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卤代烃教案

卤代烃教案

2022-09-26 08:42: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蒋劲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卤代烃教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卤代烃教案,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卤代烃教案

篇1:卤代烃教案

卤代烃教案

205 年 21月 1 日

星期四2

时间

3:10 3到 15:0

3第

次课

题学 分析

情第

二 章三节

卤代第

烃代烃卤直一在高考占中重要据位地。属基于类础型题,类题目的此答解需同学平时

多要积做,累考试方能灵活运时用在重。庆五年市高中考均有察,考此掌握因这块内的容 得极显重要其。1 2 解有机化合了基本知物 识高此类提题的准目确。

率教

目标学

标 达施 教学措 重

知点识回

顾习练

卤代常见题烃型答解法

教学方 点难考试 热 家庭 作点

业展思拓做迁移维题性目

础性基题性

目理解并

背需诵记的知识要,点将所讲消化

题教学

程及内流设置: 容学生础差基故需,先导引其看书 一简些单见的卤常代通烷常用通普命名法命名, 如基氯甲异丙、基溴叔、丁氯等基 。代卤的系烷命统: 名a)(选择有卤连子的碳原子原在内的最长 链作碳为链,根据主链主的碳原子称数“某为烷” ; b支和卤原子均链作取代为 (c)基取将基代的称和位次名在主链写烷 名称之烃,即得前名。全卤代烷的沸 随分点子碳原中数子增 加的升而。高碳原 子相同数卤的烷,代沸点则是: 代碘>烷溴代>烷代烷氯。异构在中体,支链越 沸点越低。多氯代一烷的相对密度小 于1一,碘 烷和一溴代烷代相对密度大的 于1.系列同 中 ,代烷卤相的密度随对原碳子的增数加而 降。

20

15 年2月 1 日

2星期四

时间 1330:到 5:310

第次课

、结二练习题合解相关知理识

1.下列物质中.,属不于代烃的.是卤 ( .氯乙烯 A.D基硝 2

news/5570D481F2C86C7D.hTml.下苯列分子中只表式示一纯净种物的 是() A .C2H4lC 2.B 2H3ClC3C .2CCl3 D.CH22HC2 3l下.列叙正述的是确( ) A.所 卤代有烃都难溶于,且水都密度比水是大 的体 B.液有卤代烃所都是通过取反应制代得 C卤代.烃不属于烃类 .D代卤都烃良是的好机溶剂 有4下列.反不属于应取代反的应 (是) .溴A乙烷与氧氢化水溶钠液共热 B.溴乙 与烷氢氧钠的化醇乙溶共液 C热甲烷.氯与 气.D炔乙与氯化 氢在定一条件下制氯烯 B.溴苯乙 )

.C氯四化碳

、置布作业1 、解并背诵需要理记知识的点 、2义讲练上

课 反 后思

务任意见主

:

