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的古诗词
“丑者无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处暑的古诗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处暑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处暑古诗词
有关处暑古诗词
《处暑后风雨》
元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元宫词
朱有炖(明代)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长江二首
苏泂(宋代)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长江无六月,大地绝纖埃。
暑向风前退,秋从雨后来。
问桐知叶落,修桂待花开。
畴昔扁舟兴,分明欲唤回。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王之道(宋代)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处暑后风雨
仇远(宋代)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张嵲(宋代)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次韵毕叔文苦旱叹
赵蕃(宋代)
晚且禾秀早向实,舂箕不须逾处暑。
胡为旱势复如此,坐致诗人形苦语。
早秋曲江感怀
白居易(唐代)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闲适
陆游(宋代)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七夕处暑
胤禛(清代)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处暑七月中
元稹(唐代)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处暑
吕本中(宋代)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
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
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篇2:处暑的古诗词
关于处暑的古诗词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马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元宫词(一百三首)
(明)朱有燉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处暑前三日
胡茂文
粤近处暑烈日炎,寝食不安难休歇。
期盼天秤速来到,携风带雨除酷热。
拓展:
处暑过后还热不热,热多久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处暑就要到了,这个节气是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
处暑节气,这里的“处”是躲藏的意思。这也宣告,在苦熬初伏、中伏和末伏后,一年当中最闷热的“伏天”结束了。不过,南方也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处暑处暑,热死老鼠”之类的老话。过了处暑,到底是“热死老鼠”还是“暑天结束”呢?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着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篇3:处暑的古诗词
关于处暑的古诗词
古人对处暑有许多感悟,都将其表现在了诗词中,那么你知道关于处暑的诗词有哪些吗?
《长江二首》
年代:宋 作者: 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年代:宋 作者: 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次韵毕叔文苦旱叹》
年代:宋 作者: 赵蕃
尔何不归乎故宇,却向殊方书闵雨。
江东数月不得书,忆弟看云在何许。
旧传重湖北之北,米贱真成等泥土。
如何比岁公及私,衰竭不能堪再鼓。
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
朱门但知粱可厌,我辈翻嫌字难煮。
晚且禾秀早向实,舂箕不须逾处暑。
胡为旱势复如此,坐致诗人形苦语。
如闻巫觋有通灵,肸蛮似逢人问妪。
前朝一雨苦不难,况今磨神无不举。
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
《元宫词(一百三首)》
年代:明 作者: 朱有燉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拓展:
处暑饮食八字诀
养阴:食补首选蜂蜜
处暑后,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养阴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泥鳅、芝麻、核桃、糯米、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果、梨、红枣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蜂蜜。中医认为,蜂蜜有养阴润燥、润肺补虚、润肠通便、解药毒、养脾气、悦颜色的功效,因此拥有“百花之精”的美名。蜂蜜是一种非常好的能量补充品,对于缓解疲劳效果显著。
蜂蜜可以直接调入温水中饮用,也可以与鲜榨的果汁混合。将雪梨挖去核,倒入蜂蜜封盖蒸熟,能补肺阴不足。在凉拌西红柿等凉菜中加入蜂蜜也很不错;蜂蜜也可和时令水果相拌,味道鲜美。
养生秘诀: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多酸:食补首选葡萄
“少辛增酸”是中医营养学关于夏秋交迭时最重要的饮食原则之一。这时要多酸,就是要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苹果等,而要少吃甜味的西瓜、甜瓜等。
眼下正大量上市的'葡萄,正是“酸”的好水果。葡萄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时多吃还能帮助机体排毒,解内热。红色葡萄可软化血管、活血化淤,心血管病人不妨多吃。白葡萄有润肺功效,适合咳嗽、呼吸系统不好的人吃。绿葡萄则偏重清热解毒。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可以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阴养肾的功效更为突出。
葡萄最好整颗吃。葡萄也可以和酒酿、糖桂花等一起熬制酒酿葡萄羹;煮甜粥的时候放一些也不错。另外,自制家酿葡萄酒,也很美味天然。
养生秘诀:蜂蜜润肠又益寿,葡萄增色又年少。
润燥:食补首选莲藕
处暑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消除秋燥,比如莲藕、梨、甘蔗、银耳、菊花、鸭肉、兔肉等。其中以莲藕为首选。
莲藕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它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等,有明显益血益气的功效,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莲藕的食用方法“生熟两相宜”。作为水果生吃,味道甘甜、清凉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红透明,软糯清润,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炖汤,健脾开胃、营养丰富,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滋补养生。
养生秘诀: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补肺:食补首选杏仁
按中医的理论,时脏对应,秋季属肺。处暑后是养肺、补肺或治疗肺部疾患的最好时节。补肺的有银耳、百合、猪肺、柿饼、枇杷、荸荠等。而其中当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属。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种,甜杏仁滋润补肺功效更强。
