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崇义里滞雨》注解及翻译
“xiaoqia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古诗《崇义里滞雨》注解及翻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古诗《崇义里滞雨》注解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篇1:古诗《崇义里滞雨》注解及翻译
年代:唐
作者:李贺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作品赏析
【注解】:
1:崇义里:仁和崇义,皆长安里。《长安志》:“朱雀街东第二街有九坊,崇义坊第一。”
2:落漠:落寞。
3:秣:作动词,喂也。
4:湿景传籖筹:湿景,雨影。籖筹,竹筹,报时用。
5:天东头:昌谷在长安以东。
6:封侯:《后汉书.班超传》:“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韵译】:
董懋策评曰:长吉但知梦里封侯,尚未知封侯是梦。
陈本礼评曰:一来字妙极,本是自悔其来。
阙名评曰:通首抑扬。首二句是狮子滚珠法。不感别处秋,来感长安秋,真令人心死。
篇2:崇义里滞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译文
是谁家男儿流落在京城,无依无靠,独对寂寞的寒秋?
干壮之年长抱着羁恨,梦中悲泣,只换得白发满头。
像一匹干瘦的马,以败草为食,冷雨萧萧,水沫漂浮在寒沟。
贡院的旧帘遥看黯然,透过雨幕,听得见更声幽幽。
家山啊,远隔在千专之外,在那天边,那云脚的东头。
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许这梦中得酬。
注释
崇义专:长安街坊名。宋敏求《长安志》:“朱雀街第二街,有九坊,崇义专其一。”
落莫:落魄潦倒。
秣(mò):饲养。
南宫:尚书省,此诗专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授的吏部。崇义专离尚书省很远,无法目及,此乃隐喻有司昏庸。
湿景:雨影。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这句意谓只听到敲更声从雨影中传来。
天东头:长吉家在洛阳福昌县,在长安之东。
客帐:他乡的住处。这专指崇义专。封侯:投笔从戎,立功以封侯,《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赏析:
崇义里是诗人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的居处,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秋,当是诗人在长安任职时写成的。诗人来长安应试在元和二年冬,三年春,“应试不售”后立即返回昌谷,不可能客馆滞雨怀忧,来感受长安的秋意。
篇3:崇义里滞雨
作者:李贺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篇4:崇义里滞雨
luò mò shuí jiā zǐ ,lái gǎn zhǎng ān qiū 。
zhuàng nián bào jī hèn ,mèng qì shēng bái tóu 。
shòu mǎ mò bài cǎo ,yǔ mò piāo hán gōu 。
nán gōng gǔ lián àn ,shī jǐng chuán qiān chóu 。
jiā shān yuǎn qiān lǐ ,yún jiǎo tiān dōng tóu 。
yōu mián zhěn jiàn xiá ,kè zhàng mèng fēng hóu 。
崇义里滞雨翻译:无
崇义里滞雨字词解释:
①滞雨:即避雨,因下雨而无法赶路。
②落漠:落寞。
③秣,喂。
④签筹:古代计时报更的竹签。
篇5:崇义里滞雨
作为没落的唐宗室后裔,李贺一直都以“唐诸王孙”自居,对这一王室宗人的出身颇以为荣。名门望族的高贵出身对他树立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理想起了某种催化作用,满足了其潜意识中炫耀门第的虚荣心理,但是出身并没有给予他实际的利益,他的人生际遇也没有飞黄腾达。多次的应举遭阻,仕途受挫,使得其报国无门,有才不得施展,从而形成了其诗歌的愁苦悲凄、哀激孤愤的悲剧特色。
