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古风情诗词

古风情诗词

2024-05-22 07:56:3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色郁金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古风情诗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古风情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风情诗词

篇1:古风情诗词

作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篇2:情诗词

情诗词

《竹枝词》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生查子》

年代: 唐 作者: 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山有扶苏》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和项王歌》

年代: 汉 作者: 虞姬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车遥遥篇》

年代: 魏晋 作者: 傅玄

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浪淘沙》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已凉》

年代: 唐 作者: 韩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采莲子》

年代: 唐 作者: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春雨》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锦瑟》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暮秋独游曲江》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篇3: 情诗词

情诗词

情1

燕归来

彩蝶飞

手相扶

流转轮回今相逢

夏花开

溪水流

两相忘

心定白首不分离

秋风起

叶枯黄

离人愁

望君不忘此情意

白雪舞

长发起

转回眸

天涯海角陪君旁

情2

(壹)

昔日少年旧时颜,剑指苍天,回首不忘,许谁一世诺言;

曼陀罗开应流年,三生河畔,碧落黄泉,无奈誓言成散;

一曲虞歌琴弦断,红尘看遍,斑驳时光,欠下一世情长;

瓦上堂梦里长安,歌尽悲欢,宫阙重檐,回忆捆绑罗衫。

(贰)

戏子情台前婉转,恍若旧年,幕后薄凉,只当南柯荒唐;

金戈铁马将军还,荒城残阳,白骨枯杨,只身奔赴蛮荒;

不负卿十年寒窗,誓上金殿,白马金鞍,怎叹姻缘一现;

青柳依依江尘远,春风如烟,轻舟解揽,美人浅笑嫣然。

(叁)

青瓦黛墙忆江南,月停松堂,沧海桑田,不及眉眼纤长;

饮水词家家争唱,诗里离殇,泪雨愁肠,谁又读懂纳兰;

荠荠荞麦许塞上,长河日圆,黄尘漫扬,纵马掠过眼前;

胡笳采桑月光寒,薄衾冷帐,可怜士郎,北风啸难入眠。

(肆)

依依桑梓入故乡,时光翩浅,倾守笑颜,惟愿初心不忘;

塔罗难测世事变,历史洪荒,一纸江山,谨记为龙张狂;

当年曾共戏纸鸢,梧桐飘黄,纵我不往,却是焚心一场;

碣石潇湘思无限,卷穹墨染,月如霜照清泉。

(伍)

蒲公英随风而散,一念轻安,明日迷茫,身不由己成伤;

薰衣草空许流年,前尘应念,赤紫染天,从此莫失莫忘;

初雪消融逝点点,庭前杏掩,青山绵延,忽觉河汉汤汤;

流星飒沓紫禁巅,晋代衣冠,剑魄难偿,纵然此生不枉。

(陆)

剑倾天下修罗场,武步凌乱,乱世刀光,荏苒间成夙愿;

美人如花隔云端,绝代无双,锦衣霓裳,相思不负相忘;

雕花囚笼痴远方,醉梦霖仙,墨笔轻点,奈何皆成虚妄;

前世缘今生相恋,兰指轻捻,如花美眷,为你把青丝绾。

初二:城欢

情3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1)上阕中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请简要概括。(3分)

(2)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3)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营造了荒凉、凄清、寂寥的氛围。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秋光已尽的迟暮之感,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

评分建议:答对1分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3)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空落和无奈之感。

评分建议:答对两点,言之成理得4分;如答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等不得分。

鉴赏

这是柳永奉旨填词,漫游江南时所作的一首思念故人的中调词。作为中调这首词写景与抒情时,既不大肆铺叙,也不特别凝炼,词旨点到为止,结构完整。

词的上阕描写秋景,江南水乡的秋色词人的感受中是平远开阔、疏淡优美的。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写的是:雨晴之后,溽暑已消,天高气爽,给人以舒适清新之感;这时登江楼远望,很有诗情画意。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是写目光所及的山水美景。江水是澄明的,表现了秋水的特点,生光是波浪落照中鳞鳞闪映所致;更远处是层层苍翠的远山:这都是从高处远眺所见的景象,并通过暮山暗示了具体的时间。遥认断桥幽径一句,再进一步描绘江上秋晚的景色。遥认两字用得相当确切,很适合具体的环境,因为久久地伫立江楼,眺望中渐渐辨认出较远的景物形象。断桥、幽径、渔村、孤烟,它们临近黄昏的江上秋色的背景中构成了秋色平远的画面。这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的感受。

