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视民诗,视民诗柳宗元,视民诗的意思,视民诗赏析

视民诗,视民诗柳宗元,视民诗的意思,视民诗赏析

2023-11-23 08:34: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qgs1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视民诗,视民诗柳宗元,视民诗的意思,视民诗赏析,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视民诗,视民诗柳宗元,视民诗的意思,视民诗赏析,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视民诗,视民诗柳宗元,视民诗的意思,视民诗赏析

篇1:视民诗,视民诗柳宗元,视民诗的意思,视民诗赏析

视民诗,视民诗柳宗元,视民诗的意思,视民诗赏析 -诗词大全

视民诗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体裁:四言古诗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亦无动威,

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帝怀民视,乃降明德,

乃生明翼。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

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有作有迁,无迁无作。

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左右惟一,

出入惟同。摄仪以引,以遵以肆。其风既流,品物载休。

品物载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

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惟百辟谷,

乃二公之禄。二公行矣,弗敢忧纵。是获忧共,

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获泰已。既柔一德,四夷是则。

四夷是则,永怀不忒。

篇2:柳宗元《视民诗》原文及注释

柳宗元《视民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视民诗(眎民诗)》的作者是柳宗元,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50卷第16首。

原文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

惨或在腹,已如色声。

亦无动威,亦无止力。

弗动弗止,惟民之极。

帝怀民视,乃降明德,乃生明翼。

明翼者何?乃房乃杜。

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

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

有作有迁,无迁无作。

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

左右惟一,出入惟同。

摄仪以引,以遵以肆。

其风既流,品物载休。

品物载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

惟天子明,乃二公之成。

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

惟百辟谷,乃二公之禄。

二公行矣,弗敢忧纵。

是获忧共,二公居矣。

弗敢泰止,是获泰已。

既柔一德,四夷是则。

四夷是则,永怀不忒。

注释

1、帝:上帝,天帝。眎:古“视”字,审察。

2、匪:非。言不论幽明皆察之。

3、惨腹:肚痛。二句谓或疼在腹中,已得如有色声见于外者而知之。

4、极:最高准则。

5、民眎:下民的观察。《孟子·万章上》:“《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6、明德:指明德之君。翼:辅佐之臣。

7、房:房玄龄,唐太宗时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杜:杜如晦,太宗时任尚书右仆射。”二人同为太宗贤相,时号“房杜”。

8、路:大道,正路。

9、释:消除。盆民:指游手好闲之民。

10、作:创造,作为。迁:变易。

11、荡荡:胸怀宽广。董董:憨厚貌。

12、蒙蒙:幼稚貌。融融:和乐貌。

13、左右:指左右仆射房玄龄、杜如晦。

14、摄仪:法度。引:引导。

15、肆(yì):通“肄”,习。

16、品物:万物。休:美。

17、守:主持,掌管。

18、百辟:百官。

19、优纵:忧虑和放纵。忧共:共优患难。

20、泰止:安居。

21、柔:安抚。一德:同心同德。则:仿效。

22、忒:差错。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柳宗元是中国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游历永州山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

繁体对照

《視民詩》柳宗元

帝視民情,匪幽匪明。

慘或在腹,已如色聲。

亦無動威,亦無止力。

弗動弗止,惟民之極。

帝懷民視,乃降明德,乃生明翼。

明翼者何?乃房乃杜。

惟房與杜,實爲民路。

乃定天子,乃開萬國。

萬國既分,乃釋蠹民,乃學與仕,乃播與食,乃器與用,乃貨與通。

有作有遷,無遷無作。

士實蕩蕩,農實董董,工實蒙蒙,賈實融融。

左右惟壹,出入惟同。

攝儀以引,以遵以肆。

其風既流,品物載休。

品物載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

惟天子明,乃二公之成。

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

惟百辟谷,乃二公之祿。

二公行矣,弗敢憂縱。

是獲憂共,二公居矣。

弗敢泰止,是獲泰已。

既柔壹德,四夷是則。

四夷是則,永懷不忒。

篇3:《诗经·大雅·民劳》全诗翻译赏析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注释

1.止:语气词。

2.汔(qì):庶几。康:安康,安居。

3.惠:爱。中国: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也就是“王畿”,相对于四方诸侯国而言。

