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悲诗歌闯王的诗歌总结

悲诗歌闯王的诗歌总结

2025-01-30 08:57: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磊军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悲诗歌闯王的诗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悲诗歌闯王的诗歌总结,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悲诗歌闯王的诗歌总结

篇1:悲诗歌闯王的诗歌总结

悲诗歌闯王的诗歌总结

打江山篇

米脂寒门放羊郞,

幸当驿卒又遭裁,

举债催逼酿命案,

投军甘州怒无响。

杀官揭杆举义旗,

跟随高闯成闯将。

鏖兵河南转战忙,

荥阳分兵议定向。

高闯俘杀推李闯,

以走致敌战甘陕。

三路入川围成都,

未克折师梓潼败,

突围潼关尸堆山。

十八余骑潜商洛,

亲赴谷城邀举义,

隐姓埋名图东山。

献忠应约重举旗,

闯王杀出商洛山,

冲出潼关入河南,

开仓放粮济民饥。

招兵买马势浩荡,

再进河南破永宁,

围攻洛阳杀福王,

均田免赋百姓喜。

襄城伏击获全胜,

攻陷承天杀唐王,

投鞭断流兵百万。

襄阳建号新顺王,

北上河南汝州捷,

势如破竹破潼关。

定都西安大顺建,

强渡黄河山西占。

南北两路夹击猛,

会师北京入明宫,

登极称帝赦天下,

分封百官赃饷清。

父囚妾霸三桂怒,

招降未果帝国惊。

三桂联清兵入关,

山海关败退北京。

遗恨篇

大顺西撤势转衰,

夹击故都势成危,

赴援潼关频失利,

撤守西安潼关敞。

十万顺军离西安,

计据湖广入湖南,

徐占东南再图强,

武昌被陷宗敏亡。

闯王转战径通城,

欲据幕阜黄龙山,

遇袭受挫兵将稀。

九宫山麓闻钟声,

突发奇想求神佑,

只身庙中拜神坛,

身疲意倦坛下鼾,

乡勇疑盗荷锄击。

盖世英豪误殒命,

可叹终年仅卅九,

胜者欣来败者戚。

余部浴血复大顺,

立寨平江十八载,

群龙无首梦终碎。

《永昌遗恨》留三恨,

《西楼雄梦》叙功绩。

大顺儿郞岂畏死,

孩兵赤膊疆场冲。

立国当立大事志,

勿伤财色二字中。

主帅示范贪财色,

独断独擅不尽忠。

追赃索饷实下策,

降将降兵难为用。

承畴降清三桂守,

辽东世将有降意,

满朝无谋笼三桂。

清人狡诈胜十倍,

明官同待善笼络,

汉人治汉上策对。

致书尚诱可法降,

骗尽天下英难归。

兵行险着入九宫,

未死沙场锋镝间,

却死小人戕害中。

屠村已成千古罪,

锥足难立再传薪,

无可立碑恨成空。

决策错误为引始,

王朝短暂数月终。

激励篇

掀天揭地创事业,

将帅齐心民拥戴,

南征北战阵屡经。

由弱而强如披靡,

登极基位半江山,

湖广称尊亦可行。

青史载名百代传,

定国十二策犹新。

《永昌演义》颂闯王,

汉刘明朱几可比。

郭老考明殉难地,

又撰墓志英雄祭。

姚老著书《李自成》,

沥胆考证至死休。

英难命运非宿命,

斗争战争藏规律。

李代农民来造反,

百姓好赞始终真。

主席视李为明镜,

照其成长与功成。

井冈山建根据地,

流寇主义汲教训。

进京赶考要及格,

不退不当李自成。

篇2:悲诗歌闯王美文

悲诗歌闯王美文

米脂寒门放羊郞,

幸当驿卒又遭裁,

举债催逼酿命案,

投军甘州怒无响。

杀官揭杆举义旗,

跟随高闯成闯将。

鏖兵河南转战忙,

荥阳分兵议定向。

高闯俘杀推李闯,

以走致敌战甘陕。

三路入川围成都,

未克折师梓潼败,

突围潼关尸堆山。

十八余骑潜商洛,

亲赴谷城邀举义,

隐姓埋名图东山。

献忠应约重举旗,

闯王杀出商洛山,

冲出潼关入河南,

开仓放粮济民饥。

招兵买马势浩荡,

再进河南破永宁,

围攻洛阳杀福王,

均田免赋百姓喜。

襄城伏击获全胜,

攻陷承天杀唐王,

投鞭断流兵百万。