词的上阕描叙秋景,已为下阕悲秋伤别作了铺垫。

过片残阳里句以残阳的意象承上启下,转入抒情,至此,作者关于具体时间已用暮山、向晚、残阳间接或直接地加以强调,突出秋江日暮对游子情绪的.景响。脉脉朱阑静倚,是含情静倚楼阑,转入思索动了黯然情绪,黯然情绪即伤别情绪。无际的离愁已使人如未饮先醉了。如醉表现情感的陷溺而不能自拔的状态,愁无际。

这黯然情绪是由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引起的。这是现实中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客处异乡所生的怀人的伤别意绪的混合。现实的景物增强了伤别意绪,因而无法消除,唯有尽日空凝睇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作者并未将故人写得具体一些,而是含糊其词。联系柳永其他的羁旅行役之词来看,这故人概指他京都相识的青年歌妓。

这首词虽非柳永的代表作,但也清新可人,结构工巧。上阙写秋景,凄美动人;下阙思旧情,哀婉感人。意群之间互相照应和映衬,如伫立对静倚,暮山对暮云等,词意发展脉络清晰,是一首结构谨严的好词。

情4

1、《论诗十绝》

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2、《戏为六绝》

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赠萧r》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西游记》

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5、《赠梁任父同年》

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0、《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金缕衣》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劝学》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3、《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4、《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15、《遣兴》

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篇4:古风诗词

古风诗词六首

冬忆(忆秦娥)

冬之雪,斜风飘落梧桐叶。

梧桐叶,摇摇欲坠,忍悲含烈。

夕阳西下星连月,琵琶声涩君情灭。

君情灭,梅开几日?艳随烟泄。

春语(一剪梅)

寒影消除祥瑞飘,节日多姿,虹架云桥。

远方友语送兰心,笑意频频,挥墨悄悄。

相遇犹期风雨遥,千壁穿思,倦鸟归巢。

平行相忆线无交,沧海茫茫,岁月萧萧。

(巫山一段云)晨路

板路延新雾,山墙展旧伤。依稀残梦古风扬,映射少儿郎。

日暮轻舟远,清晨烟雨藏。山川清秀水流长,日复奏天香。

(醉花阴)七夕情浓

急雨敲窗凉意重,惊破酣中梦。

七夕夜阑珊,眉宇添愁,回首残风涌。

鹊桥红线牵龙凤,如意姻缘颂。

恩爱度苍生,不苟生平,真爱融伤痛。

《思花令·心伤》

流星陨落了无尘,天使发如银。

瑶琴痛断收凡事,曲无心,飞絮吟呻。

潇雨纷纷,蓝桥魂断,夜夜锁眉云。

落花流水本清纯,逝去不留痕。

离愁伤恨纷争乱,意生灰,不论冬春。

山野稍息,空无燕雀,心底叹情贫。

(一剪梅)思海

一缕轻云山后飘。

落日余晖,岸海回潮。

沙滩无迹雾遮娇。

夜已苍寮,心已飘摇。

刺骨寒风藏暗刀。

紧裹风衫,慢履危桥。

僧敲更鼓远山嚎。

山也迢迢,水也滔滔。

篇5:古风诗词

古风诗词10首

1、一袭红衫燃雪原,一串笑声戏流年;

丹霞一片和枫研,千山暮雪绘素笺。

----雪中情

2、把盏东篱向南山,菊芳袅袅箫韵残;

谷菽飘香瓜果脆,不醉田家不回还!

----田家有约

3、野杏团团仙女姿,马蹄印下边塞诗;

雪山牧场高原韵,一曲酒歌饭不思。

----西域行

4、枫红一枚泊黑白,阅尽隋烟唐尘埃;

偶翻泛黄汝飘落,陈年旧事翩然来。

----书签

5、无需双桨与左岸,星河夜渡月亮船;

星半仓,梦仓半,卸载流年装童年。

----月亮船

6、并非秋树不挽留,怎奈黄昏冷雨稠!

