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Tak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北京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北京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北京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风)
2、板书:风娃娃。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兴趣是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因而我用猜谜为切入点,板书后又提到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娃娃,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明确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使他们有事可做。这样可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认读没有拼音的字:
抽、续、吸、极、夫、汗、驶、示、筝、踪、伤、责,先自学在小组内交流,再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5颗星。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小组合作:
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坏事呢?
4、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5、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探究问题,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习惯。
三、写字指导
1、读左边的四个字。
2、重点指导吸。
3、配练习书写。
4、同桌欣赏、评价。
四、搜集资料,说说风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放音乐:朗读课文。
2、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游戏识字
1、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线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
2、告诉学生,在你们的桌子里有几个可爱的红苹果,请找一找。
3、找到红苹果的同学上台告诉大家,这个苹果的名字叫什么。
4、仔细观察,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通过游戏,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为他们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
三、写字指导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
2、同桌欣赏评价。
3、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4、范写表字。
5、练习书写。
展示自己的字,让学生从小就获取成就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总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风娃娃说些什么?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2:北京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北京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流程:
一、自主识字
(一)、导入;
1、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说说自已在电视上看到的北京,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已印象中的北京。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写。
(二)、初读课文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已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3、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
二、合作交流
1、出示含生字的词语,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已认识哪些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2、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3、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记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优、阴、坛、城、图
熟字减偏旁;央、交、旁
编字谜:在大房子里过冬(图)
形近字:巾――市
找相同点:城和坛都有土字旁;国和图都有口字框。
4、练习书写;
1)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央”字,并让学生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请学生当小老师,范写交字,再评议
3)其他生字由学生讨论该如何正确书写。然后书空、描红、临写。
三、品读领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再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已又认识了哪些四字词语,结合图体会“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已知道的词语来形容它的美。
4、说说自已知道的北京的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及公园。
5、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与赞美。
6、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部分背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7、同桌互相背诵、交流。
四巩固延伸
1、交流北京有哪些变化
2、北京真美啊!请你画一画你心中的北京。
篇3: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你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词识字
1、激励学生自己认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会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⑴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
⑵借助拼音读词语,用三角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⑶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听教师范读,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
3、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答。(庄严、矗立、绿树成阴、川流不息……)
4、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北京的美丽,读出我们的自豪,读出我们热爱伟大祖国的语气。
5、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北京新变化的资料。
篇4: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教学内容】
北京五日游。
【教学目的】
通过制作旅游计划,进一步理解时间、路程等知识。
【重点难点】
对时间、路程的整体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我们来帮小明设计一个旅游计划。
(1)旅游计划包括什么?(5天的全部行程)
(2)全部行程由哪几部分组成?(日期、行程、交通工具、住宿、费用等)
(3)哪些景点要去呢?(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王府井大街等)
2、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利用以上信息,如何安排五日xxx程?”
学生汇报,并说明安排理由。教师将各组汇报的计划板书。
3、将学生们设计的旅游计划和第108页小明的计划对比,看看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
如:第二天小明全家刚到北京就去那么多景点,时间和精力都会不够。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通过互联网连接更多旅游信息。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
日期行程交通工具住宿费用
①景点大小;
②景点距离;
③景点路线;
④游览时间。
篇5: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画、观察掌握垂线的画法,了解和研究垂线、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严谨的作图习惯。
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垂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对于直线你都理解了哪些知识?
2.试画垂线并思考。
二、新授
1.在画垂线的练习中,感悟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
2.归纳总结:你知道了什么?
3.通过动手测量感悟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4.认识点到直线距离。
5.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总结质疑
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四、提高练习
1.画垂线时,没有三角板,只有直尺怎么办?
2.若直尺也没有了,怎么办?
3.只有一张形状不规则的纸怎么办?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画法,但是缺乏工具的同时,方法不是很灵活很巧妙,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今后要加大培养力度。
篇6: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内容与要求:
1、知道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萌发爱北京天安门的情感。
2、能运用多种手段表现天安门。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水笔、纸、橡皮泥、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我们国家可大了,叫什么名字?我们国家的首都在哪里?
2、出示地图让幼儿寻找北京和天安门,激发幼儿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出示天安门图片
你们看,天安门是什么样的?天安门的下面有什么?中间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城墙中间的门是什么形状的?
二、尝试表现
1、运用多种手段表现天安门。
雄伟的天安门代表着我们的首都,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我们都非常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首都。今天就请小朋友来做天安门。
做天安门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白纸、蜡笔绘画;可以用橡皮泥来捏塑……
请你用喜欢的材料来做天安门。
三、展示作品。
四、活动延伸
在游戏活动时开展建筑游戏:天安门广场。
篇7: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活动目标:
能围绕北京这一中心话题用较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
了解北京的建筑和景色。
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北京图片、绘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共同回忆有关情节,讨论:“我们的家叫中国,那中国的首都在哪儿呢?”
