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晏殊-诗词《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

晏殊-诗词《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

2024-05-31 07:58: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zxtl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晏殊-诗词《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晏殊-诗词《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晏殊-诗词《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

篇1:晏殊《示张寺丞王校勘》阅读答案

(1)这首诗的颔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颈联两句乃全诗的警句,情理兼胜,解释这两句并写出其中蕴含的哲理。(4分)

篇2:晏殊《示张寺丞王校勘》阅读答案

这首诗的二、五、六三句是名句,诗人对此情有独钟,是从他原先填写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移植过来,炫示为得意之笔,只将第二句中的`“香”改为“幽”。也有诗先词后之说。

首联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暮春三月在小园幽径中独自徘徊的自我形象,不作态,不粉饰,不做作,有意蕴而不质直,有王国维所赞赏的大家气象,并包含着无穷的韵味。

颔联的出句有“帘外雨孱孱,春意阑跚”的意境,在暮春三月班班的春雨中,没有“花重锦官城”,只有“寂寞繁花尽”,年迈的诗人迟暮之感油然而生。面对着“花谢花飞飞满天”,不禁产生“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惆怅。有了惆怅那就举起“葡萄美酒夜光杯”,“会须一饮三百杯”,好好地销一销愁吧。

颈联承颔联而来,诗人触景生情,而情怀难堪,所以发出无可奈何的喟叹。这一天然奇偶,工巧俪对和谐流畅,诵之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味之见“别有幽愁暗恨生”。在“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时候,不禁发出“事如春梦了无痕”的感慨,那回归的燕子,虽然“犹认乌衣故宅飞”,也发出“花前语涩春犹冷”的慨叹。

尾联陡转点题,面对“匆匆春又归去”,诗人已经领悟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哲理,于是以梁孝王自喻,表示要“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晏殊不愧是难得的九方皋,不但张先、王琪是出自他的门下,连欧阳修也是出自他的门下,足见其贤相风度和旷达豪俊的性格。

篇3:晏殊《示张寺丞王校勘》阅读答案

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注](1)游梁赋客:汉代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于梁园。

①假:休假。

②班班:形容雨点不断。

③滟滟:酒满溢之状。

④游梁: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梁园。

篇4:晏殊《示张寺丞王校勘》阅读答案

(1)颔联中写蒙蒙细雨带来淡淡春寒,“斑斑雨”暗示花落。“酒”与“雨”都渗透了诗人伤春愁绪。(2分)

(2)此联写花开花落,人力奈何不得;旧燕归来,似曾相识,人事兴衰,无往不复。(2分)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切虚无。(2分)

篇5:示张寺丞王校勘晏殊翻译赏析

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示张寺丞王校勘字词解释:

1、元巳(sì):已经、快到。元,通“原”。

2、假:古代清明节时,达官贵人休假踏青。

3、未开:尚未宣布放假。

4、幽径:僻静的小路。

5、斑斑雨:点滴不断的细雨。

6、宿酒:隔夜的余醉。

7、滟滟(yànyàn)杯:满满地溢出酒杯。

8、游梁: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梁园。后人以“游梁”谓仕途不得志。

9、赋客:辞赋家。

10、风味:风采,风度。

11、青钱:铜钱。

篇6:示张寺丞王校勘晏殊翻译赏析

元巳清明假日将来又还未曾到来,花园里小路之上我独自徘徊。

漠漠春寒时轻时重春雨时降时停,夜酒已醉禁不住心想再满饮几杯。

季节一到花谢花飞谁也奈何不了,可爱的燕子似曾相识又飞回屋来。

游园宾客中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士子。舍得花费才能多选拔些有位的人才。

示张寺丞王校勘阅读答案:

试题:

(1)这首诗的颔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颈联两句乃全诗的警句,情理兼胜,解释这两句并写出其中蕴含的哲理。(4分)

答案:

(1)颔联中写蒙蒙细雨带来淡淡春寒,“斑斑雨”暗示花落。“酒”与“雨”都渗透了诗人伤春愁绪。(2分)

(2)此联写花开花落,人力奈何不得;旧燕归来,似曾相识,人事兴衰,无往不复。(2分)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切虚无。(2分)

示张寺丞王校勘创作背景:

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晏殊因上疏言事,罢枢密副使,出为应天府南京(商丘)留守,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篇7:示张寺丞王校勘晏殊翻译赏析

这首诗的二、五、六三句是名句,诗人对此情有独钟,是从他原先填写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移植过来,炫示为得意之笔,只将第二句中的“香”改为“幽”。也有诗先词后之说。