襄阳建号新顺王,

北上河南汝州捷,

势如破竹破潼关。

定都西安大顺建,

强渡黄河山西占。

南北两路夹击猛,

会师北京入明宫,

登极称帝赦天下,

分封百官赃饷清。

父囚妾霸三桂怒,

招降未果帝国惊。

三桂联清兵入关,

山海关败退北京。

遗恨篇

大顺西撤势转衰,

夹击故都势成危,

赴援潼关频失利,

撤守西安潼关敞。

十万顺军离西安,

计据湖广入湖南,

徐占东南再图强,

武昌被陷宗敏亡。

闯王转战径通城,

欲据幕阜黄龙山,

遇袭受挫兵将稀。

九宫山麓闻钟声,

突发奇想求神佑,

只身庙中拜神坛,

身疲意倦坛下鼾,

乡勇疑盗荷锄击。

盖世英豪误殒命,

可叹终年仅卅九,

胜者欣来败者戚。

余部浴血复大顺,

立寨平江十八载,

群龙无首梦终碎。

《永昌遗恨》留三恨,

《西楼雄梦》叙功绩。

大顺儿郞岂畏死,

孩兵赤膊疆场冲。

立国当立大事志,

勿伤财色二字中。

主帅示范贪财色,

独断独擅不尽忠。

“追赃索饷”实下策,

降将降兵难为用。

承畴降清三桂守,

辽东世将有降意,

满朝无谋笼三桂。

清人狡诈胜十倍,

明官同待善笼络,

汉人治汉上策对。

致书尚诱可法降,

骗尽天下英难归。

兵行险着入九宫,

未死沙场锋镝间,

却死小人戕害中。

屠村已成千古罪,

锥足难立再传薪,

无可立碑恨成空。

决策错误为引始,

王朝短暂数月终。

激励篇

掀天揭地创事业,

将帅齐心民拥戴,

南征北战阵屡经。

由弱而强如披靡,

登极基位半江山,

湖广称尊亦可行。

青史载名百代传,

定国十二策犹新。

《永昌演义》颂闯王,

汉刘明朱几可比。

郭老考明殉难地,

又撰墓志英雄祭。

姚老著书《李自成》,

沥胆考证至死休。

英难命运非宿命,

斗争战争藏规律。

李代农民来造反,

百姓好赞始终真。

主席视李为明镜,

照其成长与功成。

井冈山建根据地,

流寇主义汲教训。

进京赶考要及格,

不退不当李自成。

篇3:《悲》诗歌

昨日戏艳身后事,何时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是行看尽,眼泪犹存未忍流。

尚想旧情怜婢仆,不会因梦送金银。

诚知此情人人有,贱复夫妻无事哀。 上一篇:《悲艳曲》诗歌 下一篇:《忆江南·落花》诗歌 相关推荐 三河古镇游记 文明交通我见证 我为自己点个赞作文500字 我的家 我的家乡——顺德 《变色龙》读后感500字 军训有感 我的理想——主持人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作文1100字 我喜欢的体育运动作文600字 老王 让我如此依恋作文800字

篇4:悲爱的短篇诗歌

关于悲爱的短篇诗歌

夜风抚过窗台,安抚着夜的寂寞与悲凉

抬头望着星空,寻找着失落的青春与古老

谁曾告诉我:错过的并非美好,爱过就是永恒

整整一个夜,想念化开一片孤寂

东风吹落满树桃花,犹如一地承诺

你的爱,我已无需等待

心动,则痛

多么真实的一句话

迷失的青春,亡故于他乡,清明的超度,却仍无法心安

我幼小的爱情,在岁月里被狠狠的抹杀

失去了温度

双手捧起的永远,散落于脚下,任时光践踏

桃花树下

我,埋葬了我们不久的`爱情

你是否心痛过?

双手合十,打坐于心灵的圣土之上

遥远的永远在不知名的国度

你是谁?属于谁?

潜心我的世界,却又走于你的国度

是我犯的错,我一生去还

永远,太遥远

我怕

我没有遇见的幸运。

你看

许愿池中硬币没入水中的淡然

随之一笑

一生沉默于寂然

爱的太深,伤了两个人

怎么舍得忘了我的青春在你生命中走失

青春在悲爱中沉默

篇5:悲心爱情诗歌

悲心爱情诗歌

不因有你的出现,

我才有烦恼。

是因有你的到来,

我才不潇脱。

你去就去,我心很悲,

如同春天的花朵凋谢,

或是秋天的一片枯叶。

是的,

我曾将自己的感情,

甘心给你剥削。

将自己满腔的鲜血,

为你的.生活爱情彩色。

即使剩下一具躯壳,

成为行尸走肉,

我也不会对你吝啬。

我知道,

岁月如歌,

人生几何?