4.绥(suí):安。

5.纵:放纵。诡随:诡诈欺骗。

6.谨:指谨慎提防。

7.式:发语词。寇虐:残害掠夺。

8.憯(cǎn):曾,乃。

9.柔:爱抚。能:亲善。

10.逑(qiú):聚合。

11.惛(hūn)怓(náo):喧嚷争吵。

12.俾(bǐ):使。

13.尔:指在位者。劳:劳绩,功劳。

14.休:美,此指利益。

15.罔(wǎng)极:没有准则,没有法纪。

16.慝(tè):恶。

17.愒(qì):休息。

18.丑厉:恶人。

19.正:通“政”。

20.戎:你,指在位者。小子:年轻人。

21.式:作用。

22.缱(qiǎn)绻(quǎn):固结不解,指统治者内部纠纷。

23.正反:政治颠倒。

24.玉女(rǔ):爱汝。玉,此作动词,像爱玉那样地宝爱;女,汝。

25.是用:是以,因此。

参考译文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舒服。爱护京师老百姓,国家安定无残酷。诡诈欺骗莫纵任,小人巴结别疏忽。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政权遭颠覆。衷心爱戴您君王,大力劝谏为帮助。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安康。爱护京城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小人行不良。掠夺暴行应制止,不怕坏人手段强。远近人民都爱护,安我国家保我王。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休息。爱护京城老百姓,可使人民聚一起。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歹人起奸计。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人民添忧戚。不弃前功更努力,为使君王得福气。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喘口气。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天下四方地。诡诈欺骗莫纵容,反覆小人须警惕。掠夺暴行应制止,莫让邪恶得兴起。仪容举止要谨慎,亲近贤德正自己。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歇一歇。爱护京师老百姓,人民忧愁得发泄。诡诈欺骗莫纵任,警惕丑恶防奸邪。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国政变恶劣。您虽年轻经历浅,作用巨大很特别。

赏析

《大雅·民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相传为周朝大臣召伯虎(召穆公)所作。

关于此诗,《毛诗序》以为“召穆公刺厉王也”,所以可以认为作者是周厉王时期的召穆公(召伯虎)。郑笺云:“厉王,成王七世孙也,时赋敛重数,徭役繁多,人民劳苦,轻为奸宄,强陵弱,众暴寡,作寇害,故穆公刺之。”

此诗是一首具有古风意味的文人作品,诗中描写平民百姓极度困苦疲劳直撞,劝告周厉王要体恤民力,改弦更张。全诗五章,每章十句,均为标准的四言句,句式整齐,结构谨严,具有明显的重章叠句趋势,反映了《国风》对《大雅》的影响。

《大雅·民劳》一诗,朱熹《诗集传》以为“乃同列相戒之词耳,未必专为刺王而发”。严粲《诗缉》也说:“旧说以此诗‘戎虽小子’及《板》诗‘小子’皆指王。小子,非君臣之辞,今不从。二诗皆戒责同僚,故称小子耳。”朱熹等宋代经学家每不从汉儒之说,自立新义,时有创见,但涉及君臣关系问题,却反而比汉儒保守。其实,正如范处义《诗补传》所说:“古者君臣相尔女(汝),本示亲爱。小子,则年少之通称。故周之《颂》《诗》《诰》《命》,皆屡称‘小子’,不以为嫌。是诗及《板》《抑》以厉王为‘小子’,意其及位不久,年尚少,已昏乱如此。故《抑》又谓‘未知臧否’,则其年少可知矣。穆公谓王虽小子,而用事甚广,不可忽也。”朱、严之说实不足为训。

此篇共五章,每章十句,均为标准的四言句,句式整齐,结构谨严。各章互相比较一下,可以发现,第一句皆同,第二句仅末字互相不同,第三句除第三章外余四章皆同,第四句皆不同,第五句皆同,第六句后两字不同,第七句皆同,第八句、第九句皆不同,第十句除第四章、第五章外余三章第一字均为“以”。这样的句式结构,具有明显的重章叠句趋势,本是《国风》中常见的一种基本格式,但在《大雅》中居然也有板有眼地出现,确实令人有些奇怪。不过说怪也没什么好怪,《大雅》虽以赋为主,但它与《国风)在艺术手法上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大雅·凫鹥》《大雅·泂酌》两篇也是复沓式结构。只是《大雅·民劳》一诗篇幅要长得多,五章反覆申说,意味尤为深长,令人咀嚼不尽。

诗一开头,就说人民已经很劳苦了,庶几可以稍稍休息了。接着“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是说要以京畿为重,抚爱国中百姓,使四境得以安定;“无纵诡随,以谨无良”,是说不要受那些奸狡诡诈之徒的`欺骗,听信他们的坏话。第二、三、四、五章的“以为民逑”“以绥四国”“俾民忧泄”“国无有残”与“以谨惛怓”“以谨罔极”“以谨丑厉”“以谨缱绻”,也是围绕恤民、保京、防奸、止乱几个方面不惜重言之。至于为什么每章都有“无纵诡随”一句放在“式遏寇虐”一句前面,严粲、钟惺都做过解释。其实,抨击小人蒙蔽君主而作恶,无非是刺国王不明无能的一个障眼法。不便直斥君主,便拿君主周围的小人开刀,自古皆然。确实,有了昏君小人才能作大恶,“极小人之情状”是给周厉王一个镜子让他照照自己。