首联因时兴感。起句点明时令。时值暮春三月,“元巳清明”将至未至之际,草木萌发,生机勃然。达官贵人,休假踏青;王孙仕女,倾城游赏,最是一年好风光。一副清明游春图刚欲展现,诗人却用“假未开”三字煞住。此句写实景,有景有人。富贵之家,园林景致清幽。诗人用白描手法勾画出一个徘徊幽径的自我形象。“独徘徊”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颔联承上思绪,渲染气氛,烘托“徘徊”心情。用一个“寒”字抒发诗人迟暮之感。清明时节天气多变,由于雨“不定”,水气浮动之间,带来一股漠漠轻寒。“斑斑雨”还暗示花落。雨不止,哀不断,只得借酒自遣。酒和雨本无联系,但都浸透了诗人的伤春愁绪。

颔联与上相承,又转出新意。“花落去”、“燕归来”都是眼前景,具体可感;“无可奈何”、“似曾相识”,却是抽象的思绪,两句都出之以虚实相间的笔法。出句描写诗人对花落去的眷恋,对句借燕子归来抒写岁月流转,可见人事兴衰,无往不复。两句属对工巧,音节流畅,形成委婉凄迷的意境,写景抒情中又深含理趣。而且,晏殊自己对这个对子还特别欣赏,一字不动地移入《浣溪沙》词中。词云:“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尾联反转点题,出人意表。诗人既已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伤春叹逝,无济于事,猛然从愁思中振起,表示要以及时选才为己任,主旨豁然呈露。“游梁赋客”,借用汉代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梁园之典故以自喻,诗人把张先、王琪比作当年梁园中的司马相如与枚乘之辈。极称其学士富赡,才思出众。“莫惜青钱万选才”一句,毕现诗人旷达豪俊的性格。晏殊地位显要,厚于自奉,且不惜钱财收留宾客。一个“万”字,写出其选才宏旨,显出宰相风度。

此诗回环婉转,波澜曲折。前六句写景色,一气呵成,伤感情致身婉缠绵。结句翼然振起,直抒胸臆。愁思而不失理智,感伤而不失气度。“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乃全诗警句,不仅寓情于景,还寓情于理,可谓情理兼胜。读之令人产生不断的艺术联想,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对后来宋诗以理入诗,也许是个启迪。

个人资料: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相关推荐:

浣溪沙晏殊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寓意晏殊翻译赏析阅读答案

篇8:晏殊《示张寺丞王校勘》阅读及注释赏析

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注](1)游梁赋客:汉代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于梁园。

①假:休假。

②班班:形容雨点不断。

③滟滟:酒满溢之状。

④游梁: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梁园。

(1)这首诗的颔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颈联两句乃全诗的警句,情理兼胜,解释这两句并写出其中蕴含的哲理。(4分)

参考答案:

(1)颔联中写蒙蒙细雨带来淡淡春寒,“斑斑雨”暗示花落。“酒”与“雨”都渗透了诗人伤春愁绪。(2分)

(2)此联写花开花落,人力奈何不得;旧燕归来,似曾相识,人事兴衰,无往不复。(2分)

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切虚无。(2分)

赏析:

这首诗的二、五、六三句是名句,诗人对此情有独钟,是从他原先填写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移植过来,炫示为得意之笔,只将第二句中的“香”改为“幽”。也有诗先词后之说。

首联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暮春三月在小园幽径中独自徘徊的自我形象,不作态,不粉饰,不做作,有意蕴而不质直,有王国维所赞赏的大家气象,并包含着无穷的韵味。

颔联的出句有“帘外雨孱孱,春意阑跚”的意境,在暮春三月班班的春雨中,没有“花重锦官城”,只有“寂寞繁花尽”,年迈的诗人迟暮之感油然而生。面对着“花谢花飞飞满天”,不禁产生“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惆怅。有了惆怅那就举起“葡萄美酒夜光杯”,“会须一饮三百杯”,好好地销一销愁吧。

颈联承颔联而来,诗人触景生情,而情怀难堪,所以发出无可奈何的喟叹。这一天然奇偶,工巧俪对和谐流畅,诵之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味之见“别有幽愁暗恨生”。在“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时候,不禁发出“事如春梦了无痕”的感慨,那回归的燕子,虽然“犹认乌衣故宅飞”,也发出“花前语涩春犹冷”的慨叹。

尾联陡转点题,面对“匆匆春又归去”,诗人已经领悟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哲理,于是以梁孝王自喻,表示要“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晏殊不愧是难得的九方皋,不但张先、王琪是出自他的门下,连欧阳修也是出自他的门下,足见其贤相风度和旷达豪俊的性格。

【晏殊-诗词《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相关文章:

1.《浣溪沙》晏殊诗词赏析

2.晏殊的浣溪沙中独赏析

3.木兰花慢 寿史中丞,木兰花慢 寿史中丞王恽 ,木兰花慢 寿史中丞的意思

4.晏殊《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旌》译文及赏析

5.应王中丞思远咏月诗,应王中丞思远咏月诗沈约,应王中丞思远咏月诗的意思,应

6.洛中张籍新居,洛中张籍新居王建,洛中张籍新居的意思,洛中张籍新居赏析

7.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诗词

下载word文档
《晏殊-诗词《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晏殊-诗词《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