有忧伤,亦有快乐。

每一个季节,

让我领略,

总是别具一格。

无论是黑暗,

或者是光明,

都是世界。

滚滚红尘的路上,

欲望横生,

繁衍不绝。

肮脏遍野,

哪里有纯洁?

我冷漠了,

我的热情如火,

被水浇灭。

我不会再被你感动,

心肠如石似铁。

在这一刻,

我有一种感觉,

寒风冷雨,

像利锋锋的箭,

对着我残酷无情发射;

像一把明晃晃的刀,

是冬天里的冰雪。

不是剁我,

就是将我的肌肤切割。

啊!我的精神分裂,

灵魂已经无法复合,

面对挫折变成懦弱胆怯。

但我决不会变成胆小鬼,

不活在白天,

只活在幽静孤独的黑夜。

篇6:悲伤着希冀诗歌

悲伤着希冀诗歌

总以为,爱情会永远不变;最后却,在平凡中渐渐忽略;

秋天的风,吹乱了往日的纪念,我在冰雪之中失眠,一夜一夜……

不知道怎么度过孤孤单单的每一天,看着雨中小草忘情相恋。

忍不住紧紧闭上双眼,心痛的感觉涌上胸前,泪水划过苍老的脸……

如果我能够回到从前,不会再费尽心机说谎欺骗;

如果我能够再爱一遍,一定用尽一生时间让你了解,为你付出一切。

看不清,迷茫的模糊世界;一点点,快乐碎在我的.世界;

秋天的风,伤感了远方的枫叶,我在孤独之中难以入眠,一夜一夜……

不知道梦中的我们是否曾经相见,看着枯黄的树叶你是那么坚决。

忍不住紧紧闭上双眼,心痛的感觉再度涌现,点燃弥漫伤心的烟。

如果我能够回到从前,不会再费尽心机说谎欺骗;

如果我能够再爱一遍,一定用尽一生时间让你了解,为你付出一切,永远不变……

篇7:乐与悲诗歌

交错存在

生活中大部分被乐观所俘虏

以为自己早已改变

快乐,幸福,乐观

可不知,心中依旧有另一个的存在

在特定的时候

开始侵蚀你的心

乐想要将悲赶走

让你永远轻松

一场天使与恶魔的战斗

最终

却,总是战平

战争中

恶魔总是受伤

却总是不败

天使总是处于优势

却,总是不赢

最终,就只能同时的存在

恶魔能力较小

只能俘虏少数寂静的`时光

天使则占据大多快乐的时光

她们都不曾放弃作战

只是

每一次的战斗都会让“她”感到压抑

当恶魔占据“她”的心

天使来战斗

“她”便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那时

感到沉重,激动与暴躁

一场天使与恶魔的战斗

还在进行

渴望改变

回归正常

组成一个“纯真的她”