诗人于8(元和六年),为奉礼郎,后居于崇义里。这首诗是诗人滞留崇义里,忆往思今而作的诗歌。崇义里是一个地名,位于古代长安朱雀街东。对于李贺来说,应举受阻是致命打击,而仕途受挫则是又一个重大的打击。诗人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忧国忧民的意识,他渴望参与政治,大显身手,一展才华,渴望建功立业,立功战场,跃马杀敌,然而他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无奈与悲凄。他生于**的中唐时期,战乱、入世不济、多病缠身等诸多因素,使他终究是空有报国之志而无报国之门。此诗写于诗人入世之际,此时的诗人只是个九品小官,掌管朝会、祭礼之礼仪。因此,从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心情的怨愤愁苦。
怀才不遇是李贺诗歌的主旋律,此诗也秉持着这一主题,从而奠定了诗歌“悲”的基调。诗中首句“落漠谁家子”,运用了反问的形式,展示出了一个独居的落寞男子,离家来到长安感受秋天的`孤独落寞。诗中男子的形象是诗人的真实写照,他的怀才不遇令人感叹。“落漠”,同“落寞”,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这句点明了时令,此时正值秋季,从而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哀的氛围。秋的凄凉,似乎把整个诗的基调顿时拉到了悲伤的边缘,整首诗被罩上了忧伤的阴影。然而,一个人内心的无奈是最无法超越的。诗人早熟并且敏感,这令他加倍品尝到人生的苦涩,在现实的重压之下,他因病愁而呈现出早衰的症状和心态:“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诗人是怀着入世之心来到长安,然而,结果却是人到壮年仍抱着羁留长安的遗憾。恨,遗憾的意思,表现出诗人难以名状的痛苦。天空秋雨蒙蒙,而诗人心中恨意绵绵,运用了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用夜晚凄风苦雨来表现诗人的辛酸不幸。情与景相互交融,相互呼应。诗人的诗歌中常常呈现出一连串的悲凄意象,第三句中涉及到马的意象,而在末句之中也呈现出宝剑的意象。诗人常以骏马自比,或以宝剑自期,希望得到赏识重用。但是结果却是自己抚剑长叹,如骏马,苦于无伯乐赏识,处境极为悲苦,从而诗人心中充满了怅惘、悲凉和愁苦的情绪。同时,通过了“雨沫”“寒沟”等描写,极力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借以强化了诗人的悲惨与不幸。这句中,“寒”字表面上写出了天气的寒冷,然而,较之更为寒冷的却是诗人的内心,现实的无力改变导致了其内心的无奈悲叹,因而显得格外的凄凉、伤感。第三句“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描写了眼前之景,而第四句中诗人却变换了观察的角度,从远处眺望,看到了远处的贡院,听到了透过湿重的雨雾而传来的报时的竹筹声。这一系列的悲凄意象都在展示一种“悲”之美,全诗将悲的氛围和基调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处理。末两句写出了家乡远在长安的千里之外,由于报国无门,导致还乡不得,此时诗人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诗人用世功名之心颇为急切,甚至梦中也念念不忘。“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这是诗人在梦中悲伤的呓语,然而,现实永远是残酷的。岁月蹉跎,时不我待,潦倒苦况,加上诗人体弱多病,从而使他陷入了无奈的没落伤感之中,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涌上心头。
李贺的一生有着太多的不幸和磨难,无奈和悲凄,他的诗歌诉说着一种与世抗争的现实。然而,美好的理想与丑恶的现实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最终他那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内化为了无助的悲伤与痛苦。这就是“悲诗作家”――李贺,悲凄的诗歌,悲剧的人生。
李贺人物轶事:
李贺的小布袋究能装得下多少好诗。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评论《水浒传》时曾指出:“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这里所说“呕血”一事,跟晋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亲丧逝而喝酒二斗后,便大哭起来并“因吐血”之事大为不同。李卓吾所用的典故,正是唐人李商隐所写《李长吉传》里的李贺少年写诗故事。
李贺天才早熟,他在七岁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当即就名动京城。其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大文豪韩愈及侍郎皇甫听说有这种奇事后,开始还不大相信,说:“要是古人,那还罢了;而今天居然有这样的奇人,那我们怎么能失之交臂呢?”说罢,二人便联袂着要去探访个究竟了。