篇2:卤代烃教案

卤代烃教案

第三章第三节   卤代烃教案   年  5 月25日 教师姓名 小草 学科 化学 教学时数 2 授课题目 卤代烃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 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决定作用。 2. 理解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   过程和方法: 分析有关卤代烃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和反应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卤代烃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教学方法     启发、互动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通过图片、实验、设问、启发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兴趣 2.通过讲授、引导探究、讨论解决问题 3.“教、学、做”相结合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 2.电脑、投影仪 3.实验仪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请同学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第一幅图片是臭氧层空洞,形成空洞的原因之一是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如二氟二氯甲烷 第二幅图片是不粘锅,其涂层化学成分是聚四氟乙烯,单体是四氟乙烯; 第三幅图片是生产中常用的塑料管,其化学成分是聚氯乙烯,单体是氯乙烯; 【提问】从组成看,它们都应该属于哪类有机物?你能根据所学知识给出卤代烃的定义呢? 【板书】一、卤代烃 【讲解】学习各类有机物的研究程序是由典型(代表物)到一般,根据结构分析性质。 我们选取溴乙烷作为卤代烃的代表物,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溴乙烷结构和性质。 【板书】二、溴乙烷 1.溴乙烷的结构 【投影】溴乙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请同学们根据其模型写出溴乙烷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引导探究】 溴乙烷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应如何表现? 【设问】溴的引入对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影响? 【板书】2. 溴乙烷性质 (1) 物理性质:(阅读教材总结) (2)化学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让我们先来看溴乙烷的结构。 【问】根据其结构,溴乙烷能发生什么样的反应?是取代还是加成? 【问】哪个键易断裂?哪个原子易被取代? (师生共同完成:溴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强,使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C-Br键易断裂,溴原子易被取代。 【讲解】事实证明,溴乙烷中C-Br键确实易断裂,能被水中的-OH取代,请同学写出它的生成物。 【讲解】但这个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而且还是个可逆反应,所以常常要给这个反应加热,而且不选水做反应物,而选NaOH溶液。NaOH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讲解】这个反应的实质是溴乙烷和水的反应,这个反应还属于水解反应。 由于NaOH+HBr=NaBr+H2O 总反应可写成: CH3CH2Br + NaOH  → CH3CH2OH +NaBr ,所以NaOH不是反应的催化剂,而是起消耗HBr,促进反应的正向进行。 【实验探究】依据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 学生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交流实验结果,评价出正确的实验方案,供参考方案: 方案① CH3CH2Br加入AgNO3溶液 方案②CH3CH2Br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再加入几滴AgNO3溶液 方案③CH3CH2Br 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取上层清液,加入过量的稀HNO3后,再加入几滴AgNO3溶液 【讨论】为什么在检验溴乙烷中溴存在时,必需要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总结】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方法。 【总结】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讲解】还可以通过溴乙烷发生反应,制得少量乙烯。根据结构分析,溴乙烷如何断键生成乙烯的? (由学生分析得出:断裂C-Br和邻碳上的C-H键,脱去一分子的H-Br得到。) (动画演示)溴乙烷断键生成乙烯的反应原理。 【问】溴乙烷生成乙烯的反应条件和溴乙烷水解的反应条件是否相同? ( 总结两个反应方程式) 【探究】如何检验反应产物乙烯? 【问】已知乙醇也能使用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如何改进装置? (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前加一个盛水的试管,除乙醇。) 【讲解】此反应类型属于消去反应。 (由学生得出消去反应的定义、特点、卤代烃消去反应规律:①与卤原子:(所连碳原子 )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②反应条件:NaOH醇溶液,加热 【讨论】溴乙烷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有许多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就让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反应。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反应物 CH3CH2Br CH3CH2Br 反应条件 NaOH水溶液,△ NaOH醇溶液,△ 生成物 CH3CH2OH  NaBr CH2=CH2  NaBr H2O 结论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 窍门:有水必取代;有醇必消去 课堂练习:(略)             观看图片 思考问题                 由学生回答卤代烃的定义。         学生观察、书写           学生回答溴乙烷为两个吸收峰,且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应该是3:2。       学生回答是取代反应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方案。)       因为滴加的AgNO3溶液和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 Ag+ + OH -= AgOH(白色)↓  2AgOH = Ag2O(褐色)+H2O;褐色掩蔽AgBr的浅黄色,使产物检验实验失败。所以必须用硝酸酸化!               (学生得出: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                                 通过生活实际引出卤代烃                                 由学生已经熟悉的研究方法引入,提高效率         由已知结构来推氢谱图                                       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应机理 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后,教师补充       板书设计  卤代烃 一、卤代烃 2. 溴乙烷性质 二、溴乙烷 (1)物理性质: 1.溴乙烷的结构 (2)化学性质: 分子式:C2H5Br  结构简式: CH3CH2Br     课后作业 1.课后习题 2.总结归纳本章知识结构 3.完成学习手册 课后记    

篇3:烃和卤代烃知识点总结

烃和卤代烃知识点总结

烷烃、烯烃和炔烃

1.概念及通式

(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饱和烃,其通式为:cnh2n+2(n≥l)。

(2)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分子通式为:cnh2n(n≥2)。

(3)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分子通式为:cnh2n-2(n≥2)。

2.物理性质

(1)状态: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为气态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沸点:①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

②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的小。

(4)在水中的溶解性:均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均易燃烧,燃烧的化学反应通式为:

化学

(2)烷烃难被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剂氧化,在光照条件下易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3)烯烃和炔烃易被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剂氧化,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几类重要烃的代表物比较

1.结构特点

2、化学性质

(1)甲烷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

①氧化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其燃烧热为890kj/mol,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化学co2(g)+2h2o(l);△h=-890kj/mol