雪落之后仍记否!转身挥手又回头。

----落叶

7、恍若轮回幽谷兰,又如临水凌波仙;

舞步凋零曲未尽,真情未老虽隔年。

----倾城之恋

8、惠山凄风抖冷弦,太湖秋雨打孤帆;

二胡饮尽苦和难,二泉一曲传千年。

----二泉吟

9、寒月椰林两相望,云箫抖落满地殇;

今见沙滩踯躅步,何日心灵回故乡?

----流浪

10、雨后芭蕉纤手裁,流泉心馨信手摘;

红袖添香骚客睐,墨荷一支临池开。

----墨香

篇6:古风诗词

古风诗词

《清秋夜》

清秋雨云拂轻纱,

微风徐徐曳天河。

天河微粒似星光,

明灭闪烁照人间。

《望月有感》

清风明月空已滞,

良辰美景虚设时。

得意春风满归途,

其后苍凉几人嘱。

《江南小桥》

秀水涨,桥孔微微凉。

细雨如烟,桥上行人空打伞。

对岸红棉绽,胜似残阳。

雨燕来匆匆,去匆匆,一阵风,

断续笛声扬。

《江南颂》

碧 水 楼 台 烟 鱼 中,

擎 天 高 塔 立 中 央。

青 青 垂 柳 两 三 栽,

为 谁 零 落 为 谁 开。

《花品》

淡烟霭霭笼菊花,

丝丝疏雨酿春绿。

紫堇微露真君子,

大似牡丹倒奢豪。

《伤心酒杯》

潇潇暮雨洒江天,

痴人独步而不归。

亭台细饮散更晚,

除却烟柳十里堤。

《项楚》

霸王破阵吞山河,

绝世尘恋泪满衫。

悲歌一曲乌江月,

万里疆土与吹雪。

《应试有感》

寒光夜幕悬,

人影点星辰。

士子台前坐,

淡淡寒波生。

《泊情》

青山终不改,

碧尽东流去。

日行千万里,

所思在远道。

《少年游》

君 到 姑 苏 见,

人 家 尽 枕 河。

古 宫 闲 地 少,

水 巷 小 桥 多。

《捣练子》

燕雀鸣,暮云平。

冷月无声楼外影。

青藤伏攀丽水吟,

小雨清澈正泠泠。

《夜雨》

大江烟雨夜游,

昏黄亭灯梦碎。

旧情无限伤怀,

人虽死语未休。

《梦回》

百花落尽暗香留,

平江一曲涟漪归。

抬望孤星泪光闪,

水中残月梦零碎。

多情总被无情恼,

对酒当歌本真回。

《北方》

寒风腊月狂呼啸,

颓埂荒冢土色忧。

寂寞修长有流泉,

暗淡天幕孤客飞。

苍翠青郁后江南,

世世代代已千年。

《雪国风》

雪落蓬莱樱花红,

国容仿似广寒宫。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一片嘘声在怀空。

《空灵》

水雾清寒犹烟沉,

万家灯火是空灵。

多情半是伤别离,

志殇总在少年时。

《知己歌》

言尽纷飞誓不休,

玲珑冰雪醉伊人。

黄金万两容易得,

人间知己最难寻。

篇7:经典古风诗词

经典古风诗词

1.《竹枝》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

北人莫上动乡情。

2.《望夫石》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3.《无题》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4.《暮秋独游曲江》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5.《更漏子·玉炉香》

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篇8:中国古代情诗词

中国古代情诗词

01 唐无名氏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叹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同君生,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年岁不可更,怅惘知多少。

咫尺似天涯,寸心难相表。

来世愿同生,永作比翼鸟。

和鸣相伴飞,天涯复海角。

有日老难飞,互抱栖树杪。

老死化树藤,情根亦缠绕。

背景介绍:摘自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不详,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亦或是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夫人根据媒体及网络流行版本,进行了一些调整与改动。