篇8:悲秋的诗歌

悲秋的诗歌

秋叶,在凋零的瞬间

还不忘再向树干回望一眼

而后舒展开轻盈的舞姿

离开它朝夕相处的千万个同伴

一位母亲,伫立于窗前

若有所思,又似一脸茫然

在她的记忆里

少了女儿童年时的笑脸

这在她整个的人生中

注定是无法弥补的'缺憾

秋风,再一次送走了大树的葱绿

树叶飘飞的浪漫

枝与叶离别的伤感

都是秋风对大自然无私的奉献

窗外的世界,色彩斑斓

而母亲的心中却充满了伤感

女儿尚在病中

母亲自是第一时间尽心照看

眼见得女儿的病情有所好转

渐渐又露出少女灿烂的娇颜

生活却再一次给她更残酷的考验

她相依为命的奶奶,已于今晨撒手人寰

母亲不知该如何将此噩耗告诉女儿

担心她能否承受得了身心双方痛苦的熬煎

秋雨,瑟瑟而缠绵

像个受委屈的少妇婆娑的泪眼

凌乱了脚步,打湿了情感

在秋蝉哀鸣中完成了季节的蜕变

泪水再次的涌入双眼

模糊了母亲的视线

枯黄的叶片,飘落在窗前

无声的顺应了永恒不变的自然转换

篇9:《悲艳曲》诗歌

昨日戏艳身后事,何时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是行看尽,眼泪犹存未忍流。

尚想旧情怜婢仆,不会因梦送金银。

诚知此情人人有,贱复夫妻无事哀。 上一篇:考试之后_300字 下一篇:《悲》诗歌 相关推荐 三河古镇游记 文明交通我见证 我为自己点个赞作文500字 我的家 我的家乡——顺德 《变色龙》读后感500字 军训有感 我的理想——主持人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作文1100字 我喜欢的体育运动作文600字 老王 让我如此依恋作文800字

篇10:红尘悲世语诗歌

红尘悲世语诗歌

题记:

—— 昙香浓,花情盛,然而错过一抹风景;惜哉!憾哉!

是夜

微风轻抚我的脸庞

我只默默守望

为一观妳的绽放

是夜

雨水轻拍妳的衣裳

我已困倦难挡

妳却仍未显露曼妙的身段

是夜

露珠在妳脸上划落

我在梦中呓语

让妳听到我那柔情的呢喃

是夜

那抹圣洁刺破黑暗

而我与妳相错

无缘目睹妳那绝世的舞姿

是夜

只剩寂静萦绕在妳身旁

妳默默闭上心房

继续等候下次的.绽放

只是

谁会明了

那黑夜中的惊鸿艳影

却只为韦陀的一次回眸

令我心碎的你的美

一滴泪

落入掌心 慢慢风干

结晶全是孤单

一个梦

囚在寒夜 缓缓醒来

结局总是遗憾

月下 树影 阁楼前

我默默地将自己的心事封存

等待着时光来判断

落雨 轻舟 小桥边

我独自把忧伤洒落

渴望思念随细雨落入流水

但不去想你又如何心甘

在凌乱不堪的思绪中

我迷失了自己

将要失去希望的时候

我看到了前方不远处你的美

令我心碎你的美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

给我以温暖 安慰

还有梦中迟来的缠绵

篇11:诗歌从喜到悲

诗歌从喜到悲

作为一种声音

我独喜欢用舌尖来收藏鞭炮

炸祛一年的辛酸,每一声

都咀嚼着喜悦

蒸出一屉屉的枣花、豆包和肉菜包

烹炸出油饼、丸子、鱼块和鸡肉块

吃不完也不可惜,没有冰箱

腾出心来珍藏

与幸福无关的,一概随风

煮一锅热腾腾的饺子。皮与馅的优劣

无非是过眼烟云,烧一把旺旺的火就成

焚香、敬天、敬地、供奉祖先

会不会喝酒,均须抿上一口

铺开红红耀眼的春联

从大红福字的'中心处打包

包上团圆、亲情和祝福

折叠出一颗红红滚烫的心。苦涩时

捧出来尝一尝……

无论置身何方

家始终在我们的舌尖上打转。喊一声

——满口余香

清明雨

对于迟到的眼泪

这该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节日

就算是男儿,也可以痛痛快快地

大哭一场

可以忽略踏青、忽略酒家和杏花春

这一天,雨是一篇凄美的祭文

不识字的人,也不可以

忽略不读

这一天,想起野外是一种心痛

春花愈是烂漫

荒冢愈显苍凉

能够为逝者所做的已经不多

烧再多的纸,磕再多的头

摆再多的供品都等同于摆设

唯有眼泪以寄哀思

哪怕,它是用来骗鬼的

听:一滴、两滴、三滴……

——雨在下

百滴、千滴、万滴……

——天在哭

多像……多像父母生前未尽的眼泪

篇12:隔世·闻悲爱情诗歌

隔世·闻悲爱情诗歌

“赠爱人去了远方”

秋逝,

风吹散了记忆。

不言寂寞,

不诉离觞。

轻剪一枚月,

寄去悲伤。

不惊月的`沉寂,

不扰暮色薄凉。

请许我,

独唱“暗香”。

独饮月,

沉睡,

莲安放!

指尖流年,

逐波了哪些浮华的过往?

倚着岁月恬淡,

透明的心,

饮一瓣香,

煨暖所有沧桑。

伴你共渡秋凉!

近离别时,

私语话心凉。

迷了眼,

湿了眼眶。

耳濡目染去演,

离你远方。

心静,

死寂而凉,

话语成殇。

怎断迷眼伤?

