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有趣的游戏》公开课教案素材

《有趣的游戏》公开课教案素材

2022-07-06 08:25: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中级食品检验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有趣的游戏》公开课教案素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有趣的游戏》公开课教案素材,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有趣的游戏》公开课教案素材

篇1:《有趣的游戏》公开课教案素材

《有趣的游戏》公开课教案素材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同学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同学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身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二、教材说明

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有趣的游戏”。图上画了三种游戏:老鹰捉小鸡、贴鼻子、丢手帕。教材用图上小朋友的人数提示同学游戏指的是两人以上的集体娱乐活动;从图上小朋友的神情让同学觉得这些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身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他人学做自身不熟悉的游戏。

教学重点是交流一些游戏怎样有趣,是怎样做的。

三、教学过程

1?看图激趣。

(1)谈话: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些什么游戏?这些游戏你玩过吗,你还做过哪些游戏?(板书同学说到的游戏名称)

(2)揭示话题,考虑:你觉得哪些游戏最有趣?

2?以图为例,指导说“怎么有趣”。

(1)《老鹰捉小鸡》有趣吗,怎样有趣?(启发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说出游戏的趣味。)

(2)《贴鼻子》游戏怎么做的?你做过吗?把自身做的.情形说一说。

(3)小结:告诉他人游戏怎么有趣,可以讲做法,可以讲在做的过程中自身的感觉,也可以讲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游戏怎么有趣,对自身不熟悉的游戏也可以问问同学是怎么做的。

再推选代表把一个最有趣的游戏介绍给全班。

4?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可以继续询问,再评选出最有趣的几个游戏在课下做一做。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五、同学发言举例

“贴鼻子”就是蒙上眼睛从远处走到画板前,给画上的人贴上一个鼻子。这个游戏很有趣,经常会闹出笑话。有一次轮到俺贴了。蒙眼之前,俺瞄准了鼻子的位置,心里觉得肯定能贴好。结果,鼻子刚贴上,大家就哈哈大笑起来。俺睁开眼睛一看,原来鼻子被俺贴到了额头上,成了一个怪人。

篇2:公开课体育游戏教案

课的内容:

拓展练习

上课时间:

星期一第6节高三6班

教师:

XX

目的:

1、 通过学校的体育器材自备开展课堂拓展练习

2、 让学生掌握拓展练习中的技术技巧,从新认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自主完成的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拓展练习的步骤:

本班学生男18人,女21人。分两大组,男9人,女10人为一组;再分3个小组,每小组3人。学生根据自己对拓展练习的熟练选择,组成几号小组;

一、体育机械器材拓展练习的项目:

1、支撑移动走(男)2、鱼跃前滚翻(男) 3、爬行过架(男) 4、引体向上(男)

5、运球绕杆(男)6、云梯走(女做,男保护)7、双人背靠背夹球走(男女配合)

8、双人跳绳走(男女配合)

二、拓展练习闯关

1、自主练习闯关(5分钟)

2、分组闯关比赛(3男3女为一组)

第一关:双杠支撑移动走(男1号) 鱼跃前滚翻(男1号)

第二关:爬行过架(男2号) 引体向上(男2号)

第三关:运球绕杆 (男3号)

第四关:云梯走(女1号做,男3号保护)

第五关:双人背靠背夹球走(男3号,女2号配合)

第六关:双人跳绳走(男3号,女3号配合)

3、个人闯六关表演(每组选出代表2男2女)

四、跳绳闯过:

名称:双人跳大绳闯三关

方法:两人一组为一体,连续跳过三个大绳

五、趣味拔河:

名称:横线拔河

这节公开课应该说是我经过近一个月的前期准备才出炉的,可以说花了我很多的心思。在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与器材等各方面都下了一番工夫。上完这节课后,本人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

1、在尝试分层教学上,做得还算成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求,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以此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各自有其不同的奋斗目标,让学生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战胜困难的成功。

2、对学生要达成的目标、要求上设置合理、可行、有效。对A组学生以引导自学为主,给他们以挑战,超越自我;对B组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让他们体验自主、快乐,体验团队协作;对C组学生采用低起点,小步子,个别辅导的方法。给予趣味性的练习,让他们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整节课的设计较为流畅,先从技术学习入手,而后递进至拓展练习(先抑后扬)。