②取代反应:有机物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ch4+cl2化学ch3cl+hcl

第二步:ch3cl+cl2化学ch2cl2+hcl

第三步:ch2cl2+cl2化学chcl3+hcl

第四步:chcl3+cl2化学ccl4+hcl

甲烷的四种氯代物均难溶于水,常温下,只有ch3cl是气态,其余均为液态,chcl3俗称氯仿,ccl4又叫四氯化碳,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2)乙烯

①与卤素单质x2加成

ch2=ch2+x2→ch2x―ch2x

②与h2加成

ch2=ch2+h2化学ch3―ch3

③与卤化氢加成

ch2=ch2+hx→ch3―ch2x

④与水加成

ch2=ch2+h2o化学ch3ch2oh

⑤氧化反应

①常温下被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

⑥易燃烧

ch2=ch2+3o2化学2co2+2h2o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⑦加聚反应

化学

苯及其同系物

1.苯的物理性质

2.苯的结构

(1)分子式:c6h6,结构式:化学,结构简式:化学_或化学。

(2)成键特点: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

(3)空间构形:平面正六边形,分子里12个原子共平面。

3.苯的化学性质:可归结为易取代、难加成、易燃烧,与其他氧化剂一般不能发生反应。

化学

4、苯的同系物

(1)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通式为:cnh2n-6(n≥6)。

(2)化学性质(以甲苯为例)

①氧化反应: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对烷基的影响使其取代基易被氧化。

篇4:高中化学卤代烃基础选择题

高中化学卤代烃基础选择题

1. 证明溴乙烷中溴的存在,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

①加入AgNO3溶液 ②加入NaOH水溶液 ③加热 ④加入蒸馏水 ⑤加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⑥加入NaOH醇溶液

A.④③①⑤B.②③⑤① C.④⑥③①D.③⑥⑤①

2. (·试题调研,江苏连云港4月)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

B.属于卤代烃

C.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3.已知甲苯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则甲基环己烷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A.4种 B.5种 C.6种 D.8种

4.以2-溴丙烷为主要原料制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依次为( )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取代 C.取代—消去—加成 D.取代—加成—消去

4. (2010·模拟精选,河北沧州模拟)氯仿(CHCl3)可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下易被氧化生成光气(COCl2):2CHCl3+O2――→2COCl2+2HCl。COCl2易爆炸,为防止事故,使用前先检验是否变质,你认为检验用的最佳试剂是( )

A.烧碱溶液

B.溴水

C.AgNO3溶液

D.淀粉KI试剂

5.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的产物相同

B.生成的产物不同

C.C—H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D.C—Cl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6.联苯由两个苯环通过单键连接而成,假定二氯联苯分子中,苯环间的单键可以自由旋转,理论上由异构而形成的二氯联苯共有( )

A.6种 B.9种 C.10种 D.12种

篇5:高中化学卤代烃的性质练习题

高中化学卤代烃的性质练习题

【整理概括】

1、物理性质:

常温下,卤代烃中除了 、 、 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通常情况下,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它们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 。除 等部分卤代烃外,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 。卤代烃 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

(练习)下列有机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密度最大的是( )

A、乙烷

B、氯乙烷

C、1—氯丙烷

D、1一氯丁烷

2、化学性质

①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写出溴乙烷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由于可发生HB r+ NaOH = NaBr + H2O,所以,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又可写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消去反应:

对消去反应的理解:反应中会脱去 (例如H2O, ),同时生成 卤代烷烃消去卤化氢时,卤素原子来自 ,氢原子来自

1)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消去反应?若能,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CH3Cl、 ②(CH3)3C—CH2Br、 ③CH3CHBrC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否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为什么?一种卤代烃如果能发生消去反应,只能得到一种对应的烯烃,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得到的产物的结构简式

水解产物 消去产物

Br

A)CH3CHCH2CH3

Br

B) CH3CH2CCH3

CH3

CH3

C) CH3CCH2Br

CH3

3.卤代烃的鉴别方法:

溴乙烷(CH3CH2Br)发生水解反应需要什么条件?如何证明溴乙烷(CH3CH2Br)水解产物中存在Br—

【巩固训练】

( )1. 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为纯净物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CH4与Cl2混合光照