2.幼儿看图片讨论:
交流各自对天安门的认识:
天安门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是怎么的?人们是怎样观看升国旗的?
边看图片边验证他们的介绍,小结。
3.交流北京著名的古迹、特产。
你们还知道哪些北京非常有名的古迹?建筑?
你最喜欢北京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4.选择北京非常著名的古迹、建筑留影:
想不想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北京的景点照张像?
教师用相机为幼儿拍照留影。
篇8: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练一练8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2、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有话可说。
3、教育孩子有礼貌。
4、培养学生认真听话、认真说话的习惯。
教学重点说话流利,交流时有礼貌。
教学难点培养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
了解家里长辈的生日是哪一天?
回想家里是怎么给长辈过生日的?
二、认真读题,观察图画:
说一说图中是什么场面?
三、小组中交流:
当家里长辈过生日的时候,自己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四、各组交流,同学评议。
五、老师总结:
鼓励发言的学生,激发全班同学说话的兴趣。
适当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同学评议。
奖励表现好的同学,树立典型。
篇9: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北京》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如何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筑物。
2、学习课文写法,练习按方位顺序说话。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第二自然段,能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游戏):有意识的用游戏的方式同学生一起复习有关方位词语,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我们三(1)的小朋友特别聪明,反应很快,对吗?那好,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板书:东南西北
这些表示方位的词语叫做“方位词”(板书)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北京看老师写字,一起读一读。
看到这个词,你想说什么?
2、问:小朋友,你们去过北京吗?你从哪里看到过北京?
3、谁说说北京怎么样?(课题后划)
篇10: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围绕北京这一中心话题用较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
2、了解北京的建筑和景色。
3、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北京图片、绘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共同回忆有关情节:
讨论:“我们的家叫中国,那中国的首都在哪儿呢?”
2、幼儿看图片讨论:
交流各自对天安门的认识:
天安门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是怎么的?人们是怎样观看升国旗的?
边看图片边验证他们的介绍,小结。
3、交流北京著名的古迹、特产。
你们还知道哪些北京非常有名的古迹?建筑?
你最喜欢北京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4、选择北京非常著名的古迹、建筑留影:
想不想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北京的景点照张像?
教师用相机为幼儿拍照留影。
活动反思:
让幼儿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北京名胜的了解,培养幼儿的爱祖国的意识。在幼儿讲述环节,幼儿还需要教师的提示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11:北京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春回大地》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冻、醒、解、苏、鸭”5个生字,认识“角字旁”和“酉字旁”。(A B C)
2、学会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
3、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式(如图片、想象、结合生活实际等)感悟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4、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5、能够结合课文和联系生活写一写美丽的春天。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冻、醒、解、苏、鸭”,拓展识字带有酉字旁的字和角字旁的字。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朗读,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
一、 导入(2分钟)
让学生说一说春天什么样?这么多变化告诉我们一个信息那就是春天来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3 春回大地
师板书 生齐读课题
二、在语境中学习生字,感悟句子之间的关系(18分钟)
1、课文中是怎样写春天的?赶快打开书读一读书中的这段话,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标出有几句话。(先把这段话读通顺,读懂这是描写春天的。然后再找到生字,进行学习。最后学习其他的生字。)
3、分句进行指导
(1)出示第一句话,指名读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
A师:在这句话中还藏着生字朋友呢!(醒字变红)
B指读生字卡片,师板书
C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 师板书 星 醒
认识酉字旁,“酉”字在古代指的是酒坛子,所以酉字旁的字都与酒有关,醒字在古代时,指的是喝醉酒后醒过来,现在就指的是睡醒。
师:你能说出一个带有酉字旁的字吗?(课件出示:喝酒酝酿
自酌自饮 酗酒 报酬)
D指名用“醒”组词
从组词中引出生字“苏”,让学生读后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个字。
E理解句子
春回大地,什么苏醒了?
春回大地,万物怎么样了?
指导朗读
(2)师:到底都谁苏醒了,指名回答。(动物、植物……)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引出第二句话:河水解冻,小鸭戏水。
A师:在这句话中也藏着生字呢!
出示“冻”,指名读——师生板书
B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教师随即板书 东 冻
C师:带有“两点水”的字都和什么有关,举出几个带有两点水的字。
D用“冻”组词,引出生字“解”
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解”字的,师介绍“解”的古义是用刀把牛角分开。
认识“角字旁”,举出带有“角字旁”的字。
E 出示“鸭”,指名读,师板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个字
师:带有鸟字旁的字都与鸟有关,出示鸟字旁的儿歌:
鸟字旁,鸟儿多,乌鸦与喜鹊,白鸽与仙鹤,黄莺与杜鹃,还有鸡鸭鹅。
F指导朗读
(3)不仅小动物们苏醒了,植物也从休眠状态中醒来了。
出示:杨柳吐绿,小鸭戏水。
A 杨柳吐绿,你能换个词吗?