篇3:游戏教学公开课教案

游戏教学公开课教案

英语游戏教学公开课 Unit4 We  Love  Animals     林丽   杜泽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本课单词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 2、能听懂、会说Let’s  do ,并能根据指示做出相应动作。 3、理解I  have ……句型,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4、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本课生词的.听、说、认读。 教学难点:能听懂、会说Let’s  do ,并能根据指示做出相应动作。 教学准备:本课单词的卡片,图片,玩具小动物等放在一个小箩筐里,一个气锤,磁带,钢笔,铅笔等部分文具。 教学流程: Step1:  Warm----up 1 、Free  Talk 日常口语会话活动 Eg: T:  Hello , I’m  Miss  Lin . What’  your  name ?   S1: Hi ! My  name  is ……   T:  Nice  to  meet  you .   S1:  Nice  to  meet  you , too . (S1 to S2 ,continue ) 2、  Let’s  sing  a  song  “ Happy  Clap  Song ” 生边学唱边做动作打节拍 Step2:  Presentation 1、教授 duck 1)  教师举起自己的钢笔:Look! I  have a pen.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文具说:Look! I  have  a……的句型。(Who  can ?  like me) 2)  教师将小鸭子玩具举起,兴奋地说:“Look !  Wow !I  have  a  duck .(教授duck----a  duck----I  have  a  duck ) a 板书duck 教读发音,并示范动作 b  教  a  duck ,  one  duck -------I  have  a  duck c 操练:duck ,  duck , I  have  a  duck   Act  like  a  duck (action ) 教师先示范,学生反复练习,也可由生带领练习2、教授  cat 1)  教师做猫动作:Guess ,  What’s  this  ? 2)  板书cat , 教读 cat ,cat, cat升降调,大小声操练 3)  Act  like  a  cat 3、教授 dog 1)  教师学狗叫,T :Listen ,Woof ,woof, Who is it ? 2)  板书 dog 教读 dog ,dog ,dog (脚踏声模仿 敲桌声模仿) 3)  Act  like  a  dog 4、 复习训练,巩固加强 1)  出示玩具,学生认读 2)  教师做动作,学生说单词或相反 3)  变换图片,学生认读 5、 教授rabbit 1)  猜谜导入:It  has  three  mouths, it’s  white ,it has two long ears ,what  is  it ? Guess  (用图示帮助理解) 2)  板书 rabbit DD教读,伴随动作并分升降调 3)  操练,手势高低声音读 4)  操练 Act  like  a  rabbit  5)  巩固前面所学单词,采用指认板书复习6、 教授  panda 1)  出示课件DDD教度发音 2)  板书panda ,注意 a 的发音。 3)Act  like  a  panda 4)复习前面单词:出示图片,学生认读 7、教授 monkey 1)教师板画猴子的尾,头,耳朵,每画一笔就问学生:What  is  it ?Guess. 学生猜:A  panda…?A  cat…?教师再继续画一两笔,学生接着猜,并指明学生回答,将图画完,带领学生一起说:Look !It’s a  mongkey . 2) 教读 mongkeyDD大小声读DD升降调读DD抓举实物游戏操练 3) Act  like  a  monkey Step 3 : Practice 1、  看嘴型说单词 2、  快速闪换卡片说单词 3、  游戏:气锤蹲下来 4、  Game : 剪刀、石头、布 叫一同学上来,由该学生挑选一个单词,与教师进行游戏,出示手指。输了刮鼻子,直到胜利为止。然后同学下面自由操练游戏。 Step 4 :  Let’s  do 全体学生起立,一起边说边做,跟着磁带打节拍。 Step 5 : Over 1、  一一出示各种玩具: This  is  a ….They  are  animals (  板书animals ) We  love  animals . 2、  齐唱开场歌曲“ Happy  Clap  Song ”       附录;板书设计 We  Love Animals duck rabbit Act  like  a  cat panda dog  monkey  

篇4:体育游戏公开课教案

课的内容:拓展练习

上课时间:3周星期一第6节高三6班

教师:XX

目的:

1、 通过学校的体育器材自备开展课堂拓展练习

2、 让学生掌握拓展练习中的技术技巧,从新认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自主完成的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拓展练习的步骤:

本班学生男18人,女21人。分两大组,男9人,女10人为一组;再分3个小组,每小组3人。学生根据自己对拓展练习的熟练选择,组成几号小组;

一、体育机械器材拓展练习的项目:

1、支撑移动走(男)2、鱼跃前滚翻(男) 3、爬行过架(男) 4、引体向上(男)

5、运球绕杆(男)6、云梯走(女做,男保护)7、双人背靠背夹球走(男女配合)

8、双人跳绳走(男女配合)

二、拓展练习闯关

1、自主练习闯关(5分钟)

2、分组闯关比赛(3男3女为一组)

第一关:双杠支撑移动走(男1号) 鱼跃前滚翻(男1号)

第二关:爬行过架(男2号) 引体向上(男2号)

第三关:运球绕杆 (男3号)

第四关:云梯走(女1号做,男3号保护)

第五关:双人背靠背夹球走(男3号,女2号配合)

第六关:双人跳绳走(男3号,女3号配合)

3、个人闯六关表演(每组选出代表2男2女)

四、跳绳闯过:名称:双人跳大绳闯三关

方法:两人一组为一体,连续跳过三个大绳

五、趣味拔河:名称:横线拔河

这节公开课应该说是我经过近一个月的前期准备才出炉的,可以说花了我很多的心思。在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与器材等各方面都下了一番工夫。上完这节课后,本人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