痛心尔去影,

何防?

撕心待谁抚伤?

感时花溅泪,

瞿亦伤,

默亦伤!

数年秋凉,

执笔之手,

惊颤,

无书待何时?

无论多感伤,

亦述思量!

篇13:悲陈陶诗歌鉴赏

悲陈陶诗歌鉴赏

悲陈陶⑴

孟冬十郡良家子⑵,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⑶,四万义军同日死⑷。

群胡归来血洗箭⑸,仍唱胡歌饮都市⑹。

都人回面向北啼⑺,日夜更望官军至

词句注释

⑴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⑵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⑶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⑷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⑸群胡:指安史叛军。安禄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们的部下也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人。血:一作“雪”。

⑹都市:指长安街市。

⑺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都人:长安的人民。

白话译文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

蓝天下的旷野如今变得死寂无声,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

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

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此诗题注:“陈涛斜,在咸阳县,一名陈陶泽。至德元年十月,房琯与安守忠战,败绩于此。”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

文学赏析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

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像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读者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篇14:李商隐诗歌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诗歌的悲美意境

政治追求和人生际遇的坎坷,情感的长期郁积和灵魂的无以聊赖,形成了李商隐悲叹感慨的心态。

李商隐的诗不受人、事、景、物之限,而是处处浸染着无端的悲思慨绪,隐含着一颗寥落、幽怨、缠绵悱恻而又似有某种追求的心理。他的诗是如同是艳丽抹上一层愁绪,于朦胧深处透出一丝光亮,感情的影子徘徊在诗行之中如烟似云,扑朔迷离,显露出他政治和人生追求上的失意和执意的矛盾心理。

(一)坎坷的人生经历

十岁那年,李商隐之父卒于幕府,孤儿寡母“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如同外来的逃荒者。家世的孤苦不幸,病弱的身体,形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性格,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来振兴家道。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不仅被聘入幕府,又帮他在开成二年(837)中进士。同年底,令狐楚病逝。李商隐于次年春入径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当时朋党斗争激烈,令狐父子为中党要员,而王茂元被视为亲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在牛党眼里是“背恩”的行为,从此为令狐所不满。党人的意见,孤介的个性,使得李商隐一直沉沦下僚, 30年中有辗转于各处幕府,远离家室飘泊异地。不由自主陷入到朋党倾轧的漩涡之中,政治上受猜忌和歧视,人格也受到极大诬毁,这巨大的精神压抑和心灵创伤使李商隐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积郁了浓浓的一腔悲愤,也为其诗歌悲美意境形成奠定了基础。

早年的学道经历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另一原因。唐自高祖起就尊崇道家。晚唐时期,学道崇道已成社会风气。李商隐正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崇道的年代,无可避免的受到当时风气影响。在玉阳山学道时,他对道家经典《道藏》下过苦功,他还学会了道教中“秘决隐文”的表达方法。在学道过程中,有一个人对李商隐诗作甚至是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李商隐一生爱着的女冠宋华阳。李商隐出没于千年道观,沉浸在《道藏》之类古籍中,为什么会引起一场爱情悲剧?究其原因,首先是晚唐社会的影响;其次是晚唐的道教分两大支金丹(又称外丹)与内丹(气功等)两派,都与房中术有关,天性颖悟,热爱生活的李商隐,在背诵这些典籍时,自然会萌动春心,向往爱情;再次是道观里有美丽的女冠,其中不少是豆蔻年华的美女,甚至还有皇家公主,而女冠宋华阳就是随公主入观的。李商隐正值青年时期,天天阅读房中术那样的书籍,又遇到了宋华阳那样美丽的女冠,产生恋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情于欲也是正常的反应。但道门中宗派林立,教规森严,所以,李商隐和女冠宋华阳的恋爱自然又变成不合法的。这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根本原因。

时世、家世、身世多方面原因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性格与心态。秉赋的才情、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心灵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种种不幸加深着他内心的沉痛,崇高美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中的消沉、幻灭,引起了他的关切、彷徨和探索,这无疑成为他的艺术创造中悲美意境的特点。

(二)诗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以其特有的才情,创构出许多美丽空灵的悲情诗歌,其中有取材自神话传说、佛道故事的,也有现实和日常生活的。这些诗,意境迷离,诗势飘渺,诗语艳丽,诗旨沉博,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朦胧诗歌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的笔下往往是美的悲剧,充满了浓重的失落、怅惘与悲哀。透过悲美的意境,我们能看到诗人的理想,看到一颗寂寞追求的脆弱的心。朦胧的美学特征,使人读来如雾中观花,云中望山,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想象天地,令人陶醉。