B百花争艳,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关于百花争艳的句子:
春天的花儿各色各样:红的像火焰,黄的像金子,蓝的像海水,白的像雪花。
C指导朗读
(4)春天不仅是书中写的这些,你还能用什么/怎么样的四字词语来说说春天吗?
例如 天气变暖 春风拂面 (提示:桃花 青蛙 蜜蜂 小草 柳树等)
(5)师:春回大地,万物苏醒,你觉得春天怎么样?
指导朗读: 春天真美!我们爱春天。
(6)这么美的春天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引导学生按照结构来合作读第一段。
(7)小结识字方法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春天,读描写春天的一段话,认识了本课的生字
星——醒 鸡——鸭
东——冻
熟字加偏旁 熟字换偏旁
二、 快乐阅读(10分钟)
1、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1)春雨走过的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
(2)春风姑姑都能够干什么?
(3)小草都笑什么呢?
(4)春姑娘的大柳篮里装着什么?
(5)谁听到了小燕子的呼喊?
2、 汇报
三、 拓展写话(10分钟)
你眼中的春天什么样?自己写一写。
《春回大地》教学反思
准备了那么久,今天终于把课讲完了,心里如释重负。非常感谢这些天众多老师对我的帮助,让我受益匪浅。想想今天的表现,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大的进步就是有刻意的板自己的语言,语速比较适中,语言也比以前规范了一些,这在今后都要继续保持。
今天评课,很多老师都给了我非常好的建议,对此,我对她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仔细看了今天的笔记,反思如下:
1、在读词语和句子时,不是光读准字音就够了,一定要有停顿,不要让孩子唱读。
2、如果学生不会说,不要着急直接告诉他,要引导他一点点说,教给孩子怎样说,再让他学着说。孩子回答问题时,要说完整话,这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
3、评价学生时,不要一味的表扬,要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其加以改正。评价要从多方面考虑,语言尽可能多样化。
4、随文识字不是在读课文中学字,而是要关注字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本意,结合文本,从文中抓,深挖教材。
5、在反馈学生写字时,最好拿红笔改一改,明确的告诉学生哪里错了,哪里写的不好看,以便学生改正。
6、基本功要扎实,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书写。
要改正的还有很多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加注意,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早日做一名称职的老师。
篇12:小学上册北京版语文教案
《奶奶笑了》
教学目标:
1、知道从小要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病、做、给、讲、故、事、听;认识“病字旁”,会根据偏旁写字。
3、初步学会听写句子,会用“我给谁做什么”的句式说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认识“病字旁”,会用“我给谁做什么”的句式说话。
2、教育学生要学会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揭示课题,图文结合,学习生字“病”、做”。学习课文第一、二句。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新课。
出示课题,齐读。读了课题,小朋友,你知道课文讲了谁呀?(奶奶)奶奶怎么样呀?(奶奶笑了)奶奶为什么会笑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解决这个问题。
二、放课文录音,要求小朋友仔细听,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布置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1、读读带有音节的字,看清生字的字形。
2、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在每句话后面用“/”做上记号。
四、边观察画面,边学习课文第一、二句。
1、打开投影仪。
提问:小朋友,图上画着哪些人?(图上画着奶奶和冬冬奶奶怎么会躺在床上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2、学习生字“病”,认识病字旁。
①出示生字卡片:病。教学“病”,结合教学“病”字旁,带学生书空“病”字旁,告诉学生“病”是半包围结构,看课本上书写笔顺书空。
②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两遍。注意里边是“丙”,不是“两”。
3、指导读一。二句,帮助学生理解“病了”就是“生病了”。
4、奶奶生病了,妈妈又不在家,冬冬就来学做妈妈,照顾奶奶。出示生字卡片:做。教学“做”。
①帮助学生分析字形。
②扩词帮助理解意思“做工作、做好事、做个好学生”。
③指导书写。
5、指导朗读第一、二句,注意读好“我”,读出“我”会照顾奶奶的自豪的语气。教师范读,学生练习。
6、小结:课文的第一、二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五、课堂作业。
1、在课堂作业本上抄写“病”和“做”各三个。
2、在课堂作业本上书写“病”的笔画笔顺。
六、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检查,继续学习课文,学习五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出示卡片:bìnɡzìpánɡ,指名板演,并说说哪个字是病字旁?