1、在尝试分层教学上,做得还算成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求,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以此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各自有其不同的奋斗目标,让学生在体验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战胜困难的成功。

2、对学生要达成的目标、要求上设置合理、可行、有效。对A组学生以引导自学为主,给他们以挑战,超越自我;对B组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让他们体验自主、快乐,体验团队协作;对C组学生采用低起点,小步子,个别辅导的方法。给予趣味性的练习,让他们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整节课的设计较为流畅,先从技术学习入手,而后递进至拓展练习(先抑后扬)。

课堂中能有效地使用自制教学卡片。

当然,这堂课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在拓展练习阶段,感觉时间上有些不够,因此在讲解时有些着急,讲解时条理不够清晰,学生未能完全领会。比赛开始后,有些组就未能按教师的设计意图去完成,有违反规则的现象。而我担心课堂剩余时间不足,就未停止比赛。课后反思,如在出现违规时,坚决地停止比赛,而后以一规范动作的组进行示范,应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能更好的实现最处的设计目标。由此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做反思(特别是课堂意外反思,对问题怎么解决的思考,寻找最为有效的处理方法)、多做总结,以加强临场应变能力,加强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努力达到对课堂组织教学驾轻就熟。

2、在运动量的安排上,有教师反应本节课学生的运动量还不够。我想有以下三个原因:A、当天天气较冷。B、学生在完成拓展练习时,未能完全按教师教学意图去完成,在运动量上有所降低。C、拓展练习设计上对学生要求的运动量还不够。因为这一环节应是本课的高潮所在,学生应在这个环节的心率水平达到最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还应更多的考虑运动量这一因素。

篇5:体育游戏公开课教案

一、热身运动

课前准备:将椅子拼成独木桥状“HHHH”;障碍“F F F ”

师:瞧!老师把椅子带出来了。今天我就要跟椅子做游戏,小朋友们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玩的。师:(教师示范游戏玩法)我先爬过大森林,再绕过一条条小河。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玩?

师:我们排成对,跟着老师出发吧!(带领幼儿游戏2-3次)

二、自由玩椅子,探索多种玩法。

(1)幼儿自由玩

师:椅子除了这样玩,还可以怎么玩,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想办法跟椅子做游戏!

(2)重点练习从椅子上向下跳

(幼儿自由玩,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椅子的多种玩法)

师:我看到一个小朋友他玩的方法很好,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样玩的。

(请幼儿个别示范玩法)

师:你们会不会这样玩呢?好!我们来试一试。

三:玩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全体幼儿和教师扮小老鼠,站在椅子上说儿歌,儿歌说玩后,跳下椅,这时猫来了,幼儿定住不动,否则就会被大花猫捉走。待大花猫走后,再重新做游戏。

(2)幼儿和教师一起玩游戏2-3遍,教师提醒幼儿一定要等说完儿歌最后一句在跳下来。

(3)请一名幼儿扮猫,再游戏2次。

四、放松运动

师:小朋友们刚才完成的真不错,现在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跟着老师做放松运动。

师:我们自己搬着小椅子回去咯。

附儿歌: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篇6:体育游戏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增强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追逐中的应变技能。

2.加强平衡和协调能力,激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场地、幼儿分两组围成圆圈、手帕两块。

游戏规则:

丢手绢时不能往后看玩法:

玩时,众人围圈向内坐,选一人拿手绢在圈外绕行,边走边与众人一起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儿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行进中,悄悄将手绢丢于一人背后。如果此人发现应立即捡起手绢追逐丢手绢者。若追上,丢者需重丢;若追不上或丢者转一圈仍未被发现已将手绢丢下,则罚被丢者站在圈中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轮换再来。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在这次体育游戏中还算比较乖,所以游戏进行的也比较好,孩子们也很快乐,都吵着要玩,上完课后我也很满意,回味着刚才上的课,游戏的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往往只把手绢丢给自己的好友,这就给课堂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造成孩子们之间的不团结,以后要注意多强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这节课的歌曲旋律很好听,充分体验幼儿那种愉快的心情,所有的幼儿都融入到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音乐带给孩子们那种愉悦。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把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段音乐欣赏让幼儿有自我表现美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

篇7:小班游戏公开课教案

小班游戏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

2、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乐趣;

3、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重难点

(一)重点:双脚向前行进跳。

(二)难点: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班里饲养的小兔子的颜色,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知道小兔喜欢吃萝卜以及熟悉相关的儿歌。

(二)物质准备:黑色、白色、黑白相间三只小兔子,小兔贴饰,利用废旧地垫制作的大萝卜,布置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扮演小兔子做热身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帮小兔子搬新家,引导幼儿注意小兔子身体的颜色和怎样走路。

教师边将3只小兔子放进新家边引导幼儿观察:这里有几只小兔子?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怎样走路的'?

