版。
1543年5月的一天,当拿到这本书时,他已经瘫痪在床一年多了,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欣慰地闭上了眼睛。哥白尼创立的“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宇宙观,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自然科学便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篇16:《小哥白尼》读后感
在这几天收拾书柜的时候,偶然间翻到了小学一二年级时侯订阅的《小哥白尼》这个杂志,还清楚的记得,这份杂志在订阅的时候只是为了那订阅是送的礼物比较好玩才定的呢。出于好奇的相仿仔细的翻了起来,毕竟以前没好好看过,如今一看真是觉得自己好惭愧,家里放着这么好的书都好好看过...
在里面有太空的好多照片,资料,宇宙飞船的发射原理以及建造原理;风筝各类小灯的制造方法;有大自然的里动物各类特征简介,该如何去躲避它们的攻击,以及受到它们攻击的话该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小知识,小窍门;军事上一些武器的结构和排行;海底世界的奇妙与魅力;各类奇怪奇特的现象的解密。让我们不再相信世界上有鬼怪之说以及各种类似的说法,让我们逐渐加深对与科学的了解,以及让我们确信世界上的各类奇妙的事件都是能用科学来解释的,至于有些事情为什么没有揭示其中的奥秘也是因为人类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技术或者是还没有想到破解的办法而已。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军事武器,特别是一些枪,让我来给大家说说我对于一些枪的了解:
说起枪械家族,嗬,那可是人才辈出!从近战杀手冲锋枪到锋芒必露的突击步枪,这些枪王的英雄史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除了大伙熟悉的ak47,山姆大叔情有独钟的m16,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它不仅是枪械家族里的常青树、老寿星,还是世界上变形枪最多的枪械,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世界上共有80多个国家购买过它,用来装备自己的军队。咳咳,它就是——来自德国hk公司的元老——g3步枪!
hk公司,那是枪界的no.1,世界上最有名的轻武器公司!大名鼎鼎的mp5冲锋枪、g36突击步枪、psg—1狙击步枪都出自hk公司之手。这些枪不仅性能顶呱呱,而且个个又帅又酷,可看到这位g3,大伙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一下子就熄灭了。和时髦的g36等小兄弟比起来,g3长得又粗又笨,简直像个土老帽儿。步枪家族现在都流行小口径了,g3还使用7.62mm的中口径枪管,难怪看着笨重呢。可话说回来了,枪是用来作战的,不能以貌取人,口径大,也有它的好处。口径大,子弹重,威力自然也就大。在街头巷战也许显示不出来这一点,可要是在广阔的野外或者山地作战,中口径步枪就明显盖过小口径步枪。
现在,在阿富汗山地作战的美国大兵就老抱怨自己手里的m16步枪子弹口径太小,远距离杀伤力不足,面对口径更大的ak47时明显不占优势。但是中口径步枪连发时射速往往赶不上小口径步枪。由于枪的射击速度会直接决定了火力密度,对作战的胜负影响很大。因此,设计师一直千方百计地提高枪的射速。g3步枪的点火装置非常先进,点火时间很短,不光是射速提高了不少,而且射击精度特别高,在中口径突击步枪里是顶呱呱的老大。看不出来土老帽竟是响当当的射击王吧。而且g3弹膛内壁开有大概12条纵向槽,大大降低了射击时抽壳的阻力。g3的发射机构很特别,是一个独立的组合件,在枪机完全复进到位之前g3不能射击。嗬,这样一来射手就不用担心枪会走火了!
大伙都知道,狙击步枪枪管长、射程远、威力大,无论是在正规战还是特种作战中都能轻松做到一枪夺命。再加上设计师在g3
sg/1扳机力和扳机特性上都做了很大的改进,狙击手经过短期的训练后就能在远射程上有效地命中目标。
能有这些新时代的武器而不是用古代的冷兵器像刀、斧、剑、钩、弓、飞镖等来作战是现代科技科学发展的特征吗?科学与科技的发展值得大家的尊敬与热爱。
篇17:哥白尼简介英文
尼古拉·哥白尼简介
Nikolai Copernicus (Polish: Nikolaj Kopernik, February 19, 1473 - May 24, 1543, at the age of 70), is the Renaissance Polish astronomer, mathematician, church law, priest The
At Copernicus 40 years old, he put forward the heart of the heart, denying the authority of the church, changed the human view of nature on their own. At that time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believed that his day-minded violated the Bible, Copernicus remained convinced that the heart said it was not contradictory, and after years of observation and calculation to complete his great work “celestialism”.
In 1533, 60-year-old Copernicus made a series of speeches in Rome, and finally decided to publish it until he was near the seventies. May 24, 1543 Copernicus died that day the publisher received Copernicus sent a book he wrote.
Copernicus's “heart said” corrected people's cosmology. Copernicus is a giant of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He devoted his life to the study of astronomy, leaving a valuable legacy for later generations.
The Copernicus remains on the rehearsal of the Fraunberg Cathedral in Poland on May 22, 20xx.
February 19, 20xx is the 54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the astronomer Copernicus, Poland hel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commemorate the great change that has changed the human universe.