如《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首传诵千古的诗篇,感情强烈且带有悲情伤感。诗中写到的爱情不但受到了封建礼教桎梏束缚,还加上了道教森严的教戒限制。首联以“相见时难”起句,以悲美的情感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从爱情方面言,相恋之人自然是“别亦难”,怎样的“别亦难”?诗人用“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来表达。暮春时节,百花调残。百花这象征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摧残了,诗人用“百花残”的意象来写它的“别亦难”。情人“相见”带来的是巨大快乐;分别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痛苦。“丝”和“思”是谐音,颔联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写情人手别后的缠绵悱恻的情感,比喻新颖、准确、易解,诗的艺术浓度也大大增强了。“相见时难”又“别亦难”,“东风无力”却“百花残”,“难”、“残”、“尽”、“干”、“寒”又表达了伤感的凄凉、萧瑟。全诗笼罩在悲美艺术境界之中。

再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历来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是爱情诗,诗人在追思年华,回首往事,感伤身世。首联中“无端”是惊讶之词,由此而回首往事,万感丛生;颔联中凄然凝虑,令人为之动容,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颈联以沧海明月、鲛人泪珠、良玉生烟来比自己的清词丽句,来比自己的诗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尾联中表现诗人面对三卷诗集,一首诗,其情跃然纸上,此之谓“可待”。然而现在,只供追忆而已。痛定思痛,再追忆华年的情景深感这一切令人难以忘怀之情,即使在当时,也是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怅然若失;回首往事,只有更伤感、悲情而已。也有人认为此诗只是描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音。但这种观点似乎毫无根据。还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李悼念故去妻子的。从意义结构看,诗人对瑟存在的理由发出疑问,继而对人生目的质疑,接着又探究了梦境与现实的相对性,蝴蝶与杜鹃就是这样的典型例。随后,又表现出人生悲剧的情景,而这种情景是通过流泪的珍珠和锁于烟雾中的不可得到的玉体现出来的。最后,道出自己的惆怅感。仅仅这样描述,未免过于肤浅。事实上,诗意并非这样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而是蕴含在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中。诗中用语的锤炼很值得注意。“锦”这个词,不仅具有视觉上的感染力,还代表着富丽堂皇。“锦瑟”意味着幸福,意味着人的青春年华。首行中的“无端”使人对人生的意义产生的怀疑。而且,“一弦一柱”的更迭使用,使我们不仅详尽地看作瑟这一物象,又复现了往日,强调了以往的岁月。第三句中的“梦”、“迷”二字,深刻表达了迷惘的情感。第四句上的“春”一词,则引起情欲的联想。在接下的两行诗中,“泪”自然而然(下转第91页)(上接第90页)的增加了感伤情绪,“烟”加强了上文中的迷离感。尾联中“可待成”再次表现出飘乎不定。“瑟”、“蝴蝶”、“杜鹃”“珍珠”、“玉”是诗中的关键词,“瑟”是这首诗的主要象征物,即可代表婚姻,也可代表人生。蝴蝶象征人生的转瞬即逝、扑朔迷离。杜鹃象征着悲剧性的婚外恋爱。珍珠或者代表分离的情人,或者不被赏识的才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玉,很可能象征着追求不到的物或理想,这一切都在朦胧美中体现了一种悲美的意境,通篇体现出作者的伤感之情。

2.含蓄诗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诗的绵邈含蓄是在风雨穷年中扎根而又在“想象咸池日欲光”的领域中展开浮想的,其诗情调幽美含蓄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诗歌表现采取的是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不仅无题诗的情感是多层次的、含蓄的,而其他一些诗常在悲美意境中表现得幽深含蓄窈渺。

如《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咸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诗歌中为所爱者远去而“怅卧”、“寥落”、“意多违”的心境是一层情思;进入寻访不遇,雨中独归情景之中是又一层情思。设想对方远路上的悲凄,是一层情思;回到梦醒后的环境中来,感慨梦境依稀,是又一层情思。书信难达的惆怅,表达得十分含蓄。思绪往而复归,盘绕回旋。雨丝、灯影、珠箔等意像,美丽而细薄迷蒙,加上情绪的暗淡迷惘,诗境遂显得凄美幽约,处处在含蓄美中体现出悲美意境。