2、扮演小兔子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喜欢的小兔贴饰:这里有这么多的小兔贴片,有小白兔、小黑兔,还有小花兔,你们想当什么颜色的小兔子,就拿什么颜色的小兔贴片贴在自己的衣服上,一起来当小兔子,好吗?”(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动作协调、身体好的幼儿选择小花兔,协调性不好、身体相对较弱的幼儿选择小黑兔) 3、小兔子做热身运动

教师:“小兔子们,咱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吧”。

教师和小兔子们一起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儿歌: “小兔陶陶真淘气,学学小鸡点点头,学学小鸭耸耸肩,学学小狗弯弯腰,学学小鸟踢踢腿,忘了自己怎样走,小兔子怎么走呀?蹦蹦跳跳向前走,蹦蹦跳跳向前走!”

(二)、基本部分:在游戏中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

1、拔萝卜,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

(1)邀请动作协调的小兔子在大家面前跳跳,帮助小朋友找正确的双脚向前行进跳的方法

教师:小兔子们,肚子饿了,咱们去找吃的吧。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呀?哎呀,这只小兔子跳的真好,快到前面来跳给大家瞧瞧。

恩,咱们就像他们这样,两只脚并齐来一下一下向前跳到萝卜地里去找吃的吧。

(2)小兔和妈妈一起拔萝卜

教师:哎呀,有这么多的叶子,是什么呢?原来是大萝卜,咱们每只小兔子拔一颗萝卜吧。我拔的是棵红萝卜、你拔的是什么颜色的萝卜呀?

2、运萝卜,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的动作。

(1)把大萝卜运回家。

①小兔子初步尝试双膝夹着萝卜向前跳。

教师:咱们一起把大萝卜运回家吧!大萝卜放在哪里好呢?把萝卜放在两腿中间吧,试试还能向前跳吗?恩,咱们就这样让两个小膝盖把萝卜夹住运回家吧,小心别把萝卜掉出来。

②鼓励幼儿双膝夹住萝卜向前行进跳

教师:兔宝宝们加油!可以慢点跳,小心别把萝卜摔到地上呀!

(2)小兔子放松活动

教师:终于到家了,咱们吃大萝卜吧!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

(3)鼓励小兔子双膝夹住萝卜跳到场地中间,再次练习双膝夹着萝卜向前跳。

教师:这么大的萝卜咱们去找小花兔和小黑兔一起吃吧。

(三)、结束部分:在“吃萝卜”游戏中做放松两腿的活动

1、小兔子们欢聚一堂吃萝卜

教师:小白兔、小黑兔和小花兔又在一起了,真好!咱们一起吃萝卜吧。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

2、小兔子们边吃萝卜边做放松动作

教师:这么大的萝卜吃不完呀,咱们再包几个饺子吃吧。(边说儿歌边引导孩子们做放松动作)切切萝卜(放松胳膊),擀擀面(放松腿部),捏捏饺子(放松膝关节),捣捣蒜(放松腿部)。

篇8:《赶海》公开课教案素材

《赶海》公开课教案素材

教材分析:

〈赶海〉(苏教版第六册)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课文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充分地留给学生语文实践空间,让学生在听、说、读、演等活动中主动地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2、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顺学而导”,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注重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感受学习的过程,使教学目的落到实处。

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个性化的学习。

学情分析:

“赶海”是指海边的人在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赶海非常有趣”以此为题,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读者兴趣,引人入胜。

生活在内陆的孩子对大海并不了解,要激发起他们对大海的喜爱,有些困难。课文儿童化的语言,浅显的内容,为学生正确理解课文,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 以读为主,入情入境,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2. 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 。

2. 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活“趣”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从歌声中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2.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跟随作者去赶海,一起去享受赶海的乐趣。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学思考--寻找“趣”

1.师范读课文,赶海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相机板书)

2.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找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师相机板书。

3.(出示句子)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

4.引导抓住“闹”,通过表演体会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

5.那你们想去赶海吗?好,背上你的小渔篓,我们一起去赶海吧!自读课文2、3自然段,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学习。

三、精读品悟--体验“趣”(按学生的选择进行学习)

1.师:谁来说说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为什么?

交流一: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1).读句子,谈体会。

(2). 抓住“嘿”“摸呀摸呀”进行朗读指导朗读。

(3).加上表情动作全班齐读

交流二: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他的'手。

(1).读读你找到的句子,谈谈为什么抓螃蟹最有趣?

(2).抓住“束手就擒”“哎哟一声”指导朗读。

(3).想读的同学站起来,带上表情动作一起读。

交流三: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1).读读相应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2).指名读。学生互评。

(3).通过表演感受大虾的威风和神气。

(4).抓住“捏”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5).指导朗读,师范读,男女生赛读。

交流四: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1)你从哪里感受到追浪花的乐趣?

(2)谈体会,个别读,齐读。

2. 配乐齐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四,观察想象——延伸“趣”

(播放音乐,出示插图)如果你就在这美丽的沙滩上,体验着这有趣的赶海,你还会做些什么?