3、指导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课文,结合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1、谈话导人: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冬冬的奶奶生病了,可是妈妈不在家,冬冬很乖,她就学着妈妈的样子照顾奶奶,那么,冬冬是怎样学做妈妈的呢?
2、打开投影仪,用投影覆盖片分别出示倒开水、拿苹果和讲故事。并出示旬式:我给奶奶做什么。让学生练习说话。(我给奶奶倒开水。我给奶奶拿苹果。我给奶奶讲故事。)让学生看图反复练说。
3、发散性练习说话:我给。
4、那么,课文里边是怎么写冬冬照顾奶奶的?指名学生读第3句话,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指导朗读。
5、读第4句话,说说这句话又告诉我们什么?理解“还”,使学生知道,因为前面已经讲了两件事了,给奶奶倒开水和拿苹果,又讲了故事给奶奶听,所以用了“还”。指导朗读。
6、奶奶后来怎么样了?齐读最后一句。
①讨论:奶奶为什么笑了?(结合插图)
②指导朗读。
奶奶/笑了。
③想象说话。
妈妈回来了,会怎么说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练说。)
7、学习生字:给、讲、故、事、听。
三、齐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出示7个生字的卡片,认读,开火车读。
2、齐读课文。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给、讲、故、事,听。重点指导“重”。
2、在作业本上写出讲、事的笔顺。
篇13:小学上册北京版语文教案
《小老虎的狗妈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可”。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读课文,了解大花狗精心喂养小老虎的故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讲故事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想去动物园吗?谁想去?睁大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动物园了。(课件演示)
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小老虎的画面):瞧,谁来了,他们的妈妈哪去了?让我们一起喊:老虎妈妈快出来。
(画面出示;大花狗)小老虎的妈妈出来了。疑,它是谁呢?这只大花狗就是三只小老虎的妈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小老虎怎么会有狗妈妈?这位狗妈妈当得怎么样呢?是怎么做的?
师:这里面可有一个故事呢,想知道吗?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第14课,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读题:齐读课题引导:谁的狗妈妈小老虎的什么妈妈?读清楚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又轻又快地把书翻到100页,让我们出生的来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根据音节把它读准。
2、再读课文,读完后,把课后的生字多读几遍
3、检测字音
①出示生字:动物园吃饱自己渐只可
②合并词语:动物园吃饱自己(每天是自己收拾书包吗?鞋带开了自己会系吗?引导学生说:每天都是我自己收拾书包,鞋带开了我自己会系。好孩子都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左)
渐渐(渐字成词语还需要一个渐字,出示:渐渐渐渐长高了还可以说渐渐什么?)
只一只一只(师:看来这个只字可以用来说一些动物的数量)
可(我们也来给这个可字找个朋友组成词语吧。谁想道了出示:可爱大家读词语
想一想:可爱的什么?书中还有这个词语呢,你认识吗?出示:可是)
③学习生字“可”
A我们认识了可字,谁会写他呢?指名先试一试。看笔顺跟随表,她说的对吗?学生书空练习
B再来看看田格房子里的“可”字,认真观察,怎么才能把它写漂亮呢?
C教师范写,学生伸出小手跟着一起书空。学生在田格力描一描,写一写。(提示坐姿)展示评价。
④指导读好长句子
师:这些字词我们都会读了,一篇课文是由一个一个的句子组成的。在这篇课文中有个很长的句子,你能把它读好吗?
出示:动物园里的一只大老虎生了三只可爱的小老虎。
学生尝试着读教师泛读指名读齐读
4、教师范读,学习读好逗号、句号的停顿。
师:课文中有字、词语、句子,还有不可缺少的逗号、句号呢。知道吗读书时,见到逗号停顿的时间短一些,见到句号停顿的时间长一些。下面就来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照老师的样子练习读。
5、认识自然段
师:细心的孩子们,发现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啊
开头空两字的地方,下面也又是吗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一个自然段的标志,也就是说,一个新的自然段开头要空出两个字的地方。利用实物投影带领学生标出自然段,这是第一段用1标出
师: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
像刚才这样,和你的铜桌一起分段读书,看谁读的流利(提醒学生认真听)
三、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这回大家都来读读第一段,来了解一下小老虎们为什么会有狗妈妈
1、学生读第一段,读后标出有几句话。利用实物投影订正有几句话
①指名读第一句话,问:通过这句话你们知道了什么?
②问:谁生病了?不能喂养谁?
③再读这句话,把知道的读清楚
2、哎呀,真糟糕,大老虎生病了,没有妈妈了,小老虎会怎样?(学生想象)那可怎么办呢?饲养员有办法,他是怎么做的呢?
3、这回大家知道小老虎为什么会有狗妈妈了吧,谁说说
4、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度:大花狗做了小老虎的妈妈,当得怎么样呢?想知道吗?