《本草纲目》中列举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杏仁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有润肺、止咳、滑肠等功效,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杏仁最好与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温热时喝;和猪肺一起炖汤,也有滋养缓和之效。当然,当零食吃的烤杏仁也能适当吃一些。
养生秘诀:萝卜杏仁干姜梨,治咳有效不求医。
篇4:处暑节气古诗词
关于处暑节气古诗词
《次韵毕叔文苦旱叹》
宋·赵蕃
尔何不归乎故宇,却向殊方书闵雨。
江东数月不得书,忆弟看云在何许。
旧传重湖北之北,米贱真成等泥土。
如何比岁公及私,衰竭不能堪再鼓。
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
朱门但知粱可厌,我辈翻嫌字难煮。
晚且禾秀早向实,舂箕不须逾处暑。
胡为旱势复如此,坐致诗人形苦语。
如闻巫觋有通灵,肸蛮似逢人问妪。
前朝一雨苦不难,况今磨神无不举。
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
《元宫词》
明·朱有燉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唐代: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处暑》
明代:张穆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
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山市每欺沽酒近,岩居深德种桃先。
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闲适》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次韵毕叔文苦旱叹》
宋·赵蕃
尔何不归乎故宇,却向殊方书闵雨。
江东数月不得书,忆弟看云在何许。
旧传重湖北之北,米贱真成等泥土。
如何比岁公及私,衰竭不能堪再鼓。
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
朱门但知粱可厌,我辈翻嫌字难煮。
晚且禾秀早向实,舂箕不须逾处暑。
胡为旱势复如此,坐致诗人形苦语。
如闻巫觋有通灵,肸蛮似逢人问妪。
前朝一雨苦不难,况今磨神无不举。
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
《七夕处暑》
清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处暑》
清代:弘历
究是行秋地,那更处暑时。
叶从人面落,爽自马头披。
烟驿长和短,云山幻复奇。
田畴看渐熟,惟有祝霜迟。
《处暑后戏赋》
近现代: 孙玄常
处暑方过夜新凉,几番秋雨送秋光。
苍藤翠蔓迷新月,紫蕊红葩吐晚香。
门外近郊无贵客,林高密叶响寒螀。
平生南北多艰困,堪喜清宵一梦长。
《处暑》
左河水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移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处暑》
宋代:吕本中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
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
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处暑后一日作》
宋代:江南雨
旷世喧嚣许暂休,华光耀彻古城头。
拼教一秀名青史,忍看千金冠沐猴。
此夕和谐堪把握,明朝风雨待绸缪。
绮筵散罢尘初静,渐有新凉递好秋。
篇5:处暑时节的古诗词
处暑时节的古诗词
1.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2.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3.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4.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5.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6.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贵谷子
天地乾坤始渐肃,
鹰隼捕鸟稷乃登。
冷热交换试拳脚,
一场秋雨一场寒。
7.水亭深处暑全无
朱有燉
白酒新篘进玉壶,
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
何似西凉打剌苏。
篇6:处暑的优秀古诗词
处暑的优秀古诗词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长江二首·其一》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闲适》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唐代: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处暑》
明代:张穆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
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山市每欺沽酒近,岩居深德种桃先。
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处暑》
宋代:吕本中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
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
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处暑后一日作》
宋代:江南雨
旷世喧嚣许暂休,华光耀彻古城头。
拼教一秀名青史,忍看千金冠沐猴。
此夕和谐堪把握,明朝风雨待绸缪。
绮筵散罢尘初静,渐有新凉递好秋。
《次韵毕叔文苦旱叹》
宋·赵蕃
尔何不归乎故宇,却向殊方书闵雨。
江东数月不得书,忆弟看云在何许。
旧传重湖北之北,米贱真成等泥土。
如何比岁公及私,衰竭不能堪再鼓。
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
朱门但知粱可厌,我辈翻嫌字难煮。
晚且禾秀早向实,舂箕不须逾处暑。
胡为旱势复如此,坐致诗人形苦语。
如闻巫觋有通灵,肸蛮似逢人问妪。
前朝一雨苦不难,况今磨神无不举。
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
《七夕处暑》
清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篇7:二十四节气处暑的古诗词
1、《七夕处暑》
清-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2、《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3、《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4、《处暑》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5、《闲适》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篇8:二十四节气处暑的古诗词
1、《处暑后风雨》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译文:大风伴着大(阵)雨,将酷暑一扫空。天气瞬间就变得凉爽起来。窗纸上有空隙,嗤笑拿着扇子没有用了。儿童在读秋风赋,令人回忆起醉翁来。
2、《长江二首其一》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译文:处暑之后不过三天,就有了阵阵凉风,这种舒服惬意的感觉真是千金都买不来的。如今虽然人已年老,早已看透了世间的万事,那青草依然生机勃发,我的内心仍然清静寂定。
3、《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译文:人间处暑节气还未到来,山中人却已新加了秋衣。露气中的.蝉声渐显悲切,初秋的阳光已开始衰微。任凭各地仍然战乱频繁,我这残生早已没了生机。漂泊经年,徒然老矣,世间万事总是不如我心意。
4、《闲适》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译文:一年四季都挺喜欢,最欢喜那孟秋的时节。柴门傍着野水,邻里的老叟闲来无事,相约相聚。
5、《元宫词》 明·朱有炖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译文:把新漉取的白酒装进玉壶,在水亭处暑的暑气一点都没有了。元帝与高丽奇妃共饮,问到:比你喜欢的西凉葡萄酒如何?