五.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

1.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这时的大海是怎样的呢?请女生读第四自然段。

2.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3.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六.布置作业

模仿课文,把你的童年趣事说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听。

板书

11.赶 海

追浪花 读句子

摸海星 想画面

有趣 捉螃蟹 谈体会

捏大虾

篇9:《报春》公开课教案素材

《报春》公开课教案素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歌唱,用灵巧、清晰的咬字吐字表示歌曲,并通过动作表示三拍子。

过程与方法:读、听、唱结合。让学生在吟唱中体会春天的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春天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维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突破:

三拍子的动作与节奏表示。

三、课时布置:3课时

四、教学准备:口风琴 课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唱一唱 《报春》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听歌曲《报春》,引出主题----春天。

2.课件出示“迎春花开”、“冰雪初融”、“南国春天”等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描述自身家乡春天的景象。

3.聆听布谷鸟的叫声,让学生了解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也叫它报春鸟。

4.除了布谷鸟的叫声,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

5.引导学生知道燕子、青蛙等许多小动物也都是春天的使者,并让学生要维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二、歌曲学唱:

1、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2、跟琴唱歌谱,感受三拍子;

3、读歌词,按节奏拍手;

三、感受歌曲:

1. 学生做律动。

2. 听声音,寻找春天。

(1)播放声音效果:青蛙齐鸣、流水淙淙、布谷鸟叫、小雨沙沙、蜜蜂嗡嗡等。

(2)引导学生考虑:A 这些声音,你在哪个季节里能听到?

B 你喜欢春天吗?

3.把春天领进课堂:

(1)启发学生用各种方式表示春天到了。

模仿小鸟飞;学青蛙叫;扮演小呀破土而出;用人声表示春雨沙沙;诗歌朗诵“春眠不觉晓……”等。

(2)用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音乐问答。

师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生唱:春天在那小青蛙的叫声里;春天在那沙沙的小雨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歌声里……

四、歌曲扮演唱,结束新课。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一唱 《嘀哩嘀哩》

教学流程:

一、“春之舞”进入春天。

1、学生欣赏《春晓》舞蹈进入。

2、提问: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春天)

有人说春天像个大画家,只要它一来,树绿了,花红了,世界就变得五彩缤纷了,而我说呀,春天倒像个音乐家,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独特的声音。刚才在欣赏《春晓》时,你都听到了什么独特的声音?(风声、雨声、小鸟叫声)你能模仿一下吗?

二、“春之声”表示春天。

1、学生讲出,教师出示。

雨声沙 沙 | 沙沙O | 沙 沙 | 沙沙O

提示:雨声要念的轻巧。

风声呼 —— | 呼 —— | 呼 —— | 呼 ——

提示:风声要念得圆滑、连贯

小鸟的叫声嘀哩 嘀哩 | 嘀哩 哩| 嘀哩 嘀哩 | 哩 ——

嘀哩理 嘀哩 | 嘀哩 哩O | 嘀哩哩嘀哩 | 哩 ——

2、出示曲谱,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让我们随着小鸟一起来唱唱歌吧!

3、 分组唱

4、齐唱。

三、“春之乐”,学唱歌曲《嘀哩嘀哩》

导入:在这充溢生机、充溢活力的春天里,最高兴的就要数这群黄鹂鸟了,它们笑着、闹着、让我们随着歌曲《嘀哩嘀哩》与它们一起去寻找春天把!

1、 听范唱(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找到了)

2、 出示歌词,教师与学生接龙念。

3、 学生与教师接龙唱。

你们能不能用音乐来回答老师呢?

4、 歌曲处置

(1)提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应用什么声音来演唱歌曲?(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老师唱的时候情绪是怎么样的?(欢快、活泼)唱的时候也要跳跃点,唱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2)学生齐唱,教师弹琴伴奏。

(3) 配词演唱,提示节奏。

(4) 学生听伴奏齐唱。

(5) 合唱。分三组,一组演唱、一组当雨声、一组当风声。

四、“演春天”创设情景。

教师导入:现在让我们把我们找到的.春天完整的展现一下吧!

1、 学生诵《春晓》

教师导入:春天在哪里?你听!同学们正在寻找自身的春天呢!

2、 学生演唱歌曲《嘀哩嘀哩》

教师导入:春天来了,带着春风和春雨,带着幸福和神往悄悄的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3、 小结:

春天像一首诗,春天像一段舞,春天像一幅画,春天像一首歌,春天是我们的希望,让我们乘着春天的列车到室外再去寻找我们的春天吧!

(播放音乐,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听一听《杜鹃圆舞曲》

教学流程:

一、听春天

课件完整聆听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提问:

1、 你喜欢这首乐曲吗?

2、 你在乐曲中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告诉大家吗?

[乐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景象,婉转的模仿杜鹃的叫声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二、找春天

师:春天,杜鹃快乐地歌唱,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杜鹃给我们报春外,你还能从哪里找到春天?