篇4:答弘农故吏民诗,答弘农故吏民诗孙楚,答弘农故吏民诗的意思,答弘农故吏民诗

答弘农故吏民诗,答弘农故吏民诗孙楚,答弘农故吏民诗的意思,答弘农故吏民诗赏析 -诗词大全

答弘农故吏民诗

作者:孙楚  朝代:魏晋 昔我先侯。

迈德垂化。

康哉之咏。

实由良佐。

惟余忝辱。

弗克负荷。

每历贵邦。

仰瞻泰华。

追慕先轨。

感想哀嗟。

诜诜臣故。

爰及t士。

皓首老成。

率彼邑里。

阐崇高义。

长幼以齿。

篇5:去东阳与吏民别诗,去东阳与吏民别诗沈约,去东阳与吏民别诗的意思,去东阳与

去东阳与吏民别诗,去东阳与吏民别诗沈约,去东阳与吏民别诗的意思,去东阳与吏民别诗赏析 -诗词大全

去东阳与吏民别诗

作者:沈约  朝代:南北 微薄叨今年。

忝荷非昔期。

唐风岂异世。

钦明重在兹。

饰骖去关辅。

分竹入河淇。

下车如昨日。

曳组忽弥O。

霜载凋秋草。

风三动春旗。

无以招卧辙。

宁望后相思。

篇6:天视民视,天听民听成语解析

【拼音】:tiān shì mín shì,tiān tīng mín tīng

【简拼】:tsmsttmt

【解释】:天视、天听:古人认为天有意志和知觉,可以视听。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指按人民的意愿和喜好办事。

【出处】:《尚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示例】:文艺虽是小道,一旦出版发行,就也是接受~的对象,应该严肃地从事这一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 孙犁《孙犁散文·自序》

篇7:送别诗——《别州民》

《别州民》原文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别州民》译文

杭州的父老准备水酒满筵,拦路相送。作为地方官吏为自己在任时一无建树而惭愧 ,不禁潸然泪下。因为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又因为旱田多,农民也有饥荒。我只能给父老们留下一湖水(指在钱塘增筑湖堤工程),救救干旱的灾荒。

《别州民》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篇8: 《视刀环歌》诗鉴赏

《视刀环歌》同《泰娘歌》《更衣曲》《竞渡曲》一样,是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新乐府”诗歌。这首新乐府的题目是用典。据《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汉昭帝继位后,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他们都与兵败投降匈奴的李陵关系不错,希望能把李陵召回汉朝。于是派遣任立政等三人到了匈奴。匈奴单于设酒招待汉使者,李陵、卫律都在座。立政他们看到李陵,却没有机会私下交谈,于是就给李陵使眼色,“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也就是几次自已抚摩把玩自己的刀环,握自己的脚,暗示李陵,意思是可以归还汉朝了。“环”谐音“还”,握脚表示走路离开。因为刀环在大刀头部,所以古人常以“大刀头”作为“还”字的隐语。如《玉台新咏·古绝句》:“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由此可知,刘禹锡乐府新题《视刀环歌》,暗含的意思是希望思念的.人尽早归还。

把诗的题目和内容联系起来看,刘禹锡可能要表达的是相爱的人就要分别时的情景,彼此依依不舍,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有四目相对,含情脉脉地来传达内心复杂的情意。因为这首诗没有特定、具体的写作背景,所以它所传递的信息就有了很强的张力,并不一定局限于爱情,也可能隐含着作者对自身遭遇的寄托感慨。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这两句诗,实际上道出了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状况,即语言常常并不能准确地来表达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就曾说:“语言文字为人生日用之所必须,著书立说尤寓托焉而不得须臾离者也。顾求全责善,啧有烦言。作者每病其传情、说理、状物、述事,未能无欠无余,恰如人意中之所欲出。务致密则苦其粗疏,钩深赜又嫌其浮泛;怪其粘着欠灵活者有之,恶其暧昧不清明者有之。立言之人句斟字酌、慎择精研,而受言之人往往不获尽解,且易曲解而滋误解。‘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岂独男女之情而已哉?”

视刀环歌后世评价:

《唐诗归》:钟云:诗作如是语,即妙在题又是“视刀环”,所以诗益觉深至。

《唐诗归折衷》:唐云:有心者固难测。吴敬夫云;须看题是视刀环。

《唐诗摘钞》:此咏其事(按指汉使招李陵),必有为而作。

《唐诗别裁》:着意“视”字。

《唐诗笺注》:“不如人意深”,谓两心相照,两意相期,疑有变更,故曰“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盖闪其不还也。

《唐贤小三昧集》:言不得归也,措词妙绝。

作者资料: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为徐州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渭南主簿;贞元十九年,擢升为监察御史。开成三年,刘禹锡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终年71岁。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他又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刘禹锡精于文,善于诗。刘禹锡的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奏比较和谐响亮。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有《刘梦得文集》40卷,现存30卷。另有外集10卷,为北宋时辑录,收有遗诗407首,杂文22篇。

【视民诗,视民诗柳宗元,视民诗的意思,视民诗赏析】相关文章:

1.天视民视,天听民听成语解析

2.去东阳与吏民别诗,去东阳与吏民别诗沈约,去东阳与吏民别诗的意思,去东阳与

3.动视暴雪口号

4.胡杏儿视后感言

5.教学视导看教学

6.民宿策划书

7.民通意见

8.民代幼是什么意思

9.柳宗元诗解析

10.教学视导反馈主持词

下载word文档
《视民诗,视民诗柳宗元,视民诗的意思,视民诗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