再如《嫦娥》:“云母屏风独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诗分明借对嫦娥的处境和心理描写,象征那些慕仙入道却不堪孤寂的女冠,诗歌生动真切地描绘了高远澄澈神奇莫测的月宫景象,传达出月里嫦娥复余微妙的感情,表现出诗人对她们的同情和体贴,蕴含着可供多种解读的含蓄的意蕴。

创作诗歌需要丰富的想象,诗人受自然景物的感染而激发出创作冲动时,还有其他主观因素在起作用。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不是纯客观的,而是通过世界观的折光来感受和反映客观事物。正因为每个诗人都有各自的主观因素,所以他们在反映客观的自然景物中便显示不同的创作个性,创造出不同的意境。正因为李商隐的悲剧命运,便使得其诗中充满了悲情伤感,创造出了悲美意境。然而,李诗的感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伤春悲秋,而是生发出一种人生感慨,其中既包含了对美好事物衰减的深深挽惜,也包含了诗人对生命、光阴的无限珍惜和依恋,蕴含诗人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思考。

李商隐出生寒素之家,挣扎在沦贱艰虞的处境中,在大半生的幕僚生涯中,一方面饱受孤寂、漂零之苦,一方面倍受感情的煎熬,中年又遭受丧妻之痛。这种漂零落泊,情无所依的孤寂生活,使他积郁的悲愤之中更添一份悲情哀怨。情感世界深处的冷寂是诗人悲寂,感慨的心态即为悲美意境的形成重要原因。情感因素往往是心态的核心因素,而诗人情感郁积得既深又广,这也就必然导致李商隐悲美创作的情感内聚力不断增强,进而对他诗歌的悲美意境产生持续不断的作用力。

篇15:浅谈李商隐诗歌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的诗不受人、事、景、物之限,而是处处浸染着无端的悲思慨绪,隐含着一颗寥落、幽怨、缠绵悱恻而又似有某种追求的心理。他的诗是如同是艳丽抹上一层愁绪,于朦胧深处透出一丝光亮,感情的影子徘徊在诗行之中如烟似云,扑朔迷离,显露出他政治和人生追求上的失意和执意的矛盾心理。

(一)坎坷的人生经历

十岁那年,李商隐之父卒于幕府,孤儿寡母“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如同外来的逃荒者。家世的孤苦不幸,病弱的身体,形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性格,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来振兴家道。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不仅被聘入幕府,又帮他在开成二年(837)中进士。同年底,令狐楚病逝。李商隐于次年春入径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当时朋党斗争激烈,令狐父子为中党要员,而王茂元被视为亲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在牛党眼里是“背恩”的行为,从此为令狐绹所不满。党人的意见,孤介的个性,使得李商隐一直沉沦下僚, 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远离家室飘泊异地。不由自主陷入到朋党倾轧的漩涡之中,政治上受猜忌和歧视,人格也受到极大诬毁,这巨大的精神压抑和心灵创伤使李商隐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积郁了浓浓的一腔悲愤,也为其诗歌悲美意境形成奠定了基础。

早年的学道经历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另一原因。唐自高祖起就尊崇道家。晚唐时期,学道崇道已成社会风气。李商隐正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崇道的年代,无可避免的受到当时风气影响。在玉阳山学道时,他对道家经典《道藏》下过苦功,他还学会了道教中“秘决隐文”的表达方法。在学道过程中,有一个人对李商隐诗作甚至是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李商隐一生爱着的女冠宋华阳。李商隐出没于千年道观,沉浸在《道藏》之类古籍中,为什么会引起一场爱情悲剧?究其原因,首先是晚唐社会的影响;其次是晚唐的道教分两大支金丹(又称外丹)与内丹(气功等)两派,都与房中术有关,天性颖悟,热爱生活的李商隐,在背诵这些典籍时,自然会萌动春心,向往爱情;再次是道观里有美丽的女冠,其中不少是豆蔻年华的美女,甚至还有皇家公主,而女冠宋华阳就是随公主入观的。李商隐正值青年时期,天天阅读房中术那样的书籍,又遇到了宋华阳那样美丽的女冠,产生恋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情于欲也是正常的反应。但道门中宗派林立,教规森严,所以,李商隐和女冠宋华阳的恋爱自然又变成不合法的。这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根本原因。

时世、家世、身世多方面原因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性格与心态。秉赋的才情、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心灵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种种不幸加深着他内心的沉痛,崇高美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中的消沉、幻灭,引起了他的关切、彷徨和探索,这无疑成为他的艺术创造中悲美意境的特点。