1、读第二自然段
2、理解“像对待亲生的孩子一样”
大花狗的亲生孩子是谁?现在大花狗的孩子是谁?它是怎样对待小老虎的?(吃自己的奶)
(出示课文挂图:看看大花狗、小老虎,你看出什么了?)
3、小老虎吃饱了,要睡觉了,怎么办呢?
吃饱了的小老虎躺在狗妈妈的怀里睡大觉,会觉得怎么样?(温暖、舒服)
4、狗妈妈让小老虎吃自己的奶,在自己的怀里睡大觉,对这几个孩子真是精心喂养。(板书:精心喂养)
师生对读,师读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5、狗妈妈做的好不好,它是怎么做的,现在不看书你能说吗?学生叙述或读书
6、想象激情:如果你是小老虎,你有什么话要对狗妈妈说呢?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对小老虎说吗
课中休息
小老虎有了这位狗妈妈渐渐长大了,动物们都跑来向小老虎祝贺,像狗妈妈致敬,听动物们在说话。播放歌曲:动物说话
四、指导学生讲故事
动物们都说什么了,你们听懂了吗?
我来翻译一下,它们说,这可是发生在动物园里的真实的故事,它们请求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愿意吗
1、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必须把课文读熟,必须讲清楚:小老虎为什么有狗妈妈,这位狗妈妈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试讲师生评价
五、总结:
其实动物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有谁还知道吗?你还想知道吗?那怎么办呢(打听、看书)记住动物们的请求还让你们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呢?好了和动物们说再见吧。
篇14:小学上册北京版语文教案
《冬天里的大菜棚》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豆、角、年。会认8个字。
2、流利、通顺地朗读课文。
3、仿照“冷冰冰”“一层层”“绿生生”说一个词语,并积累这些词语。
4、说一说大菜棚里还有哪些蔬菜,能够用abb式的词语尝试着说一句话。
5、创编儿歌,运用语言。培养创新。
6、体会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豆、角、年。会认8个字。
2、仿照“冷冰冰”说abb式的词语。
3、说一说大菜棚里还有哪些蔬菜。
4、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尝试用abb式的词语说一句话,创编儿歌。
2、转换角色与教师进行对话,说出大菜棚的优势所在。
教学准备:
生字卡、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棚”导入
1、板书“朋”,在哪见过?
2、加上木字旁,变了,你还认识吗?念什么?
3、你见过什么棚子?里面都是什么?
4、板书“菜”,合着读读。
说说菜棚里都有什么?你见过菜棚吗?
5、板书补充完整。18、冬天里的大菜棚
走进大菜棚看一看
二、自由朗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自己读课文,比比谁的字音读的最准确。
2、绳子反馈。
(1)注音字卡——豆、角、年
①一人领读,全班跟读
②全班齐读
(2)不注音字卡——豆、角、年
①齐读
②两人抢读(两组)
(3)不注音词卡
①豆:见过什么豆?
②豆角
③年:能用年组词吗?过年、一年,读一读这个词“一年四季”
④大菜棚、外面、里面
芹菜、韭菜
冷冰冰、一层层
3、再读课文,想:菜棚里都有什么菜?
三、学文
(一)认识各种蔬菜
1、师生交流:菜棚里面有什么菜?
2、课件出示:
(1)单个的黄瓜、豆角。你发现什么了?(说不同)
(2)一层层的黄瓜、豆角。你有什么感觉呀?课文中有一个词是怎么说的?(点击出示词语“一层层”)
(3)点击出示一句话:“黄瓜豆角一层层”
(4)指导朗读,把黄瓜、豆角的多读出来
自由练、展示
3、课件出示:
(1)出示芹菜、韭菜图,你认识吗?
这两种菜有什么不一样?
(2)但是,他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能形容一下吗?课文中有一个词是怎么说的.?(点击出示“绿生生”)
(3)点击出示一句话:“芹菜豆角绿生生”
(4)指导朗读,把芹菜、韭菜的绿读出来
自由练、展示
4、把两句话连起来读读
(二)补充延伸,语言训练。
1、菜棚里还有什么其他蔬菜?
(1)生自由说:西红柿、冬瓜、茄子、小辣椒、圆白菜……
(2)师制作链接随生点击出示图片
(3)你能用这样的形式说说他们的样子吗?
(4)跟前边的蔬菜,名连起来说一句话。
(5)指导朗读,读出蔬菜的样子。
(6)与前两句连起来再读。
2、角色转换,自主感悟。
现在你就是大菜棚里的工作人员,我第一次来你们这里参观
(1)点击出图,菜棚外面的样子、环境
师生交流:你们的菜棚建在哪呀?