见到李贺还是个小不点儿的孩子时,两位大人当即遂出题让他写作,以便验证李贺到底有无真才实学。这李贺却也并不惊慌,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然后便援笔写了一首在文学史足以流传的名作《高轩过》,这首古诗说的是: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韩愈他们见李贺诗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和渊博,谦虚和恭敬,是他们很久都没有见到过的,当即便惊喜万分地对之夸赞不已:“天才,天才!果然是名不虚传哪!”从此,李贺的诗名传遍天下。!”在离开时,他们还热忱地邀请李贺到他们府第中作客。经过这次来访,李贺的诗名遂越发大了。但许多嫉妒李贺的人说他父亲名字叫“李晋肃”,其中的“晋”跟进士的“进”同音,那是“家讳”,是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的;这害得大文豪韩愈写了一篇著名的《讳辨》来为之辨解。然而,李贺此后的仕途竟因这些小人的恶意中伤,终究没能去参加进士考试,从而埋下了他一生生活中那辛酸和贫困的因子。
但李贺的写作状态却是使人感慨以至于赞叹的。他写诗不急着立题,而是先要到生活中去发现题材,挖掘题材。他经常骑着一匹瘦马,带着家中的小童子,边走边思索,一旦有了好句子或是来了灵感,他便把所想到的灵感火花急速记录下来,并把它们投进小童子所背负着的小锦囊里。一到家里,他连饭也来不及吃,遂从小锦囊里拿出他白天所投进去的断章零句,当即进行整理,并把它们写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诗作。他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既心疼又欣慰地说道:“唉,看来我这宝贝孩子写作时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来,才肯罢休的呀!你怎么竟连饭也要忘记了去吃呢?”
事实上,正是李贺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所以他所创作的大量诗作都成为后人一再赞叹的对象。如: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五言绝句,绝大多数人在小学时就已读到过的。而人们面对那些恶劣环境下的现实时,动辄就会说“这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呀!”至于以前有人对知名作家余秋雨进行攻击时所集纳的一本名叫《石破天惊逗秋雨》的书,如同上述列举的,究其实,这书名如同上述所引诗句也都是李贺诗作中的句子。由此可见,李贺诗篇的应用机率至今仍是很高的。而李贺之所以能有这么个令人欣喜的结果,跟他当年不是敷衍了事,而是进行“呕心沥血”的创作态度大有关系。
李贺在长安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有得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
篇6:崇义里滞雨
唐代李贺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译文
是谁家男儿流落在京城,无依无靠,独对寂寞的寒秋?
青壮之年长抱着羁恨,梦中悲泣,只换得白发满头。
像一匹干瘦的马,以败草为食,冷雨萧萧,水沫漂浮在寒沟。
贡院的旧帘遥看黯然,透过雨幕,听得见更声幽幽。
家山啊,远隔在千里之外,在那天边,那云脚的东头。
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许这梦中得酬。
注释
崇义里:长安街坊名。宋敏求《长安志》:“朱雀街第二街,有九坊,崇义里其一。”
落莫:落魄潦倒。
秣(mò):饲养。
南宫:尚书省,此诗专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授的吏部。崇义里离尚书省很远,无法目及,此乃隐喻有司昏庸。
湿景:雨影。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这句意谓只听到敲更声从雨影中传来。
天东头:长吉家在洛阳福昌县,在长安之东。
客帐:他乡的住处。这里指崇义里。封侯:投笔从戎,立功以封侯,《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创作背景
崇义里是诗人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的居处,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秋,当是诗人在长安任职时写成的。诗人来长安应试在元和二年冬,三年春,“应试不售”后立即返回昌谷,不可能客馆滞雨怀忧,来感受长安的秋意。
