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描写春天的诗句——《立春日游苑迎春》

描写春天的诗句——《立春日游苑迎春》

2023-10-17 08:59: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学车e道”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描写春天的诗句——《立春日游苑迎春》,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描写春天的诗句——《立春日游苑迎春》,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描写春天的诗句——《立春日游苑迎春》

篇1:描写春天的诗句——《立春日游苑迎春》

《立春日游苑迎春》原文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寒光犹恋甘泉树,

淑景偏临建始花。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

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立春日游苑迎春》作者简介

唐中宗李显(656年-7),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猝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篇2:立春日游苑迎春,立春日游苑迎春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的意思,立春日游苑迎春

立春日游苑迎春,立春日游苑迎春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的意思,立春日游苑迎春赏析 -诗词大全

立春日游苑迎春

作者:李显  朝代:唐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寒光犹恋甘泉树,

淑景偏临建始花。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

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篇3:描写春天的诗句——《汉宫春·立春日》

《汉宫春·立春日》原文

春已归来,

看美人头上,

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

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

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

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

便熏梅染柳,

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

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

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

朝来塞雁先还。

《汉宫春·立春日》注释

①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②堆盘:古时立春日做五辛盘,用黄柑酿酒,称作洞庭春色。

《汉宫春·立春日》赏析

辛弃疾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北方度过的。当时的中国北方,已为金人所统治,辛弃疾的家乡山东也不例外。他是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从金国归于南宋的。据邓广铭先生考证,这首词是他南归之初、寓居京口(镇江)时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片通过立春时节景物的描绘,隐喻当时南宋不安定的政局。开头“春已归来”三句,点明立春节候。按当时风俗,立春日,妇女们多剪彩为燕形小幡,戴之头鬓。故欧阳修《春日帖子》中有“共喜钗头燕已来”之句。“无端风雨”两句,既指自然界的气候多变,也暗指南宋最高统治集团惊魄不定、碌碌无为之态,宛如为余寒所笼罩。“年时燕子”三句,作者由春幡联想到这时正在北飞的燕子,可能已经把他的山东家园作为归宿了。“年时”即去年之意,这说明作者作此词时,离别他的家乡才只一年光景。接下去“浑未办”三句,是说作者新来异乡,生活尚未安定,春节到了,连旨酒也备办不起,更谈不到肴馔了。

词的下片进一步抒发作者自己的忧国怀乡之情。“却笑东风从此”三句,作者想到立春之后,东风就会忙于吹送出柳绿花江的一派春光。“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语虽虚拟,实际表达了作者初归南宋急欲报国、收复失土的决心,深恐自己磋砣岁月,年华虚度。这里说的“清愁”,实际是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解连环”,是用《战国策》秦昭王送玉连环给齐国王后,让她解开的故事。当时的齐王后果断机智地把玉连环椎破,使秦的诡计流于破产。但环顾当前,南宋最高统治集团中人,谁是能作出抗金的正确决策的智勇人物呢?“生怕”,即“甚怕”。“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表示作者对于恢复事业的担忧,深恐这一年的花由盛开又复败落,而失地却未能收复,有家仍难归去,言语、句流露出一丝的惆怅。

从这首词的思想内容看,虽不能确断其为辛弃疾南归后所写的第一首词,但必为初期之作。在这首词中,他对于恢复大业的深切关注,他的激昂奋发的情怀,都已真切地表达出来。

《汉宫春·立春日》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篇4: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日江津游望》

《春日江津游望》原文

旅客摇边思,春江弄晚晴。

烟销垂柳弱,雾卷落花轻。

飞棹乘空下,回流向日平。

鸟啼移几处,蝶舞乱相迎。

忽叹人皆浊,堤防水至清。

谷王常不让,深可戒中盈。

《春日江津游望》注释

常不让:意有不合,疑当作常为让。《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之“江海宁为让”句或可为证。

《春日江津游望》作者简介

杜审言:(645?— 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迁居洛州巩县(今属河南)。咸亨初进士及第,授隰城尉,迁洛阳丞,因事贬吉州司户参军。武后时拜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中宗复辟,以其交通张易之,流放峰州。不久召还,为国子监主簿,后为修文馆直学士,病逝。早年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其诗格律严谨,清新雄健,以此傲视同辈诗人,所以嫡孙杜甫自夸“吾祖 诗冠古”。

篇5: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日游张提举园池》

《春日游张提举园池》原文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

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

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春日游张提举园池》赏析

这首诗写游张提举园池,前六句所写的全是赴园途中的景色,并未涉及园池。首句写出城往西郊野外之路前行,诗言芳菲路,可见此时正是草绿花开,春意盎然的时候。因此第二句“春风正可寻”接首句,春天的迹象正自可寻,三四句承第二句,但觉小小的山城依傍着水曲岸渚而建,不远处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边上有一个古渡口,人们正在等待着渡船,来往过渡。此时日已渐高,有不少杨花飞絮,满天飞舞,正是春暮初夏的时候。路人觉得在这斑驳的绿荫下,甚是易人。

最后二句点题“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可是诗中只字未提张提举园池的烂漫景象,而用晚来歌吹起,一笔带过。对于画堂,惟觉其深,对画堂之华美、堂皇则一概不顾。

《春日游张提举园池》作者简介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建安主簿任内,安抚麻溪峒民,“罪止三人”;监造贡茶,拒绝额外之取,移永州司理,兵官大执平民为赋,徐玑—一查明,予以释放。为龙溪县丞,乡里豪富强占坡塘,他经过调查,恢复旧观,后调武当今,拟去官从叶适游,未及而牢。“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描写春天的诗句——《立春日游苑迎春》】相关文章:

1.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日江津游望》

2.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日古道傍作》

3.描写春日踏青的诗句

4.描写春日桃花的诗句

5.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日江居寓怀》

6.描写春天的诗句——《湘中寓居春日感怀》

7.描写春天名言诗句

8.描写春天海棠花的诗句

9.描写春天的诗句总汇

10.描写3月春天的诗句

下载word文档
《描写春天的诗句——《立春日游苑迎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