[教师播放有关春天的课件或录音,启发学生找春天]

生:花红了,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三、唱春天

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杜鹃圆舞曲》里的杜鹃都飞来了,瞧:它们在森林里叫着、唱着,多么高兴啊!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杜鹃又名布谷)

[课件欣赏德国儿歌《布谷》,完整感受歌曲的旋律。]

2、请同学们模仿布谷鸟在森林里自由快乐地飞翔;

[教师可以将教室简单安排成一个美丽的大森林,且为小朋友们准备一些布谷鸟的头饰,学生在扮演时一定乐此不疲]

3、随着音乐用噜。。。哼唱歌曲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用钢琴轻声伴奏

5、跟音乐演唱《布谷》,可以加上自身即兴创编的动作。教师和时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

四、画春天

1、刚才我们一起听了《杜鹃圆舞曲》,一起扮演了《布谷》,一起感受了浓浓的春意。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你能试着用彩笔画一画吗?

2、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创作一幅春天意境图,让学生充沛感受春天的美好,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干,还可以合作交流,互相评价]

教学反思

篇10:《灯光》公开课教案素材

《灯光》公开课教案素材

《灯光》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课文内容,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神往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体会本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的关系,并感受作者这样写的深意。

3、能有感情朗读5~7段,第10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在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组图片。

(出示几组关于“灯光”的图片。)

师介绍。

师:同学们觉得这几组图片美吗?

生:美。

师:这都是关于灯光的图片,那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灯光会怎样?

生:一片黑暗,什么也作不了。

生2:无法生活,动植物都无法生存。

师:的确,每当晚霞尽退,带走最后一缕阳光时,也就意味着夜幕即将降临,劳累一天的人们,有的在灯下欢聚一堂,叙说亲情,有的在灯下做一次书中漫步,有的则徘徊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尽情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不只是人们夜晚的明珠,更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个人民战士内心当中对灯光的向往。

板书课题:

灯光

二、新授

师:昨天,己经安排同学们进行了预习,下面谁来说说,你通过预习收获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这是一篇回忆文。

生2:我知道了写的是1947年发生的事。

生3:我知道了主要写的是郝副营长。

师:同学知道的可真多呀,你们很会预习,现在我们就再自读一遍,看看还有没有更多的收获。在自读前,请同学们翻开书,读读应该注意的问题,按着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自读,并给课文分段。

(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又有了什么体会?

生:我体会到郝副营长的舍己为人精神……

师:那同学是怎么分的段呢?

生:我是按着,回忆和实际来分的,把1~2分成第一局部,3~12分成第二局部,13自然段为第三局部。

生:第一局部主要写了一声赞叹让作者陷入回忆,第二局部写了事情的整个过程,第三局部写了灯光又使作者想起战友来。

师:这是一篇回忆文,是什么让作者陷入回忆当中呢。在1~2段中找出来。

生:是一声“多好啊”。

师:是谁说的,当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是一个游人说的,当时看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想到灯光带给人的光明和温暖,于是发出了一声赞叹。

师:是呀,正是这一声赞叹,使“我”陷入深深的回忆,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回忆,一起回到1947年的秋天,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请同学们默读3~7自然段,想一想,突击队的任务是什么?在战斗前郝副营长在做什么?

生:在1947年的秋天,我军部队挺进豫皖苏平原,要进行一场围歼战。

生:突击队的任务是炸开围墙打开突破口。

生:郝副营长在借着火光看书。并陷入深深的神往。

师:这局部当中又出现了两次“多好啊”,是谁说的,当时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生:郝副营长说的,当时在看一副图画,想到了未来的美好时光。

生:想到了将来小朋友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陷入了美好的神往。

师:那谁能说说,神往是什么意思?他在神往什么?

生:是对某种事物的向往。郝副营长在神往灯光。

师:那郝副营长为什么只对灯光充溢了神往?扫读3~7自然段,找出原因。

生:因为当时共和国还没有成立,在全国只有少数的大城市有灯光,而大局部地区看不到灯光。

生:当时郝副营长正在看一本画着小朋友在灯下学习的图画。所以,想到了将来小朋友能象画中一样在灯下学习,于是就对灯光发生了向往。

师:通过这一局部的学习,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可以看出来?画在书上。

生:我从他22岁就能当上营长,能看出他英勇善战。

生:我从他借火光看书,能看出他非常热爱学习。

生:我从他对未来的神往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师:那你有没有对一个事物有过强烈的向往呢?回忆一下当时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体会一下5~7段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给同桌读读。

(生同桌读,并找生展示读。)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能从你们的语气中体会出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美好神往。多么美好的神往呀,最后实现了吗?