赏析
诗人李贺抱着满腔热忱来到长安,冀望通过“荫子得官”的途径,求得一官半职,实现其济民报国的人生抱负。而现实生活对他的回报却是无情的,奉礼郎官职卑微,受尽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冷遇和排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愤,时时袭来心头。在萧瑟寒冷的秋雨中,他滞留馆舍,触景生情,凭借诗句抒发郁结于心头的忧愤。诗的首句用“谁家子”唱发,“仿佛自问,极愤郁之致”(叶葱奇《李贺诗集注》)。诗人来到长安,感受到秋意的萧瑟,更感受到“落莫”与“牢落”,壮年怀着羁居他乡的怨恨,梦见自己白发满头,暗自悲泣。“瘦马”以下四句,从直接抒情转入即景描写,诗人所骑的瘦马,喂饲劣等草料,雨沫飘零在寒沟里;遥望南宫,古帘下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笔触细致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滞雨”的题意行笔,既能表现诗人贫困、飘零的景况,又能暗喻吏部官员的昏庸,着墨不多,而意境融沏。最后四句,诗人驰骋想象,一会儿想归回故乡。家乡远在千里之外的白云脚下,一会儿又想到投笔从戎,立功封侯。诗人不甘心沉沦下僚,不满于现状,亟想摆脱困境,徘徊于进退、穷通之间。
全诗基调极为低沉忧郁,结尾突然振起一笔,写出“客帐梦封侯”的诗句,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自作宽慰之语。
篇7:关于雨的诗句——《崇义里滞雨》
《崇义里滞雨》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崇义里滞雨》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崇义里滞雨》原文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崇义里滞雨》注释
①滞雨:即避雨,因下雨而无法赶路。
②落漠:落寞。
③秣,喂。
④签筹:古代计时报更的竹签。
《崇义里滞雨》赏析
作为没落的唐宗室后裔,李贺一直都以“唐诸王孙”自居,对这一王室宗人的出身颇以为荣。名门望族的高贵出身对他树立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理想起了某种催化作用,满足了其潜意识中炫耀门第的虚荣心理,但是出身并没有给予他实际的利益,他的人生际遇也没有飞黄腾达。多次的应举遭阻,仕途受挫,使得其报国无门,有才不得施展,从而形成了其诗歌的愁苦悲凄、哀激孤愤的悲剧特色。
诗人于8(元和六年),为奉礼郎,后居于崇义里。这首诗是诗人滞留崇义里,忆往思今而作的诗歌。崇义里是一个地名,位于古代长安朱雀街东。对于李贺来说,应举受阻是致命打击,而仕途受挫则是又一个重大的打击。诗人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忧国忧民的意识,他渴望参与政治,大显身手,一展才华,渴望建功立业,立功战场,跃马杀敌,然而他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无奈与悲凄。他生于**的中唐时期,战乱、入世不济、多病缠身等诸多因素,使他终究是空有报国之志而无报国之门。此诗写于诗人入世之际,此时的诗人只是个九品小官,掌管朝会、祭礼之礼仪。因此,从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心情的怨愤愁苦。
怀才不遇是李贺诗歌的主旋律,此诗也秉持着这一主题,从而奠定了诗歌“悲”的基调。诗中首句“落漠谁家子”,运用了反问的形式,展示出了一个独居的落寞男子,离家来到长安感受秋天的孤独落寞。诗中男子的形象是诗人的真实写照,他的怀才不遇令人感叹。“落漠”,同“落寞”,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这句点明了时令,此时正值秋季,从而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哀的氛围。秋的凄凉,似乎把整个诗的基调顿时拉到了悲伤的边缘,整首诗被罩上了忧伤的阴影。然而,一个人内心的无奈是最无法超越的。诗人早熟并且敏感,这令他加倍品尝到人生的苦涩,在现实的重压之下,他因病愁而呈现出早衰的症状和心态:“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诗人是怀着入世之心来到长安,然而,结果却是人到壮年仍抱着羁留长安的遗憾。恨,遗憾的意思,表现出诗人难以名状的痛苦。天空秋雨蒙蒙,而诗人心中恨意绵绵,运用了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用夜晚凄风苦雨来表现诗人的辛酸不幸。