篇9:你知道哪些处暑的古诗词
你知道哪些处暑的古诗词
《悯农》——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马》——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次韵毕叔文苦旱叹》——赵蕃
尔何不归乎故宇,却向殊方书闵雨。
江东数月不得书,忆弟看云在何许。
旧传重湖北之北,米贱真成等泥土。
如何比岁公及私,衰竭不能堪再鼓。
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
朱门但知粱可厌,我辈翻嫌字难煮。
晚且禾秀早向实,舂箕不须逾处暑。
胡为旱势复如此,坐致诗人形苦语。
如闻巫觋有通灵,肸蛮似逢人问妪。
前朝一雨苦不难,况今磨神无不举。
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
《长江二首》—— 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元宫词(一百三首)》—— 朱有燉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篇10:描写处暑节气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处暑节气的古诗词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元稹〔唐代〕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处暑后风雨
仇远〔元代〕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张嵲〔宋代〕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处暑
弘历〔清代〕
代谢凭谁测,由来其理常。天高云影淡,日远树阴长。
池苇何妨白,田禾渐喜黄。风从西北至,思共捷音飏。
处暑
吕本中〔宋代〕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处暑
张穆〔明代〕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山市每欺沽酒近,岩居深德种桃先。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处暑
弘历〔清代〕
究是行秋地,那更处暑时。叶从人面落,爽自马头披。
烟驿长和短,云山幻复奇。田畴看渐熟,惟有祝霜迟。
处暑日二首 其一
弘历〔清代〕
秋入已半月,暑退逮斯晨。午来婪热剧,清晖悬碧旻。
譬彼春后寒,又如老健人。宁复厌烦歊,惟益觉逡巡。
况乃利田功,催熟万宝均。树杪动微风,飒然爽顿新。
处暑日二首 其二
弘历〔清代〕
半夏愁望雨,雨足且及时。早禾并晚谷,高田复下陂。
均转歉为丰,非予意所期。方当庆逢年,吾民庶免饥。
闽中报夏旱,淮下涨南涯。嗟嗟茕独哀,何由拯垫危。
丁宁命抚恤,不待成灾题。喜近而忽远,浅衷吾不为。
长江二首
苏泂〔宋代〕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偶得寄东所二首 其二
陈献章〔明代〕
登高未必高,老脚且平步。平步人不疑,东西任四顾。
岂无见在心,何必拟诸古。异体骨肉亲,有生皆我与。
失之万里途,得之咫尺许。得失在斯须,谁能别来去。
明日立秋来,人方思处暑。
七月三日喜至郧县山行兼旬至此始出
宋褧〔元代〕
稻花香里过琳宫,一舸斜阳汉水东。下马已辞山巀嶪,开轩仍见竹葱茏。
画檐不碍迎霜叶,玉宇频来处暑风。童御无知友朋远,满襟幽思与谁同。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王之道〔宋代〕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上东华咏蝉
伍堣〔明代〕
蝉若与山深,深山不可寻。鸣虽应以候,听亦岂无心?
日暮林中送,人间枕上吟。岂惟处暑至,对此自沉沉。
热
弘历〔清代〕
孟秋月过望,祝融御早旋。况度处暑节,残暑应已蠲。
迩日热稍剧,转觉苦歊烦。炎官恣婪尾,白帝疑无权。
轻风纵送爽,赤日势正晅。亦知匪久长,有如深春寒。
时令苟不协,孜孜心鲜安。或谓借郁蒸,坚好益大田。
今秋兆已佳,宜旸穫倍焉。或谓当秋热,恐有疾病人。
已嫌意靡适,更听言两端。至理契中庸,因悟为君难。
王守生辰七月十四日
廖刚〔宋代〕
月华浑似十分圆,玉露金风处暑天。虎节端光凌碧汉,龙台佳气满晴川。
扬鞭省闼声名籍,拥旆侯籓福禄骈。会看黑头丹衮贵,伊周勋业老彭年。
【处暑的古诗词】相关文章:
2.处暑文案
3.处暑朋友圈句子
4.处暑话题作文
5.处暑养生文案
6.处暑之后散文
7.处暑节气谚语
8.处暑节气文案
9.处暑养生祝词
10.古诗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