生:没有。

师:那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前后桌为一组,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8~11段,小组合作解决大屏幕上的问题:1、后续部队为什么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2、面对这种情况,郝副营长是怎样做的?3、结果怎样?下面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因为在黑暗中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所以失去联系。

生:面对这种情况,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为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生:结果,郝副营长壮烈牺牲了。

师:那通过这局部的学习,郝副营长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舍己为人,不怕牺牲。

师:你对第1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从中体会出郝副营长为了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身年轻而珍贵的生命,为了小朋友将来能在明亮的电灯下学习,而自身却没有来得及看一眼电灯。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而且能认真体会。那同学们想一想,第10自然段对英雄的壮举,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呢?谁来试试。

(生读,师指导。)

师:课文以灯光为题,而且文中多次写到灯光,现在找出描写灯光的地方,画出来。

生:在开头和结尾处写了灯光,还在第二局部里郝副营长的神往里写到了灯光。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两个自然段。

(出示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

师:体会一下,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生:为了提醒人们:这样温暖光明的灯光,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面对这些先烈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好好学习,不浪费一丝光阴。

生:珍惜得来不易的光明,不辜负先烈们,和那些英雄们的期望。

师:是呀,年轻的战斗英雄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共和国来之不易的光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每当我们在灯下伏案学习时,又怎能忘记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同学们,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光明,努力学习吧,这才干对得起那些先烈们。

篇11:《沙漠之舟》公开课教案素材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积累本课词语,并用“由于”、“因此”等词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骆驼的外型和特殊生理构造,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誊写自身喜欢的词语。

3.培养同学爱动物的情感,增强维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

三.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四.教学用具:

投影仪、录像、电脑、图片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篇12:《沙漠之舟》公开课教案素材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理清课文条理,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写骆驼的?

二.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条理,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写骆驼的?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激发情趣。

1.齐读课题,问:“沙漠之舟”指什么?

2.出示骆驼图片,谈谈你对骆驼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指名读课文,考虑: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骆驼是“沙漠之舟”的?

2.同学讨论、回答。

三个方面:(1)骆驼的外型特点。

(2)骆驼具有特殊生理构造,能适应沙漠生活。

(3)骆驼长途跋涉在沙漠中,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成为交通工具,不愧为“沙漠之舟”。

3.分别请同学朗读这三局部内容。

(三)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认读。

来源 仓库 任务 恶劣 暑假 算术 蠢笨

程度 酷爱 兼职 浩瀚 粗糙 长途 跋涉

2.默字词并订正。

3.反义词:

蠢笨——(灵巧) 粗糙——(细致)

繁重——(轻松) 恶劣——(优良)

4.选择正确读音,画“√”。

陷入( xiàn xuàn) 特殊(chū shū) 侵入(qīn qǐn)

恶劣(liè lǜe) 蠢笨(zhuō zhuó) 粗糙(chāo cāo)

5.补充词语。

长途( )涉 日夜( )程 ( )暑严( ) ( )边无际

( )天( )地 人烟( )少 清脆( )耳 恰如其( )

(四)熟读课文。

1.采用各种形式:开火车读,小组读。

2.每组推选最棒的同学朗读课文。

(五)安排作业:

查找有关骆驼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会填表。

(二)体会作者对骆驼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会填表。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骆驼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课文从哪几方面来写它是“ 沙漠之舟”的?

2.指名回答。

(二)学习课文。

1.第一方面:骆驼的外型特点。

(1)指名读,画出描写骆驼外型特点的词句。

(2)出示句子,说出表示其什么特点?

A 它那高大的背,仿佛凸起的小山。它那四条粗壮的腿,走路并不蠢笨。

写出骆驼(形体高大但不蠢笨)的特点

B 它日夜兼程走在浩瀚的沙海中,连续多少个昼夜都不喝一滴水,只要能吃上一些粗糙的沙漠植物,就很满足了。

写出骆驼(耐饥耐渴)的特点

C 不怕路途遥远,哪管酷暑严寒,就凭这足够的耐力,它能战胜一切困难!

写出骆驼(不怕困难、坚强)的特点。

(3)齐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方面:骆驼特殊的生理构造适合沙漠生活

(1)人们为什么称它是“沙漠之舟”?

(主要是它具备了生活在沙漠恶劣环境的特殊生理构造)

(2)看录像:a形容一下沙漠怎样恶劣?

b描绘一下录像中骆驼的生理构造的作用

(3)同学自学:a分组学习

b边读边讨论

c填表

出示骆驼号称“沙漠之舟”

特殊生理构造适合沙漠生活成为交通工具

厚厚的肉脚垫不会陷入沙窝长途跋涉在沙漠中,不停地为人们运送东西。

长长的眼睫毛

可以阻挡风沙

鼻子能张能合

沙尘难以侵入

背上的“小山峰”

贮存食物和水分

敏感的细胞

能为人们找到水源

(4)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出示自身所填的表格

b并用“因此”或“由于”将句子连起来

如:由于骆驼有厚厚的肉脚垫,因此不会陷入沙窝。

(5)指名读第二方面

3 第三方面:骆驼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是交通工具。

(1)默读课文,考虑:为什么称骆驼为“沙漠之舟”确实恰如其分?理解“恰如其分”的意思。

(2)齐读这段话

(三)回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骆驼的赞美之情。

1.指名读课文

2.画出体现作者赞美骆驼的句子。

(1)直接赞美:a这就是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

b不怕路途遥远,哪管酷暑严寒,就凭这足够的耐力,它能战胜一切困难!

c 可是,这对骆驼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d 这是一种多么有特点的动物!