我觉得周围白茫茫的一片,那是雪吧?
外面的温度可真低,书上是用那个词语说的——冷冰冰
指导朗读:读出寒冷
(2)点击出图,菜棚里面
师生交流:呵!菜棚里面的温度还挺高,书上是用那个词语说的——暖融融
指导朗读:读出温暖
(3)体会一年四季才不断
师生交流:你们为什么建菜棚呢?(让我们有新鲜的蔬菜吃)
只是冬天吗?书上是怎么说的?(一年四季菜不断)
(4)我还想问问你们这些工作人员,你们的大菜棚一年四季都有这么丰富的蔬菜,菜成熟了以后,你们把它们运往哪?
菜市场——买菜的小贩是怎样评价你们的蔬菜的?
师小结:真感谢你们这些工作人员,运用高超的技术,建起了温度适宜、湿度适宜的大菜棚,让我们吃上这么多品种的蔬菜!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贩们这样评价你们的蔬菜,你心里是怎么想的?(高兴、自豪)
2、带着你的心情再读一遍课文
3、合作读课文,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篇15: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读议文章二、三两段。
2、进一步学习“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3、明确陈毅先生的沉着应敌、大智大勇。
4、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2、日本鬼子的凶狠、狡猾与陈毅先生的沉着、大智大勇的对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通过第七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写人的文章可以如何来概括人物的特点呢?(明确“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并板书)
2、导入:这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8、“私塾先生”,领略陈毅先生的大将风范。(板书课题)
二、读议文章二、三两段
1、初知形象
(1)自读课文二、两段
引:文中同样的意思的话仲先生却说了两次,找出这两句。(幻灯出示)
①“写字心要静,不管有什么情况都不要紧张,不然是写不出好字来的。”
②“写字第一心要静,第二心要真,不把心思集中在字上,字就没有精神。”
(2)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仲先生同样意思的话说了两次,有必要吗?(各抒己见,不作定论)
(3)要真正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再一起去读读课文,找找文中有关语句,说说仲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两句话的?
第一次:
①在练字时:“这天中午,天……认真地练写毛笔字”(针对性)
②在敌人包围时:“立刻调来了军队,把全镇包围起来。”(紧急中)
③学生认识且疑惑时:“他不是在李家作客的仲先生吗,怎么当起私塾先生来了?(表明身份)
第二次:
①连续盘问时:一个小头目……问:“共产党的有?”
“你的,什么的干活?”小头目又问。
……(证明身份)
②鬼子查看时:鬼子没吭声,不断查看着学堂里的每一个人。(稳定情绪)
③暗示身份时:“他们都是学生的干活”(再明身份)
(4)再议:有必要吗?(而且很重要)
他真正的目的在于什么?
可见仲先生的?(遇事冷静,沉着对敌)
以上隶书部分教师相机板书。
2、进一步感知
过渡语:通过刚才我们共同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抓住人物言行能概括人物特点。那么文中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言行还有吗?找出来读读、说说。
(1)找、读、练说。
①“共产党的没有!”仲先生泰然地回答。(镇定)
②“我的,私塾先生……,”仲先生指指在座的学生,接着说,“……”
(借机行事)
③“……”仲先生说到这儿,哈哈大笑了。(智高胆大)
…………
(2)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交流评议。指导感情朗读。(抓住人物提示语)
教师借机表扬:同学们读得真不错,把仲先生的大智大勇表现得很充分。
(板书“大智大勇”)
3、对比
过渡语:应该说仲先生的人物形象已跃然纸上,但文章还用了不少的笔墨写了日本鬼子的言行,这是为什么呀?
(1)找出写日本鬼子言行的语句,说说你觉得日本鬼子怎样?
凶狠:杀气腾腾……
狡猾:“鬼子没吭……,不断查看……”
“既不走,也不查问,只是一边走,一边察看。”(板书隶书部分)
(2)读表结果的内容,问:你对文章为何写这部分内容是否已经恍然大悟了呢?