B.氯乙烯加聚

C.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D.丙烯和氯化氢加成

( )2.下列有机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温度保持在50-60℃

B.溴丙烷与NaOH溶液混合,静置

C.乙醇与浓硫酸共热,保持170℃

D.1-氯丁烷与乙醇、KOH共热

( )3. 下列物质加入AgNO3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C2H5Cl

B.NH4Cl

C.CCl4

D.CH3Cl与NaOH和乙醇共热的混合液

( )4.下列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CH3Cl

B.CHCl3

C.CH2=CHCl

D.CH3CH2Br

( )5. 以1-氯丁烷为原料,制备1,2-二氯丁烷,整个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聚合反应

( )6.下列化合物,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还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氯仿

B.2-氯丙烷

C.氯化铵

D.氯乙烯

( )7.某学生将一氯丙烷和NaOH溶液共热煮沸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3溶液,结果未见到白色沉淀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A.加热时间太短

B.不应冷却后再滴入AgNO3溶液

C.加AgNO3溶液后未加稀HNO3

D.加AgNO3溶液前未用稀HNO3酸

( )8.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2H4和O2的反应

B.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C.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共热

D.Cl-CH2-CH3与NaOH溶液共热

( )9. 欲除去溴乙烷中含有的乙醇,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煮沸

B.加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煮沸

C.加水振荡,静置后分液

D.加浓硫酸,加热至170℃

篇6: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和所发生共价键的变化。

【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学习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使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的能力;

(3)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卤代烃中如何检验卤元素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尤其是两组不同意见的对比实验,激发同学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急切用实践来检验结论的正误。实验成功的同学,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实验不成功的同学,经过了困难的磨炼,通过独立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既锻炼了毅力,也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从溴乙烷水解实验的设计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乐趣。通过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使学生体会到对化学反应规律的理解与欣赏;

【科学方法】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溴乙烷的水解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2.试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请同学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第一幅图片是生产中常用的塑料管,其化学成分是聚氯乙烯,单体是氯乙烯;

第二幅图片是不粘锅,其涂层化学成分是聚四氟乙烯,单体是四氟乙烯;

第三幅图片是臭氧层空洞,形成空洞的原因之一是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如二氟二氯甲烷

【提问】从组成看,它们都应该属于哪类有机物?

【生答】卤代烃。

【追问】为什么?

【生答】虽然母体是烃,但含有卤素原子。

【设问】回答的'不错。你能根据所学知识给出卤代烃的定义呢?

【生答】卤代烃的概念。

【小结】回答的很好。(投影卤代烃的概念,并提问卤代烃的官能团是什么?)。

【设问】学习各类有机物的研究程序是什么?

【生答】由典型(代表物)到一般,根据结构分析性质。

【讲解】我们选取溴乙烷作为卤代烃的代表物,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溴乙烷结构和性质。

【投影】二、溴乙烷

1.溴乙烷的结构

【边讲述边投影】溴乙烷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由溴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后所得到的产物。其空间构型如下:

(投影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投影】请同学们写出溴乙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引导探究】

溴乙烷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应如何表现?(两个吸收峰,且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应该是3:2,而乙烷的吸收峰却只能有1个。)

【小结】溴乙烷与乙烷的结构相似,区别在于C—H键与C—Br的不同。

【引言】溴原子的引入对溴乙烷的性质有什么影响?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让我们先来研究其物理性质。

【投影板书】2. 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已知乙烷为无色气体,沸点-88.6 ℃,不溶于水。对比乙烷分子的结构,你能知道溴乙烷分子中引入了Br原子后,在相同条件下,溴乙烷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如何变化?熔沸点、密度呢?

【科学推测】溴乙烷的结构与乙烷的结构相似,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烷,导致C2H5Br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密度应大于乙烷。

【学生探究实验1】

试剂和仪器:试管、溴乙烷、蒸馏水、酒精

(1)用试管取约2mL的溴乙烷,观察溴乙烷在常温下的颜色和状态。

(2)将2mL的溴乙烷分放在两支试管中,往其中一只中加入2mL的水,振荡,静置。往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酒精,振荡,静置。

【学生回答后投影】1.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实验结论):无色液体,沸点比乙烷的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

(学生回答密度比水在时,提问:为什么?你怎么知道水层在上方?)

【提升】你能否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氯乙烷的沸点比溴乙烷的沸点是高还是低?为什么?

【生答】低,有可能是常温下是气体,因为氯乙烷与溴乙烷的结构相似,而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溴乙烷,分子间作用力小,故沸点低。

【小结】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分子间作用力变大,卤代烃溶沸点升高,密度变大。所以卤代烃只有极少数是气体,大多数为固体或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

溴原子的引入能使溴乙烷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

【投影】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引言】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溴原子作为溴乙烷的官能团,发生化学变化应围绕着C—Br键断裂去思考。 C—Br键为什么能断裂呢?在什么条件下断裂?