情与景相互交融,相互呼应。诗人的诗歌中常常呈现出一连串的悲凄意象,第三句中涉及到马的意象,而在末句之中也呈现出宝剑的意象。诗人常以骏马自比,或以宝剑自期,希望得到赏识重用。但是结果却是自己抚剑长叹,如骏马,苦于无伯乐赏识,处境极为悲苦,从而诗人心中充满了怅惘、悲凉和愁苦的情绪。同时,通过了“雨沫”“寒沟”等描写,极力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借以强化了诗人的悲惨与不幸。这句中,“寒”字表面上写出了天气的寒冷,然而,较之更为寒冷的却是诗人的内心,现实的无力改变导致了其内心的无奈悲叹,因而显得格外的凄凉、伤感。第三句“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描写了眼前之景,而第四句中诗人却变换了观察的角度,从远处眺望,看到了远处的贡院,听到了透过湿重的雨雾而传来的报时的竹筹声。这一系列的悲凄意象都在展示一种“悲”之美,全诗将悲的氛围和基调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处理。末两句写出了家乡远在长安的千里之外,由于报国无门,导致还乡不得,此时诗人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诗人用世功名之心颇为急切,甚至梦中也念念不忘。“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这是诗人在梦中悲伤的呓语,然而,现实永远是残酷的。岁月蹉跎,时不我待,潦倒苦况,加上诗人体弱多病,从而使他陷入了无奈的没落伤感之中,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涌上心头。
李贺的一生有着太多的不幸和磨难,无奈和悲凄,他的诗歌诉说着一种与世抗争的现实。然而,美好的理想与丑恶的现实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最终他那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内化为了无助的悲伤与痛苦。这就是“悲诗作家”——李贺,悲凄的诗歌,悲剧的人生。
《崇义里滞雨》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人称“诗鬼”。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中国唐代诗人。
篇8:崇义里滞雨原文及赏析
崇义里滞雨原文及赏析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译文
是谁家男儿流落在京城,无依无靠,独对寂寞的寒秋?
青壮之年长抱着羁恨,梦中悲泣,只换得白发满头。
像一匹干瘦的马,以败草为食,冷雨萧萧,水沫漂浮在寒沟。
贡院的旧帘遥看黯然,透过雨幕,听得见更声幽幽。
家山啊,远隔在千里之外,在那天边,那云脚的东头。
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许这梦中得酬。
注释
崇义里:长安街坊名。宋敏求《长安志》:“朱雀街第二街,有九坊,崇义里其一。”
落莫:落魄潦倒。
秣(mò):饲养。
南宫:尚书省,此诗专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授的吏部。崇义里离尚书省很远,无法目及,此乃隐喻有司昏庸。
湿景:雨影。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这句意谓只听到敲更声从雨影中传来。
天东头:长吉家在洛阳福昌县,在长安之东。
客帐:他乡的住处。这里指崇义里。封侯:投笔从戎,立功以封侯,《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赏析
崇义里是诗人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的居处,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秋,当是诗人在长安任职时写成的。诗人来长安应试在元和二年冬,三年春,“应试不售”后立即返回昌谷,不可能客馆滞雨怀忧,来感受长安的秋意。
创作背景