①情节安排上的需要。
②衬托(更显大智大勇)。
(3)分角色朗读体会。
过渡语:那我们可要把仲先生的沉着、大智大勇与日本鬼子的凶狠、狡猾同时也愚蠢之间的对比给体现出来。
三、小结
1、人物形象。
2、学法。
3、延伸
(1)学“写人”文章的方法——写“写人”文章的方法:把事情交代清楚,抓住人物言行、神态等是一种好方法。
(2)人物:课外可找有关介绍陈毅的文章去读读更深了解他。
四、作业布置
作业本5
板书:
抓住人物言行 概括人物特点
仲先生(陈毅)大智大勇 日本鬼子
篇16:北京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
一、成功之处
1、针对综合探究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获取信息,自主分析史料,培育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突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教学以有机结合的五个环节结合而成,把分散的人物主线,糅合成以人物简介、思想与反思为主线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课时内容。并通过补充典型史料,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培育了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与史论结合的意识。
3、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高,兴致盎然,能积极思考,积极作答,对问题的思考深入且有自己的看法,这一探究课的特点是符合的。
二、不足之处
1、选择的史料多为文字资料,为尊重史实,基本保持文言风格,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部分字句难以解读,教师在史料解读方面的引导时间过多。
2、教学中学生提出部分颇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难道不对吗?为什么同样是面临侵略日本却如此欢迎《海国图志》一书?,限于时间与教师思考深度,只能将这些问题延后解决,总觉得有遗憾。
篇17: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树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木字旁的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木字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
在你家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经常看到哪些树木?
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2.数一数一共几句话。(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
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一共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开火车认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
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去掉拼音,再次认读。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注意“梧桐”连读第二声,“枫、松”后鼻音。
5.到书中插图去找一找这些树木,拿不准的问问旁边的小伙伴。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帮助有问题的同学确认。
三、运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有木字旁的字
1.把树木名称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变红
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桦树、水杉、金桂
2.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有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和它的读音有关系。
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右边的字就提示了它们的读音,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
(“同—桐,风—枫”)“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字完全相同,可以直接“读半边”。
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字有什么关系呢?
“松、柏、桦”这3个字的基本字和汉字的读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大家需要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基本字的不同。
“杉、桂”这两个字的右半边也是一个表示读音的汉字,“杉”的右边是“彡”读音shān,“桂”的右边是“圭”读音guī。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娃、蛙”换上木字旁就是“桂”。
四、了解树木特点,给树木贴
1.给树木贴。
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画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请你先仔细读读这两句,标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再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
2.全班汇报,解读儿歌。
预设:这棵树是杨树,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教师:杨树生长速度快,高大挺拔。树冠高扬向上,所以叫“杨树”。
预设:右边的是榕树,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树林。
教师:大榕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生长着许多“气根”,可以独木成林。在南方,田间、路旁大小榕树就像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过路人休息、乘凉的好场所。
预设:我找到了梧桐树,它的树叶真像一片片手掌。
教师:你从哪儿发现了梧桐树的秘密?
预设:梧桐树叶像手掌。
教师:这儿有一些树叶(杨树叶、银杏叶、梧桐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学生辨认树叶,比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人们历来把梧桐树看作吉祥的象征,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以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
预设:我找到了枫树,枫树秋天叶儿红,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教师:正如唐朝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预设:这是松树,那是柏树,松树的叶子像一根根细针,柏树的叶子是扁平的,它们四季都是绿的。
教师:所以儿歌中说“松柏四季披绿装”。松树种类很多,你瞧,这是黄山的迎客松、华山的华山松、长白山的美人松……姿态各异。还有,松树的果实松子非常好吃。
再看柏树,这些苍老遒劲、巍峨挺拔的古柏在很多皇家园林,古寺名刹等地方都很常见。这是天坛公园里的莲花柏、螺旋柏、九龙柏,它们和长城、故宫一样,也是十分珍贵的“国宝”。
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
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呈扁平状。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3.同学们把都找对了,一起读一读吧。
4.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试着背一背。
五、学写生字
1.学写生字:杨、桐、枫、松、柏.
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注意关键笔画:“杨、桐、枫”这三个字的笔画中的横折折折钩、横折钩、横斜钩,“松”的右边撇低捺高。
2.抄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
六、拓展
还有一些树木的名称也带有木字旁,请你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猜一猜它们是什么树,连一连。(课件出示词语及图片)
Nán xiàng huái shì yòu
橡 楠 柿 柚 槐
篇18:小学语文北京版《落叶》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北京版《落叶》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认读6个字,认识1个多音字。
2.能够给指定的句子填空。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对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第2---5自然段。
教学难点:
写字,在朗读时边读边想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7个生字。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自然特征。
2.培养朗读、写字的正确姿势。
3.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培养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课后词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难写字的关键笔画。
教学过程:
一、诗歌引入:
朗诵《秋叶飘飘》,感受落叶的美。你还想更多的感受落叶吗?那就打开书,读一读14课吧。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按照正确的读音把课文读准确)
2.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本节课的生字朋友,并画下来)
3.检查生字读音:小组之间互相读一读,指名读,自愿读,领读。
4. 扩词练习。
5.这回大家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吗,快试一试吧。(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6.体会着读一读,小组一起学习喜欢的自然段中的生字。
7.学习汇报,抢答。(自愿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8.大家有不同意见吗?说一说你的识字方法。
三、指导写字:
1.大家把这些生字朋友都记住了,那么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工整的写下来呢?试一试。
2.先观察,说说写这些字时注意什么。师个别指导。
3.先描一个,再写一个。
四、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和想象力。
2.对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第2---5自然段。
教学难点:
在朗读时能够边读边想象。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中是怎么写秋天的呢?自己读书。指名读。
2.树叶是怎么一片一片地落下来,谁来读读?