(二)诗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以其特有的才情,创构出许多美丽空灵的悲情诗歌,其中有取材自神话传说、佛道故事的,也有现实和日常生活的。这些诗,意境迷离,诗势飘渺,诗语艳丽,诗旨沉博,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朦胧诗歌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的笔下往往是美的悲剧,充满了浓重的失落、怅惘与悲哀。透过悲美的意境,我们能看到诗人的理想,看到一颗寂寞追求的脆弱的心。朦胧的美学特征,使人读来如雾中观花,云中望山,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想象天地,令人陶醉。

如《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首传诵千古的诗篇,感情强烈且带有悲情伤感。诗中写到的爱情不但受到了封建礼教桎梏束缚,还加上了道教森严的教戒限制。首联以“相见时难”起句,以悲美的情感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从爱情方面言,相恋之人自然是“别亦难”,怎样的“别亦难”?诗人用“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来表达。暮春时节,百花调残。百花这象征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摧残了,诗人用“百花残”的'意象来写它的“别亦难”。情人“相见”带来的是巨大快乐;分别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痛苦。“丝”和“思”是谐音,颔联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写情人手别后的缠绵悱恻的情感,比喻新颖、准确、易解,诗的艺术浓度也大大增强了。“相见时难”又“别亦难”,“东风无力”却“百花残”,“难”、“残”、“尽”、“干”、“寒”又表达了伤感的凄凉、萧瑟。全诗笼罩在悲美艺术境界之中。

再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历来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是爱情诗,诗人在追思年华,回首往事,感伤身世。首联中“无端”是惊讶之词,由此而回首往事,万感丛生;颔联中凄然凝虑,令人为之动容,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颈联以沧海明月、鲛人泪珠、良玉生烟来比自己的清词丽句,来比自己的诗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尾联中表现诗人面对三卷诗集,一首诗,其情跃然纸上,此之谓“可待”。然而现在,只供追忆而已。痛定思痛,再追忆华年的情景深感这一切令人难以忘怀之情,即使在当时,也是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怅然若失;回首往事,只有更伤感、悲情而已。也有人认为此诗只是描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音。但这种观点似乎毫无根据。还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李悼念故去妻子的。从意义结构看,诗人对瑟存在的理由发出疑问,继而对人生目的质疑,接着又探究了梦境与现实的相对性,蝴蝶与杜鹃就是这样的典型例。随后,又表现出人生悲剧的情景,而这种情景是通过流泪的珍珠和锁于烟雾中的不可得到的玉体现出来的。最后,道出自己的惆怅感。仅仅这样描述,未免过于肤浅。事实上,诗意并非这样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而是蕴含在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中。诗中用语的锤炼很值得注意。“锦”这个词,不仅具有视觉上的感染力,还代表着富丽堂皇。“锦瑟”意味着幸福,意味着人的青春年华。首行中的“无端”使人对人生的意义产生的怀疑。而且,“一弦一柱”的更迭使用,使我们不仅详尽地看作瑟这一物象,又复现了往日,强调了以往的岁月。第三句中的“梦”、“迷”二字,深刻表达了迷惘的情感。第四句上的“春”一词,则引起情欲的联想。在接下的两行诗中,“泪”自然而然(下转第91页)(上接第90页)的增加了感伤情绪,“烟”加强了上文中的迷离感。尾联中“可待成”再次表现出飘乎不定。“瑟”、“蝴蝶”、“杜鹃”“珍珠”、“玉”是诗中的关键词,“瑟”是这首诗的主要象征物,即可代表婚姻,也可代表人生。蝴蝶象征人生的转瞬即逝、扑朔迷离。杜鹃象征着悲剧性的婚外恋爱。珍珠或者代表分离的情人,或者不被赏识的才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玉,很可能象征着追求不到的物或理想,这一切都在朦胧美中体现了一种悲美的意境,通篇体现出作者的伤感之情。 2.含蓄诗中的悲美意境

【悲诗歌闯王的诗歌总结】相关文章:

1.悲心爱情诗歌

2.李商隐诗歌的悲美意境

3.诗歌教学反思总结

4.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5.诗歌活动总结范文600字

6.我的情人诗歌总结

7.即景-诗歌

8.诗歌故事

9.诗歌:心路

10.有缘无份诗歌

下载word文档
《悲诗歌闯王的诗歌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