尼古拉·哥白尼成长背景
Nicholas Copernicus On February 19, 1973, a wealthy family born in the city of Toruń on the Vistula River in the Kingdom of Poland.
At the age of 18, he studied at Kraków University, the old capital of Poland, and was interested in astronomy during his study of medicine.
In 1496, the 23-year-old Copernicus came to Italy, where he studied law, medicine and the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Bologna and the University of Padua at the University of Bologna and the University of Padua, the astronomer of the University of Bologna (De Novara, 1454-1540)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Copernicus, where he had learned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and Greek astronomy.
At the age of 40 he proposed the “heliocentric theory” (the heliocentric theory). And later received a doctorate in religious law from the University of Ferrara. Copernicus as a doctor, because of medical clever and was known as “the doctor”.
Copernicus mostly spent most of his time in the church of Frauen. Copernicus is not a professional astronomer, his famous masterpiece is completed in his spare time.
尼古拉·哥白尼历史背景
Copernicus's scientific achievement is the product of his time, and turn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Fifteen, sixteenth century Europe, it is from the feudal society to the capitalist society of the critical period, in the two hundred years, the community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Before the 14th century in Europe, everywhere is a fragmented small city. Later, with the rise of urban industry and commerce,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industry, the emergence of many emerging cities, small cities have joined together to form a national trend.
By the end of the fifteenth century, there were essentially monarchical monarchies in many countries. At that time Poland not only like Krakow, Poznan such a big city, there are many handicraft industry flourishing city.
The Warsaw, which was converted into Poland in 1526,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enter of business, politics, culture and geography, and became the capital of the Polish state at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
And thi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 to adapt to the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also began to reflect. At that time, Europe was “the unity of church and state”, the Holy See controls many countries, the Bible is declared as supreme truth, all contrary to the doctrine of the Bible, are denounced as “heresy”, all against the theocratic rule, all Was sentenced to fire, the Italian thinker Bruno,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heart of the day, that was taught to burn with fire (one that Bruno was executed not because he insisted on scientific truth, but because he publicly publicized a different view of Christianity).
The emerging bourgeoisie for their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et off a struggle against the feudal system and church superstition, there has been a humanistic trend of thought. They use the combat weapon is not the gods of th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science and literature, which is shocking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The Renaissance first took place in Italy and soon expanded to Poland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commercial activity ha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In the “golden” driven by the spell, many European adventurers voyage Africa, India and the entire Far East. Ocean navigation requires rich astronomical and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ccumulated from the observation of the actual data, so that people feel popular “quiet” cosmology is doubtful, which requires peopl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secrets of the universe,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stronomy and geography.
In 1492, the famous Italian navigator Columbus discovered the new continent, Magellan and his companions around the earth a week, proving that the earth was round and made people start to really know the earth.
In the medieval period under the strict control of the church, there were also vigorous religious revolutions. Many of the doctrines of the Catholic Church did not conform to the teachings of the Bible, and joined the papal's personal will and the self-achievement of the various theologians, so many believers began to question the Catholicism The teachings and the organization, initiating the return to the Bible.
Czech patriots,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Prague, Jan Hus (1369-1415), publicly condemned the oppress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German feudal lords and the Catholic Church against the Czech Republic at the religious conference in Constantinople. Although he was fired by the reactionary church, his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had aroused a strong reaction in society. Czech peasants held an uprising under the banner of the Hussists, and the movement also spread to Poland.
In 1517, in Germany, Martin Luther (1483-1546) opposed the church to sell atonement, and the Roman pope openly broke.
In 1521, Luther exposes the sins of the Holy See at the Wolm Congress and proposes 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Protestantism. Protestant doctrine is supported by many countries, and Poland is also deeply affected.
In such a big change in the era of great turbulence, February 19, 1473 Copernicus in the Vistula River Torun City was born. His father was a wealthy businessman, he had a brother and two sisters. When Copernicus was 10 years old, his father was dead and he was sent to the uncle, Carmel is a humanist, he and then the progress of the intellectual sector in Poland is very close, and with the Italian revolutionaries, humanist Philip Buonaxi is a friend. At the time of Copernicus secondary school, the card came with him to participate in the gathering of humanists.
In 1491, according to the uncle's arrangement, Copernicus went to Krakow University to study astronomy and mathematics.
At that time, Poland had produced some famous astronomers, such as Marlene Keluoer, who wrote in 1450 as the book of “Yaldish Star Elephant,” and lectures in many countries. Another example is the famous astronomer Vojciehe, who has compiled astronomical calendar, he lectured at the University of Krakow, is Copernicus school mathematics and astronomy professor. Copernicus's “Sun Center doctrine” was born at the University of Krakow.
Although the Bible does not involve astronomical knowledge such as “the earth is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heavenly place”. In the Middle Ages, astronomy also had an official argument that had been extended to ancient Greece and had been institutionalized by the theorists.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feudal rule, the Catholic Church of the Referee burned a lot of precious scientific works, and sometimes actually burned 20 carts a day.
In 1327, the Italian astronomer Cai Ke Dasi Keli was burned alive, his “charges” is contrary to the teachings of the Bible, arguing that the earth was spherical, in another hemisphere also human beings exist.