诗人李贺抱着满腔热忱来到长安,冀望通过“荫子得官”的途径,求得一官半职,实现其济民报国的人生抱负。而现实生活对他的回报却是无情的,奉礼郎官职卑微,受尽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冷遇和排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愤,时时袭来心头。在萧瑟寒冷的秋雨中,他滞留馆舍,触景生情,凭借诗句抒发郁结于心头的忧愤。诗的首句用“谁家子”唱发,“仿佛自问,极愤郁之致”(叶葱奇《李贺诗集注》)。诗人来到长安,感受到秋意的萧瑟,更感受到“落莫”与“牢落”,壮年怀着羁居他乡的怨恨,梦见自己白发满头,暗自悲泣。“瘦马”以下四句,从直接抒情转入即景描写,诗人所骑的瘦马,喂饲劣等草料,雨沫飘零在寒沟里;遥望南宫,古帘下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笔触细致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滞雨”的题意行笔,既能表现诗人贫困、飘零的`景况,又能暗喻吏部官员的昏庸,着墨不多,而意境融沏。最后四句,诗人驰骋想象,一会儿想归回故乡。家乡远在千里之外的白云脚下,一会儿又想到投笔从戎,立功封侯。诗人不甘心沉沦下僚,不满于现状,亟想摆脱困境,徘徊于进退、穷通之间。
全诗基调极为低沉忧郁,结尾突然振起一笔,写出“客帐梦封侯”的诗句,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自作宽慰之语。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篇9:《崇义里滞雨》原文译文及赏析答案
《崇义里滞雨》
唐代:李贺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篇10:《崇义里滞雨》原文译文及赏析答案
诗人李贺抱着满腔热忱来到长安,冀望通过“荫子得官”的途径,求得一官半职,实现其济民报国的人生抱负。而现实生活对他的回报却是无情的,奉礼郎官职卑微,受尽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冷遇和排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愤,时时袭来心头。在萧瑟寒冷的秋雨中,他滞留馆舍,触景生情,凭借诗句抒发郁结于心头的忧愤。诗的首句用“谁家子”唱发,“仿佛自问,极愤郁之致”(叶葱奇《李贺诗集注》)。诗人来到长安,感受到秋意的萧瑟,更感受到“落莫”与“牢落”,壮年怀着羁居他乡的怨恨,梦见自己白发满头,暗自悲泣。“瘦马”以下四句,从直接抒情转入即景描写,诗人所骑的瘦马,喂饲劣等草料,雨沫飘零在寒沟里;遥望南宫,古帘下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笔触细致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滞雨”的`题意行笔,既能表现诗人贫困、飘零的景况,又能暗喻吏部官员的昏庸,着墨不多,而意境融沏。最后四句,诗人驰骋想象,一会儿想归回故乡。家乡远在千里之外的白云脚下,一会儿又想到投笔从戎,立功封侯。诗人不甘心沉沦下僚,不满于现状,亟想摆脱困境,徘徊于进退、穷通之间。
全诗基调极为低沉忧郁,结尾突然振起一笔,写出“客帐梦封侯”的诗句,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自作宽慰之语。
《崇义里滞雨》作者介绍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篇11:《崇义里滞雨》原文译文及赏析答案
是谁家男儿流落在京城,无依无靠,独对寂寞的寒秋?
青壮之年长抱着羁恨,梦中悲泣,只换得白发满头。
像一匹干瘦的马,以败草为食,冷雨萧萧,水沫漂浮在寒沟。
贡院的旧帘遥看黯然,透过雨幕,听得见更声幽幽。
家山啊,远隔在千里之外,在那天边,那云脚的东头。
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许这梦中得酬。
《崇义里滞雨》注释
崇义里:长安街坊名。宋敏求《长安志》:“朱雀街第二街,有九坊,崇义里其一。”
落莫:落魄潦倒。
秣(mò):饲养。
南宫:尚书省,此诗专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授的吏部。崇义里离尚书省很远,无法目及,此乃隐喻有司昏庸。
湿景:雨影。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这句意谓只听到敲更声从雨影中传来。
天东头:长吉家在洛阳福昌县,在长安之东。
客帐:他乡的住处。这里指崇义里。封侯:投笔从戎,立功以封侯,《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崇义里滞雨》创作背景
崇义里是诗人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的居处,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秋,当是诗人在长安任职时写成的。诗人来长安应试在元和二年冬,三年春,“应试不售”后立即返回昌谷,不可能客馆滞雨怀忧,来感受长安的秋意。
【古诗《崇义里滞雨》注解及翻译】相关文章:
10.春天的古诗及翻译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