【生答】在溴乙烷分子中,由于Br的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C,则C-Br键中的共用电子对就偏向于Br原子一端,使Br带有部分负电荷,C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当遇到-OH、-NH2等试剂(带负电或富电子基团)时,该基团就会进攻带正电荷的C原子,-Br则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离去。

【问题】已知:CH3CH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反应,CH3CH2Br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若反应,可能有什么物质产生?

【科学推测:】若反应,则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发生如下反应 :

CH2CH2Br+NaOH  →   CH3CH2OH+NaBr

【引言】以上所述,均属猜测,但有根有据,属于科学猜测。很多伟大的科学理论都是通过科学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的。如果让你设计实验证明溴乙烷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你如何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用实验证明溴乙烷的Br变成了Br-?

(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分层的,且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如何提高本反应的反应速率?

充分振荡:增大接触面积;加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得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追问】:能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如何加热?

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因为溴乙烷的沸点只有38.4℃,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液体容易暴沸。可采用水浴加热。

【指出】水浴加热时就不可能振荡试管,为了使溴乙烷和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水浴的温度应稍高于溴乙烷的沸点,为什么?

【生答】使处于下层的溴乙烷沸腾汽化,以气体的形式通过NaOH溶液与其充分接触。

【指出】可同学想过吗?溴乙烷是大气污染物,汽化出来的溴乙烷不可能完全与NaOH溶液反应,散失到大气中就会污染空气,你想如何解决本问题?

【生答】试管上加一个带长玻璃导管的橡皮塞,起冷凝回流的作用,既能防止溴乙烷的挥发,又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学生探究实验2】请同学们利用所给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溴乙烷能否在NaOH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

实验用品:大试管(配带直长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2只、试管夹、小试管10只,长胶头滴管(能从大试管中取液体)、250mL烧杯。溴乙烷、10%NaOH溶液、稀硝酸、2%硝酸银、稀溴化钠溶液、稀氯化钠溶液。

【提示】

(1)可直接用所给的热水加热

(2)溴乙烷、10%NaOH溶液的用量约为2mL

(3)水浴加热的时间约为3分钟

(巡视,组织教学,及时点拨,结合不同方案组织讨论:加入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直接加AgNO3为什么不可以?检验卤代烃中含有卤元素的程序如何?)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评价得出结论】

结论:CH3CH2Br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CH2CH2Br+NaOH→CH3CH2OH+NaBr

【投影】上述方程式也可以写成:

NaOH

CH2CH2Br+H2O→CH3CH2OH+HBr

该反应可理解为: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中和反应生成的HBr,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使反应正向进行。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提升】由此可见,水解反应的条件是NaOH水溶液。溴乙烷水解反应中,C—Br键断裂,溴以Br-形式离去,故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HS-等均可取代溴乙烷中的溴。

【质疑】对水解反应的深化:

CH3

CH3-C -CH3

1、把“—Br”替换成“—Cl”,能否发生反应?

CH3CHCH3

2、把“CH3CH2—”替换“      ”或 “                ”  或 R— 如何反应?

3、把“CH3CH2—”替换成“Fe3+ ”,能否发生反应?

【目标测试】

1.(上海市理科综合测试)足球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乙烯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是CH2=CH2+HCl→CH3CH2Cl,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具体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H3和H2O在与卤代烃反应时的性质很相似,在一定条件下能使卤代烃发生氨

解,写出溴乙烷的氨解方程式。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中的水解反应,现在回忆这个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提出问题

科学猜测

实验验证

形成理论

发展理论

解决问题

投影:

【小结】这个过程不是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一种科学方法。这一过程蕴含着以实验事实为据,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我们应该学会它。

篇7:高中化学《溴乙烷和卤代烃》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溴乙烷和卤代烃》教案设计

[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溴乙烷的化学性质;二是卤代烃的一般通性;三是氟里昂对环境的影响。

在第一部分中,教材从溴乙烷的分子结构入手,提出问题:官能团──溴原子的存在使溴乙烷具有什么不同于乙烷的性质?这样,在与章引言中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概念相呼应的同时,引出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既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又可以突出官能团的作用。在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之后,教材再以归纳总结的方式给出结论。