篇18:哥白尼的故事
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他的太阳中心说的创立,从根本上纠正了地球中心说,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对社会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473年,哥白尼出生于波兰托伦城的一个商人家庭。由于父母早丧,他从小就由当教士的舅舅抚养。
18岁时来到当时波兰的首都克拉科夫,在克拉科夫大学学习。由于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哥白尼在那里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同时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用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哥白尼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舅舅为了让哥白尼继承自己的衣钵,在天主教会任职,就送他到意大利留学,学习教会法律。
1495年,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到波伦亚大学学习教会法。然而,哥白尼的兴趣却在天文学上,他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刻苦攻读天文学与数学著作,并坚持观测天象。后来,哥白尼又先后进入帕多瓦大学和法拉腊大学学习医学、教会法,但他仍不改初衷,坚持天文学的研究。
在意大利,哥白尼结交了一批天文学家,他们经常交换对天体结构的认识。加上哥白尼自己的观测研究,他开始对盛行于欧洲已一千年之久的“地球中心说”产生了怀疑。“地球中心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公元2世纪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又加以推演论证,使它进一步系统化了。地心说认为地球静止不动地居于有限的`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
教会借助这种理论,说上帝创造了地球,并让它居于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用于点缀宇宙的装饰品。这个理论被教会奉为金科玉律,用来统治、愚弄人民,为他们自己服务。1506年哥白尼回到祖国,在弗罗恩堡大教堂担任教士。
从此,他获得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与充裕的时间,来从事他所热爱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了研究方便,哥白尼特意选择了教堂围墙上的箭楼作宿舍兼工作室,在里面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天文台,用自制的简陋仪器,开始了长达30年的天体观测。
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了震惊世界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其中选用的27个观测事例,就有25个是他在这个箭楼上观测记录的。《天体运行论》共有6卷。在书中,哥白尼大胆地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人们每天看到的太阳由东向西运行,是因为地球每昼夜自转一周的缘故,而不是太阳在移动。”“天上的星体的不断移动,是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而不是星体围绕着静止的地球转动。”“火星、木星等行星在天空中有时顺行,有时逆行,是因为它们各依自己的轨道绕太阳转动,而不是因为他们行踪诡秘,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一个月绕地球转一周。”
哥白尼还在这本书中批判了托勒密地球是静止的理论。指出地球在运动时,人们只所以觉得是整个宇宙在转动,犹如人在行船上,不觉船动而觉得陆地和城市后退一样。地球不动是假像,地球绕太阳转动才是真实。哥白尼知道,他的“太阳中心说”必将给封建教会以沉重的打击,必将暴露上帝创造世界说法的荒谬。所以他踌躇了很久,直到他已是69岁的老人时,才同意将他的《天体运行论》出版。
1543年5月的一天,当拿到这本书时,他已经瘫痪在床一年多了,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欣慰地闭上了眼睛。哥白尼创立的“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宇宙观,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自然科学便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日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之前,“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的结构不断地进行着思考,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哲学家提出了地球在运动的主张,只是当时缺乏依据,因此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的星体都围着地球这一宇宙中心旋转。这个学说的提出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刚好互相吻合,处于统治地位的教廷便竭力支持地心学说,把“地心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融为一体。因而“地心学”说被教会奉为和《圣经》一样的经典,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天文观测的精确度渐渐提高,人们逐渐发现了地心学说的破绽。到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们发现托勒密所提出的均轮和本轮的数目竟多达八十个左右,这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人们期待着能有一种科学的天体系统取代地心说。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哥白尼的日心说应运而生了。
约在1515年前,哥白尼为阐述自己关于天体运动学说的基本思想撰写了篇题为《浅说》的论文,他认为天体运动必须满足以下七点: 不存在一个所有天体轨道或天体的共同的中心;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轨道的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转,宇宙的中心在太阳附近;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运动,都是地球运动引起的;在空中看到的太阳运动的一切现象,都不是它本身运动产生的,而是地球运动引起的,地球同时进行着几种运动;人们看到的行星向前和向后运动,是由于地球运动引起的。地球的运动足以解释人们在空中见到的各种现象了。
此外,哥白尼还描述了太阳、月球、三颗外行星(土星、木星和火星)和两颗内行星(金星、水星)的视运动。书中,哥白尼批判了托勒密的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天体运行的现象,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并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一切的谬论,从而实现了天文学中的根本变革。 他正确地论述了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的事实。他也和前人一样严重低估了太阳系的规模。他认为星体运行的轨道是一系列的同心圆,这当然是错误的。他的学说里的数学运算很复杂也很不准确。他的书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驱使一些其他天文学家对行星运动作更为准确的观察,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泰寿·勃莱荷,开普勒就是根据泰寿积累的观察资料,最终推导出了星体运行的正确规律。
【语文教案-哥白尼】相关文章:
1.哥白尼名言
2.语文教案
4.《鸟》语文教案
5.九年级语文教案
6.语文教案《春晓》
7.语文教案-春
8.四年级语文教案
9.三年级语文教案
10.《雨后》语文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