二、发挥想象读课文。
思考:树叶都落在了哪里,又有哪些小动物把树叶当作了什么?
1.小虫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做屋子。
小虫怎么躲的呀?谁愿意做个动作?
落叶就像小虫子的家。
你就是小虫子,你来读一读。
2.蚂蚁把落叶当做船。你要是小蚂蚁,坐在树叶船里,你怎样想?
3.小鱼游过来藏在落叶下面把落叶当做伞。
小鱼怎么藏呀?
你能做个动作吗?
4.燕子把落叶当做信,你猜他会说些什么?
你们都是小燕子,小燕子们说一说。
这只小燕子说说,小燕子们一起说说。
为什么说催我到南方去呢?一个“崔”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读?
三、总结课文:
通过读书,我们把书都读懂了吗? 真有意思,你们喜欢吗?那就大声读读吧!
四、发散思维:
1.讨论:树叶还会落在哪,还有那些小动物把落叶当做什么
2.三道题,任选一个,也可以三个都做:
落叶落在( ),( )把它当作( )。
如果我是一片落叶,( )。
3.请你写一句和落叶有关的句子。
教学反思:
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
篇19:北京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画家乡教案优秀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3。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及儿歌创编能力。
教学准备:家乡风景的背景图一张,家乡风景光盘一张,儿歌录音带,画笔,绘画纸。
教学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请幼儿观看。
1、老师:小朋友们,看这儿的风景美不美呀?
幼儿:美。
老师:上面都有什么呀?
幼儿:太阳,山,河水等。
老师小结:这是一副美丽的风景图,上面有太阳,山,河水,小船,树木,花草。可真漂亮!
2、老师: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图上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播放儿歌录音。
3、对照背景图,学习儿歌。
二、播放光盘,续编儿歌。
1、老师:小朋友们,儿歌里的家乡可真美。下面,随着老师的镜头再来看看我们自己美丽的家乡吧。(观赏光盘)
2、老师:看看,老师的光盘里啊有许多儿歌里没有的景色。想不想自己创编进儿歌里呀?
幼儿:想。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儿歌。例:
绿笔画个大大伞,那是一棵树。
红笔画几个圆圈圈,那是大冬枣。
......
4、将幼儿编的儿歌小结。并总结一下每种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进而对各种颜色进行复习和巩固。
三、绘画儿歌内容。
1、老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可真美呀。给我们的家乡画张像吧。
2、幼儿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3、作品评析,欣赏。将其张贴于美工区,举办“我的家乡美”小画展,并邀请小班幼儿欣赏。
附儿歌:
我用画笔画家乡
小画笔,真好看。
红,黄,黑,白,绿,
紫,褐,橙,青,蓝。
红笔画太阳,一个圆圈圈。
蓝笔画小河,三条弯弯线。
褐笔画个小片片,那是小帆船。
黄笔画个大三角,那是一座山,
各种画笔一起画,
那是家乡大花园。
篇20: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优秀
《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读7个字。
2.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并按田字格范字正确书写。
3.识字过程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充”“已”的间架结构和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喜欢)星期天的时光很美妙。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喜欢星期天吗?指名3、4个学生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这篇课文,体会星期天的快乐。(师范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一)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说说你上个星期天去干什么了。
(二)对照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
1.读准字音。
2.想想这几个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哪个字比较难记,哪个字需要老师指导。
3.说说这个字所在的句子。
(三)学生小组交流,互相帮助。
1.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2.提出难记的字,小组讨论、交流好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自学效果。
1.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小组派代表汇报。
3.教师指导重点生字。
(1)“已”是独体字,书写时注意“竖弯钩”要出头。仔细观察“已”“己”,你发现了什么?——“已”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出头了,“己”的最后一笔不出头。
(2)板书“充”字,边写边说笔顺。学生在本上写。4.组词,积累词汇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你能用这些生字说出其他的词或者句子吗?
三、巩固练习
出示生字卡片,读字词。
四、按田字格写生字
1.说一说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想提醒大家注意?
2.指导书写指名板书,其他学生将生字写在田字格本上老师巡视指导
五、读课文
(一)读一读课文中词语所在的句子要求:正确,尽量流利。检查:指读、评读。
(二)读课文同桌互读,互查。六、积累运用,展开想象学生认读生字组成的词。选择一个或两个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
妙吹已艳运充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10.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