在第二部分中,教材首先介绍卤代烃的概念及卤代烃的种类,接着以表格形式介绍了卤代烃的物理性质,概括出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并通过卤代烃的用途引出氟里昂的有关内容。在表之后,教材接着安排了一个讨论题,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找出氯代烃的沸点随烃基的不同而呈现的变化规律。讨论的内容并不是教学要求的重点,讨论的结论也不涉及后面知识的学习,因此这个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该讨论题的结论是:烃基不同时,一方面氯代烃的沸点随烃基中所含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另一方面,如果烃基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相同时,氯代烃的沸点随烃基中支链的增多而降低。

第三部分,关于氟里昂对环境的不良作用,这里配合高一化学中有关臭氧层问题的内容,从不同于高一内容的角度介绍氟里昂及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不高,只要求给学生留下一个大致印象。但是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较为完整地了解有关臭氧层方面的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烃的衍生物、官能团、卤代烃等概念。

(2)了解醇类、醛类、酸类等常见烃的衍生物中的官能团。了解烃的衍生物的元素组成特征。

(3)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条件。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过程中所发生共价键的变化。

(4)了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概念。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学习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使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能力;

(3)通过学习消去反应,培养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概念之间比较的思维能力。

(4)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卤代烃中如何检验卤元素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尤其是两组不同意见的对比实验,激发同学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急切用实践来检验结论的正误。实验成功的同学,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实验不成功的同学,经过了困难的磨炼,通过独立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既锻炼了毅力,也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从溴乙烷水解实验的设计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乐趣。通过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使学生体会到对化学反应规律的理解与欣赏;

[重点与难点]

1.溴乙烷的水解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2.试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提问]请阅读第一段内容,学习烃的衍生物概念,并回答你已经见到哪些有机物属于烃的衍生物。

[提问]请阅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学习官能团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你已了解了哪些官能团。 [阅读并回答]

CHCl3、CH3CH2OH、C6H5Br、CH3COOH等都是烃的衍生物。

[阅读并回答]

上一章中学到的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硝基等都是属于官能团。

使学生初步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并理解烃与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课堂练习:

1.在下列化学反应的产物中,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1)CH3—CH=CH2与HCl发生加成反应

(2)CH3—CH2—CH2—Br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3)

2.通过下列事实,分析卤代烷在脱去卤化氢时,有什么规律?

3.怎样用实验证明CHCl3中含有氯元素?实验操作中应注意些什么?

4.

课堂练习答案

1.(1)CH3CH=CH2与HCl反应可以生成CH3CHClCH3,改变反应条件也可以生成CH3CH2CH2Cl,这两种生成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CH3CH2CH2Br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只生成CH3CH2CH2OH一种醇。

(3) 在铁粉存在下与Cl2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苯环上的邻位、对位氢原子易被取代,取代后的一氯代物就存在同分异构体。

答案:(2)。

2.卤代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时,脱卤化氢在含氢较少的那个相邻碳原子上,比较容易脱去氢原子。

3.CHCl3是共价化合物,氯元素是以氯原子的形式存在于CHCl3分子中。要证明CHCl3中含有氯元素,则必须将氯原子转化为Cl-。

先将CHCl3与NaOH的水溶液混合共热,使氯原子经过取代反应变为Cl-,此时加入HNO3,使溶液呈酸性后再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操作时应注意,由于水解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必须在水解反应后加入足量稀HNO3,把过量的OH-完全中和掉,然后再加入AgNO3溶液,才会出现AgCl白色沉淀。若不加稀HNO3中和,直接加入AgNO3溶液,得到的是棕褐色Ag2O沉淀。这样会使实验失败。

4.这道合成题属于官能团转换位置的合成题。使官能团转换位置的合成一般都要采取先消去后加成的方法。

在第二个碳原子上引入羟基必须先消去变成烯,然后与卤素单质加成,最后卤代烃水解变成醇。

篇8: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教案设计

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教案设计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完成2-3卤代烃的教学及2-2芳香烃的习题讲评

第一课时:芳香烃的习题讲评;

第二课时:(1)卤代烃的定义、物理性质

(2)溴乙烷的物性;

(3)溴乙烷的结构与性质;

第三课时:(1)如何检验卤素原子?如何鉴别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3)卤代烃的应用

第四课时:习题讲解

2、教学目标:

在必修2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醇、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对有机物的官能团也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及官能团对其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并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3、资料准备: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分子球棍模型、实验视频、实验仪器

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第一课时【方案Ⅰ】对比思考,讲解提高

对比思考:复习乙烷、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并对比溴乙烷的结构,讨论它们结构上的异同,并推测溴乙烷可能的化学性质。通过计算机、分子立体模型展示甲烷、乙醇、溴乙烷的结构,讨论思考、列表小结。

讲解提高:

(1)讲解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官能团-Br的原因:由于溴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使得C―Br键的极性较强,因此反应活性增强。

(2)简介溴乙烷结构的研究方法──核磁共振氢谱(1HNMR)。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同一类型的氢原子为一组峰,如CH3―CH2―Br中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因此有两组峰。

(3)讲解消去反应的概念。

(4)讲解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列表小结。

巩固提高:指导学生进行溴乙烷取代、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其反应规律。

【方案Ⅱ】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迁移提高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设计并完成溴乙烷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生的Br-。

提示讨论问题:溴乙烷水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检验水解产生的Br-?从结构上分析为什么溴乙烷能发生水解?水解反应中,化学键是怎样断裂和形成的?

交流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间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结果分析,教师进行评价和点拨。

讲解讨论:(1)讲解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官能团-Br的原因:由于 溴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使得C―Br键的极性较强,因此反应活性增强。

(2)简介溴乙烷结构的研究方法──核磁共振氢谱。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同一类型的氢原子为一组峰,如CH3―CH2―Br中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因此有两组峰。

(3)溴乙烷按照另一种方式脱去Br-,即溴乙烷的消去反应,讲解消去反应的概念。

(4)讨论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并列表小结(同【方案Ⅰ】中表格)。

迁移提高:根据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规律,

讨论2?溴丁烷发生水解、消去反应的可能产物是什么?

讨论题:下列卤代烃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 CH3Cl B. CH3CH2Cl C. (CH3)2CHBr D.(CH3)3C-CH2Br

答案:A、D

第二课时 2?生活中的卤代烃

【方案Ⅲ】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情景创设: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提供网络教学资源,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程序

提示问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卤代烃有哪些?其用途是什么?卤代烃的物理性质是什么?长期接触卤代烃对人体会有何危害?对环境有何危害?

阅读学习:阅读网络教学资源,分析相关问题。

小结提高:在教师的指导下交流学习体会,共同提高。

二、活动建议 【科学探究】

1?溴乙烷取代反应产物的探究: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醇和NaBr,检验Br-可用AgNO3溶液,需要注意的是加入AgNO3溶液之前必须用稀硝酸酸化水解后的`溶液,否则将生成棕黑色的Ag2O沉淀,而不能观察到淡黄色的AgBr沉淀。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产物探究: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之前通入水中,其目的是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醇,因为乙醇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干扰乙烯的检验。此外,检验乙烯还可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此时乙醇将不会干扰其检验,因此不需要将乙烯气体通入水中的操作。

【实践活动】 除组织学生参与教科书上的实践活动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下列课题。

课题:氟利昂的使用及其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1)查找资料,了解大气臭氧层被破坏的情况。

(2)调查生活中使用氟利昂的情况(发胶、冰箱、空调等),了解市场上有哪些品牌的冰箱和空调是无氟利昂的?无氟利昂冰箱和空调使用的是何种致冷剂?

篇9:气相色谱法测定自来水中卤代烃

气相色谱法测定自来水中卤代烃

报道了一种微萃取技术测定自来水中卤代烃的新方法.柱温110℃,尾吹气流量大于35 ml/min(总流量大于55 ml/min),检测器温度140℃为该试验最佳条件.采用有机相与水样比例为1:50的液-液萃取-GC-ECD法测定自来水中卤代烃,最低检出限为1 μg/L左右,变异系数小于10%.

作 者:潘光伟 娄海鹰 姜瑜 高柯夫  作者单位: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重庆,400020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5(17) 分类号:O623 关键词:微萃取技术   卤代烃   最佳条件   最低检出限   变异系数  

篇10: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顶空气相色谱法分离卤代烃操作条件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顶空气相色谱法分离卤代烃操作条件

目的: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为例,讨论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分离生活饮用水中卤代烃混合物的操作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所采用的温度等六个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确定了最佳的操作条件:平衡时间60 min;平衡温度40℃;柱温:120℃;柱前压:0.4 MPa;进样器温度:170℃;检测器温度:180℃.结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色谱分离条件的`思路是可行的,既获得了满意的操作条件,又以最少的代价缩短了样品检测周期,且易于实际应用.