(2)间接赞美:描写骆驼外型的句子、特殊生理构造等句子也都是作者对骆驼的赞美之情的体现。

3.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

(四)安排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因此”、“由于”造句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练习

(二)扩展练习

二、教学重点:巩固练习

三、教学难点:扩展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巩固练习

1.自由读课文

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因此------ ------由于------ 不但------而且------

出示句子:

①骆驼(虽然)身体高大,(但是)走路并不蠢笨。

②(因为)具备了生活在沙漠恶劣环境的特殊生理结构,(所以)人们称它为“沙漠之舟”。

③人们骆驼为“沙漠之舟”,主要是(由于)它具备了生活在沙漠恶劣环境的特殊生理构造。

④骆驼它(不但)身体高大,(而且)还具备了生活在沙漠恶劣环境的.特殊生理构造,(因此)它成为沙漠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二)赞美骆驼:

1.学完课文,你肯定也要赞美一番骆驼,那么就请同学写一首诗来赞美骆驼。

2.同学作诗,老师巡视,作适当指导。

3.交流,指名读,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扩展练习。

1.将你查到有关骆驼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2.指名从网上介绍有关骆驼的资料。

(四)小结全文

课文通过抓住骆驼特点来写并体现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俺们要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身的写作中去。

(五)安排作业:

写一种你最喜爱的动物,要求:抓住特点,从字里行间中体现出你对这种动物的赞美。(可以查些资料)

五、板书设计:

10.沙漠之舟(骆驼)

外型特点:高大有力并不蠢笨

沙漠交通工具

生理特点:厚厚的脚垫

长长的睫毛

鼻子能张能合 适合沙漠生活

背上的小山峰

敏感的细胞

六、参考资料

骆驼祖祖辈辈和沙漠打交道,练就一身适于在沙漠中生活的身手。

一只骆驼能驮200千克的货物,每天走40千米,能够在沙漠中连续走三天。空身时,每小时可跑15千米,连续18小时不停。所以,人们用“沙漠之舟”称誉它。

在沙漠里进行,有时狂风四起,黄沙滚滚,天昏地暗。这时候,骆驼从容不迫地卧倒,闭上眼睛,浓密的长睫毛,就像一层厚帘子,挡住风沙,维护了眼睛。等大风沙过去了,再站起来,抖掉身上的沙子,不声不响地继续前进。

夏天,骄阳似火,在沙漠里行进就像走在热锅上一样,寸步难行。然而,骆驼却一点也不在乎。因为它的脚底长着一层厚厚的角质垫,好像一只特制的靴子,一点也不怕烫。

茫茫沙海,水源奇缺,草木难生。然而,骆驼在这样的环境里,却能十天半月不吃也不喝。它身上一层厚厚的毛能抵挡太阳光的直射。它很少出汗,也几乎不撒尿。另外,它的胃分为三室,前两和有众多的“水囊”,有贮水防旱的功能。

[/table]

篇13:《早》公开课教案素材

学习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通过阅读、考虑,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摆设。

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学习课文第一、二两段。

教学准备

三味书屋内陈室的挂图、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谈论“早”1、 教师板书:早 2

、 设问:想到什么?

3、 揭示课题,齐读

4、 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 教师归纳小结: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

二、 初读课文,了解“早”1、 请同学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

2、 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 汇报自身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身读懂了什么?

4、 汇报自身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5、 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一起解决。

五、指导书生字1、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同学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1.誊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第二段。

2.着重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以及鲁迅先生事事早,时时早的精神。

教学准备投影文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二、 选读课文,感悟“早”1、 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 指名读同学自身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同学一般都是选择第五节和最后一节,重点指导同学朗读)

四、 精读课文,品悟“早”1、 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 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 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身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 根据同学汇报的顺序,引导同学深入体会:

A、 同学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a、 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b、 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c、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d、 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身的心里吗?

e、 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 同学汇报第六节:

a、 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b、 说说自身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c、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d、 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e、 交流、讨论。

f、 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

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五、联系实际,深化“早”

1、 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 “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 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六、图文对照,联系“早”

1、 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2、 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 自由练说,指名说。

4、 试对教室练说。

七、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洁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板书设计

3.早

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以花喻人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有趣的游戏》公开课教案素材】相关文章:

1.办家家公开课教案素材

2.《水乡歌》公开课教案素材

3.《马背小学》公开课教案素材

4.钻山洞游戏教案素材

5.皮球真有趣教案素材

6.《鸟的天堂》公开课素材教案

7.《幸福在哪里》公开课教案素材

8.中班游戏公开课蝴蝶找花教案

9.公开课教案

10.大班游戏公开课小熊请客教案及反思

下载word文档
《《有趣的游戏》公开课教案素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