简析:郎君有情,妾身有意,只可惜生不逢同时,天与多情,却不与长相守,空留一腔哀怨与枉叹。

02 北宋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背景介绍:摘自《宋词三百首》,作者北宋李之仪。崇宁二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官至太平州,又遭逢妻子儿女相继离世,一时之间,连番打击,让李之仪严重受挫,极是郁郁寡欢。而当地有位艺色双绝的歌姬,姓杨名姝,偶与李之仪相遇,对其多舛的命运很是同情,于是弹奏了一首《履霜操》赠送,让李引为红颜知己,一见倾心。

是年秋天,二人携手同游长江。面对滚滚长江奔腾不息,妙龄佳人相伴左右,李之仪感慨万千,遂引出此等千古情诗。

简析: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热烈,构思轻巧隽美。作者于千思百转间,把自己满腹柔情的暗恋之意,娓娓道来,颇有几分少男少女初尝情滋味的羞涩感。

03 汉无名氏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背景介绍:摘自《汉乐府民歌》,作者不详。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有的来自上流社会的歌舞宴会,有的出自文人之手,有的乃是乐坊伶人所作,在民间广泛流传,经由乐府收集保存下来。

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

简析:古人表达感情多隐晦不明,委婉含蓄,受礼教制约,尤其女子更甚。而这首诗歌,情感奔放挚热,直抒胸臆,字里行间,一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坦率姑娘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让人震撼之余,陡生敬佩喜爱之意。

04 汉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背景介绍:摘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古诗十九首》,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编撰,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从考证的五言诗汇集,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

诗律形式是在汉代汉族民歌基础上演变而来,内容多写离愁别恨与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其艺术成就不俗,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简析:格律回环复沓,节韵紧凑纯粹。喻有所惑,游不顾返,吾思君子,子不思归,衣带渐缓,思君人瘦,点出负心之惑,略露怨意。然,虽抛无恨,惟愿郎君,多加餐饭,保重身体。细细读来,词意深婉含蓄,一咏三叹,意悠不尽。

05 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背景介绍:作者元好问,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金章宗泰和五年,年岁双八的少年诗人元好问,风尘仆仆赴并州应试,途中听捕雁者说,空中有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虽脱网却不愿独活,竟以头投地,殉情而死。

年轻感性的诗人,深为所震憾,便购下这一对苦命大雁,将其合葬于汾水畔,并垒石为坟冢,曰“雁丘”,又写悼辞一阕,后稍加修改,遂成这首著名的《摸鱼儿雁丘词》。

简析:阴阳两隔,较之奈何?生难同栖,死当同穴。狂歌痛饮,只增悲凉。雁尚如此,何况人乎?此等生死相依,矢志不渝的爱情,既让人扼腕叹息,也让人感慨万千。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负。

06春秋无名氏 《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背景介绍:摘自《诗经》,作者不详。《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内容丰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主要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简析:国之兴衰更迭,民之流离失所。南征北伐,开疆扩土,王之游戏尔。马爱自由,不愿羁绊,戍卒思家,不想久役。战场风云变幻,生死转瞬之间,抚今追昔,盟誓犹在,然思之念之,肝肠寸断,却也无可奈何。

07 唐李白 《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背景介绍: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诗以抒情为主,同情人民疾苦,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杨齐贤云:古无此体,自太白始。清人还把这首诗当作创调词而收入《钦定词谱》,云:“本三五七言诗,后人采入词中。”而初唐时僧人义净,有一首诗《在西国怀王舍城》,因其体式特征而名为“一三五七九言”,有人认为李白这首词是其变体。

然,无论与否,终是李白这首诗确立了“三三五五七七”格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曲辞格调,甚至成为一种时兴诗体的地位。

简析:初见此词,当是《神雕侠侣》结尾,第四十回华山之巅,杨过与众人别过,拂衣而去,携手小龙女归隐,郭襄望其离去背影,泪洒当场。风陵渡口,一见杨过误终身。生命中总是有一些人,可遇而不可求,可求而不可得。

【古风情诗词】相关文章:

1.情诗词

2.古风诗词句子

3.古风诗词仿写

4.古风诗词唯美语录

5.婉情的诗词

6.写春雨的唯美古风诗词

7.李白诗词《古风》其四十六的诗意赏析

8.李白诗词《古风》其二十四的诗意赏析

9.古风诗句

10.古风辞职信

下载word文档
《古风情诗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