作 者:叶耀东 杨素林 Ye Yao-dong Yang Su-lin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自来水公司,湖北孝感,432100 刊 名: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 年,卷(期): 18(12) 分类号:O657.7+1 关键词:正交试验设计   气相色谱   优化   操作条件  

篇11:卤代烃中卤原子检验的实验反思与教学设想

关于卤代烃中卤原子检验的实验反思与教学设想

对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检验提出了可用于演示的改进方案的'实验,并对该改进方案进行了实验反思与教学设想.

作 者:张建波  作者单位:位育中学,上海,31 刊 名:化学教学 英文刊名:EDUCATION IN CHEMISTRY 年,卷(期): “”(4) 分类号:G633.8 关键词:溴乙烷水解   硝酸银醇溶液   实验改进   探究型实验  

篇12:卤代烃对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卤代烃对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以C18烷烃临氢脱氢反应为探针,考察原料中卤代烃对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卤代烃的'存在降低催化剂的脱氢反应活性,催化剂的稳定性也明显下降,副产物含量增多,选择性下降.原料中卤代烃质量分数应<0.5%.

作 者:何松波 孙承林 白子武 戴锡海 王斌 赵曦航 HE Song-bo SUN Cheng-lin BAI Zi-wu DAI Xi-hai WANG Bin ZHAO Xi-hang  作者单位:何松波,HE Song-bo(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孙承林,SUN Cheng-lin(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

白子武,戴锡海,王斌,赵曦航,BAI Zi-wu,DAI Xi-hai,WANG Bin,ZHAO Xi-hang(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公司,辽宁,抚顺,113001)

刊 名:工业催化  ISTIC英文刊名:INDUSTRIAL CATALYSIS 年,卷(期):2009 17(5) 分类号:O643.32 TQ426.94 关键词:催化化学   长链烷烃   脱氢   卤代烃   Pt-Sn-K/γ-Al2O3催化剂  

篇13:系统客观评估中国食用鱼中持久性卤代烃污染状况

系统客观评估中国食用鱼中持久性卤代烃污染状况

摘要:我国是世界渔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大国,年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近年来水产品药物残留致使我国水产品出口严重受挫事件屡有发生,如“对虾反倾销案”、“鳗鱼事件”、“多宝鱼事件”等.为此,国家实施了水产品的药物残留专项整治计划,力求从源头控制水产品中氯霉素及其他禁用药物的使用,从生产到市场全程质量监控,以期实现水产品无禁用药物残留.但是,国家对水产品中一类重要的污染物--持久性卤代烃的残留则缺乏相应的监管,科学界对持久性卤代烃的潜在危害也认识不够.作 者:郭进义    Guo Jinyi  作者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北京,100085 期 刊:中国科学基金  ISTICPKU  Journal:BULLETI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年,卷(期):, 21(3) 分类号:X5 关键词:持久性卤代烃    食用鱼    评估    水产养殖业   

篇14:吹扫捕集-GC/MS联用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

吹扫捕集-GC/MS联用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

建立了吹扫捕集-GC/MS联用测定地表水中9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9~0.21 μg/L,可满足地表水中特定有机分析项目的检测要求.

作 者:汪澍 王凌云 WANG Shu WANG Ling-yun  作者单位:汪澍,WANG Shu(佛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佛山,528000)

王凌云,WANG Ling-yun(佛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广东,佛山,528000)

刊 名:皮革科学与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LEATH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7 17(4) 分类号:O661.1 关键词:吹扫捕集   GC/MS联用   挥发性卤代烃  

篇15: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卤代烃的不确定度分析

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卤代烃的不确定度分析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卤代烃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式,由质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和体积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组成.并且应用一个实际样品对这两部分的`标准不确定度的分量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最后得出测量扩展不确定度的结果.

作 者:卫嵩  作者单位:镇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镇江,212004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5) 分类号:X7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   卤代烃   含量测定  

【卤代烃教案】相关文章:

1.烃和卤代烃知识点总结

2.化学教案-第四章 烃

3.炔烃教学设计

4.无卤保证声明书

5.货代简历

6.代赠 李商隐

7.货代工作总结

8.代扣协议书

9.代东发言稿

10.代驾协议

下载word文档
《卤代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